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样定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8837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7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抽样定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抽样定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抽样定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抽样定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抽样定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抽样定理.docx

《抽样定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抽样定理.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抽样定理.docx

抽样定理

第一章信源编码技术

实验一抽样定理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抽样定理在通信系统中的重要性。

2、掌握自然抽样及平顶抽样的实现方法。

3、理解低通采样定理的原理。

4、理解实际的抽样系统。

5、理解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对抽样信号恢复的影响。

6、理解低通滤波器的相频特性对抽样信号恢复的影响。

7、理解带通采样定理的原理。

二、实验器材

1、主控&信号源、3号模块各一块

2、双踪示波器一台

3、连接线若干

三、实验原理

1、实验原理框图

图1-

1抽样定理实验框图

2、实验框图说明

抽样信号由抽样电路产生。

将输入的被抽样信号与抽样脉冲相乘就可以得到自然抽样信号,自然抽样的信号经过保持电路得到平顶抽样信号。

平顶抽样和自然抽样信号是通过开关S1切换输出的。

抽样信号的恢复是将抽样信号经过低通滤波器,即可得到恢复的信号。

这里滤波器可以选用抗混叠滤波器(8阶3.4kHz的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或FPGA数字滤波器(有FIR、IIR两种)。

反sinc滤波器不是用来恢复抽样信号的,而是用来应对孔径失真现象。

要注意,这里的数字滤波器是借用的信源编译码部分的端口。

在做本实验时与信源编译码的内容没有联系。

四、实验步骤

实验项目一抽样信号观测及抽样定理验证

概述:

通过不同频率的抽样时钟,从时域和频域两方面观测自然抽样和平顶抽样的输出波形,以及信号恢复的混叠情况,从而了解不同抽样方式的输出差异和联系,验证抽样定理。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源端口

目标端口

连线说明

信号源:

MUSIC

模块3:

TH1(被抽样信号)

将被抽样信号送入抽样单元

信号源:

A-OUT

模块3:

TH2(抽样脉冲)

提供抽样时钟

模块3:

TH3(抽样输出)

模块3:

TH5(LPF-IN)

送入模拟低通滤波器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抽样定理】。

调节主控模块的W1使A-out输出峰峰值为3V。

3、此时实验系统初始状态为:

被抽样信号MUSIC为幅度4V、频率3K+1K正弦合成波。

抽样脉冲A-OUT为幅度3V、频率9KHz、占空比20%的方波。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1)观测并记录自然抽样前后的信号波形:

设置开关S13#为“自然抽样”档位,用示波器分别观测MUSIC主控&信号源和抽样输出3#。

(2)观测并记录平顶抽样前后的信号波形:

设置开关S13#为“平顶抽样”档位,用示波器分别观测MUSIC主控&信号源和抽样输出3#。

(3)观测并对比抽样恢复后信号与被抽样信号的波形:

设置开关S13#为“自然抽样”档位,用示波器观测MUSIC主控&信号源和LPF-OUT3#,以100Hz的步进减小A-OUT主控&信号源的频率,比较观测并思考在抽样脉冲频率多小的情况下恢复信号有失真。

9KHZ

8KHZ

7KHZ

6KHZ

(4)用频谱的角度验证抽样定理(选做):

用示波器频谱功能观测并记录被抽样信号MUSIC和抽样输出频谱。

以100Hz的步进减小抽样脉冲的频率,观测抽样输出以及恢复信号的频谱。

(注意:

示波器需要用250kSa/s采样率(即每秒采样点为250K),FFT缩放调节为×10)。

9KHZ

7KHZ

5KHZ

 

注:

通过观测频谱可以看到当抽样脉冲小于2倍被抽样信号频率时,信号会产生混叠。

实验项目二滤波器幅频特性对抽样信号恢复的影响

概述:

该项目是通过改变不同抽样时钟频率,分别观测和绘制抗混叠低通滤波和fir数字滤波的幅频特性曲线,并比较抽样信号经这两种滤波器后的恢复效果,从而了解和探讨不同滤波器幅频特性对抽样信号恢复的影响。

1、测试抗混叠低通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源端口

目标端口

连线说明

信号源:

A-OUT

模块3:

TH5(LPF-IN)

将信号送入模拟滤波器

(2)开电,设置主控模块,选择【信号源】→【输出波形】和【输出频率】,通过调节相应旋钮,使A-OUT主控&信号源输出频率5KHz、峰峰值为3V的正弦波。

(3)此时实验系统初始状态为:

抗混叠低通滤波器的输入信号为频率5KHz、幅度3V的正弦波。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用示波器观测LPF-OUT3#。

以100Hz步进减小A-OUT主控&信号源输出频率,观测并记录LPF-OUT3#的频谱。

记入如下表格:

A-OUT频率/Hz

基频幅度/V

5K

600mV

4.7K

870mV

4.5K

1.14

3.8K

2.40

3.4K

2.28

3.3K

2.86

3.0K

2.92

2.5K

2.94

由上述表格数据,画出模拟低通滤波器幅频特性曲线。

思考:

对于3.4KHz低通滤波器,为了更好的画出幅频特性曲线,我们可以如何调整信号源输入频率的步进值大小?

2、测试fir数字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源端口

目标端口

连线说明

信号源:

A-OUT

模块3:

TH13(编码输入)

将信号送入数字滤波器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

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抽样定理】→【FIR滤波器】。

调节【信号源】,使A-out输出频率5KHz、峰峰值为3V的正弦波。

(3)此时实验系统初始状态为:

fir滤波器的输入信号为频率5KHz、幅度3V的正弦波。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用示波器观测译码输出3#,以100Hz的步进减小A-OUT主控&信号源的频率。

观测并记录译码输出3#的频谱。

记入如下表格:

A_out的频率/Hz

基频幅度/V

5K

50mV

4.5K

72mV

4K

540mV

3.5K

1.68

3K

3.14

2.5K

4.56

2K

5.20

1.5K

5.28

由上述表格数据,画出fir低通滤波器幅频特性曲线。

思考:

对于3KHz低通滤波器,为了更好的画出幅频特性曲线,我们可以如何调整信号源输入频率的步进值大小?

3、分别利用上述两个滤波器对被抽样信号进行恢复,比较被抽样信号恢复效果。

(1)关电,按表格所示进行连线:

源端口

目标端口

连线说明

信号源:

MUSIC

模块3:

TH1(被抽样信号)

提供被抽样信号

信号源:

A-OUT

模块3:

TH2(抽样脉冲)

提供抽样时钟

模块3:

TH3(抽样输出)

模块3:

TH5(LPF-IN)

送入模拟低通滤波器

模块3:

TH3(抽样输出)

模块3:

TH13(编码输入)

送入FIR数字低通滤波器

(2)开电,设置主控菜单,选择【主菜单】→【通信原理】→【抽样定理】→【FIR滤波器】。

调节W1主控&信号源使信号A-OUT输出峰峰值为3V左右。

(3)此时实验系统初始状态为:

待抽样信号MUSIC为3K+1K正弦合成波,抽样时钟信号A-OUT为频率9KHz、占空比20%的方波。

(4)实验操作及波形观测。

对比观测不同滤波器的信号恢复效果:

用示波器分别观测LPF-OUT3#和译码输出3#,以100Hz步进减小抽样时钟A-OUT的输出频率,对比观测模拟滤波器和FIR数字滤波器在不同抽样频率下信号恢复的效果。

(频率步进可以根据实验需求自行设置。

五、实验报告

1、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叙述其工作过程。

2、绘出所做实验的电路、仪表连接调测图。

并列出所测各点的波形、频率、电压等有关数据,对所测数据做简要分析说明。

必要时借助于计算公式及推导。

3、分析以下问题:

滤波器的幅频特性是如何影响抽样恢复信号的?

简述平顶抽样和自然抽样的原理及实现方法。

4、思考一下,实验步骤中采用3K+1K正弦合成波作为被抽样信号,而不是单一频率的正弦波,在实验过程中波形变化的观测上有什么区别?

对抽样定理理论和实际的研究有什么意义?

(注:

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