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网印刷心得体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2936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丝网印刷心得体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丝网印刷心得体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丝网印刷心得体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丝网印刷心得体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丝网印刷心得体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丝网印刷心得体会.docx

《丝网印刷心得体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丝网印刷心得体会.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丝网印刷心得体会.docx

丝网印刷心得体会

丝网印刷心得体会

丝印初学者疑问以及丝网印刷中常见问题解答

(初学者必读材料)

一丝印需要什么工具材料?

答:

最基本的工具材料是网版刮刀油墨稀释液洗网水辅助工具是手印台或者蝴蝶夹

二网距对印刷效果有什么影响?

答:

网距就是网版与承印物之间的距离,用h表示.网距的作用是使丝网要印刷时能以线接触或线分离的方式进行.其h>0称离网印刷,一般情况h=2~3mm并根据效果再适当调整.网距越大,丝网的回弹力就越强,剥网的速度就越快,则越有利于图案的清晰.但是随网距的增加,丝网的拉伸变形也会有所增加,从而引印刷图案尺寸的误差和位置精度的误差

三刮刀角度控制在多少角度?

答:

刮刀的角度是指刮刀与网版所形成的夹角.刀角大,刮刀对油墨的挤压力小,所以下墨量小,但压力大,与丝网的摩擦力大,刮刀对油墨的挤压力大,下油量也大,但有时造成填油过量,且与印刷面接触会变差.刀角应控制在60°~80°

四印刷时刮刀要稍歪一点可以嘛?

答:

在印刷时,刮刀长度方向与行程方向不相垂直,往往会取得较好的效果.印刷时,油墨所受的剪切力越大,则图案边缘越清晰.而油墨所受的剪切力大小与两剪切面夹角余弦成正比,即夹角越大,剪切力也就越大.图案与墨刀之间的夹角α=0,不仅剪切力小,且填墨时网孔内容易夹进气泡,效果变差,在印刷并行线条时影响很明显.墨刀的歪度以6°~10°为宜.

五丝网印刷中如何控制压力?

答:

压力的作用是保证网版与承印面充分线接触,在此前提下其越小越好.因为压力越大,刮刀虽与网版的接触好,但丝网的压扁程度和刮刀嵌入网孔的程度高,故传墨量小,刮刀的变形也就越大,这将对填油的状态产生较大的影响,还将使网版的变形增大,并且刮刀与网版间的摩擦力也会增加,这样既增加对丝网的摩擦,也影响了印刷的行刮速度

六丝网印刷过程中的刀速如何为好?

答:

刀速是指印刷时刮刀前行的速度.刀速太慢,虽填墨较好,钽在图案边缘会出现油墨的渗透现象,致使图案扩大;刀速太快,会造成填墨不足,印迹不完整,

而且还会造成释墨速度跟不上印刷速度,导致粘连段过长而影响印刷质量.油墨粘度,大流动性差,刀速适当慢些,反之亦然;丝网目数高,网孔面积小的丝网,丝刷时刮刀的速度可慢些.在印刷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刮刀速度的快慢,还要注意运刮速度的均匀.如果忽快忽慢,在承印物上就会出现条痕面影响印刷质量

七丝网印刷过程中如何匀墨(回墨)

答:

匀墨的作用就是保证印刷时具有足够的墨量,并减少印刷间隔所造成的堵网现象,这是因为如果回墨不足,印迹也就不够饱满,甚至出现发虚的现象.而丝网版面如果没有油墨的遮盖,其上剩余的少量油墨就非常容易干结而产生堵网的现象

八丝网印刷中出现的堵网现象(塞网)

答:

1.油墨干燥过快丝印油墨中相当一部分是经挥发干燥为主,所以干燥速度非常快,在使用这类油墨时,就容易产生堵网现象.此时加入慢干剂调节油墨的干燥速度.

2.油墨粘度过高印刷时直接使用原墨,油墨粘度往往过高.此时必须经过适当的调配.调配时要

充分、均匀,且边调边加慢干剂或减粘度剂,使调节的油墨从调墨刀上流下时呈线状,以细而不断为宜

3.印刷过程太慢在印刷过程中,特别是手工印刷,由于对位、输进和取出承印物等时间过长,造成了印刷过程太慢导致油墨的干结,而出现的堵网.

4.环境条件不好印刷环境不讲究,环境温度过高或有风吹,都会使网版上的油墨挥发干燥,而造成堵网.

5.网版制作不良网版制作时不通透或有一层淡膜没有冲洗掉而造成印刷时的堵网现象.

九印刷时图案发虚现象(缺线)

答:

1.油墨转移不正常印刷时油墨干燥过快或油墨的粘度过高,使网版堵塞而产生的现象.为此可清洗网版或加稀释剂.

2.印刷方法不对在印刷时,印刷压力不足,刮墨速度太快、印刷刮墨刀角度过大都可能导致图案发虚.可适当加大印刷压力、放慢印刷速度及减小刮刀角度.

3.模版产生湿膨润由于模版产生湿膨润,使图案变细、发虚.因此在湿影完毕后一定要迅速干燥,减少模版产生的湿膨润.

4.油墨与承印物的结合力差由于油墨与承印物的匹配关系不好,或未对承印物表面进行处理,都可能使油墨与承印物表面的结合力差,而造成发虚现象.

5.剥网太快由于网距过大而产生的剥网力,使得网版与承印物的接触变差而导致发虚现象.

十印刷时图案模糊现象(肥油)

答:

1.油墨的流动性过大由于油墨粘度小、流动性大,印刷时油墨易铺展而导致图案模糊.为此可提高油墨的粘度,或增强室内通风性,以提高溶剂挥发的速度.

2.压力过大压力过大也会使油墨铺展而导致图案模糊,此时可减少印刷压力.

3.刮刀不适或操作不当所用刮刀硬度不够、太软,或刮刀尖锐不够,过于圆滑,印刷时刮刀角度太小,都可能导致出墨量过大而使图案模糊.为此可调整刀角,选择硬度较高的刮刀或对其进行修磨.

丝印初学者疑问以及丝网印刷中常见问题解答

(初学者必读材料)

一丝印需要什么工具材料?

答:

最基本的工具材料是印刷机网版刮刀油墨稀释剂洗网水

二网距对印刷效果有什么影响?

答:

网距就是网版与承印物之间的距离,用h表示.网距的作用是使丝网要印刷时能以线接触或线分离的方式进行.其h>0称离网印刷,一般情况h=2~3mm并根据效果再适当调整.网距越大,丝网的回弹力就越强,剥网的速度就越快,则越有利于图案的清晰.但是随网距的增加,丝网的拉伸变形也会有所增加,从而引印刷图案尺寸的误差和位置精度的误差

三刮刀角度控制在多少角度?

答:

刮刀的角度是指刮刀与网版所形成的夹角.刀角大,刮刀对油墨的挤压力小,所以下墨量小;刀角小,与丝网的摩擦力大,刮刀对油墨的挤压力大,下油量也大,但有时造成填油过量,且与印刷面接触会变差.刀角应控制在60°~80

四丝网印刷中如何控制压力?

答:

压力的作用是保证网版与承印面充分线接触,在此前提下其越小越好.因为压力越大,刮刀虽与网版的接触好,但丝网的压扁程度和刮刀嵌入网孔的程度高,故传墨量小,刮刀的变形也就越大,这将对填油的状态产生较大的影响,还将使网版的变形增大,并且刮刀与网版间的摩擦力也会增加,这样既增加对丝网的摩擦,也影响了印刷的行刮速度

五丝网印刷过程中的刀速如何为好?

答:

刀速是指印刷时刮刀前行的速度.刀速太慢,虽填墨较好,但在图案边缘会出现油墨的渗透现象,致使图案扩大;刀速太快,会造成填墨不足,印迹不完整,而且还会造成释墨速度跟不上印刷速度,导致粘连段过长而影响印刷质量.油墨粘度大,流动性差,刀速适当慢些,反之亦然;丝网目数高,网孔面积小的丝网,丝刷时刮刀的速度可慢些.在印刷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刮刀速度的快慢,还要注意运刮速度的均匀.如果忽快忽慢,在承印物上就会出现几条痕迹影响印刷质量

六丝网印刷过程中如何匀墨(回墨)

答:

匀墨的作用就是保证印刷时具有足够的墨量,并减少印刷间隔所造成的堵网现象,这是因为如果回墨不足,印迹也就不够饱满,甚至出现发虚的现象.而丝网版面如果没有油墨的遮盖,其上剩余的少量油墨就非常容易干结而产生堵网的现象

七丝网印刷中出现的堵网现象(塞网)

答:

1.油墨干燥过快丝印油墨中相当一部分是经挥发干燥为主,所以干燥速度非常快,在使用这类油墨时,就容易产生堵网现象.此时加入慢干剂调节油墨的干燥速度.

2.油墨粘度过高印刷时直接使用原墨,油墨粘度往往过高.此时必须经过适当的调配.调配时要充分、均匀,且边调边加慢干剂或减粘度剂,使调节的油墨从调墨刀上流下时呈线状,以细而不断为宜

3.印刷过程太慢在印刷过程中,特别是手工印刷,由于对位、输进和取出承印物等时间过长,造成了印刷过程太慢导致油墨的干结,而出现的堵网.

4.环境条件不好印刷环境不讲究,环境温度过高或有风吹,都会使网版上的油墨挥发干燥,而造成堵网.

5.网版制作不良网版制作时不通透或有一层淡膜没有冲洗掉而造成印刷时的堵网现象.

八印刷时图案发虚现象(缺线)

答:

1.油墨转移不正常印刷时油墨干燥过快或油墨的粘度过高,使网版堵塞而产生的现象.为此可清洗网版或加稀释剂.

2.印刷方法不对在印刷时,印刷压力不足,刮墨速度太快、印刷刮墨刀角度过大都可能导致图案发虚.可适当加大印刷压力、放慢印刷速度及减小刮刀角度.

3.模版产生湿收缩由于模版产生湿收缩,使图案变细、发虚.因此在印刷完毕后一定要迅速干燥,减少模版产生的湿收缩.

4.油墨与承印物的结合力差由于油墨与承印物的匹配关系不好,或未对承印物表面进行处理,都可能使油墨与承印物表面的结合力差,而造成发虚现象.

5.剥网太快由于网距过大而产生的剥网力,使得网版与承印物的接触变差而导致发虚现象.

九印刷时图案模糊现象(肥油)

答:

1.油墨的流动性过大由于油墨粘度小、流动性大,印刷时油墨易铺展而导致图案模糊.为此可提高油墨的粘度,或增强室内通风性,以提高溶剂挥发的速度.

2.压力过大压力过大也会使油墨铺展而导致图案模糊,此时可减少印刷压力.

3.刮刀不适或操作不当所用刮刀硬度不够、太软,或刮刀尖锐不够,过于圆滑,印刷时刮刀角度太小,都可能导致出墨量过大而使图案模糊.为此可调整刀角,选择硬度较高的刮刀或对其进行修磨.

4.网距过小网距过小使得印刷时粘连段过长而导致图案模糊.此时可适当调整网距.

5.丝网目数太低或绷网松弛丝网目数太低,丝网较厚,因而出墨量较大,图案容易模糊.而有时由于丝网松弛所造成的粘网现象也会导致图案模糊.此时可更换丝网

十印刷时出现墨不匀现象(色差)

答:

1.墨刀压力不均匀压力时大时小,从而导致墨色深浅不一,所以印刷时行程的稳定非常重要.

2.印刷时刮刀速度不均匀速度时快时慢,甚至中途有停顿,也容易导致墨色深浅不一,所以印刷时速度就保持均匀.

3.刮刀锐边不齐或弯曲刮刀锐边不齐或弯曲,因而印刷时压力不匀,也会

造成墨色深浅不一,此时需更换刮刀或进行修磨

4.刮刀角度不稳定经常变刮刀角度从而导致墨色深浅不一,这在手工印刷时比较容易出现.

5.网版四周的网距高低不一致网版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因此,一定将网距高度一致.

十一印刷时图案出现锯齿状(牙边)

答:

图案边缘出现锯齿,实际上就是像边通过网孔的能力较差,而这与丝网的目数有关.丝网越粗,网孔就越大,像网边通过的能力就差,所以用目数较低的丝网印刷,其印刷图案像边缘一定不会齐整而呈现锯齿状.目数越低,这种现象越明显.另外在制版时,菲林与丝网的角度没有调整好,若重复图案边与网孔周期相近,也会在图案边缘出现锯齿现象.

十二印刷时出现漏网现象(漏油)

答:

1.在制版时,由于菲林或晒版台不干凈,使得制成的网版有许多针孔,造成印刷时网版漏油.可用封网浆封好.

2.印刷时,由于油墨质量低劣,油墨中的硬质颗粒将版面擦伤,造成漏油.可用胶带封漏.

3.模版过薄或硬化不足,也容易造成模版破损漏油.最好重新制版.

4.积墨区域破损造成漏油墨可以用封网浆或胶带封贴好即可.

5.印刷过程中,由于堵网或停留时间较长需要擦洗网版时,擦洗网版力量过大,造成模版损伤而漏油.擦洗时就注意避免擦洗图案处,主要清洗印刷面.

丝网印刷的特点

我国应用丝网印刷最广泛的是电子工业、陶瓷贴花工业、纺织印染行业。

近年来,包装装潢、广告、招贴标牌等也大量采用丝网印刷。

丝网印刷大致有一下特点:

1、不受承印物大小和形状的限制

一般印刷只能在平面上进行,而丝印不仅能在平面上印刷,还能在特殊形状的成型物及凹凸面上进行印刷,而且还可以印刷各种超大型广告画、垂帘、幕布。

例如,目前一般胶印、凸印等印刷方法所能印刷的面积尺寸最大为全张,超过全张尺寸,就受到机械设备的限制。

而丝网印刷可以进行大面积印刷,最大幅面可达3米×4米,甚至更大。

还能在超小型、超高精度的物品上进行印刷,并且还可以在曲面或球面上印刷,这种印刷方式有着很大的灵活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所有有形状的东西都可以用丝印进行印刷。

对于那些特殊的异性面也可以进行丝网印刷。

2、版面柔软印压小

丝网印刷柔软而富有弹性,印压小,所以不仅能在纸张、纺织品等柔软的承印物上进行印刷,而且能在加压容易损坏的各类玻璃及陶瓷器皿上进行印刷。

3、墨层厚覆盖力强

凸版和平板印刷品上的油墨厚度只有几微米,凹版印刷也只有12~15微米,而丝网印刷的油墨厚度可达到30~100微米,因此,油墨的遮盖力特别强,可在全黑的纸上印上作纯白印刷。

此外,可以利用油墨厚度的特点进行诸如电路板及油画的印刷。

用发泡油墨印刷的盲文点字,发泡后墨层厚度可达300微米。

丝网印刷的墨层厚,印刷的图文立体感强,是其他印刷方式无可比拟的。

一搬的印刷方式如果是用白色遮盖下面的底色,就要在同一部位上反复印3~4次,而丝网印刷只要一次即可完成。

由于墨层厚度手感好,立体感好,所以应用很广泛。

当然墨层厚度也是可以控制的。

4、适用各种类型的油墨

丝网印刷具有可以使用任何一种涂料进行印刷的特点,如油性、水性、合成树脂性、粉体等各种油墨均可以使用。

丝印油墨,实际上是各种涂料。

其他印刷要求各种油墨的颜料颗粒度要细,而丝网印刷只要能够透过丝网网孔细度的油墨和涂料都可以使用。

丝网印刷不仅可以印刷单色,还可以套色和加网进行彩色印刷。

丝印所用的油墨之广泛,已经超出了通常油墨的定义范围。

实际上有的是浆料、糊料、油漆、胶粘剂或固体粉末,因此,有时把丝印油墨统称为“印料”。

5、耐光性能强

由于丝网印刷可印制厚的墨层,可使用各种粘结剂以及各种色料,即使颗粒较粗的颜料也可以使用,因此他可以通过简便的方法把耐光行颜料、荧光颜料放入油墨中,使印刷品的图文永久保持光泽不受温度和日光的影响,甚至可在夜间发光。

丝印油墨的调配简便,例如,可把耐光颜料直接放入油墨中调配。

由于丝印产品的耐光性强,可在室外作广告、标牌之用。

6、印刷方式灵活多样

丝网印刷同平、凹、凸印刷一样,可以进行工业化的大规模生产。

同时它具有平、凹、凸印刷所不可比拟的制版方便、价格便宜,印刷方式多样、灵活,技术易于掌握的特点,所以近几年来发展很快。

它不受企业大小的限制,打工业机械化可以进行生产,乡镇企业、个体手工业也可以进行生产。

内容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