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C1C2算法详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3797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8.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为C1C2算法详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华为C1C2算法详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华为C1C2算法详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华为C1C2算法详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华为C1C2算法详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华为C1C2算法详解.docx

《华为C1C2算法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为C1C2算法详解.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华为C1C2算法详解.docx

华为C1C2算法详解

C1算法和C2算法

C1算法是很简单的,公式的前半截是把手机扫描到的信号和最小接收门限作比较,然后把计算值进行排队;哪个小区排最前面就选谁;公式的后截是为了防止那些手机发射功率过小的手机接入小区;意思很简单就是系统规定的手机发射功率减去手机实际的最大发射功率,一般两者是相等的所以计算值结果为零;就怕出现系统设置的功率很大,但是实际手机的发射功率很小(一般手机是三级手机,发射功率900M2瓦、1800M1瓦;但是有更高级别的移动台8W、20W等);这样其计算值是负偏置对于整个公式来讲,目的使防止出现上下行不平衡的现象,促使那些功率小的手机更靠近基站才能接入;

C2算法的含义也很简单,其有两个计算公式,使用哪个关键看PT的取值;一般采用第一个公式,其意义很明确,就是在手机空闲状态下,要关注服务小区和其周围邻区信号的变化;随时准备重新选择服务小区,所以叫小区重选算法;一般是哪个小区的信号强就选那个小区所以一般C2=C1,但是我们出于话务平衡等目的对手机作出了欺骗,让其更具信号强度选择小区的方法具备一定的欺骗性,促使手机重选到实际信号并不是很强的小区上。

如何欺骗主要就靠CRO小区重选偏置了,给想选择的目标小区在数据配置上添加一定的虚拟数值来促使其信号计算结果很强已促使手机选择驻留;另公式的后半截主要是为了防止信号波动引起的频繁的小区重选现象,一般针对那些刚被手机抛弃掉的服务小区,一般手机从某一个小区重选后又由于信号波动再次重选一般不会对原小区做考虑的,怎么实现呢,就靠公式T0*H(PT-T);所谓PT是惩罚时间、T是实际计数时间、TO是临时惩罚偏置量,当PT>T时,也就是惩罚时间还未到,则H取值为1,做负偏执;如果PT

其实C1的目的是让手机根据小区的信号强度选择最好的小区驻留,C2算法是让手机再作出重选的时候不光要考虑信号要最强的小区,还要考虑信号的波动性导致的频繁重选问题以及话务平衡问题,解决法案就是骗和惩罚机制;

手机选择小区的根本是不会变的就是根据小区的信号强度,这是根本所有的算法都是基于此作出的策略调整;

 

1、G900和D1800相同数值参数:

干扰带门限0~5分别为:

110、105、98、90、87、85干扰平均周期:

20SACCH复贞数:

63和56→BTS3X14,BTS2X31,SACCH周期(480ms);参数设置时间内的上行链路误码率大于设定的门限时,BTS向BSC发送一条连接失败指示消息;如果上行无线环境或链路太差,导致误码率过高引起接入困难或者掉话严重,可以设当提高。

无线资源报告周期:

10

CCCH负载指示周期:

15

过载间隔:

15

RACH忙门限:

16→BTS3X(目前多为BTS312):

16,BTS2X:

5~10。

RACH负载平均时隙:

5000

射频最大功率减少:

5

T200FACCH/半速率(5ms):

50

无线链路连接定时器(10ms):

7

最大时间提前量:

62(错误数值20、50)

贞启动时间:

65535

随机接入错误门限:

180

功率等级:

5

直流偏压门限:

3

小区扩展类型:

正常小区

小区扩展偏移:

0

低噪放旁路开关允许:

2、G900和D1800不同数值参数:

G900发射功率:

8W;D1800功率较低:

2W)

物理信息最大重发次数:

30★100

RACH最小接入电平:

2和5★10(让MS接到G900上)

3、G900和D1800根据需要来调整的参数:

(时间适当的延长调整可降低掉话)

T200SDCCH(5ms):

120和60(多为120)

T200FACCH/全速率(5ms):

100和120、50(多为100)

T200SACCHTCHSAPIO(10ms):

252和150(多为252)

T200SACCHTCHSAPI3(10ms):

252和200、60

T200SACCHSDCCH(10ms):

252和200、60、120

T200SDCCHSAPI3(5ms):

252和200、60、120

寻呼次数:

(1~6)建议值4和6

1、G900和D1800相同数值参数:

系统消息使用:

0111100000111111

定时发送:

是定时发送时间间隔:

10

普通接入控制级别:

0000000000

特殊接入控制级别:

00000

小区信道描述格式:

100000

附着分离允许:

功率控制允许:

非连续发射指示:

必须使用

扩展传输时隙:

32

小区存取允许(CBA):

紧急呼叫允许:

呼叫重建允许:

国家色码NCC允许:

11111111

接入允许保留块数:

1(错误2)

CCCH配置:

1个非组合CCCH

相同寻呼贞数编码:

2个复贞周期(错误4)

周期位置更新时限值(单位6分钟):

8(错误10)

附加重选参数指示:

半速率支持:

小区重选滞后参数:

6db

CBCH信道描述:

0

CBCH移动配置:

0

小区重选参数指示:

小区禁止允许(CBQ):

小区重选惩罚时间:

0

功率偏移指示:

功率偏移:

1

2、G900和D1800不同数值参数:

小区重选偏移(CRO):

0★2~6(多为3)→C2=C1-CRO,C2最大的小区为服务CRO越大,成为服务小区的可能性就降低。

MS最大发射功率控制等级:

5★0

MS最小接收信号等级:

8和10★15(D1800、微蜂窝)ECSC:

否★是

3、G900和D1800根据需要来调整的参数:

MS最大重发次数:

7和4

无线链路失效计数器:

64和60、56(错误52)

多频报告:

0和3(吸收话务量)

1、G900和D1800相同数值参数:

切换算法类型:

华为切换算法

连续切换最小时间间隔:

6

新紧急切换的最小时间间隔:

6

进行共BSC/MSC调整允许:

信令信道切换允许:

惩罚处理允许:

小区内切换允许:

负荷切换允许:

否→降低小区拥塞

快速移动微小区切换算法允许:

接收电平快速下降紧急切换算法允许:

PBGT切换算法允许:

是→同层同级的小区间进行,切换只在TCH信道上,有效避免邻频干扰,以路径损耗为依据,减少双频切换,改善越区覆盖

切换后功率预测算法允许:

传送原始测量报告:

传送BS/MS功率级别:

2、G900和D1800不同数值参数:

业务信道切换最小时间间隔:

4★9

信令信道切换最小时间间隔:

2★0

3、G900和D1800根据需要来调整的参数:

BTS测量报告预处理:

是和否

预处理测量报告上报频率:

每秒一次和每秒两次1、启动SDCCH动态分配(但SDCCH拥塞设为否,降低SDCCH拥塞率)

1、G900和D1800相同数值参数:

小区优先级:

优先级1

小区类型:

正常小区

层间切换门限:

25→对发生干扰切换、层间切换、负荷切换时的目标小区的电平要求,需要大于层间切换门限+层间切换磁滞,层间切换门限要求>=边缘切换门限+小区切换磁滞。

(所以边缘切换一般设上行28,下行29)

层间切换磁滞:

3

速度惩罚值:

30→只允许unbrella层对另外三层进行惩罚,MS快速移动时对该小区的邻区进行惩罚,0~63dB。

速度惩罚时间:

40→在此时间段内对快速移动MS的邻小区进行的惩罚有效,0~255秒

切换后选小区最小下行功率:

15→0~63dB,设置太低容易掉话,设置高了会不容易切换

上行最优接收电平:

35

2、G900和D1800不同数值参数:

小区所在层:

第三层★第二层→M900第3层,M1800第2层,微蜂窝第1层,M900第4层。

MS最大发射功率控制等级:

5★0

PBGT切换门限:

68(68-64dB=4)

小区切换磁滞:

3dB

最小接入电平便移:

0

1、G900和D1800相同数值参数:

功率控制算法选择:

HW-2

上行功率控制允许:

下行功率控制允许:

jj登记周期:

5

期望初始信号强度:

30

初始调整阶段滤波器长度:

2

期望稳定状态信号强度:

30

稳定阶段信号滤波器长度:

5

上行链路路径损耗补偿因子:

80

期望上行链路质量:

1

稳定阶段质量滤波器长度:

6

上行链路质量补偿因子20

切换失败后提高功率范围:

2

功率控制最大调整步长:

8

上行功率增加接收电平值:

20

下行功率增加接收电平值:

20P1:

12N1:

10

上行功率减少接收电平值:

40

下行功率减少接收电平值:

40P2:

20N2:

19

上行功率增加接收质量值:

5

下行功率减少接收质量值:

1P4:

18N4:

15

功率控制调整周期:

10

功率控制调整周期:

5

期望稳定下行链路信号强度:

35

下行链路信号强度滤波器长度:

5

下行链路路径损耗补偿因子:

80

期望下行链路质量:

1

下行链路质量滤波器长度:

5

下行链路质量补偿因子:

20

基站最小发射功率:

4

功率控制最大调整步长:

8

基站最大发射功:

46

基站功率控制级数:

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