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家渡槽槽墩专项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17080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47.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焦家渡槽槽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焦家渡槽槽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焦家渡槽槽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焦家渡槽槽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焦家渡槽槽墩专项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焦家渡槽槽墩专项施工方案.docx

《焦家渡槽槽墩专项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焦家渡槽槽墩专项施工方案.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焦家渡槽槽墩专项施工方案.docx

焦家渡槽槽墩专项施工方案

焦家渡槽槽墩专项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国家、交通部及贵州省现行的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安全规则及有关文件等。

(2)招标文件、阶段施工蓝图和现场地形地貌。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11;

(5)《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1-2004;

二、编制范围

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总干渠渡槽C2标焦家渡槽引槽段槽墩施工。

三、墩身概况及工程量

焦家渡槽渡槽总体布置124.79m进口引槽段+(95.95+2×180+95.95)m连续刚构箱梁主槽段+159.31m出口引槽段。

引槽段在渡槽两端,1#、2#、3#独墩在进口段,4#、5#、6#独墩、7#、8#排架墩在出口段其中1#墩身高度为12m,2#墩身高度为41m,3#墩身高度为53m,4#墩身高度为38m,5#墩身高度为38m,6#墩身高度为24m,7#排架墩身高度为8.5m,8#排架墩身高度为3m。

GG1#墩身高度50m,GG2#墩身高度57.5m,GG3#墩身高度52m。

焦家渡槽共有槽墩12个,其中(1、6)#墩为A型截面(3m×7m),(2、5)#墩为B型截面(3.5m×7m),(3、4)#墩为C型截面(4.5m×7m),(7、8)#排架为J型槽壳(1m×5.25m),(GG1#、GG2#、GG3#)主墩采用双肢薄壁墩3个(2.5×7m)。

工程量表表1

序号

名称

钢筋重量(kg)

混凝土(m³)

备注

1

1#独墩

29797.3

202.4

2

2#独墩

97647.6

575.5

3

3#独墩

136182.4

838.0

4

4#独墩

109075.7

630.1

5

5#独墩

91216.4

538.7

6

6#独墩

51257.9

339.9

7

7#排架墩

1543.7

12.3

8

8#排架墩

683.3

5.9

9

010

GG1#刚构墩

523745.5

1369.96

10

GG2#刚构墩

476192.9

1657.28

11

GG3#刚构墩

542213.5

1422.2

四、施工组织和进度计划

4.1施工组织

4.1.1施工组织机构

施工负责人:

李贞峰;技术负责人:

姜信贺;质量负责人:

刘海波;安全、环保负责人:

吕永峰

施工组织机构图见附图一。

4.1.2投入的人员、设备

(1)投入的人员

独墩施工计划投入劳动力185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测量工3人,工长5人,各工种工人165人,合计188人。

人员投入数量表表2

序号

工种

人数

序号

工种

人数

1

队长

1

9

塔吊司机

5

2

质检员

2

10

起重工

4

3

技术员

2

11

钢筋工

42

4

安全员

2

12

模板工

35

5

工长

5

13

混凝土工

20

6

测量人员

3

14

架子工

23

7

电焊工

16

15

其他工人

15

8

机械工

10

16

总计:

188

(2)投入的设备

按照“同行先进、满足需求、性能良好、互相配套”的原则进行施工机械设备的配置,施工机械配置表见下表。

机械设备配置表表3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性能

备注

1

25吨吊车

2台

良好

2

装载机

2台

良好

3

塔吊

4台

良好

4

插入式振捣器

15台

良好

5

发电机

1台

良好

6

钢筋切割机

6台

良好

7

钢筋弯曲机

6台

良好

8

钢筋调直机

4台

良好

9

电焊机

16台

良好

10

混凝土运输车

5台

良好

11

混凝土泵车

1台

良好

12

搅拌机

3台

良好

4.1.3临建工程

目前施工便道已经贯通,便道右侧设置50cm宽、50cm深排水沟,能够满足材料运输、机械设备行走及施工需要。

施工现场水、电等满足施工要求。

4.2施工进度计划

本项工程计划开工时间:

2012年11月10日,计划完成时间:

2013年05月31日完成,施工工期201天。

五、施工方案

5.1高墩施工方案设计研究

墩模板就提升方法而言,有翻板模、滑板模和爬模;从面板材质又可分为木模、竹胶板模和钢模;从使用功能上还可分为曲面可调模板和一墩到顶模板。

对于高槽墩,一般情况下优先考虑翻板钢模,无支架翻模可节省大量的支架材料及搭设支架所花费的时间,降低成本,直接加快工程进度。

内外模刚度差异不宜太大,一般外模重量在100kg/m2~110kg/m2,内模75kg/m2~85kg/m2。

模板可以考虑“一托二”和“一托三”两种情况。

每层模板制作高度为2.25m。

模板总制作高度可以考虑4.5m、6.75m等2种情况。

本工程采用无支架翻模施工。

无支架翻模施工时,模板和内外作业平台可一次安装,并且适用于多种混凝土运输和提升方式,施工速度快;对泵送混凝土施工,能够随模板上翻同步接长泵送管道,提高了混凝土灌注速度;能够随时纠正墩身施工误差,便于模板及时清理、修整、刷油,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采用塔吊提升模板及工作平台,设备不复杂,经济合理,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平整光洁,克服了滑模施工的不足。

5.2槽墩施工工艺及方案

5.2.1施工工艺步骤

施工准备→组装翻模→绑扎钢筋→浇注混凝土→提升工作平台→模板翻升→施工至墩顶→拆除模板→拆除平台。

模板翻升、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注和平台提升等项工作是循环进行的,直至墩顶。

其间穿插平台对中调平、接长顶杆、混凝土养生及埋设预埋件等项工作。

施工工艺流程图见下图。

 

 

图1施工工艺流程图

5.2.2槽墩施工方法

空心墩采用翻模法施工,采用塔吊进行模板拼装和钢筋吊运。

其工艺原理为:

翻模是一种自下而上逐层上翻循环施工的特殊整体钢模,由三层模板组成一个基本单元。

当浇筑完上层模板的砼后,将下面两层模板拆除翻上来装在第三层模上面进行施工,以此类推,循环施工,直至槽墩施工完毕。

每节翻模由内、外整体钢模板、三角支架、砼支承块、对拉螺栓、吊挂脚手、栏杆、斜拉索具及步行板组成。

每块整体钢模板高2250mm。

三角支架高1420mm,宽1220mm,由∠75×75×5mm角钢组成。

对拉螺栓穿过内、外模板孔眼及砼支撑块,将内外三脚架拉紧,从而使内外模板成为一体。

为方便人工施工,设计了作业平台。

由支架、纵横梁和平板组成,支架固定在中层模板支架底部、上部支撑着平台的纵、横梁。

5.2.2.1测量控制

槽墩中线测量控制,采用全站仪测量立模,同时用吊垂球的简易方法辅助测量。

即在墩身下部实体段完工后,在其中心预埋一块铁板,利用纵、横方向护桩交会出墩身中心。

制做一个滑轮架,缠上细钢丝绳,下吊一个5Kg的大垂球,将滑轮架安装在工作平台中心,使垂球对准墩底中心,误差控制在±5mm以内。

墩身高程控制每5m测一次相对标高,使模板顶面基本保持一个水平面上。

遇有预埋件时,随时测定标高,使其控制在允许误差范围之内。

5.2.2.2钢筋加工及安装

(1)钢筋加工在钢筋棚内进行,加工好的钢筋分类堆放并挂好标签,以防误用。

钢筋运至现场绑扎。

钢筋调直采用调直机,粗钢筋切断采用钢筋切断机。

(2)钢筋下料时,技术人员应详细查看图纸,与相邻部位的有关钢筋图纸组合,与所在部位的外形尺寸对照,将结构中钢筋型号、数量和间距等列表并下达详细交底,以免下料错误。

(3)钢筋绑扎完后,及时按图纸数量及尺寸安装就位各种预埋件。

(4)对有弯钩弯起的钢筋,应按有关公式计算出下料长度,并在钢筋上画出标记。

加工钢筋前清除钢筋上的污锈并调直。

受力钢筋制作及弯钩应该符合设计要求,具体见《受力主钢筋制作及弯钩形状表》。

受力主钢筋制作及弯钩形状表表4

弯曲部位

弯曲角度

钢筋种类

弯曲直径

平直部位长度

备注

末端弯钩

180°

I

≥2.5d

≥3d

d为钢筋直径

135°

HBR335

Φ8~25

≥4d

≥5d

HBR400

Φ8~25

≥5d

90°

HBR335

Φ8~25

≥4d

≥5d

HBR400

Φ8~25

≥5d

中间弯钩

90°以下

各类

≥20d

(5)墩身1#(Φ32)钢筋采用滚扎直螺纹接头接长,接头位置应在竖直方向相互错开,任一断面钢筋接头数量须少于竖向钢筋根数的50%,其他型号钢筋采用焊接方式连接时焊缝应饱满、表面平整,厚度、宽度均满足规范要求;当采用单面焊接时焊缝长度不小于15d,双面焊接时不小于8d(d为钢筋直径)。

(6)丝头加工与检验

1)丝头加工

I、钢筋下料时,切口端面应与钢筋轴线垂直,不得有马蹄形或挠曲,端部不直应调直后下料;不得用热加工方法切断钢筋。

II、丝头加工时,应采用水溶性切削润滑液;当气温低于0℃时,应掺入15%~20%亚硝酸钠。

不得用机油作润滑液或不加润滑液套丝。

III、钢筋丝头的螺纹应与连接套筒的螺纹相匹配,公差带应符合GB/T197的要求。

IV、在滚扎过程中,每加工10个丝头要检查一次丝头尺寸及丝扣情况,发现偏差必须及时调整滚丝机。

钢筋的剥肋过程只允许进行一次,不允许对已加工的丝头进行二次剥肋,不合格的丝头必须切掉重新加工。

V、丝头加工完毕经检验合格后,应立即带上丝头保护帽或拧上连接套筒,防止装卸、搬运或者砼施工过程中污染、损坏丝头。

根据钢筋直径选取不同大小的塑料保护套,保护套长度应比螺纹长10~20mm,且保护套一端应封闭。

加工完成后的丝头应按规格分类堆放整齐。

2)现场检验

丝头加工现场检验项目、方法及要求见下表。

丝头质量检验要求表5

序号

检验项目

量具名称

检验要求

1

螺纹牙形

目测、卡尺

牙形饱满、完整,无断牙、秃牙缺陷,牙顶宽超过0.6mm秃牙部分累计长度不超过一个螺纹周长,螺纹大径低于中径的不完整丝扣累计长度不得超过两个螺纹周长

2

丝头长度

卡尺或专用量规

长度应满足产品设计要求,为标准套筒长度的1/2,其公差为+2P(P为螺距)

3

螺纹直径

通端螺纹环规

能顺利旋入螺纹并达到旋合深度

止端螺纹环规

允许环规与端部螺纹部分旋合,旋入量不应超过3P

5.2.2.3模板安装

模板支架作为施工人员通行平台。

先用砂浆调平承台顶面,周围填充模板底部缝隙后安装定型钢模,用全站仪校正墩柱中心线及垂直度后,用直径22mm的精轧螺钢筋将模板对拉固定。

墩柱模板安装前应刷脱模剂,拆模后要用砂纸清除模板表面的杂物,同时校正模板,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进行观测,适时校正。

墩身模板采用新制定型钢模,每节高2.25米,模板有一定的刚度,可保证施工过程中不会变形,模板拼装时,严格按图纸尺寸作业,垂直度、轴线偏差、标高、模板接缝错台等均应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模板中的所有接缝基本位于同一水平或垂直平面上,确保接缝紧密、不漏浆,符合结构尺寸、线型及外形的要求。

墩身空心顶部的模板设计:

本工程独墩墩顶部2.5米范围为实心段。

当模板翻开至墩顶实心段底模设计起点高程时,暂停施工。

在内外侧模板上安装封闭段底模板,其支架采用焊接的钢桁架,模板用刨光的厚木板,内衬PVC管。

拼缝要严密,刷脱模剂后绑扎钢筋。

安装外模板、围带、模板固定架,搭设外侧施工平台和安装防护栏杆。

挂好安全网,灌注墩顶封闭段混凝土,养生达到规定强度。

支架放在墩身内不再取出。

双肢薄壁墩每个墩各一套,共三套;独墩共三套。

7#、8#排架墩模板采用组合钢模板(150×30cm、150×20cm、150×10cm),用Φ16mm的钢筋将模板对拉固定。

8#排架墩共3m高,一次浇筑完成,7#排架墩第一节高4.0m,第二节高4.5m。

模板允许偏差表6

序号

项目

允许偏(mm)

检验方法

1

轴线位置

基础

15

尺量每边不小于2处

2

表面平整度

5

2m靠尺和塞尺不小于3处

3

高程

基础

±20

测量

4

模板的侧向弯曲

h/1500

拉线尺量

5

两模板内侧宽度

+10;5

尺量不小于3处

6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尺量

(1)塔吊设置

本标段独墩的高度12m-53m之间,施工时考虑分别在2#、5#独墩墩身处设置塔吊,施工时利用塔吊安装、拆卸模板和向上运送钢筋。

(2)上下安全通道的设置

墩身施工时,人员上下的安全通道采用门式爬梯,爬梯设置在2#、5#独墩右侧,为了保持爬梯的稳定,每5米高与墩身加固一次,通过墩身的拉杆孔把爬梯固定在墩身上,以利于施工和检查人员上下行走、安全便捷。

(3)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

①严格按照图纸及规范要求安装垫块,保证保护层厚度。

确保垫块的厚度和强度。

③做好班组的技术交底,对垫块的使用提出明确的要求。

④在浇筑混凝土时避免振捣器碰撞垫块而使垫块受到损坏或移位。

⑤在施工过程中要随时进行检查,缺失的垫块及时补上。

(4)模板安装注意事项

1)安装模板前首先刷好脱模剂,并检查模板是否变形。

2)模板安装完毕后,应对其平面位置,顶部标高,节点连接及纵横向稳定性进行检查,签认后方可进行浇注混凝土,浇注时发现模板有超过允许偏差变形值的可能时,应及时纠正。

3)安装完毕后应报给技术员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再报监理工程师检查,监理工程师检查通过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5.2.2.4砼浇筑

(1)材料控制与储备

1)水泥

水泥进场时,应附生产厂的品质试验检验报告等合格证明,并应按批次对水泥进行强度、细度、安定性和凝结时间等性能的检验。

水泥的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E30)的规定。

2)细骨料

根据现场时间情况,细骨料选用机制砂,在进场时需进行检验机制砂的外观、筛分、细度模数、含泥量、石粉含量等。

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的规定。

3)粗骨料

粗骨料采用质地坚硬、洁净、级配合理、粒形良好、吸水率小的碎石。

碎石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边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净距的3/4;泵送混凝土时的碎石最大粒径不易超过输送管径的1/3。

进场的碎石需进行检验外观、颗粒级配、针片状颗粒含量、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值指标等。

检验试验方法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的规定。

4)外加剂

外加剂应与水泥、掺合料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所采用的外加剂,应具有检验合格证明。

5)掺合料

掺合料应具有检验合格证;在运输及储存时,应有明显标识,严禁与水泥等粉状材料混淆。

(2)混凝土拌制

1)混凝土拌和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拌和时间要大于1.5min,拌和要均匀,颜色一致,且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

2)拌和后需检测混凝土坍落度(120mm-160mm),并观察混凝土拌合物粘聚性和保水性。

(3)混凝土的运输

1)采用10m³混凝土运输车(有搅拌设施)进行运输。

2)当混凝土运至浇筑现场后发生离析、严重泌水或落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第二次搅拌。

二次搅拌时不得任意加水,确有必要时,可同时加水或水泥以保持其原水灰比不变。

如二次搅拌仍不符合要求,则不得有用。

(4)混凝土浇注方法

1)浇筑混凝土前,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在墩身设置通气孔、排气孔,采用PVC管成孔,通气孔、排气孔均向槽墩外侧倾斜1%,应防止混凝土浇振过程中的管道的位移和变形,刚构墩内横隔板顶部、底部实心段顶部应结合排水孔的布置设置1%双向横坡;根据设计图纸在槽墩埋设监测仪器,监测仪器由业主指定厂家生产;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

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应清理干净。

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

模板内要刷脱模剂,浇筑前,试验员做混凝土塌落度等各项性能指标的检测。

混凝土分层浇筑厚度表7

振捣方法

浇筑层厚度(mm)

用插入式振捣器

300

用表面振动器

无筋或配筋稀疏时

250

配筋较密时

250

人工捣实

无筋或配筋稀疏时

200

配筋较密时

150

2)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移动间距不超过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与模板应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每一处振捣完毕后边振捣边徐徐提出振捣棒;应避免振捣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它预埋件。

3)对每一振捣部位,必须振捣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

达到密实标准时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4)砼采用集中拌和,砼运输车运输。

拌和中严格控制原材料计量,并对砼坍落度进行现场测定。

砼自由落体高度大于2m时,采用串筒施工,确保砼不出现离析现象。

5)墩身采用塔吊吊斗浇筑;浇筑中控制好每层浇筑厚度,防止漏振和过振,保证砼密实。

5.2.2.5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

墩身达到设计强度50%即可拆模,拆模时先松掉各种联结螺栓和扣件,撤除支撑结构,采用绳索或小型倒链套在螺栓孔内轻拉模板,小撬棍辅助撬动,反向设防溜绳,防止摔坏模板。

严禁使用大锤锤击或沿墩柱表面撬动模板,防止损坏模板和破坏砼表面结构。

移动模板时注意安全,不使模板与其他硬体物件碰撞,防止变形,拆除的模板要仔细进行检查,清除表面的水泥浆,整形后循环使用。

(2)注意事项

1)模板工程要由专职工程师负责技术交底、指导和检查。

2)模板安装前应对模板涂脱模剂。

3)模板拆卸要取得工程师的同意,拆卸时不得损伤砼表面。

4)拆卸后的模板要堆放在指定的场地上并及时予以修整待用。

5.2.2.6模板翻升

(1)操作流程

在第二节段模板内外围带或模板固定架上挂小型载人吊篮,拆除第一节段内外模固定架,用手动葫芦挂住第一节段钢模板。

松开内外模板之间拉杆,卸下第一节段内外围带,用塔式起重机吊运至第三节段混凝土顶面平台上。

将第一节段拆下的第四节段需要的模板吊运到第三节段混凝土顶面。

清理模板,并涂刷脱模剂后按放线尺寸组装为第四节段模板,吊运到第三节段混凝土顶面。

清理模板并涂刷脱模剂后按放线尺寸组装为第四节段模板,然后按第一节段的安装次序安装其余部分。

(2)操作要点

翻模施工时,落模后需要将模板向外滑出再起吊,在每块模板后架底横杆上设有简易滚轮滑轨,滑出后再利用塔吊向上翻升。

翻模时,保留最顶上一层模板,作为翻升下层模板的持力部分,然后,把最下二层模板拆开并滑出,利用塔吊将模板吊起,并放置于顶层模板相应平面位置上,将模板与周围模板联接。

图2模板结构图

5.2.2.7砼养护

砼养生采用无色塑料薄膜包裹,自然蒸养的方法,但必须保证要有足够的水份以及塑料膜无破损、无透气,养护期14天。

5.2.2.8空心墩质量控制

墩身实测项目表8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权值

1

混凝土强度(MPa)

在合格标准内

按《砼抗压强度评定》检查

3

2

断面尺寸(mm)

±20

表尺量:

检查3个断面

2

3

竖直度或斜度(mm)

0.3%H且不大于20

吊垂线或经纬仪:

测量2点

2

4

顶面高程(mm)

±10

水准仪:

测量3处

2

5

轴线偏位(mm)

10

全站仪或经纬仪:

纵、横各测2点

2

6

节段间错台(mm)

5

尺量:

每节检查4处

1

7

大面积平整度(mm)

5

2m直尺:

检查竖直、水平两个方向,每20m2测1处

1

8

预埋件位置(mm)

符合设计规定

尺量:

每件

1

5.2.2.9接缝处理

(1)提高立模精度,采用玻璃胶或橡胶皮处理接缝,保证接缝严密。

(2)水平施工缝凿毛处理,在每板混凝土施工后,均留下一道水平施工缝,在混凝土终凝前,即可由人工在模板外侧,由近及远绕周圈凿除混凝土表面浮浆,在立模前清扫干净即可。

(3)施工缝处水泥砂浆薄膜、松动石子或松弱砼层必须凿除,用水冲净、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4)浇筑混凝土前,先对上次施工顶面人工凿毛,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进行检查、整理,清除杂物,用高压水冲洗干净,模板间和下部嵌塞海绵条以防漏浆。

(5)拆模后及时修复接缝处表面缺陷,保证墩身颜色一致、棱角分明。

六、墩身施工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6.1跑模

现象:

水泥混凝土拌合物的侧向压力使某部位的模板整体移位,造成结构物侧面整个倾斜,底面下垂或下挠。

严重时,侧模、端模崩坍。

危害:

轻者大大改变结构物尺寸、规格、形状,重者使结构物报废。

原因分析:

(1)钉侧模、底模的元针规格小,被混凝土的侧压力或竖向力拔出,造

成模板移位。

(2)为调整模板间距或高程,所加的抄手楔未固定好,振捣时松脱产生

侧模、底模移位;

(3)固定侧模的带木未钉牢或带木断面尺寸过小,不足以抵抗混凝土侧

压力,而使钉子被拔出。

(4)、未采用对拉螺栓来承受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或因对拉螺栓直径

太小,被混凝土侧压力拉断。

预防措施:

(1)对拉螺栓直径采用φ22,墙身中间用穿墙螺栓拉紧,以承担混凝上

侧压力,确保不跑模,其间距根据侧压力大小为60~150cm。

(2)浇注混凝土时,派专人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并进行加固。

6.2漏浆

现象:

浇注水泥混凝土时,水泥浆从模板接缝处漏出。

危害:

漏浆轻者,在混凝土表面产生麻面,使结构物边棱线不清晰;漏浆重者,会产生蜂窝、露筋等。

原因分析:

(1)定型组合钢模板拼缝因模板损伤而过宽。

(2)定型组合钢模板与木模板间由于连接不好而漏浆。

(3)模板接缝处松动或模板制作不良,支撑不牢,侧模与底模接缝处漏

(4)模板底口接缝处,端模和拐角处接缝处理不细,易漏浆。

治理方法:

(1)对于拼缝过宽的定型组合钢模板之间,侧模与底模相接处,采用夹垫薄泡沫片,薄橡胶片,并用U型卡扣紧,防止接缝漏浆。

(2)模板安装前,模板承垫底部应预先用1:

3的水泥砂浆,沿模板内边线抹成条带,并通过水准仪校正水平。

(3)钢、木模接缝处,用长木螺钉将钢模边肋与木模紧密相接,必要时可垫夹薄泡沫片。

(4)端模及截面尺寸改变处,加设对拉螺栓拉紧,必要时加设立柱、拉杆以加固,防止胀模跑浆。

6.3预埋件、预留孔的移位或遗漏

现象:

结构或构件的预埋件、预留孔位置与设计要求不符。

危害:

损害槽墩的使用功能,给槽墩的一些安装带来麻烦,降低安全度。

原因分析:

(1)图纸审看不细,交底时漏交代,支模时漏放。

(2)预埋件及预留孔替代物与模板或钢筋相连不牢,浇注混凝土时移动,

此问题在定型组合钢模板中最突出。

预防措施:

(1)加强图纸的会审及技术交底的复核及检查。

(2)可根据现场条件,和预埋件位置精度要求,采取螺栓固定。

焊接固

定或绑扎固定。

6.4混凝土层隙或夹渣

现象:

有条状缝隙,并存有木屑或泥灰,称为层隙。

混凝土底表面内有集中灰、泥、成渣状,用硬物可清下,称为夹渣。

危害:

混凝土层隙会削弱受力结构、构件、墙壁的受力截面积,大大降低结构的抗震能力。

夹渣会削弱结构主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加速结构主筋的锈蚀,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原因分析:

模板安装完成后,清理各种杂物,用水或用压缩空气冲吹,积聚模板低处,未留清渣口排出,使残渣留在混凝土中。

预防措施:

在墩身模板底部预留清渣口,待用水或压缩空气清理完成后,再将清渣口封闭。

6.5墩身施工外观质量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机械仪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