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南康中学高二(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2小题,共48.0分)
1.商周时期,城市的建设是先把与祖先有直系血统关系的子弟聚集在宗庙近旁的王室区,然后再把其他的同祖、同宗之子弟由宗庙中心散布到外围区域。
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古代城市功能划分明显B.城邑布局体现王权至上
C.宗法观念影响社会生活D.家族实力决定政治地位
【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建设是先把与祖先有直系血统关系的子弟聚集在宗庙近旁的王室区,然后再把其他的同祖、同宗之子弟由宗庙中心散布到外围区域”可知题干涉及的现象与宗法制关系密切,故C正确。
题干没有体现城市功能的相关信息,排除A。
B在秦朝出现,排除。
题干主要体现血缘关系的重要,排除D。
故选:
C。
本题考查宗法制的影响。
关键信息有:
先把与祖先有直系血统关系的子弟聚集在宗庙近旁的王室区。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日知录》卷二十二《郡县》记载“春秋之世,灭人之国者,固已为县矣”。
《左传》哀公二年(公元前493 年)记载“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
材料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提供的重要信息是( )
A.春秋时期,已大量设立郡县B.早期的县高于郡
C.早期的郡县主要设在中原地区D.官僚政治代替了贵族政治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中“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可知县高于郡,正确答案为B。
结合材料可知,春秋时期,有县,有郡,但是大量设置、设置的地区没有材料支撑,故排除A、C。
D是秦朝设置郡县制的影响,故排除
故选:
B。
本题考查秦朝郡县制度的设立,根据材料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秦朝郡县制度的设立,本题结合郡县制发发展进程进行回答。
3.形成于秦代的以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至唐宋而臻于完备,至清代达到了极点。
这一过程本质上体现了( )
A.礼乐制度日益完备B.社会风尚的不断进步
C.儒家思想地位巩固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答案】D
【解析】注意限定信息“本质”,依据题干“秦代的以避君讳为核心的避讳制度”可以看出该制度主要关于君主专制。
礼乐制度是来维护分封宗法制的,其与君主专制制度无关,故A项错误。
材料体现了避讳制度的产生、发展并达到极点的过程,没有体现社会风尚的进步,故B项错误。
材料与儒家思想无关,故C项错误。
材料讲述了避讳制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的发展本身体现了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故D项正确。
故选:
D。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需要掌握古代避讳制度的本质。
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考查对古代避讳制度的本质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中国古代“从中央到地方,都设立行政、军事、财政、监察、司法、人事等机构,这些机构有繁多的公文程式,有复杂的运行机制,掌握它自然也就成为一种特殊技能,而掌握它的人当然也会成为一个特殊的等级”。
材料主要强调中国古代( )
A.国家权力的分割已经实现B.官僚队伍专业化趋势增强
C.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复杂D.官员的选举和经验不可分
【答案】B
【解析】A、中国古代是皇权专制,不可能实现国家权力的分割,故排除A项;
B、通过材料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繁多,而且有着复杂的运行机制,掌握机制运行的人需要有着专业的才能,故B项符合题意;
C、该项是材料表述的一个方面,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排除;
D、该项“官员的选举”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故选:
B。
本题以官僚队伍专业化为考查背景,考查对古代政治制度演进知识点的掌握。
解答本题掌握材料中中国古代中央和地方机构设置繁多,而且有着复杂的运行机制,掌握机制运行的人需要有着专业的才能的含义。
5.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后,“以三省长官为宰相,已而又以他官参议,而称号不一,出于临时,最后乃有‘同品’‘平章’之名,然其为职业则一也。
”传统宰相职务慢慢变成虚衔,真正宰相成为临时性职务。
这一做法( )
A.强化了君主专制制度B.加强了吏治的建设
C.实现了决策的民主化D.提高了行政的效率
【答案】A
【解析】秦汉确立了三公九卿制度,特别是在汉武帝之前,丞相作为三公之首总领百官,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极大地威胁了皇权,虽然之后历代都有一些秘书性质的临时机构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如汉武帝的内朝、魏晋时的尚书省等),但直到隋唐之前三公九卿制度仍然是正式的中央官制。
隋唐时期用三省六部制替代三公九卿制,三省长官同为宰相、中枢官员堪比宰相,这就是在分割相权。
三省长官互相牵制,有利于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
题干中临时差遣其他官员也到中枢任职,实际上也是对相权分割的一种表现,目的也在于加强君主专权。
故A正确。
BCD不符合材料的中心思想,排除。
故选:
A。
本题主要是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信息。
本题考查对唐朝中央官制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的能力。
6.唐大中九年(855年),博学鸿词科考试漏泄题目,为御史所弹劾,礼部侍郎、考试官、监考官均受到处分;昭宗乾宁二年(895年),进士25人及第,一时“物议以为滥”,御史陆扆复试举子,查出不合格者十余人。
由此可知,唐代( )
A.科举制弊端丛生难以为继B.御史具有监察科举的职责
C.统治者分权制衡肃净考风D.御史把持选拔人才的大权
【答案】B
【解析】A.科举考试在唐朝以后仍然继续存在,所以选项表述是错误的。
B.材料只能反映出御史监察的范围由普通的官员发展到科举制度。
C.材料没有体现出分权制衡的特征。
D.御史不可能把持选拔人才的权利,只可能对科举考试进行监督。
故选:
B。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要求学生结合唐朝监察制度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来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搞清楚唐朝监察制度发展的特征,其次要搞清楚唐朝科举制发展的特点。
7.宋神宗元丰年间对职官制度进行了一次重要改革,三省、六部、诸寺监行政体系职权回归,改变了北宋初年三省职司尽归政事堂,六部诸寺监尽为闲职,官、职、差遣交杂的局面。
这一改革有助于( )
A.加强中央集权B.提高决策效率C.加强宰相权力D.规范政务运作
【答案】D
【解析】A.材料反映的是对中央官制调整,而不是地方官制的调整,所以不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
B.从材料可以看出,是行政体系职权的回归,而不是提高决策效率。
C.三省六部以及监察体系职权的回归,这恰恰是为了削弱宰相权力,而不是强化宰相权力。
D.从材料可以看出将中央官员的职责体系回归,纠正了以前的杂乱局面,是为了规范政务运作。
故选:
D。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的中央官制,要求学生结合宋朝政治制度的特征来分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搞清楚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特征,其次要搞清楚宋朝政治制度发展的特点和弊端。
8.宋朝经过摸索,创建了路制。
一改汉州、唐道固定区域、固定治所、固定机构、固定人员、权利集中的设置原则。
路以交通路线为主干来划分,采取分面治之、相互牵制的方针。
这一建制( )
A.旨在扩大宋朝疆域B.体现了文武分权的特点
C.打破了市坊的界限D.利于解决藩镇割据现象
【答案】D
【解析】A.在地方上设路,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而不是为了扩大疆域。
B.材料没有体现出文武分治的特征。
C.材料看不出城市内部市坊界限被打破。
D.在地方上改变了以前的设置,实行一种新的制度,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改变唐末以来的藩镇割据的局面。
故选:
D。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要求学生结合宋朝,加强中央中央集权的背景和措施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了解唐朝地方官制的特征,还要了解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和具体措施。
9.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北宋诗人宋庠面对落花显得十分坦然:
“先落后开应定分,一般迟日一般风。
”这种情怀,完全洗却了以往“落花”诗中所寓的伤感情绪而自出新意。
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
A.儒者实现了积极干预政治的理想B.儒者通过诗词以期提高政治素养
C.理学整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D.理学研究方式影响着诗词的创作
【答案】D
【解析】由“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可知宋庠的诗作,表现出典型的“即物观理”式的人生思考,这与理学家“格物致知”探寻天理的方式一致,将理学的思维方式引入其诗歌创作领域,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诗词体现出的鲜明的理学倾向,A、B、C三项中“以期提高政治素养”“实现了积极干预政治”“整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材料均未体现,排除。
故选:
D。
本题考查宋明理学。
需要学生能够理解理学的内涵。
现在奔驰的关键在于材料中信息的解读,能够准确找出材料诗作所表达出来的理学的内涵。
10.被朱元璋赐以“江南第一家”美称的郑氏家族,极其重视祭祖,族人参加祭祀时,要诵读族谱,击鼓讲唱:
“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
……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惰以荒厥事,毋纵奢以干天刑……”这表明郑氏家规( )
A.强调尊卑等级关系B.弱化族人社会责任
C.巩固宗法血缘制度D.立足伦理注重规范
【答案】D
【解析】A.“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强调的是伦理规范而不是尊卑等级关系,故排除;
B.“毋徇私以妨大义,毋怠惰以荒厥事,毋纵奢以干天刑“强调的是注重社会责任,故排除;
C.题干中不涉及巩固宗法血缘制度,故排除;
D.“凡为子者必孝其亲,为妻者必敬其夫,为兄者必爱其弟,为弟者必恭其兄“强调的是伦理道德规范,故正确;
故选:
D。
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宗法制,侧重于考查的是家规。
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就是这种家族观念,宗法制的影响还在于宗族的凝聚,防止纷争,稳定秩序;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特权和垄断,稳定集团内部。
强化王权,家国一体,有利于分封制的实行;维护政权、族权、神权和王权的工具;不能从根本上保证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11.明朝之前,皇帝临时派出的官员,称谓繁多,缺乏统一的标准,而且权限相对较小。
明清时,这类官员越来越受到重视,职衔前皆冠以“钦差”,承办的多是涉及国家安危的大事。
这一变化反映了( )
A.专制皇权管辖范围扩大B.地方自主权利得到加强
C.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增多D.官僚机制运转更加灵活
【答案】A
【解析】明清时期皇帝临时派遣的钦差大臣权限越来越大,这说明专制皇权管辖的范围越来越大,故A项正确。
皇帝临时派遣的钦差大臣权限越来越大意味着地方自主权利越来越小,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出阶级矛盾激化等封建统治危机,故C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出官僚机制的运转,故D项错误;
故选:
A。
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君主专制演进的相关知识。
关键信息有:
明清时,这类官员越来越受到重视,职衔前皆冠以“钦差”,承办的多是涉及国家安危的大事。
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2.明朝《大诰》中规定:
凡官吏违旨扰民,或相互勾结,陷害良民者,民众可“连名赴京状奏”,甚至可将害民官吏“绑缚赴京”。
各地官府对于因之赴京状告者不得阻拦,否则官吏将受“族诛”。
此规定的直接作用是( )
A.加强君主专制统治B.完善官员监察体系
C.预防地方割据出现D.利于规范官员行为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凡官吏…民众可…甚至…各地官府…不得阻拦…否则…”可知,对官员的违法行为,民众可以告状,这有利于规范官员的行为。
所以答案选D。
AC选项与题意明显无关,排除;
材料中是通过民众对官员的限制作用,不属于官员监察体系,故B排除。
故选:
D。
本题考查明朝的君主专制加强措施,解题关键是理解材料中利用民众对官吏的有限限制,起到对官吏一定的监督规范作用。
本题主要考查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因此通过材料理解难度不大,但是要认识在古代专制制度下,官吏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民众的监督权实际上非常有限。
13.考据学又称朴学,内容主要是从文字音韵、名物训诂、校勘辑佚等方面从事于经书古义的考证,并由此推广到其他书籍。
到乾隆、嘉庆时期盛行,形成了为考据而考据的乾嘉学派。
乾嘉学派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
A.经世致用思想的流行B.儒家学者的极力推广
C.思想专制的空前加强D.学术研究理论的进步
【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明清时期专制主义的加强,在思想上也实行专制,大兴“文字狱”,导致当时文人学者不敢过问政治,埋头对古书经义的考证,而导致考据学盛行,故C项符合题意;ACD项都不是当时考据盛行的主要原因,故排除。
故选:
C。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联系所学明清时期专制主义加强在思想文化上的表现,即实行“文字狱”来理解本题的材料。
明清时期的政治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极端与黑暗时代。
复习时把握-个“趋势”、注意两个“联系”、抓住三个“核心”。
一个“趋势”:
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
两个“联系”:
一是联系明清时期经济、思想状况,说明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二是联系同一时期西方代议制的确立,说明中国政治制度的落伍。
三个“核心”: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有三大核心内容,即丞相制度的废除、内阁制的形成、军机处的设立。
14.张之洞在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认为:
“西学”为“西政、西世、西史”等社会科学,“西艺非要,西政为要”。
这说明此时张之洞( )
A.其思想已与康有为完全一致B.主张放弃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C.其思想与时俱进D.主张清政府应进行“预备立宪”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张之洞是洋务派,康有为是维新派,不会完全一致,故A项错误。
主次之分不等于放弃,故B项错误。
从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西政为要”,故C项正确。
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预备立宪”,与材料中“1898年发表”不符,材料里根本没有指出西政究竟是什么,故D项错误。
故选:
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历史人物。
需要掌握张之洞的思想。
解题的关键是首先要搞清楚张之洞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主张中体西用,然后对材料进行解读分析出材料中强调西政重要,说明其思想与时俱进。
本题考查对张之洞的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5.一场甲午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
稍后的中国,循序渐进的洋务新政就此终止。
自1895年算起,至1915年袁世凯“帝制自为”,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
这种剧烈的变化反映了( )
A.甲午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B.甲午战败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
C.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速度超过西方D.革命成为社会变革唯一的主旋律
【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的影响,没有涉及洋务运动的破产问题,故A项错误。
依据题干“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可知,强调的是甲午战败引发中国人的政治激进,故B项正确。
C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故选:
B。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注意把握甲午中日战争对中国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影响。
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的解读与分析,抓住关键信息“在二十年时间里中国走过了西方国家诸如法国差不多两百年的历史”分析即可。
要求学生具有解读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16.1896年9月李鸿章访问美国时曾对当地记者说,清国报纸的编辑们不爱将真相告诉读者,他们在讲真话时十分吝惜,他们只讲部分的真实,所以我们的报纸也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高贵价值,也就未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方式了。
材料反映了清朝( )
A.报纸的编辑道德水平低下B.报纸对文明传播没有影响
C.政府对媒体监督控制严格D.近代大众传媒开始出现
【答案】C
【解析】材料中李鸿章认为由于清朝报纸的编辑只爱讲事件的部分真实情况,而不爱将事件的所有真实情况告诉读者,所以报纸没能成为广泛传播文明的工具,这说明清政府对报纸等媒体监督控制严格;故C正确。
AC两项说法太绝对,故排除。
D项不符合史实,自19世纪70年代起,国人办报陆续出现。
故排除。
故选:
C。
本题考查近代报刊业发展的相关知识。
关键信息是“清国报纸的编辑们不爱将真相告诉读者”。
本题考查清朝报刊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题材料设置有一定难度,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总体难度适中。
17.维新派的骨干大多是由封建士大夫向资产阶级转化中的人物,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
这体现了维新派( )
A.改革指导思想不够明确B.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
C.努力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D.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
【答案】B
【解析】“他们如饥似渴地汲取西学营养、宣传介绍西学的同时,却依然怀恋传统的儒学,他们要求改革封建的政治体制,大胆怀疑儒家经典,却依然崇奉孔孟的理论权威”体现了维新派趋新与恋旧的矛盾心态,故B正确;
改革指导思想、唤醒国人的民主意识、社会基础材料未体现,故ACD错误。
故选:
B。
本题考查维新思想,发端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维新思想,在甲午战争后蓬勃发展,并掀起了一场变法维新政治运动,但在清末民初,转向保守而渐趋沉默。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维新思想,在民族危机加剧的时刻维新派希望通过变法使中国走向强大,从而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表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激发人民爱国思想和民族意识。
18.中国第一套系统完整的新式教科书是1904年商务印书馆推出的《最新教科书》。
该教科书不仅参考了日本教科书的经验,还聘请参加编写和审订日本教科书的日本人参与编写。
该教科书浓厚的“日本元素”表明( )
A.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B.日本侵略势力力图控制中国教育
C.中国人希冀国家富强的愿望强烈D.中国与日本的文化教育传统相近
【答案】C
【解析】“该教科书不仅参考了日本教科书的经验,还聘请参加编写和审订日本教科书的日本人参与编写”主要是因为日本进行了明治维新,得到了较快的发展,该教科书浓厚的“日本元素”表明中国人希冀国家富强的愿望强烈,故C正确;
A表述正确,但材料未体现,排除;
力图控制中国教育、与日本的文化教育传统相近材料未体现,故BD错误。
故选:
C。
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战争失败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19.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在驳康有为等人的文章中反复说明了三点:
第一,封建礼教与民主政治不可两立,尊孔必将导致复辟,孔子思想不能适应“现代生活”;第二,尊孔,定“孔教”为“国教”,违反思想自由的原则;第三,定“孔教”为“国教”,违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
陈独秀激烈的批“孔教”,是因为( )
A.孔子思想完全不能适应现代生活B.陈独秀思想狭隘,崇洋媚外
C.孔教与陈独秀的宗教信仰相冲突D.孔教被认为是帝制的理论基础
【答案】D
【解析】“封建礼教与民主政治不可两立,尊孔必将导致复辟”“尊孔,定“孔教”为“国教”,违反思想自由的原则;第三,定“孔教”为“国教”,违反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表明陈独秀激烈的批“孔教”,是因为孔教被认为是帝制的理论基础,故D正确;
A太过绝对,排除;
B材料未体现,排除;
C是表面现象,排除。
故选:
D。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民主科学思想得到弘扬,形成了思想解放潮流。
本题难度中档,考查新文化运动,促进了民众的觉醒,唤起了人们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民族觉悟和对国家政治事务的关心。
20.与西方思想启蒙明显不同,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西方的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
而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偏离了”“方向”的主要原因在于( )
A.民族危机的深重使救亡图存压倒了人权启蒙
B.西方启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格格不入
C.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尚不足以为思想启蒙提供土壤
D.人民的排外情绪影响了启蒙思想在中国的传播
【答案】A
【解析】从文字阐述到政治实践,之所以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利没有成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起点和归途,原因在于近代中国面临的时代主题是救亡图存,挽救民族危机,即侧重于救亡忽视了个体的启蒙,故答案为A项。
B、D两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C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
故选:
A。
本题考查中国思想的近代化过程。
主要考察近代中国思想启蒙的特点。
解答本题,学生要能够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正确分析材料中的主要信息,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解读能力。
21.1922年,中共二大发出号召:
全国的工人、农民团结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斗争,并联合全国一切的革命党派,联合资产阶级民主派,组织民主联合战线;并决定邀请国民党等革命团体举行联席会议,共同商讨合作的具体办法。
这一号召( )
A.说明中共较清醒地认识了中国国情
B.表明当时党的中心任务是领导工运
C.是实行全民族抗战路线的具体表现
D.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答案】A
【解析】A.从材料可以看出,共产党主张联合民主党派组成统一战线,说明中共认识到反动力量的异常强大,朱庄团结革命力量进行共同斗争,体现了中共对中国国情有清醒的认识。
B.材料看不出,中心任务是领导工人运动。
C.当时没有实行全民族抗战。
D.第1次合作的政治基础应该是新三民主义。
故选:
A。
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要求学生结合中共二大的内容特征和当时中国环境的特点来分析。
解答问题要搞清楚中共二大的内容特征和影响,还要搞清楚当时中国社会环境的特征。
22.有学者认为,“八七”会议虽然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但仍然认为工人运动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力量。
直到秋收起义后,一部分共产党人才有计划、有组织和有目的地将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工人运动转向农村农民运动。
该学者意在强调( )
A.城市革命道路是照搬苏联经验B.右倾错误的纠正受到了阻扰
C.工人运动的影响大于农民运动D.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
【答案】D
【解析】A.该学者没有强调城市道路是照搬苏联的产物,A项错误;
B.材料说的是“左”倾错误,而非右倾,B项错误;
C.材料没有体现出工人运动与农民运动影响的大小,C项错误。
D.据材料可知,中国共产党人探寻革命道路经历了曲折,但逐渐找到了正确方向,体现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探索具有渐进性,故D项正确。
故选:
D。
本题主要考查新民主主义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