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2853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2.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docx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docx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浅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浅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的民族认同

人文学院2013级民族学高标20131010252

摘要:

民族认同问题自古以来都是各个国家不能避开的问题之一,中国也不例外。

在中华民族不断被建构与完善的过程中,民族之间以及民族内部各支系对于中华民族这个整体的认同是一种层层递进的关系。

本文运用民族学人类学领域常用的族群与族群关系的分析方法,来探究民族发展过程中的诸多认同问题。

关键词:

多元一体民族认同族群层次性

一、引言

中华民族作为我国几千年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自在民族实体,鸦片战争后人们在接受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当中又经历了一个变化且不断调整的漫长过程。

笔者认为,费孝通先生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是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深刻文化内涵的指南,同时也为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费老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对于解决中国自身由上世纪50年代民族识别以后所带来的问题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费老认为:

中华民族是包括在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

这个论点费老引申为民族认同意识的多层次论。

在多元一体格局中,56个民族是这一体系的基层,而中华民族则是这一体系的高层。

形成多元一体格局有个从分散的多元到多元结合成一体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有一个起凝聚作用的核心。

汉族就是多元基层中的重要一元,由于它发挥作用把多元结合成一体,这一体不再是汉族而形成了中华民族,一个高层次认同的民族。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高层次的认同并不一定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认同,不同层次可以并行不悖,甚至在不同层次的认同基础上可以各自发展原有的特点,形成多语言、多文化的整体。

所以高层次的民族可以说实质上是一个既一体又多元的复合体,其间存在着相对立的内部矛盾,是差异的一致,通过消长变化以适应于多变不息的内外条件,而获得这共同体的生存和发展。

—————————————————

①费孝通: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第1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认同”一词,原本属于哲学范畴,后来被心理学所借用。

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将儿童把父母或教师的某些品质吸收成为自己人格的一部分的行为称之为认同作用,用以表述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人物在感情上、心理上趋同的过程,是一种个体与他人有情感联系的最早的表现形式。

①与心理学研究不同,民族学人类学将研究重点放在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互动关系上。

同样,对于民族认同的问题也会从个体认同与群体认同两个方面来综合考量,而不会仅仅考虑一个个社会个体的认同感受,更加注重整体与局部相适应、相结合的方法。

由此可见,民族认同问题是一个需要深入分析与探究的社会科学问题。

中华民族既是一体的更是多元的,各民族在这一大背景下互相接触与融合,这一过程

更是一个民族互相认同的重要阶段。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民族工作仍有许多工作要做,民族认同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从某种角度来说,民族认同是我国民族工作开展的核心所在,可见它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

二、关于“民族”的几点思考

民族,这一社会历史现象是以某些确定的因素为标志划分而成的人的群体(亦称人们共同体):

它在人类历史上已存在了数千年。

在我国汉文中,对古代类似人们共同体最早以“民”和“族”两个词来概括,而尤以“族”更为普遍。

据史学家考证,“民族”一词是外来的,是随着近代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由一些资产阶级改良派从国外引进的。

其中最早的是1899年,梁启超在其《东籍月旦》一文中在论及日本人自称“东方民族”时,第一次引用和使用了“民族”一词。

笔者认为,“民族”一词的引入是有其历史背景的。

在国家危亡,前途未卜时,中华大地上各个族群的强烈主体意识被彻底唤醒,于是便纷纷主张建构起自己的民族,明确自己的民族属性,并进行标签化的强调。

众多民族的民族身份逐渐明晰起来,彼此再互相融合,逐渐就形成了一种“中华民族”的民族整体观意识,这种意识即强烈的民族认同。

正是这一民族认同,唤醒了沉睡中的东方巨人,让中国人真正意识到了认同的强大力量。

—————————————————

①王亚鹏:

《少数民族认同研究的现状》,选自《心理科学进展》,2002年第1期。

②黄光学:

《中国的民族识别》,第1页,民族出版社,1995年。

其实,正如相关学者所说:

“民族”一词起源于西方,是世界近代史上才形成的观念。

但是,自从这一词汇被引入中国以后,就引起了众多民族学人类学学者的争论。

经过几十年来学者们的思考与探究,逐渐达成了这样一种意见:

民族大多是由国家政治层面界定的群体,它包含有国家和民族两层意思,意指国家权力划设下的具体群体,带有明显的国家意志。

与此同时,与民族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族群”也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

族群往往是从血缘和文化因素来界定的人们共同体,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语言、外貌、习俗等表现出来的群体。

笔者认为,我国现阶段使用的“民族”概念其实已经含有了族群和国族的双重概念,即各民族都是存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的被国家权力所认定的同时又具备文化独特性的群体。

族群性与国家性在“民族”概念的建构与变化过程中几乎一直都是并存的。

其实,现代话语体系下的民族认同更像是一种国家意义上的族群认同与族别认同的双重认同,但更倾向于族别认同。

我国人类学者范可曾指出:

族别认同是国家对人口进行分类之后出现的族群认同。

①族别认同是不同群体相互接触之后,群体成员所产生的一种社会从属感,它强调了成员的归属以及与同一群体其他成员之间的密切关系。

由于实际上是国家对民族身份诉求和民族称谓拥有最终的拍板权,所以我国56个民族的认同是典型的族别认同。

与此同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周围还能看见诸如“穿青人”、“白马藏人”、“摩梭人”等未定名族,他们这些群体也被划入到特定的民族成分当中,成为国家民族体系中的一份子。

国家还会为他们投入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和民生问题,积极帮助他们,并让其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的民族体系当中,增强其对于中华民族整体观念的认同。

族群认同有着较强的流动性,而族别认同则是固定的。

一个人的民族成分往往是终身的,并且可以代际相传。

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种较稳固的民族认同意识。

族别认同

可能仅仅是从“国家——国族”建构的角度来深入挖掘出的一种认同。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成分复杂,民族分布也较为分散,大都是跨地域性的。

这种特殊的族群分布情况自然而然就造就了独特的以文化为根基的民族认同。

换句话说,我们

的民族认同是建立在特殊的文化渊源和历史根基之上的。

—————————————————

①范可:

《略论族群认同于族别认同》,选自《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

三、关于“多元”与“一体”的几点思考

自从费孝通先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理论之后,全国范围内的民族学人类学学者展开了一系列轰轰烈烈的关于民族国家建构及运作的诸多讨论,对于这一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深入思考。

如何在现实的“一体”格局之下去理解和呈现各民族“多元”发展与进步以及多样性的社会与文化的存在及其演变过程,应该是构成今天“多元一体”格局的核心所在。

“多元”是指各兄弟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社会也各具特点而区别于其他民族;“一体”是指各民族的发展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与整体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和共同的民族利益。

简言之,“多元”是指中国境内的56个民族成份,“一体”是指中华民族实体。

费老之所以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是为了解决我国从古至今极其复杂的族群关系及其相互认同的问题。

①这一理论很明显地受到了英国功能主义学说的影响,并且着重强调其整体论的思想。

笔者认为,不论是多元还是一体,它们都是中华民族整体发展所必备的基本构成形态。

多元与一体本身就是一个整体,二者缺一不可。

“多元”强调的是各民族及族群内部各支系之间相互区别的文化特质,“一体”强调的是所有的民族与族群都是“中华民族”这个更大的群体内部的一员,各个个体构成了一个整体。

“多元”这一概念被应用于族群建构领域就产生了其独特的意义。

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之下,多元的意识在人们中间变得越来越淡薄,甚至没有什么存在感了。

建构中华民族,各民族文化多元应作为明确的发展指针。

没有文化上的差别,就不能形成民族发展的特定标签。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民族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呈现出了较大差异,这种差异正在不断蔓延,经济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也有待解决。

中国发展的过程经历了上下五千年的漫长历史,历史时期的各民族与现在的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之中的一份子,任何一个部分都不可缺少。

人们时常强调民族发展要注重文化多样性,文化的根基不能被破坏和动摇。

但是,至少是最近一二十年,由于各少数民族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和条件之下,因此

—————————————————

①徐杰舜:

《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第3页,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被汉化的现象屡见不鲜,已成一种较为明显的发展趋势了。

为什么会出现汉化?

为什么各民族能够接受汉化?

笔者认为,这大概是因为汉族人口众多,并且几乎在各行各业都具备绝对的优势和实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一方面,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在一起;另一方面,少数民族有强烈的改变现状、发展经济的美好愿景。

种种原因融合在一起之后,汉化的事实也就顺理成章了。

看到少数民族不再是以前的少数民族,汉族也不是以前的汉族,我们应该深入思考一番。

时代的变化让人们的认知也悄然发生了变化,认为关于民族“异

老认为:

“中华民族这个词用来指现在中国疆域里具有民族认同的11亿人民,它

所包括的50多个民族单位是多元,中华民族是一体,它们虽则都称‘民族’,但层次不同。

”他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切的56个民族已然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

显然,中华民族与56个兄弟民族之间是一种密不可分的关系,民族认同意识在这里被扩充为多层次论,即从族群认同到民族认同再到最高的“中华民族”的认同,这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民族认同意识合理化取向的过程。

毫无疑问的是,“多元一体”这一核心概念是认识和理解中华民族构成格局的极为有力的工具和钥匙。

中华民族历经几千年连绵不断的发展,终于形成今日这样的统一国家;这样一种汉族和少数民族插花分布、交错杂居而又相对聚居的分布格局;这样的一套建立在互补共生的基础之上,由多种经济文化类型构成的较为完整的体系。

中华民族的起源问题也是学者争论最多的焦点之一。

关于这一问题,费老提出了中华民族各族群起源的多元论和本土说。

考古学上有关新石器时代的丰富资料已有力证明,中华大地上当时已出现地方性的多种文化区。

每个区域与每种文化又都呈现出多种类型与各地的差异,证明了创造这些文化的氏族部落为众多而在各区域又有大体同类的部落集群的存在。

与此同时,中国的旧石器与新石器时代的考古证明,各大区系的新石器文化,

一般都是从当地的旧石器文化发展演化而来的,在进化发展中相互影响,从而表现出多元起源、多区域不平衡发展的而又不断汇聚与辐射,形成多层次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正如费老所言:

这正是中华民族“多元”与“一体”的矛盾统一运动的根本起点。

因此我们应该重视中华民族起源的多元性,从历史的角度来考量现阶段各民族之间的不可分割性与彼此间的认同。

费老认为,汉族的形成是中华民族形成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多元一体的格局

中产生了一个凝聚的核心。

民族一词,是真真正正的舶来品,并不是本土性能被

—————————————————

①林耀华:

《认识中华民族结构全局的钥匙》,第122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1年。

②陈连开:

《中华民族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第3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

国人所理解与接受的词汇。

中国传统意义上的族群划分,是重视文化而相对轻视族源与血统的。

汉族其实是一个文化群体,它是以文化为核心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经由文化沟通与交流,人文意义上的华夏民族便诞生了。

而在这之后,华夏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相互融合,形成汉人。

由于人口的繁衍与经济的繁荣,汉族在经济、文化和政治等诸多方面都超越其他民族,进而成为了中华民族凝聚的主体民族和中心民族。

实际上,在“民族”一词从西方传入之前,民族意义上的人们共同体就已经存在了,只是表现的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历史、习俗、信仰、习惯等等诸多方面都有所不同,但又不是彼此对立的一种关系,而是面向一体,形成一种整体意义的民族与族群认同意识,这是一种十分难得的认同意识。

中国古代虽然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且融洽的民族关系,但是却并没有出现“民族”这个词。

因此,费老认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的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在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

古代中国,随着统一多民族中国的形成、巩固和确立,各民族的根本利益相互关联起来,客观上在形成和发展着中华民族的一体性,只是这种深层次的内在联系,被历代王朝推行的民族压迫政策和民族间的纷争所掩盖,人们比较能够看清楚各民族间的矛盾和隔阂,而他们之间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整体的不可分割性却被忽略了,因此未能形成自觉的民族意识。

直到近代,西方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作为一个民族实体,一个整体,中华民族的概念自然而然地被强化并激发出来,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国族意识。

当国难当头之时,各族兄弟姐妹当然会形成一个整体,共同抗击外敌的侵略,守卫主权,保家卫国。

在这种情形之下,“中华民族”的整体自觉意识也开始变得“自觉”起来,形成了一个内在性与原生性并存的国族意识。

由此可见,今天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是几千年来历史发展的结果,不是任何人主观规定的:

中国从建立国家之时起就具备了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性质;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点,并且命运与共、兴衰相连;无论是什

么民族,如果对各兄弟民族采取开放、团结的政策就共同发展,如果采取封闭、

—————————————————

①陈连开:

《求同初阶——陈连开学术论文集》,第146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年。

歧视、排斥的政策,就两败俱伤。

甚至越来越衰亡。

可见,民族认同有其稳固而确定的历史渊源,更有现实意义上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五、多层次论下的民族认同

前面讲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之下的中华民族,各民族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实际上是一种最高意义和层次上的民族认同,在其之下,仍有多种不同层

次的认同,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民族认同的复杂体系。

关于民族认同,国内外有着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国外有关学者所关注的实际上是文化意义上的族群认同,因此其研究对象多为有色人种、移民及其后裔和难民等特殊群体。

与此不同的是,国内有关学者多将民族认同入意识范畴,因此对民族认同的定义也以宏观、抽象地试图概括出民族认同的本质为主。

我国著名民族学家费孝通先生曾针对斯大林民族定义四要素之一的“共同心

理素质”进行了解释,他认为所谓的“共同心理素质”其实就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同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而所谓“民族共同心理素质”其实就是民族认同意识。

笔者认为,民族认同意识其实是民族心理特质的核心内容,我们有什么样的民族认同意识,就有什么样的民族心理,进而就有什么样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

认同就是一种肯定,一种态度,一种群体性归属感。

民族内部的认同应该是最基

本的认同,应建立个体对于所属群体的紧密归属感,这是民族认同的基础。

由此可知,我国目前的族群与民族分属不同层次和不同范畴,个体对于各自族群的认同属于族群认同的范畴,而56个族群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则属于民族认同的范畴。

正如费老所言:

在我国,“民族”这个概念本身应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

第一层是中华民族的统一体;第二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各个民族,即现在组成中华民族的56个民族;第三层是组成中华民族统一体的各个民族内部还有各具自身特色的部分,现在称作各种“人”。

由这三个民族认同的层次可知,由政治因素所划分的民族群体,例如我国上个世纪50年代进行的民族识别,明显是高于由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建构起来的

—————————————————

①费孝通:

《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选自《北京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②费孝通:

《边区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思考》,选自《北京大学学报》,1993年第1期。

各个具体的族群及其相关的群体。

于是不同群体之间的认同具有了不同的层次性,也就产生了一定的差异性。

其中,族群认同是低层次的,民族认同是高层次的,二者并不矛盾,处于一种并存的状态。

高层次的认同与低层次的认同有其不同的适用范围,高层次的民族认同不能也不应该取代或排斥低层次的族群认同,低层次的族群认同也不应该轻视自己的存在,要在特定范围之内发挥自己的重要作用。

六、余论

当前,民族认同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它关乎一个国家的前途和未来。

中国,作为一个处于迈向全面现代化的新型民族国家,首先应该处理好纷繁复杂的民族关系,而民族认同感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决定民族关系的好坏。

我们看到,目前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民族认同问题,需要后人去努力探寻其中的因果关系。

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穿青人、莽人、摩梭人等群体,他们对于国家给他们划设的民族称谓实际上是不完全认同的,他们不想接受国家的这种划设方法,要积极寻求属于自己的民族认同。

这种情况需要引起我们的深入思考,以为它不是一个小问题。

要想建构起一整套的中华民族层面上的民族认同,首先是要建构起一个完整而统一的族群意义上的族群认同。

显然,对于上述的几类人来说,他们尚未完全建立起对于国家层面划定的族群认同,因此这种民族认同的机制有待完善,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亟待解决。

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大背景之下各民族已然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聚合在一起的民族实体。

这里的民族实体是一种抽象意义的说法,实指我国的56个民族团结在一起,有共同的理想与目标,互帮互助,共同前进。

笔者认为,要想建构起一套完整的民族认同体系,需要依照层次理论的方式来进一步细化与探讨。

个体—族群—民族,这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内在关系。

个体对于群体的归属感对于最高层次的民族认同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认同作为个体对族群、族群对民族所持有的一种态度,一方面,它的认知与情感成分直接源于个体和族群的亲身体验;另一方面,作为认同重要组成部分的行为倾向,也与个体和族群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由于族群认同以及民族认同的三个基本元素——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都不同侧重地源于个体和族群的自身感受和经历,以及与个体和族群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个体层面的族群认同态度和族群层面的民族认同态度将会直接导致一系列的族群认同意识和民族认同意识的完善与加强,并最终实现没有分歧的、统一的民族认同。

族群中的个体与民族中的族群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实际需求,可能来源于经济方面、文化方面,也可能来源于政治方面、生态方面和社会方面。

不论是哪一具体方面的需求,一旦提出,就必然有其原因。

中华民族是56个兄弟民族的联合体,哪个兄弟有难,其他的兄弟都应该主动帮忙。

细化来看,在每一个族群内部,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彼此之间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这就告诉我们满足个体与族群的各种需求要因人而已,因地制宜,采取能动的表现方式去解决其需求问题。

当需求达到满足之时,个体与族群就会分别对族群与民族建立起较为紧密的归属感,进而产生了认同。

“需求—满足—认同”的模式很好地解决了民族认同问题,也为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由此可见,个体对于族群的认同是产生中华民族认同的基本前提和重要基础,而族群对于民族的认同稳固发展中华民族认同的重要保证。

对于各自民族的认同可以为我们56个民族指明发展方向,让各民族实现百花齐放,充分实现多元的目标;同时,56个兄弟民族对于中华民族的认同又会增强整体性的民族认同感,充分实现“一体”的理想。

只有两种认同进行双向的良性互动,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不断整合,增进理解,形成合力,才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费老所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美好愿景,相信这一愿景将在不久的将来早日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