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数位参考资料库醉翁亭记.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5511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0.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数位参考资料库醉翁亭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语文数位参考资料库醉翁亭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语文数位参考资料库醉翁亭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语文数位参考资料库醉翁亭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语文数位参考资料库醉翁亭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数位参考资料库醉翁亭记.docx

《语文数位参考资料库醉翁亭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数位参考资料库醉翁亭记.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数位参考资料库醉翁亭记.docx

语文数位参考资料库醉翁亭记

《醉翁亭记》参考资料目录

壹、作者参考资料

一、宋史卷三百十九列传第七十八欧阳修传

二、欧阳修轶事汇编

三、祭欧阳文忠公文      王安石

四、祭欧阳少师文      曾 巩

五、有关欧阳修的咏史诗

六、有关欧阳修的对联

贰、课文参考资料

一、《醉翁亭记》集评

二、题滁州醉翁亭      欧阳修

三、寄题滁州醉翁亭      宋‧梅尧臣

四、醉翁亭      明‧戴瑞卿

五、游醉翁亭      明‧王世贞

六、游醉翁亭      清‧陆宝书

七、游醉翁亭(二首)      清‧王赐魁

八、雨过醉翁亭      清‧王士祯

九、游醉翁亭      清‧胥庭清

参、相关文章参考资料

一、五代史记一行传叙      欧阳修

二、送徐无党南归序      欧阳修

三、朋党论      欧阳修

四、纵囚论      欧阳修

五、相州昼锦堂记      欧阳修

六、丰乐亭记      欧阳修

七、秋声赋      欧阳修

八、泷冈阡表      欧阳修

九、喜雨亭记      苏 轼

十、超然台记      苏 轼

十一、黄州快哉亭记      苏 辙

十二、欧阳修词选

十三、欧阳修名句辑要

高中语文

《醉翁亭记》参考资料

壹、作者参考资料

一、宋史卷三百十九列传第七十八欧阳修传回首页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

四岁而孤,母郑,守节自誓,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书。

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及冠,嶷然有声。

宋兴且百年,而文章体裁,犹仍五季余习。

锼刻骈偶,淟涊弗振,士因陋守旧,论卑气弱。

苏舜元、舜钦、柳开、穆修辈,咸有意作而张之,而力不足。

修游随,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

苦志探赜,至忘寝食,必欲并辔绝驰而追与之并。

举进士,试南宫第一,擢甲科,调西京推官。

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游,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冠天下。

入朝,为馆阁校勘。

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

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

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干德令、武成节度判官。

仲淹使陕西,辟掌书记。

修笑而辞曰:

“昔者之举,岂以为己利哉?

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

”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

庆历三年,知谏院。

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

每进见,帝延问执政,咨所宜行。

既多所张弛,小人翕翕不便。

修虑善人必不胜,数为帝分别言之。

初,范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曰“党人”。

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论》以进。

其略曰:

“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臣谓小人无朋,惟君子则有之。

小人所好者利禄,所贪者财货,当其同利之时,暂相党引以为朋者,伪也。

及其见利而争先,或利尽而反相贼害,虽兄弟亲戚,不能相保,故曰小人无朋。

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以之修身,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故曰:

惟君子则有朋。

纣有臣亿万,惟亿万心,可谓无朋矣,而纣用以亡。

武王有臣三千,惟一心,可谓大朋矣,而周用以兴。

盖君子之朋,虽多而不厌故也。

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修论事切直,人视之如仇,帝独奖其敢言,面赐五品服。

顾侍臣曰:

“如欧阳修者,何处得来?

”同修起居注,遂知制诰。

故事,必试而后命,帝知修,诏特除之。

奉使河东。

自西方用兵,议者欲废麟州以省馈饷。

修曰:

“麟州天险不可废,废之,则河内郡县,民皆不安居矣。

不若分其兵,驻并河内诸堡,缓急得以应援,而平时可省转输,于策为便。

”由是州得存。

又言:

“忻、代、岢岚多禁地废田,愿令民得耕之,不然,将为敌有。

”朝廷下其议,久乃行,岁得粟数百万斛。

凡河东赋敛过重民所不堪者,奏罢十数事。

使还,会保州兵乱,以为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

陛辞,帝曰:

“勿为久留计,有所欲言,言之。

”对曰:

“臣在谏职得论事,今越职而言,罪也。

”帝曰:

“第言之,毋以中外为间。

”贼平,大将李昭亮、通判冯博文私纳妇女,修捕博文系狱,昭亮惧,立出所纳妇。

兵之始乱也,招以不死,既而皆杀之,胁从二千人,分隶诸郡。

富弼为宣抚使,恐后生变,将使同日诛之,与修遇于内黄,夜半,屏人告之故。

修曰:

“祸莫大于杀已降,况胁从乎?

既非朝命,脱一郡不从,为变不细。

”弼悟而止。

方是时,杜衍等相继以党议罢去,修慨然上疏曰:

“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而不闻其有可罢之罪。

自古小人谗害忠贤,其说不远。

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欲动摇大臣,必须诬以颛权。

其故何也?

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则未为小人之利;欲尽去之,则善人少过,难为一一求瑕,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

至如自古大臣,已被主知而蒙信任,则难以他事动摇,唯有颛权是上之所恶,必须此说,方可倾之。

正士在朝,群邪所忌;谋臣不用,敌国之福也。

今此四人一旦罢去,而使群邪相贺于内,四夷相贺于外,臣为朝廷惜之。

”于是邪党益忌修,因其孤甥张氏狱傅致以罪,左迁知制诰、知滁州。

居二年,徙扬州、颍州。

复学士,留守南京,以母忧去。

服除,召判流内铨,时在外十一年矣。

帝见其发白,问劳甚至。

小人畏修复用,有诈为修奏,乞澄汰内侍为奸利者。

其群皆怨怒,谮之,出知同州,帝纳吴充言而止。

迁翰林学士,俾修《唐书》。

奉使契丹,其主命贵臣四人押宴,曰:

“此非常制,以卿名重故尔。

知嘉祐二年贡举。

时士子尚为险怪奇涩之文,号“太学体”,修痛排抑之,凡如是者辄黜。

毕事,向之嚣薄者伺修出,聚噪于马首,街逻不能制;然场屋之习,从是遂变。

加龙图阁学士、知开封府,承包拯威严之后,简易循理,不求赫赫名,京师亦治。

旬月,改群牧使。

《唐书》成,拜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

修在翰林八年,知无不言。

河决商胡,北京留守贾昌朝欲开横壠故道,回河使东流。

有李仲昌者,欲导入六塔河,议者莫知所从。

修以为:

“河水重浊,理无不淤,下流既淤,上流必决。

以近事验之,决河非不能力塞,故道非不能力复,但势不能久耳。

横壠功大难成,虽成将复决。

六塔狭小,而以全河注之,滨、棣、德、博必被其害。

不若因水所趋,增堤峻防,疏其下流,纵使入海,此数十年之利也。

”宰相陈执中主昌朝,文彦博主仲昌,竟为河北患。

台谏论执中过恶,而执中犹迁延固位。

修上疏,以为“陛下拒忠言,庇愚相,为圣德之累”。

未几,执中罢。

狄青为枢密使,有威名,帝不豫,讹言籍籍,修请出之于外,以保其终,遂罢知陈州。

修尝因水灾上疏曰:

“陛下临御三纪,而储宫未建。

昔汉文帝初即位,以群臣之言,即立太子,而享国长久,为汉太宗。

唐明宗恶人言储嗣事,不肯早定,致秦王之乱,宗社遂覆。

陛下何疑而久不定乎?

”其后建立英宗,盖原于此。

五年,拜枢密副使。

六年,参知政事。

修在兵府,与曾公亮考天下兵数及三路屯戍多少、地理远近,更为图籍。

凡边防久缺屯戍者,必加搜补。

其在政府,与韩琦同心辅政。

凡兵民、官吏、财利之要,中书所当知者,集为总目,遇事不复求之有司。

时东宫犹未定,与韩琦等协定大议,语在《琦传》。

英宗以疾未亲政,皇太后垂帘,左右交构,几成嫌隙。

韩琦奏事,太后泣语之故。

琦以帝疾为解,太后意不释,修进曰:

“太后事仁宗数十年,仁德着于天下。

昔温成之宠,太后处之裕如;今母子之间,反不能容邪?

”太后意稍和,修复曰:

“仁宗在位久,德泽在人。

故一日晏驾,天下奉戴嗣君,无一人敢异同者。

今太后一妇人,臣等五六书生耳,非仁宗遗意,天下谁肯听从。

”太后默然,久之而罢。

修平生与人尽言无所隐。

及执政,士大夫有所干请,辄面谕可否,虽台谏官论事,亦必以是非诘之,以是怨诽益众。

帝将追崇濮王,命有司议,皆谓当称皇伯,改封大国。

修引《丧服记》,以为:

“‘为人后者,为其父母服。

’降三年为期,而不没父母之名,以见服可降而名不可没也。

若本生之亲,改称皇伯,历考前世,皆无典据。

进封大国,则又礼无加爵之道。

故中书之议,不与众同。

”太后出手书,许帝称亲,尊王为皇,三夫人为后。

帝不敢当。

于是御史吕诲等诋修主此议,争论不已,皆被逐。

惟蒋之奇之说合修意,修荐为御史,众目为奸邪。

之奇患之,则思所以自解。

修妇弟薛宗孺有憾于修,造帷薄不根之谤摧辱之,辗转达于中丞彭思永,思永以告之奇,之奇即上章劾修。

神宗初即位,欲深谴修。

访故宫臣孙思恭,思恭为辨释,修杜门请推治。

帝使诘思永、之奇,问所从来,辞穷,皆坐黜。

修亦力求退,罢为观文殿学士、刑部尚书、知亳州。

明年,迁兵部尚书、知青州,改宣徽南院使、判太原府。

辞不拜,徙蔡州。

修以风节自持,既数被污蔑,年六十,即连乞谢事,帝辄优诏弗许。

及守青州,又以请止散青苗钱,为安石所诋,故求归愈切。

熙宁四年,以太子少师致仕。

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忠。

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

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

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

“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

”自尔,遇事不敢忽也。

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

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

或问:

“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

”曰:

“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

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修幼失父,母尝谓曰: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吾问之,则曰:

‘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

’吾曰:

‘生可求乎?

’曰:

‘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

’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

”修闻而服之终身。

为文天才自然,丰约中度。

其言简而明,信而通,引物连类,折之于至理,以服人心。

超然独骛,众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师尊之。

奖引后进,如恐不及,赏识之下,率为闻人。

曾巩、王安石、苏洵、洵子轼、辙,布衣屏处,未为人知,修即游其声誉,谓必显于世。

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好古嗜学,凡周、汉以降金石遗文、断编残简,一切掇拾,研稽异同,立说于左,的的可表证,谓之《集古录》。

奉诏修《唐书》纪、志、表,自撰《五代史记》,法严词约,多取《春秋》遗旨。

苏轼叙其文曰:

“论大道似韩愈,论事似陆贽,记事似司马迁,诗赋似李白。

”识者以为知言。

子发字伯和,少好学,师事安定胡瑗,得古乐锺律之说,不治科举文词,独探古始立论议。

自书契以来,君臣世系,制度文物,旁及天文、地理,靡不悉究。

以父恩,补将作监主簿,赐进士出身,累迁殿中丞。

卒,年四十六。

苏轼哭之,以谓发得文忠公之学,汉伯喈、晋茂先之流也。

中子棐字叔弼,广览强记,能文词。

年十三时,见修着《鸣蝉赋》,侍侧不去。

修抚之曰:

“儿异日能为吾此赋否?

”因书以遗之。

用荫,为秘书省正字,登进士乙科,调陈州判官,以亲老不仕。

修卒,代草遗表,神宗读而爱之,意修自作也。

服除,始为审官主簿,累迁职方员外郎、知襄州。

曾布执政,其妇兄魏泰倚声势来居襄,规占公私田园,强市民货,郡县莫敢谁何。

至是,指州门东偏官邸废址为天荒,请之。

吏具成牍至,棐曰:

“孰谓州门之东偏而有天荒乎?

”却之。

众共白曰:

“泰横于汉南久,今求地而缓与之,且不可,而又可却邪?

”棐竟持不与。

泰怒,谮于布,徙知潞州,旋又罢去。

元符末,还朝。

历吏部、右司二郎中,以直秘阁知蔡州。

蔡地薄赋重,转运使又为覆折之令,多取于民,民不堪命。

会有诏禁止,而佐吏惮使者,不敢以诏旨从事。

棐曰:

“州郡之于民,诏令苟有未便,犹将建请。

今天子诏意深厚,知覆折之病民,手诏止之。

若有惮而不行,何以为长吏?

”命即日行之。

未几,坐党籍废,十余年卒。

论曰:

“三代而降,薄乎秦、汉,文章虽与时盛衰,而蔼如其言,晔如其光,皦如其音,盖均有先王之遗烈。

涉晋、魏而弊,至唐韩愈氏振起之。

唐之文,涉五季而弊,至宋欧阳修又振起之。

挽百川之颓波,息千古之邪说,使斯文之正气,可以羽翼大道,扶持人心,此两人之力也。

愈不获用,修用矣,亦弗克究其所为,可为世道惜也哉!

二、欧阳修轶事汇编回首页

龙衮着《江南野录》,云欧阳观义行颇腆,先出其妇,有子随母所育。

及登科,其子诣之,待以庶人。

然卒赖其收葬焉。

观乃文忠父。

文忠自识其父墓,初无出母之玷。

衮与文忠为乡曲,岂非平昔有宿憾,与夫祈望不至云尔,不可不为之辩。

以上王明清《挥麈后录》语。

按欧公《泷冈阡表》,以熙宁二年立,而云既葬之六十年,逆数之葬时,公才四岁耳。

表内虽不见出妇事,然以志考之,按此所谓志,即欧公识父墓之文,《挥麈录》已载之。

观年五十九卒官,而郑夫人年二十九,必非元配。

盖观已出妇,其子固难言之。

欧公撰《族谱》云观二子,此下似脱去修昞二字。

昞当是前妇之子,所谓卒赖以葬者也。

文忠后任昞之子嗣立为庐陵尉,见《焚黄祭文》。

又文忠贬滁州,谢上表云:

“同母之亲惟有一妹。

”足见昞为前母之子无疑。

仲言欲为欧公讳之,其意甚美,然非事实。

《旧闻证误》

永叔梦为鸜鹆飞在树上,意甚快悦,闻榆荚香特异。

永叔尝自言上有一兄,未晬而卒,母哭之恸。

梦神人别以一子授之,白毫满身。

母既娠,白毫无数,永叔生,毛渐脱落。

孔平仲《谈苑》按公生于绵州。

欧阳文忠尝云:

“少时有僧相我,耳白于面,名满天下,脣不着齿,无事得谤。

”其言颇验。

耳白于面,众所共见,脣不着齿,余不敢问,不知何如也。

《东坡志林》《仇池笔记》同

晏元献知贡举,出《司空掌舆地之图赋》。

既而举人上请,皆不契元献之意。

最后一目眊瘦弱少年,独于帘前上请云:

“据赋题出《周礼‧司空》,郑康成《注》云:

如今之司空掌舆地图也,若周司空不止掌舆地之图而已。

若如郑说,今司空掌舆地之图也,汉司空也,不知做周司空与汉司空也?

”元献微应曰:

“今一场惟贤一人识题,正谓汉司空也。

”少年举人欧阳修也,是榜为省元。

《默记》

王拱辰榜是时欧公为省元。

有李郎中忘其名,是年赴试南宫,将近省试,忽患疫气昏愦,同试相迫,勉扶疾以入。

既而疾作,凭案上困睡,殆不知人。

已过午,忽有人掖下触之,李惊觉,乃邻座也。

问所以不下笔之由,李具言其病,其人曰:

“科场难得,已至此,切勉强。

”再三言之,李试下笔,颇能运思。

邻座者见李能属文甚喜,因尽说赋内当用之事,及将己卷子拽过铺在李案上,云:

“某乃国学解元欧阳修,请公持拽回互尽用之不妨。

”李见开怀若此,颇觉成篇,至于诗亦然。

是日程试半是欧卷,李大感激,遂觉病去。

二场亦复如此。

榜出,欧公作魁,李亦上列。

后李于家庙之旁,画欧公像,事之如父母,以获禄位皆公力也。

李尝与先祖同官,引先祖至影堂观之。

先祖先公每言此,以为世之场屋虚诞,以相忌嫉者戒。

《默记》

王懿恪拱辰与欧阳公同年进士,文忠自监元省元赴廷试,锐意魁天下。

明日,当唱名,夜备新衣一袭,拱辰辄先衣以入,文忠怪焉。

懿恪笑曰:

“为状元者当衣此。

”至唱名果第一。

后懿恪、文忠同为薛简肃公壻。

懿恪先娶文忠夫人之姊,再娶其妹,故文忠有“旧女壻为新女壻,大姨夫作小姨夫”之戏。

《邵氏闻见录》按原文谓文忠先娶懿恪夫人之姊,再娶其妹。

以下又谓文忠有诗语之戏云云。

文义本不可通,《薛简肃墓志》明载两女适王,一女适欧,若将原文文忠懿恪四字,上下互易,则事实既符,文义亦顺,当是刊本偶误。

而明以后诸说部,遂误以娶姊为欧公事,兹特订正,以符事实。

文忠与懿恪虽友壻而心少之。

文忠为参政时,吏拟进拱辰仆射,文忠曰:

“仆射宰相官也,王拱辰非曾任宰相。

”以至拜宣徽使,终身不至执政。

盖懿恪主吕文靖,文忠主范文正,其党不同云。

《邵氏闻见录》

公为西京留守推官时,尝与尹师鲁诸人游嵩山,见藓香成文有“神清之洞”四字,他人莫见。

《避暑录话》

欧阳文忠任河南推官,亲一妓。

时先文僖罢政为西京留守,梅圣俞、谢希深、尹师鲁同在幕下。

一日宴于后园,客集,欧与此妓不至。

移时方来,在座相视以目,公责妓云:

“末至何也?

”妓云:

“中暑往凉堂睡着,觉失金钗犹未见。

”公曰:

“若得欧推官一词,当为偿汝。

”欧即席云: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破荷声。

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遍,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栖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

水晶双枕,傍有堕钗横。

”坐皆称善,遂命妓满酌赏欧,而令公库偿钗,戒欧公当少戢。

不惟不恤,翻以为怨,后修《五代史》、《十国世家》,痛毁吴越。

又于《归田录》说文僖数事,皆非美谈。

《钱氏私志》

欧阳永叔作校勘时,梦入一庙,于庭下谒神,丁元珍同列,而元珍在上,庙前有石马无一耳。

后责夷陵,元珍为判官,同谒黄牛庙,元珍职在县令上,庙前有石马无一耳,如昔所梦。

孔平仲《谈苑》《东坡集‧书欧公黄牛庙诗后》略同。

欧阳文忠,庆历末夜泊采石渡。

舟人鼾睡,潮至月黑,公灭烛方寝。

微闻呼声曰:

“去未?

”舟尾答曰:

“有参政宿此,不可擅去。

斋料幸为携至。

”公私念曰:

“舟尾逼浦,且无从人,必鬼也。

”通夜不寐。

五更闻岸上猎猎驰骤声,舟尾呼曰:

“斋料幸见还。

”岸上且行且答曰:

“道场不净,竟无所得。

”公异之。

后日游金山与长老瑞新语此事,惊曰:

“某夜有施主设水陆,携室人至,方拜,忽乳一子。

俄腥风灭烛,一众尽恐,乃公宿采石之夜也。

”后公果参大政。

《冷斋夜话》《闲窗括异志》同

欧阳公云:

“吾昔贬官彝陵,方壮年未厌学。

欲求《史》《汉》一观,公私无有,因取架间陈年公牍,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违法狥情,灭情害义,无所不有。

彝陵荒远僻小,尚如此,天下固可知也!

当时仰天誓心,自尔遇事不敢忽。

”《能改斋漫录》

欧阳文忠自舘下谪夷陵令,移光化军干德县。

知军张询,河北人,不能知文忠,待以常礼。

后二年,询移知清德军,文忠自龙图阁学士为河北都转运使,询乃部属。

初迎见文忠于郊外,虽负恐惕,犹敛板操北音曰:

“龙图久别安乐,诸事且望揜恶扬善。

”文忠知其朴野,亦笑之而已。

《东轩笔录》

欧公与王禹玉、范忠文同在禁林。

故事,进春帖子,自皇后贵妃以下诸閤皆有。

是时温成薨未久,词臣阙而不进。

仁宗不怿,诸公闻之惶骇,禹玉、忠文仓卒作不成。

公徐曰:

“某有一首,但写进本时偶忘之耳。

”乃取小笺自录其诗曰:

“忽闻海上有仙山,烟锁楼台日月闲,花下玉容长不老,只应春色胜人间。

”既进,上大喜。

禹玉拊公背曰:

“君文章真含香丸子也。

”《曲洧旧闻》

欧公庆历间为谏官,大忤权贵。

未几,以龙图阁学士为河北都运。

公在河北,职事甚振,无可中伤。

会公甥张氏,幼孤鞠育于家。

嫁姪晟,晟自虔州司户罢,以仆陈谏同行,而张与谏通。

按《行营杂录》云,晟之官至宿州,赴郡宴归,而失其舟,至京师捕得之,开封府勘事,梢人与晟妾通,晟妻知,欲笞之,反为妾诱,并与梢人通,与此异。

事发,鞠于开封府右军巡院。

张惧罪,且图自解免,其语皆引公未嫁时事,词多丑异。

军巡判官孙揆止劾张与谏通事,不复支蔓。

宰相闻之怒,再命太常博士苏安世勘之。

遂尽周张前后语案,又差王昭明监勘。

盖以公前事欲令释憾也。

公为河北转运,令内侍王昭明同往,相度河事,公言侍从出使,故事无内侍同行,臣实耻之。

朝廷从之。

昭明至狱,见安世所勘案牍,骇曰:

“昭明在官家左右,无三日不说欧阳修。

今省判所勘,乃迎合宰相意,加以大恶,异日昭明喫剑不得。

”按《厚德录》云:

狱不成,苏云,不如锻鍊。

昭明曰:

上令某监勘,止欲尽公道耳,锻鍊何等语耶?

安世闻之大惧,竟不敢易揆所勘,但劾欧公用张氏资买田产立户事。

落知制诰,知滁州。

《默记》《钱氏私志》云:

欧为人言其盗甥表云:

丧厥夫而无托,携孤女以来归。

张氏此时年方七岁,内翰伯见而笑曰:

年七岁,正簸钱时也。

欧词云:

江南柳,叶小未成阴。

人为丝轻那忍折,莺怜枝嫩不堪吟,留取待春深。

十四五,闲抱琵琶寻,堂上簸钱堂下走,恁时相见已留心,何况到如今。

欧知贡举时,落第举人作《醉蓬莱》以讥,词极丑诋。

欧公闲居汝阴时,一妓甚颖,文忠歌词尽记之,筵上戏约,他年当来作守。

后数年,公自维扬果移汝阴,其人已不复见矣。

视事之明日,饮同官湖上,种黄杨树子,有诗留题撷芳亭云:

“柳絮已将春色去,海棠应恨我来迟。

”后三十年东坡作守,见诗笑曰:

“杜牧之绿树成阴之句耶?

”《侯鲭录》

欧阳文忠公在扬州,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

堂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真、润、金陵三州隐隐若可见。

公每暑时辄凌晨携客往游,遣人走邵伯取荷花千余朵,插百许盆。

与客相间,遇酒行,即遣妓取一花传客,以次摘其叶尽处以饮酒,往往侵夜,载月而归。

余绍圣初始登第,尝以六七月之间馆于此堂。

是岁大暑,环堂左右老木参天,后有竹千余竿,大如椽,不复见日色。

寺有一僧,年八十余,及见公,犹能道公时事甚详。

《避暑录话》

扬州蜀冈上大明寺平山堂,欧阳文忠手植柳一株,人谓之欧公柳。

公词所云“手种堂前杨柳,别来几度春风”者。

薛嗣昌作守,亦种一株,自榜曰薛公柳。

人莫不嗤之。

嗣昌既去,为人伐之。

《墨庄漫录》政和中唐恪守滁,作亭曰同醉,自作记。

大书刻石,见《却埽编》

文元贾公守北都。

欧阳永叔使北还,公预戒官妓办词以劝酒,妓唯唯。

复使都厅召而嘱之,妓亦唯唯。

公怪叹,以为山野。

既讌,妓奉觞歌以为寿,永叔把盏侧听,每为引满,公复怪之。

召问所歌,皆欧词也。

《后山谈丛》

大臣有少时虽修谨,然性亦通脱,有数小词行于世。

庆历间,签书滑州节度判官,行县至韦城,饮于县令家,复以邑娼自随。

逮晓畏人知,以金钗赠娼,期以缄口,亦终不能祕也。

嘉祐间,大臣为馆职,奉使契丹,归语同舍吴奎曰:

“世言雨逢甲子则连阴,信有之。

昨使契丹至长垣,往来无不沾湿。

”长文戏曰:

“长垣逢甲子,可对韦县赠庚申也。

”大臣终无悔恨。

《隐居诗话》按此诋欧公也。

考其历官奉使,皆合。

公平生不甚留意《礼经》,自云修何尝读《仪礼》。

偶一日至子弟书院,几间见之,因取读,见“为人后者为其父齐衰杖期”云云,其言与修意合,由是破诸异议。

《名臣言行录》

英宗之丧,欧公于衰絰之下,服紫地皂花紧丝袍入临,刘庠奏乞贬责,上遣使语公,使易之,公拜伏面谢。

《名臣言行录》

士大夫以濮议不正,咸疾欧阳修,有谤其私从子妇者。

御史中丞彭思永、殿中侍御史蒋之奇,承流言劾奏之。

之奇仍伏于上前,不肯起。

诏二人具语所从来,皆无以对,俱坐谪官。

先是之奇盛称濮议之是以媚修,由是荐为御史,既而攻修,修寻亦外迁。

其上谢表曰:

“未干荐祢之墨,已弯射羿之弓。

”《涑水纪闻》

熙宁初欧公在政府,言官诬其私子妇吴氏,惟冲卿以己女尝辨于文疏,余无一言为明其诬蔑。

《珍席放谈》

欧阳在政府日,台官以闺阃诬讪之。

公上章力乞辨明,神宗手诏赐公曰:

“春寒安否?

前事朕已累次亲批出,诘问因依从来,要卿知。

”又诏曰:

“春暖久不相见,安否?

数日来以言者污卿以大恶。

朕晓夕在怀,未尝舒释。

故累次批出,再三诘问其从来事状,迄无以报。

前日见卿文字要辨明,遂自引过。

今日已令降出,仍出榜朝堂,使内外知为虚妄。

事理既明,人言亦塞,卿直起视事如初,毋恤前言。

”又涂去塞字,改作释字。

宸翰今藏公家。

《独醒杂志》

嘉祐二年,余与端明韩子华、翰长王禹玉、侍读范景仁、龙图梅公仪,同知礼部贡举,辟梅圣俞为小试官。

凡锁院五十日,六人相与唱和,为古律歌诗一百七十余篇,集为三卷。

禹玉,余为校理时武成王庙所辟进士也。

至此新入翰林,与余同院,又同知贡举,故禹玉赠余云:

“十五年前出门下,最荣今日预东堂。

”余答云:

“昔时叨入武成宫,曾看挥毫气吐虹。

梦寐闲思十年事,笑谈今日一樽同。

喜君新试黄金带,顾我宜为白发翁。

”天圣间,余举进士,国学南省皆忝第一人。

其后景仁相继亦然,故景仁赠余云:

“淡墨题名第一人,孤生何幸继前尘。

”圣俞自天圣间与余为诗友,余尝赠以《蟠桃诗》,有韩孟之戏,故至此赠余诗云:

“犹喜共量天下士,亦胜东野亦胜韩。

”子华笔力豪赡,公仪文思温雅,皆劲敌也。

前此为南宫试官者多窘束制条,不少放怀,余六人懽然相得,长篇险韵,众制交作,笔吏疲于写录,僮史奔走往来,更相酬酢,往往烘堂绝倒,自谓一时盛事,前此未有也。

《归田录》

至和嘉祐间,场屋举子为文奇涩,读或不能成句。

欧公力欲革其弊,既知贡举,凡文涉雕刻者,皆黜之。

时范景仁、王禹玉、梅公仪等同事,而梅圣俞为参详官。

未引试前,唱酬诗极多,文忠诗: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最为警策。

圣俞有“万蚁战时春日煖,五星明处夜堂深”,亦为诸公所称。

及发榜,平日有声如刘煇辈皆不与选,士论颇汹汹,以为主司耽酬唱,不暇详考校,且以五星自比,而以我曹为蚕蚁,因造为丑语。

自是礼闱不复敢作诗,终元丰末几三十年。

元祐初,虽稍稍为之,要不如前日之盛。

然是榜得苏子瞻为第二人,子由与曾子固皆在选,亦不可谓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