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下册单元测试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3262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47.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下册单元测试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下册单元测试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下册单元测试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下册单元测试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地理下册单元测试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一地理下册单元测试试题.docx

《高一地理下册单元测试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地理下册单元测试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地理下册单元测试试题.docx

高一地理下册单元测试试题

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地理单元测试(4)

[新课标版]命题范围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问题)

注意: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区域内部具有一定的共同性或相关性,而区域与区域之间则存在着差异性。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明显。

在自然环境方面,我国形成了特点各异的三大自然区(如右图)。

据此,回答1—2题:

 

1.自然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在我国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因素是()

A.气候、地形B.气候、水文

C.土壤、植被D.植被、自然带

2.我国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叙述正确的是()

A.地形从西向东表现为山地—高原—平原

B.气温无论冬夏均为由南向北递减,等温线和纬线大致平行

C.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

D.河流水量从北向南依次增大

右图是我国东部两地土地利用现状,读图回答3~4题。

 

3.若两图都合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土地资源适宜进行立体开发

B.甲地地形比乙地平坦

C.乙地不适宜发展牧业和渔业

D.甲地要继续增产粮食,就要靠扩大耕地面积

4.若乙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下列哪种情况可能会出现()

①湖泊调节径流能力下降②洪涝问题更频繁

③生物多样性减少④河口三角洲减小

A.①②③④B.①②C.①②③D.②④

读下图,回答5—6题。

 

5.该图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特定性质的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6.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7—8题:

7.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变率大

C.丙地降水集中于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8.有关图中四地农业发展着眼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改良沼泽地,扩大农耕用地

B.乙地开发宜农荒地,提高粮食产量

C.丙地发展立体农业利于改善环境

D.丁地因洼制洼发展基塘生产

 

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所示地区的自然条件,可重点发展的经济作物是()

A.天然橡胶B.棉花C.茶叶D.甜菜

10.与东北平原相比,该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土壤肥沃B.地形平坦C.人少地多D.热量丰富

下图为“某地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产生甲、丙两地降水量与周围地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大气环流D.地形地势

12.南水北调工程东线穿越此区域,该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A.开放性B.阶段性C.整体性D.综合性

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某农业技术员调查了浙江省某区域绘制了下图,读图回答1—15题。

 

13.甲村与丙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A.120B.150C.180D.200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4条支流中有一条分布位置有误

B.河流干流流向是自西向东流

C.在乙村观看4个数码所示点的植被,看不到③

D.该地经常出现狂风暴雨天气

15.《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李某决定承包北部约一半的土地,最好的利用方式是()

A.修筑梯田种水稻

B.建果园种植桔柑等

C.种植毛竹发展造纸工业

D.种杉树等用材林提供木材

2007年9月19日2时30分,超强台风“韦帕”在浙江苍南县登陆,台风给浙江、上海、福建等地区带来强降雨,并引发了洪水。

洪水发生期间,一市民通过手持式信号发射器发出了紧急呼救信号,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安排了救援行动。

半小时后,市民安全脱离洪水的围困。

16.地区救灾办公室能迅速掌握洪水淹没地区情况,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

()

A.地理信息系统B.全球定位系统C.遥感技术D.“数字地球”系统

17.第16题中的地理信息技术的关键装置是:

A.传感器 B.卫星系统 C.地面装置 D.信号发射设备

18.在对被洪水围困的市民开展营救行动的过程中,政府相关部门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主要是:

()

①GIS技术②GPS技术③RS技术④“数字地球”技术

A.①④B.②③C.③④D.①②

 

读世界某地区水平衡(年降水量减蒸发量)分布图,回答问题19—21题

 

19.从图中可以判断()

A.赤道穿过的东部数值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海拔高、气温低、对流弱、降水少

B.气温越高,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C.降水越少,水平衡数值就越小

D.热带草原气候地区的水平衡数值都为正值

20.近年来,图中某区域土地沙化出现了南扩速度加快的现象,“南扩”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沙漠南侧的农业生产方式要比北侧落后

B.草原上的野生食草动物数量增加

C.位于东北信风带,沙丘容易向西南移动

D.气温升高,暴雨增多,水土流失严重

21.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甲地出现的环境问题影响了当地农业的发展,这一环境问题是

()

A.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碱化B.开采石油导致土壤污染

C.草原退化、土地沙化严重D.尼罗河水被过度引灌,水源不足

以下材料是20世纪下半叶我国强沙尘暴发生频率与土地沙化速度统计表,据此回答22—24题:

50年代

60年代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强沙尘暴次数

5

8

13

14

23

土地沙化速度(平方千米/年)

1560

2100

2460

22.表中显示我国的土地沙化速度在不断加快,其原因最可能是()

A.我国气候有变干的趋势B.南方北回归线附近地区出现沙化地区

C.长江中上游地区毁林现象严重D.西北干旱地区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23.为了制止强沙尘暴次数增多和沙化速度加快的趋势,我们应采取的积极有效的措施是

()

A.开采地下水灌溉,变沙地为耕地草地

B.在干旱地区减少耕地,扩大牧场,发展畜牧业

C.采取适当办法调整当地产业结构,以减轻生态环境的压力

D.禁止干旱地区任何经济活动的开展,以保护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

24.当我国北方频繁出现沙尘暴天气时()

A.我国东南沿海经常遭受台风侵袭

B.正是我国北方地区利用沼气的最佳时期

C.地球公转速度正是一年中最慢的季节

D.我国东北地区河水的水位开始上升

25.

下面四幅图分别表示我国南疆的棉花、松嫩平原的甜菜、山西五台山一带的垂直农业、美国的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形成的主导因素,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A.①甜菜②棉花③垂直农业④区域专业化

B.①棉花②甜菜③垂直农业④区域专业化

C.①棉花②甜菜③区域专业化④垂直农业

D.①甜菜②垂直农业③棉花④区域专业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26.(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概括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3分)

(2)根据图示信息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应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2分)

(3)据图说明该地区自然条件对城市、交通线的影响。

(2分)

(4)图中甲省区粮食消费总量逐年扩大,粮食供需矛盾突出,简述其主要原因。

(2分)

(5)海峡西岸是台商投资的相对集中的地区,甲省是海峡西岸的主体。

分析甲省吸引台商投资的主要优势条件有哪些?

(2分)

27.读甲、乙两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分)

 

(1)分别说出甲、乙图中山脉A、B的名称。

(2分)

 

(2)结合两地区大气环流的特点,分别说明A、B两山脉的走向对所在地区冬季气候的影响。

(4分)

 

(3)a、b两河的水文特征有何明显的不同?

(2分)

 

(4)a、b两河沿岸地区,农业用地利用中的共同问题是什么?

如何解决?

(3分)

 

28.读图甲和图乙,完成下列要求。

(12分)

 

(1)填表比较甲、乙两个省级行政区的地理特征。

项目

省级行政区名称

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

经济发展

有利条件

①、等矿产资源丰富

②原有工业基础好等

①毗邻、特别行政区

②改革开放早等

工业结构特征

、等重工业部门为主

家用电器、、服装等轻工业部门为主

城市化推动力

都是推动城市化

(2)区域发展需要寻求新的发展空间,会引起资金等经济要素的转移,并导致产业转移。

图7中箭头代表的经济要素有资金、、等,试分析这种转移对珠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积极意义。

(4分)

 

29.(15分)读我国西部某地区地理简图,完成下列要求。

 

(1)城市A所在省的简称为,从城市的地域形态上看属于,试简要分析原因。

 

(2)B湖是,试分析近年来该湖面积不断缩小的原因。

 

(3)C处是享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等多种称号的,试分析该地区发展旅游资源的优势与不足。

 

(4)在松潘以北地区有我国一块著名的沼泽地,试分析该地区形成沼泽的自然原因。

 

30.2008年12月15日首架直航飞机从天津飞向台北,随后重庆、杭州、成都、武汉等21个城市开通与台湾的直航班机,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将刺激台湾旅游业的迅速发展。

读“台湾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和“台湾主要旅游景点分布图”完成下面问题。

⑴描述台湾岛的地形地势特点。

(6分)

⑵根据图中信息简要描述台湾农业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10分)

⑶描述台湾铁路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10分)

⑷结合海峡两岸实现直航,评价台湾岛旅游业将迅速发展的原因。

(10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A

C

B

C

B

C

C

C

C

D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C

D

B

C

A

D

D

A

21

22

23

24

25

C

D

C

D

C

二、综合题

31.(11分)

(1)低山丘陵广布;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中小河流众多,水资源丰富。

(3分)

(2)红壤广布,土地贫瘠;防止水土流失发展生态型立体农业。

(2分)

(3)城市主要沿海、沿河分布,交通线沿河谷延伸。

(2分)

(4)山地丘陵多,平原少,耕地资源贫乏;出口农业的发展使粮食种植面积减少;人口增长快,城市化发展迅速。

(2分)

(5)著名侨乡;与台湾隔海相望,交通便捷。

(2分)

32.(11分)

(1)A:

阿尔卑斯山脉B:

秦岭(2分)

(2)A:

所在地区冬季盛行西风,A的走向为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深入内陆,使之该地区受海洋影响大;B所在地区冬季盛行偏北风,B为东西走向,对偏北风南下有阻挡作用,加大了南北温差,温和多雨;(4分)

(3)a河汛期在冬季;冬季河流不结冰;河水含沙量小;b河则相反(2分)

(4)盐碱化采用喷灌、滴灌技术;有灌有排;发展节水农业等。

(3分)

33.共12分

(1)每空1分(8分)

辽宁省

广东省

温带季风气候

煤、铁、石油(任答两个)

香港、澳门

钢铁、冶金、机械制造、化工、煤炭等(任答两个)

电子或纺织、玩具、食品、医药等(任答一个,可答“电子”)

工业化

(2)信息、技术、人才、产品、管理等(任答两个,2分)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影响缓解人地矛盾;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任答两点,2分)

29.(15分)

(1)甘或陇(1分)条带式(1分)由于A城市是我国西部重要城市兰州,从图中可以看出兰州位于黄河岸边,由于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水资源是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再加上南北两侧为山地,制约了其发展,故城市沿黄河分布,为条带式分布。

(2分)

(2)青海湖(1分)近年来,青海湖水面在不断缩小,主要自然原因是该地区天然降水偏少,造成入湖水量减少,同时由于“温室效应”不断加剧,蒸发量增加,造成入湖水量少于蒸发量,使湖面缩小;其次,在湖泊流域范围内人类活动加剧,截留了大量流入青海湖的径流量,致使流入湖泊的水量减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分)

(3)九寨沟(1分)优势:

旅游资源独特,具有非凡性,游览价值高,集群性好(2分)不足:

经济距离长,位于深山区,交通的通达性较差,旅游的环境承载量较小。

(2分)

(4)①该地区年降水量在400至800毫米之间,属于半湿润地区;②该地区地势低洼,附近河流向此聚集,排水不畅,同时黄河亦流经此地区,水源充沛;③该地区地处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全年气温均比较低,蒸发微弱。

(3分)

30.⑴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中部高,四周低。

(6分)

⑵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平原地区。

西部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光照充足;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10分)

⑶铁路主要呈环岛分布,主要原因:

台湾岛以山地为主,平原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区(环岛地形平坦);沿海地区(环岛)城市集中;沿海地区(环岛)工农业发达。

(10分)

⑷台湾岛旅游资源丰富;旅游景点地域组合状况好;景点相对集中;随着两岸直航,大大缩短了大陆游客赴台旅游的航程(使经济距离变短),为台湾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台湾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岛内交通便利,通达性好;服务设施优良,地区接待能力强;环境承载力大。

(1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