试验心理学期中复习提纲.docx
《试验心理学期中复习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心理学期中复习提纲.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试验心理学期中复习提纲
实验心理学期中复习提纲
使用说明:
红色字体代表重点,
黄色背景代表相关实验,
加粗代表重要考点。
第1章引论
1.实验心理学:
定义、内容及简要历史回顾
实验心理学是使用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是心理学中关于实验方法的一个分支。
实验心理学作为教科书始于20世纪初铁钦纳的著作《实验心理学》4卷,之后武德沃斯于1938年发表了《实验心理学》。
无论是古代对心理学思想的探讨,还是现代心理学的科学研究,在探讨的“内容”上都是基本相同的,两者最主要的区别是研究“方法”和“手段”的不同。
早期:
“思辩”——内省、推理和直觉;现代:
观察、调查、相关研究、实验等科学方法。
历史上著名的心理学家:
亥姆霍兹:
测量神经冲动的速度。
韦伯:
韦伯定律。
费锡纳:
费锡纳定律,心理物理学方法。
冯特:
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艾宾浩斯:
研究复杂心理行为。
2.实验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的区别
普通心理学——注重结果。
实验心理学——注重方法。
认知心理学——注重理论。
3.实验方法与非实验方法
实验方法是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是研究者主动控制条件下对事物的观察,能够对所观察的现象做出因果性的说明。
实验方法的特点:
实验者带着特定的目的去实验。
实验者设置的实验条件为他观察创造了最好的条件,他可以在准备好测量与记录的情况下开始实验,实验方法还可以产生新的现象。
实验者设立了明确的实验条件,别人可以独立地重复实验,对实验进行检验。
实验者可以控制一切条件,使之恒定,只改变某一个条件,观察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因果关系。
实验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
非实验方法的特点:
实验者不能控制实验条件,无法操作自变量。
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现实。
-观察法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借助实验仪器,有目的、有规划地考察和描述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心理表现并收集资料的一种方法。
观察是科学研究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也是心理学研究中最基本,最普遍,历史最悠久的方法之一。
观察法的特点:
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地收集资料的活动;在客观条件下进行,具有真实性;观察对象是当前正在发生的对象,具有直接性;有心理学理论作为指导与理论基础;总是借助一定的观察工具,包括人的感官、仪器和设备。
观察的内容:
情境——事件与活动的背景,有约束力;人物——数量、身份、关系;目的;社会行为——观察的内容是外在的,可记录的;频率与持续时间。
观察法的主要类型:
自然观察和实验室观察:
自然观察——自然条件下,对观察对象不加干预与控制;实验观察——指通过人为地改变或控制一定的实验条件,有目的地引起观察对象的一些心理过程与反应,进而在最有利的条件下进行观察,控制观察可以非常严格,并且被观察者感受不到,但实验室只能提供人工的、受限制的活动氛围,真实社会情境难以重复。
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
直接观察借助人的感官;间接观察借助科学仪器或档案、言语记录等材料。
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参与观察——观察者主动参与,进入所观察的情境中,其双重身份不易被察觉,还可以洞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包括完全参与性观察,适用于团体行为研究;隐蔽参与性观察,引发道德问题。
参与观察的缺陷是观察者可能会显著地影响他正在研究的现象,缺乏客观性,记录困难。
有结构观察与无结构观察:
有结构观察指观察内容有统一设计的,有一定结构的观察项目和要求,可以获得大量确定、翔实的资料,可以定量并对比分析,但缺乏弹性,比较费时。
叙述观察、取样观察和评价观察:
叙述观察——详细观察和记录被观察对象连续的、完整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如日记描述法,轶事记录法。
取样观察法——依据一定标准选取对象的某些心理活动和行为进行观察,或选取特定的时间进行观察。
评价观察——按事先制定好的评价量表进行观察。
日记法缺陷:
记录者可能按照自己的观点,倾向选择并注意能够支持自己观点的行为进行记录。
-调查法调查法是一种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各种方式、方法,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表现等进行有目的,有规划有系统地调查研究的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实施,有助于反应研究对象的真实特征。
调查研究的变量可以分为两类:
被试机体变量——性别,年龄,文化水平等。
被试反应变量——对问题的了解、意见、期望、动机、兴趣、态度、信念、行为。
用调查法研究心理学问题的主要意义在于探讨机体变量有反应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相关,或者探讨各种反应变量之间的关系。
调查法的作用:
通过调查,研究者能够搜集到有关研究对象的第一手资料,作为问题分析的依据,并为进一步实验研究提供材料;研究者还可以从中发现某些新的研究课题或者某种规律性的东西,以便进一步研究;调查法既可以小规模的试验性调查,也可以大规模的综合性调查,并可以对调查结果进行重复验证,对调查结果进行数量化处理。
实施调查法应具备的条件与要求:
明确调查目的,限定调查的总体界限,搜集正确反映客观事实的材料,采用标准化的调查手段,遵循客观性原则。
调查法的类型:
依据研究目的,一般调查(为了了解某一群体或个体一般心理现象或者行为表现反应常规情况)和专题比较调查(就某个专题对两个地区、单位、群体或个体进行比较研究的调查)。
依据研究内容的性质:
事实特征调查(调查研究对象的现有特征及行为或事件的事实,为了了解事实,从中总结出某种规律与经验,调查问题应具体,以全面获取资料)和征询意见调查(征求意见建议,请他们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评价)。
依据所提问题和要求回答的标准化程度:
结构性调查(调查的问题与被试的回答形式有固定模式,对回答可以进行量化处理)和非结构性调查(自由回答,多为描述性)。
依据调查方式:
书面分析调查法,指通过收集能正确反应研究现象的书面材料来进行分析研究。
收集的书面材料是现成的,不受时间限制,便于反复分析,客观性好;但间接的材料往往难以全面反映研究的问题,总结报告与日记等形式具有主观性。
调查会,邀请对研究问题的情况和事实比较熟悉的、亲临其境的、有代表性的人进行座谈,让他们从各个角度提供实际材料。
可以迅速便利地掌握比较全面的材料,还可以通过提问、引导进一步深入座谈。
问卷法,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将编制成系统的问题或表格发给被调查对象,填写答案后收回,加以整理、分析、研究。
样本容量大,收集的资料充分节省时间,避免因直接调查而使调查对象感到拘束,收集的材料便于整理与统计分析;但是编写问卷难度较大,问卷内容可靠性难以证实,问卷回收率难以保证。
访谈法,直接收集资料。
研究者根据调查的内容与目的,实现初步设计好问题,通过与访谈对象的交谈,了解其一般状况与心理特点,对某事的看法、态度。
调查问题的设计:
自由回答,填空式,量表式,表格式,排列顺序,分类型,核对细目表。
-个案法个案研究是对单个被试或者单一组被试进行的深入描述与分析。
个案研究的材料来自于自然观察、访谈、心理测验、档案记录等。
以个人为单位的个案,以社会机构为单位的个案,如家庭、机关、工厂,以社会团体为单位的个案如企业、农村。
典型个案研究的内容:
个人资料——受雇经历、教育程度、家庭关系、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关系。
个案研究的优点:
解释行为产生的原因,临床改革的基础,研究非常罕见的现象,对于某些理论的假说提出质疑,对某些心理学理论的初步支持,对行为研究规律探索的补充。
个案研究的缺点:
信度与效度,无法得出因果关系的结论,解释偏差,数据收集中可能存在误差,从单个个体中概括的问题。
4.实验范式——实验方法在各个心理学分支的研究中的具体体现
范式指按照某一相对公认的路线或观点所采取的实验方法或研究步骤。
如记忆研究中的加工水平效应,stroopeffect,启动效应研究中的补笔范式。
实验范式其实就是相对固定的实验程序,为了使某种心理现象得到更清晰准确的描述与表达,为了检验某种假设、新提出的概念。
五.基础和应用研究
六.心理学规律的性质
R.S.伍德沃斯和H.施洛斯贝格:
虽然实验心理学注重实验研究的定量工作,但有一些重要的变量的性质是质量的而非数量的。
心理学的发展不能以物理学为标准。
七.理论和实验的关系
第2章心理实验中的变量
实验法及其作用:
一切科学都是以寻找事物之间的规律为宗旨的,通过实验可以创造条件,引出所需要的事件来观察他们的变化,是寻求事物之间规律的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
心理实验中的主试与被试:
主试——主持实验,发出刺激,收集实验资料。
被试——实验对象,接受刺激并做出反应。
心理实验中的各种变量:
变量——在数量或性质上改变的事物。
自变量:
即为刺激变量,由主试选择与控制,决定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分类:
刺激特点自变量、环境特点自变量、被试特点自变量,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等。
自变量的水平:
质的变化,如性别;量的变化,考虑数据点的数目、变化范围(不能过小)、距离。
因变量:
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应易观察、量化,经济可行,信效度高。
因变量的可靠性即信度:
即一致性,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应该得到相近的结果。
重测信度、折半信度,正相关系数的值越大,心理测量的信度越高。
因变量的有效性即效度:
自变量的变化确实造成了因变量的变化,若不是因为其他因素,就说因变量是有效的。
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统计效度。
因变量的敏感性:
自变量的变化可以引起因变量的变化。
天花板效应与地板效应
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可能的关系:
线性增加、减少,无关,非线性增加、减少。
额外变量(控制变量)——随机性的(应降低)和系统性的(应控制)
额外变量与自变量混淆:
无关变量——对因变量无影响;有关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包括自变量与额外有关变量(按照实验目的定义)
额外变量的确定:
查阅文献,预实验
额外变量的控制:
消除——暗室,隔音室,双盲实验(主试与被试皆不知道哪组是实验组,哪组是控制组,防止安慰剂效应与观察者偏爱);
使额外变量保持恒定——同一实验室、同一主试、同一时间、同一程序(实验的推广度低),安慰剂效应,机体变量的控制;
使额外变量与自变量对立(例如视觉复杂度影响命名反应时间的实验中,熟悉程度作为额外变量,其趋势与复杂度对立,即复杂的图片最熟悉);
随机取样(取样、分配、刺激、处理过程中);
匹配法(问题在于什么变量需要匹配?
过多变量需要匹配怎么办?
)——成对匹配,平均匹配,共轭控制法(在实验进行中进行匹配);
抵消法——组内设计的顺序效应与痕迹效应;
主试效应和被试倾向性控制——罗森塔尔效应(被试接受主试暗示),需要特征(被试通过线索洞察他们应该表现出的行为),霍桑效应(意识到自己被观察而改变行为倾向)。
多因素实验:
多于一个自变量的实验。
高效,比多次实验易于保持控制变量的恒定,更接近实际、更有价值。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描述了度量一个概念的一系列操作或程序,并用度量的结果来定义概念。
所有变量都需要操作性定义。
第3章实验设计
1、真实验设计
1.组间设计
定义:
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
优点:
自变量水平之间不会相互影响,因为每个被试只参加一个自变量水平的实验。
缺点:
被试间差异可能造成实验结果的差异。
克服方法:
随机组设计,匹配组设计。
随机组设计:
确保两组除了自变量以外所有方面都相等,那么两组因变量之差异主要由不同的自变量造成。
——随机选择,随机分配。
匹配组设计:
对全部被试进行预备实验,预实验的性质与正式实验类似(相关),按预实验成绩均匀分组。
三种匹配方式:
相同任务(血压问题,根据血压分组),类似任务(单个问题解决-多个问题解决),相关任务(智力测验-问题解决)。
2.组内设计
定义:
每一位被试都要执行全部水平的自变量。
优点:
需要被试少,方便有效,比组间设计更敏感(消除了被试间误差),适用于研究联系的阶段性问题,消除了被试的个别差异对实验的影响,相同的自变量在组内设计和组间设计中造成的因变量的影响是不同的。
缺点:
实验条件操作之间相互影响,即实验顺序带来麻烦;不能用于研究被试特点自变量之间的差异;若某一种实验条件要求较长恢复期,则不适用;当自变量的不同水平代表连续事件的延续结果时,不宜使用组内设计。
克服方法:
完全的组内设计:
将所有可能的顺序均进行实验,以消除联系效应或疲劳效应。
区组随机化设计:
每个区组都是包含全部实验条件的一种随机排列,区组数等于随机排列总数。
例:
人两侧面孔在情绪表达强度差异的研究。
ABBA平衡法:
实验条件按某一序列出现后,立即出现相反序列以平衡联系效应。
适用于练习效应线性增加的情况。
预期作用-控制重复次数。
不完全的组内设计:
每个被试只对所有实验条件反应一次,但不同被试的实验条件顺序不同,将所有被试的反应结果联系起来就可以消除练习效应。
所有可能的顺序:
需要所有排列数的整数倍位被试。
选择的顺序:
拉丁方设计:
每一相邻两项仅出现一次,且一定存在反向项。
每一种实验条件在每一横行(一种排列)和纵行(出现的顺序)都只出现一次,不许重复。
如何操作?
N为偶数时,按上述方法;N为奇数时,镜像处理。
随机开始的循环排列
随机化区组设计:
被试划分为区组,区组内进一步分为小组,接受不同的单因素或多因素实验处理,得到区组平均、处理平均。
结合了组内(消除个体差异干扰,每个区组接受了全部实验处理)与组间(每个被试只接受一次实验处理,排除顺序干扰)设计的优点。
3.混合设计:
有些自变量(相互影响的,或无法组内设计的)按组间设计安排,其余自变量按组内设计安排。
例:
研究抑郁者是否比非抑郁者对未完成的记忆任务的记忆效果更好。
抑郁-组间,记忆完成度-组内。
2、前实验设计——不严谨
1.单组后测设计:
只有一个实验组,给予一次实验处理,测量后测成绩。
XO模式,X指研究者操纵的或某种未知因素,O是观察到的结果。
2.单组前测后测设计:
增加一个处理前测验。
O1XO2模式,O1代表前测,作为基线观测值,X为实验处理(如历史经历,成长成熟等因素),O2为后测。
3.固定组比较设计(静态组,整组比较设计):
采用实验组控制组被试,但这两组被试在实验处理前已经形成,无法使用随机化原则选择被试。
基本设计模式:
XO1O1为实验组接受实验处理后的反应效果
O2O2为不接受实验处理的控制组的反应效果
4.事后回溯设计:
研究已发生的事件,不需设计实验处理或者操纵自变量,只需观察存在的条件或事实,将这种自然发生的处理或自变量与某种结果或因变量联系起来加以分析,以发现从中发现可能的简单关系。
XO,X是自变量或实验处理,实验者无法操纵或改变,O是观察的结果。
相关研究设计-在一个被试组内收集观察到的结果数据集合与追溯数据集合。
O1O2
准则组设计-比较所研究现象的被试,准则组具有一种状态的特征,非准则组则不具备,追溯可能存在的原因。
XO1O1表示具有某种特征的准则组的效果X表示研究者所要追溯的产生
O2O2表示没有展示出准则组特征的效果。
准则组特征的原因。
3、准实验设计——较严谨
1.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时间序列设置,基本是借助多次重复测量的一种前测后测设计,实质是对某个被试组或者被试个体进行周期性测量,建立反应的基线模式,并在这一事件系列的测量过程中引入实验处理,用实验处理后在时间序列观察中所得的分数不连续性表示实验处理结果。
(处理后反应模式不同于基线,表示原先反应模式的连续性中断,推测是由自变量作用产生的)。
简单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没有比较组,周期性前测与后测,具体次数根据实验需要而定。
O1O2O3O4O5XO6O7O8O9O10
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种改变是由处理引起的吗?
这是历史趋势还是由其他变量引起的?
是由于处理后数据记录的提高准确性导致的差异?
因为霍桑效应?
复合中断时间序列设计:
加入比较组。
问题:
处理可能不是迅速实施的,处理后因变量的变化可能是缓慢的,难以观察;处理的作用可能也有延滞性;时间序列设计的统计分析复杂;数据采集困难。
2.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在一组被试中设置两个相等的时间样本,其中一个出现实验变量。
X1O1X0O2X1O3X0O4
3.不等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
研究者不能按随机化原则和等组法来选择对等组(两组可能不对等,也不能随机部署、选择),有时也不能安排哪个为实验组,哪个为控制组。
O1XO2对照比较,前测验提供两组提供两组基本等价或存在差异的指标。
O3O4有控制组,可以排除时间、环境因素干扰,了解初始状态可以控制选择因素。
4、单被试实验设计:
只有一名被试,周期性测量。
建立基线-A,施加自变量-BC
因变量的选择重要(效度)——客观性(客观手段测量),易产性,重复性(疲劳与练习效应弱),敏感性(行为随环境变化)。
1.ABAB设计:
建立基线-施加自变量(移除注意)-消除自变量
研究顽皮与注意的关系
2.ABACA设计:
基线-施加自变量(移除注意)-移除自变量-施加自变量(处罚)-移除自变量
3.AB1AB2A设计:
基线-吸一支-移除-吸两只-移除
4.多基线设计:
引入实验处理时间不同,只需少量被试即可进一步确认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因果关系。
组研究策略与个体研究策略:
组平均成绩曲线-连续性个体成绩曲线-阶跃式(全或无)
第四章如何读写研究报告
心理科学论文的写作:
一、如何进行心理学研究
研究计划包括变量(研究问题),样本(研究对象),设计(研究方法),分析(证据类型)。
二、心理学对科学论文的要求
科学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科学家之间及时交流他们的研究方法与发现,这种交流必须清楚、确切、重点突出。
研究论文具有三个特点:
格式严格,内容是新的研究成果,真实客观。
一篇完整的研究论文一般包括:
标题,作者姓名及研究单位,摘要,关键词,前言,方法,实验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附录。
1.标题:
把研究问题最重要的特点用最简单的词句说清楚,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可以使用副标题进行补充说明,对于因素性试验,最好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
2.作者姓名:
包括对实验作出实质性贡献的人,按贡献大小排序。
3.摘要:
关于研究的总结,应对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作简短的叙述。
摘要一般放在文章最前面,它提供的信息应使读者了解研究的主要方面,以决定是否继续阅读。
必须精练而完整,一般在200字以内。
4.关键词:
研究论文中的主要概念,3-5个。
5.前言:
又称序言,引言或问题的提出。
主要目的是介绍研究领域,回顾与本研究有关的前人成果,过去研究中存在的矛盾,遗漏以及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阐明本研究的目的,拟检验的假设和预期的成果。
具体地,前言一般以基本的心理学领域开始,讨论与要研究问题有关的理论与研究,进而提出所要验证的假设,打算采取的方法,期望的成果。
6.方法:
尽可能详细,准确,全面,以便别人能够重复你的研究,包括被试,材料和仪器,实验设计,实验程序。
7.结果:
如实地,以数量形式展现研究的结果。
只需陈述事实,不需解释研究成果。
实验的原始记录可以放在附录中,结果须将原始材料整理后表示出来,还要告诉读者根据图表发现了什么。
交代清楚所使用的统计检验方法及结果,是否表现出显著性差异,接受或拒绝虚无假设。
8.讨论和分析:
关键!
讨论应与前言相对应,包括总结发现,评估方法,应做的修正,结论。
9.结论:
根据研究的全部结果,使读者对于研究发现有全面的认识与了解。
应该客观,概括,具体,不可夸大成果及适用范围。
10.参考文献:
文献按照文章中引用的顺序列出,与引用的位置对应。
11.附录:
有关的数据资料,研究工具等。
心理学研究中重要的信息源:
文献库,文章摘要,综述文章。
三、对一个心理学研究的评价:
研究的课题在理论与实践中是否有意义?
心理学研究一般解决四类问题:
发现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扩充对某一个变量的研究范围;增加或减少已有发现的可靠程度;验证某种学说或观点。
实验设计是否合理?
实验中各个环节是否考虑周全,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
要参考检验试验效果的指标。
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常常通过各种统计检验得到的P值表示,显著性水平如何选取?
还应考虑到组内差异和样本大小的影响。
四、关于做心理实验的道德问题:
科学知识与方法应该致力于人类的进步,但往往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
1.以人为被试的研究:
知情同意与欺骗,保证随时退出研究的自由,免遭伤害的保护和信息咨询,消除有害后果,保密。
2.以动物为被试的研究准则:
反对or支持,指导原则。
3.药物研究的准则:
进行药物研究时,应具备关于药品作用的足够知识和经验,或在一位合格的研究者的监督下进行。
4.科学欺骗——有意的偏差
第五章心理物理学方法
心理物理学——研究心理量与物理量之间关系的科学,物理量指对身体各感官的刺激,心理量指各种感觉或主观印象。
如亮度-明度,强度-响度。
先驱Fechner——发展了测量感觉的基本方法。
核心问题:
物理量与心理量的数量关系。
两类问题:
感觉阈限的测量,阈上感觉的测量-心理量表的制作。
信号检测论-心理物理学研究的新工具。
1、感觉阈限的测量
精确定律:
测量感觉是困难的,内部判断与外部刺激的物理量并不一一对应,必须区分物理刺激与感觉。
1.感觉阈限
定义:
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差别)
操作定义:
50%次数能引起感觉,50%次数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
——最小可觉差j.n.d
不同感觉种类的觉察阈限不同。
Weber定律:
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成正比,其比例为一常数。
K为韦伯比例(分数),小于1。
不同感觉通道的韦伯分数不同,韦伯分数在不同条件下也不相同。
适用于中等强度刺激
意义:
提供了比较辨别能力,不同感觉通道感受性的指标。
2.感觉阈限测量的方法——重点在于试验程序与实验结果的统计处理
最小变化法
刺激由递减递增两个系列(造成误差)组成,每次呈现刺激后报告是否有感觉。
刺激增减幅度应尽可能地小,以便精确探求反应类型变化的转折点——即绝对阈限。
音高绝对阈限的测量:
增减序列交替安排,顺序平衡,消除练习效应疲劳效应;每次起始点不同,破坏定势;增减序列可以消除习惯误差与期望误差。
视觉差别阈限的测量:
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比较,得出反应(-,+,=),存在两个转折点——上限与下限,之间为不肯定间距IU,差别阈限等于二分之一不肯定间距,不肯定间距的中点为主观相等点,为实际的标准刺激。
习惯误差——因被试习惯于原有刺激所引起的感觉状态而对新刺激做出错误判断。
期望误差——被试因过早期望将要来临的刺激而导致错误判断。
阶梯法:
起点远低于阈限值;一旦反应类型变化,立即变换刺激变化方向,使刺激始终在转折点附近;转折点中点即为阈限强度,求平均得到感觉阈限。
恒定刺激法
由5-7个在实验过程中维持不变的刺激,最大强度的刺激被感觉到的概率应在95%左右,最小强度应在5%左右,各个刺激间距相等(预实验确定最大最小刺激)。
刺激随机呈现,每个刺激呈现次数相等。
测量差别阈限时,由于标准刺激与比较刺激继时呈现,可能产生时间误差(出现先后)。
用恒定刺激法测两点阈——绝对阈限
用恒定刺激法测定重量差别阈限:
75%差别阈限的使用——在只要求做轻、重两种回答的情况下,50%感觉重,其实并不能分辨比较刺激与标准刺激。
故采取75%感觉重的比较刺激作为上限,25%作为相等地带的下限,由上下限确定差别阈限,这与之前的差别阈限的操作性定义不符,故称75%差别阈限。
计算结果的方法:
直线内插法——假设50%左右邻近两点之间的变化近似为直线关系;平均Z分数法,最小二乘法。
平均差误法
试验程序:
实验者规定某一刺激为标准刺激,要求被试调节另一比较刺激,使两者感觉相等。
每次都会得到一个误差,多次平均即可得到平均误差,平均误差与差别阈限成正比,故可以用来表示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