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编制公式.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67645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7.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金流量表编制公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现金流量表编制公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现金流量表编制公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现金流量表编制公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现金流量表编制公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现金流量表编制公式.docx

《现金流量表编制公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金流量表编制公式.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现金流量表编制公式.docx

现金流量表编制公式

现金流量表计算公式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肖项税额)+应收帐款(期初余额一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一期末余额)一预收帐款

(期初余额一期末余额)一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

2、

购买商品、提供劳务支付的现金

=主营业务成本+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应付帐款(期初余额一期末余额)+应付票据(期初余额一期末余额)一预付帐款

(期初余额一期末余额)一存货一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工

资和福利费及折旧费

3、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的工资、福利费+应付工资(期初余额一期末余额)+应付福利费(期初余额一期末余额)一应付福利费《在建工程中列支》(期初余额一期末余额)

4、

支付的各项税费

=所得税+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交税金(增值税一一已交税金)

5、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费用+其他管理费用

6、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贷方发生额+与本金一起收回的短期股票投资收益

7、

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股息收入

8、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根据现金、银行存款、营业外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的记录分

析填列

9、

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

=应收帐款(期初余额一期末余额)+应收票据(期初余额一期末余

额)+其他应收款(期初余额一期末余额)

10、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

=应付帐款+应付票据+应付福利费+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交款

如何根据两大主表快速编制现金流量表

首先填列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各项目,并确定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第二填列主表中"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三填列主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确定"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第四计算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计算公式是:

经营活动

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编制现金流量表

的难点在于确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由于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在企业业务中相对较少,财务数据容易获取,因此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项目容易填列,并容易确保这两项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结果正确,从而根据该公式计算得出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也容易确保正确。

这一步计算的结果,可以验证主表和补充资料中"经营

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各项目是否填列正确。

第五填列补充资料中"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得出的结果是否一致,如不相符,再进行检查,以求最终一致;

第六最后填列主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并将计算结果与第四步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验证,如不相符,再进行检查,以求最终一致。

由于本项中"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是倒挤产生,因此主表和附加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是相等的,从而快速完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F面按以上顺序详细说明各项目的编制方法和公式:

确定补充资料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现金的期初余额。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故该公式未考虑此因素,如有则应相应填列。

二、确定主表的"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

期末数-应付债券期初数)

2.借款收到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

借款期初数)

3.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人未按期缴纳股权的罚款现金收入等。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

借款期末数)(剔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

(剔除利息)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

=应付股利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在建工程利息

+应付债券利息-预提费用中"计提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

支出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发生筹资费用所支付的现金、融资租赁所支付的现金、减少注册资本所支付的现金(收购本公司股票,退还联营单位的联营投资等)、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除首期付款支付的现金以外的其他各期所支付的现金等。

三、确定主表的"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初数-短期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

该公式中,如期初数小于期末数,则在投资所支付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投资收益-(应收利息期末数-应收利息期初数)-(应收

股利期末数-应收股利期初数)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

="固定资产清理"的贷方余额+(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

数)+(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收回融资租赁设备本金等。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

=(在建工程期末数—在建工程期初数)(剔除利息)+(固定资产

期末数-固定资产期初数)+(无形资产期末数-无形资产期初数)

+(其他长期资产期末数-其他长期资产期初数)

上述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核算。

6.投资所支付的现金

=(短期投资期末数-短期投资期初数)+(长期股权投资期末数-长期股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长期债权投资期末数-长期债权投资期初数)(剔除投资收益或损失)

该公式中,如期末数小于期初数,则在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中核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如投资未按期到位罚款。

四、确定补充资料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净利润

该项目根据利润表净利润数填列

2、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本期计提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发生额累计数注:

直接核销的坏账损失,不计入。

3、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折旧=制造费用中折旧+管理费用中折旧

或:

=累计折旧期末数-累计折旧期初数

注:

未考虑因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而减少的折旧。

4、无形资产摊销

=无形资产(期初数—期末数)

或=无形资产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注:

未考虑因无形资产对外投资减少。

5、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长期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

或=长期待摊费用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6、待摊费用的减少(减:

增加)

=待摊费用期初数-待摊费用期末数

7、预提费用增加(减:

减少)

=预提费用期末数-预提费用期初数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

收益)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或收入)明细账分析填列。

9、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及营业外支出明细账分析填列。

10、财务费用

=利息支出一应收票据的贴现利息

11、投资损失(减:

收益)

=投资收益(借方余额正号填列,贷方余额负号填列)

12、递延税款贷项(减:

借项)

=递延税款(期末数—期初数)

13、存货的减少(减:

增加)

=存货(期初数—期末数)

注:

未考虑存货对外投资的减少。

14、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

增加)

=应收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期末数)+预

付账款(期初数-期末数)+其他应收款(期初数-期末数)+待摊费用(期初数-期末数)-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15、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

减少)

=应付账款(期末数—期初数)+预收账款(期末数—期初数)+应

付票据(期末数—期初数)+应付工资(期末数—期初数)+应付福利费(期末数—期初数)+应交税金(期末数—期初数)+其他应交

款(期末数—期初数)

16、其他

一般无数据。

五、确定主表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X(1+17%)+利润表中其他业务收入+

(应收票据期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

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账款期初余额)-计提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期末余额

2、

收到的税费返还

=(应收补贴款期初余额-应收补贴款期末余额)+补贴收入+所得

税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收入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业务收入相关明细本

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

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公式一)

具体操作中,由于是根据两大主表和部分明细账簿编制现金流量表,

数据很难精确,该项目留到最后倒挤填列,计算公式是:

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公式二)

=补充资料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2)-(4+5+6+

7)}

公式二倒挤产生的数据,与公式一计算的结果悬殊不会太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成本+(存货期末余额—存货期初余额)〕X

(1+17%)+其他业务支出(剔除税金)+(应付票据期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应付账款期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

(预付账款期末余额-预付账款期初余额)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应付工资"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应付福利费"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管理费用中"养老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医疗保险金"+成本及制造费用明细表中的"劳动保护费"

6.支付的各项税费

="应交税金"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应交款"各明细账户借方数+"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其他业务支出"中有关税金项目

即:

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进项税。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营业外支出(剔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发生额+银行手续费

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汇兑损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