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必背《沁园春长沙》《劝学》《师说》 词注释与全文详解.docx
《高一上必背《沁园春长沙》《劝学》《师说》 词注释与全文详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上必背《沁园春长沙》《劝学》《师说》 词注释与全文详解.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一上必背《沁园春长沙》《劝学》《师说》词注释与全文详解
高中必修一第一专题的《沁园春·长沙》、第二专题的《劝学》《师说》。
《沁园春·长沙》毛泽东所写的一首词。
该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全词在片语之间,融情入理,情景交融。
沁园春1·长沙
独立寒秋2,湘江3北去,橘子洲4头。
看万山5红遍,层林尽染6;漫江7碧透,百舸8争流9。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10,万类霜天竞自由11。
怅寥廓12,问苍茫13大地,谁主14沉浮15?
携来16百侣17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18。
恰19同学少年20,风华正茂21;书生意气22,挥斥方遒23。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24,粪土当年万户侯25。
曾记否,到中流26击水27,浪遏28飞舟29?
[1]
词句注释
1.沁园春:
词牌名,“沁园”为东汉明帝为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强夺公主园林,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渐成“沁园春”这一词牌。
本词选自《毛泽东诗词集》(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
2.寒秋:
就是深秋、晚秋。
秋深已有寒意,所以说是寒秋。
3.湘(xiāng)江:
一名湘水,湖南省最大的河流,源出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南的海洋山,长1752里,向东北流贯湖南省东部,经过长沙,北入洞庭湖。
所以说是湘江北去。
4.橘子洲:
地名,又名水陆洲,是长沙城西湘江中一个狭长小岛,西面靠近岳麓山。
南北长约11里,东西最宽处约一里。
毛泽东七律《答友人》中所谓长岛,指此。
自唐代以来,就是游览胜地。
5.万山:
指湘江西岸岳麓山和附近许多山峰。
6.层林尽染:
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尽染:
此处化用王实甫《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句意。
7.漫江:
满江。
漫:
满,遍。
8.舸(gě):
大船。
这里泛指船只。
9.争流:
争着行驶。
10.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鹰在广阔的天空里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
击,搏击。
这里形容飞得矫健有力。
翔,本指鸟盘旋飞翔,这里形容鱼游得轻快自由。
11.万类霜天竞自由:
万物都在秋光中竞相自由地生活。
万类:
指一切生物。
霜天:
指秋天,即上文“寒秋”。
12.怅寥廓(chàngliáokuò):
面对广阔的宇宙惆怅感慨。
怅:
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
寥廓(liáokuò):
广远空阔,这里用来描写宇宙之大。
13.苍茫:
旷远迷茫。
14.主:
主宰。
15.沉浮:
同“升沉”(上升和没落)意思相近,比喻事物盛衰、消长,这里指兴衰。
由上文的俯看游鱼,仰看飞鹰,纳闷地寻思(“怅”)究竟是谁主宰着世间万物的升沉起伏。
16.携来:
挽,牵。
来,语气词,无实义。
17.百侣:
很多的伴侣。
侣,这里指同学(也指战友)。
18.峥嵘岁月稠:
不平常的日子是很多的。
峥嵘:
本指山的高峻,此处意谓不平凡、不寻常。
稠:
多。
19.恰:
适逢,正赶上。
20.同学少年:
毛泽东于1913年至1918年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
1918年毛泽东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21.风华正茂:
风采才华正盛。
风华:
风采,才华。
茂:
丰满茂盛。
22.书生意气:
书生:
读书人,这里指青年学生。
意气:
意态气概。
23.挥斥方遒(qiú):
挥斥,奔放。
《庄子·田子方》:
“挥斥八极”。
注:
“挥斥,犹纵放也。
”遒,强劲有力。
方:
正。
挥斥方遒,是说热情奔放,劲头正足。
2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评论国家大事,用文字来抨击丑恶的现象,赞扬美好的事物。
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
指点,评论。
江山,指国家。
激扬,激浊扬清,抨击恶浊的,褒扬清明的。
25.粪土当年万户侯:
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
粪土,名词作动词用,视如粪土。
万户侯,汉代设置的最高一级侯爵,食邑万户,享有万户农民的赋税。
此借指大军阀,大官僚。
万户,指侯爵封地内的户口,要向受封者缴纳租税,服劳役。
26.中流:
江心水深流急的地方。
27.击水:
作者自注:
“击水:
游泳。
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这里引用祖逖(tì)的“中流击楫”典故。
这里指游泳。
28.遏(è):
阻止。
29.飞舟:
如飞之舟,言其迅速。
[1] [2]
白话译文
在深秋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独自伫立在橘子洲头,眺望着湘江碧水缓缓北流。
看万千山峰全都变成了红色,一层层树林好像染过颜色一样,江水清澈澄碧,一艘艘大船乘风破浪,争先恐后。
鹰在广阔的天空飞,鱼在清澈的水里游,万物都在秋光中争着过自由自在的生活。
面对着无边无际的宇宙,(千万种思绪一齐涌上心头)我要问:
这苍茫大地的盛衰兴废由谁来决定主宰呢?
回想过去,我和我的同学,经常携手结伴来到这里游玩。
在一起商讨国家大事,那无数不平凡的岁月至今还萦绕在我的心头。
同学们正值青春年少,风华正茂;大家踌躇满志,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这些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那些军阀官僚看得如同粪土。
还记得吗?
那时我们在江水深急的地方游泳,那激起的浪花几乎挡住了疾驰而来的船?
文学赏析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
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
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词人“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则是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
词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
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的感叹,这一问道出了词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下半阕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以峥嵘形容岁月,新颖、形象,自然地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将无形的不平凡岁月,化为一座座有形的峥嵘山峰,给人以巍峨奇丽的崇高美。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也是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
可以说,这首词的崇高美,是以情为经线,景为纬线,交织而成的。
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
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劝学》是战国时期思想家、文学家荀子创作的一篇论说文,是《荀子》一书的首篇。
文章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
高中课文为节选,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态度等方面,有条理、有层次地加以阐述。
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道理,是这篇文章的特色。
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
《劝学》
君子曰:
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注释:
一、字音
木直中(zhòng)绳
輮(róu)
槁(gǎo)暴(pù)
就砺(lì)
参(cān)省(xǐng)
须臾(yú)
跂(qì)
楫(jí)
生(xìng)非异
跬(kuǐ)步
骐骥(qíjì)
驽(nú)马十驾
锲(qiè)而舍之
金石可镂(lòu)
螯(áo)
蛇鳝(shàn)
二、字义
1、君子:
这里指有才能的人。
2、已:
停止。
3、青取之于蓝:
靛青,从蓝草中取得。
青,靛青,一种染料。
蓝,蓼蓝。
蓼(liǎo)蓝:
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红紫色,叶子长椭圆形,干时暗蓝色。
花淡红色,穗状花序,结瘦果,黑褐色。
叶子含蓝汁,可以做蓝色染料。
4、青于蓝:
比蓼蓝(更)深。
5、中绳:
(木材)合乎拉直的墨线。
木工用拉直的墨线来取直。
6、輮:
通“煣”,以火烘木,使其弯曲。
7、规:
圆规,测圆的工具。
8、虽有槁暴:
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
有,通“又”。
槁,枯。
暴,同“曝”,日晒。
槁暴,枯干。
9、挺:
直。
10、受绳:
经墨线丈量过。
11、金:
指金属制的刀剑等。
12、就砺:
拿到磨刀石上去磨。
砺,磨刀石。
就,动词,接近,靠近。
13、参省乎己:
对自己检查、省察。
参,一译检验,检查;二译同“叁”,多次。
省,省察。
乎,介词,于。
14、吾尝终日而思矣:
而,表修饰
15、须臾:
片刻,一会儿。
16、跂:
提起脚后跟。
17、博见:
看见的范围广,见得广。
18、而见者远:
意思是远处的人也能看见。
而,表转折。
19、疾:
快,速,这里引申为“洪亮”,指声音宏大。
20、假:
借助,利用。
21、舆:
车。
22、利足:
脚步快。
23、致:
达到。
24、水:
指游泳。
名词,用作动词。
25、绝:
横渡。
26、生非异:
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
生,通“性”天赋,资质。
27、物:
外物,指各种客观条件。
28、兴:
起。
29、渊:
深水。
30、蛟:
一种龙。
3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累善行而养成品德,达到很高的境界,通明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得,获得。
32、跬:
古代的半步。
古代称跨出一脚为“跬”,跨两脚为“步”。
33、无以:
没有用来……的(办法)
34、骐骥:
骏马。
35、驽马十驾:
劣马拉车连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
)驽马,劣马。
驾,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叫“一驾”。
36、功在不舍:
(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舍,停。
37、锲:
用刀雕刻。
38、镂:
原指在金属上雕刻,泛指雕刻。
39、用心一也:
(这是)因为用心专一(的缘故)。
用,以,因为。
40、六跪:
六条腿,蟹实际上是八条腿。
跪,蟹脚。
一说,海蟹后面的两条腿只能划水,不能用来走路或自卫,所以不能算在“跪”里。
另一说,“六”虚指。
41、螯:
蟹钳。
42、躁:
浮躁,不专心。
翻译: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
靛青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它比蓼蓝的颜色更青;冰是由水凝结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木材直得合乎拉直的墨绳,如果给它加热使它弯曲做成车轮,它的弯度就可以合乎圆规,即使又晒干了,也不会再挺直,这是因为人工使它弯曲成这样。
所以木材经墨线量过就笔直了,金属刀具在磨刀石上磨过就锋利了。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照检查自己,就智慧明达,行动不会犯错误了。
我曾经整日思索,却不如学习片刻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跟眺望,却不如登上高处看得广阔。
登高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但人们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喊,声音并没有加大,但听的人会听得清楚;借助车马的人,不是脚走得快,却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不是自己能游泳,却能横渡江河。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借助于外物罢了。
堆土成山,风雨就从那里兴起;水流汇成深渊,蛟龙就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形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
所以,不积累每一小步,就不能远达千里;不汇集细流,就不能形成江海。
骏马跳跃一次,不能有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拿刀刻东西,中途停止,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不停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泉水,是因为它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只大夹,然而没有蛇鳝的洞穴就无处容身,是因为它心浮躁的缘故。
作者简介
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时人尊而号为“卿”,西汉时为避汉宣帝刘询讳,又称孙卿,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
战国末期赵国猗氏(今山西安泽县)人,先秦儒家后期的代表人物。
曾两次到当时齐国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东临淄)游学,担任过列大夫的祭酒(学宫领袖)。
还到过秦国,拜见了秦昭王。
后来到楚国,任兰陵(今属山东)令。
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其学说常被后人拿来跟孟子的“性善说”比较。
荀子对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当显著的贡献。
与其弟子撰有《荀子》一书。
《师说》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议论文。
文章阐说从师求学的道理,讽刺耻于相师的世态,教育了青年,起到转变风气的作用。
文中列举正反面的事例层层对比,反复论证,论述了从师表学习的必要性和原则,批判了当时社会上“耻学于师”的陋习,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
全文幅虽不长,但涵义深广,论点鲜明,结构严谨,说理透彻,富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师说
古之学者1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2。
人非生而知之3者,孰能无惑?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4,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5,其闻6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7;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8,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9?
是故10无11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圣人无常师。
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孔子曰:
“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词句注释
1.学者:
求学的人。
2.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交给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
所以:
用来……的。
道:
指儒家之道。
受:
通“授”,传授。
业:
泛指古代经、史、诸子之学及古文写作。
惑:
疑难问题。
3.人非生而知之者: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
之:
指知识和道理。
《论语·季氏》:
“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知:
懂得。
4.其为惑也:
他所存在的疑惑。
5.生乎吾前:
即生乎吾前者。
乎:
相当于“于”,与下文“先乎吾”的“乎”相同。
6.闻:
听见,引申为知道,懂得。
7.从而师之:
跟从(他),拜他为老师。
从师:
跟从老师学习。
师:
意动用法,以……为师。
8.吾师道也: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
9.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哪里去考虑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小呢?
庸:
发语词,难道。
知:
了解、知道。
10.是故:
因此,所以。
11.无:
无论、不分。
1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意思说哪里有道存在,哪里就有我的老师存在。
13.师道:
从师的传统。
即“古之学者必有师”。
14.出人:
超出于众人之上。
15.犹且:
尚且。
16.众人:
普通人,一般人。
17..下:
不如,名词作动词。
18.耻学于师:
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耻:
以……为耻。
19.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益:
更加、越发。
20.于其身:
对于他自己。
身:
自身、自己。
21.惑矣:
糊涂啊!
22.彼童子之师:
那些教小孩子的启蒙老师。
2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dòu):
教给他书,帮助他学习其中的文句。
之:
指童子。
习:
使……学习。
其:
指书。
句读:
也叫句逗,古人指文辞休止和停顿处。
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
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读(逗)的教学。
24.句读之不知:
不知断句风逗。
25.或师焉,或不(fǒu)焉:
有的从师,有的不从师。
不:
通“否”。
26.小学而大遗:
学了小的(指“句读之不知”)却丢了大的(指“惑之不解”)。
遗:
丢弃,放弃。
27.巫医:
古时巫、医不分,指以看病和降神祈祷为职业的人。
28.百工:
各种手艺。
29.相师:
拜别人为师。
30.族:
类。
31.曰师曰弟子云者:
说起老师、弟子的时候。
32.年相若:
年岁相近。
33.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羞耻,以高官为师就近乎谄媚。
足:
可,够得上。
盛:
高大。
谀:
谄媚。
34.复:
恢复。
35.君子:
即上文的“士大夫之族”。
36.不齿:
不屑与之同列,即看不起。
或作“鄙之”。
37.乃:
竟,竟然。
38.其可怪也欤:
难道值得奇怪吗。
其:
难道,表反问。
欤:
语气词,表感叹。
39.圣人无常师: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常:
固定的。
40.郯(tán)子:
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县境)的国君,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官职。
41.苌(cháng)弘:
东周敬王时候的大夫,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古乐。
42.师襄:
春秋时鲁国的乐官,名襄,相传孔子曾向他学琴。
43.老聃(dān):
即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楚国人,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
相传孔子曾向他学习周礼。
聃是老子的字。
44.之徒:
这类。
45.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三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论语·述而》原话: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46.不必:
不一定。
47.术业有专攻:
在业务上各有自己的专门研究。
攻:
学习、研究。
48.李氏子蟠(pán):
李家的孩子名蟠。
李蟠:
韩愈的弟子,唐德宗贞元十九年(803)进士。
49.六艺经传(zhuàn)皆通习之:
六艺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的学习了。
六艺:
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六部儒家经典。
《乐》已失传,此为古说。
经:
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
传,古称解释经文的著作为传。
通:
普遍。
50.不拘于时:
指不受当时以求师为耻的不良风气的束缚。
时:
时俗,指当时士大夫中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于:
被。
51.余嘉其能行古道:
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
嘉:
赞许,嘉奖。
52.贻(yí):
赠送,赠予。
[3-4]
白话译文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
老师,是可以依靠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
有了疑惑,如果不跟从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最终不能理解了。
生在我前面,他懂得道理本来就早于我,我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生在我后面,如果他懂得的道理也早于我,我也应该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啊,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
因此,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唉,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难啊!
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远,尚且跟从老师而请教;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因此圣人就更加圣明,愚人就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出于这吧?
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一方面不通晓句读,另一方面不能解决疑惑,有的句读向老师学习,有的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
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
“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
”唉!
古代那种跟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
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一提,现在他们的见识竟反而赶不上这些人,真是令人奇怪啊!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
孔子曾以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为师。
郯子这些人,他们的贤能都比不上孔子。
孔子说:
“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当我的老师的人。
”因此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听到的道理有早有晚,学问技艺各有专长,如此罢了。
李家的孩子蟠,年龄十七,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受时俗的拘束,向我学习。
我赞许他能够遵行古人从师的途径,写这篇《师说》来赠送他。
作者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
因其郡望在昌黎,故世称“韩昌黎”。
德宗贞元八年(792)登进士第。
贞元十九年(803),因言关中旱灾,触怒权臣,被贬为阳山令。
宪宗元和元年(806)召拜国子博士。
元和十二年(817)从裴度讨淮西吴元济有功,升任刑部侍郎元和十四年,上表谏迎佛骨,贬潮州刺史,后历任国子祭酒、吏部侍郎、京兆尹等职。
大力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主张“以文为诗”,作诗力求新奇,且多议论。
《全唐诗》存其诗十卷。
有诗文合编《昌黎先生文集》。
赏析理解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古之学者必有师”。
第1段,从正面阐发中提出中心论题,为批判“士大夫之族”耻于从师确立理论根据。
第2段,正反对比,批判“士大夫之族”耻学于师的不良风气。
第3段,以圣人孔子从师的例子,指出古代圣人重视师道的事迹,再论从师的必要性。
第4段,赞扬李蟠“不拘于时”“能行古道”,说明写作本文的缘由。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议论文,有着卓越的见解和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在本篇议论文中,作者运用流利畅达的笔触,通过反复论辩,申明了为师的性质与作用,论述了从师的重要意义与正确原则,批评了当时普遍存在的不重师道的不良习俗。
此文是为李蟠而作,实际上是借此抨击那些自恃门第高贵、不肯从师学习甚至讥笑别人从师的士大夫阶层,有着鲜明的针砭时弊的作用。
作者表明任何人都可以做自己的老师,不应因地位贵贱或年龄差别,就不肯虚心学习。
文末并以孔子言行作证,申明求师重道是自古已然的做法,时人实不应背弃古道。
文章体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斗争精神,也表现出作者不顾世俗独抒己见的精神,推动了乐于从师善于学习的社会风气。
这篇文章是针对门第观念影响下“耻学于师”的坏风气写的。
中国古代的学校教育十分发达,从中央到地方都有官学。
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
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
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
因此,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尊“家法”而鄙师的心理。
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并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是难能可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