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究竟给近代西方文化带来了什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8286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8.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文主义究竟给近代西方文化带来了什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人文主义究竟给近代西方文化带来了什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人文主义究竟给近代西方文化带来了什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人文主义究竟给近代西方文化带来了什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人文主义究竟给近代西方文化带来了什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文主义究竟给近代西方文化带来了什么.docx

《人文主义究竟给近代西方文化带来了什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文主义究竟给近代西方文化带来了什么.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文主义究竟给近代西方文化带来了什么.docx

人文主义究竟给近代西方文化带来了什么

人文主义究竟给近代西方文化带来了什么

周春生

【摘要】内容提要人文主义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基本内涵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并在往后的西方思想文化进程中传承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意识之一。

它的最重要影响力在于其世俗性人学内涵,也就是将世俗的人当作思考万事万物的出发点和中心。

人文主义者主张信仰和理性各有其存在合理性的双重真理说,这对提升理性地位有积极的意义。

文艺复兴时期以来,西方文学艺术繁荣现象与人文主义诗性智慧密切相关,后者更深层次的意蕴在于启导人们完整地认识人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期刊名称】学海

【年(卷),期】2011(000)003

【总页数】6

【关键词】关键词人文主义世俗性双重真理诗性智慧

学术界早已习惯诸多颂扬人文主义的言辞,这些赞美包括主张人的全面发展,维护公民社会中的人之自由和权利,尊重科学理性,如此等等。

同时认为人文主义的思想精华有助于近代文明的进步。

随着20世纪西方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也形成了对人文主义批判和忧虑的声音,认为人文主义一味以人为中心、强调绝对的个体主义、夸大世俗情感和功利的力量等,这些社会主导意识已经并正在产生诸多负面效应。

甚至发问:

人文主义还有前途吗?

①为了对近代西方文化、特征、文明进程等做全方位的探讨,我们有必要首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即人文主义究竟给近代西方文化带来了什么?

用历史的眼光分析“人文主义”概念

人文主义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其基本内涵产生于文艺复兴时期,后在西方思想文化进程中传承发展,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意识之一。

因此,研究“人文主义究竟给近代西方文化带来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就必须放眼整个近代西方文明进程。

通常,人们将人文主义视作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文化现象,这种看法需要做些补正。

英文Humanism一词源于拉丁文Humanitas,是西塞罗为希腊文enkykliapaedeia(相当于英文encyclopaedia)找到的拉丁文对译词,意为全面教育,或人文学科的教育。

16世纪中叶,人们将讲授“七艺”(亦称人文学科)的学者称之为“人文主义者”(Humanists)。

②19世纪,德国学者用德语Humanismus一词来指称那些人文主义者对人文学科教育以及通过人文学科的教育塑造完美的人之重视。

以后,英语Humanism即由此派生而来。

可见,人文主义的提法在文艺复兴时期并不存在,它是启蒙时代学者对先前思想文化现象的概括,其中渗透着后人对人文主义的特定看法。

例如:

15卷本《莫尔全集》的第15卷③有一个“保卫人文主义”(InDefenseofHumanism)的题名,但这是编者加上去的,莫尔的著作中并未出现Humanism一词。

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大学中讲授人文学科的教师都十分爱好古典文化,尤其钟情于古希腊罗马的思想文化,亦看重人的身心全面发展。

就这一层面而言,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思想文化倾向和拉丁文Humanitas的意义非常接近。

由此看来,就突出人本身和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而言,后人用Humanism一词来概括那个时代的思想文化倾向,这兼顾了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

所谓现实的方面,就是理性主义者及近代西方各种派别对人的认识,这些认识涉及人性、自由、理性等内涵。

英国思想家波科克在《马基雅维里时刻》④一书里主张,对一个概念、问题的理解必须回到特定的历史时期,注意当时的思想家使用这些概念的具体情况。

显然,人性、自由、理性等近代西方人文主义的核心理念在不同时代有诸多不尽相同的阐释。

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的西方文化,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如世俗性人学、双重真理说、诗性智慧等(详后文)一直是社会的主流思想文化现象,并一直保持、传承了下来。

在启蒙时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内涵与当时各种新的思潮相交融,使得一些观念产生了变化,但这一切并未改变人文主义的基本精神,相反还得到了强化。

⑤18、19世纪的思想家适应时代的需要,试图在更深层面探讨人的内涵、认识特性等。

与此相关,出现了理性主义、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那些崇尚理性、自由的思想家对文艺复兴时期诸多文化人身上表现出的注重世俗性、企求信仰与理性和谐一体等特点十分赞赏。

特别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化人身上表现出的创造精神,更为身处19世纪资本主义文明突飞猛进时代的思想家所敬崇。

另外,文艺复兴时期文化人从希腊罗马文化中寻求思想源流的做法,也一直是近代西方文化的重要风气。

弗格森《历史思考中的文艺复兴》⑥第4章至第6章认为新古典主义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仍强调复兴古典时代在文化史上的意义,浪漫主义则从主观的意义上强调人的自由、理想等表现生命意义的内涵。

总之,我们在谈论人文主义与近代西方文化的关系时,既要看到人文主义基本精神的绵延不断,又有注意不同时期人文主义内涵的变化。

人文主义世俗性人学内涵的文化反响

人文主义之所以影响深远,其首要的因素就是世俗性人学内涵。

这种世俗性一反中世纪基督教的禁欲主义,提倡用现实的、历史的眼光审视人和社会,也就是将世俗的人当作思考万事万物的出发点和中心。

由此引出对人的感性需求、对自由权利等问题的高度关注,但这种倾向也在20世纪引来诸多批评的声音。

从文艺复兴开始,人文主义者看待自身和社会的世俗性态度引起世人极大的关注。

与中世纪传统的认识不同,世俗性态度主张人是一个小宇宙,表现世俗的人之情感是符合神意、自然的事情,而且人们应当用现实经验和历史的眼力去观察、分析万事万物。

于是,人文主义的世俗性成了新文化现象的焦点问题。

⑦巴伦《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危机》⑧一书比较全面地论述文艺复兴世俗性的本质及其历史现象,并联系当时整个意大利社会结构的变化情况进行阐述。

作者认为,当时人文主义者开始走向世俗主义,因而在文化层面形成对传统的挑战,甚至是一种颠覆。

到了15世纪,这种世俗主义在美第奇家族统治时期达到高峰,也就是说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变得世俗化了。

作者在结语中特别对书中使用“危机”(crisis)一词的意思做了解释,也就是以醒目的方式让读者了解到,世俗性在社会生活中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其立意是,处于萌芽状态的意大利资本主义文明就是一种世俗性的社会发展样式,而世俗性文化现象则是社会变动在意识领域里的表现。

此类观点和分析方法在学术界有一定的代表性。

在政治文化领域,与世俗性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人的自由、权利等问题。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文化人非常注重世俗的个体自由权利问题,并在政治实践中努力捍卫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这种政治关注也影响到启蒙时期的自由权利等意识,启蒙学者通过人与国家关系的各种契约学说,使人的自由权利问题上升到如何确立人的政治主体地位之境界。

但在具体看待自由的问题上,文艺复兴思想家看法繁杂。

英国思想家霍布斯认为自由出自人性,是绝对的。

但这种人性的道德基础何在?

能够用近代科学来说明吗?

显然,霍布斯的看法是站在经验的事实上,即各种人性的经验事实决定了自由的必然性。

从这层意义上讲,自由是必然的事实。

还有一些思想家如布兰豪尔等则认为,自由不是由什么必然因素所决定的,自由就是人的意志之选择,他们的观点可以称作自由意志论(libertarianism)。

1645年在纽卡斯尔侯爵主持下,霍布斯与布兰豪尔就自由问题展开了一场大辩论。

⑩宽泛地讲,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可以赞赏共和国制度下的自由,也可以认同暴君统治下的自由。

此类自由观虽然在观点、表述上存在着种种差异,但就其世俗性内涵而言,都是为了突现人的中心地位,由此构成对中世纪传统伦理道德的冲击。

17世纪以后,随着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逐渐定型,如何给出一个更完整的自由、权利问题的解释,这一直是政治讨论的核心。

在启蒙思想先驱洛克看来,自由出自人性又受理性的规约。

洛克认为,一个好的政体就是为了保障自由,而非限制自由。

他的观点后来在卢梭的政治哲学中被进一步发挥,其精华就是个体自由权利神圣不可侵犯的社会契约理论。

当19、20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和国家力量得到进一步强化时,个体自由与国家的关系等问题又引起学者的关注。

在20世纪的西方思想界,伯林提出了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观点,还有关于国家权力限度问题的讨论等等。

这里有必要提及诺齐克的个体自由权利理论。

这一理论主张为了保障个人的自由,不能使国家权力过大,而应该使国家的权力保持在“守夜人”的状态。

⑪显然,诺齐克所强调的是近代人文主义所一以贯之的个体性原则,“对行为的边际约束反映了其根本的康德式原则:

个人是目的而不仅仅是手段;他们若非自愿,不能够被牺牲或被使用来达到其它的目的。

个人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⑫甚至国家在未征得个人同意的情况下对其他地区和人群进行某种“倾斜”政策和“补偿”,措施必然会侵犯到个人的天赋人权。

从根本上看,上述关于自由权利问题和国家权利问题的讨论,都没有脱离文艺复兴以来“以人为中心”特别是以个体自由权利为核心内涵的人文主义世俗性思维轨迹。

进入20世纪后,西方学术界对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思考方式展开了批判性的讨论。

法国天主教思想家马里坦指出,以人为中心已经在历史进程中显示出其局限性,因为它无法为人类的生存提供终极性的道路。

⑬他首先追溯历史上人学的踪影,指出中世纪的结束及资本主义的兴起使人征服自然的力量得到强化,但文艺复兴以后的西方历史进程表明,人愈益被形式化的、表层的世界(诸如符号、功利等)所占据,⑭人的本真的一面被遮蔽了。

显然,他开出的药方是以神为中心的人文主义。

他的忧虑在西方很有代表性。

甚至有学者将西方文化的衰落与人文主义者关联在一起,认为人文主义以世俗性的态度对自然、理性、意志和个体精神的崇尚,并未给西方人的心灵带来真正的慰藉,⑮因此要重新展开对人文主义的反思。

⑯至少在一些学者看来,人文主义的传统如果被绝对化就会走向文明价值的反面。

⑰特别是以人为中心包含强烈的个体主义倾向,这种个体精神在伸张人的个性、权利和创造力等的同时,是否也有消极的一面呢?

⑱学者注意到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和强调个体主义所造成的负面道德问题。

厄冈在《文艺复兴》⑲一书的第7章中着重论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人文主义现象,并就其弱点和贡献等问题加以评论。

作者特别评述了人文主义运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其中有历史环境发生变化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人文主义者身上的道德弱点,如反常的孤傲、不诚实、过度的谄媚、道德约束力松弛、非宗教性等,已经为社会所诟病。

早在19世纪,文艺复兴史研究的奠基人布克哈特专门就文艺复兴时期道德混乱问题做了批评性论述。

世俗性人学意识的另一种表现就是用现实的、自然的、历史的目光来审视人和社会的发展,认为历史上存在的并符合人性的事物必有其存在的道理。

马基雅维里是上述社会历史意识的代表。

学者邓宁指出,马氏的政治科学方法论说到底是一种历史方法。

㉑正是根据历史上的人性事例,他才得出结论说,真正主导历史运动方向的是人性的现实力量和现实行动。

马氏指出,任何人想说明某种历史现象的永恒性,那就请你拿出有文字记载的证据来,然后历史学家再对证据进行分析,以最终决定那种所谓的永恒现象的真实性。

㉒以马基雅维里为代表的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历史意识成为近代西方思想家的重要理论基础。

在18、19世纪的德国思想界,那些古典哲学的代表都力求在分析思想文化时做到逻辑的和历史的统一,这些代表人物有赫尔德、康德、黑格尔等。

即使是像海涅这样的诗人,他之所以在《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论著中对德国的思想文化现象做出深刻、开阖自如的表述,其中的灵魂就是历史意识。

马克思主义则将人文主义的历史意识提升到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水准,这称得上是社会政治理论的革命性贡献。

需要重新认识人文主义的双重真理意识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主张信仰和理性各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两者互相补充,构成人的认识真理性。

这就是所谓双重真理说。

这种理论一方面为人的理性提供了坚实的认识基础,另一方面又对理性有所限定,表现出开放和批判性的认识特点。

在生态失衡等诸多问题面前,人们应当重新思考、批判和定位双重真理说中的积极因素。

与封建文明相比较,资本主义文明对人的创造能力提出了无尽的需求。

那么,人的理性能力能否满足上述时代的需求呢?

在这方面,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者采用了传统的双重真理学说,并从人学的立场出发加以新的阐释。

他们认为信仰和理性各有其存在的道理,它们的互相补充推动人们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走向理想的境地。

这种意识为理性的地位正了名,由此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发展。

早在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里就有双重真理的观念。

随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的发展,双重真理的观念又引起人文主义者的关注。

培根是双重真理的倡导者之一。

他认为信仰是所有知识和人生存在的根本保证,但上帝又让人按照理性去做符合自然规律的事情,由此使科学家在信仰和理性、科学之间找到一种理论上的平衡。

培根还进一步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

到了17、18世纪,理性主义者对理性认识形式的诸多内容予以全面的探讨,使理性的认识真理性地位得到进一步确认。

笛卡儿、莱布尼茨、康德等理性主义者在分析认识问题时继续双重真理的观点。

在康德的哲学体系里,理性具有形式的完满性。

人们在思考一个问题时能够做到形式的完满性亦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选择,例如三权分立的政治理性等。

应当看到,理性主义者在注重理性的同时,也对理性的地位做了限定,认为理性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它离开了感性的、情感的内容,那剩下的只是形式上的合乎规则而已。

所以人文主义的理性观也有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

对理性加以限定的做法就是人类对自身认识能力的清新意识。

20世纪美国的自然主义哲学更强调一种开放的自然意识,认为尊重自然才是最大的自由。

㉓就理性与信仰的关系而论,许多理性主义者在看重理性时并未忽略或抛弃信仰。

他们至少像康德所主张的那样要为信仰保留一个地盘。

在理性主义者看来,道德领域中保持信仰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信仰对提升道德水准、维系社会稳定起着其他思想意识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这些都是人文主义双重真理的理想形态。

这些理想鼓舞着一代代的学者、科学家去完成举世注目的创造使命,同时又没有因丢弃基督教信仰而造成社会层面的精神失落感。

爱因斯坦曾就科学和宗教的关系发表演说,认为宗教和科学之间不应该是冲突的关系,科学涉及具体的经验事实,它要回答事物“是什么”的问题;宗教则超越具体的事实,回答“应当是什么”的问题,例如宗教信仰使人超越个己,看到更高的价值目标。

“尽管宗教的和科学的领域本身彼此是界限分明的,可是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牢固的相互关系和依存性。

虽然宗教可以决定目标,但它还是从最广义的科学学到了用什么样的手段可以达到它自己所建立起来的目标。

可是科学只能由那些全心全意追求真理和向往理解事物的人来创造。

然而这种感情的源泉却来自宗教的领域。

同样属于这个源泉的是这样一种信仰:

相信那些对于现存世界有效的规律能够是合乎理性的,也就是说可以由理性来理解的。

我不能设想一位真正科学家会没有这样深挚的信仰。

”㉔这就是爱因斯坦对待科学与宗教的态度。

从近代西方文明的实际进程看,双重真理意识的理想还是遇到不少问题。

例如在工业革命以来的诸多成就面前,人们并非始终对科学理性的限度等问题保持清醒的意识,时而产生过高估计人征服自然力量的倾向,其结果就是导致一系列灾难性现象的发生,如与人类征服自然成果相随的生态失衡、战争、贫富分化等,这些严酷的现实正在挑战人类生存状况的极限。

令人欣慰的是,人文主义双重真理学说从其产生的一开始就蕴涵着种种批判意识,诸如信仰与理性之间的划界意识、对理性的限定意识等。

或者说,双重真理学说从本质上并没有封闭人们的批判性思考。

特别是进入20世纪后,学人在上述严酷社会现实面前开始反思由强烈的科学理性自信性所带来的问题。

同时,人们对宗教之类的形而上学意识是否称得上真理的问题展开了批评。

一些分析哲学家站在逻辑、经验的立场上认为,那些基督教教义、形而上学命题除了还具有一些伦理的、心理的价值效应外,没有什么真理性意义可言。

当然,站在基督教思想文化立场上的学者则坚持信仰的真理性。

1948年,英国广播公司邀请罗素和柯普立斯顿这两位观点相左的学者就上帝存在问题进行公开辩论,结果仍各持一端。

㉕人们有理由认为,双重真理学说还会在21世纪的西方社会和文化进程中接受更严厉的批判,并在批判中显示其内在的思想活力。

开掘人文主义诗性智慧的深层涵义㉖

文艺复兴夺人眼目的文化现象是文学艺术的繁荣,这种繁荣与当时盛行的人文主义诗性智慧有密切的关系。

诗性智慧之所以在近代西方文化史不断得到思想家的关注,其更深层次的意蕴在于启导人们完整地认识人和思想文化的发展。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西方的文学艺术创作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

后来又相继出现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的文学艺术创作高潮。

究其因,与人文主义者喜欢文学艺术的诗性情调不无关系。

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时代的思想家,本质上富有审美气质,对于概念科学的抽象性质不再感任何兴趣。

”㉗“这里,可以看到人文主义的两个明显的特征:

通过文学来表现人的价值和人性的真实社会性。

”㉘这些评论点出了人文主义诗性智慧的风格特征,即人文主义者在其创作过程和成果中充满对美感的、和谐的神圣境界之诗性追求。

直至今天,与人文主义诗性智慧相关的情感性力量及其艺术表现仍在文化生活和现实生活中发生着特有的影响力。

然而,在诗性智慧的背后是否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人学意蕴?

否则何来深厚根基的文学艺术的繁荣,何来巨大的思想影响力?

打开西方思想文化的史册,你会发现有几次奠基性意义的思想文化创作繁荣时期,如前苏格拉底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和19世纪下半叶等。

在上述几个时期,思想文化巨擘用带有直觉体认、浪漫想象、完美意境的诗性智慧去透视以往和思考未来。

古希腊曾出现过诗性智慧的代表如荷马、赫西俄德、索福克勒斯、前苏格拉底思想家等,他们都对宇宙和人生给予了诗意的想象,以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在前人诗意的想象成果上对宇宙、人生开始了思辨性的理解,再后就是统治思想文化领域长达千年的中世纪基督教哲学。

文艺复兴时期,诗性智慧再次从沉闷的中世纪文化土壤中复苏,许多人文主义者如彼特拉克、费奇诺等都以诗意的思维形式去领悟柏拉图、奥古斯丁等先哲的心灵世界。

于是,与诗性智慧密切相关的新柏拉图主义就成为思想文化的主导形式。

特别是新柏拉图主义那种既钟情超越的神性世界又通过现实的人去感悟超越神性世界的小宇宙理论成为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思想文化和批判意识的主导形式。

即使到了17世纪初,这种潮流仍在延续,它非常清楚地传达出文艺复兴时期诗性智慧的特点,即在内容方面追求神、自然与人的统一,在思维方式上追求艺术化的想象,如此等等。

总之,那些人文主义者重新以诗性的智慧将古希腊罗马诗性化思想文化内容复苏了。

这种复苏既是生气勃勃的个体之人的复苏,又是人的无穷创造精神之焕发,亦是资本主义文明起步的标志。

这样,诗性智慧就与人的觉醒、信奉古典传统、思想解放、怀疑批判精神等合成一股人文主义的思想文化潮流。

文艺复兴后,诗性的艺术力量不断在文化领域升腾起来。

在那些文化人的眼里,艺术成了克服现实世界与超越世界矛盾的力量,成为沟通现实世界和超越世界的桥梁。

㉙问题的另一面是,17世纪以降的理性主义成为思想文化的主导力量。

于是,以哲学理性思辨为主导形式去认识世界的思维形式成了启蒙时期思想文化的核心,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世纪西方非理性主义的兴起。

像叔本华这样的意志论者认为应当打破理性主义的封闭性,因而用诗性智慧去整体地认识人生的思维途径再次汇成思想文化的潮流。

尼采提倡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这是当时诗性智慧的集中体现。

后来,新马克思主义者马尔库塞进一步认为,审美不仅使人升华,也使人以一种美的完整态度去重新审视现实、批判现实。

这样,审美还体现出它的社会功能。

㉚以上就是对文艺复兴以来人文主义诗性智慧内涵、价值、影响等的历史透视。

总之,我们不仅要认识到文艺复兴时期起始的诗性智慧是西方文学艺术等美感力量不断强化的重要推动力量,更需要意识到这种诗性智慧对打开思想境界、启发人们认识一个更完整的人和社会所具有的作用。

上述意识对于21世纪卷入信息社会浪潮并逐渐被各种高科技手段“单向度化”的人们来讲,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就“人文主义给近代西方文化带来了什么”这一问题做几点总结:

(1)人文主义是近代西方思想文化进程中的主流意识,它注重人的全面发展之类的观念曾经并会在未来社会的发展中显示其文化的价值力量。

(2)人文主义世俗性人学内涵提升了人的主体地位,并逐渐成为西方社会的共识,推动人的自由权利不断由法制得到确认。

(3)人文主义双重真理中信仰与理性相互协调的观点既保留了基督教的传统文化,同时又伸张了人的理性力量,特别是科学理性意识与工业革命等一起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4)人文主义的诗性智慧不断使人从深层的、整体性的角度来认识人和社会。

同时,人们应当冷静地思考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基础,并从历史和现实的客观实际出发认识个体自由和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应当客观谦逊地看待理性的认识作用和限度,如此等等。

当然,还有许多人文主义与近代西方文化、文明之间的关系内容需要历史工作者做进一步的分析,它们涉及人文主义与民族语言的形成;人文主义与教权、俗权的分离;人文主义与东西方文化的关系,等等。

就当今中国的文化领域而言,我们在宣扬人文主义精神时,需要对上述情况有充分的理解,从而使人文主义精神得到积极的发扬光大。

①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董乐山译,三联书店1997年)一书末章的标题即“人文主义有前途吗?

”。

②有些书籍甚至把“人文主义者”一词出现的确切年代提了出来,如富尔《文艺复兴》(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85)第132页上指出该词始见于1539年。

③TheYaleEditionoftheCompleteWorksofStThomasMore,Vol.15,ed.DanielKinney,YaleUniversityPress,1986.

④J.G.A.Pocock,TheMachiavellianMoment:

FlorentinePoliticalThoughtandtheAtlanticRepublicanTradition,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75.

⑤大英百科全书“人文主义”词条比较全面地梳理了人文主义的内涵,其中谈到人文主义的原始涵义与人文学科有关,但人文主义还有它的特定精神、基本原则和主要倾向等,它们包括古典主义、现实主义、详备的批评态度、突出人和个体等。

这种概括无疑是后人在新的思想文化背景下对文艺复兴时期文化人思想倾向的一种认识。

⑥WallaceK.Ferguson,TheRenaissanceinHistoricalThought:

FiveCenturiesofInterpretation,HoughtonMifflinCompany,1948.

⑦参见HenryStephenLucas,TheRenaissanceandtheReformation,HarperandBrothersPublishers,1934.其中在文艺复兴部分以“新的世俗主义”作为论述的启端。

⑧HansBaron,TheCrisisoftheEarlyItalianRenaissance,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66.

⑨参见M.P.Gilmore,TheWorldofHumanism:

1453-1517,Harper&Row,Publishers,1962.作者用很大的篇幅阐述欧洲的社会和政治结构发生了变化,由此进一步说明其他思想文化的变化。

另见J.W.Allen,AHistoryofPoliticalThoughtintheSixteenthCentury,Methuen&CoLit,1957.作者认为16世纪是一个发展较快并具有革命性变化的时代。

⑩参见VereChappel,HobbesandBramhallonLibertyandNecessity,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9.

⑪参见诺齐克《无政府、国家与乌托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