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5261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9.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八年级下册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炽热(chì)稽首(qǐ)入场券(quàn)颔首低眉(hán)

B.禁锢(gù)逃窜(cuàn)文绉绉(zhōu)众目睽睽(kúi)

C.酷肖(xiào)绯红(fēi)解剖学(pōu)即物起兴(xìng)

D.荷戟(hé)缄默(jiàn)庶祖母(shù)随机应变(yì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蓬蒿秫秸杆粗制滥造黯然失色

B.迷罔绊脚石家徒四壁诚惶诚恐

C.褪尽有嚼头顾名思义不容置疑

D.籍贯城隍庙长嘘短叹众说纷纭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面对这让人叹为观止的舌尖上的浪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中国式盛宴”。

B.在读书汇报会上,李文文同学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

C.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的飞机乘客愿意牺牲舒适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服务。

B.由于这篇文章,使我们认识到吸烟的害处有多大。

C.我国大部分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十分广阔。

D.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了解、研究传统文化。

5.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中的赵云让人印象深刻,尤其是“长坂坡大战”中,他七进七出曹军阵营,救出幼主刘禅,逃至长坂桥处,他冲杀追击至此的曹军时大喝一声,竟将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其忠义和勇猛可见一斑。

B.“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

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

C.《海底两万里》构思巧妙,情节惊险。

它主要讲述了贪婪的尼摩船长为了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乘坐“诺第留斯号”潜艇在海底探险、寻找沉船宝藏的故事。

D.《海底两万里》作者是英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被誉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二、(共2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6~8题。

(每小题2分,共6分)

嗟夫!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

微斯人,吾谁与归?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是进亦忧以是人多以书假余斯是陋室

B.吾谁与归云归而岩穴暝女有归

C.不以物喜以其境过清以中有足乐者

D.古仁人之心居庙堂之高食之不能尽其材

7.对“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翻译恰当的一项是()

A.我尝试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有的人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行为。

B.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内心,有时候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

C.我尝试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内心,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行为。

D.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

8.下列对文段理解有误的一项()

A.“古仁人之心”的内涵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这段话主要采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抒发了作者旷达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

C.“微斯人,吾谁与归”一方面表达了作者希望滕子京具有古仁人之心,志存高远;另一方面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愿与古仁人同道的旷达胸襟和远大抱负以及对滕子京遭贬谪的慰勉。

D.作者巧妙地用两个反问句来逐层深入地阐明观点,点明主旨。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短文,完成9~11题。

(每小题2分,共6分)

徙木偾表

商鞅变秦法,恐民不信,乃募民徙三丈之木而予五十金。

有一人徙之,辄予金,乃下令。

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令于邑中曰:

“有人能偾表者,仕之长大夫。

”民相谓曰:

“此必不信。

”有一人曰:

“试往偾表,不得赏而已,何伤?

”往偾表,来谒吴起,起仕之长大夫。

自是之后,民信起之赏罚。

予谓鞅本魏人,其徙木示信,盖以效起,而起之事不传。

(选自《容斋随笔》作者洪迈)

【注释】①徙:

搬迁。

偾(fèn)表:

放倒标帜。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有一人徙之,辄予金() 

(2)来谒吴起(   )

10.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画两处)

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

11.商鞅徙木和吴起偾表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三)诗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2~13题。

(每小题3分,共6分)

田园乐(其四)

唐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

松高貌。

②衣冠:

士大夫的穿戴。

 

12.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

13.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四)名句名篇默写

14.补写出下列句子的上句或者下句。

(每题1分,共7分)

A.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B.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C.,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

D.安得广厦千万间,,风雨不动安如山。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E.,坐看云起时。

(王维《终南别业》)

F.,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范仲淹《苏幕遮》)

G.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三、(共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8题。

(共12分)

(一)“低头族”,你错过了什么

①好莱坞动画大片《机器人总动员》中,描述了公元2700年人们的生活:

那时的人类文明高度发达,但由于过度依赖智能设备,人们都变成四体不勤的大胖子,每时每刻面对的只有一个支在他们眼前的电脑屏幕。

除了低下头和屏幕对话,他们不懂得如何与其他人交流,甚至离开屏幕就几乎无法生存。

他们就是传说中的“低头族”。

②事实上,当下世界各地智能手机普及之处,公交车上、工作会议上、课堂上、餐桌上,甚至驾车时,总有很多“低头族”:

他们低着头,手里拿着手机或是平板电脑,手指在触摸屏上来回滑动,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对身边的世界漠不关心。

③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

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33%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

超过九成人离不开手机。

智能手机带来的负面作用,现在就已经开始显现了。

④发表在《验光和视觉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人们通过手机阅读文本信息或上网时,眼睛会比手里拿着一本书或一张报纸离得更近,这意味着,眼睛聚焦手机图文更费劲,更容易导致头痛和双眼疲劳等问题。

⑤长时间使用智能手机,会导致眼部结膜血管充血,甚至出现刺痛、流泪、畏光等症状。

而长期低头看手机还会引起颈椎问题。

此外,长期玩手机还会引起失眠、听力下降、手指肌腱炎等健康问题。

⑥因专注于手机引发的各类事故早已不是新闻。

研究表明,走路玩手机导致人们左右看的几率减少20%,遭遇交通事故的几率增加43%。

因专注于手机而导致的伤害事件近年来明显上升。

美国俄亥俄州大学的一项统计显示,2007年有600名行人因看手机而受伤,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1500人。

⑦埋头于网络世界,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负面影响。

2012年10月,青岛市民张先生与弟弟妹妹相约去爷爷家吃晚饭,饭桌上,老人多次想和孙子孙女说说话,但面前的孩子们却一个个拿着手机玩,老人受到冷落后,一怒之下摔了盘子离席。

⑧有媒体评论称:

老人摔盘离席是现代社会生活的一个典型事例,手机引发的各种情感危机,在社会的各个角落里,一再重复上演。

沉醉于手机的虚拟空间消解了社会伦理,致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冷漠、隔阂。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在玩手机。

”网上广为流传的这句话,反映了人们对人际交往中手机这个角色的复杂心态。

⑨手机虽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若不加节制,找回人们对自身的控制力,必然会给生活带来麻烦,致使人际关系退化,甚至引发情感危机。

有人说,“低头族”所凸现的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社会现象,而是我们应该如何处理科技与人类之间的关系的问题。

人们感叹:

科技发展,究竟带来的是人类的进步还是退步?

⑩或许,“低头族”的兴起,只是人类科技与文明发展的阶段性产物,相信人们终将意识到,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无论如何精彩,都始终无法代替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

科技只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而心与心的距离,还是需要在“线下”构建。

15.文章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分)

16.结合文意来看,“低头族”究竟“错过了”什么?

(2分)

17.文章第⑥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其表达作用是(4分)

18.请结合文章内容,用亲切的语言给“低头族”写一则“温馨小贴士”。

(60字左右)(贴士:

音译词,通常指提示、建议等)(3分)

温馨小贴士:

60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9~22题。

(共18分)

(二)奶奶的粽子

韩逸萌

①“粽子香,香厨房。

艾叶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

”端午的歌谣是清晨的布谷鸟起得调,脆生,清亮,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②奶奶细碎的步伐,踩一地晨露的湿润,粗糙的手掌摩挲着我绒软的头发,我想在清凉的晨风中再赖会儿床,可端午的歌谣已在奶奶的厨房里吟唱,睡意便在那芬芳之中忽而散去。

③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清香,墨绿的叶子有竹叶可爱的形状和艾草气味的清爽,奶奶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白瓷的盆里,再浇一壶滚烫的水,水汽升起,携裹着袅袅清香,如同沸水冲茶,将叶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那香气就像活了一般,在奶奶手里,清香原来可以生长。

④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一粒粒透亮饱满,此时都相互倚着,慵懒得沉甸甸,像是饮了一夜的琼浆,浓睡不消残酒。

奶奶的粽子简单至极,只放红枣和糯米,青翠的叶裹红白的馅,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

⑤我着迷的是奶奶包粽子的过程,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轻轻一弯,便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一撮米添在尖尖的角里,捏三颗红枣点在米中,再一撮米盖在上面。

奶奶不会让枣露出米外,于是红枣的汁液不会流出,全都浸在米里,不放糖,却更香更甜。

奶奶的大手紧紧捏着盛满馅的粽叶,一根线绳紧紧绕过,缠两圈,系住,便成了一个精巧的四个角的粽子。

我赶紧捧过来,细细地看,满心满眼地喜欢。

我也试图包一个,铺好粽叶,弯成小圆锥,放米和枣,去总是捏不住粽叶,缠不紧线,总是漏了米,或者包成了三个角的平面。

奶奶笑着说:

“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端午的阳光照在奶奶的背上,我坐在奶奶投下的影子里想,享一辈子福是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奶奶包的粽子……

⑥粽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地响,是端午的歌谣最贴切的唱腔,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院子上空,我不住地扒在门口张望,奶奶说,妮儿不急,越煮越香。

奶奶的粽子包了三层叶,煮的时间越长,米越软糯,越能浸透叶的清香。

奶奶把火烧得细长,我在过午的温热中睡去……醒来时,粽子便已煮好,奶奶已经凉在盘里。

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要用只来做量词,轻轻拉一下,线绳便解落,展开粽叶,精致的四个角的粽子煮得透亮,微微地染了青绿,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我不爱吃红枣,奶奶用筷子轻轻划出,只留下那被枣浸得微红甜香的米。

奶奶说小孩儿吃了肚胀,便用那粗粗硬硬的手轻轻揉着我吃得圆滚滚的肚子……

⑦我在端午的歌谣中成长,门前的小树隔年盈尺,奶奶却在我的鲜嫩反衬下日渐白头。

我后来吃过八宝粽、蛋黄粽、鲜肉粽,却都不及奶奶的粽子有着最纯粹的清香;我后来见过长长的竹筒粽、缠着五彩线的迷你粽,却都不及奶奶那过着错落搭开的三层粽叶。

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⑧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19.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4分)

本文以________为线索,依次写了奶奶为包粽子做准备

→→煮粽子→→____________等情节。

20.结合语境,按要求品析语言。

(6分)

(1)揣摩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3分)

我捧起一只粽子,我觉得奶奶的粽子像是有生命。

(2)请从写作方法和表达效果等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

(3分)

奶奶笑着说:

“俺妮儿手小,不是干活的命,一定清清闲闲享一辈子福。

21.奶奶的粽子无论配料还是做工都“简单至极”,为什么却会“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4分)

22.这篇文章在语言方面富有特色,请结合文章内容,就其中一点写出你的见解和发现。

(4分)

四、作文(50分)

23.按要求作文。

请以“一路上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②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否则扣分;③不得抄袭;④不少于600字。

八年级期末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一.(共15分)

1.CA项“颔(hàn)首低眉”,B项“众目睽睽(kuí),D项“荷(hè)戟”与“缄默(jiān)”

评分意见:

本题3分。

2.CA项“秫秸秆”B项“迷惘”D项“长吁短叹”

评分意见:

本题3分。

3.DA项“叹为观止”意为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B项“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或谈话的内容,孤立地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指引用与原意不符。

此处使用不当。

C项“肆无忌惮”意为任意妄为,没有一点顾忌,词义偏贬义

评分意见:

本题3分。

4.DA项语义矛盾“近”与“左右”删去一个。

B项缺少主语,“由于”与“使”删去一个。

C项搭配不当,“价值”改为“前景”

评分意见:

本题3分。

5.BA项《三国演义》中断喝长坂桥的是张飞。

C尼摩船长爱大海和自由。

他不贪婪,搜集海底金银财宝,为的是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

D项凡尔纳是法国人。

评分意见:

本题3分。

二、(共25分)

(一)课内文言文阅读

6.CA项“这样”“这、此”“判断动词”;B项“归依、一起”“聚拢、聚集”“女子出嫁”;C项都是“因为”;D项“的”“助词,定语前置的标志”“代词,千里马”。

评分意见:

本题2分。

7.DA项“尝”“或”“为”翻译错误;B项“或”翻译错误;C项“尝”“为”翻译错误。

评分意见:

本题2分。

8.D是设问句

评分意见:

本题2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

9.

(1)于是就便 

(2)拜见拜访

评分意见:

本题2分,每小题1分。

10.吴起治西河/欲谕其信于民/夜置表于南门之外

评分意见:

本题2分,每画对一处得1分。

11.只有说到做到,言而有信,才能真正取信于民。

评分意见:

本题2分,观点正确1分,结合文意1分。

【译文】

战国时代,商鞅在秦国推行变法,他怕百姓不相信国家的改革法令,于是就决定在都城城门前,竖一根三丈长的木杆,公开宣布谁能搬走木杆,就赏给他五十两银子。

当有人搬走后商鞅马上兑现,并且在同时颁布了变法政令。

魏国的吴起在担任西河长官时,为了取信于民,在一天夜里派人在都城南门外竖立一根表杆,并在城中公开宣布:

谁能将这根表杆推倒,就让他当官。

百姓听到后多数并不以为然,也有人认为不妨一试,如果得不到赏赐,也没有什么损失,于是就去推倒了表杆,吴起则当即宣布了任命。

自此以后,魏国军民对吴起实行的法令不再有所怀疑了。

商鞅本来是魏国人,后到秦国做官进行变法,他的做法大概仿效了吴起的计谋,而吴起立木示信的首创之功,却未流传下来,很少为人知道。

(三)诗歌阅读理解

12.这里的“夏寒”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1分),给人以阴凉、凉爽之意(1分),含蓄地写出了诗人田园生活的惬意舒适。

(1分)

评分意见:

意思对即可。

13.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而质朴的田园生活。

评分标准:

答出“恬淡、悠然、平和、闲适”和“质朴、淳朴”其中一点得2分,答全3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

14.A.留取丹心照汗青B.千里共婵娟C.长风破浪会有时D.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E.行到水穷处F.明月楼高休独倚G.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评分意见:

本题共7分。

每小题1分,语句填写正确且无错别字方可得分。

三、(共30分)

15.第①段描述好莱坞动画大片中未来人过度依赖智能设备的情景,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说明对象,表明手机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从而引出下文的说明。

评分意见:

本题共3分,概括内容1分,其它一点各1分。

16.

(1)“错过了”健康。

(2)“错过了”正常的人际关系(或对人们的精神世界造成负面影响。

评分意见:

本题共2分,一点1分。

意思对即可。

17.列数字、作比较,通过2007年和2010年因看手机而受伤人数的比较,具体、准确而又有力地说明了“专注于手机”给人们身体造成的伤害非常严重。

18.示例:

亲爱的朋友,长时间低头看手机会给你的健康与安全带来大麻烦,还会影响人际关系,甚至引发感情危机。

所以请适当放下手机,抬头看看风景,在家陪陪家人。

本题共3分,能根据低头看手机对人的影响写出合理的提示和建议得2分,语言亲切1分。

19.奶奶的粽子(或粽子);包粽子吃粽子思念奶奶的粽子/我对奶奶的思念。

评分意见:

本题共4分。

每空1分,意思对即可。

20.

(1)“捧”是两手托起的意思,(1分)一个“捧”字细致传神地写出了“我”拿起粽子时小心的样子,(1分)表现了“我”对奶奶的粽子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1分)

评分意见:

本题共3分,意思对即可。

(2)示例:

这是对奶奶神态和语言的描写,奶奶笑着说“我”是有福气的孩子,朴实的语言描写,体现了奶奶的慈爱和对孙女的疼惜,表达了奶奶希望孙女过上幸福日子的美好愿望。

评分意见:

本题共2分。

描写方法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效果2分。

21.因为奶奶的粽子不腻不甜,原始、纯粹,却有着独特的甘醇,令我的童年深深迷恋;奶奶的粽子是我儿时最美好、最温馨的回忆,一直伴随着我长大;奶奶的粽子包含着奶奶对“我”浓浓的关爱,也寄托着“我”对奶奶的思念。

评分意见:

本题共4分。

答对一点得2分,两点3分,三点4分,意思对即可。

22.示例一:

多用比喻、拟人,语言极富有想象力,,生动形象,情趣横生。

可结合1.

示例二:

语言清新雅致,蕴藉隽永,富有诗意。

如:

“故乡从仲夏夜的梦中醒来,惺忪中瞅见阶前的青草里,缀满昨夜露珠的清香。

”“奶奶的粽子在每个端午,温柔敲打我回忆的味蕾。

”“端午的歌谣又响起,奶奶的粽子隔着时光和故乡,与我相思凝望。

”等句子。

示例三:

长短句相间,句式灵活。

读来整齐灵动,节奏错落有致,音韵和谐。

可结合1.4、5段句子分析。

评分意见:

本题共4分。

见解正确1分,结合内容分析合理2分。

表述清晰,语言流畅1分,允许学生有创新发现,言之有理即可。

23.作文

评分标准参考中考作文评分意见。

项目

评分细则

一类文

(30-40分)

思想健康,切合题意,中心突出,感情真挚,内容充实,思路清晰,谋篇布局合理,语言顺畅,符合文体要求。

二类文

(20-29分)

思想健康,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感情真实,内容比较充实,层次比较清晰,语言通顺,有少量语病,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三类文

(0-19分)

思想健康,偏离题意,中心不够明确,内容比较空泛;条理不够清晰,语病较多;书写潦草,卷面不整洁,文体有杂糅。

(1—10分)

思想深刻

构思新颖

语言生动

⑴见解新颖⑵透过现象深入本质⑶能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⑷材料丰富

⑸构思精巧⑹推理、想像有独到之处⑺形象丰满⑻有个性

⑼词语丰富⑽句式灵活⑾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⑿文句有意蕴

书写

0——5分

减分

无题目

扣2分。

错别字、标点

每字扣1分,最多扣3分。

错别字重复的不计。

字数不足

每少一行扣1分。

说明:

1.基础分从题意、内容、表达、文体(考生所选文体)等方面综合分等评分;创新分不求全面,其12项指标只要具备一项以上即可按等评分;怀疑是抄袭的作文,经确认,判为10分以下。

全文抄写前面现代文阅读的仅得标题分2分。

2.每份作文实际得分:

基础分+创新得分+书写加分-减分;实得分不得超过5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