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研究.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6804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772.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研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基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研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基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研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基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研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基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研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研究.docx

《基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研究.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研究.docx

基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研究

基于农产品的电子商务研究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通过网络实现更加便捷地购买新鲜度更高的生鲜农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而现有的生鲜农产品网站采取的运作模式并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其存在物流环节过多、区域配送方式不合理,采购成本过高等问题,这些严重制约了生鲜农产品电子商务的发展。

因此在电子商务环境下,如何提高物流配送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新鲜度以及解决库存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在分析现有农产品供应链以及现有电子商务环境下生鲜农产品经营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用于解决上述问题的模式,并对该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生鲜农产品与我国生鲜农产品流通的主要特点、生鲜农产品流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电子商务安全问题等。

关键字:

电子商务、物流成本、电子商务安全、农产品、采购模式、库存、供应链

第1章绪论

1.1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

电子商务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被人们广泛使用,它以其快捷、方便的特点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电子商务逐渐开始展现出它在网上销售上的绝佳能力,总的来说,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以下5个特点。

1.1.1大型骨干企业电子采购成为电子商务应用纵深发展的新标识

部分大型骨干企业电子商务正在从网上信息发布、采购、销售等基础性电子商务应用向上下游供应链企业间网上设计、制造、计划管理等全方位业务协同的纵深方向发展。

2009年,电信、石化、电力等行业电子采购的推广应用成为大型集团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纵深发展的新标识。

1.1.2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呈现“多渠道、立体化、主动性加强”特征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应用在开拓市场、扩大销售、降低成本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约50%的企业从更大的地域范围进行采购和销售,49%的企业增加了客户,41%企业降低了营销成本,44%的企业提升了品牌。

受此影响,根据亿邦动力网跟踪调查,2008-2009年度,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中小企业年平均投入约17万,比2007年增长约43%,应用包括网上察看行情及行业动态、网上采购、网上销售、网络支付、物流、品牌推广和网上查找客户或产品信息等多种形式。

使用的电子商务服务商扩展到包括B2B、B2C、C2C交易服务网站,国内外搜索引擎和各类新兴的电子商务服务网站。

1.1.3以第三方交易与服务平台为代表的电子商务服务业创新活跃

2009年,行业网站结合行业需求,广泛开展业务细分、行业细分以及扩展到网络分销、B2C等经营创新,掀起新一轮的发展创新热潮。

行业性、专业化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与服务平台(行业网站)数量从2007年的4500多家增加到5100多家,增长约13%,呈快速发展势头,是目前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应用的主要途径。

行业网站总营业收入约190亿,比2007年增长29%,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除此之外,网络营销、在线软件、物流快递等各类电子商务关联服务业迅速壮大,且创新活跃。

1.1.4网上零售与购物迅猛发展

就网上零售市场的增速而言,2008年典型网上零售市场美国和韩国的数字分别是4.16%(从2001年到2007年,美国网上零售环比增速均在20%左右,2008年因经济危机原因下滑到4.16%)和15.65%,中国增长率为137.18%,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交易规模达2483.5亿元同比增长93.7%,增速远超韩美。

1.1.5、电子商务纳入区域经济竞争力,相关政策探索较为活跃

在杭州之后,深圳、宁波、金华、福州、成都等众多城市开始在不同程度上启动了电子商务工作,并将电子商务纳入区域经济竞争力体系予以规划。

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相关措施、地方工商电子商务备案办法等区域性政策实践较为活跃。

1.2农产品的特性及分类研究

1.2.1农产品的特性

农产品的种类繁多,大致包括:

粮食、棉、油料、水果、蔬菜、水产品、肉类、禽蛋等。

与制造业相比,农产品具有受生物、季节、气候等自然环境影响,且原料质量对最终加工产品的质量有重要影响等一些区别于工业品的特殊属性。

下面分析一下农产品的主要特性。

(1)农产品的自然属性

①易腐性。

农业产品一般都是生鲜易腐产品,商品寿命短,保鲜困难,为保持农产品的鲜度、品质及功效,在储存期间与运输途中需要有良好的低温与储藏设备,有的还需急速冷却或需加工处理。

②笨重性。

多数农业产品的单位价值都较小,会增加运输、储存、包装上的麻烦,另一方面也会提高有关作业与营运的成本。

③品质差异大。

由于对自然条件的可控力不强,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即使按统一标准生产的农业产品质量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④价格波动大。

由农业产品的特性所决定,农产品的价格在一年、一个季节,甚至是一天之内也可能有频繁、大幅度的变动。

(2)农产品的需求特点

①农产品需求的决定因素分别是人口、消费者收入、农产品价格、相关产品供给、消费者偏好、消费者对收入和价格的预期等。

②农产品的需求弹性。

工业品的服务品的需求弹性有的大于1,有的小于1。

但绝大部分农产品,特别是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明显小于1。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在于:

农产品是生存必需品,消费代用品少,替代用途最小,因而对价格反应不灵敏。

(3)农产品的供给特点

①农产品供给的决定因素分别是生产成本、农产品价格、相关产品的价格、生产者对收入和价格的预期、自然条件、资本约束(如耕地、资金、劳动力等)等。

其中生产成本取决于投入因素价格的影响及其生产率。

②农产品的供给弹性。

工业品和服务品的供给弹性有的大于1,有的小于1。

但绝大部分农产品的需求弹性明显小于1。

原因在于,在供给方面,当价格上升时,由于季节因素的影响,短期内不可能增加有效供给,即使是长期调整,也因土地制约往往难以实现;当价格下跌时,则因农业固定资产或劳动力不易转移,外加“时滞效应”,农产品的供给也不会做出迅速和强烈的反应。

(4)农产品的市场特点

根据竞争的方式,市场可分为完全竞争、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四种。

垄断的目的和结果是获取稳定的高额利润;从完全竞争至完全垄断,随着垄断程度的加剧,其平均利润率大致趋向于提高,完全竞争处于利润率的低谷。

由于土地资源的不可替代和农产品本身特点,农产品生产的垄断形成过程十分缓慢,农产品市场接近于完全竞争,基本满足完全竞争市场所要求的条件:

①农产品市场上有许多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任何一个人的销售量或购买量都仅占市场份额的很小比例,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通过自己的单个买卖行为来影响市场价格,每个人都是既定价格的遵守者。

②同类农产品基本不存在差别,即个别生产者的农产品基本是同质的,个别生产者无法通过自己的产品差别来控制价格。

由于这种完全竞争的存在,农产品市场的行业利润率低于社会平均利润率。

综上所述,由于历史、中国特有的国情以及农业本身的原因,家庭农场是农产品生产的主导形式,农产品的生产与工业品和服务品相比显然要分散得多,生产一种农产品的家庭农场个数要远远超出生产一种工业品或服务品的企业个数;农产品一般来说体大笨重,且多数是有生命的供给、需求弹性小,供应呈蛛网模型波动,价格波动幅度大。

因此,如何将分散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及时有效地销售到消费者手中就成了一个十分重要地问题,没有高效率的农产品流通,就很难想象有高效的农产品生产。

1.2.2农产品分类研究

基于不同的研究目的,农产品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这里关注的是农产品的采购流通环节和库存控制标准,因此依据农产品的保质期划分是非常必要的。

农产品按其保质期的长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生鲜农产品、短寿命周期农产品、长寿命周期农产品。

生鲜农产品是指保质期在几天至几十天内的产品,主要是果蔬、肉类、禽蛋和水产品等。

这些产品易腐烂、体积大、价格低,给流通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短寿命周期农产品是指保质期在几个月内的产品,一般是干果、干货、粮油加工品等。

长寿命周期农产品是指保质期在几年内的产品,主要是一些棉、麻、储备物资等。

除了具有农产品的自然属性外,生鲜产品还有自己突出的特点:

(1)价格变化很大,批零差价大,很多商品价格变动幅度全年能达到10%以上,大多商品价格是一天一个价。

(2)除了面包和熟食外,生鲜产品的品种季节性很强,通常在短短的一个时期集中上市,在生产、销售和价格上都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动趋势。

(3)生鲜产品大多为初级农副产品,其质量鉴定目前主要还是依据于感官,缺乏统一的质量标准,在质量分级定价标准制定上仍有困难。

(4)生鲜产品保质期短,易变质、易腐烂,其损耗率大大高于其他商品。

正是这些特性给生鲜农产品的采购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一是加大了采购复杂性。

由于价格变动大,质量不标准化,对生产商的质量对比和控制难以准确界定,同时给采购人员留下了拿回扣谋取个人利益的空间。

由于季节性强引起的不确定性造成了采购品种和数量预测的低准确率。

二是限制了采购渠道的灵活性。

现在零售商在生鲜品采购上一般选择当地采购,

因为保鲜问题不适宜远途贩运,再者零售流量无法支撑批量采购,而真正能形成品种、价格和新鲜度等优势的采购渠道还是产地采购。

这就使得同一地区产品经营雷同、单调,无法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失去了生鲜经营的特色。

三是增加了零售商的风险。

生鲜产品不易保存,损耗大,操作复杂,管理不善会使零售商的整个经营状况出现严重亏损。

同时,供应商送货很积极,在出现问题要退货时多有推辞,加重了零售商的负担。

为了能更合理的制定生鲜农产品的采购策略,还可以根据保质期要求对生鲜农产品进行进一步分类:

一是可压库产品,如冷冻食品、大宗菜、水果等,这些产品的保质期稍长一些;另一种是不可压库产品,保质期非常短,需当日购进当日销售,如各种鲜活食品。

在实际运作中,农产品的库存控制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而不同保质期的产品采取的库存策略也有所不同。

对于生鲜农产品,由于其生命期短,时令性强,为了保证商品的新鲜度,必须做到一次订货量要适当,订货频率要高。

对两类生鲜农产品,零售商可采取如下库存控制策略。

(1)可压库产品的控制。

这类商品采购量的控制,关键在于最小库存量和最大库存量的确定。

①最小库存量。

可按下面公式计算:

最小库存量=某类商品日平均销售量×(厂家将商品送达配送中心的天数+配送中心进行加工的天数+配送中心将货送达门店的天数+卖场中陈列量可销售的天数)。

如果实际库存低于这个数,可能会造成商品脱销。

在商业预警系统的应用程序中可设置预警措施,一旦实际库存量临近或低于最低库存量,系统进行预警报告,就可进行补货工作。

②最大库存量。

最大库存量的确定要综合考虑以下3方面因素:

(i)根据库容量来确定。

根据当前保鲜设备的容量来计算库存量,如果一个冷库可存放10吨食品,分摊给每种食品的库存容量是多少即可算出,这就是最大库存量。

(ii)根据保质期来确定。

其计算公式为:

最大库存量=(保质期-厂家将商品送达门店天数一门店进行加工的天数)×日平均销售量。

(iii)根据最大采购资金预算量来确定。

其计算公式为:

最大库存量=预算资金÷商品单价。

库存保持在最小库存和最大库存之间,零售商可根据供应商发货的批量大小以及相应的价格折扣、运输费用来确定一个合理的量值作为每次采购的批量值。

(2)不可压库产品的控制。

这类商品不能压库,没有最大最小库存量的限制,必须力争当天购进当天售出。

一般采用签订永续订单的形式,签订一张合同,可以分多次交货。

对于由配送中心集中进货的,总部有了永续订单后,各个分店可根据这张订单来填补补货申请单,并实时传到总部,总部经过审核后,将各个门店所需的鲜活食品的品种、数量汇总,然后发送给各个供应商。

以往的农产品采购以往的采购管理研究中对农产品需求预测的准确度不高,主要是由于农产品采购预测中存在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很难通过经验判断或简单模型来提高预测的准确度。

1.3本项目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由于我国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与运行机制还不完善的基础上推进信息化和电子商务的,其发展环境和条件尚未完全成熟,从总体上说,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还存在许多问题。

就目前而言,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现代化问题

构成电子商务的有政府的管制行为和居民的消费或投资行为,但主要是企业的购销行为。

因此,企业的发展与现代化程度直接关系到电子商务的基础。

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着信息管理水平低、信息机构不健全、信息化建设投入不足与建设成本过高、经营管理中运用计算机网络不充分等问题。

国家企业中的信息处理能力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1%,国家重点企业中70%认为信息化投资不足,用于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累计仅占总资产的0.3%,与发达国家大企业8%~10%的水平相距甚远,有62%的企业还认为缺乏专业信息技术人才。

(2)信息网络的环境和条件问题

目前我国具有知识产权的基础或核心技术多为国外研发机构或IT厂商所有;产品的关键部件或软件开发的基础平台多为国外厂商提供,国内厂商只完成组装和属地化的应用开发;高性能的计算机和网络设备多是由品牌的产品所垄断,国内厂商的产品只占有拾遗补缺的地位;在信息集成的增值和增值领域,国内企业的服务水平相对较低,尤其是涉及企业、行业及国民经济基本情况与运行状况的综合,其开发利用、有效传输与社会共享等方面基本处在空白状态。

另外,我国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方面的原因等,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比较缓慢和滞后,已建成的网络其质量离电子商务的要求相距甚远。

因此,从电子商务的要求看,无论是网络技术、网络管理、技术标准、消费水平、通信速度、安全和保密条件等各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

(3)观念和认识问题

因为电子商务是新生事物,它的运行模式与人们固有的消费、购物习惯差异很大,长期的基于“现实世界”的传统商务模式在社会大众的商务行为意识中根深蒂固,所以大多数生产者、经营者或消费者往往对电子商务持怀疑、观望甚至拒绝等态度。

这一方面是因为公众对于新技术的理解程度还不到位,就一般消费者而言,人们习惯于现金消费,对个人信用卡及第三方支付系统所形成的信用消费缺乏足够的了解;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公众对互不见面的网上交易中诚信的担忧,他们对网上产品的质量不信任,对售后服务及商家的信誉把握不足,因而对电子商务方式销售的商品心存疑虑。

(4)社会商业信用问题

在电子商务发展中,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健全是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而我国因市场经济体系与市场机制还不规范、不完善,因而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制度。

长期以来,我国法制环境建设滞后,社会信用道德系统残缺,商业信誉低下,企业法制观念不强,社会成员在经济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信用度等都让我们深感焦虑,欺骗与欺诈行为、抵赖行为时有发生,社会信用环境岌岌可危。

(5)物流配送体系问题

电子商务中进行着大量的有形商品的异地交易,整个交易链条中无法回避的环节就是商品的配送问题。

我国现代物流的起步较晚,由于缺乏专业的管理与运作经验,中国物流市场一直没有形成闭环式的网络链条,邮政在某个层面上充当着物流角色。

但我国现有的邮政系统费用高、反映速度慢,这使其难以为电子商务提供优质的物流保障。

而现有的小型物流配送公司,他们实力小,运作不规范,多是各自为政又受到区域极大的限制,因而原本不多的物流资源也没有被非常充分、合理地利用起来,这就更造成了电子商务饱受物流问题的困扰。

(6)支付与结算问题

网上支付与结算可以通过银行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等各种方式实现,目前主要以银行卡支付为主要形式。

而目前我国金融服务水平和电子化水平并不高,虽然各大银行已经开展了网上银行业务,但是由于各专业银行网络选用的通信平台不统一,影响了各银行间跨行业的互联、互通和网上的跨行支付,进而也使得其中的安全认证问题较为突出。

因各个银行缺乏统一、权威和全国性的CA认证中心,容易导致交叉认证和重复认证,出现问题后的责任认定和仲裁结果的执行等复杂的法律关系难以解决等都增加了网上交易的风险。

(7)信息化问题

我国开展信息化建设时间相对较晚,且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不足,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够、水平不足,难以适应电子商务进一步快速的发展。

除此之外,我国国内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较低。

由于我国目前的企业还处在新旧经营模式的转换阶段,落后的经营模式和陈旧的经营理念制约着信息化的进程。

据调查,目前我国企业进行系统建设和系统整合应用的仅占企业总数的5%~10%,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则更低,仅占1.9%。

这就使得作为商务活动重要一端的企业难以开展有效的电子商务,这直接影响到国内电子商务的快速和谐发展。

(8)法律法规问题

虽然电子商务在我国已经发展了多年,但由于它是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因而在这方面还没有制定相关的完整的法律文献,如交易的安全性如何保证、隐私权保护、电子合同的拟订与书面形式要求、签字的确认、电子提单的形式与转让、纠纷调解、网上打假、电子货币、知识产权的保护等问题的解决还缺乏相应的活动规则和法律制度规范,使得对网络犯罪的定罪和处罚没有切实可行的依据。

(9)才缺乏问题

电子商务实现的关键最终仍然是人,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与商务的有机结合,需要大量的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商贸理论与实务的复合型人才。

而眼下各大企业缺乏的正是这样的人才,这里的人才不仅仅指精通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商业人才,也包括物流、法律等相关专业的人才。

所以说,人才的匮乏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又一难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给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难以攻克的难题,究竟如何来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变得格外重要,因此,该项目的研究意义就在于通过突破传统的电子商务的局限性,利用商业预警系统来实现企业在农产品电子商务上的部分瓶颈,从而促进农产品电子商务更加蓬勃的发展。

第2章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局限

2.1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及难点

电子商务是未来主要的商务运营方式,同时是农业国家的重要经济基础,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也让人瞩目,未来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必将持续。

如果把两个最重要的产业结合起来——农业电子商务,它的发展又到底怎么样呢?

  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渐趋成熟,中国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也开始提速。

根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的农业有关的电子商务网站已超过2000家,涉农网站超过6000家。

这个发展形式貌似还不错,可是跟其他行业比起来,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基本处于最基础的阶段,未来的发展前景可谓十分广阔。

从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的农业发展,可以明显看出,不管工业发展到何种程度,可是各国对农业的重视还是丝毫不减。

同时,国内大量的B2B、B2C、C2C的网站的出现完全改变了零售业的市场格局,农业电子商务已经成为开拓市场和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要手段。

农民通过农业电子商务能够十分便捷、快速的完成信贷、担保、交易、支付、结汇等环节。

使农民可以更贴近市场,提高生产的敏捷性和适应性,使农民可以迅速了解到消费者的偏好,购买习惯及要求,同时可以将消费者的需求及时反映出来,从而促进农业贸易的繁荣发展。

因此,电子商务与农业的结合必将带动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极大的扩大电子商务的应用领域,同时也为现代化信息社会的农业发展提供更有利的营销手段。

  不过,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虽然前景广阔,但是目前的发展还是遇到不少的发展瓶颈。

农村的经济不发达,信息化设施并不完善,网络成本较高导致农民很少上网或根本无法上网,是限制农业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原因。

农业的特殊性导致了农业无法像其他的行业那样生产一个产品放到电子商务网站或者电子商务平台网站上就可以卖出去,并轻松实现盈利。

况且,目前国内的电子商务基本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农业无法像其他行业那样直接实现网络交易。

必须在农户和企业间、农户和农户问、生产、加工及销售环节中积极探索不同的运营模式或盈利模式和不同的农产品电子商务渠道。

总结起来,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瓶颈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国内电子商务发展刚刚起步,电子商务意识有待加强。

电子商务在中国的虽然发展的速度很快,但是跟其他先进国家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网民数量不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而接触网上购物的网名只有总网民数量的20%。

也就是仅仅接触网上购物的网民只有总口的7%左右,电子商务意识有待加强。

同时,我国有6亿多农民,但农村网民只有约1亿人,由于农村的信息化发展的制约导致绝大部分农民根本无法上网,更不用说电子商务了。

第二、根据相关调查,农业从业人员对农业的关注度并不高。

根据相关调查,全国的农业相关网站的数量只占到全国总网站数量的3.8%,目前的网民中农业相关的人数达到了1亿。

但是目前农业网站与其他行业比起来访问整理流量很少,这就说明大部分农业相关网民并不访问农业类的网站,农业相关从业者对农业相关网站的关注度有待提高。

  第三、地域性因素及农业数据缺乏。

基于我国地区的差异性及农业生产的特性,所涉及的信息关系到农业的信息化发展。

同时由于国内数据积累的基础工作比较薄弱,使得建立大型实用数据库进行储存、分析和利用变得十分困难。

尽管有的单位建立数据库,但多数的网站都设有内、外两个部分网络,使数据库中有价值的信息大多不能共享。

即使为数不多的数据库,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要使用它们,也是困难重重,也形成农业信息化尤其是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

  第四、农业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

农业不同于其他行业,如果依靠B2B、B2C的运营模式在目前的电商环境下还需要解决物流、农业信息、农产品的时效性及农产品的质量评定制度。

因此,如果需要发展农业电子商务必须寻找一条全新的适合农业发展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农业网站需要从目前的单纯农业信息发布网站向适合新一代农业发展模式的新型农业网站转变,寻找更多运营模式及经营策略。

  总之,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但是目前的现状也不可忽略,农业企业或者农业网站进军农业电子商务行业必须不断探索并总结出一条适合在农业这个特殊产业的发展壮大的电子商务运营模式来,并重新开辟中国农业电子商务行业的新局面电子商务是未来主要的商务运营方式,同时农业国家的重要经济基础,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也让人瞩目,未来农业的快速发展也必将持续。

2.2农产品电子商务局限性的根源分析

2.2.1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模式

目录模式,一是链接到某一综合信息平台上(门户网站如雅虎等);二是建立自己的网站用以发布信息。

这种模式主要是介绍各类公司的经营特点,推荐产品,宣传企业的业绩。

农产品信息中介模式,主要是以提供信息中介服务来帮助农产品企业获得相关农产品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仅仅是商务服务行为。

农产品虚拟社区,虽然能为整个价值链或价值链系统增加信息交换量,但并不属于价值链上的任何一个元素。

因为如此,它正式成为一种附加功能,主要用它为其他商业模式(电子商店、第三方交易场所、价值链整合商)提供辅助功能。

其发展上也存在着局限性。

通过总结可以发现:

上述这三种模式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分别为农产品企业的电子商务提供宣传、信息和交流沟通服务,基本上只是一个信息交换平台,仅仅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模式。

电子商务具有较大规模和较强实力的高级模式:

包括电子商店模式、电子采购模式、价值链整合模式。

其共同点是进行农产品实物的网上交易。

但是它们的情况又各不相同。

农产品电子商店模式的驱动者一般是卖方或买方单方,整个模式的发展受宏观网络环境和客户对网络采购偏好的影响很大。

另外,交易过程需要交易各方如中介方、金融、物流、保险、税务的配合,一般不具势力的网站,在目前环境下很难实现交易。

农产品电子商务的电子采购模式实施的前提是农产品企业内部信息化已经完善,并且需要将后端应用连接起来的灵活接口,在此基础上要增加适合企业的供应链系统,物流配送系统,只有这样库存管理以及相应的电子采购系统完善配套才能实现,也就是说要实现ERP、CRM、SCM及电子采购系统的融合才能实现该模式。

而目前中国的实际情况是大多数农产品企业连内部信息化尚未实现。

故现阶段要采取此种模式较为困难。

开展价值链整合电子商务模式的,主要是资金比较充足的上市农产品企业或行业内知名企业集团,对于一般企业应用这种模式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障碍。

主要表现在:

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