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公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2888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57.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公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公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公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公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公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公式.docx

《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公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公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公式.docx

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公式

企业财务成本管理公式

一、财务管理概述

二、财务报表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比率

1、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长期资本-长期资产

营运资本配置比率=营运资本÷流动资产

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1÷(1-营运资本配置比率)

  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4、现金比率=(货币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

5、现金流量比率=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流动负债

(二)长期偿债能力比率

1、资产负债率=(总负债÷总资产)×100%

=产权比率÷(产权比率+1)

=产权比率÷权益乘数

2、产权比率=(总负债÷股东权益)×100%

=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

3、权益乘数=(总资产÷股东权益)×100%

=1÷(1-资产负债率)

=1+产权比率

4、长期资本负债率=[非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股东权益)]×100%

5、利息保障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净利润+利息费用+所得税费用)÷利息费用

财务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总额÷(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1)

6、现金流量利息保障倍数=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利息费用

7、现金流量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总债务)×100%

(三)资产管理比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应收账款)

(3)应收账款与收入比=应收账款÷销售收入

2、存货周转率

(1)存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存货

(2)存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存货)

(3)存货与收入比=存货÷销售收入

3、流动资产周转率

(1)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流动资产

(2)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流动资产)

(3)流动资产与收入比=流动资产÷销售收入

4、营运资本周转率

(1)营运资本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

(2)营运资本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净营运资本)

(3)营运资本与收入比=净营运资本÷销售收入

5、非流动资产周转率

(1)非流动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

(2)非流动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非流动资产)

(3)非流动资产与收入比=非流动资产÷销售收入

6、总资产周转率

(1)总资产周转次数=销售收入÷总资产

(2)总资产周转天数=365÷(销售收入÷总资产)

(3)总资产与收入比=总资产÷销售收入

(四)盈利能力比率

1、销售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100%

  2、资产净利率=(净利润÷总资产)×100%

=(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资产)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

  3、权益净利率=(净利润÷股东权益)×100%

  

(五)市价比率

  1、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2、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

  3、市销率=每股市价÷每股销售收入

(六)管理用财务报表

1.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净经营资产=经营资产-经营负债

=经营营运资本+净经营性长期资产

净负债=金融负债-金融资产

净经营资产=净负债+股东权益=净投资资本

2.管理用利润表

净利润=税前经营利润×(1-所得税税率)-利息费用×(1-所得税税率)

=税后经营净利润-税后利息费用

3.管理用现金流量表

营业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净利润+折旧与摊销

净经营资产总投资=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

净经营资产净投资=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

=净经营资产总投资-折旧与摊销

实体现金流量=营业现金流量-净经营资产总投资

=税后经营净利润-净经营资产净投资

=融资现金流量

融资现金流量=债务现金流量+股权现金流量

(七)杜邦分析体系

1、传统杜邦分析体系核心公式

权益净利率=(净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收入÷总资产)×(总资产÷股东权益)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次数×权益乘数

2、改进杜邦分析体系的核心公式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经营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

经营差异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

杠杆贡献率=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

权益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息率)×净财务杠杆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经营差异率×净财务杠杆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杠杆贡献率

(八)补充公式

1、股东权益增加=净利润-股利分配+增发股票-股票回购

2、管理用利润表中的利息费用=传统利润表中的财务费用-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

3、增加的借款增加的净利润=增加的借款增加的税后经营净利润-增加的借款增加的税后利息费用=增加的借款增加的净经营资产×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增加的借款增加的税后利息费用=(增加的借款增加的经营资产-增加的借款增加的经营负债)×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增加的借款增加的税后利息费用

4、

三、长期计划与财务预测

  1、外部融资额=(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新增销售额-销售净利率×计划销售额×(1-股利支付率)

  2、销售增长率=新增额÷基期额或=(计划额÷基期额)-1

  3、新增销售额=销售增长率×基期销售额

  4、外部融资销售增长比=资产销售百分比-负债销售百分比-销售净利率×[(1+增长率)÷增长率]×(1-股利支付率)

  5、可持续增长率=股东权益增长率=股东权益本期增加额÷期初股东权益

  =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收益留存率×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

  或=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1-权益净利率×收益留存率)

四、财务估价

  

(一)货币的时间价值

1、复利终值(F/P,i,n)

2、复利现值(P/F,i,n)

3、有效年利率

4、普通年金终值(F/A,i,n)

5、偿债基金(A/F,i,n)

6、普通年金现值(P/A,i,n)

7、投资回收系数(A/P,I,n)

8、预付年金终值[(F/A,i,n+1)-1]

预付年金终值系数=普通年金终值系数×(1+i)

9、预付年金现值[(P/A,i,n-1)+1]

预付年金现值系数=普通年金现值系数×(1+i)

10、递延年金终值

F=A(F/A,i,n)

11、递延年金的现值

第一种方法,是把递延年金视为n期普通年金,求出递延期末的现值,然后再将此现值调整到第一期期初。

第二种方法,是假设递延期中也进行支付,先求出(m+n)期的年金现值,然后,扣除实际并未支付的递延期(m)的年金现值,即可得出最终结果。

12、永续年金

P=A/i

13、折现率(已知F、P、n,求i;或已知A、F(P)、n,求i。

(二)风险和报酬

1、预期值、标准差、变化系数

变化系数=标准差÷均值

2、证券组合预期报酬率

其中:

rj是第j种证券的预期报酬率;Aj是第j种证券在全部投资额中的比重;m是组合中的证券种类总数。

3、投资组合报酬率概率分布的标准差是:

其中:

m是组合内证券种类总数,Aj是第j种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Ak是第k种证券在投资总额中的比例,σjk是第j种证券与第k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

4、协方差的计算

两种证券报酬率的协方差,用来衡量它们之间共同变动的程度:

其中:

是证券j和证券k报酬率之间的预期相关系数,

是第j种证券的标准差,

是第k种证券的标准差。

5、相关系数

6、总期望报酬率=Q×(风险组合的期望报酬率)+(1-Q)×(无风险利率)

其中:

Q代表投资者自有资本总额中投资于风险组合M的比例,1-Q代表投资于无风险资产的比例。

7、总标准差=Q×风险组合的标准差

8、贝他系数

其中:

分子COV(Kj,Km)是第J种证券的收益与市场组合收益之间的协方差。

它等于该证券的标准差、市场组合的标准差及两者相关系数的乘积。

9、投资组合的贝他系数:

投资组合的βP等于被组合各证券β值的加权平均数。

投资组合的β系数等于单项资产的β系数加权平均数。

10、证券市场线

五、债券和股票估价

(一)债券估价

1、债券估价基本模型

2、平息债券

3、纯贴现债券

4、永久债券

5、债券的收益率(内插法)

购进价格=每年利息×年金现值系数+面值×复利现值系数

(二)股票的股价

1、股票估价的基本模型

股票带给持有者的现金流入包括两部分:

股利收入和出售时的售价。

2、零增长股票的价值

3、固定增长股票的价值

4、非固定增长股票的价值

当股利不固定的时候,就要分段计算,才能确定股票的价值。

5、股票的收益率

六、资本成本

(一)普通股

估计普通股成本方法有三种: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股利增长模型和债券报酬率风险调整模型。

1、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权益成本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风险溢价。

Rf──无风险报酬率;β──该股票的贝塔系数;Rm──平均风险股票报酬率;(Rm-Rf)──权益市场风险溢价;β×(Rm-Rf)──该股票的风险溢价。

名义现金流量=实际现金流量×(1+通货膨胀率)n

式中:

n----相对于基期的期数

β系数:

其中:

是股票收益与市场指数之间的协方差;

是市场指数的方差。

2、股利增长模型

式中:

KS——普通股成本;DS——预期年股利额;P0——普通股当前市价;G——普通股利年增长率。

股利的增长率=可持续增长率=留存收益比率×期初权益预期净利率=销售净利润×总资产周转次数×期初权益期末总资产乘数×利润留存率

3、债券收益加风险溢价法

式中:

Kdt——税后债务成本,RPn——股东比债权人承担更大风险所要求的风险溢价。

风险溢价是凭借经验估计的。

一般认为,某企业普通股险价对其自己发行的债券来讲,大约在3%~5%之间。

对风险较高的股票用5%,风险较低的股票用3%。

(二)债券资本成本的计算方法:

到期收益率法、可比公司法、风险调整法、财务比率法

1、到期收益率法

式中:

P——债券的市价;K——到期收益率即税前债务成本;N——债务的期限,通常以年表示。

求解Kd需要使用“逐步测试法”。

2、风险调整法:

税前债务成本=政府债券的市场回报率+企业的信用风险补偿率

(三)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

是个别资本成本的加权平均数,权数是各种资本成本占全部资本的比重。

权数有三种选择:

账面价值加权、实际市场价值加权和目标资本结构加权。

(四)影响资本成本的因素

(1)外部因素:

利率;

市场风险溢价;

税率。

(2)内部因素:

资本结构;

股利政策;

投资政策。

七、企业价值评估

企业价值评估的模型:

现金流量折现模型、相对价值模

价值模型:

(一)、现金流量:

实体现金流量与股权现金流量

1、实体现金流量的三种计算方法

方法一: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折旧与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

=税后经营利润+折旧与摊销-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

=经营现金毛流量-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

=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支出

=税后经营利润+折旧与摊销-本期总投资

(1)经营现金毛流量=税后经营利润+折旧与摊销

(2)经营现金净流量=经营现金毛流量-经营营运资本增加

(3)资本支出=净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

=经营长期资产增加+折旧与摊销-无息长期负债增加

(4)本期总投资=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

方法二:

实体现金流量=税后经营利润-本期净投资

本期净投资=经营营运资本增加+资本支出-折旧与推销

=期末净经营资产-期初净经营资产

=(期末净负债+期末股东权益)-(期初净负债+期初股东权益)

=本期净负债增加+本期股东权益增加

方法三:

实体现金流量=融资现金流量=债券融资净流量+股权融资净流量

2、股权现金流量的二种计算方法

方法一:

股权现金流量=股利分配-股权资本发行(或+股票回购)

方法二:

股权现金流量=实体现金流量-债权人现金流量

=净利润-本期股权净投资

如果企业按照固定负债率筹资,则:

股权现金流量=净利润-(1-负债率)×本期净投资

(二)相对价值法的原理和应用

1、市价/净利比率模型(市盈率)

基本模型:

目标企业每股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盈率×目标企业每股净利润

模型原理:

本期市盈率=P0/每股净利=股利支付率×(1+增长率)/(股权成本-增长率)

内在市盈率=P0/每股净利=股利支付率/(股权成本-增长率)

2、市价/净资产比率模型(市净率)

基本模型:

目标企业股权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净率×目标企业净资产

模型原理:

本期市净率=P0/股权目标价值=股东权益收益率×股利支付率×(1+增长率)/(股权成本-增长率)

内在市净率=P0/股权目标价值=股东权益收益率×股利支付率/(股权成本-增长率)

3、市价/收入比率模型(市销率)

收入乘数(市销率)=股权市价÷销售收入=每股市价÷每股销售收入

基本模型:

目标企业股权价值=可比企业平均市销率×目标企业的销售收入

模型原理:

本期市销率=P0/股权目标价值=销售净利率×股利支付率×(1+增长率)/(股权成本-增长率)

内在市销率=P0/股权目标价值=销售净利率×股利支付率/(股权成本-增长率)

八、资本预算

(一)现金流入量

营业现金流入=销售收入-付现成本

=销售收入-(成本-折旧)

=利润+折旧

税后营业现金流量=收入×(1-税率)-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

(二)固定资产更新项目的决策方法

1、调整现金流量法

2、风险调整折现率法

九、期权估价

(一)套期保值比率=期权价值的变化/股价的变化

(二)期望报酬率

期望报酬率=上行概率×上行时收益率+下行概率×下行时收益率

=上行概率×股价上升百分比+下行概率×股价下降百分比

(三)单期二叉树模型原理及公式

(四)两期二叉树模型原理及公式

(五)多期二叉树模型原理及公式

u=1+上升百分比=

d=1-下降百分比=1÷u

(六)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

(七)看涨期权—看跌期权平价定理

看涨期权价格C-看跌期权价格P=标的资产价格S-执行价格现值PV(X)

(八)派发股利的期权定价公式

十、资本结构

(一)杠杆系数的计算

1、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营业收入变动率

公式1(销量为Q时的经营杠杆系数):

DOLq=Q(P-V)÷[Q(P-V)-F]

公式2(营业收入为S时的经营杠杆系数):

DOLs=(S-VC)÷(S-VC-F)=(EBIT+F)÷(EBIT)

2、财务杠杆系数=每股收益变动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

DFL=每股收益变化的百分比÷营业收入变化的百分比

3、总杠杆系数=经营杠杆系数×财务杠杆系数

公式:

DTL=DOL×DFL

DFL=每股收益变化的百分比÷息税前利润变化百分比

=EBIT/[EBIT-I-PD/(1-T)]

十一、股利分配

十二、普通股和长期债务筹资

(一)普通股发行定价

1、市盈率法

发行价=每股净收益×发行市盈率

2、净资产倍率法

发行价=每股净资产×溢价倍数

(二)配股

1、除权价格=(配股前股票市值+配股价格×配股数量)/(配股前数量+配股数量)=(配股前每股价格+配股价值×股份变动比例)/(1+配股变动比例)

2、配股权价值=(配股后股票价格-配股价格)/购买一股新股所需要的认股权数

十三、其他长期筹资

(一)承租人的分析——租赁取得还是自行购置

NPV(承租人)=租赁资产成本-租赁期现金流量现值-期末资产现值

(二)出租人的分析

1.分析的基本方法

NPV(出租)=租赁期现金流量现值+期末资产现值-租赁资产购置成本

2、租赁期的现金流量由三部分构成:

租赁期税后现金流量=租金收入×(1-税率)-营业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

3、公司税前借款成本=银行要求的税后报酬率÷(1-所得税率)

十四、营运资本投资

(一)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

1、成本分析模式:

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

2、存货模式(鲍曼模型)

相关总成本=交易成本+机会成本=(T/C)×F+(C/2)×K

3、随机模式

上限:

H=3R-2L

(二)应收账款相关成本

应收账款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

现金折扣损失=销售额×享受现金折扣的比例×现金折扣率

(三)存货决策

1、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

2、经济订货量扩展模型

十五、营运资本筹资

(一)放弃现金折扣成本

(二)易变现率

十六、产品成本计算

(一)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1、材料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分配率=材料总消耗量(或实际成本)÷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数量(费用)=该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或定额成本)×分配率

2、职工薪酬的归集和分配

分配率=生产工人总工资÷各种产品实用工时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该种产品实用工时×分配率

3、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制造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或定额、机器)工时之和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工时数×分配率

(二)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成本分配方法

1、约当产量法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产成品数量+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产成品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数量

月末在产品成本=单位成本×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

2、定额成本法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定额单位成本

产成品总成=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费用-月末在产品成本

产成品单位成本=产成品总成本÷产成品数量

十七、标准成本计算

(一)标准成本

标准成本=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单位产品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标准单价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材料消耗量×原材料单价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变动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

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数×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固定制造费用标准成本=单位产品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

固定制造费用分配率=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数×直接人工标准总工时

(二)标准成本差异计算的通用公式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三)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四)直接人工成本差异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工资率差异+人工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实际工资率-标准工资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标准工资率

(五)变动制造费用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差异=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实际分配率-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六)固定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分析

1、二因素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耗费差异+能量差异

=(实际数-预算数)+(预算数-标准成本)

=(实际数-预算数)+(生产能量-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2、三因素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差异=耗费差异+闲置能量差异+效率差异

=(实际数-预算数)+(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十八、本量利分析

(一)高低点法(成本估计)

固定成本=产量最高期总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高产量

或:

固定成本=产量最低期总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最低产量

(二)损益方程式

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量-固定成本

税前利润=单价×销量-(单位变动产品成本+单位变动销售和管理费)×销量-(固定产品成本+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税后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

=利润总额-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

=利润总额×(1-所得税税率)

(三)边际贡献和边际贡献率

1、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单位边际贡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利润)÷销量

制造边际贡献=销售收入-产品变动成本

产品边际贡献=制造边际贡献-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

=销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

2、边际贡献率

=(固定成本+利润)÷销量收入

加权平均边际贡献率=∑(各产品边际贡献率×各产品占总销售的比重)

=∑各产品边际贡献÷∑各产品销售收入

(三)盈亏临界点

盈亏临界点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盈亏临界点销售额=固定成本÷边际贡献率

盈亏临界点作业率=盈亏临界点销售量÷正常销售量×100%

(四)安全边际和安全边际率

安全边际(额)=正常销售额-盈亏临界点销售额

安全边际(量)=正常销售量-盈亏临界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率=安全边际÷正常销售额(或实际订货额)×100%

安全边际率+盈亏临界点作业率=1

销售利润率=安全边际率×边际贡献率

安全边际率=1/DOL

利润=安全边际量×单位边际贡献

=安全边际额×边际贡献率

=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

=(销售收入-盈亏临界点销售收入)×边际贡献率

(五)敏感系数

单价对利润的敏感系数=

销量对利润的敏感系数=

变动成本对利润的敏感系数=-

固定成本对利润的敏感系数=-

十九、短期预算

二十、业绩评价

(一)盈利基础的业绩计量

1、净收益=净利润-优先股股利

2、每股收益=净收益÷平均发行在外普通股股数

3、总资产净利率=税后利润÷总资产

4、权益净利率=税后利润÷股东权益

(二)剩余收益基础的业绩计量

1、剩余收益=收益-应计成本

=收益-投资要求的报酬率×投资额

2、剩余权益收益=净收益-权益投资应计成本

=净收益-权益投资要求的报酬率×平均权益账面价值

=权益净利率×平均权益账面价值-权益投资要求的报酬率×平均权益账面价值

=平均权益账面价值×(权益净利率-权益投资要求的报酬率)

3、剩余经营收益=净经营收益-净经营资产×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

=净经营资产×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

=净经营资产×(净经营资产净利率-净经营资产要求的报酬率)

4、剩余净金融支出=净金融支出-净负债×净金融负债要求的报酬率

=净负债×净金融负债报酬率-净负债×净金融负债要求的报酬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