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测试题1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8016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7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测试题1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测试题1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测试题1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测试题1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测试题1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测试题13.docx

《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测试题1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测试题13.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测试题13.docx

高二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调研测试题13

一、基础知识:

(12分)

1.默写名句(每空1分,共12分)

(1)人生亦有命,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映阶碧草自春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水碧于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二十四桥仍在,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______________。

(8)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_____。

(9)昆山玉碎凤凰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_。

(1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___________________。

(12)况阳春召我以烟景,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9题。

(共38分)

(一)书博鸡者事(19分)

        高启

  博鸡者袁人,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任气好斗,诸为里侠者皆下之。

  元至正间,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部使者臧,新贵,将按郡至袁。

守自负年德,易之,闻其至,笑曰:

"臧氏之子也。

"或以告臧,臧怒,欲中守法。

会袁有豪民尝受守杖,知使者意嗛守,即诬守纳己赇。

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袁人大愤,然未有以报也。

  一日,博鸡者遨于市。

众知有为,因让之曰:

"若素名勇,徒能藉贫孱者耳。

彼豪民恃其资,诬去贤使君,袁人失父母。

若诚丈夫,不能为使君一奋臂耶?

"博鸡者曰:

"诺!

"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

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

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

奴惊,各亡去。

乃褫豪民衣自衣,复自策其马,麾众拥豪民马前,反接,徇诸市,使自呼曰:

"为民诬太守者视此!

"一步一呼,不呼则杖其背,尽创。

袁人相聚从观,欢动一城。

郡录事骇之,驰白府。

府佐快其所为,阴纵之,不问。

日暮,至豪民第门,捽使跪,数之曰:

"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

敢用是为怨望!

又投间蔑污使君,使罢。

汝罪宜死。

今姑贷汝,后不善自改,且复妄言,我当焚汝庐,戕汝家矣!

"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

乃释之。

  博鸡者因告众曰:

"是足以报使君未耶?

"众曰:

"若所为诚快,然使君冤未白,犹无益也。

"博鸡者曰:

"然。

"即连楮为巨幅,广二丈,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台臣弗为理。

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

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方是时,博鸡者以义闻东南。

高子曰:

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

观袁守虽得民,然自喜轻上,其祸非外至也。

臧使者枉用三尺,以仇一言之憾,固贼戾之士哉!

第为上者不能察,使匹夫攘袂群起以伸其愤;识者固知元政紊弛而变兴自下之渐矣。

2.下列加点词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反接,徇诸市  徇:

示众

B.众知有为,因让之曰  让:

谦让

C.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  遮:

遏止,阻拦

  D.以额叩地,谢不敢谢:

谢罪

3.下面的话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明"博鸡者"讲义气的一组是(3分)

①素无赖,不事产业,日抱鸡呼少年博市中

②即入闾左呼子弟素健者,得数十人,遮豪民于道

  ③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④乃与其徒日张"屈"字游金陵市中。

⑤豪民气尽,以额叩地,谢不敢 

 ⑥台臣惭,追受其牒,为复守官而黜臧使者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⑤⑥ D.②③④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博鸡者每天抱着鸡招呼些年轻人在街市上斗鸡赌博,意气用事喜欢打架,但那些在乡里充当好汉的人都服从他。

  B.当时袁州的总管深受老百姓爱戴,但他自恃年高,瞧不起到袁州来巡视的臧姓高官,听说他要来,还笑着说"这臧家的孩子",因而埋下祸患。

C.使者借机逮捕了袁州总管,威胁他使他屈服,并罢了他的官。

袁州百姓对此非常气愤,可是一时也没有什么办法去对付。

D.博鸡者惩罚土豪之后,先是和他的徒弟天天举着"屈"字的横幅在金陵街上游行,然后又到行御史台衙门去告状,最终为袁州太守伸张了正义。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豪民方华衣乘马,从群奴而驰。

博鸡者直前捽下提殴之(5分)。

⑵若为民不自谨,冒使君,杖汝,法也。

敢用是为怨望!

(5分)

(二)尹师鲁墓志铭(19分)

师鲁,河南人,姓尹氏,讳洙。

然天下之士识与不识皆称之曰师鲁,盖其名重当世。

而世之知师鲁者,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

至其忠义之节,处穷达,临祸福,无愧于古君子,则天下之称师鲁者未必尽知之。

师鲁为文章,简而有法。

博学强记,通知今古,长于《春秋》。

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不为苟止而妄随,而人亦罕能过也。

遇事无难易,而勇于敢为,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师鲁少举进士及第,为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

迁山南东道掌书记、知伊阳县。

王文康公荐其才,召试,充馆阁校勘,迁太子中允。

天章阁待制范公贬饶州,谏官、御史不肯言。

师鲁上书,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贬监郢州酒税,又徙唐州。

遭父丧,服除,复得太子中允、知河南县。

赵元昊反,陕西用兵,大将葛怀敏奏起为经略判官。

其后诸将败于好水,韩公降知秦州,师鲁亦徙通判濠州。

久之,韩公奏,得通判秦州。

迁知泾州,又知渭州,兼泾原路经略部署。

又知潞州,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

累迁官至起居舍人,直龙图阁。

师鲁当天下无事时独喜论兵,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

其为兵制之说,述战守胜败之要,尽当今之利害。

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为御戎长久之策,皆未及施为。

而元昊臣,西兵解严,师鲁亦去而得罪矣。

然则天下之称师鲁者,于其材能,亦未必尽知之也。

初,师鲁在渭州,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其后吏至京师,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贬崇信军节度副使,徙监均州酒税。

得疾,无医药,舁至南阳求医。

疾革,隐几而坐,顾稚子在前,无甚怜之色,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享年四十有六以卒。

(节选自《欧阳修集•居士集卷二十七》)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或高其议论,或多其材能多:

赞美B.处穷达,临祸福穷:

困窘

C.上书讼师鲁以公使钱贷部将贷:

宽恕D.舁至南阳求医舁:

抬着

7.以下各组句子中,能分别直接表现师鲁“博学”和“敢为”的一组是(3分)()

A.①或推其文学,或高其议论②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B.①通知今古,长于《春秋》②又欲训土兵代戍卒,以减边用

C.①为《叙燕》、《息戍》二篇行于世②言仲淹臣之师友,愿得俱贬

D.①为政有惠爱,潞州人至今思之②与宾客言,终不及其私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人们从不同方面称赞他。

B.师鲁考中进士后为官许多年,仕途不很顺利,多次被调动官职、贬官,但幸好有范仲淹及韩公力保才最终没有丢官。

C.本文还附带提到了师鲁军事方面的才能,他在著作中表述了作战、守卫成功的要义,又想训练士兵代替戍守的士卒,来减少边境的开支,以此作为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可惜都没有来得及施行。

D.师鲁在渭州任职时一些官吏向朝廷控告他,他被贬做崇信军节度副使,又调职监管均州酒税;在潞州任职,处理政务有仁爱之心,潞州人至今思念他。

9.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其与人言,是是非非,务穷尽道理乃已。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所以见称于世者,亦所以取嫉于人,故其卒穷以死。

(4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吏有违其节度者,欲按军法斩之而不果。

(3分)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诗词鉴赏(20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夜坐

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⑴这首诗写了秋天的哪些景致?

(3分)

⑵本诗写梧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使用了什么手法?

(3分)

⑶古典诗词摹写梧桐抒发秋意,通常表达怎样的情怀?

请举一例印证你的观点(4分)

11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10分)

长相思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1)这首词塑造了怎样一位抒情主人公形象?

表达了怎样的情思?

(4分)

(2)说说这首词在构思脉络上的特点。

(6分)

四、语言表达与运用(20分)

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再次暴露了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不严格等问题,人们对这场本不该发生的事件痛不欲生。

B.2011年我国许多地方的大旱警示我们,本来就水资源匮乏的北京离“水贵如油”的情形指日可待,节水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C.位于2011西安世园会主轴线上的自然馆,建筑体型独特,器宇轩昂,是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标志性建筑。

D.李双江之子无照驾车打人事件,与河北大学李启铭交通肇事案如出一辙,网民均认为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父母溺爱、管教无方,以及同阶层玩伴间相互影响。

1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从一个边缘球员到当选周最佳只花了一周的时间,如今又入选全明星新秀赛,美籍华裔球员林书豪吸引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

“Linsanity”的热潮也惹来不少争议,媒体甚至开始探讨林书豪加入中国男篮的可能性了。

B.据说,由于电价形成机制不顺,火电企业持续大面积亏损,导致企业生产积极性受到抑制,以至全国很多地方出现了“电荒”。

C.在新加坡举办的首届青奥会,充分利用现有的设施资源和体育场馆,不但没有出现资金亏空,而且创造了2亿美元的利润。

D.强冷空气继续南下,明天早晨,市区最低气温将下降7℃至9℃左右,郊区最低气温将在5℃左右。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通过2008北京奥运会的筹办,使国家面貌日新月异,人民在战胜种种困难的过程中,经受了特殊的洗礼。

B.刘谦从小就对魔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刚上小学时,每天放学后,他都会到商场里看卖魔术道具的人变魔术,那些神奇的魔术非常的让他记忆深刻。

C.去年入冬以来,少数目无法纪的人任意偷窃、哄抢电缆厂大量物资,损失在百万元以上。

目前警方正在积极展开调查。

D.英国《金融时报》报道世贸组织昨天同意就因美国对从中国进口钢管、轮胎、编织袋等产品设限而引发的争端进行裁决。

15.下列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任何意欲走向清明的权利,必然以透明为首要条件。

②惟其如此,监督的社会化才是可能的,任何人和机构都不能超越于社会监督之上才是可能的。

③也就是说,真正的公开是面向全社会的。

④如同官员应公开其财产一样,政府应当公开其财政收支与预算。

⑤信息公开是政治透明的基本要求,也是政治透明的必然表现。

⑥这种公开,不只是形成一种“内部透明化”状态,而且要形成一种“透明社会化”的状态。

A.①④⑤⑥②③B.⑤①②③⑥④C.⑤①④⑥③②D.①④⑥③②⑤

16.观察下面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图,描述曲线所解释的内涵。

要求:

语言简明、连贯,字数不超过60字。

(4分)

 

17.下面这篇报道有不少语病,请找出并进行修改。

(4分)

星期三,校团总支召开座谈会。

①到会的15名与会者,②就共青团员如何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问题展开讨论。

大家踊跃发言。

③有的说,团员首先要起模范作用,当说话做事前,都要想到自己是一名团员。

④有的说,要提高团员精神文明的意识,不重视这一点,就难以开展这项活动。

团总支书记最后指出,⑤对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事应该大力提倡,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应该注意改进。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60分)

有一天,伊索在郊外散步,遇到一个人问他:

“先生!

请问从这里到城里要走多长时间?

”“往前走!

”伊索头也不回地说。

问路者有点发蒙,他又问了一次。

伊索还是说:

“往前走!

”问路者走到伊索面前:

“先生,你怎么总开玩笑?

”“朋友,我没有和你开玩笑”,伊索认真地说,“我指引了方向,却没有看到你步行的速度,怎能回答你所需要的时间?

 

高二语文月考题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2分)

1填写名句(每空1分共12分)

(1)安能行叹复坐愁

(2)隔叶黄鹂空好音

(3)势抜五岳掩赤城

(4)乾坤日夜浮

(5)画船听雨眠

(6)波心荡,冷月无声

(7)朝如青丝暮成雪

(8)三峡星河影动摇

(9)芙蓉泣露香兰笑

(10)侵晓窥檐语

(11)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12)大块假我以文章

二文言文阅读(38分)

(一)书博鸡者事(19分)

2、 B责备(3分)

3、 D(3分)

4、 D顺序颠倒(3分)

5、 

(1)那土豪正穿着漂亮衣服骑着高头大马,带领着一群奴仆奔驰而来。

博鸡人一直冲向前,把他从马上揪下来,狠狠地打。

(5分)

(2)你做百姓自己不检点,冒犯了总管,打你板子,是按法律办事。

你竟敢为此产生怨恨!

(怨望:

怨恨;心怀不满。

)(5分)

附:

文言文翻译:

  有个以斗鸡作赌博的袁州人,一向游手好闲,不从事生产。

每天抱着鸡招呼些年轻人在街市上(斗鸡赌博)。

(他)意气用事好打架,那些在乡里充当好汉的人都服从他。

  元朝至正年间,袁州有个总管做了许多有利于百姓的政绩,老百姓很爱戴他。

(这时)江西湖东道肃政廉访司姓臧的,是新升的高官,要巡察所管各路到袁州来。

袁州的总管依仗自己年高有德,瞧不起这个姓臧的,听说他要来,笑着说"这臧家的孩子。

"有人把这话告诉了姓臧的,姓臧的大怒,想凭借法律来陷害他。

偏巧袁州有个土豪,曾受过总管的杖刑,了解到肃政廉访司心里怀恨总管,就诬告总管接受了自己的贿赂。

肃政廉访司于是逮捕了总管,威胁他使他屈服,并罢了他的官。

袁州百姓非常气愤,可是没有什么办法去对付。

  有一天,博鸡人在街上游荡。

大家知道他有办法,就责备他说:

"你平素是有名的勇敢人,只能欺侮贫穷软弱的人罢了。

那个土豪仗着他有钱,诬陷罢免了好总管,使袁州百姓失去了父母官。

你若确实是条好汉,就不能为我们总管出把力气吗?

"博鸡人说:

"当然可以!

"立即到贫穷人聚居的地方,喊来些一向勇猛的年轻人,一下子集合了几十人,在路上拦截土豪。

那土豪正穿着漂亮衣服骑着高头大马,带领着一群奴仆奔驰而来。

博鸡人一直冲向前,把他从马上揪下来,狠狠地打。

(他的)奴仆惊惶地各自逃散。

(博鸡人)就剥下土豪的衣服自己穿上,又骑上他的马,指挥众人推搡着土豪到马前,反绑着两手,在街上游街示众,还让他自己喊着:

"作为老百姓诬陷总管的人就看我啊!

"走一走喊一声,不喊就用棍子打他的后背,脊背全打伤了。

袁州的百姓聚集一起跟随观看,满城欢声雷动。

郡里的录事害怕了,跑去报告总管衙门。

总管府里的佐管对这事感到痛快,暗地放纵不去过问。

天黑了,(游街示众)到了土豪的家门口,抓住头发让他跪下,斥责他说:

"你做百姓自己不检点,冒犯了总管,打你板子,是按法律办事。

你竟敢为此产生怨恨!

(怨望:

怨恨;心怀不满。

)又趁机诬陷总管使他丢了官,你的罪恶应当处死,现在暂且饶了你,以后不好好改过自新,而且再说坏话,我一定烧了你的房子,杀掉你的全家!

"土豪的气焰一点没有了,用前额碰地,谢罪说不敢,才放了他。

  博鸡人于是对众人说:

"这回够不够报答总管了呢?

"(直译:

这回足以报答使君没有啊?

)大家说:

"你干得确实是痛快,然而总管的冤屈还未伸,还是没有用。

"博鸡人说:

"是的。

"就用几张大纸糊成横幅,宽两丈,大大地写上一个"屈"字,用两根竿子撑起来,到行御史台衙门去告状。

台臣不受理。

于是他就和同伙们天天举着"屈"字的横幅在金陵街上游行。

台臣感到羞愧,随后接受了他的状子。

恢复了总管的官职,撤了姓臧的官。

  在这时候,博鸡人由于讲义气扬名于东南一带。

  高子说:

我在史馆工作时,听翰林天台人陶先生谈到博鸡人的事。

看那袁州的总管虽然得民心,可是自己得意洋洋瞧不起上级,他的灾难不是来自外部。

姓臧的官滥用法律,来报复一句话的私愤,真是险恶的人啊!

但是在上的人不能体察下情,使百姓捋起袖子集合起来为自己出气。

有见识的人由此可以看出:

元朝政治的紊乱废弛,变乱是从下面产生而逐渐扩大

(二)尹师鲁墓志铭

6、C借给(3分)

7、C(3分)

8、B(3分)

9、

(1)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

(3分)

(2)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因处境艰难而死。

(4分)

(3)有违背他管理(节制、调度)的将吏,想按军法杀掉他们却未能做到。

(3分)

附:

【参考译文】

师鲁,河南人,姓尹,名洙。

可是天下的士人认识他的和不认识他的都称呼他师鲁,大概(是因为)他的名声被当时人看重。

世上了解师鲁的人,有的推崇他的文学才能,有的佩服他看问题有见解,有的赞美他的才干。

至于他的忠义的节操,无论处在逆境和顺境,面临灾祸和喜庆,都无愧于古时君子之风,然而天下称赞师鲁的人未必全部知道这些。

师鲁写文章,简洁而有章法。

(他)学识广博,记忆力强,通晓今古,在《春秋》上有专长。

他与人谈论,肯定对的,否定错的,一定要把道理说透彻才罢休,不随便停止而胡乱听从别人的意见,人们也很少能超过他。

遇事无论难易,敢作敢当,他被世人称赞的原因,也是被人嫉恨的原因,因此他最终因处境艰难而死。

师鲁年轻时考中进士,做绛州正平县主簿、河南府户曹参军、邵武军判官。

后调任山南东道掌书记、伊阳县知县。

王文康公荐举他的才能,(皇帝)召见面试后,担任馆阁校勘,升任太子中允。

天章阁待制范仲淹被贬到饶州,谏官、御史不肯(替范公)说话。

师鲁上书,说范仲淹是他的师友,希望能够一同被贬。

(师鲁)被贬监管郢州酒税,又调往唐州。

这时,父亲去世了,守孝期满,又担任太子中允、河南知县的官职。

西夏赵元昊造反,陕西一带兴兵作战,大将葛怀敏上奏朝廷起复师鲁担任经略判官。

以后众将在好水打了败仗,韩公被贬官做秦州知州,师鲁调往濠州任通判。

过了很久,韩公上奏朝廷,(师鲁)又到秦州做通判。

又调任泾州知州、渭州知州,兼任泾原路经略部署。

到潞州任知州,处理政务有仁爱之心,潞州人至今思念他。

累官升至起居舍人,掌管龙图阁。

师鲁在天下太平时唯独喜欢谈论兵事,写了《叙燕》《息戍》两篇文章流行于世。

他关于军事备战的主张,叙述了作战、守卫成功的要义,全是当时利害所在。

又想训练士兵代替戍守的士卒,来减少边境的开支,以此作为抵御外敌的长久之策,都没有来得及施行。

等到元昊臣服,西部边兵解除戒备,师鲁也离开现职,并在后来犯了罪。

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称赞师鲁的人,对于师鲁的才能,也未必全部了解。

当初,师鲁在渭州任职,有违背他管理(节制、调度)的将吏,想按军法杀掉他们却未能做到。

这以后一些官吏到京师,向朝廷上书控告师鲁把公家的钱借给部将一事,师鲁被贬做崇信军节度副使,又调职监管均州酒税。

(师鲁)生了病,缺少医药,抬到南阳求医。

病好了,依着几案坐着,看到幼子在眼前,也没有流露出很疼爱的表情,和宾客谈话,始终不涉及他的私情。

享年四十六岁。

三、古诗词鉴赏(20分)

10.⑴明月高照,夜气清冷,梧桐振叶有声(梧桐叶迎风有声)。

(3分)

⑵写梧桐不甘凋谢,在秋风中振作精神(1分),表达了作者面对秋天不伤感,自勉自励的情怀(1分)。

使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分)。

⑶通常表达落寞、寂寥、孤独、凄婉的悲愁情怀,对生命凋谢的伤感。

(2分)“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李清照《声声慢》)、“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乌夜啼》)、“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白居易《长恨歌》)、“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温庭筠《更漏子》)等。

(2分,一句即可)

11.

(1)(4分)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月夜倚楼眺望、思念久别未归的丈夫、一往情深的闺中少妇形象。

表达了少妇思念丈夫的愁苦和对丈夫长期不归的怨恨。

(2).(6分)这首词是抒发“闺怨”的名篇,构思新颖独特,采用了篇末点题的手法。

(或答采用了设置悬念的手法)上片全是写景,写水流,写山愁,却不言明是何人因何而发愁。

下片直抒胸臆,写思念,写怨恨,直到最后一句“月明人倚楼”才点出主人公的身份,是画龙点睛之笔,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四、语言表达与运用(20分)

12.(3分)D((A项“痛不欲生”,悲痛得不想活下去,形容悲伤到极点。

应该用“痛心疾首”。

B“指日可待”:

不久就可以实现。

重在“实现”,而不是“出现”,侧重指希望发生的事。

C对象错误,“器宇轩昂”形容人气质、风度出众,不同一般。

D“如出一辙”,好象出自同一个车辙。

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13.(3分)A(B.删去“由于”。

C.“设备资源和体育场馆”中复累赘,应删去“和体育场馆”。

D.“最低气温将下降”搭配不当;“7℃-9℃左右”也应改为“7℃至9℃”)

14、(3分)D(A主语残缺B语序不当,应把“非常”放到“深刻”前C“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的对象不明)

15.(3分)C(论述文段的中心话题是“信息公开(政治透明)的意义”。

分两个层次

⑤①为第一层,④⑥③②为第二层,其中,⑤①提示了文段观点,④指明“信息公开的内容”,⑥③进一步解说,指明实质,②指出其结果和意义。

16.(4分)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环境污染随经济增长而上升,当经济增长超越某一特定“转折点”,时,环境污染随经济增长而得到改善。

17、(4分)解析:

①“到会的15名与会者”句意重复,改为“15名与会者”或“到会的15名团干部”;②“就……问题”缺少成分,在“建设”后加“做贡献”;③“当说话做事前”错用介词,删去“当”或改为“在”;④“提高……意识”搭配不当,改为“增强……意识”。

【答案】①改为“15名与会者”或“到会的15名团干部”;②在“建设”后加“做贡献”;③删去“当”或改为“在”;④“提高”改为“增强”

五、作文(6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