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感染及预防与控制.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3558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52.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感染及预防与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院感染及预防与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院感染及预防与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院感染及预防与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院感染及预防与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医院感染及预防与控制.docx

《医院感染及预防与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感染及预防与控制.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医院感染及预防与控制.docx

医院感染及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敦煌市医院供应室杨涛俞海萍王艳芹

医院感染(nosocomialinfections)又称医院获得性感染(hospital—acquiredinfections,HAI),是指发生在医院内的一切感染,即指病人、探视者和医院职工在医院受到感染并出现症状。

其特征为:

①感染的获得或发生是在医院内,包括在医院感染出院后才发病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时即有的或已潜伏的感染;②感染和发病在不同阶段发生,其顺序是感染→潜伏期→发病;③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包括一切在医院活动的人群,如住院病人、门诊病人、陪住者、探视者及医院工作人员。

目前,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住院病人和医院工作人员。

一、医院感染的类型

医院感染按其病原体来源分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

1、外源性感染(交叉感染)

2、内源性感染(自身感染)

二、医院感染的形成

医院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宿主,三者组成感染链,当三者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便导致感染

1、感染源

2、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

医院感染主要而常见的传播途径有下列两种形式。

(1)直接接触传播:

(2)间接接触传播:

2)空气传播。

3)共同媒介传播。

4)生物媒介传播。

3、易感宿主

1)年龄;2)营养;3)性别;4)药物及其他治疗;5)慢性病:

尿毒症、糖尿病、癌症、肾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白血病及其他血液病等,可增加宿主对病原体的易感性;6)休克、昏迷:

抵抗力降低、身体重要功能损伤;7)压力:

压力对免疫的影响尚在研究阶段,动物实验发现,压力环境中体内抗体会减少。

三、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

1、现代化诊疗技术和侵入性操作:

如器官移植、血液透析、导尿和脑室引流等。

2、损伤免疫系统的各种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放射治疗等。

3、造成机体抵抗力下降的原发病:

如糖尿病、肝硬化和肿瘤等。

4、引起正常菌群失调的大量抗生素的使用。

四、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1、建立三级监控体系

2、健全各项制度,并认真贯彻落实

3、合理使用抗生素

4、医院布局设施合理

5、人员控制

清洁、消毒、灭菌

一、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1、清洁:

是指用物理方法消除物品表面的污垢、尘埃和有机物,其目的是去除和减少微生物,但并非杀灭微生物。

2、消毒: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清除或杀灭除芽胞以外的所有病原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

3、灭菌:

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灭全部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微生物,以及细菌芽胞的过程。

灭菌方法被广泛用于医疗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消毒、灭菌的方法

1、物理消毒灭菌法

1)热力消毒灭菌法:

(1)干热消毒灭菌:

1)烧焚法2)烧灼法3)热空气消毒灭菌法4)微波消毒灭菌法

(2)湿热消毒灭菌:

煮沸消毒法与压力蒸气灭菌法。

压力蒸气灭菌器的类型有下排气压力蒸气灭菌器(包括手提式小型压力蒸气灭菌器、卧式压力蒸气灭菌器)、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

2)紫外线灯消毒法:

(1)方法;

(2)注意事项;(3)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监测。

3)自然净化。

4)机械除菌。

2、化学消毒灭菌法

1)化学消毒剂的分类:

(1)高效消毒剂:

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和真菌孢子。

(2)中效消毒剂: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病毒,不能杀灭芽胞。

(3)低效消毒剂:

可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亲脂性病毒,不能杀灭结核杆菌、亲水性病毒或芽胞。

3、化学消毒灭菌剂的使用原则:

1、根据物品的性质和病原微生物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3、被消毒的物品必须洗净后擦干,浸没于消毒中,使物品完全与溶液直接接触。

 4、经浸泡消毒后的物品,使用前需用无菌等渗盐水冲洗,避免消毒剂刺激组织。

5、挥发性药品应加盖,并定期测量比重。

4、常用化学消毒灭菌法:

1)浸泡法;2)喷雾法;3)擦拭法;4)熏蒸法。

5、常用化学消毒灭菌剂:

2%戊二醛。

6、消毒灭菌剂的监测。

隔离技术

隔离(isolation)是将传染病病人、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的地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借以达到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同时保护易感人群免受感染。

一、隔离病区的管理:

1、传染病区隔离区域的设置。

2、隔离区域的划分及隔离要求:

传染病区内根据病人接触与否分清洁区、半污染区及污染区。

二、隔离消毒原则:

1、一般消毒隔离。

2、终末消毒处理:

终末消毒处理(terminaldisinfection)是对出院、转科或死亡病人及其所住病室、用物和医疗器械等进行的消毒处理。

三、隔离种类及措施:

为了达到有效的隔离,护士应了解隔离的种类及措施,为各种不同感染的病人提供更恰当的隔离预防。

隔离种类根据传播途径不同分为以下几种:

1、严密隔离

2、接触隔离

3、呼吸道隔离

4、肠道隔离

5、血液、体液隔离

6、保护性隔离

四、隔离知识宣教

五、隔离技术操作

1、口罩、帽子的使用:

2、洗手方法:

1)双手掌心相互搓擦;2)手指掌面与手掌搓擦;3)一手手掌覆盖于另一手的手背,双手手指、手指两侧及指蹼交叉摩擦,同时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手背,然后交换;4)双手互握,一手手掌搓擦另一手指背,然后交换;5)一手的拇指放于握拳状的另一手掌中转动搓擦,然后交换;6)一手的指尖放于另一手的手掌搓擦,然后交换;7)一手手指掌面及手掌包绕另一手的腕部转动搓擦,然后交换。

3、手的消毒:

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或用消毒剂浸泡双手法加肥皂及流水洗手法。

4、穿、脱隔离衣:

凡进入隔离单位,接触隔离病人时,或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及排泄物污染工作服时,需穿特定规格式样的外衣,即隔离衣。

隔离衣有大中小之分,长应过膝,遮住工作服,领高3~4cm,质稍硬以便吊挂,前身正中的腰带长约150cm。

提倡使用一次性隔离衣或橡胶围裙。

5、避污纸的使用:

避污纸即为备用的清洁纸片。

病室门口备避污纸,病室内备污物桶。

1)目的:

用避污纸垫着拿取物品或作简单操作,保持双手或物品不被污染,以省略消毒手续,如用清洁的手拿取污染物品(病人用过的体温计、药杯等)或用污染的手拿清洁物品(开、关水龙头,开电灯等),均可用避污纸。

2)取避污纸法:

从页面抓取,不可接触下面纸片或掀页撕取(图12-14),以保持清洁。

避污纸用后弃在污物桶内,定时焚烧。

六、标准预防

1、基本特点

1)既要防止血源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源性疾病的传播。

2)强调护患双方防护,既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隔离措施的采取,主要根据传播途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和微粒隔离。

2、隔离措施

1)戴手套;

2)戴口罩、眼罩;

3)穿隔离衣或塑料围裙;

4)避免注射器针头或锐器损伤;

5)废弃物分类收集处理,感染性废弃物置黄色塑料袋内密封运送,无害化处理;

6)洗手:

接触病人或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应立即彻底清洗和消毒双手、受污染的皮肤;

7)标本的处理:

任何标本都应视为有传染性,应以适当和安全的方法采集标本和运送标本,避免造成污染。

无菌技术

一、概念

1、无菌技术(aseptictechnique):

是指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

2、无菌物品(asepticsupply):

指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保持无菌状态的物品。

3、无菌区(asepticarea):

指经过灭菌处理且未被污染的区域。

4、非无菌区(non-asepticarea):

指未经过灭菌处理,或经过灭菌处理但又被污染的区域。

无菌技术是医疗护理操作中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而基本的技术,它是根据科学原理制定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违反,每个医护人员都必须加强无菌观念,熟练掌握这一技术,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保证病人安全。

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1、环境清洁:

无菌操作前30分钟通风,停止清扫地面及更换床单等,减少人群走动,以降低室内空气中的尘埃。

2、人员整洁:

工作人员修剪指甲,洗手,戴好帽子、口罩,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物品保管:

无菌物品和非无菌物品应分别放置,标志明显,无菌物品贮存在离地高于

20cm,离顶50cm,离墙远于5cm处,以减少来自地面、屋顶、墙的污染。

无菌物品必须存放在无菌容器或无菌包内,无菌包外要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粘贴化学指示胶带,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先后顺序安放。

无菌包在未污染的情况下,保存期一般以7天为宜,过期或包布受潮均应重新灭菌。

4、取无菌物品:

进行无菌操作时,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用无菌钳取无菌物品,操作者面向无菌区域,手臂须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水平,不可跨越无菌区域。

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使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5、保持无菌:

无菌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咳嗽、打喷嚏。

如无菌物品疑有污染或已被污染,应予以更换,并重新灭菌。

6、一物一人:

一套无菌物品,仅供一位病人使用,防止医院感染。

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是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给他人的一系列操作方法。

四、医务人员洗手的方法

1、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2、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必要时增加擦洗手腕,交换进行。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五、医务人员手无可见污染物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具体手消毒方法是:

1、取适量的速干手消毒剂于掌心;

2、严格按照洗手的揉搓步骤进行揉搓;

3、揉搓时保证手消毒剂完全覆盖手部皮肤,直至手部干燥,使双手达到消毒目的。

六、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当洗手(洗手指征):

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接触不同病人之间,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3、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

6、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七、医务人员在下列情况时应当先洗手,再进行卫生手消毒(手消毒指征):

1、检查、治疗、护理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之前;

2、出入隔离病房、重症监护病房、烧伤病房、新生儿重症病房和传染病病房等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前后;

3、接触具有传染性血液、体液和分泌物以及被传染性致病微生物污染的物品后;

4、双手直接为传染病病人进行检查、治疗、护理或处理传染病人污物之后,需双手保持较长时间抗菌活性时。

八、医务人员进行外科手消毒应当达到以下目的:

1、清除指甲、手、前臂的污物和暂居菌;

2、将常居菌减少到最低程度;

3、抑制微生物的快速再生。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