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81532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归园田居.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归园田居.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归园田居.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归园田居.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归园田居.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归园田居.docx

《归园田居.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归园田居.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归园田居.docx

归园田居

归园田居

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陶渊明其人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朴素平淡的语言表达情怀的能力。

 

    3.培养学生能够穿透诗文把握文章的内涵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在诵读中领悟诗歌的意境。

  2. 掌握诗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领悟诗人的田园情怀,学习他那种淡泊名利、洁身自好的高尚人格。

 

      2.学会辩证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教学重点 :

通过诗中意象的分析来把握情景交融的意境。

 

教学难点 :

如何看待陶渊明的隐居生活。

 

教学方法 :

     1.运用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2.运用点拨法,抓住关键诗句进行点拨,以点带面,以利于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3.运用讨论法,让学生自己品味诗中运用的情景交融等艺术手法。

 

   4.探究阅读法,使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有新意。

 

教具准备 :

多媒体、智能广播

课时安排:

1课时 

一、导入:

我们初中的时候,学习过一篇《桃花园记》,作者是谁?

(陶渊明)厌恶官场的陶渊明归隐田园后,又将是怎样的生活图景呢?

今天,我们又将学习他的田园诗作的代表作品——《归园田居》。

这首诗跟《桃花源记》一样,写于他辞官归隐之后,反映他清闲的田园生活,表现了他超俗不羁的品质和闲适愉悦的心境。

课前预习案

二、回忆作者及其作品:

1、作者介绍:

陶渊明(365-427)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东晋最杰出的诗人,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东晋浔阳柴桑人(江西九江),出身仕宦家庭,祖父、父亲曾做过太守、县令一类的官。

他幼年时,家世衰落,家境贫寒,他青年时代曾有建功立业的大志,但未得重用,只做过几任小官。

东晋末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仕途充满风险,加之政治腐败,陶渊明对现实很失望,他不愿在纷乱黑暗的现实里随波逐流,29岁时出任江洲祭酒,不久就辞官归隐。

到39岁时他曾亲自参加劳动,后来又出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解职而归,这时他41岁。

自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定走上了归田的道路,他的归田是对污浊的现实完全绝望后所采取的一条洁身守志的道路,死时63岁。

陶渊明把自己参加劳动后的感受和对农事丰歉的喜忧,都反映在他的诗中.在人们面前呈现出一幅恬静幽美的村居图,揭开了中国诗歌史上新的一页,因而被后人尊称为我国田园诗的始祖,“田园诗人”、“隐逸诗人”,自号“五柳先生”。

陶渊明死后,颜延之给他写诔shì文时,经与众友商议,因谥法中“宽乐令终”为“靖”,“好廉克已”为“节”,故私谥为“靖节”,世称“靖节先生”。

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

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他29岁到41岁。

第三时期,归田时期,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是丰富的时期。

2、作品:

饮酒诗、咏怀诗、田园诗三类。

陶渊明的作品大多写退隐后的生活,表现农村风物,劳动生活,表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他的诗情感真实,风格平淡自然,诗味醇厚,语言清新,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田园诗的鼻祖,为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此以后,田园诗不断得到发展,到唐代就已形成了田园山水诗派。

宋以后,描写田园的诗人就多到不可胜数了。

他的五言诗是“五言”的高峰。

陶渊明纪念馆位于庐山西麓,风光秀丽的九江县县城内。

纪念馆现有馆、祠、墓三大主体工程,三面环山,一面临池,四组厅室,以朱桂迥廊串接,假山鱼池装点。

馆内辟有“陶渊明生平事略”,以及陶学研究成果和历展代名流咏陶书画等称列览。

3、朗读《饮酒》《采菊》(见《中华诗词进校园》)

三、初读诗歌,读懂诗歌大意。

 

   1、范读并正音。

 

   2、请个别同学朗读,并加以评价。

 

   3、听朗读。

 

   4、学生齐读,正音。

 

   韵 yùn  指人们的气质性情的素养 

   羁 jī  拘束 

   拙 zhuō 一声①笨:

手笨、勤能补拙  ②谦辞:

称自己的文章、见解:

拙见 

   荫 yīn 四声  没有日光,又凉又潮湿; 

   暧 ài 日光昏暗,模糊; 

   颠 diān 高而直立的东西的顶; 

   樊 fán 篱笆  樊笼指受束缚而不自由的境地;

课内探究案

四、研习课文:

1、鉴赏诗歌有三看:

一看题目,二看作者,三看注释。

文章和诗歌的题目就好象一个人的眉毛和眼睛,俗话说:

眉目传情,文章的标题也同样往往能传达或暗示许多有效信息。

那么,“归园田居”这个标题能告诉我们哪些信息呢?

题眼是哪个字呢?

明确:

既然“归”字是题眼,标题只是明确告诉我们要回到园田生活,那么在这个明示信息下面还潜藏着哪些隐性信息和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呢?

讨论后明确:

(1)从何而归?

(2)为何而归?

(3)归向何处?

(4)归去如何?

2、朗读课文,寻找相关信息,回答上述问题:

(1)从何而归?

明确:

尘网、樊笼(文中信息)

A、那么尘网、樊笼比喻什么?

明确:

“尘网”、“樊笼”,比喻使人受拘束的尘世,官场生活。

B、为什么要如此比喻?

表现了诗人怎样的的情感?

明确:

用这种比喻,表示诗人已经看透了官场的污秽黑暗,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官场极大嫌弃。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沉痛悔恨误入仕途的生活。

用上“尘网”一词,足见他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的极端厌恶。

“误”字显出诗人的悔恨之深。

东晋末年权力之争剧烈,陶渊明既不愿我为上层统治阶级矛盾斗争的牺牲品,也不愿我为政治野心家争夺的工具,但是仕途生活却将他紧紧束缚在野心家们政治斗争的罗网之中,因此十分痛苦。

“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大了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2)为何归来?

学生讨论明确:

A、性本爱丘山(本性)

“韵”指人们的气质性情的素养。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表明自己的性格与世俗官场生活不适应。

“适俗”就是适应仕途中繁缛礼节的限制和尔虞我诈的权势之争,诗人说自己缺乏应酬官场的气质和情操,显示了不同流俗的高尚情操,第二句写自己流连山水喜爱田园,表明归隐田园的意向。

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要出仕?

学生思考明确:

“误落尘网中”。

入仕做官,非其本性使然,而是一大失误。

(注意炼字“误”)

陶渊明一生多次辞官做官,难道能仅仅用一“误”字所能辩解的了吗?

学生思考讨论:

a、矛盾心态:

家庭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有"大济苍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抱负;仕途不得志,难以施展抱负.

b、彻底悔悟

c、也许是一种托词.

所以"性本爱丘山"也许是陶渊明"归"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但是不是最关键的原因呢?

请同学们继续寻找文中信息.(教师提示:

点题句是哪一句?

学生明确:

B、守拙归园田

归园田的目的是什么?

为什么要"守拙"?

如何理解?

言外之意是什么?

(如果不归园田就不能守拙)

师生讨论明确:

拙(zhuō)本义是“笨”,也作谦词,这里取其引申义,即朴拙,含有原始本真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守”是“坚持”的意思,“守拙”一方面是自谦,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安守本分,反对虚伪技巧,向往归真返朴。

诗人反对机巧圆滑,反对官场生活中的八面玲珑、尔虞我诈,怕自己受到官场不良环境的影响而失其本心,官场是个是非之地,没有那种当官的本领,很难往上爬,即使是现在,也有类似的现象。

这样一个正直清高的人就会感到精神上很压抑,没有自由,所以诗人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结合陶辞官原因: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羁鸟”和“池鱼”作对比和做衬托,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般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现在终于做到了隐居躬耕,保持了质朴的本性。

意在说明误入官场,深受束缚,迫切要求摆脱束缚,回归农村的心志。

这里一方面表现了陶渊明对误入官场的痛心,对黑暗官场的嫌弃,一方面表现了他渴望摆脱官场束缚,回归田园,获得自由的迫切心情。

小结:

所以“归园田”是为了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3)归向何处?

明确:

归向园田

诗人笔下的田园景色有何特点?

请抓住诗中几组意象分析。

明确: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

——非常普通平常的农村生活场景,在陶渊明笔下为什么显得那么美?

你喜欢这样的田园生活吗?

(联系现实)

师生共同讨论:

“方宅十余亩”到“鸡鸣桑树颠”八句,按什么顺序来写田园生活?

明确: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四句写近景,从自己的住宅写起。

你看,住宅周围有十亩土地,八九间草屋,地方虽不广,房屋虽不多,但毕竟是自己的小天地,是自由自在的王国。

榆树柳树的阴影遮住了后房檐,桃树李树罗列在屋子前边,环境是多么幽雅美丽!

这里衬托出作者心满意足的欣慰的情绪,这正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说: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两文有同工之妙。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远景,远望村庄轮廓模糊,炊烟袅袅,一切是安详的、舒缓的、柔和的。

“狗吠深巷中”写远闻,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更显出乡间的宁静、和平。

“鸡鸣桑树颠”写近闻,没有混乱,鸡才能在桑颠得意地啼叫。

总之,这八句话,捕捉住农村中司空见惯的事物,画出了优美画面,有近有远,有声有色,有淡有浓,有活泼有生机,有朴拙自然的趣味,而这一切又与诗人在官场上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这里诗人用歌颂田园,无言地批判了官场的倾轧、争斗、混乱、险恶,表明了诗人追求恬淡生活和平静、和谐的心境。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中的“暧暧”和“依依”在诗中是近义词,可以互换吗?

为什么?

明确:

“暧暧”、“依依”均为写远景之用语,都表示模糊不清、依稀可辩.但不可互换,因为“暧暧是写远处村庄的总体轮廓,这是不可能看得清楚的,只能是模糊的,而是建筑物在作者的主观感受上,它是静止的;而“依依”写的是炊烟,“炊烟”一是在高处,二是它是飘动的,比村庄的可见度大,因此用“依依”表示尽管炊烟在远处,但仍依稀可辩.总之,“暧暧”着眼于“模糊”,“静止”,“依依”着眼于“可见”,“漂动”。

两者都不可互换。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没写人,你可以想象出人民这里生活的情景吗?

明确:

虽没有写人,但写了人们生活的环境,可以让我们想象出,生活在这里的人必定和平安宁,生活古朴,怡然自得。

所以陶渊明笔下的农村田园风光图:

a、恬静、幽雅,空阔而简陋,一片宁静、一片和谐、一派迷茫、一派朦胧,这是美似仙境的田园,这是一方净土,一处超凡脱俗,充满雅趣清韵的心灵家园,从而让诗人弃官归隐,流连忘返。

b、农村的城市化和城市中某些人走向农村(文明的异化)

(4)归去如何?

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明确:

“无尘杂”/有余闲/久/复(注意炼字)——自由、安逸、喜悦。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实际上拿田园生活的什么特点与官场对比?

明确:

这两句写所感,具体、写到诗人田园生活之乐。

它的两个特点可与官场对比,一是“无尘杂”,没有官场上乱糟糟的事,看不到今天恶心的“官场现形记”;二是“有余闲”,可以不必作官场上的那些客套应酬之劳,可以有充分的时间读书做诗.这“一无一有”正是诗人求之不得的生活方式,理想境界.

从中可见作者的人格倾向和精神追求是怎样的?

明确:

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最后两句收束全文,诗人似乎在回答人们的疑问,作者何以对如此平凡的茅屋草木、鸡鸣狗吠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呢?

原来是作者“久在樊笼”的缘故,作者一旦冲出罗网,返回大自然的怀抱,那就其乐无穷、触处皆春了,即使一草一木也格外感到亲切而欣慰,可以说,这两句诗,是对以前误入尘网中的官场生活的形象的总结,也是对已经开始的新生活的欣喜。

总结:

《归田园居》主要写诗人摆脱污浊的官场,来到清新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这种情绪,可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返朴归真”。

“返朴归真”,第一是“朴”,处世要朴实,不做作,不追求豪华富贵,而是自由自在潇洒之至;第二是“真”,做人要真实、正直、不虚伪、具有人的本性,这是一种与污浊的官场生活相对立的生活方式,也是我国历代文人学士所追求的至高至真的境界!

艺术上:

一是用白描的手法,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毫无粉饰之词,平易如话,但恰到好处地与诗意合拍。

二是情景交融。

“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八句,描写了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村落炊烟、狗吠鸡鸣,富有生活气息,构成了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艺术境界。

这是实境——也许的确是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情景,但更是心境——陶渊铭内心追求那种恬静的生活情趣的物化,实境与心境浑然一体、水乳交融。

三是比喻生动形象,诗人把统治阶级的上层社会比喻为“尘网”、“樊笼”,把误入官场的人比作“羁鸟”、“池鱼”,不仅形象贴切,而且蕴含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四是语言朴素自然。

如:

“狗吠深巷中……,随手写来,明白如话,正如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所言: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五、探究式阅读:

1、《归园田居》和《桃花源记》都写了农村的生活场景,试比较二者的异同。

相同点:

所写的农村生活场景都具有朴素、淡雅、宁静、闲适的特点。

不同点:

《桃花源记》中的生活场景是作者虚拟出来的,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和生活愿望,它是作者理想中的农村生活;《归园田居》是作者弃官归田摆脱尘网仕途之后真实的农村生活场景,更多的是体现出一种解脱、解放、轻松、愉快、怡然自得的闲适的心态,是对劳动的赞美,对田园生活的倾慕。

2、陶渊明的隐居思想对我们有何启发?

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赞赏?

观点:

前人多称赞陶渊明的隐居思想,认为他的“不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的做法是“怒目金刚”不屈从于流俗,这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应像他那样:

淡泊名利,不随波逐流,憎恶黑暗,保持自己的尊严和人格。

但他的做法我们认为不值得提倡,这是一种消极的出世态度,如果人人都像他那样,因憎恶黑暗而避世,那我们这个社会岂不没入了黑暗之中而不见光明了?

我们应积极入世,和黑暗作斗争,作一个守护光明的“怒目金刚”。

五、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陶渊明的清新、朴素的诗作特点,以及诗人的人格特征,我们每个人都应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品性。

能力提升案

六、高考链接:

1.移居(其二)陶渊明(2006年北京卷)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

①将:

岂②纪:

经营

①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和()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②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答案:

①D、E

②第一问:

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

第二问:

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2.【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陕西、海南、河南山西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等8省市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春日秦国怀古

周朴①

荒郊一望欲销魂②,泾水萦纡③傍远村。

牛马放多春草尽,原田耕破古碑存。

云和积雪苍山晚,烟伴残阳绿树昏。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注】①周朴(?

-878),字太朴,吴兴(今属浙江)人。

②销魂:

这里形容极其哀愁。

③泾水:

渭水支流,在今陕西省中部,古属秦国。

萦纡:

旋绕曲折。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请简要分析。

(5分)

答:

2.你认为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

(6分)

答:

【参考答案】

1.表现了怀古伤今之情。

诗人春日眺望泾水,不见春草,只见古碑,行客之路尽是黄沙,想当年秦国何等强盛,看如今唐王朝国势日衰,眼前一片荒凉,于是“不堪回首”之情油然而生。

2.①触景生情;②寓情于景;③写哀景抒哀情。

【作者简介】

周朴(?

—878),字见素,一作太朴,福州长乐人。

【《全唐诗》作吴兴(今湖州)人。

此从《唐才子传》】生年不详,卒于唐僖宗乾符五年。

工于诗,无功名之念,隐居嵩山,寄食寺庙中当居士,常与山僧钓叟相往还。

与诗僧贯休、方干、李频为诗友。

周朴,唐末诗人,生性喜欢吟诗,尤其喜欢苦涩的诗风。

3.【上海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3题(8分)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出户独彷徨,愁思当告谁?

引领①还入房,泪下沾衣裳。

【注】①引领:

伸颈远望。

1..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五言□□诗,(1分)

2.对本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月何皎皎”这一句运用了比兴手法。

B.“客行虽云乐”在诗中有以乐衬哀的效果。

C.诗人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来谋篇布局。

D.本诗语言浅显,朴素自然,而余味无穷。

3.本诗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刻画来传达思想感情,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

(4分)

【参考答案】

1.(1分)古体2.(3分)A.

3.(4分)“我”揽衣而起,出门徘徊,伸颈远望,回房落泪;这些动作写出了“我”夜不能寐的状态;流露出忧愁、孤独的情绪,表达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动作1分;状态1分;情绪1分;情感1分)

【补充注释】

①罗床帏:

罗帐。

 ②寐:

入睡。

 

③揽衣:

犹言“披衣”,“穿衣”。

揽,取。

 ④旋归;回归,归家。

旋,转。

 

⑤引领:

伸颈,“抬头远望”的意思。

  ⑥裳衣:

一作“衣裳”。

【赏析】

如何描写人物心理,往往是小说家们醉心探讨的问题。

其实,这对诗人也至关重要。

我国古代抒情诗中,就有很细致很精采的心理描写,这一篇《古诗十九首·明月何皎皎》,就突出地表现出这种艺术特点。

这首诗是写游子离愁的,诗中刻划了一个久客异乡、愁思辗转、夜不能寐的游子形象。

他的乡愁是由皎皎明月引起的。

更深人静,那千里与共的明月,最易勾引起羁旅人的思绪。

谢庄《月赋》曰:

“隔千里兮共明月。

”李白《静夜思》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对于这首无名氏古诗中的主人公来说,同样是这种情绪。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当他开始看到明月如此皎洁时,也许是兴奋的赞赏的。

银色的清辉透过轻薄透光的罗帐,照着这位拥衾而卧的人。

可是,夜已深沉,他辗转反侧,尚未入眠。

不是过于耀眼的月光打扰他的睡眠,是“忧愁不能寐”。

他怎么也睡不着,便索性“揽衣”而“起”,在室内“徘徊”起来。

清代朱筠评曰:

“神情在‘徘徊’二字。

”(《古诗十九首说》)的确,游子“看月”、“失眠”、“揽衣”、“起床”、“徘徊”这一连串的动作,说明他醒着的时间长,实在无法入睡;同时说明他心中忧愁很深。

尤其是那“起徘徊”的情态,深刻地揭示了他内心痛苦的剧烈。

诗写到这里,写出了“忧愁不能寐”的种种情状,但究竟为什么“忧愁”: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这是全诗的关键语,画龙点睛,点明主题。

这两句虽是直说缘由,但语有余意,耐人寻味。

“客行”既有“乐”,却又说“不如早旋归”,是因为实际上他乡作客,无乐而言。

正如《相如歌·饮马长城窟行》所说:

“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

入门各自媚,谁与相为言。

”然而异乡游子又欲归不归,这是和他们所处的客观现实是密切联系着的。

即如此诗的作者,大概是东汉时一个无名文人吧,在他那个时代,往往为营求功名而旅食京师,却又仕途阻滞,进很两难。

这两句诗正刻划出他想归而不得归无可奈何的心情,是十分真切的。

清代陈祚明说得好:

“客行有何乐?

故言乐者,言虽乐亦不如归,况不乐乎!

”(《采菽堂古诗选》)朱筠也说:

“把客中苦乐思想殆遍,把苦且不提,‘虽云乐’亦是‘客’,‘不如早旋归’之为乐也”(《古诗十九说》)他们是道出了此中凄凉味的。

作者点出这种欲归不得的处境后,下面四句又像开头四句那样,通过主人公的动作进一步表现他心灵最深层的痛苦。

前面写到“揽衣起徘徊”,尚是在室内走走,但感到还是无法排遣心中的烦闷,于是他走出户外了。

然而,“出户彷徨”,半夜三更,他像梦游似的,独自在月下彷徨,更有一阵孤独感袭上心头。

“愁思当告谁?

”正是这种“独”、这种“彷徨”的具体感受了。

古乐府《悲歌》云:

“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

”于是诗人情不自禁地向千里之外的故乡云树引领而望,可是又不可能获得“可以当归”的效果,反而引起了更大的失望。

他实在受不了这种感情上的折磨了,他又回到室内去。

从“出户”到“入房”,这一出一入,把游子心中翻腾的愁情推向顶点,以至再也禁不住“泪下沾裳衣”了。

全诗共十句,除了“客行”二句外,所描写的都是极其具体的行动,而这些行动是一个紧接着一个,是一层深似一层,细致地刻画了游子欲归不得的心理状态,手法是很高明的。

清代张庚分析诗中主人公的心理发展层次说:

“因‘忧愁’而‘不寐’,因‘不寐’而‘起’,因‘起’而‘徘徊’,因‘徘徊’而‘出户’,既‘出户’而‘彷徨’,因彷徨无告而仍‘入房’,十句中层次井井,而一节紧一节,直有千回百折之势,百读不厌。

”(《古诗解》)

一首短小的抒情诗,能够细致地表现如此丰富复杂的心理活动,这在我国古诗中是不多见的。

俄国有一位大作家屠格涅夫,是擅长于心理描写的,但是他的心理描写,大都是对人物心理的一些说明,有时不免使人感到沉闷和厌烦。

而这首古诗,却没有这个毛病,它是通过人物的自我意识活动来表现的,通过由意识而诱发的行动来表现的,具有文学的形象形。

而且更把人物的心理和感情揉合在一起,富有抒情诗的特质,这种艺术经验是值得注意的。

【赏析2】

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的最后一篇。

对于它的解说,文坛上历来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一说认为是思妇闺中思夫之辞;一说以为是游子他乡思归之作。

而我们从全诗的情调与意蕴来看,从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及形象观察,前者似乎更为妥切,当是一首思妇辞。

首联“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

”“罗床帏”,是用罗绮制作的床帐。

这种罗绮质地轻薄,因而睡在床上能清楚地看到窗外的明月。

这是一个晴朗的夜晚,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将它那银白色的辉光洒在思妇的床帐上。

浩月高悬,千里同照。

置身于宁静的月夜,眼望清冷的月光,最容易触动人的愁肠,更何况此时的思妇是一个人孤单单躺在床上。

缕缕的柔情涌上心头,倍感孤独与寂寞,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越发不能抑制了。

在我国古典诗歌中,望月怀人,望月思乡的诗作历代不少。

象人们熟悉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写的是月夜思乡。

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憐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写的是望月怀人。

在我国诗歌史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时代,我们的先人就发现并揭示了自然的月色与人类情感之间的感应、触发关系。

《陈风·月出》开我国望月思乡怀人诗的先河,可谓这类诗的鼻祖了。

“日出皎兮,佼人僚兮。

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写的是一个男子在月明星辉的夜晚,仰望着清澈明亮的月光,思念起他热烈爱恋的一位漂亮娇美的姑娘。

由于诗人把所思的女子放在月色的背景下,少女美丽的姿容与明月的清辉两者交相辉映,产生了一种朦胧的、令人着迷神往的艺术效果。

遂使男子的相思之情更为迫切,忧愁烦恼不已。

可想而知,我们这首诗中的思妇,触景生情,心头该是怎么的凄楚。

“忧愁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那月光搅动着思妇的心扉,深切的思念之情折磨得她久久不能入睡。

索性揽衣下床,徘徊在空房之中。

“揽衣”是牵衣或提衣的意思。

因古人的衣长,走路时须用手提着而行。

接下来的“客行虽云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