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模板.docx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模板.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模板
第十章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教学目标】
IS-LM-BP模型;内外平衡;资本完全流动下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固定汇率与货币主义的方法。
政策环境与政策目标;资本可流动情形下的宏观经济政策;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之争。
【教学难点】
固定汇率制下,影响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因素。
浮动汇率制下,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特点。
案例分析:
中国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经济波动存在明显溢出效应。
从次贷危机到欧债危机,世界主要经济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波及。
为了减轻这种影响,必须更好地将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起来。
2008年以来的经济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我国高速增长的贸易和资本“双顺差”,我们可以通过政策间的双向协调、利率市场化、国债买卖和一揽子汇率制度等政策来调控宏观经济,进而达到稳定经济增长的目标。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一般分为内部和外部均衡目标,前者要求达到一国资源的充分利用(特别是充分就业)和国内物价水平的稳定,而后者则要求一国国际收支的基本平衡。
20世纪50年的米德(Meade,1951)最早提出了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搭配思想,丁伯根原则则确立了为了达到一个经济目标,政府至少需要运用一种有效的政策工具,推而广之,要实现N个经济目标,则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N种有效的政策工具。
这一结论对开放经济而言,具有鲜明的政策含义。
但该原则在实践中却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为此,蒙代尔提出了“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蒙代尔主张在内外失衡同时存在的条件下,将实现内部均衡的目标指派给货币政策,而将实现外部均衡的目标任务指派给货币政策,即蒙代尔指派法则。
这一原则也成为后续理论研究和政策运用的基本准则。
蒙代尔(1960)和弗莱明(1962)提出了在国际资本完全流动条件下将标准的IS-LM模型扩展到开放经济系统分析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M-F模型)”。
他们的研究为不同汇率制度下的政策效果评价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用的分析框架。
M-F模型的一个重要结论是:
对于开放经济体而言,在资本高度流动的情况下,如果采取固定汇率制度,那么货币政策是无效的;如果采取浮动汇率制度,则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在M-F模型的基础上,Krugman(1999)进一步提出了所谓的“三元悖论”,即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目标是不可能同时实现的,各国只能选择其中对自己有利的2个目标。
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流动程度日益加深,已经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必然结果。
Krugman的“三元悖论”指出为了维持一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就必须牺牲汇率的稳定性而实行浮动汇率制;或者为了保持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稳定性就必须牺牲资本的完全流动性,实行资本管制;再者为了维持资本的完全流动和汇率的稳定性,就必须放弃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尽管2005年7月1日,我国结束了单一盯住美元的制度安排,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但本质上还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度。
因此,在我国资本市场尚未开放的情况下,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必然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进而影响货币政策的选择及其执行效果。
从我国的货币政策实践来看,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直接信贷控制手段已经不能适应开放经济的需要,资本流动性增强、货币供给渠道增多、外汇占款的增加使中央银行在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时常力不从心。
长期以来,我国将汇率稳定与货币政策独立作为目标,并对国际资本流动实施较为严格的控制,以此作为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政策组合。
但是如果中国继续维持这种制度安排,不仅面临着运行成本和风险递增约束,而且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会不断降低,宏观均衡遭到破坏,影响经济的稳定发展。
所以,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同时实行资本账户自由化或者资本自由流动成为大势所趋。
从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上看,政策工具的配合主要表现为财政投资项目中的银行配套贷款与发行国债以及央行公开市场的反向操作相结合;从时间的协调性上看,货币政策在启动经济增长方面明显滞后,但在防止经济某段时间内过热、通货膨胀率过高方面具有长期效果,而财政政策的作用体现于短期内开展投资活动进而达到在短期内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
以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为例,次贷危机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全球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
如2008年主要发达国家地区的GDP平均增速只有-0.2%,2009年更是降低到了-4.0%。
主要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均有所下降,2008年的平均增速为4.7%,2009年骤降到0.3%。
但在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中,我国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始终将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8%以上,对世界经济的复苏起到了重要作用。
危机过后,积极财政政策与宽松货币政策一起,共同对经济产生正面的推动作用。
此次经济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很多出口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国家在进一步增加出口退税率、努力稳定出口的同时,出台了一揽子刺激经济措施。
包括从2008-2010年安排4万亿资金强力启动内需。
这次和上一次金融危机相比,政府加大了对民生项目的投资,同时投资范围更宽,力度更大,以解决收入不平衡问题,更多向弱势群体如农民和农民工倾斜。
希望通过扩大内需,以确保解决保持一定的增长率。
货币政策上,国家努力提高银行体系的流动性,以保持货币信用以比较合理的增速增长,同时进一步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促进作用。
从一系列的刺激经济的举措中,我们可以看到财政的资本性支出带动作用本身就非常大,政府资金对其他资本具有非常强的引导效应,如果能够与货币政策配合,这种政府投资、银行跟进可以产生巨大的投资效应和规模,其拉动效应也是非常显著的。
但是在我国资本项目有限管制和管理浮动汇率制度背景下,我国的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弱有效。
特别是我们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当国内需求过度扩张时,可使我国进口大幅增加,贸易出现逆差,此时会对人民币产生贬值压力,若支持汇率稳定,外汇市场干预所导致的外汇储备数量减少,货币投放量的收缩将对内需的扩张起到抵消作用。
因此,扩张内需与维持人民币汇率稳定是相互冲突的,扩张内需虽然可以抵消外部需求的降低,但是以牺牲汇率稳定为代价的。
另外,扩大内需还会带来我国经济结构上的变化,它使内需所拉动的部门生产上升,出口部门则因稳定的汇率政策而受到负面影响。
因为在汇率稳定的条件下实行扩大内需的政策,不能充分运用汇率手段调整扩大内需可能导致的国际收支逆差,并且通过动用外汇储备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会使本币投入量减少,从而对经济产生紧缩效应。
总之,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政府始终在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与配合方式上,方法上不断摸索前行。
为了进一步保持经济稳定持续增长,还有以下需要注意的地方:
1、应对财政与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有正确认识,在此基础上以合理分工为前提力争实现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运作。
经济总量和经济结构是一个经济体协调发展所必须考虑的两个关键因素。
货币政策的优势在于对总量进行调节而财政政策更适用于对结构进行调整,无论哪方面缺少或弱化,都会导致经济失衡并造成严重后果。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总量失衡问题尤为突出。
如果使用货币政策对货币供给和需求进行调节,虽然可以达到控制经济总量的目的,但随之带来的贷款迅速增加,有些年份甚至超过了当期财政收入的总和,这种失衡状态会带来财政弱化,使国家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能力降低,进而逐步丧失对经济结构的调整能力。
2、对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工具的手段及应用范围作适当调整。
货币政策对总需求的调整应尽量降低行政干预,并采取多样化的市场手段和工具,例如利率、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并遵循商业银行市场经营原则,减少政策调节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政策性风险,促使其发挥稳定的调节作用。
财政政策的作用范围应以基础性和公益性投资性项目为主,明确政府在公共投资领域的主导作用。
财政政策不宜参与竞争性投资项目,该领域的投资应以货币政策为主,充分利用市场的调节功能以防止盲目投资达到节省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实现财政政策的多层次调节,以预算、税率等宏观调控手段对宏观经济总量进行调节进而影响社会总供求关系;以财政的投资性支出等手段对产业结构及区域经济结构进行调节;财政补贴和转移性支付手段可以对微观的居民及企业形成影响,进而实现财政政策的微观调节功能。
(案例来源:
张鹤,姚远,工业技术经济,2012第2期)
前面几章我们已分别介绍了汇率和国际收支及其调整问题,这一章我们介绍开放经济条件下对应不同的汇率制度的宏观经济政策。
市场的自动调节机制虽然有其优点,但也存在着严重得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市场会失灵,因此,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要求,采取适当的调整政策是非常必要的。
在开放经济中,一国采取的经济政策会受其贸易伙伴行为的影响,也会影响贸易伙伴国的经济。
此时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再是单纯的国内政策,它会产生“溢出效应”,因此,国家间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互动的。
经济越开放,溢出效应和互动性就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间的经济政策协调成为国际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经常性的行为。
第一节内外平衡与政策工具
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同,开放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政策环境和政策目标也更加复杂。
概括而言,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四个方面。
其中,经济增长的目标是长期的,从短期来看,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就是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这三大目标从内外经济的角度看就是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
一国宏观经济政策手段的运用就是为了实现内外经济的同时平衡。
一、内部平衡与外部平衡的含义
英国经济学家,197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士·米德(JamesMeade)在其重要著作《国际经济政策理论,第一卷:
国际收支》(1951年)中提出了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概念,专门探讨了一国同时实现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政策选择和配合问题。
此后,不少经济学家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但经济学家对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概念有不同的解释。
最初,内部平衡概念被说成是实现没有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
米德指出:
“内部平衡的目标仅仅是保持足够高的对各国国内产品的总需求水平,以维持充分就业,但总需求水平又不致高到使货币价格和成本出现持续的膨胀。
”以后,出现了表达通货膨胀与失业交替关系的菲利普斯曲线,人们又把内部平衡概念解释为菲利普斯曲线上的一个最优点,在这一点上,进一步降低失业的边际收益将被随之引起的通货膨胀上升的边际成本所超过。
米尔顿、弗里德曼提出自然失业率假说后,内部平衡就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与自然失业率意义相同的概念。
总之,内部平衡可以一般地定义为一国内部经济保持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状态。
外部平衡是指一国的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既无国际收支逆差,也无国际收支顺差。
但是对于国际收支平衡,不同的经济学家有不同的解释。
米德的分析主要限于经常项目,因此,外部平衡主要指经常项目不发生盈余,也不发生赤字的状态。
以后的经济学家注意到了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性,因此国际收支平衡或外部平衡是指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一起的总平衡。
我们这里讲的外部平衡就是在这一意义上使用的。
现代政策制订者充分注意到了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性,并致力于外部平衡的实现。
若国际收支逆差太多,该国则难以支付国外债务;若顺差太多,又使外国难以支付该国债务。
尽管一般情况下多数国家都优先考虑内部平衡,其次才是外部平衡,但当一国政府面临持续的、严重的外部不平衡时,也不得不改变轻重缓急的顺序,优先考虑外部平衡问题。
二、政府实现宏观经济内外平衡的政策手段
同时实现对内经济平衡和对外经济平衡,将使一国经济处于最适宜的发展状态。
但这种状态在现实中是很难达到的,一国经济往往是在失衡-调整-平衡-再失衡的循环往复中,以及国内外经济的相互矛盾和制约中发展的。
为达到内部和外部平衡的目标,政策制订者会采取相应的政策,一国政府可采用的宏观经济政策手段从结构上看,分为支出——改变政策、支出——转换政策、直接控制。
支出——改变政策是指政府通过改变社会支出对总需求加以调节的一种需求管理手段。
它包括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指的是调整政府支出或税收,或者两者同时改变。
当政府扩大支出和减少税收时,财政政策就是扩张性的。
这些行为通过乘数效应导致国内产出和收入的增加并且导致进口的增加(增加量取决于该国的边际进口倾向)。
紧缩的财政政策是指减少政府支出或增加税收,这两者都会减少国内产值和收入并导致进口减少。
货币政策涉及到国家货币供给的变化,这将影响国内的利率。
如果国家增加货币供给,利率会下降,则货币政策是宽松的。
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投资增加并通过乘数效应使收入水平上升,并进而使进口增加。
与此同时,利率的降低还会导致短期资本外流或短期资本流入减少。
反之,如果政府减少货币供给,利率将上升,货币政策是紧缩的。
这将阻碍投资收入和进口增长,并且将引起短期资本流入或流出减少。
支出——转换政策是一种通过改变汇率(货币贬值或升值)来调整国内需求结构,以实现经济均衡的政策。
因而支出——转换政策是与对外经济目标直接联系的政策。
货币贬值可使国外产品对国内产品的相对价格提高,从而使需求转向国内产品,并刺激国内出口行业的发展,使国际收支逆差得以改善。
但这也会使国内产值增长并由此引起进口增加,这将抵消掉一部分贸易收支的改善效果;货币升值则会引起相反的效果。
货币升值使国内产品相对于国外产品的相对价格提高,从而会使需求转向国外产品,并使国内出口行业减缩生产,这可用于调整国际收支的盈余。
同时,这也将减少国内产值,相应地减少进口,因此会抵消掉一部分货币增殖对国际收支盈余的影响。
直接控制是指政府对市场进行约束。
在国内经济方面,具体的政策措施包括行政条例、物价管制、法律限制等等。
当其它政策失效时,直接控制中的价格和工资控制可用以缓解国内的通货膨胀。
在国际经济方面,则包括关税、非关税措施、外汇管制以及其它限制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作法。
直接控制的目的也是要改变国内的需求结构,以实现对内对外经济的平衡。
但直接控制一般会导致低效率,因为它们经常干扰市场机制的运行。
比如外汇管制,即是一个比较严厉的政策措施,尽管它能起到维持汇率稳定的作用,但是它所带来的损失也是比较大的,正常的国际经济交易可能受到干扰。
因此,除非在十分困难的时期,该国一般不会采用该方法。
此外,为了使直接控制有效,必须要有很好的国际合作关系。
否则会招致报复,使政策失效。
面对着多重目标和多种政策工具,政府必须选择合适的政策来完成它的每一个目标。
根据丁伯根(Tinbergen,1969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理论,政府需要的有效政策工具的数目通常与它独立目标的数目大体相同。
即如果政府有两个目标,它就需要两个政策工具;如果它有三个目标,就需要三个政策工具,依此类推。
有时一个政策工具应用于一个特别的目标时可能会帮助政府接近另一个目标,当然,它也可能更远地偏离第二个目标。
例如,为削减国内失业率而采取扩张的财政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的盈余,但它将增加赤字。
三、支出——改变和支出——转换政策下的内外部平衡:
斯旺曲线
一国要达到内外经济全面均衡的状态是比较困难的,各国往往处在未达到全面平衡的某种状态上。
面对多重经济目标和多种政策手段,政府面临一个选择的问题。
运用哪一种或哪几种手段,才能实现主要经济目标,而又不致于产生太大的副作用呢?
这里首先要搞清一国处在那种不均衡状态上,才好决定具体采取那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手段。
下面我们用斯旺曲线分析采用不同的经济政策实现经济内外部平衡的机制。
斯旺曲线因由澳大利亚经济学家特雷佛·斯旺(TrevorSwan)首创而得名。
图10.1中,横轴D表示国内总支出,包括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等。
纵轴R表示汇率,汇率提高意味着本国货币贬值,反之则意味着本币升值。
EE线上的如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汇率和国内支出相配合所取得的外部平衡状态。
它由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斜率为正。
这是因为,汇率的提高(本币贬值)会刺激出口增加,使国际收支得到改善,为了要保持国际收支平衡,就必须同时增加国内支出,即推动国内经济扩张,以便吸引较多的进口,不致使国际收支出现顺差。
如图,当汇率为R1时,国内支出应为D1,它们的交点M位于EE线之上,国际收支处于平衡状态;若汇率从R1上升到R2,国内支出保持不变,仍为D1,二者的交点为H,国际收支失衡,有若干顺差出现;这时只有将国内支出从D1增加到D2,双方相交于N点,国际收支方可达到新的平衡。
EE线左上方的任意一点,都意味着国际收支存在顺差,EE线右下方的任意一点都意味着对外收支存在逆差。
YY线上的任意一点都代表一定的汇率水平和国内支出相结合所决定的国内均衡状态。
YY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呈负斜率。
这是因为,汇率和国内支出必须呈反方向运动才能保持国内均衡状态,由于降低汇率(本币升值)将导致出口减少和进口增加,必然伴随着一个更大的国内消费,才不致使国内出现失业。
例如,汇率从R2降低到R1,为使国家内部保持平衡,国内支出必须由D3增加到D4(当汇率为R2时,国内支出应为D3,国内才能保持平衡状态),如果国内支出不变或增长过小将导致失业,而增长过大超过D4,将使需求过大,出现超额需求,并导致通货膨胀。
YY线右上方任意一点,都意味着国内出现了超额需求,有通货膨胀存在;在YY线左下方的任意一点,都意味着需求不足,有失业存在。
只有在EE线和YY线的交点F,对内均衡与对外均衡才能同时实现。
而在这两条线之间,则形成四个处于不同内外均衡状态的区域,它们是:
区域Ⅰ外部顺差与内部通货膨胀
区域Ⅱ外部逆差与内部通货膨胀
区域Ⅲ外部逆差与内部失业
区域Ⅳ外部顺差与内部失业
从图形中我们现在可以确定,为了同时实现对内对外经济均衡,即达到F点,必须合理地配合使用支出—改变和支出—转换政策,但为了使这些政策更有针对性,必须首先弄清一国经济是处于哪种不均衡状态。
例如,在d点,经济处于对外逆差与对内失业并存的失衡状态,为实现全面均衡,必须同时采取货币贬值和扩大支出的政策。
如果仅采取货币贬值的政策,而未采取扩大支出的政策,虽可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到达a点),但国内失业仍存在;若R进一步增长则可达到d’点,但外部又出现了顺差,仍不能同时达到内外部平衡;相反,若只采取扩大支出的政策而未采取货币贬值的政策,那么国内充分就业虽可实现,但国际收支逆差仍然存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点d和点h都在区域Ⅲ,点d需要国内支出增加,而点h则需减少国内支出以达到F点。
另外,如果政府已经处于内部平衡状态,例如C点,仅仅通过货币贬值就可以达到EE线上的J点,但这样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因此,为达到两个目标,通常需要两个政策。
只有当政府恰巧处在F点的垂直方向上,就可以只通过单一的政策工具就能达到F点。
例如从b点,政府可以仅仅通过增加D,就可以达到F点。
但这是比较特殊的情况。
一般来说,必须配合使用支出—改变和支出—转换政策,才能使全面均衡最后得以实现,至于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如何配合使用这两方面的政策,怎样才能使政策运用更为有效和合理,这是我们下面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不同的汇率制度对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因而在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不得不考虑汇率的影响。
第二节固定汇率下的宏观经济政策
尽管当今很多国家,尤其是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往往采用浮动汇率制度,但他们往往还是将其汇率钉住某一主要货币的汇率,尤其是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实行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因而在实施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时不得不考虑固定汇率的影响。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只能通过使用支出-改变政策来实现内外部平衡。
美国经济学家蒙代尔提出了一个模型,指出使用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平衡,使用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平衡。
因此,政府只使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出-改变政策)也可以同时实现内外部平衡。
一、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收支的平衡:
蒙代尔模型
蒙代尔模型放松了前面没有资本流动的假设,资本的国际流动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利率变动的影响。
为了便于分析,假设在经济达到充分就业之前,价格水平不变,并假设利率不变。
蒙代尔模型的分析工具是三条曲线:
IS、LM、BP曲线。
该模型实际上是IS-LM模型在开放经济中的状况。
IS曲线表示商品市场的均衡,即I+G+X=S+T+M,I为国内私人投资,G为政府支出,S为储蓄,T为税收,M和X分别为进口和出口。
LM曲线表示货币市场均衡,即货币供给等于货币需求。
在利率-收入坐标中,IS、LM的交叉点表示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实现了均衡。
关于IS-LM模型我们己经已经在宏观经济学中学过,这里不再重复其推导过程,下面我们介绍一下BP曲线的推导过程。
图10.2中表示的是BP曲线的推导过程。
在图10.2中,图(a)显示了本国利率与短期资本净流出呈反比,r下降资本流出增加,r上升资本流出减少;图(b)显示,若有资本净流出(使国际收支逆差)一定要有一等额的 贸易差额的增加和为保持国际收支平衡需要更低的利率和更大的资本流出(或更小的资本流入)。
另一方面,货币升值会使BP曲线向左移动。
在这里,我们假设汇率不变,BP曲线就不会移动。
现在我们将IS、LM、BP曲线放在同一座标里进行分析,即描述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国际收支同时处于平衡时情况,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宏观经济模型。
如图10.3所示。
当IS曲线、LM曲线和BP曲线恰好交于E点的时候,便会有惟一的一组利率rE和实际国民收入YE,使得商品市场均衡、货币市场均衡及国际收支均衡这三种均衡同时实现。
三条曲线的共同交点E是此r-Y平面上的唯一一个三重均衡点。
而r-Y平面的其它任何点都是非三重均衡点。
例如,如果BP曲线位于IS与LM的交点E的左方,如BP’所示,由于表示rE与YE的组合点E位于BP’线的右边,因此在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共同达到均衡时存在着国际收支逆差;如果BP曲线低于点E,如BP’’所示,则意味着商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存在着国际收支顺差。
下面我们将用蒙代尔模型分析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及效果。
二、固定汇率制度下实现内外部平衡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面临内外平衡两个目标,根据丁伯根法则,政府至少需要两个政策工具。
但在现实中,战后政府当局仅仅使用总需求政策(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实现需求管理)一种方式来干预经济,结果形成了宏观经济政策的两难困境,即仅仅使用总需求政策不可能即改善国内需求水平,又改善国际收支。
罗伯特·蒙代尔和其它几位经济学家在对需求政策两难困境进行更深入的研究时发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有相对不同的影响,它们实际上是两个政策工具而不是一种。
财政政策通常对内部平衡的影响程度比较大,且方向明确;而货币政策对外部平衡的影响比较大,且方向明确。
因此可以将这两种经济政策作为两个政策工具搭配使用,将平衡内部经济的任务交给财政政策,将外部平衡的任务交给货币政策,以便同时实现内部和外部平衡。
这样就解决了总需求政策解决不了的问题。
就拿高失业与国际收支赤字同时存在的情况来说,如果政府配合使用紧缩的货币政策和扩张的财政政策,如图10.4所示,当政策强度适当时,经济会刚好处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YF),同时也达到了国际收支平衡。
图中E点是国内均衡点,因该点在BP曲线的右边,因此,存在国际收支逆差。
E点只是国内均衡并非内部平衡点,因为此时均衡的国民收入小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即YE<YF。
此时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到IS’,同时要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使LM曲线左移到LM’。
这样IS’和LM’在E’处与BP曲线相交,从而实现了内外部同时平衡。
这时利率提高到r2,国民收入增加到YF。
蒙代尔模型(IS-LM-/BP模型)还可用于分析一国经济处于各种内外不平衡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