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46527.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1671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46527.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46527.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46527.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46527.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46527.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46527.docx

《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4652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46527.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46527.docx

江苏省徐州市部分学校171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答案846527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题

(全卷共14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

(8分)

选pìn

kāi

油愧zuò

妇rú

皆知

憎(▲)恶惩(▲)罚校(▲)对锋芒毕露(▲)

2.请根据要求填写作家作品或古诗文名句。

(10分)

(1)▲,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

(2)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

(3)▲,▲,

▲,▲。

(韩愈《晚春》)

(4)《木兰诗》中运用互文的手法表现战争的残酷的句子是:

▲,▲。

3.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4分)

一位农夫有两只水桶,他每天就用一根扁担挑着两只水桶去河边汲水。

两只水桶中有一只有一道裂縫,因此每次到家这只水桶总会漏得只剩下半桶水,而且另一只桶却总是满满的。

就这样,两年以来,日复一日,农夫天天只能从河里担回家一桶半水。

完整无缺的桶很为自己的完美无缺得意非凡,而有裂縫的桶自然为自己的缺陷和不能胜任工作而(▲)。

一天,有裂縫的桶终于鼓起勇气向主人开了口﹕“我很难过,因为我这边有裂缝,一路上漏水,只能担半桶水到家。

农夫回答它说:

“你注意到了吗?

在你那一侧的路沿上开满了花,而另外的一侧却没有花?

我从一开始就知道你有漏,于是在你的那一侧的路沿撒了花籽。

我们每天担水回家的路上,你就给它们浇水。

两年了,我(▲)从这路边采摘鲜花来装扮我的餐桌。

如果不是因为你的所谓的缺陷,我怎么会有美丽的鲜花装扮我的家呢?

我们每个人都好比那只有裂缝的桶,各自都具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缺点。

倘若我们怀著一颗包容的心,懂得发现对方的长处,并且能够扬长避短,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轻松愉快和丰富多彩。

⑴为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2分)

羞愧羞涩经常通常

⑵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修改。

(2分)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歌既可以直接抒情,也可以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往往是通过作者或作品中的人物将情感直接表达出来,可以使感情表达得朴实真切,震动人心。

间接抒情是把感情融于形象之中,含蓄婉转,富有韵味。

B.《木兰诗》富有北方民歌特色,风格刚健质朴。

文中多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以铺陈排比描述行为情态,最后以风趣的比喻收束全诗。

C.“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这两个成语皆出自《孙权劝学》。

D.《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先生所写的一篇回忆童年生活的小说,作者将写作时的回忆与童年的感受彼此交错转换,对阿长充满了温情的怀念。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阅读下面两个文言语段,完成下列问题。

(19分)

【甲】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乙】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

“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

“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

“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曰: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5.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顿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耶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C.磨刀/霍霍向猪羊D.尝/射于家圃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4分)

⑴对镜帖花黄⑵出郭相扶将

⑶以钱覆其口⑷笑而遣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6分)

⑴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⑵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⑶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8.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愿为市鞍马东市买骏马B.但当涉猎但微颔之

C.蒙辞以军中多务以我酌油知之D.见往事耳何见事之晚乎

9.甲文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3分)

(二)古诗词鉴赏。

(3分)

逢入京使

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10.对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偶遇返京的使者,思乡之情奔涌而出,不可遏制。

B.东望故园,长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夸张地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C.一二句“龙钟”“泪不干”的浓重色彩与三四句“凭君传语报平安”的轻描淡写很矛盾,写出作者矛盾的心情。

 

D.这首诗抓住一闪而过的生活片段,以平实的语言,抒写报国与亲情难以两全,以及思念亲人又不愿让亲人挂念的复杂情感,出语自然而又含蓄凝练。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完成11—13题。

(6分)

选段一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的是老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祥子是这部小说的主人公。

他来自农村,到旧北京后他选择了当时城市底层最普通的职业——拉洋车。

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他有过三次买车的经历:

第一次,他风里来雨里去,从饭里抠茶里省,攒了三年,终于买了一辆车。

但这车很快就被士兵抢走了。

第二次,车还没买上,他的钱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

第三次……他的命运经历了这样的三起三落,最终失去了生活的信心。

选段二

老头子笑了笑,眼珠往心里转了两转。

他怕祥子的话有鬼病,万一那三十块钱是抢来的呢,他不便代人存着赃物。

他自己年轻的时候,什么不法的事儿也干过;现在,他自居是改邪归正,不能不小心,而且知道怎样的小心。

祥子的叙述只有这么个缝子,可是祥子一点没发毛咕地解释开,老头子放了心。

“怎么办呢?

”老头子指着那些钱说。

“听你的!

”“再买辆车?

”老头子又露出虎牙,似乎是说;“自己买上车,还白住我的地方?

”“不够!

买就得买新的!

”祥子没看他的牙,只顾得看自己的心。

“借给你?

一分利,别人借是二分五!

”祥子摇了摇头。

11.请简述选段一中祥子第三次买车卖车的经历。

(2分)

12.祥子的性格前后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2分)

13.选段二中与祥子对话的老头子是谁?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2分)

(二)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4—17题。

(10分)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

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

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闻先生的书桌,零乱不堪,众物腾怨,闻先生心不在焉,抱歉地道一声:

“秩序不在我的范围以内。

”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

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

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

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

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

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

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

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

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

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

“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

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

现在,他“说”了就“做”。

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

“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

你们站出来!

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

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

“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

他,是行的高标。

14.下列各项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概括了闻一多先生在治学方面的特点。

B.“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说明闻一多先生研究中华民族的文化热情极高。

C.选文融记叙、描写、抒情为一体,如“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一句,就是在记叙、描写中洋溢着赞美之情。

D.选文句子整散结合,读起来朗朗上口,铿锵有力,富于音乐美。

15.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画线句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2分)

16.品味下面加点词语的妙处:

(2分)

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17.闻一多先生前期和后期思想上分别有什么主要特点,前后期的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分)

(三)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18—22题。

(14分)

永不贬值的财富

①十多年前的事让我终身难忘。

当时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这在偏远的山村里可是件新鲜事,村里为此专门请乡电影队来放了场电影,以示祝贺。

左邻右舍,张王李赵的婶子、大娘们知道我们家穷,也都你家10元,他家8元地往我家里送钱,帮我筹学费。

望着桌上那一堆零碎的人民币,我被这淳朴的乡情、善良的父老乡亲深深地感动着。

②但最令我感动的却是入学前发生的那件事。

那天上午,我正在家里收拾行李,准备启程。

忽然,听到门外有个苍老的声音喊:

“山子他娘在家吗?

”母亲听见了,赶忙去开门。

门外站着村里那个瞎眼的老婆婆。

老人家一生没有儿女,相依为命的老伴死后,她大病一场,两眼便失明了。

平常只好握着竹竿,摸索着向左邻右舍要地瓜皮子度日。

瞎眼婆婆对我母亲讲了一大堆赞扬我有出息的话,把我喊到她身边,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对我说:

“山子呀,我这个瞎眼老婆子也没钱,这2元钱是我用地瓜皮子从小贩手里换来的,两毛钱一斤,我共卖了十斤,你别嫌少,添着买本书吧。

③怎么,2元钱?

瞎婆婆手里分明拿着1元钱呀!

望着这1元钱,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

多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

要知道,这十斤地瓜皮子,瞎婆婆要风里来,雨里去在黑暗中摸索多少天,奔走多少户哇——“怎么,你嫌少?

”瞎婆婆的话打断了我的沉思,母亲含泪示意我接下,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④许多年了,如今瞎婆婆早已到另外一个世界去了,但老人家留给我的那1元钱,我却一直珍藏着。

因为在我眼里,它已不再是普通的1元钱了,而是一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它让我在人际关系日益商品化的今天,懂得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8.本文名为《永不贬值的财富》,表面上看这笔财富是指▲,而实际是指       ▲   。

(2分)

19.本文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

在围绕“帮我筹学费”这件事上,略写了什么事?

详写了什么事?

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详略?

(4分)

20.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分别说说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4分)

(1)(瞎婆婆)用她那枯柴似的手颤颤抖抖地从灰蓝色的土布兜里掏出一张皱皱巴巴的1元钱。

(2)我颤抖着手从瞎婆婆手里接过那山一样沉重的“2元钱”,眼泪已经夺眶而出。

21.在第③段中,“我和母亲瞬间都明白了”什么?

(2分)

22.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或多或少的“永不贬值的财富”,请你结合事例具体说说你心目中“永不贬值的财富”?

(2分)

四、作文(63分)

23.题目:

(63分,含书写分3分)

让自己的生命为他人开一朵花。

一次受伤后的救助是一朵花,一次善意的批评是一朵花,一次碰撞后的忍让是一朵花,一次大度的让贤举荐是一朵花……能为别人开花的心是善良的心,能为别人的缤纷而赞美是真诚的情,能为别人的生活绚丽而付出的人是不寻常的人。

要求:

①以“为他人开一朵花”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8分)聘揩怍孺zēngchéngjiàolù

2.(10分,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

(1)深林人不知王维

(2)何人不起故园情《春夜洛城闻笛》

(3)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4)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3.(4分)(每空1分)

(1)羞愧经常

(2分)

(2)两只水桶中有一只有一道裂縫,因此每次到家时这只水桶总是会漏得只剩下半桶水,而另一只桶却总是满满的。

(或把而且改为“但是”“可是”)

4.(3分)D(是散文)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5.(2分)C

6.(4分)

(1)同“贴”(不写意思也可得分)

(2)外城(3)盖(4)打发

7.(6分)

(1)走出门看望同伍的士兵,士兵们都很吃惊。

(2)雄雌两兔贴近地面跑,怎能辨别哪只是雄兔,哪只是雌兔呢?

(3)有个卖油老翁放下担子站着,斜着眼睛看他射箭,很久不离开。

8.(3分)B

9.(3分)扑朔迷离(1分);用比喻作结(1分),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解答。

(1分)

10.(3分)C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

11.(2分)祥子和虎妞结婚后用虎妞的钱买了一辆车(1分),可是好景不长,因虎妞难产而死,他为了安葬虎妞被迫卖掉了车。

(1分)

12.(2分)由一个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健壮坚忍、与命运抗争的人力车夫(1分)变成了麻木潦倒、好占便宜、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1分)。

(前后各答出两点即可得全分)

13.(2分)刘四或刘四爷(1分);残忍霸道(1分)

(二)

14.(3分)B

15.(2分)承上启下或过渡(1分),承接上文作为学者方面的说和做的特点;开启下文作为

革命家方面的说和做,使文章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1分)

16.(2分)这个比喻既形象又深刻(或运用“钻探”这一动词准确形象)(1分),强调了闻

一多先生研究古籍的深入、执着、锲而不舍。

(1分)

17.(3分)闻一多先生前期潜心学术,后期则投身于民主革命(2分)。

前后期的变化反映

了他对社会认识的变化,但作为一名言行一致的仁人志士,他确是始终如一的(1分)。

(意

思对即可)

18.(2分)瞎婆婆给的“两元钱”或一元钱(1分);取之不尽,用之不谒,永不贬值的精神财富(或者让我懂得了如何用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1分)

19.(4分)倒叙(1分);略写父老乡亲往我家送钱(1分);详写瞎婆婆来我家送钱(1分);因这样安排能更好地表现出“永不贬值的财富”或因主题表达的需要(1分)。

(意思对即可)20.(4分)

(1)说明瞎婆婆年事已高,动作缓慢(1分),同时这也是瞎婆婆对这来之不易的“两元钱”作出重大决策的表现(1分)。

(2)我被瞎婆婆的举动感动了(1分),深知瞎婆婆送这“两元钱”的深情厚意,所以这是不能自已的表现(1分)。

(意思对即可)

21.(2分)都明白了瞎婆婆说的“两元钱”为什么会变成手中一元钱的缘由;或者明白了多

么奸诈的小商人,他们竟伤天害理地欺骗一个孤苦伶仃的老婆子!

22.(2分)这是一道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事例1分,财富的具体阐释1分,酌情给分。

四、作文(63分,含书写分3分)

从内容、结构、语言三方面综合评价,参照下列标准评分。

(不包括书写分)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切入分控制在42分。

(不包括书写分)。

一类卷:

54-60分(90—100)(以57分为基准分)

内容充实,结构严谨,思路清晰,语言流畅、生动。

(内容有新意,构思有创意,语言

美感强的,可以得满分。

二类卷:

45—53分(75—89)(以49分为基准分)

内容比较充实,结构完整,条理清楚,语言通顺。

三类卷:

36—44分(60—74)(以39分为基准分)

内容具体,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通顺。

四类卷:

36分以下(60分以下)

或内容空泛;或结构残缺;或思路混乱;或语言极不通顺;或确属抄袭之作。

书写(3分)卷面整洁,书写美观得3分;卷面工整,书写认真得2分;卷面一般,字

迹清楚得1分;卷面较乱,书写潦草不得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