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改造实施方案终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80380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37.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节能改造实施方案终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节能改造实施方案终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节能改造实施方案终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节能改造实施方案终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节能改造实施方案终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节能改造实施方案终稿.docx

《节能改造实施方案终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节能改造实施方案终稿.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节能改造实施方案终稿.docx

节能改造实施方案终稿

固原市区2014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实施方案

 

宁夏固原建筑设计研究院

二O一三年十一月

 

项目名称:

固原市区2014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

量及节能改造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设单位:

固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项目负责人:

李俊国

项目编制单位:

宁夏固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证书编号:

A264000322

董事长:

李海东(高级工程师、一级国家注册结构师)

总工程师:

梁化于(高级工程师、二级国家注册建筑师)

项目负责人:

李海东(高级工程师、一级国家注册结构师)

参加编制人员:

建筑:

党栋(建筑工程师)

结构:

李文涛(结构工程师)

给排水:

王丽荣(给排水工程师)

暖通:

李忠(暖通工程师)

电气:

李小刚(电气工程师)

第一章改造项目基本情况1

1.1改造项目概述1

1.2改造项目现状2

1.3改造项目汇总4

第二章改造目标及主要内容5

2.1改造原则5

2.2改造目标7

2.3改造主要内容7

第三章改造技术方案9

3.1编制依据9

3.2改造前建筑节能情况10

3.3改造的内容、做法和技术要求10

3.4改造工程涉及的基本参数及指标,节能计算14

第四章实施进度和计划21

4.1项目实施进度21

4.2项目实施计划22

第五章改造效益分析22

5.1经济效益22

5.2、社会效益23

5.3环境效益23

第六章工程管理、技术和资金保障情况24

6.1项目工程管理24

6.2、保障措施26

6.3资金保障与投资估算情况29

第一章改造项目基本情况

1.1改造项目概述

为了贯彻执行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宁夏回族自治区民用建筑节能办法》和城乡建设部、财政部《关于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市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工作,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我市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实际,特编制本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

固原市区2014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建设单位:

固原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项目建设负责人:

李俊国

项目建设地址:

固原市区

编制单位:

宁夏固原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编制依据: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宁夏回族自治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和规范。

工程规模:

拟对固原市区21个小区进行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结构形式均为砖混结构,建筑层数为

五层至六层,拟改造项目总户数为6784户,总建筑面积为765699㎡。

项目性质:

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

项目建设期:

一年(2014年)

项目总投资:

该项目概算总投资20597万元,其中:

工程费用18705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292万元,预备费600万元。

建设资金来源:

1、申请国家财政奖励资金4211万元,占总投资20.44%(每平方米奖补55元);

2、自治区财政配套资金3446万元,占总投资16.73%(每平方米配套45元);

3、地方财政配套资金1531万元,占总投资7.43%(每平方米配套20元);

4、用户出资6179万元,占总投资30%.

5、供热中心出资热源及热平衡改造资金5230万元,占总投资25.40%。

1.2改造项目现状

1、气候情况

固原市采暖期天数为165天,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3.3℃,采暖室外计算温度为-14℃,年平均温度6.2℃;冬季最低日平均温度为-22℃,极端最低温度-28.1℃,最大冻土深度

1.14米,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属典型的大陆性气候。

2、既有建筑面积

固原市区域集中供热总面积438万平方米,其中既有居住建筑面积268.5万平方米,约占全市集中供热总面积的61%,大部分建于1985—2007年。

市区既有居住有建筑中,除建成时间在20年以上和拟拆迁建筑,具有改造价值的既有居住建筑面积239万平方米,其中南塬供热区域102万平方方米、北塬供热区域137万平方方米。

3、围护结构

既有居住建筑结构为砖混结构,外墙一般为370或240烧结砖墙,屋顶为炉渣保温,没有采取保温节能措施;房屋层高2.8米左右,多数安装单层铝合金窗或钢窗,冷风渗透量大,单位面积耗热量大。

4、室内采暖设施

室内采暖系统全部为传统的双管或单管系统,管材为钢管,没有分户控制,室温不可调控,散热器全部为铸铁制散热器;由于原供热锅炉全部为小型燃煤锅炉,因水处理差甚至没有水处理设施,室内管道锈蚀、堵塞严重,采暖效果差。

5、热源及供热管网

固原市区目前共有30座换热站,其中:

南塬、北塬供热区域各15座,全部安排值班人员值守启停设备,记录和调节各设备运行参数及运行情况,各换热站供热温度、压力、流量、用户采暖温度等运行参数及设备运行情况没有实现远程监控,各换热站运行不稳定,供热温度不均衡;同时各换热站至用户间的二级管网多数为原供热管网,管道运行年代较长,以地沟敷设为主,保温设施差,没有平衡调节设施,并网集中供热水力失调严重,尤其是既有建筑进户地沟管道锈蚀、堵塞、漏水、水力失调现象普遍存在,在采暖运行中浪费能源较为严重。

1.3改造项目汇总

我市拟对固原市区21个小区进行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建筑的建造年代为1994年至2007年之间,结构形式均为砖混结构,建筑层数为五层至六层,拟改造项目总户数为6784户,总建筑面积为765699㎡,共计172栋楼。

 

 

2014年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汇总表

编号

项目所在市县

项目名称(小区名称)

建造年度

结构类型

改造面积(平方米)

楼栋数

户数

改造内容

备注

1

固原市区

东扩小区

2001

砖混

100850

21

910

[1]、[2]、[3]

2

固原市区

北苑小区

2001

砖混

31290

9

310

[1]、[2]、[3]

3

固原市区

利民小区

2002

砖混

89243

23

816

[1]、[2]、[3]

4

固原市区

山城名邸一期

2005

砖混

39521

9

320

[1]、[2]、[3]

5

固原市区

金城花园一期

2005

砖混

59846

13

512

[1]、[2]、[3]

6

固原市区

清河苑小区

2006

砖混

14856

3

130

[1]、[2]、[3]

7

固原市区

东关村小区

2002

砖混

20192

6

183

[1]、[2]、[3]

8

固原市区

紫薇花园小区

2002

砖混

16329

4

115

[1]、[2]、[3]

9

固原市区

信合小区

2002

砖混

12289

3

84

[1]、[2]、[3]

10

固原市区

税苑小区

2002

砖混

12511

3

112

[1]、[2]、[3]

11

固原市区

东海园区

2004

砖混

156034

28

1404

[1]、[2]、[3]

12

固原市区

家乐园小区

2002

砖混

28407

7

248

[1]、[2]、[3]

13

固原市区

物资小区

2003

砖混

32875

4

286

[1]、[2]、[3]

14

固原市区

西花苑小区

2004

砖混

24195

4

210

[1]、[2]、[3]

15

固原市区

水利小区

2002

砖混

21315

5

186

[1]、[2]、[3]

16

固原市区

师范学院小区

1994

砖混

20556

8

180

[1]、[2]、[3]

17

固原市区

行署北院家属楼

1998

砖混

23272

6

202

[1]、[2]、[3]

18

固原市区

王洼煤矿家属楼

2002

砖混

20037

6

196

[1]、[2]、[3]

19

固原市区

梅园小区

2003

砖混

19393

4

180

[1]、[2]、[3]

20

固原市区

宁新小区

2004

砖混

11705

3

102

[1]、[2]、[3]

21

固原市区

邮政小区

2001

砖混

10983

3

98

[1]、[2]、[3]

合计

765699

172

6784

注、改造内容:

[1]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2]热源和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3]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填相应序号即可)。

第二章改造目标及主要内容

2.1改造原则

2.1.1、以人为本,惠及民主;

把改善居住条件,为民办事作为既有居住建筑改造的出发点,通过进行供热计量和围护结构改造,使居住建筑实现冬暖夏凉,隔声降噪,达到节能减排,提升品味的效果。

2.1.2、节能与节费并举、顾各方利益原则;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为目标,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降低既有建筑采暖能耗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新工作思路,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目标任务。

改造要尊重居民意愿,保障群众权益,兼顾供热单位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2.1.3、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制定全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统一规划,分阶段、分批次对全市进行节能改造的既有居住建筑实行科学规划,统筹安排,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节能减排规划协调一致,有序推进此项工作。

精选一批业主改造意愿强,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居住舒适度差的既有居住建筑作为示范项目进行改造,探索和积累改造技术及政策经验,加强示范宣传,以点带面,逐步推进。

2.1.4、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共同实施、财政支持,多方筹资的原则。

完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政策法规,明确不同既有建筑改造的技术路线、激励政策和财政资金支持方式,促进供热企业加强节能管理和进行供热系统节能改造,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进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鼓励和支持有经济能力的单位和节能改造要求的业主进行节能改造,提高业主、合同能源管理公司和全社会参与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的积极性,促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市场化机制的形成。

2.2改造目标

“十二五”期间计划改造市区既有居住建筑共计89.17万平方米,占市区具有改造价值既有居住建筑总量的33.7%。

其中,南塬供热区域44.47万平方米;北塬供热区域44.7万平方米,2012年、2013年市区共计完成改造任务12.6万平方米,占总改造任务的14.13%,剩余76.57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计划于2014年完成。

通过对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建筑室内采暖系统热量及温度调控改造、热源及管网热平衡进行全面改造,实现居民采暖环境明显改善,总体节能要达到宁夏居住建筑50%节能设计标准,管网调节更为合理,满足供热计量要求,使建筑物的能耗水平和居民能耗支出大幅度降低,室内热舒适度大幅度提高,建筑物外观整洁美观,环境优美,与住宅楼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位更加协调,实现直接效益年节约1.19万吨标准煤目标。

2.3改造主要内容

2.3.1、改造范围

1、改造范围包括旧城区既有建筑中能够保证连续安全使用20年不拆除,且在城市规划区实行集中供热的非节能居住小区。

2007年10月1日以后竣工的既有居住建筑及属于城市拆迁范围的既有居住建筑不得列为改造对象。

2、管理单位清楚,住宅小区或独立居住建筑有明确的管理单位或机构,且管理单位或机构有进行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的积极性,愿意牵头组织实施。

3、按照《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JGJ/T15-2007要求,对本市区内既有建筑信息和能耗息进行调查,优先将节能潜力大的项目确定为改造对象。

采取入户调查、问卷调查、集中座谈等方式,广泛听取居民、产权单位、供热单位等对实施改造及投资改造的意见,优先将各方主体改造意愿统一、改造资金落实的建筑确定为改造对象。

2.3.2、改造内容:

节能改造包括以下三项内容:

1.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

包括安装热计量表、温控阀,实现分楼(户)计量、分室控温的目标。

2.热源及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

主要指热源燃烧系统、循环系统和输送系统的智能控制改造,实现室外温度补偿、风煤联动和变频自控运行及水力自动平衡,提高供热效率。

 3.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重点可根据建筑所处的气候区、结构体系、围护结构构造类型的不同有所侧重。

改造前应首先对外墙平均传热系数、保温材料的厚度,以及相关的构造措施和节点做法等进行分析和评价,确定围护结构节能改造的重点部位和重点内容。

应优先选用对居民干扰小、工期短、对环境影响小、安装工艺便捷的围护结构改造技术。

应首先考虑透明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提高门窗的热工性能和气密性,鼓励业主以参与投资的方式更换原有品质差的门窗。

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工程必须确保建筑物的抗震、结构安全、防火和主要使用功能。

第三章改造技术方案

3.1编制依据

3.1.1、建设单位提出的有关项目要求和资料。

3.1.2、建筑设计专业执行的国家主要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供热计量技术规程》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程》DBJ64/054-2009

《供热计量及温控装置验收办法》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2007、

《民用建筑能耗数据采集标准》JGJ/T154-2007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建筑外窗气密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7107)

《外墙外保温工程技术规程》(JGJ144-2004)

《关于组织申报2012-2013年度全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改造项目的通知》(宁财(建)发[2011]939号);

《固原市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及节能改造项目实施方案》固政办发〔2013〕76号

相关的法规、设计规范。

3.2改造前建筑节能情况

3.2.1、建筑维护结构:

建筑外墙结构为370粘土实心砖墙、由于拟改造小区建设年代久远,建筑外墙、屋面均未做保温处理,屋面、墙面传热系数均不满足节能标准、保温性能极差,能量耗散严重,建筑外窗部分为单玻璃钢窗、部分为单腔铝合金中空玻璃窗、部分为塑钢中空玻璃窗(5+9A+5),外窗大部分不满足保温性、气密性、水密性等要求,单元门损坏严重,外立面装饰材料脏、乱,严重影响小区居住环境。

3.2.2、建筑供暖情况:

本工程热源已改造完成,热源为城市集中供热,故本工程热源及热力主干管不须改造,住宅楼室外供热支管由于当时对供热管道防腐、保温处理标准较低,施工质量较差,经过多年的使用,许多管道腐蚀、跑冒漏滴以及热损失严重,同时由于小区内采暖系统为传统

下供下回双管散热器采暖系统,不能够进行热计量和室温调节,热网水利失调严重,楼与楼之间、户与户之间供热不平衡,室内舒适度较差,已严重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因此节能改造工作势在必行。

当地的群众对本项目建设也积极配合,并盼早日开工。

3.3改造的内容、做法和技术要求

3.3.1、室内供热系统计量及温度调控改造

因地制宜,合理确定热计量方式,应优先实行热源计量和楼栋计量。

室内采暖系统改造应以温度调控和热计量为手段、实现建筑节能为目的,不应仅局限于热量收费。

改造采用合理可行、投资经济、简单易行的技术方案。

特别注意根据既有室内采暖系统现状选择改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形式,改造尽量减少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改造后的室内采暖系统既要满足室温可调和分户计量的要求,又要满足运行和管理控制的要求。

改造的供热采暖系统,必须明确一处供热企业和终端用户之间的热费决算位置,并在该位置上安装热量表

根据现场踏勘,用户热表法:

拆除原采暖系统管道,在每一单元楼梯间新装一组独立双管,室内采暖改造为单管跨越水平串联分户控制系统

,在楼梯间每户安装锁闭阀、过滤器和热量表;在每组散热器上安装温控装置。

3.3.2、热源和供热管网热平衡改造

根据现场踏勘,本工程热源为城市集中供热,故本工程各小区热源运行良好。

改造更换项目室外管网系统管径偏小、管道堵塞漏水造成水力失调的管道,更换不能调节启闭的管道阀门,对未采取保温防腐措施或保温防腐措施不到位的管网重新保温,并在每栋楼安装一热计量表和水力平衡阀。

3.3.3、围护结构节能改造

1、外墙保温改造施工前做下列准备工作:

原墙面上由于拆除、冻害、泛碱或侵蚀所产生的缺损、孔洞应予修补;原墙面上油渍及污染部分进行清理;原墙面上管线、构件、设备应提前拆除改装;原墙面饰面层为涂料及面砖应于清除;外墙面改造采用预制外保温板或成品保温板装饰板,其板缝须采用相应的保温和防水材料进行密封,满足保温防水及防裂的要求;门窗洞口外侧墙体、封闭阳台挡板及底层阳台底板、外挑构件等热桥部位应进行保温处理,保温层外露部位应做好密封和防水处理。

阳台及挑出露台用加气混凝土等轻型墙体砌筑砂浆脱落的部位应将墙体砂浆清理干净,按照宁02J1-外14做法进行修补处理后再进行保温改造。

2、外墙保温改造措施:

所有外墙外表面均贴50厚EPS板保温,容重为18kg/m3.具体做法见宁02J12-1,须严格按图集要求施工。

外墙面地面以底层窗下墙范围贴仿石面砖,作法详见宁02J12-1-9。

3、外门窗

(1)、原有窗为普通单腔铝合金玻璃窗时,在原有门窗的内侧加装一层单腔铝合金单玻窗,其间距应按照《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确定。

加装窗为60系列铝合金框单玻璃推拉窗(5厚玻璃),改造后传热系数为2.38K(w/m2.k)。

外门窗抗风压性能Wk大于2500Pa,气密性等级为4级,水密性能不低于3级,隔声等级为3级。

(3)、门窗框或门窗副框与墙体之间的缝隙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加弹性密封胶封堵,避免该部位的开裂、结露和空气渗透。

(4)、更换单元门,应在门框与墙体连接的部位进行保温、密封处理,单元门为钢质防盗保温自闭式门。

4、屋面和地面

(1)、屋面改造对原房屋结构进行复核、验算,满足改造施工要求。

(2)、屋面改造采用翻新屋面防水后做倒置式保温屋面,具体做法为揭取原有防水层,在原水泥砂浆找平层上铺40厚EPS保温板,容重为20kg/m

3,然后用水泥砂浆找平做防水层,水泥砂浆找平层厚度为35mm。

(3)、屋面改造工程,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太阳能设施安装构件。

太阳能支座做法见宁07J16-20--。

5、楼梯间隔墙

(1)、楼梯间隔墙贴20厚胶粉聚苯颗粒,做法详见宁02J12-3。

(2)、改造工程施工前,墙面为面砖或其他材料饰面层应予以清除。

(3)、距楼梯平台、踏步面1500mm高的墙体保温层应采取加强措施,防止碰撞破坏。

6、建筑外墙保温材料防火设计:

(1)、保温板在一、三层楼板标高处设500宽防火岩棉板水平防火隔离带(交圈),防火隔离带遇到门窗阻断时,应沿门窗洞口侧向及竖向设置同宽度的防火隔离带,并与水平防火隔离带交圈,交圈,防火隔离带与墙面全面积粘贴。

屋面开口部位其四周的保温层应设置500mm宽、外保温系统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作防护层。

防护层应将保温材料完全覆盖。

首层的防护层厚度不应的防火隔离带。

小于6mm,其他层不应小于3mm。

(2)、EPS保温板为阻燃性材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为E级,保温板表面应全部涂覆聚合物胶浆防火界面层。

3.4改造工程涉及的基本参数及指标,节能计算

本次改造工程采用50%节能标准,建筑节能计算采用天正建筑节能计算软件,要求单位耗煤量指标小于16.3。

并且改造后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限值满足表1的规定指标:

表一宁夏地区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限值:

屋面

外墙

外墙(含阳台门上部)

体形系数

传热系数

体形系数

传热系数

窗墙面积比

传热系数

≤0.25

≤4.00

≤0.3

≤0.70

≤0.3

≤0.68

东、西

≤0.30

≥0.3

≤0.50

≥0.3

≤0.65

≤0.35

续表一宁夏地区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限值:

不采暖楼梯间

地板

地面

阳台门下部门芯板

体形系数

体形系数

体形系数

体形系数

隔墙

≤0.68

接触室外空气地板

≤0.68

周边地面

≤0.68

≤0.68

户门

≤0.68

不采暖地下室顶板

≤0.68

非周边地面

≤0.68

外门窗抗风压性能Wk大于2500Pa,气密性等级为4级,水密性能不低于3级,隔声等级为3级,其性能等级划分应符合GB/T7106(71077108)-2002的规定。

改造前墙体传热系数计算表:

各层材料名称

厚度

mm

导热系数

W/(m.K)

修正系数

修正后导热系数W/(m.K)

热阻值R

(m2.K)/W

聚合物胶浆网格布面层

0

EPS板

0

水泥砂浆抹面

20

0.93

1.00

0.93

0.022

烧结实心砖

370

0.81

1.00

0.81

0.457

内抹混合砂浆

20

0.870

1.00

0.870

0.023

合计

410

0.502

墙主体传热阻(m2.K)/W

R0=Ri+∑R+Re=0.662

注:

Ri取0.11,Re取0.05

墙主体传热系数W/(m2.K)

K=1/R0=1.51

改造后墙体传热系数计算表:

各层材料名称

厚度

mm

导热系数

W/(m.K)

修正系数

修正后导热系数W/(m.K)

热阻值R

(m2.K)/W

聚合物胶浆网格布面层

0

EPS板

50

0.041

1.20

0.049

1.020

水泥砂浆抹面

20

0.93

1.00

0.93

0.022

烧结实心砖

370

0.81

1.00

0.81

0.457

内抹混合砂浆

20

0.870

1.00

0.870

0.023

合计

460

1.522

墙主体传热阻(m2.K)/W

R0=Ri+∑R+Re=1.682

注:

Ri取0.11,Re取0.05

墙主体传热系数W/(m2.K)

K=1/R0=0.60

改造前屋面传热系数计算表:

各层材料名称

厚度

mm

导热系数

W/(m.K)

修正系数

修正后导热系数W/(m.K)

热阻值R

(m2.K)/W

防水层

4

0.170

1.00

0.170

0.024

水泥砂浆1

35

0.930

1.00

0.930

0.038

EPS板

-

-

-

-

-

水泥膨胀珍珠岩4

80

0.160

1.50

0.24

0.333

炉渣找平层

70

0.29

1.50

0.435

0.161

钢筋混凝土圆孔板

120

0.87

1.00

0.87

0.13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