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59628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6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docx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docx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教案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

1分子和原子

(1)

学习目标:

1.知道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像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重点:

认识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会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难点:

形成正确的微观想像,即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微观想象力。

情景导入

1、一杯水若一分为二,再将其中一份一分为二……这样继续分下去最终会怎样?

(个人思考,组内讨论)

2、敞口容器中的水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加热会减少更快。

你知道是为什么吗?

(个人思考,组内讨论)

自主探究

1.分子的存在:

(1)品红在水中扩散实验:

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生产、生活实例来证明分子的客观存在?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

科学事实: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

一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2)P50页活动与探究:

实验1现象:

实验2现象:

烧杯A

烧杯B

现象

解释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

(3)分子间有间隔,同一种物质的分子在固、液、气态时,分子间的间隔,温度升高,间隔。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第47页至48页、图3-6、7后,得出物质微粒性的结论。

引导对下述实验现象作出解释。

1.试从化学的角度解释“墙内开花墙外香”。

2.一般检查装置气密性方法的微观理解。

3、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实验完毕忘记盖上酒精灯的灯帽,结果下一次使用时很难点燃。

试用分子的观点对此进行解释

自主探究

实验探究:

碘的三种状态与淀粉的作用

现象:

结论:

根据教材第48页“活动与探究”进行实验探究。

然后思考讨论设计出更进一步的探究方案。

【找出需要共同讲解的问题】

本节小结:

分子的性质:

一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二分子在不断运动。

三分子间有间隙

四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性质不同。

拓展提升

一、填空

1、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___________。

 分子在不断地____,分子之间有_____.     

3、分子是由 ______ 结合而成的,如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____ 原子和一个____ 原子构成的。

二、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水在液态和气态时,分子在不断运动;当水在固态时,分子是不运动的。

很冷的冬天,放在室外盛满水的水缸被“冻”破,是由于水结冰时体积膨胀。

这说明水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三、选择

1、下列各项中不能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的是(    )

A.红墨水滴入水中,过一会水全部变成红色。

B.水受热变为水蒸气时体积会增大。

C.1体积黄豆和1体积小米掺在一起后,总量少于2体积。

D.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00mL。

2、下列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B.宏观上看静止状态的物质从微观上看则是永恒运动的。

C.分子虽小但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

D.夏天雨后天晴,路面上的水渍很快变干,这时水就不存在了。

四.试用分子的知识解释

(1)湿衣服在日光下干的快。

(2)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气体受压时体积缩小。

 

分子和原子

(2)

、学习目标

1.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培养抽象思维能力、想像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

分子和原子的概念联系及区别

难点:

原子概念的理解

情景导入

1、分子有那些性质?

2、水的蒸发与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52页并思考下列问题(组内交流)

1.“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最小粒子。

”这一说法对吗?

2.在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化学变化中,最小粒子有哪些?

交流讨论.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

(1)水受热变成水蒸气

(2)水

氢气+氧气

(3)蔗糖放入水中一会就“不见了”

(4)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交流讨论】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分子、原子各是怎样变化的?

2.分子、原子的概念

3.比较分子、原子的相同点区别及联系

小结

分子

原子

拓展提升

1.有些物质是由___构成的,如氧气;有些物质是由___直接构成的,如汞。

能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能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

2.在氢气+氧气

水的化学反应中,氢___和氧___不能再分。

这一过程中,氢___分成了氢___;氧___分成了氧___,然后氢___和氧___重新组合成水__。

3.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原子是最小粒子

C、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D、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4.经测定某物质只含有一种分子,则该物质肯定不属于(  )

A、纯净物B、混合物C、单质D、化合物

5.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氧化汞受热分解为汞和氧气。

 

课题2原子的构成(2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理解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

3、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学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重点:

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难点: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概念的形成。

情景导入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2、原子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可分割的实心小球呢?

如果不是,那你想象中的原子是什么样的呢?

(个人思考,组内交流)

自主研讨

(一)原子的构成

【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第70页原子的构成一段文字,观察图4-1后同桌互相描述一下原子的结构。

(提示:

可从位置、电性、所占体积等不同角度描述。

2、分子、原子都在不断地运动着,想象一下,构成原子的原子核和电子是如何运动的呢?

观察教师播放的动画——原子内部的运动,概括原子的结构。

3、分析教材第70页表4—1、4—2,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⑴构成原子的三种粒子的电性、质量如何?

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哪部分?

⑵原子中有带电的粒子,那么整个原子是否带电?

为什么?

⑶是否所有原子核内都有中子?

⑷同种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和中子数有何特点?

⑸不同种类原子的内部结构有何不同?

【交流学习】

你对原子的结构了解了多少?

小结后板书。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71页第一段,体会原子的体积之小。

(二)相对原子质量

【自主学习】

1、阅读教材第71页的相关内容。

结合下表体会为什么采用相对原子质量。

2、请用公式的形式表示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关系。

3、运用这个式子,计算一下表1中任意两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思考交流】

1、相对原子质量有没有单位?

2、两种原子的质量之比与其相对原子质量之比是何关系?

3、分析表2,思考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值,与该原子的质子数、中子数有何关系?

表2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1

0

1

1

6

6

6

12

8

8

8

16

11

12

11

23

17

18

17

35

26

30

26

56

【交流学习】

同桌互相提问,从附录中查出一些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小结

1、原子核中有质子和中子,是一个微粒的集合体,尽管它很小,也不能再称为微粒。

2、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原子核居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呈电中性的中子构成的。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又称核电荷数)等于核内的质子数。

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原子核所带的电量与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原子作为一个整体不显电性。

原子是很小的微粒,原子核更小,它的半径约为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

质子的质量和中子的质量大致相等,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1/1836,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里围绕着原子核作高速运动。

拓展提升

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所决定的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微粒,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2、碳和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是12和24,则碳和镁的原子质量之比为( )

A.12:

1  B.2:

12  C.2:

1  D.1:

2

3、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      电的      和核外带      电的      构成的,由于      所带电量和      所带电量相等,但      ,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原子核一般是由      、      构成的,质子带      ,中子      ,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上。

4、一个碳原子的质量是1.993×10-26Kg,碳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_。

5、锂电池可用作心脏起搏器的电源。

已知一种锂原子核内有3个质子和4个中子,则该锂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A.1B.3C.4D.7

6、在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这些粒子中选择填空:

(1)能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3)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是;

(4)构成原子核的粒子是;

(5)带正电的粒子是;

(6)带负电的粒子是;

(7)不带电的粒子是;

(8)质量与氢原子质量近似相等的粒子是;

(9)质量最小的的是;

(10)在同一原子中数目相等的是。

7、我国已于2007年发射绕月飞行的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

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则“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含有()

A、3个质子,没有中子B、2个质子,1个中子

C、1个质子,2个中子D、3个中子,没有质子

8.已知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40,下表是几种原子的构成和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核

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氢(H)

1

0

1

1

氦(He)

2

2

2

4

氮(N)

7

7

7

14

氧(O)

8

8

8

16

铁(Fe)

26

30

26

56

讨论:

通过此表可以总结出如“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结论,请你再总结二条。

(1)

(2).

 

第二课时  离子

学习目标

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分层的简单规律。

2.探究分析NaCl的形成过程,了解离子的形成及离子的带电情况,初步认识离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3.观察l~20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归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情景导入

1你能说出下列物质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吗?

铁、水、食盐。

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     、     、      。

3.原子的结构是怎样的?

为什么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4.叙述原子和分子、原子和元素的联系与区别。

 

自主探究

自学课本78页图文,思考完成下列问题。

1.科学家是怎样定义电子层的?

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绘画并与同桌交流:

(1)氢原子结构图

(2)氧原子结构图(含有8个电子的氧原子中,这8个电子究竟怎样绕核外高速运动呢?

 

2.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简明、方便地表示原子的结构。

观察课本表4-4中一些原子结构示意图,你能说出其中每一部分代表的内容吗?

 

3、从课本上找出什么是相对稳定结构?

仔细观察投影:

“核电荷数从1—20的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思考:

不同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有无一定规律?

①原子核外第一层最多有几个电子?

②原子核外第二层最多有几个电子?

③原子核外最外层最多有几个电子?

④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什么?

阅读课本78页最后一段内容

思考交流

(列表比较)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的性质

元素种类

最外层电子数

得失电子趋势

化学性质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离子的形成

交流学习www.

阅读课本79页图文,试着解释食盐的主要成分氯化钠是怎样形成的。

(提供信息:

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通过观察原子结构示意图,讨论:

要趋向稳定结构的钠原子和氯原子该如何变化来达到稳定呢?

达成共识后由两名同学上台表演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自主学习

什么叫离子?

什么叫阳离子,什么叫阴离子?

 

试着画出镁离子和氧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比较原子和离子的本质区别。

交流讨论

试一试,用图表的形式归纳出:

元素、原子、分子、离子、单质、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小结

拓展提升

1.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或在最外层得到电子后,不发生变化的是( )

(1)元素种类

(2)化学性质(3)相对原子质量(4)原子的电性(5)原子核(6)电子层数(7)最外层电子数

A.

(1)(3)(5)  B.

(2)(4)(6)(8)  C.

(2)(5)  D.

(1)(5)

2.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③表示的是三个原子B.③表示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

C.①③表示的是阳离子D.①②表示的元素化学性质相似

3.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该粒子的质子数为__________,该粒子表示的是__________(填“原子”、“阳离子”或“阴离子”)。

 

 

课题3元素

学习目标

1、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知道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重点:

元素及元素符号

难点:

元素的概念及元素符号的意义

情景导入

1、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个人思考,组内交流)

2、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其中“一种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

有没有别的碳原子呢?

(个人思考,组内交流)

自主探究

(一)元素

【自主学习】

1、观察、比较下表中两种碳原子和三种氢原子在结构上有何共同点?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

6

6

12

6

8

14

1

0

1

1

1

2

1

2

3

2、你能试着说说什么叫元素吗?

(同桌交流)

3、阅读课本73页,进一步理解元素的概念。

填空:

地壳中含量居前四位的元素是:

_____、_____ 、 _____ 、 _____。

生物细胞中居前四位的元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交流学习】

1、讨论课本73页的问题,思考: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元素会不会发生变化呢?

2、我们在看电视的时候,经常看到为健康劝人们“补铁”、“补钙”、“补锌”、“加碘”的广告,这里的“铁”、“钙”、“锌”、“碘”指的是什么?

3、元素与原子的区别与联系

原子

元素

区别

 

联系

(二)元素符号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74页—76页,完成下列问题:

为什么要使用元素符号?

国际上对元素符号是怎样规定的?

1、识记课本75页常见的元素名称和符号。

写一写记住了几个。

2、书写元素符号时应注意什么?

3、一个元素符号能表示几个涵义?

元素可分为几类?

你能通过元素名称确定氧、铁、硫、氦四种元素分别属于哪一类吗?

【思考交流】1、P、5P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2、下列两组符号能组成几种元素的符号?

Ⅰ:

ABCMN    Ⅱ:

auelg

(三)元素周期表简介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76页,完成下列填空:

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

每个横行叫做一个__________,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____________。

2、元素周期表按元素原子核电荷数递增的顺序给元素编了号,叫做_________,________

与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在数值上相同。

阅读小故事“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表”。

【交流学习】

完成课本76页“活动与探究”中的内容。

【交流研讨】

同桌互相检查元素符号的记忆情况。

小结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学案

复习目标1、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原子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的;

2、初步掌握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学会查找相对原子质量;

3、了解元素的概念,将物质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的认识统一起来;

5、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6、初步了解核外电子的排布;了解离子形成的过程,认识离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7、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3、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4、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以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

知识梳理

(一)原子的构成

1.原子的构成

2.原子核的构成

3.原子为什么不显电性

4相对原子质量

(二)元素

1.元素的概念

2.地球中所含的元素

3.元素符号的写法及意义

4.元素周期表

(三)离子

1.核外电子的排布特点

2.原子结构示意图

3.离子的形成

4.离子符号的写法

5.物质与其构成粒子之间的关系

拓展提升

1、氢原子核内有一个质子,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氢的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中子B、氢原子必然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C、氢原子核内必然有一个电子D、氢原子中必须有一个电子

2、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3、不同种元素间的本质区别是原子的().

A.中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核外电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铁C.硅D.铝

5.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同种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不同种原子不可以结合成分子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将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6.能保持氯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

A.Cl B.2Cl C.Cl2 D.4Cl

7.一个装有开水的热水瓶有时瓶塞会被顶开的原因是( )

A.水分解成氧气和氢气 B.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数目增多

C.水分子变大了       D.水分子间间隔受热变大体积膨胀

8.经实验测定,某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金刚石和石墨的混合物里面也只有一种元素)

A.该物质一定是单质   B.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C.该物质一定是混合物 D.该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9.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水受热变成水蒸气与水电解的不同。

 

10.小强在做水的净化实验时,经过两次过滤,滤液仍浑浊,请分析一下原因。

 

11.有人说,他发功能使铝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铜和金,使铝分子变成铜分子和金分子,根据所学化学知识,指出这种说法的伪科学之处。

 

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

课题1爱护水资源

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和中国的水资源状况。

2、 通过统计调查水资源和水污染的状况,培养学生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通过设计家庭节水计划,使学生牢固地树立“节水从我做起”的信念。

知识准备

提前一星期让学生搜集有关水资源和节水的资料。

可以通过书籍、报刊杂志、互联网等途径搜集,尤其是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

自主探究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59页至61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1、地球的表面积约有__________被水覆盖着;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是______;淡水约占全球总水储量的______;海水中含有的化学元素大约有_____种;

2、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_____位,世界人均水量最多的国家是_____,中国人均水量约占世界均值的_______,我国人均水量最多的省(地区)是______。

3、世界水日是__月___日;我国人均水量最少的省是____。

4、世界上有多少人口处于缺水状态____,南水北调工程将使我国北方44座大中型城市摆脱缺水困难,请问是将_____水调往北方。

【交流学习】

小组内交流讨论,明确以上问题。

师生共同小结下列知识

一、人类拥有的水资源

1、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水球”

2、海洋水:

(1)储量约占全球总储水量的96.5%;

(2)作用:

繁衍水生生物;蕴藏化学资源(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海水的含盐量很高,人们可从海水中提取出大量无机盐。

(3)探究方向:

淡化海水

3、由于人口增多、工业、生活用水量增大,水污染也比较严重,造成水资源缺乏。

4、将学生课前准备的资料展示,并与教师准备的材料一起进行交流总结。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第61页至63页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爱护水资源从哪些方面入手?

水体污染是指什么?

水体污染源主要有哪些?

如何节约用水?

预防和治理水污染?

【交流学习】

小组内交流讨论,明确以上问题

师生共同小结

二、爱护水资源

1、节约用水:

使用新技术,改革工艺和改变习惯可以减少大量工农业和生活用水。

2、防止水体污染:

(1)水体污染是指什么?

(2)水体污染源:

①工业污染:

工厂的“三废”(废气、废渣、废液)倒入江河、地下,污染江河和地下水。

②农业污染: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也易造成水的污染。

③生活污染:

生活污水及生活垃圾的任意排放,造成水的污染。

④其他污染:

A、病原微生物污染、B、需氧有机物污染、C、富营养化污染(赤潮)、D、恶臭物污染、E、地下水硬度升高、F、重金属离子污染(水俣病)、J、石油泄露造成的海水污染、H、热污染、I、放射性水污染。

(3)水体污染的危害:

影响工农业生产、渔业生产、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小结

拓展提升

1、下列关于水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B、水是一种有限的宝贵资源,必须保护水资源

C、人类需要的淡水可通过海水蒸馏来补充D、雨水是天然蒸馏水,所以是纯净物

2、科学家预言“水短缺,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

这是因为()

A、水中蕴藏着丰富的化学资源,提取这些资源消耗了水

B、由于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水在不断地蒸发减少

C、淡水资源不充足,且分布不均匀

D、水不断受污染,使淡水资源越来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