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报告2论文范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3421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1.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案例报告2论文范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案例报告2论文范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案例报告2论文范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案例报告2论文范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案例报告2论文范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案例报告2论文范文.docx

《案例报告2论文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案例报告2论文范文.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案例报告2论文范文.docx

案例报告2论文范文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师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

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

老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

某某某

身份证号:

XXXXXXXXX

准考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

 

老人一般心理问题咨询案例报告

某某单位某某某

摘要:

本案例是针对求助者主诉的近期心情烦躁、焦虑不安、入睡困难不良情绪。

通过对求助者鉴别诊断,了解到求助者因一人居住感到害怕孤独,担心以后得不到儿女照料而产生烦躁、焦虑、痛苦等情绪,属于一般性心理问题,可以通过心理咨询改变认知,从而改善心理和生理状态。

在咨询过程中,咨询师采用合理情绪疗法,通过让求助者认识到自己的不合理消极思维,从而使求助者产生积极思维,重新审视自己人生观,消除不合理的情绪,正确面对现实。

让求助者感受到生活在幸福而不是孤独中,尽心享受老年快乐。

经过六次咨询,求助者改变了原消极思维状态,能积极乐观地面对现实,不良情绪得到根本改善,达到了咨询目标。

关键词:

老人孤独一般性心理问题烦躁、焦虑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杨XX,女,71岁,身高约1.55左右,偏胖,五年前患有高血压、轻微的风湿身体疾病,高血压每天吃降压药能维持正常血压,风湿痛只是春季有些明显,其他季节没有症状。

家庭无精神病史。

在老同事陪同下前来咨询。

求助者在40多岁时丧偶,事业单位退休在家,儿女七个都已成家,因小女儿在杨XX原单位工作,杨XX一直与小女儿全家同住,近期在对待外孙女的行为上对小女儿态度有看法,因此对小女儿产生埋怨心理,结果杨XX一人搬回到自己住房住。

近期求助者情绪很激动,经常向老同事诉说。

她埋怨小女儿不孝顺了,不体谅和关心自己了,如果生病也不会管自己了,说自己命真苦。

到了晚上自己更是烦躁害怕,很难入睡,感觉太孤独了。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

杨XX称,一个月前与小女儿生气后一个人搬回来住,感到一个人很孤独可怜,生多儿女也靠不住,,害怕生病了怎么办,儿女会不会来照料自己,会不会对自己好,越想越担心。

特别到了晚上更是不安,入睡困难,夜醒了就难以入睡。

一天只能睡三、四个小时,对生活失去希望。

个人陈述:

40多岁丧偶后,觉得自己命苦。

儿女长大成家后都不在身边,一直以来与小女儿同住,外孙女出生后主要是由杨XX照料,全家人关系还算融洽,只是杨XX经常对女儿和女婿因工作忙没空照料外孙女有些埋怨而唠叨。

今年小外孙女十三岁了,近期放学了回到家就一个人呆在自己房间里,吃饭时杨XX要催几次,变得不像从前听杨XX话了,更不像从前那样亲近了。

一直以来,自己全心照料外孙,外孙女也很听话,可是现在外孙女完全变了,有时到吃饭时多催几次,外孙女还责备杨XX哆嗦,小女儿见状也没有当面指责外孙女的过错,因此杨XX感到痛苦而失望,认为女儿不好好管教外孙女,是觉得自己老了没用了,对小女儿产生了埋怨而搬回自己家一个人住,因其他儿女不住在身边,杨XX又不愿意离开自己熟悉环境,所以又不愿意去其他儿女那里居住,一个人住又感到孤独又烦躁,不知这样的日子怎样过下去。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第一次来咨询是老同事陪同过来。

杨XX衣着整洁,面带愁容。

同事先开口说明与杨XX是邻居,近期经常听她诉说自己命苦,老了得不到儿女关心,不知这样的日子怎样过下去。

老同事了解到心理咨询能帮人解除烦恼,杨XX也希望通过咨询能帮到自己,于是两人就一同前来。

过后杨XX也开口说话了,语音适中,表达语句流利,说的一句话是:

我真不想一个人这样孤独地生活下去,你能帮我解决问题吗?

说完后用期盼眼光看着咨询师。

四、心理测试结果与分析

1、抑郁自评量表SDS

分数:

粗分46分,标准分57.5分

提示:

轻度抑郁

2、焦虑自评量表SAS

分数:

粗分44分,标准分55分

提示:

轻度焦虑

五:

评估与诊断(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依据)

与求助者面谈,了解到求助者身体健康,只是五年前患有高血压和轻微的风湿身体疾病,现每天吃降压药血压维持正常,风湿痛只是春季有些明显,其他季节没有症状,家庭无精神病史。

主要是:

求助者因对小女儿的态度有看法,产生了对将来生活上的焦虑,认为儿女不会孝顺自己,害怕一人孤独,害怕没人照顾等的痛苦情绪所困扰。

诊断:

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

2.求助者主要症状有:

烦躁、焦虑不安、入睡困难,感到痛苦,向人倾诉,时间为一个多月。

根据许又新教授的神经症评分标准,该求助者症状不达神经症评估标准,因此属于一般性心理问题。

3.根据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所得分数,也维持一般性心理问题的鉴定。

鉴别诊断:

1.与严重心理问题作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因该求助者遇到的事件并不强烈,情绪反应也不剧烈,持续时间不长。

因此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2.与焦虑性神经症作鉴别:

焦虑性神经症症状有:

心慌、胸闷、出汗、运动不安、头晕、呼吸困难,对未来担心害怕。

该求助者只是烦躁、焦虑、睡眠困难症状,因此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六、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诊断与评估,通过和求助者协商,确定了咨询目标为:

近期目标和最终目标。

近期目标:

让求助者认知到自己的消极思维而产生的消极情绪。

建议多参加老年娱乐活动,改善睡眠状况,缓和烦躁和焦虑情绪。

最终目标:

通过良好沟通,加深与儿女亲情感;把咨询中学到的积极思维方式带到生活中,促进心理健康,真正享受老年的幸福。

七、咨询方案的制定

1、采用的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合理情绪疗法:

在ABC理论中,A代表诱发事件;B代表个体对这一事件的看法、解释以及评价即信念;C代表继这一事件后,个体的情绪反应和行为结果。

并非诱发事件A直接引起结果C,A与C之间还有中介因素在起作用,这个中介因素是人对A的信念、认知、评价或看法,即信念B。

简言之,个人对刺激情境的信念和认知是引起情绪反应的直接原因。

该来访者具有绝对化和糟糕至极的非理性理念,表现为对外孙女必须听从自己,不能叛逆,一旦叛逆就认为是不幸。

因此,适合合理情绪疗法。

2、双方权利和义务

咨询过程中,求助者及其监护人的权利和义务:

(1)求助者可以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咨询师:

(2)对咨询进程不满意可要求更换咨询师:

(3)对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的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4)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5)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咨询收费、咨询时间等方面的规则:

(6)求助者应尊重咨询师,按照预约时间不失约、不迟到,如有特殊情况提前通知咨询师。

咨询过程中,咨询师的权利和义务:

(1)热爱本职工作,坚持为社会做奉献的信念,刻苦钻研专业知识,增强技能,提高自身素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求助者建立平等友好的咨询关系:

(2)心理咨询师不得因求助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国籍、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任何方面的因素岐视求助者:

(3)心理咨询师在咨询关系建立之前,必须让求助者了解心理咨询工作的性质、特点、这一工作可能的局限以及求助者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4)心理咨询师在对求助者进行工作时,应与求助者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讨论并达成一致意见,必要时(如采用某些疗法)应与求助者达成书面协议:

(5)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不得产生和建立咨询以外的任何关系。

尽量避免双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友、同事建立咨询关系),更不得利用求助者对咨询师的信任谋取私利,尤其不得对异性有非礼的言行:

(6)当心理咨询师认为自己不适合对某个求助者进行咨询时,应向求助者做出明确的说明,并且应本着对求助者负责的态度,将其介绍给另一位合适的心理咨询师或医师:

(7)心理咨询师始终严格遵守保密原则。

3、咨询时间与收费

咨询时间:

每周一次,每次60分钟,共6次

咨询收费:

每次100元人民币

八、咨询过程

1、诊断评估和建立咨询关系阶段

第1次咨询

时间:

2010年7月3日上午十点到十一点

目的:

(1)了解基本情况;

(2)建立良好咨询关系;(3)确定主要问题;(4)了解求助者改变的意愿。

方法:

会谈

过程:

(1)询问了求助者身体状况、社会关系、娱乐活动等方面基本情况;向求助者介绍了咨询中的有关规定和双方的权利义务。

详细地向求助者讲解合理情绪ABC理论疗法,通过有效举例的讲解,使求助者真正领悟了合理情绪ABC理论疗法的涵义。

(2)让求助者做了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验,测验结果表明,求助者存在轻度的抑郁和焦虑情绪。

(3)确定主要问题,与求助者交谈中,了解到求助者主要是对小女儿产生的埋怨,求助者也认识到是自己存在着对小女儿的埋怨而引起的烦躁、焦虑。

(4)与求助者交谈中了解到,求助者希望能够去除烦躁和焦虑等症状,能改睡眠状况。

2:

帮助缓解情绪阶段

第2次咨询

时间:

2010年7月10日上午十点到十一点

目的:

(1)增进良好的咨询关系;

(2)缓解抑郁和焦虑情绪

方法:

会谈

过程:

(1)针对求助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教导放松技巧。

让求助者先靠在沙发上,全身各部位处于舒适状态,双臂自然下垂,想象自己漫步在美丽湖边,使其达到一种安静平和的状态。

然后,用轻、柔、愉快的声调引导求助者依次联系放松前臂、头面部、颈、肩、背、胸、腹及下肢,重点强调面部肌肉放松。

(2)练习放松技巧

引导求助者练习放松2次,每次20分钟。

(3)布置作业

要求求助者在家中反复练习,每次20-30分钟,每日至少2次。

3:

心理帮助阶段

第3次咨询

时间:

2010年7月17日上午十点至十一点

目的:

分析认知的曲解

方法:

会谈

过程:

咨询师向求助者讲解了外孙女今年十三岁正处于反抗期,是生理发育的正常现象。

针对外孙女反抗期,求助者对此产生了怀疑虑,从而引起的辩论,辩论时有如下过程:

求助者:

我有七个儿女,可从来没有儿女敢与我顶嘴,我说什么他们都会听。

咨询师:

您当年一定很不容易吧。

求助者:

是的,我那时工作很忙,家务事主要由我和大些孩子承担。

咨询师:

那有遇到孩子们不听您的话的时候吗?

求助者:

有时也会遇到安排事情时他们有不高兴的样子,我就会用命

令口气要求一定要完成,看他们虽然不太情愿样子,但不会

与我顶嘴,还是会去做的。

咨询师:

那您认为他们就应该听您的话,不能有情绪对吗?

求助者:

没办法啊,孩子多,家务事多,不能不听大人话啊,有情绪

也得做啊。

咨询师:

您想想青春期时,自己有过不听父母的话的时候吗?

求助者:

(沉默片刻)好像没有。

记得当时父亲从来就不允许我们姐

妹夜晚出去玩,看到别人家的孩子多自由,虽然我们很不高

兴,但也不敢反抗,姐妹俩只是在背地里说父亲太严厉了。

咨询师:

那说明您对您父亲的做法也有情绪,只是没有明显表露对

吗?

求助者:

是的,我妹妹比我小一岁,其实我们背地里也想反抗的。

咨询师:

您的儿女对您的反抗情绪不明显,是不是与您相似呢?

求助者:

(沉默片段)我好像明白了一些,我的外孙女是独生女,有

情绪没同伴倾诉,所以对我的情绪就很明显了是吗?

咨询师:

您说呢?

求助者自言自语地说:

“看来是我不了解外孙女了”?

通过这次咨询,求助者有所领悟自己对外孙女青春期的不了解。

4:

化解对小女儿的误解

第4次咨询

时间:

2010年7月24日上午十点至十一点

目的:

认识错误认知

方法:

会谈

征对求助者对小女儿的埋怨,咨询师采取了合理情绪ABC理论疗法与求助者对话,对话过程:

咨询师:

您现在对小女儿的看法怎样?

求助者:

(沉默片刻)她不能体谅我的感受,是认为我老了没用了吧。

咨询师:

您能具体说说吗?

求助者:

外孙说我哆嗦,小女儿也没有制止,说明对我有看法。

咨询师:

外孙子有情绪,属于正常的吗?

求助者:

通过上次的咨询,认识到是我不了解外孙女年龄是属反抗期。

咨询师:

如您现在遇到外孙女有时不理睬您,还说您哆嗦,你会怎样对待?

求助者:

不与她计较了。

咨询师:

您小女儿不制止她不当行为,是不是也是不与外孙女计较。

求助者:

按这样推理,是这样的。

咨询师:

您再想想,小女儿没有制止外孙女的行为是针对您吗?

求助者:

应该不是。

咨询师:

这就对了,知道了小女儿不是针对您,您现在是怎么想的?

求助者:

看来是我多虑了对吗?

咨询师:

您说呢?

听到咨询师的反问后,第一次看求助者脸上露出了带点害羞的微笑。

5:

平和心态

第5次咨询

时间:

2010年7月31日上午十点至十一点

目的:

(1)纠正错误认知

(2)充实老年生活

方法:

会谈

过程:

咨询师与求助者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关键是对小女儿有强烈依赖感。

咨询师再次向求助者回顾合理情绪疗法原理,使求助者认识到因为错误的认知,导致烦躁和焦虑情绪,也认识到自己存在错误认知必须纠正,从而理解了小女儿的做法不是针对自己的。

咨询师建议求助者多参与老年娱乐活动,摆脱老年人通常都会有的孤独感,丰富自己生活,多与儿女沟通,增进亲情,使老年生活得更幸福。

6:

结束咨询

第6次咨询

时间:

2010年8月7日上午十点至十一点

目的:

(1)巩固积极思维

(2)结束咨询。

方法:

会谈

过程:

求助者是带着微笑走进咨询室的,一见到咨询师就说:

谢谢你帮了我,我现在心情好多了,与小女儿的关系融洽了,现在搬回小女儿家住了,睡眠也好了。

咨询师建议求助者对待事件学会积极思维,不再带着猜疑心去看待问题。

九:

咨询效果评估

1:

求助者及他人的评价:

求助者:

“烦躁、焦虑情绪全没了,睡眠也好了”;“通过这次咨询

学会了积极思维和丰富自己生活了。

老同事:

“她现在脸上常带笑容说女儿好”;“每次都是很积极参

加老年的娱乐活动了。

2:

咨询师的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确定咨询目标达到:

了解到求助者与小女儿关

系好了,在老年娱乐活动中很活跃,原有情绪症状再没出现。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三级职业技能鉴),民族出版社,2005

2、郭念锋主编.心理咨询师(二级职业技能鉴),民族出版社,2005

3、许又新著.心理咨与治疗原理及实践,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1993

4、钟又彬著.现代心理咨询,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3

5、郭念锋著.临床心理学,北京:

科学出版社,199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