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整理.docx

上传人:b****9 文档编号:78053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4.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整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整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整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整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整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整理.docx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整理.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重点知识点整理.docx

1、在我国,最早把教和育连在一起的是(孟子)。

2、教育就其定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泛指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和身体健康,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所有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身心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即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4、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的原因在于:

第一教师承担着传承人类文明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任;第二、教师受过专门的职业训练;第三、青少年处在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

5、受教育者(学生)是教育的实践对象的原因是:

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发展中的人所具有的发展性和不成熟性,决定了他有接受教育的必要性;另一方面,受教育者作为主客体统一的人所具有的能动性和主体性,决定了他可以成为自我改造和自我塑造的主体。

6、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的总和。

它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7、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双轨制学制主要存在于19世纪的欧洲国家。

单轨制学制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美国形成的一种学制。

分支制学制是20世纪上半叶由前苏联建立的一种学制。

我国近代学制的情况:

1902年,我国颁布了第一个近代学制“壬寅学制”;1904年,我国颁布了“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制。

1922年,我国颁布了“壬戌学制”,即通常所说的六三三学制,一直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8、试述现代学校制度的发展趋势:

①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9、古代教育是适应手工生产和自然经济的教育,分为原始形态的教育和古代学校教育两个阶段

10、简述原始形态的教育的共同特征:

第一、教育是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进行的。

第二、教育没有阶级性。

第三、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11、古代教育的共同特征是:

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第二、教育具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第三、教育内容偏重于人文知识,教学方法倾向于自学、对辩和死记硬背。

12、现代教育是适应大机器生产和商品经济的教育,分为现代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两个阶段。

现代学校萌芽于文艺复兴时期。

其完善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国家建立公有制系统,加强对教育的控制。

第二、普遍实施义务教育。

第三、重视教育立法,依法治教。

与古代学校教育相比,现代学校教育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第二、教育面向全体社会成员。

第三、教育的科学化程度和教育水平日益提高。

终身教育是由法国教育学家保罗。

朗格朗提出的,掌心化社会中的终身教育具有两大基本特征:

第一、全体社会成员的一生都处在不断的学习之中。

第二、社会能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适当的教育。

13、试述世界教育改革的趋势:

①教育终身化,终身教育是与人的生命有共同外延并已扩展到社会各个方面的连续性教育。

②教育全民化,全民教育是指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并入仓受一定程度的教育。

③教育民主化,教育民主化是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性的否定。

④教育多元化,教育多元化是对教育的单一性和统一性的否定,它是世界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多元化在教育上的反映。

⑤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运用,并由此引起教育思想、教育体制、增长率内容和教育方法的变化。

14、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1.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2.在教学内容上,孔子继承了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授的基本科目是〈礼〉〈书〉〈诗〉〈乐〉〈易〉〈春秋〉。

3.在教学上,他强调“学而知之”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博约结合,学以致用)等教育教学原则。

15、简述西方古代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在教育理论上的最大贡献是苏格拉底教学法,亦称产婆术。

柏拉图是欧洲教育史上第一个有大量著作流传下来的哲学家,其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里。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他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观点。

古罗马的昆体良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

16、英国的哲学家和自然学家培根对教育学的独立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于1623年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提出来,与其他学科并列。

17、捷克著名的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是使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的第一人,他对教育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提出了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二是提出了“泛智”思想,论证了普及义务教育的天然合理性,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三是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四是提出了学年制思想,并首次从理论上论述了班级授课制。

18、卢梭的教育代表作《爱弥尔》洛克—“白板说”传统教育学的代表—赫尔巴特现代教育理论的首要代表-----杜威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与改组”活的教育学是指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19、赫尔巴特的教学思想是什么?

①在教学上,他把哲学中的统觉观念移用过来强调教学必须使学生在接受新教材的时候,唤起心中已有的观念;②突出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认为兴趣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

③他结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提出了“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四段教学法,后来,他的配套工程将其发展为五段教学法,对后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④他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认为教学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二者是统一的⑤他强调系统知识的传授、课堂教学的作用、教材的重要性和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对19世纪以后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产生了很大影响,被看作是传统教育学的代表。

20、杜威是20世纪实用主义教育学的创立者,是现代教育的首要代表。

杜威的教育思想是:

①杜威将教育的本质概括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

②在教育目的上,他认为教育“于其之外无目的”,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组织的力量保证儿童的成长。

③在师生关系上,他主张儿童中心。

④与其教育基本观点相一致,在教学上他倡导“做中学”,提倡活动课程,强调教法与教材的统一、目的与活动的统一、智慧与探究的统一,形成了以儿童中心、活动课程、做中学为特色的教学思想。

21、简述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1939年前苏联理论家凯洛夫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教育学》,其主要特点是重视智育在全面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肯定课堂教学是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强调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位置。

22、教育学在当代的新发展呈现出的一些新特点是什么?

一、教育科学体系逐步形成;二、教育理论异彩纷呈,主要有布鲁纳的结构课程理论、赞可夫的实验教学论体系、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和谐教育理论。

三、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的结合日益紧密。

23、简述当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结合日益紧密。

当代教育学则是一方面进行形而上的研究,另一方面则是密切关注教育实践的发展。

学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实效性。

当代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密切的另一表现是:

广大教育实践工作者对教育实践活动的反思,他们通过行动研究,将教育经验升华为教育理论,并在教育实践中发展和完善教育理论。

教师资格证重点知识点整理

(二)

1、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是:

教育与生产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要求,并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教育的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社会越发展,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也就越密切。

2、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的主要体现:

生产力的发展是引起社会生活一切方面发展变化的最基本的内在因素,因而也是教育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的直接和最终的决定因素。

(2).生产力水平制约人才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组织形式。

3、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的主要表现:

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一)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1)教育使潜在的生产力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2)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

(3)教育可以改变劳动力的形态。

(4)教育可以使劳动力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摆脱现代分工为每个人赞成的片面性。

(二)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三)教育生产新的科学知识。

教育不仅通过培养劳动者实现科学技术的再生产,而且也可以通过科学技术的创新直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成果

4、简述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在当代的体现:

在当代,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日益密切。

就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来看,最突出的是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就教育对生产力的作用来看,最突出的是教育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对经济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一)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信息技术经历了三次革命性的突破:

第一次是电报、电话和无线电的诞生与推广应用。

第二次是电视机、计算机和人造卫星的发明和应用。

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即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时代,其对教育的影响是根本性的,教育开始迈向网络时代,网络教育正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1)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信息技术改变着知识的数量观念,同时也在改变着知识的质量观念。

(2)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义务教育的个性化、民主化和自主化提供了平台。

这是因为:

一、信息技术能够满足学习者的个别需要。

二、信息技术实现了人机互动模式。

三、信息技术将促进师生关系的民主化。

(二)教育对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人力资本理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的。

其包括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卫生保健及为适应就业变化而进行的信息搜寻等形式。

4、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首先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有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在人类社会中,谁掌握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谁掌握国家政权,谁就能控制精神产品的生产,谁就能控制学校教育。

(二)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一个国家设立怎样的教育制度,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进入不同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基本上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三)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政治经济制度,特别是政治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四)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的选择,特别是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选择。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也产生积极的的作用:

(一)教育实现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教育使受教育者形成适应和拥护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政治活动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过程。

(二)教育为政治培养专门的政治人材,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气度的主要途径。

(三)、教育对当前的政治变化和发展产生影响,学校教师和学生的教材、言论、文章以及他们的行为是宣传某种思想,借以影响群众,服务于一定政治经济制度的现实力量。

(四)、教育可以加速民主进程,一个国家的民主程度直接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政体,但又间接取决于这个国家人民的文化程度和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