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记.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2165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江源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长江源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长江源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长江源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长江源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江源记.docx

《长江源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江源记.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长江源记.docx

长江源记

长江源记

  一

  20多年前,一部叫《话说长江》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曾这样说起长江:

“长江在这个世界上已经生活了千千万万个春秋,但是它依旧这样年轻,这样清秀;它总是像初生的牛犊一样不知疲倦,永远充满着青春的活力。

  是的,就是这样的一条大江,滋润了中华民族18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占我国陆地面积的五分之一,是黄河流域面积的两倍半。

应该说,中国13亿人口,有相当一部分是长江的儿女。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山脉的主峰各拉丹冬雪山的西南侧。

在以前的教科书里,说长江发源巴颜喀拉山,总长度是五千多公里。

1976年,经过我国科学工作者千辛万苦的实地勘测方才发现,它的源头并不在巴颜喀拉山,而是在各拉丹冬,它的实质长度不是五千多公里,而是6380公里。

从世界河流的长度而论,南美洲的亚马孙河第一,非洲的尼罗河第二,长江就是当之无愧的第三大河了。

  长江从青海出发,流经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一共11个省、市、自治区,最后注入东海。

  长江接纳了七百多条支流,这些支流无私地滋润了半个中国。

它还把我国四大淡水湖中的洞庭湖、鄱阳湖、太湖串联起来,形成庞大的长江水系。

长江流域沃野千里、江山秀丽、雨水充沛、气候适宜,占我国耕地面积的四分之一,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棉花产地。

粮食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棉花产量占全国的33%以上。

长江流域居住着我国三分之一的人口,工农业总产值约占全国的45%。

  长江和古老的黄河一起,共同孕育了文明的中华民族。

  但是,当长江恩泽于我们的时候,我们可曾想到,她的源头到底离我们有多远?

源头的景观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

你可曾向往走向江源,去捧起江源的那一滴水。

  二

  长江,古称“江”,汉代称“大江”。

长江一词是在汉魏六朝的文献中才出现的。

可能是因为长的原因,她才得以“长江”之名。

应该说,在1976年以前的数千年中,中国没有人知道长江有多长,也不知她出身何地。

  现在我们已经非常清楚了,长江从源头到楚玛尔河口叫沱沱河,从楚玛尔河口到玉树的巴塘河口,叫通天河;从巴塘河口到四川宜宾,叫金沙江,从宜宾直到入海口,叫长江。

  但是,我们的前人,由于科学考察和探险不够,他们并不是这样清晰鲜明地认识长江的。

从目前所保留的资料来看,最早关于江源的记载,当推春秋战国时期的地理名篇《尚书·禹贡》。

该书记载:

“岷山导江,东别为沱。

”书中记载岷江就是长江的发源地。

当然,这个说法反映了差不多近4000年以前的看法,后来人们已经发现有些不妥。

这是有记载的江源开端,这个开端是否正确,并不重要,它的意义在于我们的先人在2000年前就开始了关于江河流水的思考。

  尽管长江的源头在何处,仍然是一个不解之谜。

但是,在西汉的历史记载中,有人对“岷山导江”这个说法有了新的解释。

这位解释者认为,“岷山导江”的“岷山”不是嘉陵江所在的岷山,而是今天四川西部的松藩北部的岷山。

这样,岷江就被当作长江的正源了,于是“岷山导江”这个错误便改头换面地继续延续下来。

相反,长江的真正干流金沙江,却被人认为是支流。

东汉班固的《汉书·地理志》记载说:

“绳水出徼外至荆道入江。

”这个话是说金沙江从宜宾进入了长江。

这个记载没错,但它只是把金沙江当作长江的一条小的支流。

  明代初年,有一位叫宗泐的高僧到西藏取经。

他回来途经青海,写了一篇《望河源》的文章,他认为昆仑山就是黄河与长江的分水岭,山北之水是黄河的源头,山南之水是长江的源头。

显然他笔下的昆仑山就是巴颜喀拉山,即现在黄河源头的那一片山脉。

他的这个说法误导了人们几百年,1976年以前,人们基本上认同他的这一“江源说”。

  明代末年,我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遍游祖国的名山大川,历尽艰辛到达金沙江畔,他认为金沙江才是长江的正源。

很可惜,这位伟大的地理学家的脚步只到四川和云南,而未能深入青海,金沙江究竟从哪里流来,他一概不知。

  清代的康熙皇帝曾下决心对长江的源头弄个水落石出,他派出使臣考察长江之源。

但是,这位使臣到达青藏高原后,面对密如渔网的众多河流,不知所以,哪条河流才是长江的正源?

对每条河流又怎样去探索?

他除了无奈还是无奈。

为了交差,他在给康熙的奏章里写道:

“江源如帚,分散甚阔。

”意思是非常明白的了,那里河流就像扫帚一样,千头万绪,百支千条,很难求证哪一条河流是真正的长江源头。

  我们不能责怪前人,在当时的时代,没有交通工具,没有氧气,没有先进的测量仪,能到达如帚的江源一带,并发现江源分散甚阔,已经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了。

  1976年夏天和1978年夏天,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先后两次组织大规模的江源科学考察,对三江源地区进行全面的综合的考察。

通过一条河一条河的梳理,最后将长江锁定在这样一个地区:

它在青藏高原的腹地,西面是乌兰乌拉山,东面是巴颜喀拉山,北面是昆仑山,南面是唐古拉山。

这是一块由西向东倾斜的高平原,长达600多公里,宽达500公里,平原海拔在5000米左右。

  但是,这仍然是一个庞大的地域,在这个地域内有数不清的泉眼,哪个泉眼流出的水才是长江源头的第一滴水呢?

寻找真正的长江源仍是大海捞针。

  在这里消融的雪山、冰水和泉水,汇成万千小溪,小溪又汇成多条小河、尔后大河,从而才组成了长江源头的水系。

  科考队长经过艰辛的探索,发现这众多的小河形成5条大的河流,它们是楚玛尔河、沱沱河、尕尔曲、布曲和当曲。

青藏铁路所经过的通天河,其实并不是通天河,而是尕尔曲,因楚玛尔河河口到玉树的巴塘河口,才能算作是通天河。

如果把沱沱河南面的尕尔曲当成通天河,那就等于把通天河说成是金沙江。

  在这五条主要河流中,论长度,沱沱河最长;论水量,当曲河最大;论流域面积,楚玛尔河最广。

那么,它们之中哪条河才能算是长江的正源呢?

  我们的先人,关于大江觅源的问题,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定义,那就是:

“河源唯远”。

意思是在一条大河的源头,哪个支流最远,哪个支流是正源。

但是,这个定义并不适用长江。

长江源像一条金鱼宽阔的尾鳍,又像一把打开的折扇,组成扇状水系。

沱沱河横贯江源地区中部,北有楚玛尔河,南有当曲,形成长江三源,并先后从两侧汇入,组成长江上游的通天河的主要源流。

  “长江三源”,也是长江水利委员会给长江定的准确定义。

因为沱沱河居中,被确定为正源。

  三

  先说长江的正源沱沱河。

它的名字原来叫托克托乃乌兰木伦河,沱沱河这个名字是青藏公路之父慕生忠将军所取。

将军是位老红军,他自然不知道沱沱河原来那个希奇古怪的名字。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当他修建青藏公路来到这条河边的时候,河里的沙子很细很软,脚踏上去,河沙就把脚面罩了起来,像套了金色的鞋套。

慕生忠高喊一声,此河就叫“套套河”了。

当慕生忠通过电台向中央报喜,说青藏公路已修至“套套河”的时候,电报员把“套套河”改成“沱沱河”。

从那以后,中国的地图上出现了“沱沱河”这个名字。

  沱沱河全长346公里,流域16900平方公里,次于当曲和楚玛尔河。

沱沱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主峰各拉丹冬雪山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

各拉丹冬雪山群,由21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山所组成,主峰海拔6621米,南北长达50余公里,东西宽约20公里。

冰雪覆盖面积达670平方公里,储存着大量的固体水。

雪山群的峡谷中,有104条现代冰川。

冰川和周围的雪山,在充足的日照下,融化成长江最初的源流。

  “各拉丹冬”,是藏语的音译,意思是“尖尖的山峰”。

它以俊朗挺拔的高大身躯,被尊为中华儿女的父亲山。

雪山脚下,冰岩上的纹路,是亿万年岁月雕凿出来的年轮,这就是冰川的真实面貌。

斑驳的冰碛石是地壳和冰川运动遗留下来的痕迹,它留下远古冰川的深刻记忆。

如今,一块小小的冰碛石就能映像出冰川万顷的壮观气象。

  沱沱河虽是长江的正源,但沿着沱沱河溯流而上,却很难到达姜根迪如冰川。

原因是那里一片沼泽,无路可行。

前几年,我到青藏铁路采访时,多次站在万里长江第一桥——沱沱河大桥的桥面上,向西眺望,遥想着河的上游,那一切都看不清的地方。

沱沱河水量不大,河面很宽。

很宽的河面上有上千条小辫一样的细流都在网织缠绕时分时合地流淌。

据说,这些小辫每一千年才梳一条,从这一现象中,就能想象沱沱河是多么古老的一条河流了。

  没看见沱沱河之前,我曾以为它是一条清水河,没想到走近一看,才发现沱沱河这雪山冰川的融水,竟然和长江中下游的水一样,是那么浑黄。

一位环境专家曾给我提供过一组数字,青海境内长江流域每年输入长江的泥沙量是1232万吨,通天河直门达水文站年平均输沙量已超过950万吨,且不断地加剧。

  毫不夸张地说,长江从上到下彻头彻尾地变成了第二条黄河。

沱沱河水文站的同志对我说,沱沱河一年比一年热,水流量一年比一年少,唐古拉山及各拉丹冬的雪线一年比一年升高,不少雪山已经变成摘去雪帽的光头山。

1992年沱沱河的每秒流量为580立方米,1998年每秒流量只有230立方米。

冰川是源区最洁净的天然淡水资源,但居住在沱沱镇的居民们在10多年前就不喝沱沱河的水了。

因为水土流失,上游水量减少,使水中矿物质含量浓度增加,水的味道苦涩,喝了以后腹胀如鼓,还要拉肚子。

  长江源头的环境趋于恶化,既不属于超载放牧,也不属于人为地环境破坏。

严格说来,长江源虽不能称作“无人区”,但仍然是这个世界上人烟最为稀少的地区。

有一年,新闻记者在各拉丹冬的冰川下,发现了两户牧民,都作为天大的奇闻报道出来。

就是这么一个人群稀少的地域,无论他是怎样地超载放牧,对环境也不会形成破坏。

环境的恶化,主要还是源于自然。

  我有一位叫申玉珠的老乡,是这个世界上少有去过姜根迪如的人。

他告诉我,雀莫错和雀莫山是长江中源的一个重要地标。

前往姜根迪如冰川,最好是从雁石坪附近的老温泉兵站离开青藏公路向西,翻越小唐古拉山不远,就能看见海拔6621米的各拉丹冬雪峰。

过了姜埂曲、尕尔曲后再折向北,这时就能看见雀莫山和雀莫错了。

此时再折向南,绕雪峰走大半圈就可以到达各拉丹冬雪峰的西南坡、孕育沱沱河的姜根迪如了。

  申玉珠说,雀莫错是各拉丹冬北面的一个咸水湖,面积相当于10多个杭州西湖,是万里长江源头的第一大湖。

雀莫山在湖边拔地而起,海拔约6000米,高出湖面约千米左右。

雀莫山的山体呈圆锥体,山顶却是圆的,酷似火山口。

雪线以上的山峰,积雪终年不化,远远看去,就像日本的富士山。

  各拉丹冬一带共有70多条冰川,汇聚成了大江最初的源流。

数据显示:

在这一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达15至20公里的范围内,冰雪覆盖面积达790平方公里,各拉丹冬冰川贮存的淡水资源相当于两条黄河的年流量。

此外,仍有26条冰川不断生长延伸,保障了长江水源不会枯竭。

  其中姜根迪如的南侧冰川长达12.8公里,北侧冰川长达10.1公里,因为南侧冰川长,经科学测定,被确定为长江正源的源头。

姜根迪如也就在那个时间,随着世界第三大河的诞生,成为举世皆知的名字,沱沱河也有了大江正源的崇高地位。

  四

  当曲河发源于唐古拉山脉东段的霞舍日阿巴山,海拔5395米的山麓之中。

藏语“当曲”是“沼泽河”的意思,它的长度是352公里。

作为大江的南源,当曲流出了峡谷之后,在一个叫囊极巴陇的地方与沱沱河会合,从这里开始称为通天河。

  当曲的源头和沱沱河的源头不同,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里地下水源丰富,到处是连片的沼泽和泉群。

从高处望去,到处是一汪汪大大小小的水潭,星罗棋布,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奇光,好似银河繁星。

  当曲的流域面积为30219平方公里,居江源泉诸河之首。

它的最初水流是条小沟,叫多朝能。

这里湖泊密布,河网纵横,降水丰富,是长江源头降水量最多的区域。

当曲由于得到丰富的水源补给,水量数倍于沱沱河,是长江三大源中流量最大的河流。

  当曲河初始的源流形成后,先由南向北,又转向西北、东北,再自西向东流去。

与当曲源头一山之隔是澜沧江水系的上源,其流向与当曲正相反,再向南,是发源于唐古拉山南麓的怒江。

因此,有人说这里是“登上分水岭,一眼望三江”。

当曲还有三条支流,它们的源头和沱沱河的源头相似,都是冰雪世界。

  长江的正源,当初是确定沱沱河,还是确定当曲,科考界曾有一番争论。

如果从多朝能算起,当曲的长度比沱沱河多了6.5公里,其流量比沱沱河多了5倍。

但是,专家们仍然认为沱沱河作为长江的正源更为合适。

因为确定大江正源,不能只看河流的长度,主流和支流的流向关系也很重要。

从地图上看,沱沱河由西向东,非常顺直,发源地是雄伟挺拔的冰川;而当曲的源头则是海拔较低的沼泽,河水虽则流量大,但它与长江干流的方向不够顺畅。

因此,最后决定,仍然以各拉丹冬的姜根迪如作为长江的正源,那里迷人的雪峰,圣洁的冰川,很像一个伟大民族挺立巍然的形象。

  五

  我曾多次与楚玛尔河相会,它的上游特别广阔,支支岔岔的大小支流,从广阔的可可西里的草原上流来。

遥远遥远的远方是积雪的昆仑,对途经楚玛尔河的游客来说,你会感到,这河可能就流自于那遥远的雪山之上。

  因为和楚玛尔河是近距离的接近,因为河的西岸没有耸起的雪山,你会感觉到此河的博大。

其实,在长江三源中,楚玛尔河的长度最短,也是水系较为单调和最不起眼的一条河。

  楚玛尔河的古名叫那木七图乌兰木伦河,藏语意为“红水河”,作为长江的北源,它的流域面积为20909平方公里。

楚玛尔河穿多尔改错湖而过,过去人们误以为该湖就是它的源头,其实它的真正源头,还在多尔改错湖上游150多公里的黑脊山东麓,那个地方地处昆仑山南支可可西里山,海拔5432米。

但这里地势平缓,一条条干涸的沟谷,一片片风积沙丘,广布在山坡和河畔。

一眼望去,沙海起伏,沙丘像一弯弯的月牙,这就是地质学家常说的“新月形沙丘”。

这里的沙丘一般高二十米左右,最高可达五十米。

这无疑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分布区域了。

  在《长江志》一书中,当曲和沱沱河都有准确的经纬度数据,唯独楚玛尔河语焉不详:

“楚玛尔河有北、西两源。

北源发源于可可西里山东部海拔5301米的高地,曲折西南流转至海拔4780米处与西源汇合。

西源发源于可可西里黑脊山南麓,分水岭海拔5432米,出山后,向南转东南流至一咸湖,再出与北源汇合。

  楚玛尔河的年降水量,虽然仅及当曲流域的一半,沿岸沙丘也多,但是,它的湖泊却不少,在下游接纳了昆仑山南坡大量的冰雪融水和较多的地下水后,水量也明显增大。

楚玛尔河从发源地向东流去,先后穿过叶鲁苏湖和青藏公路以及青藏铁路,最后折转向南,在当曲河口下游二百多公里处,汇入通天河。

  大江之源是个神秘的地方,尽管探险家一次次探险求索,科学家一次次地科学考察,但对大江之源的认识仍然微乎其微。

可以这样说,百分之八十的江源之地,从古到今,还不曾烙印上人类的足迹。

但是,无论我们了解或不了解大江之源,无论我们去过还是没去过大江之源,人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认识,那就是长江和自天而下的黄河,流淌着的都是中华民族的乳汁,长江用她的生命的乳汁喂养着中华大地的半壁江山。

长江是沧海桑田的动力,是辽阔土地的母亲;长江造就了土地,造就了文明,养育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

  当我们享受着长江给予的一切的时候,当我们领略着长江两岸数不尽的奇丽风光、江山如画的时候,当我们讲不完长江给我们留下的历史陈迹和神话传说的时候,我们切莫忘记人迹罕至的大江之源,那里是血脉之源,那里是生命之根。

是那里普普通通的水滴敲响了长江宏伟乐章的第一个音符;是那平平常常的水滴留下了长江万里行程的第一个脚印。

一滴、两滴、三滴……无穷无尽,终于汇成了华夏神州的第一条大河。

  那一滴一滴的水,有你、我、他,有历史,有未来的生命,有前进的力量,有中华民族的骄傲和自豪。

  

  2008年12月17日

  写于京西桐乡小庐

  ●纸上耕夫

出师表

两汉:

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