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历史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选修一 第49课时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28282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65.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三历史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选修一 第49课时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选修一 第49课时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选修一 第49课时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选修一 第49课时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届高三历史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选修一 第49课时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三历史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选修一 第49课时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docx

《届高三历史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选修一 第49课时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三历史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选修一 第49课时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三历史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选修一 第49课时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docx

届高三历史大一轮复习教学讲义选修一第49课时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doc

第57课时 近代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考纲要求]1.欧洲的宗教改革 2.穆罕默德·阿里改革 3.俄国农奴制改革 4.明治维新 5.戊戌变法

欧洲宗教改革

1.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1)原因

①根本原因:

15世纪末,德国开始出现资本主义,提出了国家统一的要求,但天主教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利用各种外交手段阻挠德国的统一。

②主要原因:

罗马教廷对德意志的政治控制和经济搜刮。

③直接原因(导火线):

1517年教皇派特使到德国兜售“赎罪券”。

(2)开始:

1517年10月31日,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主张

①核心:

“因信称义”。

②否定教皇和教会的权威,否定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人的特权地位。

③提出要建立一个廉俭教会、民族教会。

(4)结果:

德国社会接受了马丁·路德的宗教主张,《奥格斯堡和约》的签订标志着路德教获得了合法地位。

2.卡尔文宗教改革

(1)内容:

信奉“因信称义”;提出“先定论”;主张彻底改组教会,建立民主教会。

(2)影响

①卡尔文的“先定论”为资产阶级的剥削提供了理论辩护,符合新兴资产阶级的利益,同时又是劳动人民的精神鸦片。

②卡尔文教更好地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成为尼德兰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3.英国亨利八世宗教改革

(1)概况:

英国议会于1534年通过了《至尊法案》,进行宗教改革。

(2)内容:

宣布国王为英国教会的最高首脑,拥有处理教会事务的最高权力;成立专门机构,对现行教规进行审查,凡与国家法律抵触的一概废除。

(3)影响

①英国建立了民族教会,它的最高首脑是国王而不是教皇,打击了天主教会势力,使英国教会成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改革很不彻底,英国随后出现了清教运动,要求进一步清除天主教的残余,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4.尼德兰宗教改革

(1)背景

①新航路开辟后,尼德兰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较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卡尔文教获得众多的信徒。

②统治尼德兰的西班牙国王极端仇视新教,残酷迫害所谓的异端分子。

(2)性质:

具有资产阶级革命和民族独立双重性质。

(3)结果:

尼德兰全境爆发要求民族独立的斗争,并建立了独立的荷兰共和国。

5.欧洲宗教改革的影响

(1)引发天主教会内部改革。

(2)新教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3)新教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4)改革使大量教会财产转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史论归纳] 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变革。

在文艺复兴和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的影响下,各国宗教改革相继推行,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解放相互促进,推动了一场更为广泛、更为深刻的社会变革的到来,从而有力地推动了西欧整个社会历史的前进。

主题 欧洲宗教改革的内容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在德意志皇帝召开的对马丁·路德的听审会上,马丁·路德最后总结说:

“皇帝陛下和诸位王公阁下……除非能依据《圣经》的见证判定我的错误,或者根据显而易见的论据,依照《圣经》判定我有罪,而我的良心能坚信这判定合乎上帝的真道,否则我不能也不会收回我的主张。

因为违背良心做事,我不平安,也不会接受。

这就是我的立场,我别无选择。

愿神助我,阿门。

”随后德意志皇帝宣布马丁·路德为不受法律保护的人。

——《马丁·路德传》

史料二 卡尔文是瑞士宗教改革家……他废除主教制,代之以共和式的长老制;简化宗教仪式;鼓励经商致富,宣称做官执政、蓄有私产、贷钱取利同担任教士职务一样,均可视为受命于上帝。

卡尔文的神学思想在许多方面与路德相同,如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等。

——摘自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问题] 依据史料一,马丁·路德称“我不能也不会收回我的主张”指的是什么?

指出“不能收回”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据史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卡尔文与路德主张的相同点有哪些?

卡尔文比路德更为激进的主张是什么?

[解读] 

史料来源

《马丁·路德传》、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参考资料

关键信息

“依照《圣经》判定我有罪”“否则我不能也不会收回我的主张”“强调《圣经》是基督教信仰的惟一根据和权威;主张因信称义”

理清层次

史料一反映出马丁·路德进行改革的态度非常坚决,坚持自己的信仰;史料二主要介绍了卡尔文改革的主要内容及与路德改革的相似之处。

获取结论

史料一中马丁·路德的“不能收回的主张”指的是《九十五条论纲》,“不能收回”的主要依据是《圣经》或者上帝的判定。

史料二中卡尔文与路德主张的相同点包括:

都主张信仰得救,都强调《圣经》的权威而否定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

卡尔文更为激进的地方是把信仰得救解释为先定论,规定神职人员由信徒选举产生。

 

[史料拓展]

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性质与影响

1.性质:

宗教改革是文艺复兴之后欧洲又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也是一场披着宗教外衣的反对封建统治的政治运动。

2.影响

(1)宗教改革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建立的新教为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

(2)宗教改革沉重打击了天主教在欧洲的神权统治,为资产阶级勾画了政治蓝图。

卡尔文教后来成为尼德兰革命的旗帜;清教运动后来成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旗帜。

(3)宗教改革促进了民族语言的形成,激发了欧洲各国的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成长。

(4)宗教改革使大量教会财产转到新兴资产阶级手中,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

       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学生用书P274]

 

1.改革背景

(1)国内

①政治方面:

埃及政局混乱,社会动荡不安。

②经济方面:

经济萧条,国力衰弱。

③阶级关系:

马木路克统治引起人民不满,阶级矛盾尖锐。

④民族意识:

埃及人民的民族意识逐渐形成,要求独立自主的呼声高涨。

(2)国外

①英法展开对埃及的争夺,埃及随时面临着西方殖民入侵的威胁。

②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向埃及倾销商品,使埃及形势进一步恶化。

2.改革内容

措施

内容

土地制度

取消免税地和没收违规宗教地产;废除包税制,将全部包税地收归国有;改革赋税制度,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经济

农业:

兴修水利,推广改良农具,引种新的农作物品种;工业:

从西欧国家引进技术、设备、人才和资金,初步建立了埃及的民族工业

政治体制

确立高度的中央集权,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和咨议会,在地方设立各级行政机构

文化教育

实行开放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

创办各类学校,聘请外国专家来讲学,选派埃及青年去欧洲留学,以及翻译欧美国家的著作等

军事

改造旧军队,建立新式军队。

实行征兵制;按西欧国家的模式组织和训练军队;建立军事学校,培养新型军官;改善武器装备等

 

3.改革影响

(1)结束了长期的混乱状态,奠定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基础。

(2)维护了埃及的独立和主权,推迟了欧洲列强侵占埃及的进程。

(3)促进了埃及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埃及的近代化。

[史论归纳] 阿里改革虽然发生在近代工业文明进程中,但却是一场地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其实质作用在于加强埃及的封建统治,抵御外来侵略,发展本国的民族经济。

阿里改革是近代工业文明冲击下一次封建地主阶级的变革,其局限性和最终失败是必然的。

主题 阿里改革的局限性

[史料研读]

史料 阿里改革是在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做出的回应,试图通过各方面的改革,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改革没有获得成功的原因是:

现代化的变革,具有明显的结构性,一个国家全面性的结构变革,会产生一种威力巨大的整体效应。

……他不懂得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变革,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国家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

阿里改革的悲剧之一即在于此。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问题] 史料认为阿里改革没有使埃及的现代化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解读] 

史料来源

《挑战与应战——对埃及早期现代化探索的思考》

关键信息

“任何局部的变革从长远看对国家强兵都无济于事,传统结构的留存,相应的整体功能保持不变,国家的现代化无法取得实质性进展”

理清层次

史料第一层主要介绍了阿里改革的目的是使埃及跨入现代化国家的行列。

第二层主要分析了阿里改革最大的局限性是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结构改革。

获取结论

史料认为阿里改革没有达到预期目的的主要原因是没有进行根本性的全面变革,即没有变革封建制度。

 

[史料拓展]

对阿里改革的评价

1.积极作用

(1)结束混乱局面,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

(2)安定的局面保证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带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

(3)有限的开放政策,加强同西方的交流,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封建主义阴霾,带来近代化的一丝曙光。

(4)使埃及结束积贫积弱、人人蹂躏的历史,进入空前强盛的时期。

2.历史局限

(1)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生产关系

①农民仍然依附于地主阶级,被束缚在土地上,没有人身自由,甚至被降到农奴程度。

②工人也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劳动力,是被强征服役的农奴。

③改革只是单纯引进西方近代技术,强硬嫁接到本国封建制度之上,找不到合适的土壤。

(2)对外扩张引起了欧洲列强的干涉,也削弱了埃及的国力,1849年被继任者阿巴斯一世废除。

       俄国农奴制改革[学生用书P275]

1.改革背景

(1)内忧

①政治:

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基础受到严重威胁。

②经济:

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国家。

③思想:

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④十二月党人:

反对沙皇封建专制,主张废除农奴制、发展资本主义。

⑤19世纪四五十年代,知识分子对国家现状和未来发展展开了争论。

(2)外患:

克里米亚战争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也进一步激化。

2.酝酿改革

(1)目的:

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

(2)酝酿

①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

②报纸公开讨论,舆论力量化解阻力。

③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并拟订改革法令。

3.改革内容(“二一九法令”)及评价

(1)内容

①政治:

农奴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

②经济:

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份地须高价赎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还要给地主服劳役、交代役租。

③组织:

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2)评价

①进步性: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②局限性:

具有不彻底性、掠夺性和欺骗性。

4.改革影响

(1)经济近代化:

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俄国工业生产大幅度增长,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

(2)政治近代化:

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

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3)军事近代化: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越来越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史论归纳] 1861年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并不是从其主观目的来说的,而是以其发生的原因,即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封建农奴制的阻碍、改革的内容和改革的积极作用三个方面为依据。

改革是由沙皇主持进行的,就不可避免地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说明俄国仍未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主题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和内容

[史料研读]

史料一 农民未能正确理解陛下所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还是希望获得绝对自由,并完全占有贵族的土地。

……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

史料二 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

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

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

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

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问题] 依据史料一,说明1861年改革的目的。

依据史料二,概括俄国农民的身份在改革后发生的变化。

[解读] 

史料来源

《1862年沙皇政府第三厅报告》;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

关键信息

“只有采取强制及严厉手段,才能使农民相信地主的要求是合法的”“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

理清层次

史料一反映出沙皇政府改革并不是为了实现农民的完全解放,史料二说明改革后农民在人身上获得了完全自由,但并没有无偿获得土地。

获取结论

史料一说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目的是维护封建地主的利益和统治,防止农民起义;史料反映出改革后,农民在经济、法律和生活上成为自由人。

[史料拓展]

 

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

1.不彻底性:

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仍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这使俄国具有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特点。

农奴制的大量残余,使劳动人民受到资本主义和封建残余的双重剥削和压迫,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

2.掠夺性:

“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3.欺骗性:

改革远远没有满足农民的要求,而且农民大量的土地和金钱被地主夺去,改革后农民土地比原来还少,无法维持生计,只得重新租种地主土地,受到更大的盘剥与奴役。

       日本明治维新[学生用书P276]

1.历史背景

(1)政治:

各阶层对幕府统治的不满情绪高涨,幕府面临统治危机。

(2)经济:

日本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发展。

(3)外患: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入侵,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机之中,民族危机加剧。

(4)前提:

倒幕派推翻幕府体制,建立并巩固了明治政府的统治。

2.维新内容

(1)政治

①废藩置县,把全国划为3府72县,把地方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

②废除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

③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与士族的俸禄与禄米,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建立起来。

(2)经济

①改革币制:

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②土地改革: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③地税改革:

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

④“殖产兴业”:

建立近代企业,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的道路。

(3)文化上:

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按照欧美国家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大力推进西化。

(4)社会风俗:

废除一些中世纪的风俗习惯,在衣、食、住、行方面进行“欧化”运动。

(5)军事:

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建立常备军;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并建立现代化军工企业;进行武士道教育,军队只向天皇负责。

(6)法制:

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

3.历史影响

(1)积极作用

①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加速了日本经济的发展,实现了富国强兵。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的国家,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

③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

④其成功经验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局限性

①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形成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日本近代天皇制。

②日本推行对外侵略扩张政策,给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史论归纳] 日本虽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主题 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

[史料研读]

史料一 一、兹以御誓文(即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为目标,制定国是,建立制度法规……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非指官职),以除政令分歧之弊……四、亲王、公卿、诸侯之外,他人不得升为一等官职,此所以尊皇室、敬大臣也……十一、各府、各藩、各县所颁发政令亦应以御誓文为原则……

——日本《维新政体书》

史料二 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五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的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第十九条 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及其他公务。

——《大日本帝国宪法》

[问题] 比较史料一与史料二,日本政体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据材料指出其具体表现。

史料一和史料二在任用官员的原则上有何不同?

[解读] 

史料来源

日本《维新政体书》《大日本帝国宪法》

关键信息

“亲王、公卿、诸侯之外,他人不得升为一等官职,此所以尊皇室、敬大臣也”“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及其他公务”

理清层次

史料一表明明治天皇是日本最高统治者,可以单独行使诸如立法、选官用官等一切大权;史料二表明日本天皇在议会的协助下行使立法权,臣民可以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担任一切官职

获取结论

史料二与史料一相比,日本政体由君主专制改成君主立宪制。

主要表现在:

宪法规定设立帝国议会,由议会协助天皇行使立法权。

任用官员的原则,史料一依据的原则是封建等级,史料二依据的是近代法律。

 

[史料拓展]

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历程中的影响

1.进步性

(1)经济方面:

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加快了日本经济的近代化。

日本逐步发展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

(2)政治方面:

1889年,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了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3)文化方面: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4)军事方面:

建立了一支近代化军队,军事实力得到增强,为摆脱民族危机和对外扩张创造了条件。

(5)对外方面:

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并跻身于世界帝国主义国家行列。

2.局限性

(1)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形成了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近代天皇制。

(2)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给他国特别是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灾难。

       戊戌变法[学生用书P277]

1.变法背景

(1)社会背景

①民族危机加深:

《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②清政府统治危机:

清政府的财政危机日益严重,阶级矛盾、社会矛盾更加激化。

(2)经济、阶级基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3)思想基础

①康有为:

从传统的儒家思想中为变法寻找理论依据,写成《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系统阐述变法理论。

②梁启超:

发表《变法通议》等文章,主张中国要变法图强,必须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文化教育制度。

③谭嗣同:

发表《仁学》,提出“冲决君主之网罗”。

④严复:

借进化论阐明变法主张,认为只有变法,才能“自强保种”。

2.变法过程

(1)开始:

“公车上书”

①导火线:

《马关条约》的签订。

②概况:

康有为联系在京的举人数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要求拒和、迁都、练兵。

③意义:

标志着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思想理论传播发展为政治实践。

(2)准备

①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康有为上书光绪帝,重申了国家面临的严重危机,主张学习日本明治维新,进行全面改革,引起光绪帝的强烈共鸣。

②保国会的成立:

1898年春,康有为在北京发起组织了保国会,在其影响下,保浙会、保川会、保滇会相继成立,维新变法的浪潮激荡全国。

(3)高潮: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开始变法,历时共103天,又称“百日维新”。

内容

作用

政治

①颁新法: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②改旧制:

改订律例;裁撤冗员;澄清吏治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权

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

经济

①颁新法:

中央设立矿务铁路总局、农工商总局,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举办商会、农会等民间团体;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

②改旧制:

取消旗人由国家供养的特权,令其自谋生计

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文教

①颁新法: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

②改旧制:

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

军事

①颁新法:

精练陆军,改习洋操;添置船舰,扩建海军

②改旧制:

裁汰旧军

增强国防力量

 

3.变法失败

(1)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大肆搜捕维新派;杀害“戊戌六君子”,废除新法,“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2)历史意义

①性质:

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②政治上:

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迅速到来。

③思想上:

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④经济上: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⑤文化上:

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和教育事业(新式学堂)的发展。

⑥习俗上:

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史论归纳]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由“器物”到“制度”层面发展的表现,它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要求摆脱民族危机、变法图强的强烈愿望。

但其失败的结果则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难以行通。

主题 戊戌变法的背景

[史料研读]

史料一 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振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

……保国家之政权、土地,保人民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

——《保国会章程》

史料二 一些人指使御史文悌上章弹劾,诋毁保国会“名为保国,势必乱国……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以度外”。

光绪帝为此说:

“会为保国,岂不大善?

”下令将文悌革职。

——《戊戌变法》全刊第二册

[问题] 史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

据史料归纳保国会的宗旨。

文悌一派代表哪一集团?

其弹劾保国会的理由有哪些?

据史料二指出光绪帝支持保国会的根本目的。

[解读] 

史料来源

《保国会章程》《戊戌变法》全刊第二册

关键信息

“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保国家之政权、土地,保人民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名为保国,势必乱国……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以度外”

理清层次

史料一介绍了中国面临的严峻形势及保国会的宗旨;史料二主要说明了顽固派反对变法的理由。

获取结论

史料一反映出民族危机日趋严重。

保国会的宗旨是保国、保种、保教。

文悌一派明显属于封建守旧势力,他们弹劾保国会的理由是认为保国会“乱国”,只保百姓不保清王朝。

光绪帝支持保国会的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统治。

 

[史料拓展]

戊戌变法在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意义

1.政治上:

维新派试图在政治上变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