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小学语文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2274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小学语文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优质小学语文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优质小学语文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优质小学语文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优质小学语文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优质小学语文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优质小学语文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小学语文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优质小学语文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docx

优质小学语文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十一册第十一册第一单元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1少年旅行队

教材分析:

《少年旅行队》是一组散文诗,它由《出发》、《老师》、《小纸船》、《标本》和《旅行者之歌》五首诗组成。

这五首散文诗既相对独立,又有内在的联系。

该组诗以少年旅行队的远足旅行为线索,写了旅行队队员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抒发了队员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他们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在生活实践中锻炼成长的美好心愿。

该组散文诗短小精巧,富含诗意哲理,把纷繁的事物经过高度浓缩,使之呈现出简洁美,给人以启迪,令人从中品味出诗意。

诗人柯蓝没有用长者身份灌输自己的想法,而是以孩子的口吻,从孩子的视角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想象生活,感怀生活,拉近了沟通的距离,增强了亲切感。

全篇笔锋自然流畅,语言亲切活泼,抒情色彩极为浓重,容易打动读者感染读者,读后能给人以启迪与思考。

学情分析:

“散文诗是永不褪色的艺术,激发孩子无穷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幸福感,道出儿童纯净的感情和多彩的内心世界。

”《少年旅行队》这篇课文是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为数不多的散文诗之一,关于这种文体极其特点,教师不必做过多解释,应让学生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去体悟感受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涵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

散文诗一般都有内容跳跃的特点,从而给读者留下较多的想象空间,本文亦是如此。

本文为散文组诗,篇幅较长,每首诗结构相似,中心主题相同,因而教学指导应详略得当,有所侧重,可运用学法迁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2个生字,注意“簿”的写法。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题的含义,体会少年旅行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和知识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揣摩课文每部分加小标题的好处,体会总分关系问句的妙处并仿写一段话。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

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4、揣摩课文每部分加小标题的好处,体会总分关系问句的妙处并仿写一段话。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1、课前指导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柯蓝的资料。

2、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提示重点语句。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调动学习热情

1、同学们,你外出旅行过吗?

去过哪些地方?

你觉得旅行的过程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有一支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的少年旅行队,感受到了旅行的快乐,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分享。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自读──发现与探究

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出示课件:

“……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

”]师激情引读。

诗人从哪几方面写了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闻、所做?

指名读课文。

4、朗读这组散文诗。

你喜欢它们吗?

为什么?

(三)品读──理解与感悟

1、指导学习方法,学习《出发》

(1)少年旅行队出发了!

我们赶快跟上他们的步伐!

请同学们自己有感情地读《出发》这一部分,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从中体会到什么?

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全班交流。

重点理解“我们这是到生活里去,到一个知识的世界里去。

”到“生活里去”,到“知识的世界里去”代表什么?

“永远”、“长久”有说明什么?

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谁能美美地读,读出旅行队员们出发前的期待与渴望?

(4)[出示课件“我们不停的探寻,要走遍生活,走遍这个无边的知识世界……”]这里“……”表示什么?

试着补充一下。

在这之前还有哪里有省略号?

试着说一说。

[出示课件:

“……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

”]这个省略号在句首,它省略的什么?

(5)总结学习方法。

①细读文章,了解大体内容,标出不懂的问题。

②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

③由课文留白处展开合理的想象。

④有感情朗读。

2、请同学们用这种学习方法,从《老师》、《小纸船》、《标本》中选择你最喜欢的,细细品味。

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4、全班交流。

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少年旅行队队员在旅途中的心情。

理解重点:

《老师》:

“亲爱的老师,生活的老师,你快把我们养大吧!

……最重要的实现让我们看到许多困难,然后才看到成功。

……”你体会到什么?

《小纸船》:

“看!

连一只小纸船都漂得这么久,这么远!

”更何况怎样?

《标本》:

“不要让一些无用的东西占去了地方……”什么是“无用的东西”?

应该记住哪些?

5、少年旅行队队员们一路唱着欢乐的歌走来——齐读《旅行者之歌》。

结合课文说一说你对“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的理解。

6、回顾全文,说说“少年旅行队”的含义。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回顾原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

3、回顾全文,说说“少年旅行队”的含义。

(二)读一读──体会散文诗的情感美

1、把自己喜欢的地方再读一读,读出自己的体验,读出自己的情感。

2、指名朗读,交流体会到的情感。

预设:

《出发》:

读出旅行队员们出发前的兴奋。

《老师》:

读出旅行队员们渴求知识、战胜困难的趣味。

《小纸船》:

读出旅行队员们追赶纸船的快乐。

《标本》:

读出旅行队员们探求知识时的认真。

《旅行者之歌》:

读出旅行队员们对大自然的赞美。

(三)诵一诵──回味散文诗的语言美

1、把喜欢的部分背一背。

2、有兴趣的同学课后练习朗诵柯蓝另外的散文诗名篇《我的坚强》、《海的沉思》、萤火虫》、《真诚》等。

(四)总结──拓展与延伸

诗中说:

“大山它使我坚强、镇静,让我长得像一片茂盛的树林。

大海它使我心胸开阔,热情汹涌。

所有的河流,使我灵巧活泼,永远前进……”

“大山”“大海”和“所有河流”真有这么大的神力吗?

你有没有这一类体验?

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五)巩固生字

1、区分形近字。

簿——薄:

幢——撞

2、区分字形。

“簿”右半部分的写法。

3学生书写生字。

板书设计:

出发

老师热爱自然

1少年旅行队小纸船

标本热爱生活

旅行者之歌

课后反思:

2跟祖父学诗

教材分析:

《跟祖父学诗》是一篇回忆性小说,作者以一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之口讲述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故事。

作者童年的天真可爱在跟祖父学诗的过程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本文流淌着祖父对“我”的宽容和疼爱之情。

该小说文字简单,,全文没有抒情的笔墨,仅仅用孩子的心灵去回顾自己童年时代跟祖父学诗时的那一段难忘的时光,然后用孩子的笔体白描式的将它表述出来,营造了一种情愈深而文愈浅的境界。

学情分析:

课文以学读古诗为经,以童真童趣为纬,很适合通过朗读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表达的思想感情。

尤其是诗,更能读出韵味。

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过分角色朗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走进作者童年的生活中,走进跟祖父学诗的情境中,去感受作者童年真挚的情怀。

教学目标:

1、学会8个生字。

积累文中出现的古诗。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

4、联系上下文,感悟诙谐语言的妙处,并学习仿写这样的句子。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跟祖父一起学诗的情景。

教学准备:

课前指导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阅读《呼兰河传》以及萧红有关的书。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师:

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请你们说说有什么收获?

预设学生活动:

(1)交流生字读音。

(2)谈文中出现的诗句意思和诗的题目、作者等相关知识。

(3)知道作者是萧红,提到课文节选自她的《呼兰河传》。

2、师:

在《呼兰河传》里,萧红用大量的文字提到祖父,尽力捕捉她和祖父在一起的细节。

为什么萧红对祖父念念不忘呢?

今天,我们来学习《跟祖父学诗》,看看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情景,去体会她与祖父在一起的感受。

(二)听一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

过渡:

你们喜欢吗?

自由读一读吧!

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自由读文。

3、检查初读情况。

(三)细读体会,感悟情感

1、自主学习,批画思考。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围绕问题,边读边思,并在书上勾画相关的重点词句,批注自己的体会。

3、相互交流,感悟情感。

(1)读完全文,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在童年跟祖父学诗时的感受吗?

预设:

快乐、无忧无虑、自由、幸福。

(2)同学们用了一组美好的词语表现了作者童年跟祖父学诗的快乐。

实际上,这也是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你们觉得文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快乐”呢?

(3)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预设:

A、早晚念。

抓住“早晨……晚上……半夜醒了……”进行交流。

B、大声喊。

抓住“跟着喊”、“比祖父声音更大”、“房盖被你抬走了”、“照样地喊”、“瞎念”、“满口的大叫”等进行交流。

C、喜欢听。

抓住“很好听”、“真好听”、“多好听”、“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等进行交流。

D、心情好。

抓住“很高兴地跟着喊”、“笑了一会儿”、“我很喜欢”、“我更喜欢”、“高兴起来了”、“得意极了”等进行交流。

(4)你们看,萧红的文字很普通,很朴素,但读起来觉得很洒脱,很灵动,很孩子气,字里行间洋溢着两个字───快乐!

(5)指导学生读文。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回顾原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

3、回顾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体验角色,深化情感

1、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表现人物的特点。

2、从你们用心的朗读中,你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我”和一个怎样的祖父?

3、预设学生用“童真”、“童趣”、“顽皮”、“活泼”、“可爱”、“天真”等词语来描摹“我”童年的形象。

用“慈爱”、“宽容”、“幽默”等词语来勾画祖父的形象。

4、出示:

“祖父念一句,我就念一句。

“念了几十首以后,祖父开讲了。

“但从此再读新诗,一定要先讲,没有讲过的也要重讲。

指导学生朗读,从祖父教诗的变化中,你还可以读到什么?

(引导、启蒙)

5、童年是美好的,孩子是快乐的,祖父是宽容的。

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自己的滋味来。

(三)聚焦诗句,比较拓展

1、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

《千家诗》中的诗句讲究韵脚平仄,诵读起来声之朗朗,抑扬有致。

让我们把课文中涉及到的诗句完整地读读吧!

它一定如作者所说的“越念越好听”。

2、学生朗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孟浩然的《春晓》、苏轼的《花影》、杜甫的《绝句》、崔护的《题都城南庄》。

3、联系实际,说说你们是怎么学诗的?

有什么体会?

4、通过学生与“我”学诗经历的比较,谈自己的体会。

5、多好啊!

古老美妙的诗句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儿童,我们的童年在诗情画意中熏陶,我们的童年又充满着诗情画意。

课外多读一些诗句,不仅让我们的童年更丰富、更快乐,而且会让我们受益终身。

板书设计:

早晚念

大声喊

2跟祖父学诗快乐

喜爱听

心情好

课后反思:

3夏午

教材分析:

《夏午》是一篇散文,写了作者童年时逃避午睡,在后花园里享受自然世界的精彩,以至于成年以后仍然逃避午睡,牵挂自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这充满生命快乐的自然世界的无限热爱。

作者罗兰带着天真美丽的童心童趣,将自然生命的美好,在行云流水、自然清新的书写中一一──透出。

文章的精妙之处在于“夏午”这样一个角度将“我”的童年、成年的经历串接,用潜在的因果联系将文章组织起来,先是说我从不午睡,然后说出午睡时做什么,最后点出原因──享受生命。

学情分析:

第一,扣住课题,从整体入手,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层次。

第二,文章的语言生动、清新,灵活地运用了拟人等修辞手法,极富童真童趣。

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让学生的学习多写感性色彩,多写快乐感受。

第三,抓住关键段,深入文字的背后,体会语句表达的情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9个生字。

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中重点句的含义。

想像作者在夏日中午逃避午睡的情景,感受作者对生命世界的热爱。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意境美。

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命世界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对自然、对世界、对生命的热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夏天的中午,你们在干什么?

(让学生自由说)

2、师:

每个人的心里,都珍藏着许许多多的往事。

在作者罗兰的心里,夏天的中午会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呢?

3、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二)听一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1、范读课文,生认真倾听。

过渡:

你们喜欢吗?

自由读一读吧!

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

2、自由读文。

3、检查初读情况。

(三)整体感知,摄取画面。

1、罗兰的文字行云流水,优美流畅;罗兰的童年如美丽的画卷,赏来心情舒畅。

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把你印象最深的画面做上批注或拟出小标题。

2、交流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或交流拟定的画面小标题。

3、简单地说说这些文字(或“画面“)带给你的感受。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回顾原文。

1、有感情朗读课文。

2、将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

3、回顾全文,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二)抓住情趣,赏析画面。

“野花图“片断精读:

“五颜六色的野花,红的、白的、粉的、蓝的、紫的,还有一半粉一半白、一半蓝一半红的。

你简直树不清它们有多少种颜色!

这些花在微风中摇动着,带着孩子似的娇羞。

1、指明读句子,说说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引导:

如果用我们的眼睛去看。

如果用我们的鼻子去闻。

如果用我们的耳朵去听。

2、你们是一群会读书的孩子,能够将优美的文字还原到具体的生活情境之中。

如果能在这个过程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这读书的能力又上了一层。

请大家说说自己体会到的情感。

预设:

学生抓住描写颜色的词语和拟人的句子体会作者快乐的心情。

4、如果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情感,用自己有滋有味的朗读表现出来,读书的能力更上了一层。

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

“戏蚁图”片断精读:

“我并不欣赏它们那细瘦的模样,但我欣赏它们的动作,沉着、迅速而有规律。

有时,我也担心它们会迷路,当我看见一只蚂蚁走得太远的时候,就用一根小草把它轻轻地拨回来。

我不知道这样是否会扰乱了它的工作,耽误了它完成任务。

1、读这段话,思考:

这段话写了什么?

(“我”观看地上的蚂蚁。

2、根据上个片断的学习方法,想像地上一群蚂蚁的忙碌和“我”与之亲近的情景。

3、读出作者看蚂蚁时的那种专注和逗蚂蚁的乐趣。

(三)重点朗读,体会情感。

出示句子:

“小时候的夏日中午,总是这样过去,我从不厌倦那充满生命快乐的花园。

1、联系上文理解“充满着生命快乐的花园”。

2、用相近的词语来替换“总是”、“从不厌倦”,说说能从中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3、联系前文“去享受我自己的中午”,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4、读句子,读出童年的“我”对快乐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

出示句子:

“花醒着,草木醒着,风醒着,我也醒着,在夏午的阳光里。

1、读句子,说说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醒”字重复了四次,它们在句子中分别是什么意思?

包含有什么共同的意思?

3、在夏午。

“我”逃避午睡,醒着,是想做什么?

(享受花的美丽、草木的芬芳、风的凉爽。

4、课文的语言优美,一个个看似乎平淡乏味的文字,在作者的笔下竟可以排列组合得这么神奇,富有魅力,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得如此真切。

来,让我们来读读这充满夏日诗意的句子。

(四)总结。

板书设计:

3夏午

小时候逃避午睡享受充满生命快乐的后花园

成年以后逃避午睡牵挂着窗外的自然

享受生命

舟过安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感受小童形象。

3.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情景。

能体会作者对儿童的赞赏、喜爱之情,同时也感受诗人的不泯童心。

4.用画的方式自由表达所想象的诗冲情景。

教学难点:

以读解意,以画悟情。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写儿童的诗?

(牧童)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写儿童的诗。

和《牧童》这一首诗有所不同的是,《牧童》只写了一个小孩子,而这首诗中写了两个十分顽皮的小孩子。

你们想知道他们怎样顽皮吗?

(想)那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杨万里写的《舟过安仁》(板书课题)

(二)自读感知,理解诗句

1.自由朗读,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注意强调读准字音:

篙、棹)

2.小组赛读,看谁把这首诗读得最准,最流利。

3.自读理解,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诗句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句子。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诗句、解决不理解的问题。

(老师巡回指导)

篙:

撑船用的竹竿或者木杆。

棹:

船桨。

怪生:

怪不得。

遮头:

为头部遮挡住风雨。

使风:

借助风的力量。

5.汇报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疏通整首诗的意思。

(一只小渔船里坐着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划船用的篙和桨,而撑开了一把伞。

难怪他们会在没有下雨的时候打伞,原来是想借助风的力量来驶船。

(三)再读感悟,以画悟情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想象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小组内交流,互相说说你所想象的画面。

3.请学生描述画面,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请学生用彩色笔把想象的画面画出来,再把想对两个顽皮的孩子说的话写在下面。

(诗中两个孩子的顽皮举动,肯定会让学生有话想说,把这些话写下来,老师加以点拨就是思想感情)

5.汇报展示:

用投影仪展示部分学生的画,并让学生加以解说。

(以伞借风力让船行驶,肯定是行不通的,但这种举动却反映了两个孩子的聪明和顽皮,同时诗人对两个顽皮孩子的喜爱和赞赏。

(四)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1.感情朗读,带着顽皮、喜爱的情感自由朗读古诗。

2.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3.诵读古诗。

(五)拓展活动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儿童的诗,请读给大家听听。

课后反思:

语文乐园

(一)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表示“借代”的修辞形式并积累词义相同、表达相异的这类词语。

2、让学生认识由祈使句和感叹句组成的句子的结构特点,体会感叹号所表达出的强烈情感。

3、引导学生读懂短文的主要意思,感悟读书的重要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学习。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积累,引导学生大致理解经典古诗文名句,并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教育学生形成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留心观察,运用在书本中学到的写人方法,练习写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

课前准备:

搜集相关的典故

教学课时:

5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理解下列每组词语的意思。

1、让学生讲搜集到的“桃李满天下“的典故。

听完故事后学生畅谈感受。

2、让学生结合刚刚听过的故事,理解“桃李”与“学生”的关系。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后面几组。

4、全班交流故事,交流感受,小结关系.。

5、你还知道哪些词义相同、表达相异的这类词语?

(巾帼—女子、须眉—男子)

二、读一读,说说下列句子表达的感情。

1、自由读句子

2、说说这两组句子的特点?

3、出示意思相同的两个句子:

“你看一只小纸船能漂得又久又远。

”“你看,后花园有丰富的色彩。

4、让学生对比朗读,体会书中的两组句子表达的效果。

5、学生模仿着写一两句,教师相机加以引导。

三、读一读,记一记

1、自由读古诗文名句。

2、指名读古诗文名句。

3、指导学生结合注释理解意思。

4、练习背诵。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读一读

1、自由读短文,思考读书的作用是什么?

自己是不是属于会读书的人?

2、把文中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小组交流。

3、鼓励学生质疑,组织学生结合语言环境弄懂词意,。

4、引导学生再读,讨论交流:

短文主要内容是什么?

你对题目的理解是怎样的?

5、默读思考:

读了本文后受到什么启发?

谈谈自己读书的收获?

6、全班交流。

课后反思;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

我们给他出主意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促进学生形成热心帮助他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养成遇到困难积极想办法的习惯。

教学过程:

1、了解口语交际的话题,板书:

我们给他出主意。

2、明确口语交际的要求:

(1)在交流中要明确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要诚恳。

(2)表达的时候要吐词清楚,语速、声调要适当,注意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板书:

观点明确、态度真诚、内容具体、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3、创设口语交际情境。

选用录音、图片或表演等途径,创设问题情境:

小帆想在寒假里参加田径训练队,父母希望他回老家陪奶奶,他爱奶奶又不想错过训练的机会,他很矛盾。

.

4、进入口语交际情境。

(1)学生自选交流伙伴组成两人小组,在两人间进行口语交际。

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如何去建议他人,如何让他人脱离困境还缺乏一定的技巧,因此教师在巡视中要及时地加以指导。

(2)邀请几个小组到班上交流,指导评议。

.

5、拓展延伸,小结激励.

(1)说说自己面临的实际矛盾。

(2)鼓励同学们热心出好主意,明晰地交流自己的观点。

(3)师生评议,小结。

第四、五课时

习作:

我眼中的同学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留心周围的人,注意观察,抓住人物个特点。

2、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教学重难点:

学生能真实、生动、具体地抓住人物特点,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第四课时

一、启发谈话,确定对象。

1、同学们,在你们五年多的校园生活中,与同学朝夕相处,结下了深厚的同学情谊,不妨用的笔写写你眼中的同学。

2、想想:

在这么多同学中,我最想写的是谁呢?

是什么原因让我最先想到他(她)?

3、分四人小组互议,相互启发,确定习作对象。

二、读中学写,领悟要点。

1、启发学生从学过的写人的课文中领悟写法。

同学们学过的课文中,有不少是描写人物的,想一想:

在这些课文中,哪些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为什么?

2、引导学生从读过的优秀习作中领悟写法。

引导学生回忆:

同学们在课外读了许多有关介绍人物的优秀习作,想一想:

哪些习作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什么?

3、指导学生从习作“病例”中领悟写法。

出示一篇典型的“病例”,然后组织学生讨论:

(1)启发谈话:

最近老师收到一篇介绍人物的习作,老师看了不够满意。

现在请你们当小老师,给这位同学的习作提出修改意见。

(2)出示“病例”。

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分小组互议,然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这篇习作所介绍的人物为什么给人留下的印象不深?

(3)引导学生归纳写法。

教师先组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