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汇总.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3984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4.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汇总.docx

《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汇总.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汇总.docx

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汇总

化学金属与非金属知识点汇总

…………………………及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

铝及其化合物:

(一)、铝

1.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

因它是唯一能与碱反应的金属,具有代表性,易成高考的热点,主要涉及

除杂问题,离子方程式书写写问题。

2.铝箔的燃烧:

现象是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不滴落。

原因是铝表面的氧化膜保护了铝,氧化铝的

熔点(2050℃)远远高于铝(660℃)的熔点。

3.铝、铁钝化:

常温下,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发生化学反应)不是不反应,因生成了致密的

 氧化膜。

但在加热条件下,则能继续反应、溶解。

4.铝热反应:

实验现象:

剧烈反应,发出耀眼的光芒,放出大量的热,有大量的熔化物溅落下来。

引燃剂:

镁条、氯酸钾;铝热剂:

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组成的混合物。

5.离子共存:

加入铝能产生氢气的溶液,说明此溶液含有大量的H+或OH-,酸溶液中不能含有NO3-、AlO2-,

溶液中一旦有了NO3-,溶液就成了HNO3,它与铝将不再产生氢气;碱溶液中不能含有Al3+、NH4+,但可含有AlO2-。

(二)、氧化铝

1.熔点高:

作耐火坩埚,耐火管和耐高温的实验验仪器等。

2.两性氧化物:

因它是典型的两性氧化物,特别与碱的反应,更应引起重视。

3.工业制备铝:

2Al2O3(熔融)

4Al+3O2↑

(三)、氢氧化铝

1.制备原理:

命题角度为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强调用氨水,而不能用强碱。

2.两性氢氧化物:

因它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特别与碱反应,更应引起重视。

 3.治疗胃酸过多:

因其碱性不强,不会对胃壁产生强剌激作用,但可与胃酸(盐酸)反应,不能用

强碱如NaOH。

4.明矾净水原理:

因溶液中的铝离子发生水解,生成Al(OH)3胶体,它可以和水中的悬浮形物形成不

溶物沉降下来,故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点评:

铝及其化合物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如铝与碱的反应、Al2O3、Al(OH)3分别是两性氧化物、两性氢氧化物。

利用铝能与碱反应而其他金属不能,经常出现在实验题中,有关Al、Al3+、AlO2-的离子共存问题,也是高考的热点。

铁及其化合物:

(一)、铁

1.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可能设计成探究实验,探究产物等。

2.铁的生锈:

纯铁不易生锈,生铁放在潮湿的环境中易生锈,原理是发生电化学腐蚀,涉及 的主要反应

原理:

Fe-2e-=Fe2+(负极),2H2O+O2+4e-=4OH-(正极),

4Fe(OH)2+O2+2H2O=4Fe(OH)3,2Fe(OH)3·xH2O=Fe2O3·nH2O+(2x-n)H2O

3.铁与氯气、盐酸反应:

产物分别为FeCl3、FeCl2,且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在推断题和实验题的除

杂中经常出现。

(二)、氧化物

1.铁的氧化物成分:

废铁屑的主要成分Fe2O3;铁锈的主要成分为Fe2O3·nH2O;黑色晶体、磁性氧化铁

为Fe3O4;红棕色粉未,俗称铁红,作红色油漆和涂料的为Fe2O3,赤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2O3,它是炼铁的原料。

铁在氧气燃烧与铁与水蒸气反应的产物都是Fe3O4。

以上知识,往往容易出现在推断题和实验题中。

(三)、氢氧化物

1.实验室制备Fe(OH)2:

现象:

白色沉淀→灰绿色→红褐色沉淀。

命题角度为:

较长时间的 看到

Fe(OH)2白色沉淀,采取的防护措施:

一是煮沸,二是将胶头滴管插入液面以下,三是加一层油膜,如苯、汽油等。

2.Fe(OH)3的受热分解:

2Fe(OH)3

Fe2O3+3H2O,与此相以的还有Cu(OH)2、Al(OH)3。

3.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

因其具有独特性,制备胶体的过程和对应的方程式是高考的重点与热点。

实验操作要点:

四步曲:

①先煮沸,②加入饱和的FeCl3溶液,③再煮沸至红褐色,④停止加热。

对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

Fe(OH)3(胶体)+3H+,强调之一是用等号,强调之二是标明胶体而不是沉淀,强调之三是加热。

(四)、铁盐与亚铁盐

1.Fe2+、Fe3+的检验:

(1)Fe2+:

一是碱液法:

先生成白色沉淀,又迅速转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沉淀

二是先加入KSCN溶液,不变色,再加入氯水后,出现血红色。

(注意:

此处不用高锰酸钾溶液氧

化,因其具有紫色)

(2)Fe3+:

一碱液法:

加入碱液,出现红褐色沉淀。

 二是加入KSCN溶液,出现血红色,离子方程式为:

Fe3++3SCN-=Fe(SCN)3(络合物)

2.铁盐与亚铁盐的配制:

因Fe2+、Fe3+易水解,且Fe2+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故配制过程为:

先将它们

溶解在对应的酸中,然后加水冲稀到指定的浓度。

(注意:

配制亚铁盐溶液时,要加入少量的铁粉,以防止Fe2+的氧化)

3.制印刷电路板常用FeCl3作腐蚀液:

一是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误(违反电荷守恒定律),二是利用此反应式设计成原电池,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4.离子共存:

不能与Fe2+共存的离子:

(H+、NO3-)、(MnO4-)、(ClO-);不能与Fe3+共存的离子有:

I-、SO32-、S2-、SCN-。

主要是对Fe2+的还原性、Fe3+的氧化性的考查,此为离子共存问题和实验题的常见命题点。

5.Na2FeO4(高铁酸钠)作新型净水剂:

原理是高价铁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同时生成Fe(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因此它是一种新型的净水剂.

6.Fe2+、Fe3+、Cu2+、Al3+的除杂:

这是近几年高考实验命题的热点。

原理是利用Fe3+、Cu2+、Al3+水解完全生成沉淀所需的PH范围不同。

一般操作方法是:

先是加入氧化剂(氯气或H2O2),将Fe2+氧化成Fe3+,然后加入CuO、Cu(OH)2、CuCO3等其他物质(以不引入杂质离子为准),目的是调节溶液的PH,待Fe3+水解完全生成沉淀(此时其他离子不水解),过滤除 去。

点评:

它和其他金属及其化合物相比,知识点多,高考命题往往将知识、实验、化学概念与理论考查集于一身,设计成具有一定综合性的题目,因此,它在高考中的霸主地位不可动摇。

铜及其化合物

1.铜绿的形成:

2Cu+O2+CO2+H2O=Cu2(OH)2CO3,为了避免青铜器生成铜绿,采用的方法是:

(1)将青铜器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2)不能将青铜器与银质(金属活性差的金属)接触,避免发生电化学腐蚀。

2.波尔多液消毒:

主要应用在农业植物杀菌和公共场合的消毒。

其主要成分组分CuSO4溶液、石灰水,

原理是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

重金属还有Ba、Pb、Hg、Cd、Ag、Au等

3.粗铜的精炼:

重在考查精炼原理:

考查角度为电极材料,电极反应及溶液浓度变化等。

精炼原理为:

电解池中,粗铜作阳极,精铜作阴极,电解质为硫酸铜溶液。

阳极反应:

Cu-2e-==Cu2+、Fe-2e-=Fe2+、Ni-2e-=Ni2+;

阴极反应:

Cu2++e-=Cu。

硫酸铜溶液浓度几乎不变

4.电解硫酸铜溶液:

它是考查电解原理及规律的重要载体,必须熟练书写其电解方程式。

 5.铜与浓硫酸反应:

铜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反应,不加热不反应;铜与稀硫酸在加热条件下也

不反应,但在有氧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反应,如通入O2(加热)或加入H2O2,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O2+H2SO4

2CuSO4+2H2O,Cu+2H2O2+H2SO4=CuSO4+4H2O。

6.制备CuSO4方案的选择:

方法如下:

一是Cu→CuO→CuSO4;二是用铜和浓硫酸的反应;三是用铜和稀硫酸、双氧水

方案的选择主要从绿色化学概念角度进行:

一是原料利用率高,节约成本;二是不产生有毒气体,不造成大气污染。

与之相同的还有Cu(NO3)2的制备。

8.Cu2+水解:

与Fe3+结合考查实验除杂;CuCl2溶液的蒸干、和含有结晶水时除去结晶水,分别对应的操作是加入盐酸,和在HCl气氛中加热。

点评:

近几年的高考题中,有关对铜及其化合物的考查有“升温”的表现。

它的命题有如下特点:

一是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二是与铁等其他金属一同出现在实验题中。

(一)、硅

 1.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排第二,在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

2.熔点高,硬度大,为原子晶体.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仅与强碱NaOH、HF、F2反应)

2.用途:

太阳能电池、计算机芯片以及良好的半导体材料等。

(二)、二氧化硅(SiO2):

(1)SiO2的空间结构:

SiO2直接由原子构成,不存在单个SiO2分子。

(2)物理性质:

难溶于水,熔点高,硬度大

(3)化学性质:

SiO2常温下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不与水、酸反应(氢氟酸除外),能与强碱溶液、氢

氟酸反应,高温条件下可以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①与强碱反应:

生成的硅酸钠,具有粘性,所以不能用带磨口玻璃塞试剂瓶存放NaOH溶液和Na2SiO3

溶液,避免Na2SiO3将瓶塞和试剂瓶粘住,打不开.应用橡皮塞。

②与氢氟酸反应[SiO2的特性]:

(利用此反应,氢氟酸能雕刻玻璃;氢氟酸不能用玻璃试剂瓶存放,

 应用塑料瓶)。

③高温下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CaO

CaSiO3

(4)用途:

光导纤维、玛瑙饰物、石英坩埚、石英钟、仪器轴承、玻璃和建筑材料等。

(三)、硅酸(H2SiO3):

(1)物理性质:

不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能形成硅胶,吸附水分能力强。

(2)化学性质:

H2SiO3是一种弱酸,酸性比碳酸还要弱,但SiO2不溶于水,故不能直接由SiO2溶于水制

得,而用可溶性硅酸盐与酸反应制取:

(强酸制弱酸原理)

Na2SiO3+H2O+CO2==H2SiO3↓+Na2CO3(NaHCO3)(酸性:

H2SiO3<H2CO3)

(3)用途:

硅胶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硅酸盐种类很多,大多数难 溶于水,最常

见的可溶性硅酸盐是Na2SiO3,Na2SiO3的水溶液俗称水玻璃,又称泡花碱,是一种无色粘稠的液体,可以作黏胶剂和木材防火剂。

硅酸钠水溶液久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

Na2SiO3+H2O+CO2==H2SiO3↓+Na2CO3(有白色沉淀生成)

传统硅酸盐工业三大产品有:

玻璃、陶瓷、水泥。

硅酸盐由于组成比较复杂,常用氧化物的形式表示:

活泼金属氧化物→较活泼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硅→水。

点评:

有关硅及化合物知识,在高考中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硅及二氧化硅的用途,出现的频率很高。

氯及其化合物

1、氯气(Cl2):

(1)物理性质: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液氯为纯净物

(2)化学性质:

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很容易得到电子,作强氧化剂,能与金属、非金属、水以及碱反应。

①与金属反应(将金属氧化成最高正价)

Na+Cl2

2NaClCu+Cl2

CuCl2(棕黄色的烟)2Fe+3Cl2

2FeCl3(棕褐 色的烟)

(氯气与金属铁反应只生成FeCl3,而不生成FeCl2。

(铁跟盐酸反应生成FeCl2,而铁跟氯气反应生成FeCl3,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盐酸,是强氧化剂

②与非金属反应

Cl2+H2

2HC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现象:

安静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

将H2和Cl2混合后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发生爆炸。

③Cl2与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中,应注意次氯酸是弱酸,要写成化学式而不能拆开。

将氯气溶于水得到氯水(浅黄绿色),氯水含七种微粒,其中有Cl2,HClO,H2O,H+,Cl-,ClO-,OH-

氯水的性质取决于其组成的微粒:

(1)强氧化性:

Cl2是新制氯水的主要成分,实验室常用氯水代替氯气,如氯水中的氯气能FeCl2反应。

(2)漂白、消毒性:

氯水中的Cl2和HClO均有强氧化性,一般在应用其漂白和消毒时,应考虑HClO,HClO

的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不可逆。

 (3)酸性:

氯水中含有HCl和HClO,故可被NaOH中和,盐酸还可与NaHCO3,CaCO3等反应。

(4)不稳定性:

次氯酸见光易分解,久置氯水(浅黄绿色)会变成稀盐酸(无色)失去漂白性。

(5)沉淀反应:

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氯水中有Cl-)。

自来水也用氯水杀菌消毒,所以用自来水配制以下溶液如FeCl2、Na2CO3、NaHCO3、AgNO3、NaOH

等溶液会变质。

④Cl2与碱液反应:

与NaOH反应:

Cl2+2NaOH==NaCl+NaClO+H2O

与Ca(OH)2溶液反应: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此反应用来制漂白粉,漂白粉的成分为CaCl2+Ca(ClO)2,有效成分为Ca(ClO)2

漂白粉之所以具有漂白性的原因:

Ca(ClO)2+CO2+H2O==CaCO3↓+2HClO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

性;同样,氯水也具有漂白性,因为氯水含HClO;NaClO同样具有漂白性,干燥的氯气不能使红纸褪色,因为不能生成HClO,湿的氯气能使红纸褪色,因为氯气发生下列反应Cl2+H2O=HCl+HClO

 漂白粉久置空气失效,涉及两个反):

Ca(ClO)2+CO2+H2O=CaCO3↓+2HClO,2HClO=2HCl+O2↑,漂白粉变质会有CaCO3存在,外观上会结块,久置空气中的漂白粉加入浓盐酸会有CO2气体生成,含CO2和HCl杂质气体。

⑤氯气的用途:

制漂白粉、自来水杀菌消毒、农药和某些有机物的原料等。

2、Cl-的检验:

原理:

根据Cl-与Ag+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AgCl沉淀来检验Cl-存在。

方法:

先加硝酸酸化溶液(排除CO32-、SO32-等干扰),再滴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说明有

Cl-存在。

点评:

氯气的强氧化性及氯水的漂白性是一直是高考的命题的热点,如Cl2氧化Fe2+、Cl2氧化SO2等,另外,与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漂白液、漂白粉及漂白精等内容,也较为重要。

硫及其化合物

1、硫元素的存在:

硫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6个,化学性质较活泼,容易得到2个电子呈-2价或者与其

他非金属元素结合成呈+4价、+6价化合物。

硫元素在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如火山口中的硫就以游离态存在)

2、硫单质:

①物质性质:

俗称硫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熔点低。

②化学性质:

S+O2===(点燃)SO2(空气中点燃淡蓝色火焰,纯氧中为蓝紫色)

Fe+S

FeS2Cu+S

Cu2S2Na+S=Na2SHg+S==HgS(汞滴处理)

3S+6NaOH(浓)

2Na2S+Na2SO3+3H2O(洗硫)

3、二氧化硫(SO2)

(1)物理性质:

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可溶于水(1:

40),易液化。

(2)化学性质:

①SO2能与水反应:

SO2+H2O

H2SO3亚硫酸为中强酸,此反应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定义:

在相同条件下,正逆方向同时进行的反应。

(关键词:

相同条件下)

②SO2为酸性氧化物,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与NaOH溶液反应:

SO2(少量)+2NaOH=Na2SO3+H2OSO2(过量)+NaOH=NaHSO3

对比CO2与碱反应:

CO2(少量)+Ca(OH)2=CaCO3↓(白色)+H2O

2CO2(过量)+Ca(OH)2=Ca(HCO3)2(可溶)

将SO2逐渐通入Ca(OH)2溶液中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沉淀消失,与CO2逐渐通入 Ca(OH)2溶液实验现象相同,故不能用石灰水来鉴别SO2和CO2。

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这说法是对的,因为SO2是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SO2将通入酚酞变红的溶液,溶液颜色褪去,体现了SO2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而不是漂白性,SO2不能漂白指示剂。

③SO2具有强还原性,能与强氧化剂(如酸性KMnO4溶液、Cl2、O2(催化剂:

粉尘、V2O5)等)反应。

SO2能使酸性KMnO4溶液、新制氯水褪色,显示了SO2的强还原性(不是SO2的漂白性)。

(将SO2气体和Cl2气体混合后作用于有色溶液,漂白效果将大大减弱。

④SO2的弱氧化性:

如2H2S+SO2=3S↓+2H2O(有黄色沉淀生成)

 ⑤SO2的漂白性:

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会恢复原来的颜色。

用此可以检验SO2的存在。

SO2:

漂白某些有色物质使湿润有色物质褪色

原理:

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能恢复原色(无色物质分解)

Cl2:

与水生成HClO,HClO具有漂白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加热不能复原

⑥SO2的用途:

漂白剂、杀菌消毒、生产硫酸等。

4、硫酸(H2SO4)

(1)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纯的硫酸为无色油状粘稠液体,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稀释浓硫酸要规范

操作:

注酸入水且不断搅拌).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

(2)浓硫酸三大性质:

①吸水性:

浓硫酸可吸收结晶水、湿存水和气体中的水蒸气,可作干燥剂,可干燥H2、O2、SO2、

CO2等气体,但不可以用来干燥NH3、H2S、HI、HBr气体。

②脱水性:

能将有机物(蔗糖、棉花等)以H和O原子个数比2︰1脱去,炭化变黑。

 ③强氧化性:

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显示强氧化性(+6价硫体现了强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

反应,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ⅰ)与大多数金属反应(如铜):

(此反应浓硫酸表现出酸性和强氧化性)

(ⅱ)与非金属反应(如C反应):

(此反应浓硫酸表现出强氧化性)

注意:

常温下,Fe、Al遇浓H2SO4或浓HNO3发生钝化,而不是不反应。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使许多金属能与它反应,但在常温下,铝和铁遇浓硫酸时,因表面被浓硫

酸氧化成一层致密氧化膜,这层氧化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进一步反应.这种现象叫金属的钝化.铝和铁也能被浓硝酸钝化,所以,常温下可用铁或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和浓硝酸.

(3)硫酸的用途:

作干燥剂、制化肥、炸药、蓄电池、农药、医药等。

 点评:

SO2的性质及酸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如SO2的漂白性,还原性等。

特别注意:

①能使下列物质褪色体现的是SO2的何种性质?

能使溴水、氯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的溶液褪色等。

②将SO2通入BaCl2溶液中,是否有沉淀生成?

若再通入足量的氨气、氯气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原理是什么?

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氮及其化合物

1、氮的氧化物:

NO2和NON2+O2

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

2NO+O2=2NO2

一氧化氮:

无色气体,有毒,能与人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使人中毒(与CO中毒原理相同),难

溶于水,是空气中的污染物。

 二氧化氮:

红棕色(与溴蒸气颜色同)、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气体、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3NO2+H2O=2HNO3+NO,此反应中N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以上三个反应是“雷雨固氮”、“雷雨发庄稼”的反应。

2、硝酸(HNO3):

(1)硝酸物理性质:

纯硝酸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油状液体。

低沸点(83℃)、易挥发,在空气中遇

水蒸气呈白雾状。

(2)硝酸的化学性质:

具有一般酸的通性,稀硝酸遇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浓硝酸的氧化性比稀硝酸强。

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能氧化大多数金属,但不放出H2,通常浓硝酸产生NO2,稀硝酸产生NO.如:

①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②3Cu+8HNO3(稀)=Cu(NO3)3+2NO2↑+4H2O

 反应①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

2;反应②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为3:

2。

常温下,Fe、Al遇浓H2SO4或浓HNO3发生钝化,(为化学变化,不是不反应).

加热时能发生反应:

Fe+6HNO3(浓)

Fe(NO3)3+3NO2↑+3H2O

3、氨气(NH3)

(1)氨气的物理性质:

极易溶于水,有刺激性气味,易液化。

(2)氨气的化学性质:

a.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

NH3+H2O

NH3H2O

NH4++OH-

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NH3·H2O

NH3↑+H2O

氨水中的微粒:

NH3H2ONH3·H2ONH4+OH-H+(共六种微粒)。

 喷泉实验的原理:

是利用气体极易被一种液体吸收而形成较大压强差,使容器内气体压强降低,外界

大气压把液体压入气体容器内,在玻璃导管尖嘴处形成美丽的“喷泉”。

形成较大压强差条件:

①相似相容:

气体在吸收液中被吸收得既快又多,如NH3、HCl、HBr、HI用水吸收

②剧烈反应:

CO2、SO2、Cl2、H2S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等

喷泉实验成功的关键:

(1)装置的气密性要好

(2)不漏气(3)烧瓶内的气体纯度要大即气体应充满b.氨气可以与酸反应生成盐:

①NH3+HCl=NH4Cl②NH3+HNO3=NH4NO3③2NH3+H2SO4=(NH4)2SO4

因NH3溶于水呈碱性,所以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的存在;因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也

可以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集气瓶口,如果有大量白烟生成,可以证明有NH3存在。

(3)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1)原理:

2NH4Cl+Ca(OH)2

CaCl2+NH3↑+2H2O

2)装置:

固+固

气体(与制O2相同)。

3)收集:

向下排空气法。

4)验满:

a.产生气体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 大量白烟生成

5)干燥:

用碱石灰(NaOH与CaO的混合物)或生石灰在干燥管或U型管中干燥。

不能用CaCl2、P2O5、

浓硫酸作干燥剂,因为NH3能与CaCl2反应生成CaCl2·8NH3、P2O5、浓硫酸均能与NH3反应,生成相应的盐。

所以NH3通常用碱石灰干燥。

(4)氨气的用途:

作制冷剂、制纯碱、制铵盐

(液氨易挥发,汽化过程中会吸收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因此,液氨可以作制冷剂)

4、铵盐

铵盐均易溶于水,且都为白色晶体(很多化肥都是铵盐)。

(1)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NH4Cl

NH3↑+HCl↑NH4HCO3

NH3↑+H2O↑+CO2↑

5NH4NO3

2HNO3+4N2+9H2O

(2)干燥的铵盐能与碱固体混合加热反应生成氨气,利用这个性质可以制备氨气:

(3)NH4+的检验:

样品加碱混合加热,放出的气体能使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该物质含有NH4+。

点评:

氨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实验中“气体制备实验”一直是实验考查的热点之一。

因此,要对氨气的制备原理、收集、干燥、检验、尾气的吸收等方面 进行全面的梳理,另外,氨气的其他制取方法及氨气的性质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内容。

必备的无机化学反应式

1.2Na+2H2O=2NaOH+H2↑2.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3.NaOH和NaHCO3溶液反应:

OH-+HCO3-=CO32-+H2ONa2CO3+CO2+H2O=2NaHCO3↓+NH4Cl

4.Cl2+H2O=HCl+HClOCl2+2NaOH=NaCl+NaClO+H2O

氯气溶于水(新制氯水中含Cl2、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