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 天气气候与自然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4722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38.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四 天气气候与自然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专题四 天气气候与自然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专题四 天气气候与自然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专题四 天气气候与自然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专题四 天气气候与自然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专题四 天气气候与自然带.docx

《专题四 天气气候与自然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 天气气候与自然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专题四 天气气候与自然带.docx

专题四天气气候与自然带

2009届高三地理二轮精品复习系列

专题四气候与自然带

【基础要点归纳】

一、气候

1.影响气候的因素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及其季节移动

纬度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

(纬度不同、热量不同)

纬度

因素

大气

环流

季风环流

海陆

因素

同纬度海洋比陆地冬季气温高

夏季低,近海一般降水多

同纬度陆地与海洋比夏季温度高,冬季低,内陆降水少

暖流:

气温较高,降水较多

寒流:

气温较低,降水较少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背

风坡降水少,迎风坡降水多

地形

因素

洋流

因素

 

2.气候类型的形成机制及分布规

 

图7

 

3气候类型、分布、成因及特点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主要分布地区

气候成因

特点

热带雨林气候

0°-10°之间

亚马孙河流域、刚果河流域、马来群岛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南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部、拉美、澳大利亚大陆北部和南部

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末

热带季风气候

低纬度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印度半岛、菲律宾群岛

东北季风、西南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高温,雨季集中,最热月出现在雨季

热带沙漠气候

回归线-30°之间的大陆内部和西岸

撒哈拉、阿拉伯半岛、澳大利亚中西部、纳米比亚、墨西哥、秘鲁、智利境内

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控制,沿岸受寒流影响,干旱多雾

全年炎热,干旱少雨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美国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温和少雨,夏季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南非、美国加州、智利、澳大利亚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5°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东北,日本、朝鲜半岛(仅亚州东北部)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暖热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内陆、北美大陆内陆及东岸、巴塔哥尼亚高原

终年受大陆气团控制,海洋水汽难以到达

冬寒夏热,全年少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西欧、美洲西岸、澳大利亚东南部、新西兰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全年温和多雨

极地气候

极地地区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北冰洋沿岸,格陵兰岛,南极大陆

纬度高,终年受极地高压带或东风带控制

全年严寒,降水稀少

高山、高原气候

青藏高原,天山、阿尔卑斯山、科迪勒拉山系等

地势高,地形起伏大

水热条件垂直变化明显

4.气候类型的特征与判断(气候特征主要包括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

从气温上看,可将世界气候归纳为以下五种类型:

 

热带型

亚热带型

温带型

亚寒带型

寒带型

气温指标

最冷月气温 >160C

最冷月气温 00-160C

最冷月气温 >160C,最热月气温>180C

最热月气温100C左右

最热月气温 <50C

气温变化

终年高温

冬暖夏热

冬冷夏热

冬寒夏凉

终年严寒

气候类型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地中海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气候温带海洋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极地气候

(苔原气候、冰原气候)

注:

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气温>00C,气温变化特点为冬温夏凉

从降水上看,可将世界气候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降水季节变化特点

气候类型及年降水量(mm)

年雨型

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热带雨林气候>2000

温带海洋性气候>700(冬雨稍多)

夏雨型

夏季多雨

冬季少雨或干旱

热带草原气候750-1000;热带季风气候>1500

亚热带季风气候>1000;温带季风气候500-600

冬雨型

冬季多雨,夏季干旱

地中海气候300-1000

少雨型

终年降水稀少

热带沙漠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极地气候<250

5.几处特殊气候类型分布与形成原因

⑴四处热带雨林气候:

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的东北部、巴西高原东南沿海和中美洲的东北部。

后两处虽远离赤道,但因为它们均处于来自海洋的信风的迎风地带,附近海域有暖流流经,再加上地形的抬升,加强了地形雨,从而发育了热带雨林气候。

⑵东非高原的热带草原气候:

地处赤道附近应当是雨林气候,或草原气候应当分布在雨林气候南北两侧,但东非高原却形成了热带草原气候,,这是因为这里地势较高,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状况,形成了气候凉爽、降水较少的热带草原气候。

⑶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巴塔哥尼亚高原位于南美洲南部安第斯山脉的东侧,这里东西距海均较近,且处于西风带范围内,但却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这是因为该地处于山脉东侧的背风坡地带,受山地的阻挡,雨水稀少,因而形成了温带大陆性气候。

6.几种相似气候类型的比较

⑴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

全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

不同点:

①年降水量,热带季风气候大于1500毫米,热带草原气候一般在500毫米一1000毫米之间;②最高月气温,热带季风气候为5月,热带草原气候在3、4月。

⑵温带海洋性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

最冷月均温都大于0℃;干湿季不很明显。

不同点:

①年降水量,温带海洋性气候一般在700毫米一1000毫米之间,而亚热带季风气候一般大于l000毫米;②最高月均温,温带海洋性气候小于20℃,亚热带季风气候则大于25℃;③最高月气温,温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8月,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7月(北半球)。

⑶地中海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

相同点:

都有明显的干湿季;最高月均温都在20℃一30℃之间。

不同点是:

地中海气候为冬雨型气候,温带季风气候的降水主要集中在7、8两月,年降水在500——700毫米之间,但日本等地降水偏多;地中海气候最冷月大于0℃,而温带季风气候最冷月小于0℃。

7.气候资源的评价及综合利用。

气候不仅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气候资源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人类目前可利用的气候资源主要是太阳辐射、热量、降水和风等。

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而不断扩展。

目前人类广泛利用气候资源的领域有农业、工业、建筑、交通、商业、旅游和医疗等。

应特别关注几种重要气候类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兴修水利。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光照强烈,雨热异期——解决灌溉,有利于园艺业(水果种植业)发展。

温带海洋气候——降水有余、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肉畜牧业。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燥,太阳辐射强烈,昼夜温差大——解决灌溉,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

8.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产生的人为原因及防治

主要污染物

主要污染源

主要危害

主要防御对策

关联事件

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

工业生产、家庭炉灶和交通运输工具等

对人类生存环境、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①两极冰雪融化,海面升高对沿海的低地国家及地区构成直接威胁。

②各地的降水和干湿状况将发生改变。

①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②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效率,开发新能源③保护森林等植被

①“图瓦卢”移民

②“京都议定书”

臭氧层破坏

氯氟烃

冰箱、空调等

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

②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业造成破坏。

国际合作,逐步禁止氯氟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排放,研制新的制冷系统。

二极地区出现“臭氧空洞”、青藏高原臭氧层破坏

酸雨

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等

工业生产、家庭炉灶和交通运输工具等

①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死亡。

②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

③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④危及人体健康。

①国际合作,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

②发展洁净煤技术、清洁燃烧技术,开发新能源

西欧、美国东北部和我国西南地区等出现重酸雨现象

光化学烟雾

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

汽车尾气

①降低大气能见度。

②刺激人的眼睛、喉、鼻,使人头痛呕吐。

③损害植物体。

①合理布交通网,控制汽车流量。

②研制开发清洁燃料等。

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二、自然带

1.自然环境五要素

五种要素(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整体――整体性(相对的)。

其中,气候为主导性因素,植被最具代表性(指示作用),土壤为中心环节;由于位置的不同,各地自然环境存在差异――地域分异(绝对的)。

2.世界自然带的类型

陆地自然带

气候类型

典型植被

典型土壤

热带雨林带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

砖红壤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雨林

砖红壤性红壤

热带草原带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草原

燥红土

热带荒漠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荒漠

荒漠土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地中海气候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褐土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红壤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落叶阔叶林

棕壤、褐土

温带草原带

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草原

黑钙土

温带荒漠带

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荒漠

荒漠土

亚寒带针叶林带

冷湿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

灰化土

苔原带

苔原气候(极地气候)

苔原

冰沼土

冰原带

冰原气候(极地气候)

冰雪裸地

未发育

3.世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

分异规律

形成基础

影响因素

分布规律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纬度地带性)

热量

太阳辐射

纬线延伸,纬度更替。

低、高纬度明显(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经度地带性)

水分

海陆位置

经线延伸,经度更替,中纬度明显。

(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山地垂直地域分异

(垂直地带性)

水热状况

海拔高度

从山麓到山顶更替,高山、高原地区明显(水平延伸,垂直更替)

【要点深化与能力提升】

1.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在等压线图中判断天气系统是地理学习能力再生点之一。

其基本判读方法如下。

(1)根据等压线数值分布特征,判读高压中心、低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鞍部等气压场名称。

(2)根据气压差异判读风向,基本原理:

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高空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与等压线斜交。

(3)根据气压梯度判断风力,同一等压线图中看等压线疏密(密大疏小),不同等压线图中看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既要看气压差的大小,更要注意比例尺的大小)。

(4)不同地点天气状况分析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低压中心因气流上升而多阴雨天气,如台风天气;高压中心因气流下沉而天气晴好,如寒潮、伏旱天气;低压槽附近因冷暖气流交汇常伴有阴雨天气(如图1),高压脊控制则为晴朗天气。

2.季风对中国降水量和旱涝的影响

中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如图所示。

(1)中国降水量主要由湿热的夏季风带来。

(2)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

集中夏秋季节(5—10月),南方地区雨带到达早,退出迟,雨季长;北方地区雨带到达迟,退出早,雨季短。

(4)夏季风的强弱、迟早的不稳定性,决定了我国多旱涝灾害。

夏季风主要源于“副高”(专指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因此副高的位置与强弱影响着我国降水的多少及分布,正常情况,受“副高”的推动,每年4~5月,雨带位于华南地区;6~7月,雨带到达江淮地区;7~8月,雨带移至东北、华北;9月开始南撤,10月撤出我国大陆。

当夏季副高发展强大伸至我国大陆,位置持续偏南时,易造成江淮地区的洪涝灾害(如98长江流域的特大洪灾),而北方易发生旱灾;当副高季节性北跃提前,位置较常年偏北时,则北方易出现洪涝灾害,南方易出现旱灾。

为此,在农业生产中需要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等防灾抗灾措施。

3.气候类型及判断

先根据纬度或气温定气候带---再根据降水或海陆位置定气候类型---同时注意特殊气候类型的分布

 

【典例剖析】

【典例1】(2008年山东卷)图2是我国某地区略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

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山地针叶林带C.山地荒漠带D.山地冰雪带

2.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

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

A.降水B.下渗C.蒸发D.地表径流

解析:

第1题:

图中四座山分别是华山、吕梁山、贺兰山、阴山,都属于中高山,又都主要我国的温带季风区,其中贺兰山位于温带季风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分界线上,华山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和温带季风区分界线上,四座山的基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华山北坡、贺兰山东坡),再向上应该都存在山地针叶林带,但不一定都有山地荒漠带、山地冰雪带,垂直自然带跟水平自然带相似,但不相同。

第2题:

从“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看出黄土塬坡度小、面积大,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农耕区,地面径流的汇集与地形坡度有着很密集的联系,地面平坦的地区,降水后,下渗强烈,但地面径流的汇集速度比较慢,但黄土高原上黄土峁、黄土梁和沟谷地区地面径流强大,容易形成强烈的水土流失。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黄土高原到处都是地表侵蚀强烈,黄土塬地区地形平坦,如果再有良好的植被覆盖,那么下渗、蒸发都会比较强烈。

答案:

1B2D

【典例2】(2008年重庆卷)白令海峡是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相距最近处,如果在这里修建一条铁路同原有铁路连通,可以为两大陆提供一条便捷的陆上交通通道。

读图1,回答问题。

3.从北京到洛杉矶铁路沿线,占绝对优势的自然景观是

A.针叶林B.阔叶林C.半荒漠D.苔原

解析:

从北京到洛杉矶按照图中的路线,经过的自然带主要是温带落叶林、亚寒带针叶林、苔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其中面积最大的亚寒带针叶林带。

答案:

A

名校最新模拟精选

(姜堰中学、如皋中学、淮阴中学、前黄中学09届四校联考)

右图为亚欧大陆东部某季节大气运动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状况可能是

A.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

B.炎热干燥的伏旱天气

c.受热带气旋的影响

D.受强冷空气的影响

2.当P天气系统最强盛时,印度半岛

A.德干高原一年中凉爽的时候

B.农田干枯,土地龟裂

C.乞拉朋齐降水最多的时候

D.西南季风来得早,造成严重洪涝灾害

(姜堰中学、如皋中学、淮阴中学、前黄中学09届四校联考)

如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50°纬线圈,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Q之间和M、N之间为陆地,据图回答19~20题。

3.关于P、Q、M、N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P、M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B.Q、N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

C.P地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P地气温年较差不大,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

4.若P点日出与Q点日落大体是在同时,则此时

A.珠江流域进入汛期

B.青海湖鸟岛有大量鸟类聚集

C.非洲好望角炎热干燥

D.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盐度为一年中较低时期

(江苏省靖江市09届度高三联考试卷)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做两个相同规格的玻璃箱(如下图),甲底部放一层土,中午同时把两个玻璃箱放在日光下,十五分钟后,同时测玻璃箱里的气温,结果发现底部放土的比没有放土的足足高了3℃。

回答3—4题。

5.该实验主要目的是测试

A.大气的温室效应B.大气的热力运动

C.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的时刻D.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6.甲箱温度计比乙箱温度计高的原因是

A.太阳辐射强弱差异B.地面辐射强弱差异

C.大气吸热强弱差异D.大气辐射强弱差异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5—7题。

7.1月,图中A地盛行

A.东南季风

B.西南季风

C.东北季风

D.西北季风

8.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9.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A.A地高温多雨

B.B地寒冷干燥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D.正值1月份左右

(浙江省五校09届联考)

9月中旬,浙江地区一般进入秋季(如果连续10天日平均气温低于22℃,则被认为进入秋季)。

读杭州2008年9月中下旬几日的天气状况表,回答16-17题。

日期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最低气温

23℃

23℃

24℃

25℃

26℃

27℃

28℃

28℃

28℃

25℃

最高气温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8℃

30℃

天气

多云

风力

较强偏北风

10.2008年9月15-23日,杭州日温差的大致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分别是

A.日温差降低,天气状况B.日温差增大,地面状况

C.日温差增大,风力状况D.日温差增大,天气状况

11.2008年9月24日,杭州地区

A.气温变化与风向、风力无关B.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

C.开始进入秋季D.阴晴变化与“副高”北移有关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18-19题。

12.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

13.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

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

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江苏省启东中学2009届高三12月月考)

下图是某大洋的洋流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

14.符合图中洋流运动规律的是

A.北半球中高纬环流B.北半球低纬环流

C.南半球中低纬环流D.北印度洋夏季环流

15.图中M洋流流经地区的气候类型有

A.亚热带季风气候B.温带海洋性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温带季风气候

(上海市2009届高三年级十四校联考)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

 

16.根据雨带在I、Ⅲ地区的时间,可推知,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4~6月B.6-7月C.6~8月D.5~8月

17.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I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

(江苏省启东中学2009届高三12月月考)

(8分)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模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1分)

A.

——甲B.

——乙C.

——丁D.

——丙

(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季。

(2分)

(3)图中气候类型

的成因是;气候类型

地区的植被类型是;气候类型

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3分)

(4)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则

附近是著名的渔场,形成原因是

(2分)

(10分)

C(1分)

副热带高气压带夏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或答副高与信风、或答副高或信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北海道(以上每空1分)寒、暖流交汇(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思想汇报心得体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