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项申报指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0797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项申报指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项申报指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项申报指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项申报指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项申报指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项申报指南.docx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项申报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项申报指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项申报指南.docx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项申报指南

新能源与节能环保专项申报指南

一、产业化示范项目

1、钝化接触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及示范

研究内容:

重点研究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产业化关键技术,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

研究先进晶硅电池的结构设计、仿真计算、原型电池开发;100MW量产电池关键工艺开发,包括先进表面钝化技术、低复合正面金属化技术、先进光学管理技术,以及高洁净度车间管控;开发450W高功率晶硅光伏组件封装技术;基于高效晶硅太阳能电池电站的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

产线量产电池效率≥23.5%,并具备量产技术规范;同样版型下利用钝化接触技术的组件功率较原先技术提升20W以上(达到450W);建立规模100MW的电池量产示范线和容量不小于500kWp示范电站,并提供用户使用报告;产品新增经济价值达到1亿元;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申报。

财政经费原则上不超过100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科技投入的20%。

(指南编写专家:

陈亮、陆之毅)

2、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飞灰高温烧结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示范

研究内容:

重点研究垃圾焚烧飞灰危害物高温无害稳定化处置的预处置技术原理并提出预处理技术措施;研发采用高温无害稳定化处置垃圾焚烧飞灰并成型混凝土组成材料的技术原理与工艺装备技术;研究处置过程中对飞灰中的部分成分进行有效收集的技术可行性;开发稳定化、资源化处置装备,明确相关装备设施的技术要求;研究垃圾焚烧飞灰高温无害稳定化处置成型物的化学性能、物理性能及工作性能,研发该材料制备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控制技术及混凝土预制产品制造技术;形成垃圾焚烧飞灰高温无害稳定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成套技术并形成示范。

考核指标:

形成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高温无害化处置与资源化利用技术。

开发高温无害稳定化处置成套装备,单套装备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能力不小于100吨/天。

建成30000吨/年规模的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生产线并进行商业化运营,年新增产值5000万元以上。

垃圾焚烧飞灰成型物的性能应满足国家相关环境标准要求,其中重金属浸出应减少95%以上,二噁英去除率不低于99.9%。

开发飞灰处置成型物掺量不低于60公斤/立方的混凝土预制产品2件以上,混凝土耐久性能应满足相关规范要求,完成工程示范项目5个以上。

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5件,编制标准3部。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申报。

财政经费原则上不超过60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科技投入的20%。

(指南编写专家:

陈亮、陆之毅)

3、船舶废气洗涤装置研究与应用

研究内容:

针对国际海事组织“全球限硫令”要求和现有船舶对废气脱硫装置的迫切需求,开发适用于不同类型船舶废气洗涤装置。

针对不同类型船舶特点和不同航区废气废液排放要求,建立船舶废气洗涤装置系统集成优化匹配模型;重点突破变工况下洗涤装置高效洗涤技术、洗涤废液微细粒子及多环芳烃高效分离技术等关键技术;开发在线监测与自动控制系统,开展船舶废气洗涤装置的性能评价,并在实船上验证。

考核指标:

开发不少于3种型号的船舶废气洗涤装置,在实船上完成试验与应用,废气排放满足MARPOL公约附则VI要求,废液排放满足MPEC184(59)要求,通过中国船级社产品认证,其中国外主要船级社产品认证不少于1个;建立产品企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提供用户使用报告;建成船舶废气洗涤装置生产线,新增产值10000万元;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申报。

财政经费原则上不超过60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科技投入的20%。

(指南编写专家:

李砚硕、巩学梅)

4、国六b标准的乘用汽油车清洁排放集成技术及平台开发

研究内容:

研究不同型号乘用汽油车的燃烧及排放特性,建立排放仿真数据库;围绕国六b标准排放要求,开发适用于不同工况、环境条件的高效排气后处理装置,重点研究载体材料特性、催化剂配方及涂覆工艺、装置耐久性等关键技术;研究开发与车型匹配的电控系统,建立清洁排放性能设计验证平台,开展实车道路综合性能评价。

考核指标:

基于排放数据库、汽油燃烧特性及催化转化过程建立具备预测性的排放仿真平台,开发后处理硬件与电控软件的协同排放集成技术,应用该平台与技术在不少于两个车型上完成从后处理部件理化特性到实车道路排放的体系验证,在不影响车辆动力与油耗的前提下,排放满足:

搭载3千、20万公里新鲜及老化后处理装置的整车WLTC循环排放物CO、THC、NOx、PM分别小于450、45、31.5、2.7mg/km,PN(颗粒个数)小于5*1011个/km;35/-7度高低温、2400米高海拔实车道路排放物NOx和PN满足2.1的符合性系数及扩展系数要求。

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8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申报。

财政经费原则上不超过60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科技投入的20%。

(指南编写专家:

李砚硕、巩学梅)

二、技术攻关项目

5、5G基站低成本高比能储能电池负极材料制备技术研发

研究内容:

面向5G基站对低成本高能量密度电池的需求,突破商业化负极材料的容量瓶颈,解决高容量负极材料的储锂机制、表面改性技术和规模化制备技术等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

重点研究负极材料本体/表面结构与容量之间的构效关系;探索影响负极材料微观结构的关键因素;研究均匀可控的表面改性技术;研究特殊微观结构负极材料的规模化制备技术,实现低成本生产。

考核指标:

建立高容量负极材料体系的优化设计方法;获得可逆质量容量密度达到400mAh/g,振实密度≥1.0g/cm3,体积容量密度600Ah/L以上,循环3000周容量保持率85%以上,体积变化效率小于15%的新型负极材料;建成千吨级新型负极生产线;实现批量销售达1000吨以上;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申报。

财政经费原则上不超过30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科技投入的20%。

(指南编制专家:

陈亮、陆之毅)

6、全自动锂电池引线键合机的研发

研究内容:

研发全自动锂电池引线键合机,实现国产化替代。

重点开发高功率超声波换能器、高速高精度超大行程龙门XY平、压电线夹等核心部件,通过建模仿真,突破高速运动控制技术、精确力控技术;研究锂电池键合工艺、无损检测等关键技术。

考核指标:

整机技术性能,达到国内领先,国际一流。

具体技术指标为:

焊线区域:

300mm×900mm;Z向行程:

50mm;键合头旋转角度:

±220;位置精度:

±3.5um;键合力范围:

10~2000g;键合力控制:

±2克;金属丝线径:

100~500um;超声功率:

64KHz/20W;在线非破坏检测功能UPH:

1~2线/秒。

申请受理或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新增产值5000千万元。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申报。

财政经费原则上不超过50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科技投入的20%。

(指南编制专家:

陈亮、陆之毅)

7、国三柴油车尾气治理催化剂研发

研究内容:

针对我国目前国三柴油车保有量大、排放污染严重、国家环保要求日趋严格的现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催化材料,实现在用柴油车NOx、PM高效协同减排。

重点提升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研究堇青石陶瓷载体上的定量涂覆工艺;开展性能评价及实车验证,形成可推广应用的产品。

考核指标:

开发SCR和CDPF催化剂各2-3种,所开发的柴油车SCR催化剂实现200-500oC范围内NOx转化率≥90%,可耐受800oC-16h水热老化;CDPF催化剂对soot的起燃温度≤400oC;双降技术NOx、PM净化效率>60%,在不少于3种柴油车车型上实现应用示范;建成具备粉体催化剂300kg/d、整体催化剂5万块/年产能的中试生产线。

申请受理或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2项。

有关说明:

企业及科研机构均可牵头申报,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申报。

财政经费原则上不超过30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科技投入的20%。

(指南编制专家:

陈亮、陆之毅)

8、煤气化废水回用处理关键技术及系统集成示范

研究内容:

针对石化行业中煤气化工艺排放的高盐废水,存在的生化处理效果差、循环回用率低、核心膜组件严重依赖进口的问题,开展废水成分采集与分析,建立多组分污染物特性数据库;研究高耐受膜材料的抗污染和长效服役特性;通过应用场景的仿真模拟,优化膜组件流场分布与结构设计,开发膜生物反应器模块和纳滤脱盐模块,提高生化及脱盐性能;研究模块间的系统集成和协同控制、耐久性和可维护性,构建适用于高盐难生化废水的水处理系统,实现石化高盐废水的深度处理和高效水资源回用,并形成数据深度分析-核心膜材料开发-模块化单元设计-系统增效集成为一体的系统示范工程,提升我国石化行业废水处理水平。

考核指标:

建立煤气化废水宏观及微观特性指标数据库和膜材料长效服役性能数据库;高通量中空纤维帘式膜组件,pH耐受范围0~14,运行通量>30L/m2h,产水浊度<0.5NTU;高通量纳滤膜组件,氯离子截留率<20%,硫酸根截留率>99.0%,水通量>40L/m2h;完成2项及以上工业废水处理的工程示范,回用水含盐量<500ppm,回用率>70%;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5件,PCT专利1-3件。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申报。

财政经费原则上不超过30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科技投入的20%。

(指南编写专家:

李砚硕、巩学梅)

9、高硬、高浊、高氨煤化工废水预处理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

研究内容:

研究现有煤化工高硬、高浊、高氨排放废水常规化学药剂处理的机制、结垢特点及关键影响因子解析;针对不同煤质条件下废水排放的特点,研究电场参数对废水絮凝、气浮除浊降硬脱氨的影响;研究电化学与化学药剂复合处理的协同机制;开发新型电化学絮凝设备,及基于电絮凝、电气浮等技术的成套预处理装备;优化设计煤气化废水预处理工艺流程,开发协同控制与系统集成技术,开展预处理设施运行综合评价,并进行应用示范。

考核指标:

开发多系列集成的煤气化废水电絮凝、电气浮预处理成套技术工艺包;完成单套处理能力≥10t/h的集成式电化学预处理设备制造和工业应用示范;处理后废水悬浮物指标≤5mg/L、总硬度指标≤350mg/L、气化灰水外排量减少20%;与常规化学处理方法相比,化学效剂消耗量减少40%以上、预处理后含盐量减少30%以上,吨水预处理综合运行费用降低10%以上;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5项。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申报。

财政经费原则上不超过30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科技投入的20%。

(指南编写专家:

李砚硕、巩学梅)

10、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需求的模组化智能电能表研发

研究内容:

为适应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发展趋势,解决目前电能表存在功能单一、维护成本高的问题,开发具有全息感知、泛在连接、开放共享等功能的智能电能表,达到IR46国际标准要求。

重点研究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技术、多模块互联互通技术、电能质量分析技术、误差自诊断技术、安全隔离技术等,开发相应功能模块;研究智能仪表质量控制及检测方法;建立规模化产品生产线。

考核指标:

开发智能电表系列产品不少于3种,通过国家型式评价测试,技术性能:

非侵入式负荷智能识别率≥85%或达到国家/行业技术标准;实现NB-IoT、LoRa、HPLC等模块的互联互通;误差自检测准确度小于0.01;功耗低于国标50%以上;制定智能电能表质量监控体系及检测方法;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8件;建立规模化生产线,生产能力达到400万台/年,累计新增销售收入不少于1亿元。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申报。

财政经费原则上不超过30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科技投入的20%。

(指南编写专家:

巩学梅、任勇)

11、石化园区化工企业余热余气高效回收及协同利用关键技术研究

研究内容:

针对化工园区内化工企业余热余气利用空间大、协同互补性强、余热余气利用率低等特点,研究不同类型化工企业用能特征及运行规律;根据不同类型化工企业余热余气特点,开展高效回收及处理关键技术研究;研究不同企业间余热余气的温度、流量、压力、组份等协同利用适配性;研究企业间的责任共担机制、能源共享机制和效益分配机制;开展多企业间余热余气利用系统设计、优化配置、智能调控及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区域内企业间余热余气智慧运行管理平台,并开展工程示范。

考核指标:

建立企业间余热余气协同利用匹配模型,形成企业间的责任共担机制、能源共享机制和效益分配机制,建设工程示范点不少于2个,每个示范点企业不少于5家,实现园区协同企业之间余热余气有效管控;制定企业间余热余气回收利用成套工程设计、建设及运行管理技术规范;实现年节能不低于2.3万吨标煤,其中对温度80度以上的余热和每标方热值1000大卡以上的余气回收利用率达到80%以上;累计增加营收不低于2亿元、利税不低于4000万元;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2件。

有关说明:

要求企业牵头,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联合申报。

财政经费原则上不超过300万元,且不超过项目科技投入的20%。

(指南编写专家:

马龙华、巩学梅)

三、前沿探索项目

12、海水制氢电极材料研究

研究内容:

重点研究利用海水作为原料进行电解制氢技术,其中包括:

仿真模拟优化电极材料组成与结构;开发低过电位、高选择性以及高稳定性的海水电解电极材料;实现高效率能量转化进行海水制氢。

考核指标:

开发海水电解制氢电极材料组成与结构模拟优化方法;制备低过电位、高选择性以及高稳定性的海水电解催化电极材料,其中阳极材料的过电位低于300mV,选择性>90%,稳定性>500h,阴极材料的过电位低于100mV,选择性>99%,稳定性>500h;海水电解制氢的氢气纯度≥99.99%,在系统电解500mA/cm2电流密度下能量转化效率>65%。

发表高端论文≥10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有关说明:

宁波市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均可申报。

财政经费单项经费原则上不超过300万。

如企业牵头申报,财政经费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30%。

(指南编制专家:

陈亮、陆之毅)

13、高效率双结太阳能电池关键技术和材料开发

研究内容:

重点开展高效率硅钙钛矿双结太阳能电池的前沿性探索研究,解决电池制备过程中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其中包括硅钙钛矿双结电池的光电仿真模拟分析;高性能晶硅底电池制备技术;基于硅电池衬底的高性能钙钛矿顶电池制备技术;高效率双结电池的能带匹配工程、光学耦合技术、上下电池连接技术、效率优化技术、全电池制备技术;硅钙钛矿双结电池的封装技术;器件在现有通用测试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

考核指标:

面积为1cm2的硅钙钛矿双结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28%,开路电压≥1.8V,短路电流≥20mA/cm2;面积为10cm2的硅钙钛矿双结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22%;实现双结电池的有效封装并制备样品组件;提交双结电池在标准测试条件下的器件稳定性研究报告1份;发表高水平论文不少于10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有关说明:

宁波市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均可申报。

财政经费单项经费原则上不超过300万。

如企业牵头申报,财政经费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30%。

(指南编制专家:

陈亮、陆之毅)

14、使役钢构锈蚀层绿色高效处理技术

研究内容:

面向使役钢构表面锈蚀层维保涂装的绿色发展要求,研究锈蚀试剂高效渗透、破化、剥落和钝化成膜机理;研究基体力学性能与防护层耐蚀性能损伤抑制响应特性,成膜特性对使役结合性能影响,钝化膜结构与耐蚀性之间的构效关系;优化锈蚀处理试剂组分配比,构建绿色水基锈蚀层处理试剂体系。

考核指标:

试剂的环保指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表面粗糙度不低于Sa21/2标准;每平米锈蚀层处理工效提高3倍以上;使役附着力提高15%以上;使役耐盐雾腐蚀时间>2000h;发表论文不少于5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不少于5项。

有关说明:

宁波市高校、科研院所或企业均可申报。

财政经费单项经费原则上不超过300万。

如企业牵头申报,财政经费不超过项目总投入的30%。

(指南编写专家:

陈亮、陆之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