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4395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docx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docx

小学五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学进度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进度

备注

2/17~2/18

寒假作业期末考试

2/21~2/25

机动

(1)方程(4)

2/28~3/4

方程(4)确定位置

(1)

3/7~3/11

确定位置

(2)公倍数和公因数(3)

3/14~3/18

公倍数和公因数(3)单元测试

(1)认识分数

(1)

3/21~3/25

认识分数(5)

3/28~4/2

认识分数(4)找规律

(1)

4/4~4/8

找规律

(1) 单元测试

(1)分数的基本性质

(2)

清明节

4/11~4/15

分数的基本性质(5)

4/18~4/22

分数的基本性质

(2)机动

(1)统计

(2)

十一

4/25~4/29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5) 

十二

5/2~5/6

机动

(1)单元测试

(1)解决问题的策略

(1)

劳动节

十三

5//9~5/13

解决问题的策略

(1)机动

(1) 圆(3)

十四

5/16~5/20

圆(5)

十五

5/23~5/27

(2)机动

(1) 单元测试(1) 整理与复习(1)

十六

5/30~6/3

整理与复习(4)

端午节

十七

6/6~6//10

期末复习(4)

十八

6/13~6/17

期末复习(5)

十九

6/20~6/24

复习、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年级五学科数学

单元

教学内容(课题)

总课时数

1

方程

8

1、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发昂成,会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进一步树立学好数学自信心,产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本单元教学方程的知识,是在四年级(下册)“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编排的。

第一次教学方程,涉及的基础知识比较多,教学内容分成三部分编排。

第1~2页教学等式的含义与方程的意义,根据直观情境里的等量关系列方程。

第3~11页教学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列方程解答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12~14页全单元内容的整理与练习。

1从等式到方程,逐步构建新的数学知识。

(1)借助天平体会等式的含义。

(2)教学方程的意义,突出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3)用方程表示直观情境里的相等关系。

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在直观情境中,按“形象感受→抽象概括”的方式教学等式的性质。

(2)应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3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主课题

渗透

培养学生探索、总结规律的能力;适时教给学生检验方程的方法,培养自觉检验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实践活动安排

探索奇数个等差数列的另一求和公式

单元

教学内容(课题)

总课时数

2

确定位置

3

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列、行的含义,知道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规定;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会用数对表示具体情境中物体的位置。

2、使学生经历用数对描述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述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逐步掌握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认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经验,感受数对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拓宽知识视野,激发学习兴趣。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一年级(上册)教材用一个“第几”描述物体在直线上的位置,如从右往左第5个是小明。

二年级(上册)教材用两个“第几”表示物体在平面上的位置,如小红坐在第6排第4个。

通过这些描述,加强了方向感,获得了自然数能表示次序的体验。

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本单元教学用“数对”确定位置,使原来凭生活经验描述位置上升到用数学方法确定位置,从而发展数学思考,培养空间观念。

两道例题把教学内容分成两段编排。

 

第15页例1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教室里的座位。

包括“列”“行”的含义,确定第几列、第几行的一般规则,以及用数对表示第几列第几行的方法。

第16页例2和“练一练”,用数对确定平面图(方格纸)上点的位置。

 

练习三配合两道例题的教学,解决学校、家庭、街区里的一些实际问题。

编写的两篇“你知道吗”分别介绍地球仪上的经线和纬线,在计算机上制作表格的方法,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

1在现实的情境中教学规范地确定位置的方法。

2应用数对,在方格图上确定点的位置。

主课题

渗透

使学生体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观察研究,并作出解释。

 

年级五学科数学

单元

教学内容(课题)

总课时数

公倍数和公因数

6

1、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操作和交流活动,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求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100以内两个

数的最大公因数。

2、使学生主动经历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的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培养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数学思考。

3、使学生在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体验学习和探索活动的乐趣,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理解和掌握倍数、因数的含义,初步学会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材分两段安排教学内容:

第一段,认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方法,第二段,认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探索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主课题

渗透

培养学生探索、总结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实践活动安排

数字与信息

单元

教学内容(课题)

总课时数

认识分数

10

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计量单位换算的结果,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

带分数,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探索过程,进一步发展数感,

培养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能力。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教材分四段安排教学内容,第一段教学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第二段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初步探索并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扩展对分数的认识。

第三段探索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进一步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方法,第四段教学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教学分数与小数的互话。

主课题

渗透

培养学生有条理的、全面的思考,清晰表达自己想法,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和与同伴合作的愿望,在探索数学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

得一些成功的体验。

实践活动安排

分蛋糕

 

 

 

单元

教学内容(课题)

总课时数

5

找规律

2

教学

目标

1.围绕覆盖了哪里、有多少个位置可以选择等问题进行研究,发现其中的规律,能感受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工具,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乐于探索的精神。

2.用较简单的规律构建稍复杂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的信心。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1.有层次地安排探索规律的内容。

例1主要探索简单图形沿一个方向进行平移后覆盖次数的规律。

引导学生发现平移的次数和每次框出几个数有什么关系,得到不同和的个数与平移的次数有什么关系。

2.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找规律重在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形成对规律的自主认识和体验。

在学生直观操作形成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小组里交流其中的规律。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按照表格,依次讲述其中的规律。

如,数表里有10个数,减每次框几个数等于平移次数,平移次数加1得到几个不同的和。

等等。

主课

渗透

实践

活动

安排

 

单元

教学内容(课题)

总课时数

6

分数的基本性质

9

教学

目标

1.本单元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通分,比较分数的大小等知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为分数四则计算作必要的准备。

2.比较分数的大小,体验策略与方法的多样性。

3.让学生把分数等值改写,理解约分和通分。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1.循序渐进地探索分数的基本性质。

为了培养学生探索规律的能力,苏教版教材不仅单独安排了“找规律”的单元,更注意结合其他学习内容,引导学生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

2.自主探索与有意义的接受相结合,学习约分和通分。

约分和通分是分数基本性质的具体应用。

教材先教学约分,再教学通分。

在此基础上,介绍通分和公分母的概念。

启发学生思考用哪个数作公分母比较简便。

在整理与练习的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比较约分和通分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3.鼓励分数大小比较方法的多样化。

在教学时,应鼓励学生采用多样的方法比较分数的大小。

4.在实践与综合应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课

渗透

实践

活动

安排

球的反弹高度

年级五学科数学

单元

教学内容(课题)

总课时数

统计

2

4、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数据的过程,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特点,能读懂常见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要求把复式折线统计图补画完整。

5、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信息,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和简单的判断、推理、发展统计观念,培养统计能力。

6、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1、体会统计方法的必要,复式折线统计图便于将两个事物的数量和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2、重在对统计图进行分析。

复式折线统计图反映的信息涉及到两个事物,教学时应着重引导学生对统计图反映的信息进行分析。

3、精心选择统计的素材。

让学生形成初步的统计意识,能运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解决问题是统计教学的重要目标。

主课题

渗透

培养学生探索、比较、发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实践活动安排

生活中的统计

单元

教学内容(课题)

总课时数

分数加法和减法

5

4、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知识,探索并掌握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简单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

5、引导学生联系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6、引导学生能用分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7、引导学生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发展分析、比较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1、引导自主探索和交流。

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应注意联系问题的数量关系,让学生体会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相同。

2、重视口算和估算

3、经历观察、操作、欣赏与设计的活动。

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基本平面图形特点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进行初步的审美教育。

主课题

渗透

培养学生有条理的、全面的思考,清晰表达自己想法,同时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

实践活动安排

“奇妙的图形密铺”

 

单元

教学内容(课题)

总课时数

9

解决问题的策略

3

教学

目标

1.在简单的事情中初步体会逆推是一种策略。

2.举一反三,运用逆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1.经历用不同方式探索解题策略的过程。

逆推法是指从问题的最后结果开始,一步一步往前推,直到求出问题的答案。

逆推的方法思考问题是一种常见的策略,有助于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

教材在先后教学列表和画图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逆推的解题策略。

2.提供现实多样的问题。

教材在练习十六中安排了现实多样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加深对还原过程的体会。

第3题结合方格图和数对的知识让学生经历还原的过程;第4题结合路线图,让学生倒过来描述行走的路线;第5题结合计算,让学生倒推出每一步结果;第7题通过图画呈现问题,引导学生看图倒推。

第9题呈现信用卡的对账单,引导学生通过还原解决问题。

第10题在有趣的游戏活动中加深对还原过程的体会。

这些问题清楚地呈现了事件发生变化的过程,逆推的步数以两到三步为主

主课

渗透

实践

活动

安排

 

年级五学科数学

单元

教学内容(课题)

总课时数

10

10

教学

目标

1.本单元在教学圆的基础知识的同时,通过化曲为直、等积变形这些方法与手段,进一步发展转化的策略和推理能力。

2.引导探索,指导应用圆的面积公式。

3.由表及里,体验圆的特征。

动手实践,理解圆周率的意义。

教材

分析

教学

建议

1.以画圆为主线,逐步认识圆。

教材分三个例题教学圆的认识,安排了3次画圆的活动。

在例1中,借助常用的学习用具画圆,目的是初步体会圆与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不一样,它的边是曲线,是个曲线图形。

在例2中,让学生看图,尝试用圆规画圆。

2.逐步探究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教材分两个例题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圆的周长公式。

体会周长计算公式既能已知直径(半径)求周长,也能已知周长求直径(或半径),对周长公式的理解更深刻。

对本单元涉及的计算,如果超过三位数乘两位数,三位数除以三位数,让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

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分为两个步骤:

一是让学生交流圆与拼成的长方形的联系;二是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教学时,注意发展学生有序思考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突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主课

渗透

实践

活动

安排

画出美丽的图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