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1771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docx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时间:

60分钟分数:

100分)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是(  )

A.将Fe、Cu分别加入AgNO3溶液中

B.将Fe、Cu、Ag分别加入稀盐酸中

C.将Fe分别加入CuSO4、AgNO3溶液中

D.将Fe、Ag分别加入CuSO4溶液中

2、一定质量的某有机化合物完全燃烧,生成2.2gCO2和1.8gH2O,另取3.2g该有机化合物在O2中完全燃烧,消耗4.8gO2,该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  )

A.C2H4B.CH4OC.CH4D.C2H4O

3、运用推理、归纳、类比、对比的方法得出下列结论,其中合理的是(  )

A.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化合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单质

B.水和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则两者的化学性质相同

C.Na+、Mg2+、Cl-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由此得出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8

D.同温下分解氯酸钾,加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说明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

4、在消防知识中有一个词叫做“物理性爆炸”,是指在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的情况下发生的爆炸,下列各项描述中不属于物理性爆炸的是()

A.厨房中因燃气泄漏而爆炸B.高压锅因为排气孔堵塞而爆炸

C.车胎因为暴晒而发生爆炸D.气球因为充气过多而引起爆炸

5、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A.CO2B.O2C.NaClD.NaOH

6、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

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元素种类;④物质种类;⑤原子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

A.①④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⑥D.②③⑤

7、如图所示,甲是溴(Br)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乙摘自元素周期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乙两种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Br

C.乙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1

D.甲原子核外共有5个电子层

8、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解释或分析正确的是(  )

A.图a中将煤球变成蜂窝煤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长煤燃烧的时间

B.图b中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图c中蜡烛火焰很快熄灭,是因为金属丝阻碍空气的流动

D.由图d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燃烧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9、用“W”型管进行微型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处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B.a处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入CO,后停止加热

C.b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

D.可利用点燃的方法进行尾气处理

10、化学符号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列对①~④所示化学符号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

①Ne②Mg③Mg2+④H2O2

A.①②④都表示一个分子

B.③表示一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C.④表示H2O2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D.②和③属于同种元素,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11、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探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过程,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滴加液体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Cl和NaOH

B.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

C.向图中c点所示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

D.该实验是将盐酸逐滴滴入到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

12、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硬铝(铝合金)的硬度大于纯铝

D.金属资源的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金属资源

13、考古学家通过测定碳14的含量等方法将人类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历史推前至距今212万年。

碳14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相对原子质量为14,则该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6B.8C.14D.20

14、下列关于H2SO4性质描述中,不属于酸的通性的是(  )

A.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与NaOH发生中和反应

C.浓硫酸滴到白纸上使纸变黑D.与Mg反应放出氢气

15、某同学误将少量KMnO4当成MnO2加入KCl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代表氧气B.t2时刻,O2开始产生

C.t1时刻,KMnO4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

16、下列溶液在空气中敞口放置后,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反应而减小的是(  )

A.石灰水B.浓硫酸C.浓盐酸D.烧碱溶液

1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加热固体B.

倾倒液体

C.

熄灭酒精灯D.

取用固体粉末

18、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A.

检查装置气密性B.

加热立即收集

C.

收满后移出集气瓶D.

结束时停止加热

19、向原煤中加入适量生石灰制成“环保煤”,可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O+mSO2+O2=mCaSO4,则m的值是(  )

A.1B.2C.3D.4

20、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1,区分硬水和软水

B.图2,探究CO2与水的反应

C.图3,探究接触面积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4,比较空气与人体呼出的气体中CO2含量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物质有微粒构成,请用微观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⑴金属钠由钠原子构成,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钠原子核内质子数是____,钠原子易______(填“失去”或“得到”)

⑵用微粒的下列特性填空(填数字序号):

①分子之间有间隔、②分子是不断运动的、③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A.八月桂花飘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C.10ml水与1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图中A是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B、C分别为两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D为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

(1)锡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_____。

(2)B表示的原子,其核外电子数是_____。

若C表示氯离子,则X=_____。

(3)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是有规律的,D中甲的原子序数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的原子序数。

乙所代表的元素,属于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3、X、Y两种气体的混合气体通人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无明显的变化;将红热的黑色固体W放入到混合气体中,燃烧得到另一种气体Z。

W熄灭后测知X气体已完全反应,向Y、Z的混合气体中加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石灰水变浑浊。

已知Y是空气的成分之一,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物质的名称是:

Y________;Z_________。

(2)写出X和W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混和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过程中石灰水变浑浊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下图是实验室中常见装置。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仪器m的名称是________。

(2)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发生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3)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时,气体应从________(填“a”或“b”)端通入。

(4)下列气体中,只能用装置D而不能用装置C收集的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H2②N2③O2

2、南开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做了提纯NaCl的如下实验.

请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①、②、③依次为图中的(填序号)_____.

(2)操作③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

(3)如图A操作,当蒸发皿中出现_____时,应停止加热.

(4)若得到NaCl的产率比实际值偏低,则可能的原因是(填序号)_____.

A过滤时滤纸有破损

B蒸发时有固体溅出

C把固体从蒸发皿转移到天平上称量时,有较多固体粘在了蒸发皿上

D溶解11g含有泥沙的NaCl时,加入的水量不足

(5)用上述实验所得的氯化钠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50g,不需要的仪器为(填序号)_____.

A量筒B天平C烧杯D漏斗E蒸发皿F玻璃棒G酒精灯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用图1所示装置制取氢气并测定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将稀硫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计算:

(1)共制取氢气________g;

(2)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2、过氧化钠(Na2O2)可用作防毒面具和潜艇等的供氧剂,其反应的原理是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

为了模拟该过程,小丽将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混合气体34.4g通过足量的过氧化钠吸收后,固体质量增加了5.6g。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2)原混合气体中CO2和O2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七、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

A.铁+稀盐酸B.铜+稀盐酸C.银+稀盐酸D.铜+硝酸银溶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D

2、B

3、D

4、A

5、A

6、B

7、B

8、D

9、B

10、B

11、B

12、B

13、A

14、C

15、C

16、A

17、D

18、A

19、B

20、C

二、填空题(共3小题,共12分)

1、11失去②③①

2、118.768小于非金属

3、氮气二氧化碳略略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酒精灯

Ba②

2、C、B、A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较多固体BCDDEG

四、计算题(共2小题,每题9分,共18分)

1、

(1)0.2

(2)9.8%

2、

(1)

(2)11∶32

七、利用盐酸和硝酸银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顺序,下列实验可以不需要进行的是(  )

1、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