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滩.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65371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5.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滩.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上海滩.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上海滩.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上海滩.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上海滩.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海滩.docx

《上海滩.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海滩.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上海滩.docx

上海滩

上海滩网上资料

一、【关于《上海滩》的一般性资料】

1、《上海滩》所获荣誉(不完全记录)

1990年,香港评选八十年代的十大电视剧集,《上海滩》荣登十大电视剧榜首;

1999年,马来西亚传媒界二十世纪华语电视剧集100强,《上海滩》位列第一;

2000年,新加坡电视媒体评选20世纪(1970-2000)百部华语经典电视剧集,《上海滩》位列第一;

1999年,香港无线千喜台庆评选5部最难忘的电视节目《上海滩》第二(排第一是综艺节目《欢乐今宵》---香港电视史上最长寿的电视综艺节目)世纪最难忘角色为《上海滩》的许文强,《上海滩》的许文强、冯程程分别位列5位最难忘的男主角、女主角之列。

2、《上海滩》在大陆播出情况

《上海滩》当年只在上海电视台正式播出过,其他内地观众只是通过电视台播放音像制品的方式收看过该剧(注:

此信息来自《信息时报》。

“当年”可能为84至86年,其它省级台未正式播出的原因君知我知,“音像制品的方式”应是指闭路电视、地方台等播放录像,当然属于盗版),播出效果按央视10套《第十放映室》说法“在上海,每次播出这个剧集的时候,这个中国人口最多的城市竟宛如一座空城”。

2004年后,市级电视台间或有重播,收视率一般也不输于新剧。

遗憾的是央视或卫视级平台未见该剧播出过。

3、《上海滩》里几只虎?

三只,分别是“无线五虎将”中的汤镇业(无线艺训班八期,已毕业),黄日华(九期,当时在读),苗侨伟(九期,当时在读)。

汤在剧中担任一个比较重要的角色,黄和苗在剧中扮剧社的两个学员(图片见后)。

4、历史上的上海滩

旧上海主要分为华界、公共租界、法租界,而所谓日租界实际只是对于上海虹口日本人聚居区的一种习惯性称呼。

公共租界即英美租界,主要集中在今天的黄浦区和静安区,最先被划为英租界的延安东路至苏州河一带无可争议地成为上海的商贸与金融中心,一条大马路(即南京路)足以使上海其它任何一条街衢黯然失色。

法租界相当于今天的徐汇区和卢湾区北部一带,虽有霞飞路(即今天淮海路)等商业闹市,但整个说来,界内繁华程度较公共租界相差不少。

公共租界下的英美两国同属于普通法系,它们比法国法系拥有更好对私有产权的保护。

两个租界在旧上海时期的社会治安状况有着很大区别,公共租界明显好于法租界。

“上海三大亨”(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最初主要称雄于法租界。

二、【《上海滩》中几个人物的的原型】

先来看《上海滩》的剧中人物活动的时间。

因许文强在北京参加过youxingshiwei并坐了三年牢,然后才到上海,许被qiang杀的时间是在北伐军即将打到上海时,从历史上看,剧中人物主要活动时间大致为1923年前后----1927年春。

《上海滩》的创作灵感来自上海滩三个大亨的真实故事和阿兰·德隆主演的《博萨里诺》。

TVB的编剧们历史学得不错,移花接木的功夫也相当高,剧里好几个人物中国民国史上是可以找到原型的。

◆冯敬尧的一角是有点黄金荣影子的。

黄在“上海三大亨”排第一,裱画匠起家,很早就称雄上海滩,担任法租界巡捕房华探察长长达20多年,蒋介石也是其交过帖的徒弟。

后期地位逐渐被杜杜月笙所取代。

◆许文强,不好找到原型,可能是各吸取了张啸林和那部《博萨里诺》的一些特点而创造出来许文强这个人物吧。

那我们来看看张啸林,张地痞无赖出身,出道时间比杜月笙早,资格也比杜高些,他还曾救过杜的命。

上海沦陷后,张投靠日本人,欲独霸上海,后被军统收买的贴身保镖林怀部刺毙于上海寓所内。

而《博萨里诺》,阿兰·德龙扮演的是一个起先无足轻重、后来崛起为三十年代马赛hei道首领的一个野心家,《上海滩》里许文强和丁力的关系就是借鉴了阿兰·德龙和贝尔蒙多在《博萨里诺》里的角色关系。

◆丁力和杜月笙的相似点有点多。

杜水果行学徒起家,后获得当时法租界华探头目、黑社会头面人物黄金荣的赏识,成为其亲信,经营du场;其后势力日大,与黄金荣、张啸林并称的“上海三大亨”;1929年任公董局华董,渐渐成为上海滩真正的老大。

◆聂仁王有说聂仁王的原型是张啸林,存疑不说。

◆“欧阳汉”原型可能是著名剧作家田汉先生。

1928年,与徐悲鸿、欧阳予倩组建南国艺术学院,田汉任院长兼文学科主任。

同年秋,成立南国社,南国社青年走向社会,以狂飙精神推进新戏剧运动,曾多次到南京、杭州、广州等地演出。

◆鲁秋白,从名字应是取自鲁迅先生和我党早期领袖瞿秋白同志。

鲁秋白写文章抨击冯继尧的卖国,文笔辛辣,像bi首,像投qiang,刺向大流氓----冯继尧,最后被冯害死。

瞿秋白1928年八七会议后的一段时间里是中央实际领导人,1931年在中共六届四中全会上,被开除出中央政治局,1931年夏参加了“左联”的领导工作。

瞿秋白也是一位出色的作家。

至于鲁迅,就不说了吧。

◆顾继光(就是在向冯的工厂门前被巡捕房开qiang射杀的那位工人),原型应是五卅运动中被qiang杀的共产党员顾正红。

1925年5月15日,上海内外棉七厂工人罢工,日本资本家qiang杀中国工人顾正红并打伤多人,此为五卅运动的导火索。

◆山口香子,原型有可能是川岛芳子,只是时间差得有点远。

川岛芳子是有点传奇色彩的,只不过后来传来传去就有点变样了。

其父是逊清肃亲王,母为日本人(即中日混血),1915年生于日本。

三岁时丧父,经日本人川岛浪速收养,故取名川岛芳子。

曾参与“皇姑屯事件”、“9·18事变”、“满洲独立”等重大秘密活动,并亲自导演了震惊中外的“1.28”事变及营救秋鸿皇后等臭名昭著的卖国活动,成为日本谍报机关的“一枝花”。

日本投降后被捕,以汉奸罪被处决。

顺带说个题外话。

《上海滩》为什么只拍到北伐军将要进入上海之前?

这是因为北伐军进入上海前是国共合作时期,而在进入上海后不到一个月,即发生了“4.12"事件,随后就是国共分裂。

TVB的编剧们大大的狡

猾,因为国共双方对“4.12"事件以前的历史均是基本认可的,这样做国、共两方都不得罪,两方的市场都可进入。

事实上,当年香港的民国剧(鸳鸯蝴蝶剧和家族剧除外)很少超过1927年的。

三、【《上海滩》的缺憾】

绝对完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再经典的东西也会有缺憾,《上海滩》当然也不例外。

真正喜欢《上海滩》的人是不惧于讨论这些缺憾的。

1、出于成本控制方面的原因,该剧的总体制作水平比近来的所谓大制作差了不少,显得有点粗糙。

2、外景比较单一。

因为历史原因,外景选在了香港和澳门,而没能来大陆实地取景。

3、内景设置比较单调。

主要是几个歌舞厅、赌场的场景,显得太简陋了点。

4、画面质量,这个当然也是历史原因了。

有种说法是为了拍出历史的厚重感,营造一种民国初年的氛围当时,导演有意没用当时先进的摄影器材,使拍出来画面有偏灰偏暗的感觉。

5、剧中个别配角和一些跑龙套的表演不到位,使一些剧情不太耐看。

比如车站救冯程程一戏,就因为这个原因成为这部戏中最不耐看的(当然这只是我以为)。

6、剧本方面。

该剧共起用了二十来个编剧,由于没有现成的剧本,好些是边拍边讨论然后再定剧本,加上为了吸引观众而有意思增加剧情的曲折性与复杂性,这就使剧情方面存在着一此纰漏,有些可以说是硬伤。

举几个例子:

◆A、虽说无巧不成书,但不得不说该剧中这种巧合也显得多了点。

比如,偌大一个香港,冯程程居然能和陈翰林下榻同一间酒店,并且居然能住在陈翰林相邻的房间,这个世界未免太小了吧。

其实只需改成:

冯程程不必住在同一酒店,她在报纸上看到陈翰林的寻人启事,然后找到陈翰林,然后....

◆B、车站救冯程程的戏有点不可思议,可能那个杀shou是个书呆子,想要整点动效应,所以选择了在车站动手。

◆C、《家》1931年在《时报》上连载巴金著名的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之一《家》,1933年由开明书局正式出版。

很明显当时市面上是不可能见到《家》的。

7、人较多的场合如车站、街头上的戏拍得不是很好,主要可能因拍摄的速度快,没怎么注意群众演员的培训有关吧。

比如几个youxingshiwei的镜头就像是做儿戏,当然这个还是大陆的同行要在行些。

不过,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些缺憾一般都是历史条件所限的,或是枝节性的东西。

该剧精彩的东西太多,只要不是因为先入为主而浮光掠影地看的话,看完之后,必然会发现,上述所谓缺憾,实在是不值一提。

这或许就是经典永恒的魅力。

四、【也谈《上海滩》的四大主演】

《上海滩》开创了港剧史上第一个英雄神话,也直接影响了后来华语影视的创作路数。

就电视剧而言,《上海滩》有着难以超越的艺术高度,在此之后,尽管模仿者众多,但没有一个超越者。

尽管这部在香港和澳门拍剧集在场景等方面显得有些简单和粗陋,但因有周润发、赵雅芝和吕良伟等众星的精彩表演,因有为演员表演提供发挥空间的精彩剧本,也因为有叶丽仪演唱的那首令人回肠荡气的主题歌,这一切使《上海滩》成了以剧情和表演取胜的典范之作。

就演员阵容而言,《上海滩》远不是当时无线剧集的豪华阵容,但事实表明,他们是出演这部剧集的最合适的演员。

《上海滩》之所以经典,与该剧所塑造的这些自然生动、栩栩如生的经典角色不无关系——换个角度说,假如不是因为剧中所塑造的这些立体饱满、真实深刻的性格形象,那么所谓《上海滩》,将不过是电视剧长河里偶尔泛起的一朵浪花而已。

鉴于对剧中几大主演的评价文章很多,本文主要谈及角色形象,至于演技,仅点到为止。

1、许文强(周润发饰)

《上海滩》是一场悲剧,是一个人生命与选择的悲剧:

许文强也曾是个进步青年,为国家民主为自由,积极投身学运反抗暴政,结果初恋被qiang杀,自己坐大牢;出狱后闯荡上海滩,沦落于黑帮,凭自身的智慧与过人的胆气,在上海滩上出人头地,但出于本能,爱国的本能,他拒做民族败类,挽救了精武门,结局是亡命走天涯,处处遭追杀;流落香江的他,想远离世间恩怨情仇,过上平静生活,结局是妻子等四口被杀,腹中子也未得幸免;他带着复仇的烈火重回上海滩,而复仇的方式却更像是一场荒唐的游戏,他别无选择地接受了这种方式,仇人死于qiang口之下,爱情也被这复仇的烈火所毁灭。

最终他累了,想离开上海滩,去追寻心中的梦想,等待他的却是暴死街头....

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毁灭,也是那个特定时代里中国知识分子在理想与现实冲突下无数悲剧中的一个。

这场悲剧让人看到了人生最为残酷的一面,周润发成功地赋予了许文强这个角色感人的悲剧色彩。

有评论说,许文强演成功了,上海滩也就成功了一半,确有几分道理。

这不仅是因为周润发演的这个角色戏分多,还因为他在剧中对吕良伟饰的丁力、赵雅芝饰的冯程程能起到的积极的带动动作,同时,吕良伟和赵雅芝全情投入,对于周润发的演技的发挥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好的选手,必然有一个好的对手,反之亦然_——这或许是他们在剧中得那么默契、那么投入的原因之一吧。

要说周润发在剧中的不足的话,可能就是耍酷动作稍微多了点。

考虑到其在拍《上海滩》的前半部分的同时,其主演的《网中人》(这部剧在香港、东南亚所进行的电视剧世经最佳之类的评选中,一般都在前三甲之列)正在拍后半部,一个是民国的题材,一个是现代的题材,加上两部都是第一男主角,这样的情况下,他能将许文强的深沉复杂的感情世界演绎得如此淋漓尽致,着实令人惊叹。

2、冯程程(赵雅芝饰)

冯程程前期单纯,后期清醒,然后坚强;她柔情似水,却又能坚韧如丝;她对许文强的痴情令人感怀,她的黯然离去又令人扼腕叹息。

秋风中的上海滩成就了流氓大亨们的铁血梦想,却辜负了冯程程的深情怅望。

如果说许文强面对命运的选择让有些人不解与反感的话,冯程程留给大家的更多的是怜惜。

冯程程无法选择,她无法选择父亲,一个怜爱她却不能给她幸福的父亲;她无法选择至爱,只有许文强一个人占据了她的内心,却也带给她无尽的伤害。

她是剧中真善美的化身,却又仿佛只是江湖中人的梦想而已。

什么叫“美目盼兮,巧笑倩兮”,看过芝姐所饰的冯程程你就知道了。

在赵雅芝身上,那种凄婉深情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剧中的冯程程,一颦一笑,一举一动,总能打动观者的心。

剧中文强和程程两人在一起并不多,两人之间没有接吻之类的激情场面,没有缠绵悱恻的浓情密语,也没有一句赤裸裸的“我爱你”的表白,即使简简单单“爱”字整个冯程恋中也只出现一次。

但就是这样,一段阴差阳错、情真意切、刻骨铭心的爱恋就真真切切地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今天在网上看到有个别网友攻击说冯程程只是剧中的花瓶,真正的滩迷,真正的发迷是绝不会认同这样的说法的。

诚然,冯程程的戏份特别是与许文强在一起的戏份不够多,让人看得不过瘾,这角色换作别个来演的话难保不会成为花瓶(譬如后来的几个所谓“程程”)。

但假如赵雅芝这样的演出都称作花瓶的话,那她绝对是世上最好看的那个瓶,而其它的早就该叫木瓶、土瓶、泥瓶了吧。

个人认为,赵雅芝在《上海滩》里的演出基本可以用“完美”来形容。

3、丁力(吕良伟饰)

一部《上海滩》,在见证两个人物(许和冯父)毁灭的同时,也见证了两个人物(程程和丁力)的成长。

“住霞飞路,去九重天,跟冯先生握手”,曾经是丁力最大的理想。

对丁力而言,义不是第一位的,他的理想才是第一位的,为达到目的,他可以不择手段。

最终他超越了自己的梦想,成功地取代了冯敬尧的位置,在上海滩上叱咤风云。

拍《上海滩》之前吕良伟还是新人,据说吕良伟进“无线”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跑龙套,监制招振强无意中发现这个龙套演员身上的土劲儿、憨劲儿和丁力挺对路,于是让他演丁力一角。

初出茅庐的吕良伟在周润发卓越演技的带领下,不负众望,把丁力演绎得有声有色。

很少看到哪部戏将一个角色的成长拍得这样准确,而通过丁力和成长过程我们又可发现吕良伟演技成长。

也正是这样,我们都不好找出他演技上上的问题。

4、冯敬尧(刘丹饰)

《上海滩》里面唯一的老大,就是冯敬尧。

这个冯敬尧,在上海滩上呼风唤雨、黑白通吃,并且老奸巨滑、城府极深,单纯的丁力崇拜他也顺理成章。

虽然冯敬尧在外面做的事十恶不赦,在家里却是慈祥的好父亲。

可能正是这种慈父的形象让人产生的好感,以至于待到许文强为报仇枪杀冯敬尧时,不少的观众都有点同情这个做了那么多坏事的大奸角。

刘丹饰演冯敬尧一角可谓入木三分,他将这个人物外表和善、内心奸恶表现得淋漓尽致。

要说稍有所不足的话,可能就是这个人物还狠得稍有点不够。

这个老戏骨,口上再狠,心里倒不那么狠的,这点也从他最喜欢演的洪七公(他演过四次洪七公)看得出来。

五、【《上海滩》里的配角们】(部分)

1、汤镇业(饰陈翰林):

虽不是主演,但戏份并不少。

剧中对陈翰林的成长过程写得比较多,看得出来,当时无线对汤镇业相当重视。

汤当时刚从艺训班毕业,演技比较稚嫩,其所饰角色又不讨巧,加上周润发和赵雅芝表演太深入人心,相形之下,在剧中汤除了外形比较帅气外,闪光之处不太多,表现得比较平淡。

这位仁兄不争气,后来贪上了翁美玲以情殉死一事,令万千影视迷迁怒于他,此后的就只有拍些烂角聊慰余生了。

2、林建明(饰方燕云):

方燕云,许文强的大学同窗、红颜知己,这是许文强闯荡上海滩唯一可以停靠的港湾,她对许文强无私无怨地付出,完全不求回报,到最后,一代红颜为君逝,只求君能记心间。

林建明,早年参加由亚视主办的“沙滩小姐”比赛,并取得冠军。

其所饰的方燕云,气质、风度绝对够了,只是岁数偏大了点,相貌也谈不上惊人,与想象之中的交际花形象有些差距。

3、景黛音(饰阿娣):

对一个男人而言,蔡小冬就如初恋情人那般圣洁,冯程程就如梦中情人那般美好,方燕云就如红颜知己那般珍贵,而阿娣,可能才是那个可以和他天天过日子的人。

阿娣这个薄命女,相貌只能说一般般,没有什么文化,也不如程程那般高贵可人。

她本来在香港生活得好好的,假如许文强不来,她也许就这样平平淡淡过此一生,但偏偏许在那样的时候来了,偏偏又天天住在一个屋檐下,偏偏她又喜欢上了他,偏偏他们就成了一家人.....网上有些滩迷居然恨这个可怜的阿娣,无语啊无语!

景黛音在剧中的演出虽然不那么醒目,但总的说来是朴实无华、中规中矩,应算是本色演出了。

景黛音与汤镇业同是1979年TVB第八期艺训班毕业,曾是汤镇业的公开女友,但两人性格有些不合,毕业后不久就分手。

4、庄文清(饰汪月琪):

庄文清是TVB第一期艺员训练班毕业,比周润发还早两期。

想来当时她的岁数也不小了(至少26岁),居然还能把汪月琪的天真稚气、活泼可爱表现得如此惟妙惟肖,这就足见其功底。

可能因为文清的个子较小吧,其在荧屏上多演丫环和小人物角色,但她还是默默耕耘,并未计较过。

她曾与艺训班同学招振强(《上海滩》监制)结婚,但最终以离婚收场。

现已息影多时,出家向佛,与世无争。

5、欧阳佩珊(饰山口香子):

欧阳佩珊演绎的山口香子让人有种惊艳的感觉。

与冯程程的古典清纯的美不同,山口香子阴险、狠毒,但高贵、美貌与智慧并存,是另一种别样的美,以至有网友感慨:

原来美丽可以掩盖一切。

有网友把她比作白骨精,我倒不以为然,因为白骨精这个名字听起来冷森森,很不爽。

欧阳佩珊主要作品还有《网中人》、83版《神雕侠侣》等,1993年后渐渐淡出娱乐圈,转为气功针灸师。

同时出演《上海滩》和《网中人》的除了周润发和欧阳佩珊外,还有庄文清、黄新、白文彪。

6、曾楚霖(饰祥叔):

太瘦了点,其它就不多说了。

曾楚霖是已故香港电视演员,擅长扮演乞丐与吸毒者。

7、刘雅丽(饰贾依):

刘雅丽是香港演艺界多线艺人,但影视作品似乎不多。

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唱的那首《我和春天有个约会》,绝对耐听(我很要好的网友曾向我推荐同名的电视剧,当时用好几天时间来给我传这部剧。

但很遗憾,我一向对电视剧不太感冒,加之事业、生活上的变故,这部剧只看了几集,只对这首主题歌印象较深。

而今,两年多没联系了,不知现已走出象牙塔的她,生活、工作得可好?

)。

8、周秀兰(饰卖唱女):

周秀兰也是无线艺训班八期(《上海滩》有四个是这期,另一位是饰长贵廖启智)毕业,与景黛音同是TVB80年代中期二线花旦,她们都有不错的外形和条件,但总是演不到女一号,也许那个时代美女太多了吧。

周秀兰也学佛,并在经营素食馆。

顺便说一下,翻拍《上海滩》要超越老版的角色的话,个人认为,周润发饰的许文强、赵雅芝饰的冯程程和吕良伟饰的丁力几乎是不可能超越的,而刘丹饰的冯敬尧和欧阳佩珊饰的山口香子要超越也是很难,超越比较轻松的是曾楚霖饰的祥叔、汤镇业饰的陈翰林、黄新饰的聂人王和林文伟饰的刘明,其它如庄文清饰的汪月琪、林建明饰的方燕云、景黛音饰的阿娣,看起来也容易超越,但真正超越也不是那么轻松的。

六、附一:

【《上海滩》的细节与问题】

此部分主要是滩吧内的网友的贡献,选用时有所改动.

1、第25集,周的嘴部动作

丁力向周说程程在码头“拿着本小说,慢慢看,应该不会寂寞”时,周的嘴部动作。

他端着酒杯时,他做了一个亲吻的动作!

第25集37分59秒,时间不到0.5秒。

2、没有吻戏,没有“我爱你”,同样尽得风流。

整部留给人最深印象的就是里面的凄美爱情。

全剧中没有接吻之类的激情场面,没有缠绵悱恻的爱情密语,也没有一句赤裸裸的“我爱你”的表白,即使简简单单“爱”字整个冯程恋中也只出现一次(见台词部分),却仍然无法掩藏其中那比滔滔江水还汹涌的感情,令观者也对那段曲折缠绵的浓郁恋情感叹不已。

这不能不让人对编剧的高明手法及演员的全情投入报以钦佩之情。

3、许文强的发型

刚到上海时的普通偏分,整一个落魄书生形像;许与丁力在上海大展拳脚时,他是独当一面的,斗志昂扬的,所以他的发型也比较张狂,是老大的发型,发蜡用的较多,头发全往上梳;帮冯敬尧做事后,他的身份是总经理,冯身边第一红人,他的发型不能像初期那么张扬,但也不能太普通,就又成偏分,但全面烫卷了;他刚到香港后头发就柔顺地垂下来,很自然很随意的样子,就象个居家男人;回上海复仇时,他又回复了以前,自然就又恢复头发全往上梳的发型。

4、许文强的西装

在闯荡上海滩的初期,虽是西装革履,但质料一般。

质料最好的时候是在冯敬尧手下当总经理时,那个时候衣服才叫精致,配合三七分的烫的发型,极其小资!

重回上海后,以灰、或蓝色调为主,显然和"上流"划清界线了。

5、冯程程参演的戏剧与上海滩情节发展的关系

◆冯程程第一次演戏,许文强来求婚。

这场戏是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告别那一场。

随后发生了什么呢?

罗密欧杀死了朱丽叶的表兄而逃亡。

而许则杀了山口香子开始逃亡。

那么这出戏的结尾是什么?

朱丽叶假死,罗密欧自杀,随后朱丽叶也自杀了。

◆冯程程第二次演戏。

是契可夫的名剧《海鸥》。

里面讲述了什么内容呢?

不出名的剧作家马利夫爱演员尼娜,而尼娜深爱名剧作家特里格林,但却被特里格林所玩弄,生下了一个孩子又死掉了,马利夫自始至终没有得到尼娜的爱,于是自杀了。

随后的剧情发生了什么,丁力和冯结婚,因为丁力的鲁莽,冯的孩子流产了等等,这里面又是相契合的。

需要搞清楚的就是究竟丁力和许文强中谁是自杀的马利夫了。

◆丁力送冯程程回剧社,望远镜汪月琪和其他人拍戏,男演员连续说了几遍:

他有没有做“王八”的可能性。

这已经很明显了。

这幕戏是小仲马的《茶花女》。

男主人公误会茶花女不贞等等。

◆最后一出戏《出走的罗拉》就没必要解释了。

鲁迅曾经说过:

“罗拉是出走了,可是出走了地罗拉能去哪呢”,那么程程出走后,到底生活过的好吗?

她还想着文强吗?

6、陈翰林在学校时是体育健将,还得过好多奖牌,可是考军校时为什么连掌上压都做不了几个?

陈翰林在车站爬上窗救程程,从上面摔下来,伤了腰,后来去参加体能测试时伤还没有好,所以才会不及格。

7、文强丁力被人追杀时,祥叔在闸北桥下找到他们。

可是后来冯敬尧要追杀文强时,怎么就想不到要云闸北找?

这次是躲在长贵家里的,地点丁力知道,但丁力打退了冯派来跟踪的人。

后来冯的主要精力就是封堵出口,因为只要许不离开上海,就还在冯手心里。

8、鲁秋白是绝对的正面爱国人物,可是他却诬蔑程程在学校乱搞男女关系,并登在报上,这会使他的正面形象大打折扣。

鲁秋白这个人正直爱国,虽威武也不能屈,但过于书生意气,为人也有些莽撞。

正义的人为了某种需要可以捏造事实----这个就不用举例了吧。

9、江湖术士的给文强看相,说文强的前途无可限量,前途比冯敬尧还要威风得多,但这却并没有预示着文强无可限量的前途。

剧里的安排要突出的是冯对许不信任,不是预示着许无可限量的前途。

后来冯渐渐对许产生了戒备心理,为了考验许,把与山口交易的任务交给许文强,并对祥叔说:

防他一次比防他一辈子要好。

哪知,许果真没能经受住考验。

10、文强给陈翰林透露情报,并要求他想办法让自己可以置身事外。

可是交货时文强为什么要卷进去,不知道设法脱身?

许没想到陈翰林和刘明除了拿了枪还要将山口一伙一网打尽,后面的事态发展是他所不能掌控的,而刘明那句“停手!

自己人!

”,使其再也没法回到从前。

11、文强回上海复仇时,冯敬尧要暗杀文强,他却派打手去,派枪手放冷枪不是更直接有效?

这点实际上很容易做到。

许当时已经找到了新的靠山,并且这个靠山正与冯争夺势力范围。

冯的主要对手是聂人王,如贸然用强,则冯自己很难脱了干系。

当然编剧要这样安排也是可以理解的,不然,许更早丧命的话,这部戏真不知如何结尾。

12、许文强重返上海后,为什么日本人不继续追究?

许回来后有提及,因为当初没有抓到文强,中国政府为了对日本有个交待,让精武门来承担,封了查封了精武门。

13、虽然拍的是上海滩,但是里面的车子驾驶座都在右边,典型的香港靠左走理论。

与大陆通常的靠右走相矛盾

但1945年以前,中国一律是靠左行驶(即右舵车),这是因为当时的中国主要是英国势力范围,引进的车也主要英国的。

抗战胜利后,美国汽车开始大量进入中国,“左驾车”一举占了数量优势,于是,国民政府下令从1946年1月1日开始,汽车一律靠右行。

14、《上海滩》为什么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