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报告.doc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8350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邮-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南邮-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南邮-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南邮-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南邮-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邮-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报告.doc

《南邮-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邮-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报告.doc(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南邮-数字信号处理-DSP-实验报告.doc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采样、系统性质及滤波

系统频率响应和样本处理算法实现

加窗和离散傅氏变换

数字滤波器设计

信号处理算法的应用

课程名称:

数字信号处理

姓名:

颜泽鑫

学号:

B09011027

班级:

B090110

2011年12月26日

实验一

一.实验名称:

采样、系统性质及滤波

二.实验目的和任务,实验内容:

一、观察采样引起的混叠。

(来源:

p57习题1-3)

设模拟信号为,t的单位为毫秒(ms)。

1.设采样频率为3kHz,确定与混叠的采样重建信号。

2.画出和在范围内的连续波形。

(因数字计算机无法真正画出连续波形,可用较密的离散点的连线来近似。

3.分别用和在两信号波形上标记出3kHz采样点。

两信号波形是否相同?

采样后的两序列是否相同?

思考编程题:

1.两信号和波形是否相同?

采样后的两序列和是否相同?

反映了什么现象?

2.用help命令查看参考程序中你所不熟悉的Matlab函数的用法。

3.矩阵运算是Matlab中的基本操作,明确矩阵(矢量)的维数对能否正确进行计算是重要的。

可通过在workspace中查看或者用size()函数查看某矩阵(矢量)的维数。

参考程序第一段的语句:

x=cos(5*pi*n1*T1)+4*sin(2*pi*n1*T1).*sin(3*pi*n1*T1)中用计算符“*”代替“.*”,结果如何?

如果进一步将参与计算的两正弦矢量sin(2*pi*n1*T1)和sin(3*pi*n1*T1)分别进行转置(提示:

矢量y的转置为y’),再进行“*”,结果又如何?

4.改用绿色画出。

二、判别离散时间系统的时不变性。

(来源:

p105例3.2.2)

设输入序列为,系统实现对的抽取。

1.设。

取延迟量D(例如D=30)。

记,画出、的序列波形。

2.编程求出系统对的响应以及对的响应

3.画出、的波形。

该系统是否为时不变的?

思考编程题:

1.该系统是否为时不变的?

2.利用subplot命令,自上而下用四个小窗口分别画出,,和的波形。

三、利用卷积计算信号通过FIR滤波器的输出,并观察输出信号的input-on暂态、input-off暂态和稳态阶段。

(来源:

p144例4.1.8)

考虑两个滤波器,,;输入为周期方波,第一个周期内。

1..分别画出通过两个滤波器的输出、的波形,并与书上p144例4.1.8的两幅图比较是否一致。

2.计算图中稳态部分的响应值。

思考编程题:

1.两个滤波器的DCgain分别是多少?

2.响应的input-on暂态、input-off暂态和稳态段范围分别是多少?

三.实验分析

(1)a).两信号和波形是否相同?

采样后的两序列和是否相同?

反映了什么现象?

答:

两信号波形不相同。

采样的两序列相同。

反映了采样重构时发生混淆现象。

b).参考程序第一段的语句:

x=cos(5*pi*n1*T1)+4*sin(2*pi*n1*T1).*sin(3*pi*n1*T1)中用计算符“*”代替“.*”,结果如何?

如果进一步将参与计算的两正弦矢量sin(2*pi*n1*T1)和sin(3*pi*n1*T1)分别进行转置(提示:

矢量y的转置为y’),再进行“*”,结果又如何?

答:

前者程序报错。

后者计算正确。

c).改用绿色画出。

答:

将程序中的figure,plot(n1*T1,x,'r',n1*T1,xa,'b',n*T,x_sample,'ro'),改为:

figure,plot(n1*T1,x,'r',n1*T1,xa,'g',n*T,x_sample,'ro'),

(2)a).该系统是否为时不变的?

答:

不是.

b).自上而下用四个小窗口分别画出和,,的波形

(3).a).两个滤波器的DCgain分别是多少?

答:

第一个:

第二个:

b).响应的input-on暂态、input-off暂态和稳态段范围分别是多少?

答:

第一个周期:

input-on暂态:

input-off暂态:

稳态:

实验二

一.实验名称:

系统频率响应和样本处理算法实现

二.实验目的和任务,实验内容:

一、观察序列频谱,观察信号通过系统后波形与频谱的变化

已知输入信号,其中,,,N可取5000点。

(1)画出的前100点波形

(2)画出的DTFT频谱()

由于计算机无法画出连续频谱,所以可在内均匀取足够密的点数,如M=5000个频率点,求出这些频率点上的频谱值,并画出随变化的曲线。

(3)某LTI系统,画出系统的幅度频响

(4)求系统对的响应(可以自己编程也可利用卷积函数)。

画出的波形,并与的波形比较(各画100点);画出的幅度谱,并与比较。

你从中观察到什么?

(5)问:

滤波器是什么频响类型的滤波器?

你从以上实验中观察到什么?

与课本上的什么结论相吻合?

二、系统函数,根据正准型结构(canonicalform)编写样本处理算法。

内部状态的初始值设为零,输入信号采用逐个样本手动输入的方式,求输出信号。

三.实验分析

(1).a).滤波器是什么频响类型的滤波器?

答:

低通

b).你从以上实验中观察到什么?

与课本的什么重要结论相吻合?

1.

2.对正弦信号:

实验三

一.实验名称:

加窗和离散傅氏变换

二.实验目的和任务,实验内容:

1.观察窗函数的影响。

信号为,KHz,KHz,KHz,采样频率KHz。

a)写出()的频谱;

b)分别画出窗长度,,,的矩形窗频谱和Hamming窗频谱。

观察L的变化对窗谱的主瓣宽度、旁瓣密集度、相对旁瓣水平的影响。

c)时域采样点数分别取,,,,

分别画出加矩形窗及加Hamming窗时DTFT频谱;

你能否从频谱上分辨出信号的三个频率分量?

若能分辨出,它们的位置和相对大小是否准确?

L的大小对频率的物理分辨率(physicalfrequencyresolution)有何影响?

2.理解频率的物理分辨率和计算分辨率的区别

信号同上,加矩形窗。

时域采样点数分别取,,,。

画出以上各种时长情况下,频域采样点数分别为,时的DFT(在同一个图上用虚线画出相应的DTFT频谱,用于比较)。

离散频谱DFT和连续频谱DTFT有什么关系?

L一定的情况下,能否通过增加N改善频率的物理分辨率?

N的作用是什么?

三.实验分析

(1)a).观察窗长L的变化对窗函数频谱的主瓣宽度、旁瓣密集度、相对旁瓣水平的影响。

答:

L越长,主瓣宽度越窄、旁瓣宽度越密集、相对旁瓣水平影响越小。

b).你能否从信号频谱上分辨出信号的三个频率分量?

若能分辨出,它们的位置和相对大小是否准确?

答:

能,不准确

c).L的大小对频率的物理分辨率(physicalfrequencyresolution)有何影响?

答:

L越大,物理分辨率越高。

(2)a).离散频谱DFT和连续频谱DTFT有什么关系?

答:

DTFT定义:

b).L一定的情况下,能否通过增加N改善频率的物理分辨率?

N的作用是什么?

答:

L一定时,不能通过增加N改善物理分辨率,N的作用是改善计算分辨率。

实验四

一.实验名称:

数字滤波器设计

二.实验目的和任务,实验内容:

1.窗口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来源:

p571习题10.18)

(a)用矩形窗设计长度分别为N=11、41、81、121的低通FIR滤波器,要求截止频率为。

画出滤波器的单位冲激响应和幅度频响曲线。

问题:

理想滤波器的频响是怎样的?

当N增大时,FIR滤波器在附近的最大纹波幅度是否降低?

其余纹波的幅度是否减小?

纹波的密度怎样变化?

过渡带宽度怎样变化?

(如有必要可增大N值观察)。

在N=11时,画出滤波器的相频曲线。

它是否是线性的?

(b)用汉明窗再次设计同样的滤波器。

用汉明窗设计出的滤波器与用矩形窗相比有什么特点?

2.以Butterworth模拟低通滤波器为原型,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a)截止频率。

设计11阶IIR数字低通滤波器,画出幅频、相频曲线。

(b)截止频率。

设计11阶IIR数字高通滤波器,画出幅频、相频曲线。

问题:

所设计的IIR滤波器与FIR滤波器的频率特性有何区别?

三.实验分析

(1)理想滤波器的频响是怎样的?

答:

Lowpass:

Highpass:

Bandpass:

Bansstop:

(2)当N增大时,FIR滤波器在ωc附近的最大纹波幅度是否降低?

其余纹波的幅度是否减小?

纹波的密度怎样变化?

过渡带宽度怎样变化?

(如有必要可增大N值观察)。

答:

当N增大时,FIR滤波片在ωc附近的最大纹波幅度没有降低,其余纹波的幅度减少,纹波的密度增大,过渡带宽宽度减小。

(3)在N=11时,画出滤波器的相频曲线。

它是否是线性的?

答:

是线性的

(4)用汉明窗设计出的滤波器与用矩形窗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

用汉明窗设计的滤波器没有纹波,但过渡带宽大。

(5)所设计的IIR滤波器与FIR滤波器的频率特性有何区别?

IIR滤波器不是线性相位,但计算量低,时延小。

实验五

一.实验名称:

信号处理算法的应用

二.实验目的和任务,实验内容:

理解例8.3.1(p393)IIR平滑器的作用和特点

(1)重现p394图8.3.4中a=0.90和a=0.98两情形下L=200点的输出响应;

,其中s=5,噪声方差

(2)估算NRR。

估算公式为:

输入噪声方差估值:

,输出噪声方差估值:

NRR估值:

(3)计算NRR理论值,与估计值比较。

为何相差较大?

如果想估计得准确,该怎么办?

2.仍用上述一阶IIR平滑器,只是输入高频信号

(1)b取何值时,信号部分通过系统后不变(指稳态)?

如果你已经完成了作业,验证一下。

(2)噪声部分是否放大了?

(3)计算NRR和画出系统频响,如何解释

(2)的结果?

(提示:

用频响来解释时,参考p732式(A.15))

三.实验分析

(1)计算NRR理论值,与估计值比较。

为何相差较大?

如果想估计得准确,该怎么办?

答:

这是实验内容1中的问题(3),NRR理论值,与估计值比较相差还是很大的,当a取0.9时,NRR理论值是0.0526,而其估计值是0.4445,a取0.98时,NRR理论值是0.0101,而其估计值是01.4188。

这是因为估算NRR时都是用采样点的值来计算的,并且程序中只取了200个点,太少了,导致计算误差较大。

解决的办法是增大时域采样点L。

L

a=0.9

a=0.98

NRR理论值

NRR估计值

NRR理论值

NRR估计值

200

0.0526

0.4445

0.0101

1.4188

1000

0.0526

0.1384

0.0101

0.4951

5000

0.0526

0.0755

0.0101

0.1253

10000

0.0526

0.06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