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科规范.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5656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针灸科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针灸科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针灸科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针灸科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针灸科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针灸科规范.docx

《针灸科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灸科规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针灸科规范.docx

针灸科规范

肩凝症(肩关节周围炎)诊疗方案2012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50岁左右发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右肩多于左肩,多见于体力劳动者,多为慢性发病。

(2)肩周疼痛,以夜间为甚常因天气变化及劳累而诱发,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

(3)肩部肌肉萎缩,肩前、后、外侧均有压痛,出现典型的“扛肩”现象。

(4)X线检查多为阴性,病程久者可见骨质疏松。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新编实用骨科学》第二版(陶天遵主编,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年)。

(1)症状与体片:

该病呈慢性发病,多数无处伤史,少数有轻微外伤。

主要症状是逐渐加重的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

a疼痛位于肩前外侧,有时可放射至肘至肘、手及肩胛区,但无感觉障碍。

夜间疼痛加剧,影响睡眠,不敢患侧卧位。

持续疼痛可引起肌肉痉挛和肌肉萎缩。

肩前、后方,肩峰下,三角肌止点处有压痛,而以肱二头肌长头腱部压痛最明显,当上臂外展、外旋、后伸时疼痛加剧。

b早期肩关节活动仅对内、外旋有轻度影响,检查时应固定胛骨,两侧比较。

晚期上臂处于内旋伤,各个方向活动受限,但以外展、内外旋爱限明显,前后方向的活动一般是存在的。

此时肩部肌肉明显障碍,出现前臂及手部肿胀,发凉及手指活动疼痛等症状。

(2)X线检查:

可无明显异常。

肩关节造影响有肩关节囊收缩、关节囊下部皱褶消失,肩周炎后期可出现严重的骨质疏松改变,特别是肱骨近端,重者有类似“溶骨性”破坏的表现,但通过病史及局部查体很容易与骨肿瘤鉴别开来。

(二)疾病分期:

参照《肩周炎》(李平华主编,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年)

1、粘连前期:

主要表现为肩周部疼痛,夜间加重,甚至加重睡眠,肩关节功能活动正常或轻度爱限。

2、粘连期:

肩痛较为减轻,但疼痛酸重不适,肩关节功能活动受限严重,各方向的活动范围明显缩小,甚至影响日常生活。

3、恢复期:

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活动改善。

(三)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风寒湿型:

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得温痛缓,畏风恶寒,或肩部有沉重感。

舌淡,舌苔薄或腻,脉弦滑或弦紧。

2、瘀滞型:

肩部肿块,疼痛拒按,以夜间为甚。

舌暗或有瘀型,舌苔白或薄黄,脉弦或细涩。

3、气血虚型:

肩部酸痛,劳累后疼痛加重,伴头晕目眩,气短懒言,心悸失眠。

舌淡,少苔或舌苔白,脉细弱或沉。

二、治疗方法

(一)针灸疗法

1、粘连前期

主穴:

肩髃、肩髎、肩前、臑俞、外关、合谷。

配穴:

若风寒重可加风门、风池穴,若湿重可加曲池、阴陵泉或采用平衡针,若有瘀滞可加肩贞、阳陵泉、条口。

(1)常规针刺疗法:

取穴:

条口透承山、肩髃、肩髎、肩前、曲池、外关、合谷。

操作方法:

取俯卧或坐位,取对侧条口向承山方向透刺1.5~2.0寸,行大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出现强烈针感,并嘱患者抬举活动患肩,行针3~5min。

肩关节充分外展,肩髃、肩髎分别向极泉方向透刺1.5~2.0寸,肩前直刺0.8~1.2寸,三穴均达明显的针感;曲池直刺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针刺得气后持续捻转,力求针感向肩部传导。

诸穴均取患侧,每日治疗一次。

(2)中医定向透药治疗:

选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

采用两对电极(带有直径为5厘米的电极板)加沾有药液的药垫分别粘贴连接患侧肩部二穴(肩前与肩髎或肩髃与肩贞,隔次交替使用)和合谷、外关二穴,刺激30分钟,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治疗一次。

(3)平衡针:

取穴肩痛穴(足三里穴下两寸,偏于腓侧或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

采用快速针刺的手法(不留针),刺激腓浅神经,强调针感,每日治疗一次。

(4)电针刺激:

选用G6805-2型电针仪。

施泻法或平补平泻。

得气后肩前、肩髃(或肩髎、肩贞),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电针刺激,合谷、外头分别接电针,刺激参数为密波(100Hz)、强度5±2mA(合谷、外关刺激强度可适当降低,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

(5)刮痧治疗:

颈部(哑门、风池、大椎)、肩背部(肩井、天宗)、胸部(中府、云门、缺盆)、上肢部(肩贞、外关、曲池、合谷)、下肢部(足三里、条口)。

(6)温针灸:

在肩前、肩髃、肩髎、肩贞、臂月需等局部腧穴针刺得气后,选用2~3个腧穴实施温针灸,艾灸条长3cm;合谷、外关采用毫针刺激,用泻法、留针30分钟。

(7)拔罐:

针灸后可在压痛点或局部腧穴加拔火罐1~3只,留罐10分钟。

若瘀滞严重可刺络拔罐:

采有用皮肤针叩刺或粗针点刺压痛点,使少量出血,再加拔火罐1~2只,留罐10mim。

(8)穴位注射:

在压痛点或局部腧穴行穴位注射,药用丹参注射液,注射至每穴2ml,每5天注射一次。

(9)TDP照射或磁热治疗:

肩部局部或针刺部位局部神灯照射或磁热治疗,每次20分钟。

(10)中药封包治疗:

药垫沾中药敷于患者腰或腿部,外加温热蜡块封包,不热后去除,每日一次。

2.粘连期

主穴:

肩髃、肩髎、肩前、曲池、外关、合谷。

配穴:

若有瘀滞加肩贞、阳陵泉、条口穴,气血虚加足三里、气海、血海。

治疗方法:

(1)常规针刺疗法:

取穴:

条口透承山、肩髃、肩髎、肩前、曲池、外关、合谷。

操作方法:

取俯卧或坐位,取对侧条口向承山方向透刺1.5~2.0寸,行大幅度提插捻转手法,使之出现强烈针感,并嘱患者抬举活动患肩,行针3~5min。

肩关节充分外展,肩髃、肩髎分别向极泉方向透刺1.5~2.0寸,肩前直刺0.8~1.2寸,三穴均达明显的针感;曲池直刺1.0~1.5寸,外关、合谷直刺0.8~1.2寸,针刺得气后持续捻转,力求针感向肩部传导。

诸穴均取患侧,每日治疗一次。

(2)中医定向透药治疗:

选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

采用两对电极(带有直径为5厘米的电极板)加沾有药液的药垫分别粘贴连接患侧肩部二穴(肩前与肩髎或肩髃与肩贞,隔次交替使用)和合谷、外关二穴,刺激30分钟,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治疗一次。

(3)平衡针:

取穴肩痛穴(足三里穴下两寸,偏于腓侧或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中上三分之一交界处)。

采用快速针刺的手法(不留针),刺激腓浅神经,强调针感,每日治疗一次。

(4)电针刺激:

选用G6805-2型电针仪。

施泻法或平补平泻。

得气后肩前、肩髃(或肩髎、肩贞),两组穴位交替使用电针刺激,合谷、外头分别接电针,刺激参数为疏密波(2Hz/100Hz)、强度5±2mA(合谷、外关刺激强度可适当降低,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

(5)刮痧治疗:

颈部(哑门、风池、大椎)、肩背部(肩井、天宗)、胸部(中府、云门、缺盆)、上肢部(肩贞、外关、曲池、合谷)、下肢部(足三里、条口)。

每5天刮痧一次

(6)温针灸:

在肩前、肩髃、肩髎、肩贞、臂月需等局部腧穴针刺得气后,选用2~3个腧穴实施温针灸,艾灸条长3cm;合谷、外关采用毫针刺激,用泻法、留针30分钟。

(7)拔罐:

针灸后可在压痛点或局部腧穴加拔火罐1~3只,留罐10分钟。

若瘀滞严重可刺络拔罐:

采有用皮肤针叩刺或粗针点刺压痛点,使少量出血,再加拔火罐1~2只,留罐10mim。

(8)穴位注射:

在压痛点或局部腧穴行穴位注射,药用丹参注射液,注射至每穴2ml,每5天注射一次。

(9)TDP照射或磁热疗法:

肩部局部或针刺部位局部神灯照射或行磁热疗法,每次30分钟。

(10)中药封包治疗:

药垫沾中药敷于患者腰或腿部,外加温热蜡块封包,不热后去除,每日一次

(11)手法治疗:

推拿手法:

主要是通过手法松解肩周组织粘连,以增进活动范围。

①局部弹拨:

在肩上、肩前、肩后、肩外侧垂直于肌纤维走行方向弹拨,包括三角肌、斜方肌、冈上肌、胸肌等。

②被动运动:

包括牵引前屈、高举过头、外展外旋、后伸内旋、内收搭肩。

扳动手法:

主要用于长期治疗无效,肩关节广泛粘连,肩部僵硬,在疼痛消失而运动没有恢复的患者。

在局麻或颈丛麻醉下,施以扳动手法。

患者取仰卧位,固定肩胛骨,先使肱骨头慢慢内外旋转,再依次进行以下步骤(循序渐进,慢慢增大扳动幅度):

①前屈、外旋、上举;

②外展、外旋、上举;

③后伸、内旋、摸背。

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风寒湿型

治法:

祛风散寒,利温通络

推荐方药:

蠲痹汤加减,羌活、独活、秦艽、当归、川芎、桂枝、木香、乳香、茯苓、防风、桑枝、海风藤、灸甘草。

中成药:

大活络丹等。

2、瘀滞型

治法:

活血祛瘀;舒筋通络

推荐方药:

舒筋活血汤加减,当归、川芎、熟地、川牛膝、威灵仙、苍术、陈皮、白芍、木防已、防风、羌活、白芷、茯苓、醋元胡、生姜。

中成药:

七厘胶囊等。

3、气血虚型

治法:

补气养血,通络止痛。

推荐方药:

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黄芪、桂枝、当归、川芎、白芍、白术、细辛、秦艽、防风、灸甘草。

中成药:

归脾丸、补中益气丸等

四、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整体疗效评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制定发布,1997年第三辑)有关“肩周炎”的疗效标准:

1、治愈(临床痊愈):

肩部疼痛消失,肩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

2、显效:

肩部疼痛缓解明显,肩关节活动范围改善明显。

3、有效:

肩部疼痛基本缓解,肩关节活动范围部分改善。

4、无效:

症状无改变。

(二)评价方法

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肩凝证两大主症,帮本方案以疼痛和肩关节活动度为疗效评定的依据。

1肩部疼痛变化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AnalOgueScale,VAS)或VAT法评价患者的疼痛变化,进行积分计算。

2肩关节活动范围变化

采用《颈肩痛》(周秉文主编)推荐的肩部活动功能评定指标,即使用卷尺和旋转测量角度盘测量肩关节内旋和外旋的角度,摸背实验和摸口(耳)实验,将以上4项指标测定结果按评分标准换算。

具体见肩关节功能评定方案:

A:

肩部活动功能评定指标

内旋:

肩外展90度,达不到90度者采取最大外展。

肘屈90度,前臂旋后。

将角度盘缚于前臂背面正中,将前臂被动向中部记录肩内旋角度。

外旋:

准备如上,将前臂旋向头部,记录肩外旋的角度。

摸背:

正坐于凳上,反手用拇指端背面触及背中线,尽量向上移动,用卷尺测量指端至第七颈椎棘突之距离,以厘米计。

摸耳(口):

正坐,头保持正直,举手屈肘,经头顶摸对侧耳,记录中指尖端触及处。

 

B:

肩关节活动评分:

分数内旋(度)外旋(度)反手摸背(cm)左手摸耳

00057左耳外侧

10101052左耳

20202047左耳上方

30303042左顶部

40404037头部中线

50505032右顶部

60606027右耳上方

70707022右耳上1/3

80808017右耳中1/3

90909012右耳下1/3

注:

右手摸耳之结果将左右换即可。

C:

肩关节功能分级:

功能说明功能情况4项指标总分

0极度受限0-60

1严重受限60-120

2显著受限121-180

3中度受限181-240

4轻度受限241-300

5正常301-360

针灸科面瘫针灸诊疗规范2012

(参照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势病种诊疗规范)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针灸学》(石学敏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1)起病突然,春秋为多,常有一侧面颊、耳内、耳后完骨处的疼痛或发热。

(2)一侧面部板滞,流泪,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眼不能闭合,口角向健侧牵拉。

(3)一侧不能闭眼,鼓腮露齿等动作

(4)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五版(王维治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1)病史:

起病急,常有受凉吹风史,或有病毒感染史。

(2)表现:

一侧表情肌突然瘫痪、病侧额纹消失,眼裂不能闭合,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鼓腮吹口哨时漏气,食物易滞留于病齿颊间,可伴病侧舌前2/3味觉丧失,听觉过敏,多泪等。

(3)脑CT、MRI检查正常。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

发病15天内。

2、恢复期:

发病16天至6个月(发病半月---面肌连带运动出现)。

3、联动期和痉挛期:

发病6个月以上(面肌连带运动出现以后)。

(三)症候诊断:

1、风寒袭络证:

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兼见面部有受寒史,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2、风热袭络证:

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继发感冒发热,或咽部感染史,舌红苔黄腻。

脉浮数。

3、风痰阻络证:

突然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或面部抽搐,颜面麻木作胀,伴头重如蒙、胸闷或呕吐痰涎,舌胖大,苔白腻,脉弦滑。

4、气虚血瘀证:

口眼歪斜,眼睑闭合不全日久不愈,面肌时有抽搐,舌淡紫,苔薄白,脉细涩或细弱。

二、治疗方案

(一)、针灸治疗:

采用循经与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1、体针

(1)急性期

治法:

驱风祛邪,通经活络。

第一周:

循经取穴,取四肢和头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等穴位。

针刺0.8-1寸,百会平补平泻,风府、风池、合谷泻法,太冲补法,留针30分钟。

第二周:

循经取穴,取头部和面部外周的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健侧或双侧)等。

刺法同前,取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巨髎等,针刺0.8-1寸,留针30分钟。

随症配穴:

舌前舌前2/3味觉丧失加廉泉,听觉过敏加听宫。

(2)恢复期

治法:

活血化瘀,培补脾胃、荣肌养筋。

循经取穴、头部穴位、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局部面部外周穴位:

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等穴位。

刺法同前。

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平补平泻法,足三里、内庭补法,留针30分钟。

面部局部三线法取穴:

从神庭、印堂、水沟至承浆,这些穴位在人体面部正中线上称中线,阳白鱼腰。

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在面前旁正中一条线上称旁线;太阳下关、颊车在面部侧面的一条线上,称侧线。

始终以三条基本线上的穴位为主穴。

、随症配穴:

眼睑闭合不全取攒竹,鱼尾穴。

鼻翼运动障碍取迎香穴,刻肌运动障碍取夹承浆穴。

针刺0.5-1.5寸、平补平泻法、间断快速小幅度捻转手法,200转/分,捻针2分钟留针8分钟,重复3次,留针30分钟。

(3)联动期和痉挛期

治法:

培补肝肾、活血化瘀、舒筋养肌、息风止痉。

采用循经取穴配用局部面部三线取穴针灸治疗:

百会、风府、风池、太冲、合谷等穴位。

刺法同前。

神庭、太阳、下关、翳风、足三里、内庭,针刺0.8-1寸、神庭、太阳、下关、翳风平补平泻法,足三里、内庭补法,

若面肌跳动选行间、阳陵泉,采用泻法,若面肌萎缩则选用脾俞、三阴交穴针灸治疗,采用补法,留针30分钟,若出现倒错或联动可以采用繆刺法(即在针刺患侧的同时配合刺健侧),根据倒错或联动部位选择用太阳、下关、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巨髎、地仓、颊车等穴,还可配合艾灸或温针灸或热敏灸治疗。

随症配穴:

风寒袭络证加风池、列缺;风热袭络证加大椎曲池,风痰阻络加足三里、丰隆;气虚血瘀证加足三里、膈腧。

2、电针

适应于面肌萎软瘫痪者,一般选择阳白-太阳、下关-巨髎、颊车-地仓三对穴位。

阴极在外周,阳极在中心部。

波形为连续波,频率1-2Hz,输出强度以面肌轻微收缩为度,电针时间约30分钟。

3、灸法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者,选取太阳、下关、翳风、承浆、阳白、鱼腰、承泣、四白、地仓、颊车、印堂、巨髎、夹承浆等面部穴位,采用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温针灸、隔物灸或热敏灸等方法,每次约20分钟。

4、拔罐

适应于风寒袭络证各期患者,,采用闪火法,于每穴位区域将火罐交替吸附及拔下,约1秒钟,不断反复,持续5分钟左右,以患侧面部穴位处皮肤潮红为度,每日闪罐1次,每周3-5次,疗程以病情而定。

5、TDP或磁热治疗。

6、中药封包治疗

(二)、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

1、风寒袭络证

治法:

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方药:

麻黄细辛汤加减

麻黄熟附子细辛荆芥防风白芷藁本桂枝甘草

风热袭络证

治法:

疏风清热活血通络。

方药:

大秦艽汤加减

秦艽当归蝉蜕赤白芍金银花连翘防风板蓝根地龙生地石膏

2、风痰阻络证

3、治法:

祛风化痰,通络止痉。

方药:

牵正散加减。

白附子白芥子僵蚕全蝎防风白芷天麻胆南星陈皮

4、气虚血瘀证

治法:

益气活血,通络止痉。

方药:

补阳还五汤加减

黄芪党参鸡血藤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地龙全蝎僵蚕

(三)其他疗法

根据病情和临床实际,酌情采用红外线、微波等疗法。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美国耳鼻喉头颈外科学确立的House-Bra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H-B分级)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评定。

I级:

面部运动功能正常,没有无力及联带运动。

II级:

面部运动功能仅有轻度不对称,可能有轻度的联带运动。

III级:

有明显的不对称及明显的继发性缺陷(即并发症),但是额部有运动,额部运动的出现表示神经功能没有完全变性。

IV级:

明显不对称,没有额部运动,面部无力伴有毁容性联带运动或集团性运动。

V级:

面部仅有轻微的运动,额部没有运动,面部功能没有恢复到出现继发性缺陷。

VI级:

患面部没有任何的运动或肌张力消失。

2、中医症状疗效标准:

采用面瘫自身健侧对照评分法。

痊愈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面部运动正常,检查无异常表现。

显效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面部外观基本对称,面部运动功能仅有轻度不对称。

好转症状和体征有改善,面部不对称,外观轻度改善。

无效治疗后症状、体征无改善。

(二)、评价方法

患者进入路径第一天、30天、60天(或入院、出院,疗程结束时)分别评定House-Bra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和中医症状评分。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方案2012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1)、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2)、常发生于青壮年。

(3)、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4)、脊柱侧弯,腰生理孤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5)、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者可出现肌肉萎缩。

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腿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6)、X线摄片检六:

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消失,病变椎间盘可能变窄,相邻边缘有骨赘增生。

CT检查可显示椎问盘突出的部位及程度。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二版(胡有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

1.腿痛合并腰痛,腿痛呈典型的坐骨神经分布区域的疼痛。

  2.或有按神经分布区域的皮肤感觉障碍。

  3.直腿抬高较正常减少50%,兼或有好腿抬高试验阳性,作弓弦试验即腘窝区域指压胫神经引起肢体的远近两端的放射痛。

  4.出现四种神经体征中的两种征象(肌肉萎缩、运动无力、感觉减退和放射减弱)。

 5.与临床检查一致水平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包括椎管造影,CT检查或MRI检查等。

(二)证候诊断: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9-94)

中医证候分类:

1、血瘀证:

腰腿痛如刺,痛有定处,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旋转受限,痛处拒按。

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脉弦紧或涩。

2、寒湿证:

腰腿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及阴雨加重,肢体发凉.舌质淡,舌白或腻,脉沉紧或濡缓:

3、湿热证:

腰部疼痛,腿软无力,痛处伴有热感,遇热或雨天痛增,活动后痛减,恶热口渴,小便短赤。

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

4、肝肾亏虚:

腰酸痛,腿膝乏力,劳累更甚,卧则减轻。

偏阳虚考面色恍白,手足不温,少气懒言,腰腿发凉,或有阳萎、早泄,妇女带下清稀,舌质淡,脉沉细。

偏阴虚者,咽干口渴,面色潮红,倦怠乏力,心烦失眠,多梦或有遗精,妇女带下色黄味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三)病理分型:

1、单侧椎间盘突出:

下腰痛伴一侧卜肢放射痛,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病变椎间盘患侧椎旁压涌,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CT检查:

椎间盘向椎管一侧突出;

2、双侧椎间盘脱出:

下腰痛,伴双侧下肢放射痛,腰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病变椎间盘两侧椎旁均有压痛,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双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CT检查:

椎间盘肉左右突出,并可见游离块:

3、中央型椎间盘脱出:

除出现腰腿痛的症状外,还可出现会阴部麻木和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马尾神经压迫症。

CT检查:

椎间盘向正中方向突出;

4、上下型椎间盘脱出:

大部分患者仅有腰痛症状,X光检查病变椎间盘可见Schmori结节。

二、治疗方法

(一)常规针刺疗法,采用循经与腰部局部取穴。

腰部选穴:

腰夹脊、腰阳关、气海俞、肾俞、大肠俞、

太阳经:

大腿或小腿后侧疼痛患者选用足太阳经穴位:

会阳、殷门、委中、承山、昆仑。

少阳经:

大腿或小腿外侧疼痛患者选用足太阳经穴位:

环跳、风市、阳陵泉、绝骨。

阳明经:

大腿或小腿前侧疼痛患者选用足阳明经穴位:

梁丘、足三里、丰隆。

随证加减:

血瘀证配血海、三阴交:

寒湿证配命门、肾俞、关元:

湿热证配大椎、曲池、阴陵泉:

肝肾亏虚配肝俞、肾俞、太溪、太冲。

诸穴均取患侧,针刺0.5-1.5寸、平补平泻法、间断快速小幅度捻转手法,留针20分钟。

每日治疗一次。

(2)中医定向透药治疗:

选用中药离子导入治疗仪。

采用两对电极(带有直径为5厘米的电极板)加沾有药液的药垫分别粘贴连接患者双侧腰夹脊,刺激30分钟,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日治疗一次。

(3)电针刺激:

选用G6805-2型电针仪。

施泻法或平补平泻。

得气后腰夹脊、气海俞(或大肠俞),两组穴位使用电针刺激,下肢穴位选一组分别接电针,刺激参数为密波(100Hz)、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

(4)中药封包治疗:

药垫沾中药敷于患者腰或腿部,外加温热蜡块封包,不热后去除,每日一次。

(5)温针灸:

在腰腿部腧穴针刺得气后,选用2~3个腧穴实施温针灸,艾灸条长3cm;每日一次。

(6)拔罐:

针灸后可在压痛点或局部腧穴加拔火罐1~3只,留罐10分钟。

若瘀滞严重可刺络拔罐:

采有用皮肤针叩刺或粗针点刺压痛点,使少量出血,再加拔火罐1~2只,留罐10mim。

(7)穴位注射:

在压痛点或循经腧穴行穴位注射,药用丹参注射液,注射至每穴2ml,每5天注射一次。

(8)牵引治疗:

采用电动牵引床卧位骨盆牵引,牵引力为体重的30-50%,每日一次。

每次20-30分钟。

(9)TDP照射或磁热治疗:

肩部局部或针刺部位局部神灯照射或磁热治疗,每次20分钟。

(10)推拿治疗:

推拿手法:

主要通过手法放松腰腿部肌肉、局部按揉治疗等。

旋转复位法:

选用脊柱定点复位法或腰部斜扳法调整腰椎位置。

三、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血瘀证:

治法: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

身痛逐瘀汤加减;秦艽3克川芎6克桃仁9克红花9克甘草6克羌活3克没药6克当归9克灵脂6克(炒)香附3克牛膝9克地龙6克(去土)

2、寒湿证:

治法:

温经散寒,除湿止痛

方药:

肾着汤加味;炙甘草、炮干姜、茯苓、白术 

3湿热证:

治法:

清利湿热,通络止痛

方药:

四妙丸加减。

苍术,牛膝,黄柏(盐炒),薏苡仁。

4肝肾亏虚

治法:

滋补肝肾,舒筋通络

方药:

金匮肾气丸加减。

干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简洁抽象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