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874840 上传时间:2022-10-1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7.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docx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模拟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2019版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卷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单选题

1.人患急性炎症时,验血时往往会发现血液中增多的是()

A.红细胞

B.血小板

C.白细胞

D.血红蛋白长期以精米为主

2.肺的功能单位是

A.呼吸性细支气管

B.细支气管

C.肺泡

D.肺泡管

3.如图表示三种营养物质:

淀粉、蛋白质、脂肪的消化情况,据此判定物质乙在④中最终被消化成()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甘油、脂肪酸

D.蛋白质

4.人们吃进去的食物和呼吸空气的共同通道是()

A.食管

B.咽

C.喉

D.气管

5.乙型肝炎患者厌食油腻的食物,直接原因是乙肝病毒影响了()

A.肝脏分泌消化脂肪的酶

B.小肠细胞对脂肪的吸收

C.胰液和肠液消化脂肪

D.肝脏分泌胆汁

6.下列对于毛细血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毛细血管的血管壁非常坚韧

B.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和最小的静脉之间的血管

C.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最为缓慢

D.毛细血管的内径狭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7.下列关于人体的生命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A.人的角膜有色素,能折射光线

B.鼓膜接受外界的声波而产生神经冲动

C.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D.血液在人体内只有运输的功能,没有其他的作用

8.“十月怀胎,一朝分娩.”胎儿在母体内的发育场所是()

A.卵巢

B.子宫

C.胎盘

D.输卵管

9.人类新生命开始于受精卵,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成熟的胎儿。

下列有关人类生殖发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胚胎发育早期,营养物质由胎盘供给

B.人的胚胎发育是从胚胎种植在子宫内开始的

C.“试管婴儿”是解决不孕症的有效手段,其原理是有性生殖

D.同卵双胎的遗传物质基本相同,所以性别一致,长相相似,性格相同

10.在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A.胃

B.肝脏

C.小肠

D.大肠

11.下表是某人吸入空气与呼出相同体积气体的成分含量比较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A.人体呼出气体中氧气增加了

B.人体呼出气体中水含量明显减少

C.人体与外界进行了部分气体的交换

D.人体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减少了

12.如图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设计,图中试管均置于37℃温水中10分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碘液后,甲乙试管变蓝色、丙不变蓝色

B.甲与乙对照,可探究唾液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C.甲与丙有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实验

D.乙丙对照,乙为对照组,可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对馒头消化的作用

13.如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的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A.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B.血液流经肌肉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肺部时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

D.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14.下列关于疾病及其病因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先天性愚型是因为愚者的体细胞内多了一条染色体

B.幼年时期饮食中长期缺碘容易导致侏儒症

C.不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容易患坏血病

D.饮食中长期缺铁容易导致贫血

15.完成下列实验操作步骤后,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是()

选项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A

解剖桃花后,用放大镜观察

可看到种子

B

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可观察到叶绿体

C

用低倍显微镜观察人血永久涂片

可观察到血小板

D

把馒头碎屑浸泡在清水中

滴加碘液变蓝色

A.A

B.B

C.C

D.D

16.以下关于青春期卫生保健说法中错误的是()

A.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B.课余时间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C.青春期就要任性,无需自我调整

D.女生月经期要注意清洁和保暖,避免剧烈运动

17.下列有关人类起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A.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B.古人类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问题的直接证据

C.黑猩猩与人类的亲缘关系可能比长臂猿、猕猴、狒狒更近

D.森林大量消失与部分森林古猿向直立行走方向发展无直接关系

18.进入青春期后,男性的声音变粗、喉结突出、长胡须,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是()

A.促性腺激素

B.雌性激素

C.雄性激素

D.生长激素

19.人的生命是宝贵的,你知道新生命的起点是从哪里开始的()

A.生殖细胞产生

B.受精卵形成

C.胚泡形成

D.婴儿出生

20.如图为人与现代类人猿——黑猩猩的骨骼,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人类与现代类人猿在形态结构上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尤其是人和现代类人猿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完全一样等等,这些现象说明()

A.现代类人猿与人类都起源于森林古猿

B.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亲缘关系比较近

C.现代类人猿是人类的祖先

D.两者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各自生活的环境条件不同

21.血液是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通过对血液成分的分析,可以了解身体的许多生理状况。

图是小明检查时的化验单和血涂片,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小明的化验结果,医生建议他多吃一些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B.血液由图中的①②③组成

C.图中的①能释放与血液凝固有关的物质

D.图中的③因富含血红蛋白而呈红色

22.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男性的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B.精子和卵子在子宫内结合成受精卵

C.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血液中获得氧气和养料

D.女性的卵巢能产生卵子和雌性激素

23.脂肪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

A.氨基酸和葡萄糖

B.葡萄糖和氨基酸

C.甘油和氨基酸

D.甘油和脂肪酸

24.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吃饭大声说笑会呛着,是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进入气管导致的

B.呼吸系统的组成是呼吸道和肺

C.膈肌和肋间肌的舒张使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减小,外界气体被吸入

D.氧气从外界进入人体内血液的路线是: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

25.如图表示人体血液中某物质浓度的变化,请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Y表示血液中尿素的浓度,则C可能是上腔静脉

B.如果Y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则C可能是左心房

C.如果Y表示血液中氧气的浓度,则C一定不是右心室

D.如果Y表示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则AB段可能是胃

26.如图所示X是毛细血管,A、B,甲、乙分别为与其相连的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A→X→乙,则X是肾小球处的毛细血管

B.若B→X→乙,则X是肺部毛细血管

C.若A→X→甲,且甲中养料增多,则X是小肠绒毛内的毛细血管

D.若X是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则血流方向是B→X→甲

27.游泳时若水超过胸部,会感觉呼吸有些吃力。

这是因为吸气时,在水压作用下肋间肌和膈肌()

A.收缩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B.舒张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C.舒张时阻力减小,胸廓容积难以减小,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D.收缩时阻力增加,胸廓容积难以增大,外界空气不易进入

28.为提高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的竞技水平会让他们在高海拔地区进行训练,原因是长期在高海拔地区训练能使他们血液中哪种成分的数量增加?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浆

D.血小板

29.有的人尽管没有吃很多脂肪类食物,仍会长胖,这是由于

A.葡萄糖转化为脂肪

B.蛋白质全部转化为脂肪

C.人体脂肪不分解

D.人体自身能产生脂肪

30.人体的胚胎发育开始于:

()

A.胎儿的形成

B.精子的形成

C.卵细胞的产生

D.受精卵的形成

二、综合题

31.人的生活离不开营养物质和氧气,同时还要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下图表示的是人体新陈代谢的部分过程,请分析回答:

(1)小林同学的午餐有米饭、花生油烹饪的鱼和青菜等,鱼肉中丰富的蛋白质进入消化道中的____(填器官名称)后就开始消化,但只有到了小肠最终消化为_______后,才能够被人体吸收进入血液。

(2)肺泡与血液之间发生气体交换后,血液中氧含量_____(填“增加”或“减少”);肺静脉中流动的是颜色鲜红的_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3)“瓣膜”保证了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在抽血或输液时,用胶皮管将针刺入部位的上方(近心端)捆扎起来后,会看到“青筋”暴起的现象,这与该血管中的_________有关。

(4)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网时,不仅把运来的营养物质送给细胞,而且红细胞中的___________还把它结合的氧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5)人粪尿中的有机物能被____________利用和分解,转变成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后可以被植物的______(填器官名称)吸收。

由此,我们看到人体与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

32.图1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材料的处理,图2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视野图像,请根据实验方法步骤和现象回答问题。

(1)用湿棉絮包裹住小鱼头部的鳃盖和躯干部,目的是为了保证小鱼的正常__________。

(2)通常情况下,使用______倍显微镜观察小鱼的尾鳍。

(填高或低)

(3)图2中表示毛细血管的是标号_____,判断依据是红细胞______通过。

(4)毛细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便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_________。

33.图甲为呼吸系统的组成示意图,图乙为人体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____]_____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2)图乙中的a、b、c、d分别代表两种气体,其中a和d表示的是______。

(3)图乙中A、B表示气体交换部位,其中A处的气体交换是通过______实现的。

(4)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较,______的含量明显减少。

(5)图乙中的组织细胞分解有机物,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叫作______。

(6)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养成与呼吸系统有关的良好生活习惯是______。

(至少写出两条)

34.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在这2支试管中各加入淀粉糊2mL,再向A试管中加2mL清水,向B试管中加2mL唾液,再向2支试管中滴入1滴碘液:

本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

在本实验中_______是实验组,_______是对照组。

两组加的清水或唾液都是2mL,这是因为要遵循_______原则。

A组的现象是_______,B组的现象是_______。

本实验还应注意的问题:

将两试管混合物充分振荡后放入_______℃的温水中,这是因为_______。

35.图为男女性器官发育趋势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童年期性器官的发育很缓慢,几乎处于静止状态,性器官的发育一般是在_______岁左右开始的。

②进入青春期后,男孩和女孩的性器官都迅速发育,并且男孩出现遗精,女孩出现月经,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

青春期的显著特征是____________。

③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

2、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