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蒙俄贸易合作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特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3915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0.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蒙俄贸易合作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特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论蒙俄贸易合作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特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论蒙俄贸易合作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特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论蒙俄贸易合作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特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论蒙俄贸易合作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特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蒙俄贸易合作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特点.docx

《论蒙俄贸易合作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特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蒙俄贸易合作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特点.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蒙俄贸易合作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特点.docx

论蒙俄贸易合作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特点

论蒙俄贸易合作的演进过程及其发展特点

黄定天、彭传勇

(黄定天:

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吉林长春130012;彭传勇: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18)

  [摘 要]蒙古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经历了建立和缓慢发展—快速发展—滑坡与复苏—平稳发展的演进过程。

在不同历史时期,双边贸易合作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

蒙古国对待俄罗斯贸易合作的态度由被迫转变为主动,其运行模式也由排他式转变为开放式,这与当时蒙俄两国的政局及所处的国际环境密切相关。

从现实情况看,尽管中国已取代俄罗斯成为蒙古国第一大贸易伙伴,但蒙古国在贸易上对俄罗斯的依存度一直很高,而且仍具巨大发展潜力。

  [关键词]蒙古国;俄罗斯;蒙俄关系;蒙中关系;经济合作;贸易模式

  [中图分类号]F114.4 [文献标识码]Ado:

i10.3969/.jissn.1003-7411.2009.04.010

  [文章编号]1003-7411(2009)04-0076-(08)

  [收稿日期]2009-02-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研究项目“战后东北亚国际关系史研究”(05JJDGJW006)

  [作者简介]黄定天(1948-),男,湖北武汉人,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彭传勇(1979-),男,黑龙江庆安人,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蒙古国与俄罗斯都是中国的近邻,因地缘政治关系,蒙俄关系的走向必然对中俄、中蒙关系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对蒙俄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但以往学者主要关注蒙古国与俄罗斯的政治关系,而较少涉及蒙俄贸易关系。

本文试图就蒙古国与俄罗斯的贸易合作进行梳理,勾勒蒙俄贸易合作的演进过程,分析蒙俄贸易合作的基本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一、蒙苏贸易合作的建立及缓慢发展

  蒙古(这里指的是外蒙古,即今天的蒙古国)与前苏联进行贸易合作缘起于蒙古“革命者”准备“革命”之时,但当时根本不具备贸易合作的条件。

1921年7月,蒙古在苏俄的扶植下取得“革命”成功,再次从中国“独立”,成立“蒙古人民革命政府”。

尽管当时的蒙古形式上隶属中国(国际上不承认其独立),但实际在政治上已独立于中国。

然而,蒙古仅在政治领域与苏俄合作和得到苏俄支持还不够,蒙古意识到,要想彻底独立于中国,关键在经济方面,也就是说,蒙古首先要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而达到此目的的首要途径就是与苏俄在经济上全面合作,其中,贸易是在经济领域合作的重要方面。

但“独立”后的蒙古内外贸易主要控制在中国内地商人手中,对蒙古来说,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贸易组织,把中国内地商人及其他国家商人从蒙古市场上排挤出去,控制蒙古的内外贸易,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

为此,蒙古就必须与苏俄在贸易领域密切合作。

苏俄也意识到,蒙古市场被以中国内地商人为主的商人控制对苏俄在蒙古的贸易活动不利,因为它将面临巨大的竞争,所以,苏俄必须在贸易上支持蒙古。

在贸易上支持蒙古还可以使苏俄成为蒙古唯一的工业品供应商,使蒙古在经济上依赖于苏俄。

同时,苏俄也可以实现冲破西方国家对自己的经济封锁。

在此条件下,蒙苏双方从1921年末开始了密切的贸易合作。

  在蒙古主动提出的前提下,1921年11月5日,苏俄与蒙古签订了《俄蒙修好条约》,该条约为双方在贸易领域的合作奠定了政治基础。

此后不久,在全俄消费合作社中央联社的直接参与下,蒙古依靠苏俄建立了自己的贸易组织——蒙古中央人民合作社。

从1922年起,蒙古通过蒙古中央人民合作社开始与前苏联进行贸易合作。

而第一个蒙苏贸易协定的签订大大加快了蒙苏贸易合作的进程。

1923年5月,双方在莫斯科进行了缔结贸易协定的谈判,在实现其各自利益的基础上,于6月签订了第一个贸易协定(秘密),它为双方紧密的贸易合作奠定了条约基础。

蒙古考虑到自己没有足够发达的贸易网和在市场上中国内地商人的资本占统治地位,因而允许前苏联贸易组织在蒙古市场上发挥主导作用。

同时,前苏联答应向蒙古中央人民合作社提供贷款、取消进出口许可制度、确立海关优惠和降低铁路运费。

可以说,这一秘密贸易协定的签订为双方在贸易领域建立了“统一战线”。

  这样,从1923年起,各种前苏联贸易组织开始“合法”地在蒙古进行贸易,并给予蒙古中央人民合作社贷款、传授经济经验、培训贸易干部和消灭私有大商人等多种扶持。

同时,前苏联向蒙古中央人民合作社提供经过前苏联领土中转运输商品权,并降低铁路运费,以及允许蒙古中央人民合作社在莫斯科及其他前苏联城市设置商务代办处。

依靠前苏联贸易组织的支持,蒙古中央人民合作社开始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积累了货币储备,在整个蒙古开展进出口贸易活动,并开始与中国内地商人竞争。

它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1921—1927年,贸易额从3万美元增至1020万美元;它在蒙古贸易总额的比重1923年仅占3.8%,1925年上升为24.9%。

[1]由于蒙古中央人民合作社与前苏联紧密的贸易合作和自身的巩固、壮大,中国内地以及英美商人被蒙古中央人民合作社和前苏联贸易组织从蒙古市场上排挤出去。

为了避免在蒙古的前苏联贸易组织彼此间的竞争和更有效地与蒙古进行贸易合作,1927年夏,除“石油购销联合组织”外,其他所有活动在蒙古的前苏联贸易组织合并成统一的组织——苏蒙贸易股份公司。

  随着前苏联各种贸易组织进驻蒙古市场和实现了重组以及蒙古中央人民合作社贸易网点和规模的扩大,蒙苏贸易额不断增长,中国内地、英、美贸易公司开始失去对蒙的贸易地位(见表1)。

表1 1923—1927年蒙古与前苏联贸易额(单位:

千卢布)

年份

1923

1924

1925

1926

1927

出口额

1968

3583

3741

7607

12102

进口额

1507

2769

3680

4633

7651

总额

3475

6352

7241

12240

19753

  资料来源:

ВнешняяторговляСоюзаСоветских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ихРеспубликзапириод1918—1927/28гг.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обзор.Л.-М.1931,с.18-19.

  上表显示了蒙苏贸易规模不断增长的趋势,而且涨幅逐年上升。

1924年前苏联占蒙古出口比重仅为13.7%,1927年增长到50%;1924年前苏联占蒙古进口比重为13.4%,1927年上升为22.5%。

[2]此外,据前苏联对外贸易人民委员部海关局的资料统计,1928年前苏联向蒙古出口商品价值990万卢布,从蒙古进口商品价值1340万卢布。

[3]前苏联占蒙古出口比重的57.8%、进口比重的23.8%。

[4]前苏联在蒙古贸易中的比重不断扩大意味着中国内地及其他国家商人对蒙贸易的比重下降。

其中,中国内地商人在购买蒙古羊和骆驼毛的比重下降最多。

如1924年中国内地商人购买羊和骆驼毛的比重占47.9%,前苏联贸易组织占14.4%;而1928年发生了巨大变化:

蒙古中央人民合作社和前苏联贸易组织达到了89.5%,中国内地商人在这个领域仅保持很小的份额了。

[5]可以说,在这些年,中国内地商人在蒙古市场上被严重排挤,前苏联贸易组织开始在蒙古市场上发挥主导作用。

然而,尽管蒙苏贸易额从1923至1928年增长了6倍多,但在1929年7月前,中国内地商人在对蒙贸易中仍占有相当稳固的地位,中国内地仍占蒙古进口的43.5%和出口的22%,[6]前苏联在蒙古进出口贸易中仍没有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其原因除了蒙苏双方经济还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外,更主要的是蒙古一部分领导人的“政治”态度。

当时蒙古一些“领导人”反对与前苏联关系过度亲密,主张与多国建立经济关系,这就为中国内地、英、美商人在蒙古保持自己的竞争实力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以上分析看出,蒙苏贸易合作在该阶段具有如下特点:

为了实现经济上独立于中国,蒙古制定了把中国内地以及英美商人从蒙古市场排挤出去的对外贸易政策,向前苏联提供了“优惠条件”,与前苏联进行贸易合作以发展自己。

但这并不表明当时蒙古在贸易上执行一元化的对外贸易政策。

当时的一些蒙古领导人从自身利益出发,在对外贸易上并没有完全向前苏联敞开大门,执行了相对自由的多元化对外贸易政策,尤其是与西方国家进行贸易合作,这大大影响了蒙苏贸易合作的进程。

二、蒙古只与前苏联进行贸易合作

  1928年是蒙古与前苏联贸易合作的转折年。

这一年,蒙古内部政治局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原先一些反对与前苏联过度亲密的蒙古领导人被共产国际、前苏联以及蒙古的亲苏派从领导岗位上撤掉,蒙古在政治上进入了极左时期,这就加快了蒙古与前苏联贸易合作的步伐。

  从1929年开始,蒙苏采取更坚决的步骤把中国内地以及英美商人从蒙古市场上排挤出去。

1929年6月27日,双方签订了秘密的《相互关系基本原则》协定,规定蒙苏双方在经济贸易领域向对方提供“绝对优惠”。

根据这个协定,“前苏联成为蒙古唯一的经济贸易伙伴”,蒙古也由此完全放弃了“与其他国家建立经济关系”。

[7]1929年8月,中国与前苏联进行的中东路战争导致了蒙古对中国内地的彻底“闭关”。

在冲突中,蒙古站在前苏联一边,宣布冻结、没收中国内地旅蒙商号在蒙古各地的全部财产和货物,并驱逐旅蒙商人出境。

前苏联紧紧抓住这个机会,坚决不“使蒙古市场退回到冲突之前依附于中国(内地——作者)那样”。

[6]1930年12月,在内外蒙古边界关闭的情况下,蒙古声明垄断对外贸易、加强与前苏联的贸易联系,把中国内地商人从蒙古彻底排挤出去。

由此,蒙苏贸易规模迅速扩大,1929年前苏联占蒙古出口总额的85.5%,进口总额的48.3%;1931年相应增至为99.2%和90.7%。

[8]到1931年,前苏联已完全控制蒙古市场,垄断了蒙古的对外贸易,成为蒙古唯一的牲畜和原料购买者、工业品主要供应者。

蒙古中央人民合作社在蒙古贸易总额中的比重也迅速上升为72%。

[9]

表2 1931—1949年蒙苏贸易变化情况(单位:

百万卢布)

贸易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1931年

51.9

22.6

29.3

1933年

43.7

13.5

30.2

1935年

68.1

27.6

40.5

1937年

75.1

25.4

49.7

1939年

94.2

37.3

56.9

1940年

170.6

52.3

118.3

1941年

210.1

92.2

117.9

1942年

171.9

118.5

53.4

1943年

206.7

122.5

84.2

1945年

227.5

117.0

110.5

1946年

63.3

25.5

37.8

1948年

65.8

30.3

35.5

1949年

70.9

32.4

38.5

  资料来源:

ВнешняяторговляСССР.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сборник.1918-1966.М.: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отношения,1967.с.11;Е.П.баврин,М.В.мещеряковМонгольскояНароднаяРеспублика.экономикаивнешняяторговля.М.внешторгтздат,1961.с.42;Историясоветско-монголъскихотношений.-М.:

Наука,1981.с.135;АссоновБ.ПетровБ.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сотрудничествоСоветскогоСоюзасМНР.М.:

“Экономика”,1971.с.52;ВнешняяторговляСССР.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сборник.1918-1966.М.: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отношения,1967.с.66.

  自1931年至1949年,蒙苏贸易合作进入“一体化”时期。

尤其在1931—1945年间,对蒙古来说,前苏联是蒙古唯一的对外贸易“伙伴”,蒙古没有选择地必须与前苏联加强贸易合作,形成了以后近20年蒙古对外贸易合作的单一垄断格局。

不可否认,与前苏联的贸易合作对蒙古经济的发展具有绝对重要的意义。

但是,与蒙古的贸易合作对前苏联也具有同样的意义。

1931年,蒙古在前苏联对外贸易的比重仅次于伊朗,占第二位。

基于此,双方都极力扩大和加强贸易合作,从而明显扩大了贸易规模。

  从上表来看,20世纪30年代蒙苏双方的贸易规模呈上升的发展趋势,而且上升幅度比较大,远远超过了20年代。

前苏联向蒙古的出口额快速增长,从1931年起远远超过从蒙古的进口额,这表明前苏联已完全成为蒙古市场工业品的稳定供应者。

蒙古向前苏联出口也不断扩大,到1940年,蒙古成为前苏联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德美),占前苏联商品交易额的6%。

[10]从1941年起,前苏联进行了4年的卫国战争。

在战时,双方在贸易上更是“紧密”合作,贸易规模继续扩大,但主要是蒙古向前苏联出口额的增加。

1940年,前苏联向蒙古出口额远远高于从蒙古进口额,从1941年起,进出口额比例大大缩小,并且从1942年起前苏联向蒙古出口额明显低于从蒙古进口额,一直持续到1945年,这证明了蒙古已成为前苏联后方的给养基地。

总之,在战时,蒙古从前苏联进口额减少了2倍,向前苏联出口额增长了2.5倍,尤其是从前苏联进口汽车运输设备、石油产品、日用消费品总额减少了2~4.5倍。

[11]为了支援前苏联卫国战争,蒙古向前苏联大量出口军需商品,如在战时,就向前苏联出口马大约48.5万匹。

[12]

  此外,30年代,蒙苏贸易合作还呈现出一个明显的特点。

由于日本的图谋,蒙古一直处于战争威胁状态,时刻有被日本吞并的可能。

蒙古除了与前苏联在政治、军事领域加强合作保证自身安全外,在经济建设方面也极力与前苏联合作而别无选择。

为了保住自己亚洲安全的缓冲地带和防止日本对前苏联东部的侵略,前苏联也不遗余力地把蒙古按照“国家”对待并进行大力扶持(其中尤以帮助蒙古建立工业基础和现代基础设施为重点)。

因而,30年代的蒙苏贸易合作与蒙古的工业建设紧密相连。

由此,蒙苏进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机器和设备的比重越来越大。

1931年在蒙古进口中比重只占7.6%,而1940年则上升为12%,10年内蒙古从前苏联进口的机器和设备总值1860万卢布。

[13]蒙古从前苏联进口汽车运输设备及备用零件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在1934—1940年大约占50%)。

蒙古也是前苏联日用消费品和石油产品(20.6%和71.3%)的主要输入者。

[14]在战时,蒙古把自己绑在前苏联的战车上倾全力支援前苏联卫国战争,在贸易上与前苏联更是密切合作,加大向前苏联出口。

所以,蒙苏进出口额比例发生了显著变化。

  纵观1931—1945年的蒙苏贸易合作,与前一时期相比较,已有明显不同,双方从各自利益出发,均有意加强贸易合作。

蒙古在贸易上与前苏联合作获得了工业建设所需的前苏联工业产品,同时,在前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也满足了前苏联对蒙古畜牧产品的大量需求。

这既增强了蒙古自身的经济实力,也保证了蒙古独立得到国际承认(战争后期,前苏联帮助蒙古独立得到国际承认)。

当然,前苏联向蒙古提供工业建设产品,并“不是利它主义的姿态或绝对意识形态合作的行动”,[6]无非是维护自身安全和巩固后方给养基地。

战后初期,蒙古继续只与前苏联进行贸易合作。

相对战时,贸易规模远不如以前,但贸易合作依然很密切,贸易规模呈上升趋势,并且蒙古进口前苏联商品重新超过出口,这反映了蒙古在贸易上对前苏联的极大依附性。

三、蒙古优先与前苏联进行贸易合作

  1950年以后,蒙古得到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承认,并与它们建立了贸易联系。

这打破了此前20年蒙古只与前苏联进行贸易合作的单一垄断格局。

但从1946年开始至1991年,国际社会处于冷战时代,以前苏联和美国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形成对峙局面,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蒙古为了巩固所获得的独立地位,在对外交往上优先与前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进行联系(其中包括贸易合作)。

  在这一阶段,蒙古与前苏联进行贸易合作的突出特点是为巩固独立地位和发展国民经济服务。

在蒙古看来,政治上不依赖前苏联,独立地位的巩固难以实现。

而增强经济实力是巩固独立地位的重要手段,但若没有前苏联的经济扶持,发展经济谈何容易。

因此,优先与前苏联进行贸易合作获得发展经济的必需品是蒙古的必然选择。

这样,蒙古把国家经济的发展寄托在了前苏联身上。

在这四十多年里,蒙古进行了八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和一个国民经济发展三年计划,优先与前苏联合作,扩大、改造了旧的和建立了新的国民经济部门,完成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所需要的工业品、机器、设备、建筑材料及日用消费品优先从前苏联进口。

  由于蒙古对前苏联商品需求的不断增长,1949年12月9日,蒙古与前苏联签订了《1950—1954年相互提供商品协定》。

这是战后两国签订的第一个长期有计划地相互提供商品协定,它促进了蒙古第一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的顺利完成。

这5年期间,蒙苏贸易额迅速增长,从7420万卢布增至1.688亿卢布,其中蒙古进口前苏联商品额从3890万卢布增至1.192亿卢布。

[10]由于1949年相互提供商品协定的成功执行,1954年12月19日,蒙古与前苏联签订了第二个《1955—1957年相互提供商品协定》,特别规定前苏联向蒙古出口机器、机床和设备来完成第二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

由于蒙苏贸易的发展有效地促进了蒙古的经济发展,蒙古认为有必要通过条约形式进一步协调两国贸易关系。

1957年12月17日,蒙古与前苏联签订了战后第一个官方贸易协定,相互提供最优惠的贸易条件。

同时,蒙古与前苏联又签订了《1958—1960年相互提供商品协定》。

在上述贸易协定的基础上,蒙苏贸易合作快速发展。

到1965年蒙古完成第三个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计划时,前苏联在蒙古进出口贸易的比重占99.2%,几乎垄断了蒙古的对外贸易。

[13]在1961—1965年间,前苏联优先向蒙古工业企业出口机器和设备(约占40%)以及生产原料和材料。

这加快了蒙古工业化的进程,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加快了能源综合体的建立和住宅建设规模的扩大。

  为配合完成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从1961年起至1990年,蒙古在实施新的计划前一年都与前苏联签订相互提供商品协定,它们都保证了蒙古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顺利完成。

尽管从60年代起前苏联受到经互会国家、西方国家在蒙古贸易的竞争,但前苏联在蒙古对外贸易中仍占第一位。

在1971—1975年第五个五年计划内,前苏联占蒙古对外贸易的比重从82%上升为85%;前苏联占蒙古出口的比重从74%上升为77%,进口比重相应为82%和89%。

在1976—1980年第六个五年计划内,蒙苏贸易合作继续加强。

在蒙古对外贸易伙伴中,前苏联的比重年平均超过87%,其中出口占76%和进口占90%。

[15]在1981—1990年蒙古实施第七、第八个五年计划内,尽管蒙古加大了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合作,但蒙古仍把前苏联作为最主要的贸易合作伙伴,前苏联仍在蒙古对外贸易中占据第一位。

到1989年,前苏联在蒙古对外贸易中的比重约占85%(占绝对优势)。

[16]

表31950—1990年蒙苏贸易的增长趋势(单位:

百万卢布)

 

贸易总额

出口额

进口额

1950年

74.2

35.3

38.9

1960年

125.3

50.7

74.6

1970年

230.9

52.6

178.3

1980年

636.9

269.0

67.0

1990年

1233.7*

517.5*

716.2*

  资料来源:

ВнешняяторговляСССР.Статистическийсборник.1918-1966.М.: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еотношения,1967.с.66、67;ИсториясоциалистическойэкономикиМНР.М.:

Издательство“Наука”,1987.с.336;ЯскинаГ.С.Монголияивнешниймир.М.:

ИнститутвостоковеденияРАН,2002.с.322-333.

  注:

*为百万美元。

  综上所述,在蒙古实施八个五年计划和一个三年计划期间,蒙古在贸易领域优先与前苏联合作,从前苏联进口经济建设所需要的机器、设备、石油产品及日用消费品。

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蒙古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其独立地位也得到了许多国家的承认。

在这期间,前苏联一直是蒙古最大贸易伙伴。

然而,蒙古在贸易上与前苏联积极合作的同时,也造成了蒙古在对外贸易上过度依赖前苏联。

这种依赖型的贸易合作模式存在着极大的弊病,它对蒙古国家经济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因为在对外贸易上依赖国对被依赖国过度依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依赖国的经济发展实力,当被依赖国经济动荡、不稳定时,依赖国与被依赖国的贸易合作就会出现大的波动,这在后来蒙俄贸易关系的发展中体现得非常明显。

  四、蒙古视俄罗斯为重要贸易合作对象20世纪90年代初前苏联解体,蒙古也随之改变了社会制度,延续70年的蒙苏关系传统结构不复存在。

从维护国家利益出发,蒙古更多地考虑国家的经济安全,在经济上有意识地不过度依附某一国家。

蒙古在对外贸易上改变了以前优先与前苏联合作的贸易政策。

因此,蒙古的外贸体制和格局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对前苏联的单向依赖贸易,转向多元化发展。

由于地缘优势、传统的贸易合作关系、优势互补等因素,蒙古仍视俄罗斯为重要贸易合作对象,尽管两国均处于艰难的社会转型时期。

  蒙古、尤其是俄罗斯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17]蒙古在贸易上继续依赖俄罗斯已不现实,这大大影响了蒙俄贸易合作的发展。

俄罗斯在蒙古对外贸易中的比重持续下滑。

1993年,俄罗斯在蒙古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下降到56%;1997年,降为23%。

[16]随着俄罗斯在蒙古对外贸易中的比重不断下滑,双边贸易规模也相应下降。

从1990年至1991年蒙俄贸易额下降了60%多:

从12.337亿美元降至4.72亿美元。

从1992年至1997年蒙俄贸易额又下降了50%多:

从4.34亿美元降为2.12亿美元。

尽管双方贸易规模急剧下滑,但由于历史惯性使然,俄罗斯在1999年前仍像从前一样是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

1998年,蒙古40%的商品仍从俄罗斯进口。

在双方经济极端困难时期,俄罗斯在蒙古贸易上还能占据第一位,这说明俄罗斯对蒙古的经济影响之大,蒙古在对外贸易上仍离不开这个传统的贸易合作伙伴。

  鉴于蒙古与俄罗斯贸易合作的弱化,蒙古从国家利益出发,开始加大与中国等一些国家的贸易合作,放弃过去多年实行的对苏“一边倒”政策,实行“多支点”外交战略。

这弥补了由蒙俄贸易合作弱化带来的市场危机,极大地维护了蒙古国家的经济安全。

从1999年开始,中国取代俄罗斯成为蒙古第一大贸易伙伴,俄罗斯退居第二位。

[18]从这时起,俄罗斯再没有超过中国。

这一年,蒙中贸易额达到2.958亿美元,[19]首次超过蒙俄贸易额。

中国在蒙古对外贸易中的比重占29.5%(出口的45.8%和进口的15.1%),俄罗斯占20.5%(出口的10.6%和进口的29.2%)。

[20]根据蒙古国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从1999年至2008年,中国连续10年成为蒙古国最大贸易伙伴国。

2008年蒙中双边贸易总额为28.139亿美元,占蒙古对外贸易总额的45.72%。

2008年蒙中双边贸易总额比上年增长35.48%,其中蒙古对华出口16.313亿美元,同比增长16%,占蒙古出口总额的64.24%;蒙古从华进口11.826亿美元,同比增长76.24%,占蒙古进口总额的32.71%。

[21]

  虽然与中国的贸易合作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但蒙古仍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