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双基练3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0398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59.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时双基练3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计时双基练3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计时双基练3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计时双基练3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计时双基练3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时双基练31.docx

《计时双基练3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时双基练31.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时双基练31.docx

计时双基练31

计时双基练(三十一)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

(计时:

45分钟 满分: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5分)

1.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结构及群落演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群落中植物的垂直分层与光照强度有关

B.光照强度、地形、湿度等是水平方向上分布着不同生物类群的原因

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可以改变群落结构但不会导致生物群落发生演替

D.自然条件下,群落演替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了生物群落的结构及演替,意在考查考生对群落的认识。

光照强度是影响生物群落中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从上到下光照强度逐渐降低,分布的植物对光照的需求量也逐渐降低;毁林开荒、围湖造田等人类活动既能改变群落结构,也可以使群落发生演替;自然条件下生物群落一般是朝着物种多样化、群落结构复杂化、生态功能完善化的方向发展的。

答案 C

2.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可导致演替,可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以下关于群落演替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初生演替时各类生物出现的顺序是苔藓→地衣→草本植物→灌木→乔木

B.环境因素可以影响演替的速度

C.次生演替的初始环境中一定生长着树木等

D.次生演替可形成森林,初生演替不能形成森林

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初生演替过程中各类生物出现的顺序是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乔木;次生演替的初始环境中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能否演替到森林,取决于环境条件。

答案 B

3.下列有关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方法,正确的是(  )

A.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

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

B.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

高倍显微镜观察

C.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

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

生态缸进行培养

解析 调查土壤动物丰富度时一般采用取样器取样法;观察肉眼难识别的小动物使用放大镜;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一般为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调查水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采用取样调查法。

答案 C

4.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

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

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

人类的活动可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并能影响演替的速度。

森林群落垂直结构比灌木群落要复杂,生活在其中的动物分层也比灌木阶段复杂(多了栖居在乔木层的动物)。

初生演替指的是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方,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森林阶段垂直结构层次明显,各种植物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要充分。

答案 B

5.森林被砍伐殆尽,一段时间后该处出现了新的生物群落。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群落形成过程中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地衣

B.各种昆虫进入不会影响群落对环境变化的抵抗力

C.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属于较低等的生物

D.若有人类活动,则该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可能有变

解析 森林被砍伐殆尽后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先出现的生物最可能是草本植物;群落中物种增多可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提高;演替过程中,灌木比草本植物高大,更容易接受到较多的光照,因而会取代草本植物;人类活动可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的演替速度和方向进行。

答案 D

6.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统计表

B.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

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

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解析 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常采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

答案 B

7.如图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实验中常用的两种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装置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

B.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

C.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光、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

D.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解析 本题考查调查土壤小动物的丰富度的实验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对实验装置的分析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较小。

由图可知,A装置主要是利用土壤动物趋暗、避高温、趋湿的习性采集,其中的花盆壁C和放在其中的土壤之间留一定空隙的目的是便于空气流通,便于小动物的采集;B装置通常用于对体型较小的土壤动物进行采集,用B装置采集的土壤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

答案 C

8.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

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变化情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施退耕还林等措施之后,可增大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

B.甲、乙、丙之间为竞争关系,第3阶段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

C.演替中后一阶段优势物种的兴起,一般会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D.该过程中,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和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会逐渐提高

解析 由题干可知,山区实施退耕还林之后,群落主要由原来较单纯的农作物,经过数十年的演替发展为树林,这时群落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层现象,部分野生动植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会增大,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增加,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也会逐渐提高。

在三个连续群落演替阶段中,甲、乙、丙依次作为优势种群,但在竞争中,前者被后者替代,由图示可知,这种演替虽然使前一优势物种的数量降至较低水平,却没有造成前一阶段优势物种的消亡。

C项错误。

答案 C

9.早在宋代,我国就出现了四大家鱼混养技术。

下图表示某池塘中四大家鱼及其食物的分布,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四大家鱼在池塘中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此图表明四种鱼类在能量流动上的关系为鲢鱼→鳙鱼→草鱼和青鱼

C.鲢鱼和鳙鱼、青鱼和草鱼在混合放养时都是共生关系

D.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则鲢鱼数量在短时间内会增加

解析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鲢鱼、鳙鱼和草鱼与青鱼在不同水层的分层现象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故A项错误。

鲢鱼和鳙鱼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也没有共生关系;青鱼和草鱼之间为竞争关系,故B、C项错误。

若浮游动物大量死亡,浮游植物数量会增加,则鲢鱼数量在短时间内也会增加,故D项正确。

答案 D

10.下图为某桑园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和暴猎蝽种群数量变化曲线。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减小

B.b点时,暴猎蝽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C.c点时,食物限制了暴猎蝽的数量增长

D.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竞争关系

解析 由题图可知,引入暴猎蝽后,桑毛虫种群数量减少至一定水平,故桑毛虫环境容纳量变小;b点时,暴猎蝽种群数量增长得最快,故增长速率最大;c点时暴猎蝽数量达到最多,限制其数量增长的因素是食物;由图中桑毛虫和暴猎蝽的种群数量变化情况可知,暴猎蝽与桑毛虫之间为捕食关系。

答案 D

11.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具有相互关系的甲、乙两种动物个体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种动物之间为捕食关系,即乙捕食甲

B.若乙种群数量减少,则甲种群的数量将持续增多

C.甲物种基因的突变必然导致乙物种基因的突变,反之亦然

D.甲、乙两种群个体数的长期稳定说明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没有改变

解析 由曲线图可知,乙曲线随着甲曲线的变化而变化,二者表现出捕食关系;若乙种群数量减少,则甲种群数量表现为先增多,后减少;基因突变是内外因素对个体作用的结果,不同物种间的基因突变没有必然联系;甲、乙两种群内的个体数长期稳定,并不能说明两个种群基因频率一定没有改变。

答案 A

12.珍稀物种保护的最大问题是栖息地的破碎。

人类已经把大部分陆地表面积用于从事农业,而很多野生动物是无法在农业景观中生存的,其余的陆地表面积很多都在经历破碎过程或已经破碎成许多很小的板块,下图可以体现出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动态有影响。

下列关于栖息地破碎对种群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对于白脸猴来说,栖息地越大,种内斗争越少,个体生存机会越大

B.白脸猴种群越大,种群维持时间越长,是出生率高的缘故

C.白脸猴种群越小,种群维持时间越短,是气候和疾病等原因容易导致种群内生物忽然灭绝

D.栖息地的破碎也会导致基因交流的机会减少

解析 白脸猴种群越大,栖息地越大,种内斗争越少,个体生存机会越大,种群维持时间越长,但出生率不一定高;白脸猴种群越小,不利环境因素很容易导致种群内个体数量减少。

答案 B

13.某地土壤中小动物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表,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土层

物种数

个体总数

0~5cm

11

79

5~10cm

4

20

10~15cm

3

13

A.表中的信息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B.不同土层中小动物的分布与光照无关

C.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都是消费者

D.土壤中某种小动物个体总数下降则该地物种丰富度随之下降

解析 本题考查群落的空间结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物种丰富度的概念等,意在考查考生在理解和获取信息方面的能力。

表中结果显示,在垂直方向上不同的土层中分布有不同种类的物种,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不同土层中的小动物分布与光照有关;小动物不一定都是消费者,如土壤中的蚯蚓是分解者;物种丰富度是指物种数目的多少,某个物种的个体数量减少,只要该物种不消失,就不会影响物种丰富度。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共35分)

14.(18分)土壤中小动物的个体数量、类群数等可作为土壤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

请分析回答:

(1)研究人员调查了某重金属污染地区不同地块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数及各类群中的个体数,结果见表1。

表1 不同地块的土壤中小动物类群数及各类群中的个体数(个/单位体积)

   各类群中的个

体数

土壤小

动物

类群  

A地块距污染源0m

B地块距污染源100m

C地块距污染源200m

D地块清洁地块

弹尾目

84

165

183

189

蜱螨目

76

156

171

192

线虫类

28

37

42

110

蚯蚓类

16

19

18

45

膜翅目

25

24

38

32

蛛形目

7

14

9

24

寡毛纲

4

7

16

18

鞘翅目

15

21

43

16

直翅目

0

2

15

18

鼠妇类

0

0

3

26

①由表1可知:

距重金属污染源越近,________________。

重金属能沿________进入生物体内,并随________升高不断富集。

②线虫、蚯蚓主要以土壤中的腐殖质为食,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于________,这类生物的活动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________。

(2)研究人员随后调查了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小动物的影响,结果见表2。

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取决于类群数和各类群个体数量差异两个因素:

群落的类群数越多,各类群的个体数量差异越小,多样性指数越大。

群落的优势度是指群落中优势类群个体数量占群落所有个体数量的比例。

表2 施化肥和有机肥对土壤小动物类群数、优势度和多样性指数的影响

土壤小动物类群数

群落优势度

多样性指数

不施肥

12

0.203

1.885

施N、P、K肥

14

0.167

1.891

施有机肥

18

0.223

1.783

根据表2结果分析,施有机肥后,土壤小动物类群数增加,但________减小,其原因是:

群落中________的个体数量增大时,使________________更显著。

答案 

(1)①土壤小动物类群数量越少,各类群中个体数量越少 食物链 营养级 ②分解者 物质循环

(2)多样性指数 优势类群 各类群个体数量差异

15.(17分)杭州湾滩涂湿地在自然状态下不断退化,其植被变化顺序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海三棱藨草群落―→芦苇群落―→芦苇—柽柳群落―→旱柳群落

(1)海三棱藨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________演替。

该地区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会发生一系列变化,为调查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________方法采集、调查。

(2)由芦苇—柽柳群落变为旱柳群落的过程中,柽柳与旱柳的种间关系为________,旱柳的数量变化呈现________型增长,一定时间后,旱柳的种群数量趋于稳定,该种群的数量最大值称为________________。

(3)常用________法调查旱柳的种群密度,该种群具有的特征有________(填序号)。

①死亡率 ②垂直分层现象 ③年龄组成 ④性别比例 ⑤水平镶嵌分布 ⑥复杂的种间关系 ⑦迁入率

解析 

(1)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作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所以海三棱藨草群落被芦苇群落替代的现象称为次生演替;由于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所以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采集、调查。

(2)柽柳与旱柳都属于植物,随着时间的推移,芦苇—柽柳群落变为旱柳群落,所以柽柳和旱柳之间的关系是竞争;由于空间、水分等环境因素的影响,旱柳种群的数量变化呈“S”型增长;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

(3)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样方法;种群的特征包括:

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性别比例、年龄组成。

答案 

(1)次生 取样器取样 

(2)竞争 S 环境容纳量(K值) (3)样方

①③④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