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章 教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0731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0.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五章 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老子》五章 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老子》五章 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老子》五章 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老子》五章 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老子》五章 教案.docx

《《老子》五章 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五章 教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老子》五章 教案.docx

《老子》五章教案

个人备注

《老子》五章

学习目标:

1.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

2.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

教学重点:

1.老子的思想主张;

2.《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

3.学习《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面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1.老子的思想主张;

2.《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教学方法:

自读、自我探究、合作讨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前美文欣赏】平和为美

平和是待人处事的一种态度,也是做人的一种美德。

宽容是平和的外观。

平和的人,厚德载物。

雅量容人,推功揽过,能屈能伸。

“原谅失败者之心,注意成功者之路”,处事方圆得体,待人宽严得宜。

冷静是平和的内涵。

平和的人,其玄机在一个“静”字,“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冷静处人,理智处事,身放闲处,心在静中。

平和的人,眼界极高。

表面平凡,实则内聚,心中有坚石般的意志,胸中有经世济邦之策。

其心,天心,天青白日;其才,玉韫珠藏。

居轩冕之中,不忘山林之味;处林泉之下,须怀廊庙之经纶。

平和的人,执热情而不做作,忠诚而不虚伪。

内不见自己,外不见人,施恩于人是出于真诚,而不是利用别人来沽名钓誉,信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光明磊落,纯心做人。

平和既是一种修养,又是一种工作方法。

平和的人,从不被忙碌所萦绕,闲时吃紧,忙里悠闲。

待人不严,教人勿高。

宽严得宜,分寸得体。

身心自在,能享受生活之乐趣。

平和的人生,是和谐的人生,健康的人生。

授新课

一、进一步审视“哲人”----老子

老子(约前580—前500),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

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

春秋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

曾做过东周王朝的守藏吏,晚年辞官隐居。

相传孔子曾向他请教,受益颇多。

老子第一个提出“道”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认为“道”是世界万物的根本。

老子是一位杰出的辩证法大师,认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变动不居的,观察到万事万物存在着互相矛盾的两个对立面,提出了许多富有辩证法思想的命题。

在社会历史观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无不为”,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老子哲学思想可归结为客观唯心主义。

他的思想和学说,在中国哲学史上具有重大的影响。

老子博学多才,孔子周游列国时曾到洛阳向老子问礼。

后退隐,著《老子》

延伸:

老子其人

据说,老子出生在一个有学问的家庭,在周朝的时候,做过周守藏室之史。

守藏室之史相当于什么呢?

就是相当于朝廷管理图书典籍的一个小官员。

这个官因为官职太小,每次上朝的时候,大官都有座位,国王赐座位了,他的官太小了,就没有资格坐下来记东西,就靠着柱子去记录,所以有时候也叫他柱下史,如果你们有机会到河南鹿邑县去看一下,就会看到一个柱下史,就是这么来的。

据记载,孔子曾从山东到洛阳向老子请教过。

别人问孔子对老子的印象怎么样?

孔子讲:

“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至于龙,吾不能知;吾今见老子,其犹龙耶?

”这就是说他对老子的评价很高,对老子非常敬佩。

老子虽然官不大,学问却非常渊博,是盛名远播的大学者。

他观察到周朝将要亡了,觉得这个官不能再当下去了,他就准备退隐了。

退隐的时候,要从洛阳经过函谷关。

到了函谷关后,守官知道老子是很有学问的人,就说,你既然想退隐,我想请你把你的思想写下来,老子就答应了他的要求,所以就写了《道德经》上、下篇。

从函谷关继续往西走就到了秦国。

到了秦以后,就游历名山大川,最后选择了在风景秀丽的这一带隐居下来,进行考察讲学。

后来,老子长寿而终。

因为他是一个大学者,他给当地人做了很多的好事,所以当地人非常怀念他,在他死了以后,有很多人去吊唁,吊唁的时候,很多人都痛哭流涕,非常伤心,唯独他的老朋友叫做秦佚的前往吊唁,既不痛哭也没有任何悲哀的感觉,大吼了三声走了。

有人问他,你不是老子的好朋友吗?

为什么这样表现呢?

怎么不痛哭呢?

秦佚就解释,他说,我为什么要哭呢?

人呀,适时而生,适时而走,这个完全合乎自然之道。

这正体现老子的思想呀!

我为什么要痛哭流涕呢?

二、老子的作品

1、作品:

《道德真经》即《道德经》,或称《老子》《老子五千文》。

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

唐代尊为《道德真经》。

2.《道德经》的主要内容

老子遗留下来的著作,仅有《老子五千文》即《道德经》,也叫《老子》。

它是老子用韵文写成的一部哲理经典。

它是道家的主要经典著作,也是研究老子哲学思想的直接材料。

原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合称《道德经》。

《道经》主要为宇宙论、本体论;

《德经》主要为人生论和政治论。

《道德经》提出了道、自然、无为等著名的哲学概念,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它宣扬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和无神论。

其思想体系的核心是“道”,老子反对天道有知,提出了天道无为的思想以及“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即道是构成万物的基础,道并不是有目的地构成世界万物,道是世界万物自身的规律。

(顺其自然的出现世界万物)

课本中所选的《老子》五章集中体现了他的哲学思想,是其思想的内核和精华。

3、《道德经》的影响

《道德经》开创了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先河。

老子的哲学思想和由他创立的道家学派,不但对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我国2000多年来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德经》短短五千余字,其思想博大精深,对我国各个历史阶段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至今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上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美国《纽约时报》将《道德经》列为世界十大名著之首。

《道德经》和儒家经典一样,被世人所推崇!

三、课文讲解

节选一:

道可道(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

常有,欲以观其徼(?

)。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关键词】:

道①②③;非常;名①②③;徼

【大意理解】:

道,(如果)能够说出来,它就不是永恒的“道”;名,(如果)能够叫得出来,它(也就)不是永恒的名。

(我们)用“无”来命名天地万物之始,用“有”来命名万物之母。

所以从永恒的“无”中,可以观察宇宙的微妙之处;从永恒的“有”中,可以推知万物的极限。

这两者是同一个来源却各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可以说是玄妙的道理。

极远啊,又极深,它是探求一切奥妙的门径。

【解析】突破一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含意是什么?

你是怎样理解《老子》中的“道”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

可以言说的道理,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理;能够命出名字的事物,就不是恒定的事物。

它包含两层含义:

一、没有绝对真理,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现在认为有道理的东西,以后不一定还有道理。

二、客观事物的真相是语言难以穷尽的,能用语言描述的事物是有限的,语言难以完整描述所有的真理。

这句话出自《老子》的第一章,带有开宗明义的作用。

老子的“道”是老子阐述自己的人生观和哲学观的一个概念符号。

【深入思考】

这里的“道”指的什么?

有什么特点?

【解析】在这里,“道”指一切存在的根源,是自然宇宙的本体,“道”先于天地万物,至高无上,不依赖任何东西,“道”不是一个实体,难以用语言解释、描述、说明,具有不可言说性,不可以概念化,如果一定要用语言来说明它,只能说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和本源。

...有什么特点?

(1)“道”具有不可言说性,精深玄妙;

(2)“道”是万物的根源和初始。

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著作《老子》中认为天地万物大的本原为“道”,老子设立“道”这一个最高范畴,主要是为了方便阐述其政治哲学和人生哲学。

全书围绕“道”这一范畴展开。

“无”和“有”都是对“道”的说明,说他“无”,是因为天地初生时,除了“道”,什么东西都没有;说它“有”,万事万物萌发于此。

因此说:

“道”生“无”,是一切存在(状态)的根源,“无”生“有,万物由此产生。

也可以说“道”是“无”中“有”,“有”中“无”。

“道”永远存在,运行不息。

可以说:

“‘道’是中国古典哲学无可争议的最高范畴,道论则可称为中国哲学的缩影”。

老子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理解】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则以随遇自在(自然)作为法则。

“自然”:

“自”便是自在的本身,“然”是当然如此。

老子所说的“自然”,是指道的本身就是绝对性的,道是“自然”如此,“自然”便是“道”,它根本不需要效法谁,“道”是本来如是,原来如此,所以谓之“自然”。

【解析】突破二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的含意是什么?

这表现了老子怎样的宇宙观?

在老子看来,“无”,是天地万物发生的最原始状态;“有”是天地万物发生的根子。

“有”属于物质范畴,而“无”则是和物质概念相对立的一种哲学概念。

如果把“有”界定为具体的物质,那么,“无”就是具体的物质之所以存在的结构方式、时空关系、运动和变化形式等等,也可以用“自然规律”来概括。

“有”和“无”不可分,有“有”就有“无”,有“无”就有“有”,纯粹的“有”和纯粹的“无”是不存在的,它们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也就是老子所说的“有无相生”。

节选二: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万物作焉而不为始。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解释关键词】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解析】

老子认为,道是绝对的、永恒的,但是自然界的一切现象和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动的。

美与丑、善与恶、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前与后等等称谓、概念与价值判断,都是在相对的关系中产生的,同时这种相对关系也不断地变动。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说明一切事物在相对的关系中,显现相成的作用,互相依赖,相互补充。

——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思考】处于矛盾对立的客观世界,人们应当如何对待呢?

【解析】

老子提出了“无为”的观点。

此处所讲的“无为”不是无所作为,随心所欲,而是要以辩证法的原则指导人们的社会生活,让万事万物都顺着自然之本性萌生、发展。

他以圣人为例,教导人们要有所作为,但不要妄为(胡作非为)。

用一句话概括老子这段话表达的思想:

圣人治国应顺其自然,不恃功而骄。

【思考】我们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

无为的思想,又是包含一种矛盾的思想:

人有思虑,有知识,有情欲,有作为,都是自然而然的,“有为”,本就是人类生活之必然趋势。

而故意放弃思虑,抛弃知识,放弃情欲,放弃作为,实在违反人类生活的自然趋势,所以人为是自然,而抛弃“人为”以返回“自然”,却正好是反自然,正是最大的“不自然”。

  

【思考】我们如何看待老子的“无为”思想?

但是道家教人不以得失祸福毁誉穷达使心忧伤,摆脱名利思想,依此修养,实可以得到一种精神的解脱;道家教人不要过分地伤毁自然,让万物按照其自然规律生长,不胡乱地消耗,这也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道家在政治上极力反对强力干涉,反对苛政扰民,反对专制,反对分等级,也有它的重要意义。

节选三:

绝圣弃智(第十九章)

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此三者以为文,不足。

故令有所属:

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理解】——放弃聪明和智慧百姓才会有百倍的利益;抛弃了“仁”和“义”,百姓才能回到孝慈。

放弃追逐巧利,盗贼就会消失。

以上三条作为原则法度提出是不够的。

所以要使人的认识有所从属:

表现单纯、持守朴素,减少私心与欲望,放弃学问,没有忧愁。

【深入解析】

这章具体陈述老子的治国主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

智慧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天地大道,本无仁可言。

讲求仁义,表明大道已失。

对百姓怀有“仁”也属多事,必然会打扰干涉百姓生活,百姓、国家就不宁静。

人的天性就讲孝慈。

不讲仁义,百姓自然能回复到上慈下孝的状态。

老子以为智谋巧虑的产生就意味着纯真本性的迷失,所以我们要防止智巧谋虑,恢复自然本真的状态,见素抱朴(表现单纯、持守朴素)。

【延伸理解】在这一章中,老子主张抛弃知识、智慧,抛弃仁义等道德规范。

他认为“圣”、“智”产生法制巧诈,用法制巧诈治国,便成为扰民的“有为”之政。

抛弃这种扰民的政举,人民就可以得到切实的利益,自然就会产生“无为”治理效果。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不要扰民,顺其自然发展)

不要去管它(无为),他就自然成长(有为)。

【解析】突破三

《老子》第十九章中提出了怎样的改造社会的主张?

你如何看待这一主张?

【提示】 老子认为要想使社会风气淳厚清正,人民得到百倍的好处,必须抛弃聪明智慧、虚仁假义、伪诈贪欲,使人民重新回到单纯朴素、清心寡欲的原始状态,用“无为”的原则去管理。

老子的主张显然是片面的。

时代要前进,社会要发展,人类的聪明才智总要提高,这是主流。

当然,聪明才智在某些人物身上也会带来负面效应——从自私自利到智慧犯罪,但这绝不是知识、智慧本身的罪过。

老子关心并希望社会稳定,希望恢复人的自然本性,有积极作用,但作为给社会开出的药方,却是错误的。

节选四:

天下莫柔弱于水(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其无以易之。

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是以圣人云:

受国之垢,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

正言若反。

译文:

世间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

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什么能胜过它,(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

弱能战胜强,柔能胜刚,(这道理)天下无人不知,(但却)没有人能实行。

因此圣者说:

要能承受国家遭受的耻辱,这才称得上国家的君主;要能承担国家的祸难,这才称得上天下人的君王。

正面的话听起来像是反话。

【理解】

本章以水为例,说明什么道理?

弱可以胜强、柔可以胜刚。

老子所举水的例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

老子认为,水虽然表面上看来是柔弱卑下的,但它能穿山透石,淹田毁舍,任何坚强的东西都阻止不了它战胜不了它;因此,老子坚信柔弱的东西必能胜过刚强的东西。

这里,老子用水做喻,就是告诉我们,“圣人”  能做到谦卑,言辞谦逊,才能使国家安宁。

可用《老子》中“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来概括这种治国的“柔”性。

【思考】老子在他的著作中,一再强调“柔”“弱”的一面,我们该如何理解与评价?

这一点,就是老子著名的“守柔若强”的思想。

他告诫人们只有处于“柔”、“弱”的一方,才永远会立于不败之地。

就是说不要过分暴露自己的智慧、力量和优势,要善于隐藏自己的强大,这样就能保持住自己,就能战胜对方而不会被转化掉。

 

这是老子总结出来的经验,强调在忍让和屈辱中求得生存的可能,积蓄力量,用以夺取最后的胜利。

逐渐形成一种中国式的维护生存的生活辩证法。

 “卧薪尝胆”、“哀兵必胜”、“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宁受胯下之辱”等等。

补充:

上善若水(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理解:

“上善若水”是老子水的人生哲学的总纲,也是老子人生观的综合体现。

“上善若水”——一个人要效法自然之道的无私善行,做到如水一样至柔之中的至刚、至净、能容、能大的胸襟和器度。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到江送客棹,出岳润民田。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

”“水唯能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及天。

”“居善地”:

一个人的行为如水一样,善于自处而甘居下地;

“心善渊”:

心境养到像水一样,善于容纳百川的深沉渊默;

“与善仁”:

行为修到同水一样助长万物的生命

“言善信”:

说话学到如潮水一样准则有信;

“正善治”:

立身处世做到像水一样持平正衡;

“事善能”:

担当做事像水一样调剂融和;

“动善时”:

把握机会,及时而动,做到同水一样随着动荡的趋势而动荡,跟着静止的状况而安详澄止;再配合最基本的原则,与物无争,与世不争,那便是永无过患而安然处顺。

水之特性:

谦卑、宽容、无争

儒、佛、道三家圣哲对水之赞语孔子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佛说:

“大海不容死尸”。

老子曰:

“上善若水。

【理解】从中可看出儒家的精进利生,

道家的谦下养生,佛家的圣净无生三面古镜,可以自照自明人生的趋向,应当何去何从;或在某一时间,某一地位如何应用一面宝鉴以自照、自知、自处。

节选五:

小国寡民(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理解】国家小,人民少,有各式各样的器具,也不使用;使人民(看重死亡)不用生命去冒险,不向远方迁徒。

虽有车船,没有地方乘坐它;虽有武器,没有地方陈列它。

使人民再用古代结绳记事的办法。

(使人民)吃得香甜,穿得漂亮,住得安适,喜欢习俗。

邻国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叫的声音互相听得到,而人民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思考】本章全面阐述了什么样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政治措施?

做法是什么?

总的措施是:

弃用各种器具,让百姓安土重迁。

具体做法是:

不用船车,使百姓出行困难;不用武器,避免战争;不用文字,把事情简单化,让百姓无忧无虑,安居乐业;和别的国家相邻,却能老死不相往来。

突破五

【思考】怎样评价老子这种社会理想和政治措施?

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老子“无为”的政治理想是相联系的。

他其实是主张回到远古时代,并希望社会永远停滞不再发展,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思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里,老子营造的理想的生存之境:

人们顺天任势,自然无为,不谋于占有,无互相攀比的观念,知足知止,不为“人为”的欲望而奔波,没有因贪婪而产生的追求,没有为名利而发生的争夺,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的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

但这种彻底地取消阶级、抛弃技术与知识的理想社会,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四、主旨归纳

节选的《<老子>五章》,体现了老子的核心思想。

他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有自己的运行规律;“自然”是万事万物的最高法则;治理国家应该“无为而治”,让人们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从而达到“相安无事”的自然状态。

这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五、【研读探讨】

1、“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

区别联系一

儒家:

孔子:

道德上主张“仁”

政治上主张“礼”

孟子:

主张“仁政”“王道”

道家:

老子:

强调“道”,主张“无为而治”

庄子:

主要思想有“天道无为”,主张无为而治

生活态度是:

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顺。

区别联系二

儒家:

A、偏重社会伦理,思考“人与人”的关系,强调道德完善和人格提升,强调积极进取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

道家A、偏重哲学问题,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突出宁静和谐与超越世俗的观念;

区别联系三

儒家:

B、侧重人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

道家:

B、侧重天道,但同时具有积极用世和超然通达心态;

区别联系四

儒家:

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苏轼、李白、陶渊明)

道家:

C、古代知识分子同有儒道思想(苏轼、李白、陶渊明)

区别联系五

儒家:

D、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

道家:

D、古代帝王同用儒道思想治国

突破五

【思考】怎样评价老子这种社会理想和政治措施?

这种“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和老子“无为”的政治理想是相联系的。

他其实是主张回到远古时代,并希望社会永远停滞不再发展,是一种十分消极的思想,也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里,老子营造的理想的生存之境:

人们顺天任势,自然无为,不谋于占有,无互相攀比的观念,知足知止,不为“人为”的欲望而奔波,没有因贪婪而产生的追求,没有为名利而发生的争夺,从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人的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

但这种彻底地取消阶级、抛弃技术与知识的理想社会,不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本就没有实现的可能。

“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

【儒家思想中超然通达的一面】

区别联系六

万事万物自行发生,任其生长,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的发展),而不以为恩泽在己,功成而不自居。

【儒家论“天道”】荀子的思想里,也明显吸收了道家思想。

如《荀子·天论》篇言: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儒道互补”体现在何处?

儒道互补在治国上的体现:

汉宣帝:

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

每一个朝代,在其鼎盛的时候,在政事的治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秘诀,简言之,就是“内用黄老,外示儒术”。

——南怀瑾

【思考】在求知、为人、处世等方面,我们可以怎样去实践“儒道互补”呢?

入世之态,出世之心:

“有所为有所不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儒家思想---------粮店

道家思想---------药店

六、布置作业:

一、阅读、理解《老子》五章,并背诵、默写

二、课后练习二、三了解,练习四落实在课本上

三、完成课时小练

四、完成学习指导。

 

(2)

1、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子曰:

“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3、子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4、子在川上曰:

“____________?

”不舍昼夜

(3)你知道孔子那些教育思想

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二、作家作品介绍

1、孔子,名丘 ,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以礼治国,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

2、《论语》是一部_语录__体散文集,是孔子的_门人__和_再传弟子_____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

《论语》包括《学而》《为政》《八佾》《里仁》等共_20_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精警诫人。

宋儒把《论语》和《孟子___》《_大学__》《_中庸__》合称为“四书”。

五经:

《诗》《书》《礼》《易》《春秋》

三、自主学习检测

(1)字音

论语lún

饥馑jǐn曾皙xī哂shěn

舞雩yú铿尔kēng小相xiàng沂yí

冠者guàn喟kuì俟sì撰zhuàn

摄shè比及bǐ毋wú冉rǎn

(2)、重点字义

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果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至于

3、宗庙之事,如会同。

或者

4、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或者

5、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方圆纵横

6、可使有勇,且知方也正道,是非标准(礼仪)。

7、夫子喟然叹曰:

吾与点也。

赞成

8、唯求则非邦也与?

通“欤”,相当于“吗”

1、以吾一日长乎尔比

2、摄乎大国之间在

3、异乎三子者之撰跟、和

4、浴乎沂,风乎舞雩到,在

1、以吾一日长乎尔你(们)

2、子路率尔而对曰......的样子,相当于“然”

3、鼓瑟希,铿尔铿的一声,象声词

4、尔何如你

(3)、词的活用

名词活用为动词

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帽子

2、鼓瑟希,铿尔弹奏

3、三子者出,曾皙后后走

4、冠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