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四年级上走月亮第一课时教案优秀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7318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四年级上走月亮第一课时教案优秀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走月亮第一课时教案优秀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走月亮第一课时教案优秀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走月亮第一课时教案优秀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部编版四年级上走月亮第一课时教案优秀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四年级上走月亮第一课时教案优秀版.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上走月亮第一课时教案优秀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四年级上走月亮第一课时教案优秀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四年级上走月亮第一课时教案优秀版.docx

部编版四年级上走月亮第一课时教案优秀版

课题:

2走月亮第1课时总计第节

教学目标

1.认识“鹅、卵”等8个生字,会写“淘、牵”等15个生字。

正确读写“柔和、鹅卵石”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难点

1.能准确写好“稻、熟”等字。

2.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

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

当你和妈妈在一起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自由说说)

2.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解疑什么是“走月亮”?

【设计意图:

谈话的形式引入课题,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教学情境中。

二、检查预习,学习字词

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课件出示:

洱海鹅卵石哟风俗跃出泼剌声

汩汩稻穗田埂镀亮闪烁

1.指名读,集体评议。

注意读准平舌音“俗、穗”,翘舌音“烁”,前鼻音“卵”,后鼻音“梗”。

2.各种方法读生字词。

3.配合图片介绍“洱海、鹅卵石、田埂”,说说泼剌声是什么样的声音。

三、再读课文,初步感悟

1.同学们读得真好,接下来,老师想请几位同学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是不是读正确了?

(指名分自然段合作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

)概括文章大意。

2.同学们都能正确地把课文读正确了,现在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边读边想:

“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走月亮是我国南方特有的习俗,指的是在月光下散步的情景。

文中写的是我和妈妈手拉着手在洒满月光的田间小路上散步。

3.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出现了几次?

想一想每次我和阿妈在哪走月亮?

(四次:

小路上、小溪边、田埂上、许多地方)这句话将我和阿妈走过的这些地方自然串连在一起,使文章结构清晰,自然。

4.学习第一部分(1-3自然段),感受月光下的美景。

【设计意图:

从整体入手,把握文意,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学生通过整体感悟文章内容,边读边想,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四、识记生字,写字练习

出示:

淘牵鹅卵坑洼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

1.识记生字

形声字结构特点:

如“鹅”,“鸟”形旁表义,该字与鸟有关,“我”表声,是声旁。

“稼、葡、萄”都可以用这种方法识记。

组词扩展。

2.开火车认读,一边读一边说说怎样写好这个字。

“淘、坑、洼、填、稼、俗、跃、稻”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牵、葡、萄”是上下结构,上宽下窄。

3.教师重点指导:

“稻”,“臼”笔顺。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多媒体实物投影展评优秀作业,小作者说说是怎样把字写好的。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多种方法识记生字,体现部编版教材多元识字的理念。

这是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可以提高自学能力。

对重难点生字的书写指导,培养学生爱写字的兴趣,教会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

教后思考: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第2课《走月亮》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走月亮》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语文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鹅、卵”等7个生字,会规范书写“淘、牵”等13个生字。

正确理解“鹅卵石、风俗、田埂”等词语。

3、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重点

1、识字、写字。

2.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难点

在有感情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出示月夜图片

2、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几句有关吟过古诗?

出示关于月的诗句: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孟浩然《宿建德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张九龄《望月怀远》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

3、赏完诗句,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

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散步,一起走月亮!

4、板书课题:

2、走月亮

欣赏图片

 

指名读

齐读

 

齐读课题

本节课通过图片导入关于月的诗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识字解词

1、学生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读的生字:

éluǎnsúyuèsuìdùshuò

鹅卵俗跃穗镀烁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3)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

(4)图片认读生字

鹅卵石跳跃稻穗

(5)古文识字

穗,甲骨文

(又,抓持)

(禾,谷物)

(刀,收割工具),表示收割谷物时手抓谷物末端的籽实。

造字本义:

名词,从成熟庄稼上采摘的成串的籽实。

3、理解词意(可以多种形式,借助语境,引导学生理解词意)

(1)借助图片加深理解:

田埂

(2)借助语境理解:

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

风俗:

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通行的风尚、习惯、礼仪等。

沟水汩汩,很得意地响着。

汩汩:

形容水流动的声音。

造句:

水车转动了,河水汩汩地流入田里。

拓展象声词:

4、介绍云南洱海。

洱海,因形状像一个耳朵而取名为“洱海”。

位于云南大理郊区,虽然称之为海,但其实是一个湖泊。

洱海北起洱源,长约42.58公里,东西最大宽度9.0公里,湖面面积256.5平方公里。

洱海是大理“风花雪月”四景(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之一——“洱海月”之所在。

洱海水质优良,水产资源丰富,同时也是一个有着迤逦风光的风景区。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

让我们把这些字带到课文中,一起来读好课文。

1、作者简介

吴然,云南人。

《春城晚报》编辑,1985年起主编该报《小橘灯》儿童副刊。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1973年在《云南日报》发表第一篇儿童文学作品《海花》。

主要致力于儿童散文和散文诗创作,出版有散文、散文诗集《歌溪》《凉山的风》《风雨集》《珍珠雨》《小鸟在歌》《走月亮》。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读音是否正确。

3、开火车读,看谁读得好。

组织互相评价读书。

4、整体感知内容。

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读课文。

(1)那么文中写了几次“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呢?

是四次。

(2)“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反复出现,共出现了4次,把“我”和阿妈到过的地方巧妙地串联起来,使文章自然的分成了四个部分。

请大家用“‖”给课文分段。

第一次(1-3)是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次(4-5)是在小溪边。

第三次(6-7)是在田埂上。

第四次(8-9)是只是静静地走着。

走过了许多地方。

三、生字书写

出示生字:

淘牵鹅卵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

1、记生字:

开动脑筋记生字。

学生各抒己见,然后教师总结:

(1)生字归类

游戏:

送字宝宝回家

左右结构:

淘鹅卵填稼俗跃稻

上下结构:

牵葡萄熟

半包围结构:

(2)加一加:

熟字加偏旁

我+鸟=鹅土+真=填禾+家=稼

(3)换一换:

熟字换偏旁

填-土+钅=镇稻-和+氵=滔

跃-⻊+衤=袄

2、指导写字:

(1)师范写,重点指导“淘牵鹅卵填庄稼俗跃葡萄稻熟”并讲述,组词、造句、指导:

出示生字:

淘: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注意右半部分里面为“缶”,不要落笔画。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牵:

上半部分写小,第三笔为点,中间的宝盖要托住上面,罩住下面。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鹅:

左右等宽,注意两部分写紧凑。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卵:

左右均有点,不要忘记中间的竖撇。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填:

“土”做偏旁时最后一笔为提,右边的“真”中间为三横。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庄:

注意里面的“土”最后一横比“广”字的横稍长。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稼:

“禾”做偏旁时最后一笔改撇为点。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俗: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跃:

左右结构,左右等宽。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葡:

上下结构,注意下半部分里面是“甫”,不要忘记写最后一点。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萄:

上下结构,注意下半部分里面是“缶”。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稻:

“禾”做偏旁时最后一笔改撇为点。

注意右下部分“臼”里面的两横不要写成一横。

组词、造句

出示生字:

熟:

注意上面两部分写紧凑,四点底要托住上面。

组词、造句

(2)老师范写,学生在习字本上描红、临写生字。

(提醒写字姿势。

(3)指名说说这些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书写要点。

(4)教师巡视指导,强调写字姿势,(课件出示)提出要求。

看准每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看清每个字的结构,放慢速度。

严格按笔顺描写。

(5)展示学生写字作品,讲评,适当奖励。

四、课堂练习

(一)根据拼音写词语。

táoxǐqiānshǒuéluǎnshítiánxiězhuānɡjiɑ

淘洗牵手鹅卵石填写庄稼

fēnɡsútiàoyuèpútɑoshuǐdàochénɡshú

风俗跳跃葡萄水稻成熟

(二)比一比,组词语。

淘(淘气)稼(庄稼)俗(风俗)稻(水稻)

萄(葡萄)家(家庭)谷(谷物)滔(滔滔不绝)

 

自读课文

 

指名读要求

 

指名认读

开火车读

齐读

生字组词

开火车读

根据图片理解生字及词语

 

生了解古文

 

学生理解词意

 

生了解相关资料

 

了解作者

 

分自然段读

开火车读

 

读文后,讨论交流

 

学生各抒己见

 

生完成游戏

 

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生观察字形

组词、造句

生观察字形

组词、造句

生观察字形

组词、造句

生观察字形

组词、造句

生观察字形

组词、造句

生观察字形

组词、造句

生观察字形

组词、造句

生观察字形

组词、造句

生观察字形

组词、造句

生观察字形

组词、造句

生观察字形

组词、造句

生观察字形

 

组词、造句

生观察字形

组词、造句

 

学生描红、临写生字

指名说

 

学生自主练习

小组互评

本部分分为四个环节:

第一个环节识字解词,采用多种形式的识字解词方法,结合认读游戏及古文识字加深学生对于生字的记忆;第二个环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通过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整体把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借助填空的形式便于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第三个环节生字书写,通过送字回家游戏、加一加、换一换等多种形式了解字的结构,借助动画感受字的行笔顺序;第四个环节课堂练习,主要对本课的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进行考察。

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把你喜欢的词语和句子抄写下来。

2、继续预习课文,选择印象最深的部分和同学们交流。

课堂小结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将我和阿妈走过的这些地方很自然串连在一起,使这篇文章结构清晰,自然。

那么,我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课。

对本节课主要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加深学生对于本节课的理解。

板书

2、走月亮

吴然

éluǎnsúyuèsuìdùshuò

鹅卵俗跃穗镀烁

鹅卵石跳跃稻穗

淘牵鹅卵填庄稼

俗跃葡萄稻熟

《走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并能熟练运用排比这种修辞手法。

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在感情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秋夜月景图,一个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想象和阿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景,并配上音乐《弯弯的月亮》。

学生欣赏后谈感受。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学习字词

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

2.学生自读课文。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分段检查。

(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

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人民,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5.认读生词。

(自读,指读,开火车读。

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指导“载”的读音,在文中出现的词语是“运载(zài)”。

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多媒体播放音乐《弯弯的月亮》,文章内容随着朗读滚动着显示在屏幕上。

2.学生自读课文。

3.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教师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

多媒体出示有关云南风景图片,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4.通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作批注。

(思考这些词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并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美丽的画面。

四、教师小结。

五、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

1.找出文中喜欢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师:

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并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2.全班交流,品读感悟。

(根据学生朗读的具体内容,随机点拨重点的语句。

(1)“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卵石问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流着”一词用了几次,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这句话中那个字用得好,你是怎样体会到的?

带着自己的理解来读这一句。

(2)“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月光照在水面上,随波荡漾;月光闪闪;而照在果园里,果树上结满了果子,月影就成了一团团的了”。

省略号表示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省略号想象:

“我”和妈妈还去了哪些地方。

月光照在那儿又是什么样?

并组织学生交流。

仿写:

那么这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生答:

排比

那么你能否用走过…走过…走过…造一个句呢?

3.带着感情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注意指导学生把文章景美、情美、人美的意境读出来。

4.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反复出现既抒发了跟阿妈走月亮的欣喜之情,也起到了在结构上串连全文的作用,是全文的线索。

5.配乐朗读,升华感情

二、拓展延伸

课下请同学们搜集一些描写月亮的古诗或小短文,积累在你的“摘录本”上,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三、作业

你有没有和爸爸妈妈在一起感到非常幸福的时刻?

同桌之间讲一讲,之后再用笔写下来,字数300字左右。

 

《2走月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朗读,调动所有感官,发挥想象,感受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背诵课文。

3.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感悟文中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结合语言文字发挥想象感受月光下的动人场景和美好意境,

教学难点

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

讲授、小组合作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月亮图片、《月亮船》歌曲下载。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出示月亮图片)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

2.除了刚才同学们吟诵的这些古诗,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了一首动听的歌曲《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地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近你我的心田。

(播放《月亮船》)。

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

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散步,一起走月亮!

(板书课题)

师:

“走月亮”是什么意思?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呢?

二、整体感知

1.请大家打开课本,带上我们的耳朵、眼睛、鼻子和心,到书本上去看看月亮。

(1)生字词扫盲。

(2)思考:

①“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

用“△”标记出来。

②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句子,用“”标记下来,并说说出现了几次?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老师想让你们的课本变得饱满起来,用各种各样的标记符号记录你们思考的足迹,也希望这些好的学习方法能伴随你以后的学习之路)

2.在你读课文时,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同学们来汇报。

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

(1)“洱海”是个海吗?

它在哪?

(2)月亮为什么有时圆,有时是月牙呢?

(3)课文中为什么多次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自读课文中发现的问题,有的是知识性的问题,可以查资料或请教别人。

如果有的问题与课文内容关系不大,可以放一放,以后再解决。

有的是关于理解课文的重要问题,要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解决。

一般这类问题,应与课文的主要内容、人物的思想感情密切相关。

先看同学们提出的第一题,查到洱海的资料了吗?

(生:

洱海,它是一个形状像耳朵的淡水湖。

在云南省大理市内,西面有点苍山,东面有玉案山,气候温和湿润,是一个景色迷人的风景区)

通过查资料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

第二题与课文关系不大以后再解决。

第三题,就是这一课的一个重要问题。

3.理清文章大致顺序。

(1)那么文中写了几次“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呢?

对,是四次。

(2)想一想,每一次我和阿妈是在哪走月亮?

第一次,是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次,是在小溪边。

第三次,是在田埂上。

第四次,是只是静静地走着,走过了许多地方。

(3)“啊,我和阿妈走月亮”在课文中反复出现,共出现了4次,把“我”和阿妈到过的地方巧妙地串联起来,使文章自然地分成了四个部分。

请大家用“‖”给课文分段。

三、归纳总结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将我和阿妈走过的这些地方很自然地串连在一起,使这篇文章结构清晰、自然。

那么,我每到一个地方看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些什么,又有怎样的感受呢?

请大家课后思考。

四、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

上节课我们跟随老师一起读了读《走月亮》,这节课我们再一次与作者和他的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一走月亮。

师:

下面老师先来读一遍课文,你们闭上眼睛静静听,边听边想:

你听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带给你什么感受?

生畅所欲言谈听后感受。

二、品词析句

师:

好,下面带着你的感受自己小声地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你最喜欢文章哪个地方?

为什么?

可以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

(一)学生找出第二自然段“月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一句。

1.师:

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带给你什么感觉?

生:

觉得作者的家乡很好看,很美。

2.师:

在生活中你觉得还有什么能照亮其他事物?

(手电筒、太阳、灯塔)

那月光和这些光有什么区别?

生:

月光更柔和,更浪漫。

师:

好,孩子,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3.师:

太柔和了,这月光一下把作者带回了故乡,月光照亮了远处高高的点苍山,近了,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更近了,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同学们,还没有完,你说这月光还会照亮哪些地方呢?

师:

在月光照亮下的作者家乡变得——

(板书:

更美丽,更宁静)

师:

好,谁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4.师:

真美,这么美的景色,我起头大家一起背一背,看是不是记在了心里。

设计意图:

本段通过“三读一背”来指导学习,体会月光的特点,感受作者的家乡美。

让孩子初步感知排比句的用法以及作者由远及近的写作手法。

(二)学生找到文章第四自然段:

1.品读“流着”。

师:

好,还有哪些景色你觉得很美,你很喜欢?

生找到第四段。

这一段里你觉得哪里的景色你最喜欢?

生:

我喜欢“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抱着一个月亮!

师:

嗯,真是,这香味怎么还会流呢?

生:

可能花瓣落到了水里,水就有香味了,因为溪水在流,所以香味也就随着溪水在流动。

2.品析“抱”,体味景中带情,情寄于景的写作手法。

师:

太美了,这条细细的小溪里有花香,有月光,溪边还有什么?

生:

有水塘、还有月亮。

(师板书:

水塘抱月)

师:

每个水塘里还抱着一个月亮,水塘多不多,月亮多不多?

有几个小水塘就有几个月亮。

多美的景啊,谁来读一读。

师:

同学们,老师发现你们读“抱”字的时候特别有感情,这个“抱”字让你感觉到了什么?

“水塘抱月”让你想到了谁?

(妈妈)

作者看到小水塘和月亮也马上想到了他的妈妈,想到了他和妈妈白天?

(在溪边洗衣裳,坐小船)

谁喜欢这段话,给我们读读,说说带给你什么感觉?

(很美,很快乐)

师:

孩子们,看来和妈妈在一起总是那么快乐,你有和妈妈在一起特别快乐的事吗?

3.指导学生个性化地阅读,感悟文本。

师:

这篇课文是作者长大以后回忆他的妈妈时写的,大家再读一读这一段,看看作者写到这心里还充满了什么?

(对家乡,对妈妈的思念、怀念)

谁来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师:

读得真好,这小溪边、小水塘里,花瓣、纸船,其实都承载了妈妈对“我”的爱,承载了“我”对妈妈的思念。

4.本课虽为散文,却带有韵脚,指导学生读出韵文的味道,便于背诵。

师:

同学们,刚刚你们读的时候,我在这一段里还发现一个小秘密,你们看这些字。

你发现了什么?

生:

都带韵母ɑng。

师:

读起来感觉像读一首诗歌,朗朗上口,很押韵,不仅写得很美,还很好记。

我们一起再读一遍,把它记在心里。

设计意图:

通过指导朗读,初步感受和妈妈在一起的快乐,到后来感受到对家乡、对母亲的思念,令学生打开文本,嫁接生活,读出不同的感悟,由景美升华至情深。

(三)文章最后一部分指导学生自学。

师:

同学们,刚刚我们已经学习了如何品景、品情,下面请你自己来学习体味一下月光下的景,月光下的情,试着带上自己的体会读一读,边读边想象画面,看看你能不能背下来?

师:

谁先来?

波光粼粼,月光闪闪的溪岸,真美。

谁来读一读?

师:

你感受到什么?

生:

特好看。

师:

谁还想读?

师:

月亮妈妈牵着星星宝宝走啊走,你感觉到什么?

(妈妈的爱)

师:

说得真好,谁能试着背一背?

(看大屏幕背诵)

生充分背诵。

师总结:

嗯~我闻得见妈妈的气息,妈妈的气息是什么气息呢?

(家的气息,温暖的气息,爱的气息)

师:

走月亮,“我”和阿妈走月亮,不仅走出了月光下的美景,还走出了月光下“我”和阿妈浓浓的爱。

三、拓展延伸

师:

这篇文章读起来字字皆美,这么美的一篇文章还入选了“全球经典美文之一”,有记者采访吴然,问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