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1800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docx

《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docx

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

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临床CRO公司

内容提要

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临床CRO

一、什么是临床试验CRO?

临床试验合同研究组织Contract ResearchOrganization(CRO)是为医学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专业临床试验服务和咨询的商业机构。

[1]CRO公司主要分为临床前(Pre-clinical)CRO公司和临床CRO公司。

临床CRO公司分为临床试验全程服务CRO(Full-ServiceClinicalTrialCROProvider)和“单项服务CRO”(FunctionalServiceCRO),后者如只提供SAS软件编程公司、专门提供(CDISC)数据格式转公司换、提供伦理报批公司、甚至独立的伦理委员会的公司。

所有这些都是CRO公司。

当然,还有专业的远程数据捕捉(ElectricDataCapture,EDC)公司--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SaaS)型CRO公司。

临床试验CRO公司在只有某个化合物进入人体试验(HumanSubjectsClinicalTrial)阶段才开始介入。

临床试验CRO的主要工作包括临床试验的可行性分析(FeasibilityAnalysis),临床试验方案(Protocol)设计,临床试验病例报告表(CaseReportForm,CRF)、知情同意书设计(InformedConsentForm,ICF)等研究工具设计,临床试验中心(TrialSite)筛选、临床试验伦理报批、试验中心管理、研究药品(InvestigationalProduct,IP)管理、临床试验数据管理、结果统计分析和临床试验报告等。

[2]临床试验CRO公司一般简称为“临床CRO”公司。

此文主要讨论提供“临床试验全程服务CRO”公司。

数据显示,2006年,全球制药公司在研发外包服务方面的花费大约占其研发费用的23%,临床外包的花费增长(16%)比临床研发的花费增长多11%。

预计到2015年,全球药物研发外包的市场份额将达到700亿美元左右。

[3]

一个业界普遍的共识是,由于一种新药全球平均研发成本为8-12亿美元,为降低成本,许多国际医药巨头正在大力削减研发开支,纷纷把新药开发中的非核心部分脱离出来,并把越来越多的研发工作外包给印度和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而中国因为相关人才密集、成本低廉,成为外企首选地之一。

[4]

正是由于新药研发成本的日益增长,许多跨国制药公司开始剥离研发中的非核心部分,逐渐催生出了一个庞大的全球研发外包市场。

根据统计,美国有300多家CRO公司,欧洲有150多家。

[5]全世界医药研发外包业务正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而中国也逐渐成为跨国制药公司的研发外包的目标国家。

中国的CRO公司迅速成长,目前已经有300多家。

[6]

二、临床CRO承接那些研究?

过去临床试验CRO主要服务于研发型的制药企业。

随着CRO工作的深入、技术进步和临床试验专业化程度的增高,临床试验CRO公司为所有医学科学研究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

由于国际上如美国FDA对新药审批趋于越来越严格,制药企业唯恐那一个环节出现点儿闪失导致新药审批不能通过进而导致数亿美元的经济损失,因此制药企业对于CRO的要求,尤其是数据溯源和文档记录方面提出了几乎苛刻的要求。

对临床试验数据采集、数据传输、数据清理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工具---远程电子数据捕获系统(ElectronicDataCapture,EDC)更是严格有加。

[7]临床CRO在科研方法学设计、双盲随机等所以服务对象、对研究的流程控制和多中心高效快速的推进能力是临床医生所不能比拟的,因此其业务范围远远超出了新药研发临床试验本身。

从国家临床科研课题到各种医生自发的临床研究都能看到临床CRO的身影。

三、中国有哪些临床CRO公司?

目前我国临床CRO主要分为国际CRO在华分支机构和中国本土CRO两大类:

第一类CRO主要承接对试验方案要求严格的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他们基本不参与国内独立临床试验项目的竞争,其中包括:

QuintilesTransnational(昆泰),Covance(科文斯),PAREXELInternational及PPD等全球排名前四位的CRO均已在华开设了分支机构;第二类主要承接国内临床试验项目的本土CRO公司,其中5-7家有能力承接跨国制药企业在华的独立临床试验项目,如北京翰博瑞强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杭州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及上海日新医药发展有限公司等,其他众多CRO公司仅有能力为国内企业提供要求不高的临床试验外包服务。

在众多的本土CRO公司之中又仅有北京翰博瑞强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一家在美国为当地公司提供临床试验外包服务。

1.第一类:

国外知名临床CRO公司名单

名称

中国办事处

公司优势

1Quintiles(昆泰)

Y

全球外包服务中占有率最高,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较高的覆盖率,服务全面,包括I-IV期临床均可以实施,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室,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不同的试验。

2Covance(科文斯)

Y

全球占有率第2位的CRO公司,公司优势特点与Quintiles相同。

3PPD

Y

基本优势同Quintiles等类似,其在国外具有较高的市场,中国市场相对薄弱。

4Parexel(鼎晖)

Y

服务内容与Quintiles类似。

 

2.第二类:

中国本土实力较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CRO公司名单*

之所以把这几家CRO公司单独列出,是因为他们主要承接外商制药企业临床试验业务。

也就是说,他们有能力为在华的跨国制药企业提供专业的临床CRO服务。

他们是中国本土CRO的中坚力量。

在技术和管理方面逐渐向国际知名临床试验CRO公司靠拢。

在临床试验CRO领域,看一个CRO的总体能力高低主要看他为那些客户提供服务。

外商制药企业对CRO的质量、合规性、公司知识产品保护、数据资料保密等诸方面都有近乎苛刻的要求,其强大的质控部门(往往从海外派人)不会因为临床试验在中国进行而降低其质量的标准。

即使是上市后的IV期临床试验也是如此。

公司名称

中国总部

公司优势

北京翰博瑞强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临床试验全程服务CRO;中国首家且是唯一一家实现OracleClinical(OC)系统汉化的公司,实现中文数据录入,24H的后台支持;其全资的SMO子公司可以实现高质量的临床试验场地管理。

杭州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杭州

中国第二家IPO的CRO公司。

公司出主营CRO业务之外,还进行新药研发等延伸业务。

是规模上国内最大的CRO公司。

普瑞盛(北京)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

SMO,医疗器械,药品注册,数据管理,统计分析等。

润东医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上海

临床监查、数据管理、统计分析、医学写作及翻译等。

诺思格(北京)医药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北京

历史较短,发展快速,药品注册、临床监查、医疗器械、生物统计、医学事务等。

上海日新医药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

日资企业,国内主要以药品市场调研、药品注册、临床试验监查、数据管理、医学撰写等。

方恩(天津)医药发展有限公司

天津

历史较短,由滨海天使基金与德丰杰龙脉基金联合在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设立,是一家临床药物开发CRO(新药开发外包服务组织)公司

3.第三类:

擅长中药临床试验的中国本土CRO公司名单

公司名称

中国总部

公司优势

北京博诺威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

临床前研究为主的新药研发、注册及产品评估等服务。

广州博济医药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

中药保护品种临床试验;中药的药代动力学和生物等效性试验;非注册用途的临床评价。

北京炎黄医药有限公司

北京

中药研发,技术转让,主要经营制造、销售中药饮片、医药信息咨询、技术开发等。

4.第四类:

擅长国内仿制药临床试验的中国本土CRO公司名单

公司名称

中国总部

公司优势

北京万全阳光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

国内最早IPO的CRO公司。

新药及医疗器械的临床前研究、注册报批、临床研究等服务。

北京春天医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北京

药品注册代理、I-Ⅳ期临床研究、临床监查与稽查、受试者招募、医学事务。

北京精诚泰和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

特色:

医疗器械、保健品、化妆品以及医药器械公司的注册及市场准入服务。

医药市场与政策研究。

医学文献资料翻译:

提供语、德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韩语的专业翻译服务。

 

5.第五类:

新近成立或规模较小的CRO公司

其他国内300余家CRO公司基本属于此类。

以承接国内制药企业的临床试验外包服务。

四、如何选择CRO公司

1.第一类:

外商临床CRO公司

质量上绝对高大上,国际上信誉口碑皆好。

当然在服务收费上也绝对不含糊。

例如肿瘤领域的临床试验,平均一例患者费用基本5万美元(大约30万人民币)以上。

记住这是一例患者哦。

国内企业只能望其项背,即使上述非常牛X的第二类本土CRO公司,类似的临床试验每例5万人民币也拿下了,与人家相去甚远。

所以,这类公司在国内承接的基本上就是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

国内得到大笔投资的研发机构,如果希望自己的产品同步在北美、欧洲上市,自然也只能选择他们。

所以,国内委托他们进行临床试验的申办者还是凤毛麟角。

2.第二类:

本土实力派临床CRO公司

这是几家在国内相对有规模、有水平、有实力的CRO公司。

目前主要的客户是外企在中国的临床试验。

由于外商制药企业不可能单独为中国开展的临床试验制定单独的SOP,因此他们都遵循国际公认的临床试验标准,最终取得的临床数据具有说服力。

因此,经济实力雄厚的国内企业越来越多地委托他们开展临床试验,以图将来其数据在国际研发市场能买个好价格。

目前比较注重临床试验质量的国内大型研发企业例如石药集团、成都康弘、以岭药业、天津天士力等都开始积极与这些公司合作。

这类CRO的价格往往是国际平均价格的1/3~1/2。

质量也与外商临床CRO越来越靠近,是性价比较高的CRO公司。

这类CRO所以能为国外大公司所承认,是这些公司具有自己的优势和特点,[8]例如:

1、CRO在国内的发展目前处于膨胀阶段,一些丰富经验的早期监查人员已经逐步成为这些新开或者成熟公司的主流支撑点,有成熟的培训系统和支撑项目顺利开展的经验和人脉资源。

2、他们到目前为止已经涌现出一批有丰富经验的高级人才,具有良好培训系统,成熟且丰富的治疗领域的项目管理经验,本身还拥有开展项目的EDC系统及相关的技术支持等。

如:

北京翰博瑞强医药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与EDC供应商Oracle深化合作,建立了深度合作伙伴关系,是首家且是唯一一家在中国实现了Oracle系统的汉化,大大减轻了研究人员的中国负担,同时减少了由于语言障碍问题导致的不必要的query等问题的产生,提高了研究者的工作效率的同时减少了研发的费用。

此外杭州泰格医药科技有限公司及上海日新医药发展有限公司公司也有不俗的表现。

3、价格优势:

这一点就不多说了。

4、人脉优势:

临床研究是一个长期、专业的项目执行过程,非专业内行人员没法判定谁优谁劣,更加上项目的唯一性和不可比性,加之在中国项目的审核需要提前经过GCP中心的审阅并通过才可递交到EC审阅(国外仅需要EC上会审阅),因此增加了项目开展的准备时间及不确定性。

本土CRO公司在此方面能更好的与医疗机构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加速推进审批速度且能减少项目开展前的不确定因素。

3.第三类:

中药临床CRO公司

中药是中国的一大医药支柱产业。

这类CRO精通中药临床试验。

如果中药希望走出国门,用严格的临床试验数据自证突出的疗效和安全性,还是建议委托第一类或第二类CRO公司。

[8]

4.第四类:

擅长仿制药临床CRO公司

汽车有宝马奔驰,也有捷达夏利。

针对的消费群体不同。

别以为第四类临床CRO就差到哪儿,其实能够在这么严酷竞争的市场---临床试验是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能够生存下来并且还有一定的口碑,那是一定得有两把刷子的。

如果您正在寻找为您开展仿制品上市的临床CRO,他们绝对是不错的选择。

5.第五类:

其它临床CRO公司

这些往往是新近成立或者规模较小的CRO公司。

他们的实力也不容小觑。

有人统计这类CRO公司多达300余家。

如果您在新药研发刚刚起步,或者您的公司从前有一定的研发能力,与他们共同成长还是不错的选择。

别忘了,他们比上面的第一、第二类虽有差距,但是与目前国内大多药企相比还是“专家级”的。

目前国内药企大多没有科研的严谨习惯及相关的科研体系,尤其是具有临床试验管理经验的人员缺失,所以GCP基本成为一个走形式的过程,在试验过程中存在着极多的不正规行为。

另外药企很多没有很专业的临床试验管理和质控人员,所以找CRO也是一种主流趋势。

即使您是大学教授、临床药理专家,但是对于临床试验的管理您可能还是门外汉。

如果您欲投入新药研发中,建议您还是与第一类、第二类临床CRO合作。

盲人骑瞎马那一定是要误事的。

五、如何找到满意的临床试验CRO公司?

互联网初筛:

其实您在读完本文已经对国内的临床试验CRO已经有一个基本了解了。

建议你再到各家CRO的网站浏览一下,看看各家的优势。

竞标会:

通知几个目标CRO公司参加产品的临床试验竞标会议。

逐一对各家CRO公司的公司介绍、价格、设施、实施方案进行评分。

很容易得出前三名。

如果您只通过一个竞标会来取舍CRO公司您会大大滴上当。

建议你一定组织公司管理人员,必要时从外企临时“借”一个内行,到CRO的办公室现场了解情况。

行话叫“DueDiligence”或者“FunctionalAssessment”。

有些公司对自己的能力无限夸大。

现场尽职调查还是能看出许多问题滴。

最后,建议您不与同时从事新药研发的临床CRO公司合作。

您想呀,您研发,他也研发,最后你还有知识产权保密可言吗?

六、中国临床CRO公司的国际地位如何?

中国临床CRO公司的发展还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2008年-2012年在美国每年举行的国际DIA(DrugInformationAssociation,DIA)会议上,中国也只有北京翰博瑞强、杭州泰格、北京普瑞胜等寥寥无几的临床CRO公司公司参加。

在大部分来自美国、英国、印度的600余家CRO公司之间显得形只影单。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我国临床新药研发的水平—与国际水平还有很大的距离。

虽然多数天真的国内媒体大肆炒作“药物全球研发外包之青睐中国”,原因在于“中国的试验费用仅为美国的22%;在中国招募患者比美国、欧洲和日本更容易”。

“这些条件对跨国制药公司有很强的吸引力”。

甚至认为国际新药研发也会像乔布斯的iPhone一样转移到中国。

这实在是大错特错。

说一个简单是事实:

任何一个进入III期的“新药”都要进行15-20个I期和II期临床试验,加上以前同类化合物失败的,大约会是60个I期II期临床试验对应一个III期临床试验。

也就是说,在新药研发方面,大量的工作在I期和II期临床试验。

这个阶段才是新药研发的核心阶段。

新药研发的技术水平、经验学识、Know-How都在这里。

而中国药监局(CFDA)是不鼓励PhaseI、II进入中国的(担心中国人当临床试验“小白鼠”)。

当研发企业/机构决定上一个I期/II期临床试验时,由于面临15年专利期限的压力,他们一般要求短短几个月内结束这些10到40例的临床试验。

但是在中国,半年的时间连翻译资料还做不完呢,更别说还要等待CFDA接近2年才能将临床试验批件批下来(有时还不一定能批下来)。

做研发的老板哪个等得起呀。

新药研发与军工制造不同,新药研发是市场竞争最充分的,所以临床试验的商业竞争全球化的厉害:

你不批准,有愿意做的,人家新加坡、台湾、印度、巴西、俄罗斯,还有大批的东欧国家直接接手基础资料为英文的临床试验申请,多数2个月临床试验批件就搞定了。

创新药物研发商拿着钱袋子全世界寻找适合他们开展新药临床试验的国家。

要知道,对于一个可能的化合物,研发费用不是最重要的,对他们重要的是时间,时间,时间!

全球早上市一天,意味着产品上市的成败,意味着十亿研发美金打了水漂还是收获一个未来的金库。

中国,恰恰不能满足他们这个最大需求,导致中国新药研发技术一直无法与发达国家比拟。

技术,尤其是新药研发这种先进的科学技术,不经过大量真刀真枪的磨练是不能进步的。

至今,国际上在中国所开展的I、II期临床试验总数远没有新加坡和台湾的多。

介绍完这些大环境,各位看官自然了解了我国CRO在国际上的地位了吧。

因此,中国本土CRO公司欲求自身强壮,在世界众多临床CRO公司中占有一席之地,没有国际化、全球化、积极加入国际竞争是难以做到的。

翰博瑞强公司早从2008就开始在美国成立公司积极融入国际竞争。

杭州泰格在2013年也开始高调在海外设立机构加入国际竞争。

这都是中国CRO逐渐走向成熟的开始。

七、中国临床CRO具有哪些国际竞争力?

有一位外国朋友Dr.KerrySpear认为,中国CRO的优势在于其高技术能力,包括强大的物理学和生命科学教育体制;大量中国科学家在国外接受过教育和培训;在美国和欧洲制药公司的多年工作经验;中国CRO的高级职位中“海归”越来越多;这些无疑会提供中国临床CRO的技术水平。

说的不错。

但是,正如翰博瑞强总裁孟凡强所说:

在美国哪家大药厂统计分析、SAS编程的技术骨干顶梁柱都是中国人,但是部门管理者、决策者(DecisionMaker)大都是美国人和印度人。

因此,中国CRO公司团队中拥有大量海归、医药专业人员虽然有助于提升团队总体技术能力,但是并不代表中国CRO具有国际竞争力。

因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归根到底是老板的国际竞争力。

否则,我们花高价钱把比尔盖茨的团队请来、把乔布斯的团队挖过来不就战胜微软、完胜苹果了吗?

谁都知道没这么简单。

随着中国本土临床研发工业的崛起,中国临床CRO公司与国际CRO公司的融合,中国领先CRO公司的全球化逐渐深入,中国临床CRO公司也会逐渐克服规模小、业务单一的弱点,逐渐建立自己独特的质量体系,中国临床CRO在未来数年会迎来大融合、大发展和质量跨越。

远看国外临床CRO发展的轨迹和国内众多充分竞争工业领域企业发展的历程,中国临床CRO公司未来几年有可能会逐渐发展合并(技术融合、并购兼并等痛苦过程)出数个功能齐全的“一条龙服务”型巨型企业,同时也会分裂出众多更加专业化细分的小微型临床CRO企业。

所有这些宏观策略的变化,都是企业家---临床CRO老板在企业白热化竞争中、在与中外CRO公司的血拼中逐渐摸索制定的,非技术骨干能够所为。

相信不远的将来中国会涌现出大量目光远大的临床CRO国际领军人物,还有他们领导的真正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临床CRO公司。

临床CRO企业的另一个发展可能是逐渐去除目前的高度同质化倾向。

与临床前CRO不同,现在的临床CRO最主要的家底就是几个高素质的员工或合伙人。

这些人一旦离开企业公司便一无所有。

未来的临床CRO公司要想具有竞争力,那一定得有自己公司独立知识产权和独特的东东,有其他CRO公司难以复制的系统。

例如翰博瑞强公司在美国甲骨文临床试验专业软件OracleClinical,OC的基础上改革创新,开发出自动化程度更高、效率更加卓越的远程数据采集和数据管理系统。

这些发展能够最终提升中国CRO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中国逐渐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和短时间依然持续的低成本优势,也会相应提升中国CRO公司的国际竞争力。

八、总结

中国临床CRO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我国的临床CRO产业作为一个整体而言,尚处于起步阶段,不仅与发达国家CRO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就是与印度相比也有明显的不足。

临床CRO必将成为整个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CRO的快速发展带来较高的经济利益是毋庸置疑的,除了外包本身获得的利润外,还可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延长周边产业链,产生诸多有益的关联效应。

[9]

目前制约我国CRO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目前国内新药研发的制度和环境不利于国内CRO公司参与国际竞争,在中国根本就没有形成国际新药研发的市场!

有些决策人一方面高喊“加快新药研发”的口号,另一方面明确表示“中国不可能成为CRO发展的市场”,自相矛盾。

[10]

事实上,发展我国的临床CRO产业对于提高制药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有重要的意义。

大力发展新药研发的外包业务有助于培养我国自己的新药研发人才、建立与发达国家接轨的质量标准体系。

 翰博瑞强、泰格等一批本土CRO公司的涌现,引领着中国CRO行业的发展。

同样此类CRO公司的发展也为我国CRO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当我们的CRO能更高的融合到全球化的步伐之中时,中国的CRO企业亦会在全球的药物研发外包中体现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

九、参考文献

[1]Mirowski,Philip,andRobertVanHorn."Thecontractresearchorganizationandt-hecommercializationofscientificresearch." SocialStudiesofScience 35.4(2005):

503-548.

[2]Karlberg,JohanPetterEinar,andMarjorieA.Speers,eds.Reviewingclinicaltria-ls:

Aguidefortheethicscommittee.Karlberg,2010.

[3]方剑春,熊光明."CRO中国准备好了吗?

跨国制药公司如何看待."中国医药报(2008):

30-31.

[4]Clemens,Norbert."Outsourcingindrugdevelopment."(2010):

48-49.

[5]刘虹."中国CRO于全球研发迁移巨浪中翱翔."医药经济报(2011):

29-30.

[6]Zhou,Yibing."OpportunitiesinbiopharmaceuticaloutsourcingtoChina."BioProc-essInternational5.1(2007):

16-23.

[7]Schaltenbrand,Nicolas."Large-scaleElectronicDataCapture–WhenSizeIsNott-heOnlyIssue."TouchBriefings,London

[8]黄霞."中国式CRO的发展之路."中国科技投资12(2012):

35-38.

[9]王德禄."生物CRO的中国机遇."中国科技财富1(2013):

39-40.

[10]Zhang,Tianyi,etal."The5thAnnualShanghaiSymposiumonClinical&Phar-maceuticalSolutionsthroughAnalysis."Bioanalysis6.17(2014):

2295-23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