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分类鉴赏.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4308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51.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docx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分类鉴赏.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docx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

思妇闺情诗鉴赏教案

一、概念

所谓思妇闺情诗,指的是以闺中思妇的情怀或愁绪为主要写作内容的诗歌。

这些诗歌思想内容不是很高,但在艺术技巧上却很值得我们去探讨。

[闺怨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

二、题材分类:

在传统的思妇闺情题材中,又有三种情况。

第一是抒发别离苦情的。

五代词人李璟的《摊破浣溪沙》堪为这方面的代表:

菡萏香消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

还与韵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

多少泪珠无限恨,倚栏干。

开篇菡萏香销翠叶残一句,所用的名词及术语,传达出了一种深微的感受。

菡萏就是荷花,也称莲花,后两个称呼浅近通俗,而菡萏则有一种庄严之感。

翠叶也即荷叶,而翠叶之翠字,则既有翠色之意,又可使人联想到翡翠及翠玉等珍贵之名物,也同样传达出了一种珍美之感。

然后于菡萏之下,缀以香消二字,又于翠叶之下,缀以残字,词人对如此珍贵芬芳之生命的消逝摧伤的哀感,便已尽在不言中了。

若改为荷叶香销荷叶残,虽意义相近,音律尽合,但感受却已全非了。

过片两句,写得尤为哀切动人。

细雨梦回鸡塞远指思妇在梦中梦见征人,及至梦回之际,则落到长离久别的悲感之中,而征人则远在鸡塞之外。

至于梦中之相见,是梦中之思妇远到鸡塞去晤见征人,还是鸡塞之征人返回家中来晤见思妇,则梦境迷茫,不可确指,也不必确指的。

细雨二字,雨声既足以惊梦,梦回独处时,雨声更足以增人之孤寒寂寞之情。

其下句以小楼之高迥,玉笙之珍美,吹彻之深情,而同在一片孤寒寂寞之中,所以必将上下两句合看,方能体会此细雨梦回、玉笙吹彻之苦想与深情。

这二句情意虽极悲苦,其渲染的意境、其文字与形象却极为优美。

第二是描写美人迟暮的,其对人物的外部动作与内心感受捕捉相当细腻,文字往往也极为精美。

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菩萨蛮》很有代表性: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懒起画峨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月交相映。

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词的上片写闺中女子春眠懒起,意绪慵迟的情景。

起句将眉喻为山,初见文心。

叠,相当于蹙眉之蹙字;金,指唐时妇女眉际妆饰之额黄。

次句写懒起女子的睡态,从行云流动设喻,生动地传写出鬓发轻笼拂扬之状。

一个度字使鬓发有了飞动感受;一个欲字又赋人的鬓发以人的情感;而香腮雪三字,则从视觉和嗅觉两个角度突出了女子容颜的美艳。

整句活画出一幅女子未醒的娇慵神态。

三四两句写她梳妆打扮的情景。

这女子懒懒地起床,姿态娇慵,无精打采。

然后慢吞吞地洗梳、画眉、弄妆。

这里懒、弄、迟三字,富有表现力地描摹了她的情态,不言自喻地刻画了她的心情。

下片描写女主人公梳洗后照镜、着衣的情景。

前两句写她梳洗打扮后,再用前后镜仔细照容,人脸与插戴的鲜花交相辉映,脸如花,花映脸,花容月貌,相互辉映。

结拍两句,写女子穿上成双成对的金鹧鸪的罗襦。

闺中之人,见此图纹,不禁有所感触。

行文至此,温庭筠以自己高超的语言技巧揭开了女主人公懒起、迟妆、意慵的原因,使人心领神会。

第三是借思妇闺情寄寓自己的人生感慨的。

李商隐在《嫦娥》中这样写道: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诗中所抒写的孤寂感以及由此引起的偷悔灵药式的情绪,融入了诗人独特的现实人生感受,而含有更丰富深刻的人生意蕴。

在黑暗污浊的现实包围中,诗人精神上力图摆脱世俗,追求高洁的世界,而追求的结果往往使自己陷于更孤独的境地。

清高与孤独的孪生,以及由此引起的既自赏又自伤,既不甘变心从俗,又难以承受孤独寂寞的煎熬,这种微妙复杂的心理,在这里被诗人用精微而富于含蓄的语言成功地表现出来了,这是一种含有浓重伤感的美,在旧时代的清高文士中容易引起广泛的共鸣。

诗的典型意义也正在这里。

三、闺怨诗的内容

闺怨诗是我国古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

它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境遇下复杂的心理状态。

从其内容上讲,主要包括下面几类。

1.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青年士子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王昌龄的《闺怨》一诗中写道: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以前,一心要丈夫早点博取功名,一个人在深闺还感觉不到丈夫不在身边的愁闷。

可现在登上楼头不经意地看到,路边的杨柳树头早已是一片葱翠,自然田野里也少不了成双成对的踏青人,而自己身边却无人陪伴。

这就促使她从内心深处冒出以前从未明确意识到过而此刻却变得非常强烈的念头——悔教夫婿觅封侯。

李益的《江南曲》: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诗以白描手法,曲折而传神地表达了一个商人之妇的怨情。

丈夫经商长年在外,自己独守空房。

想到潮水涨落有规律,后悔当初没有嫁给随潮水出没的弄潮儿。

李商隐的《为有》一诗: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首句先说人和环境均佳,人为无限娇女,环境有云屏相围,可以说青春美貌富贵荣华均已具备。

次句又继之说居地和气候皆好,即身在京都,且适逢冬寒去尽。

照理说在这样十全十美的条件下,这对夫妇应能尽情享受家庭生活的乐趣,然而却不能,却要怕春宵。

这究竟是为了什么?

后两句以无端这种带嗔怨、不满口吻的词语为导语,引出了原因。

原来是因为丈夫须早起上朝,这样作妻子的就不能同丈夫同拥香衾,共享好梦,这岂不要恼杀人也么?

丈夫一去,这金碧辉煌的屏风摆在那里还有什么意思?

住在繁华的京城里又怎么样?

春暖花开的美景带给人的恐怕更多的是烦闷,丈夫纵然能佩得金龟袋,地位显赫一时,可现在人去楼空,让妻子独居于此又有什么意思?

所以有了第四句辜负香衾四字,前三句中的一切美好事物均形同虚设一般,真的要让这女子气不打一处来,所以要概叹这种事太无端,太没来由,太让人提不起精神来了。

2.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

丈夫在外出征或在外谋取功名,闺中的妻子自然是日思夜想。

唐代金昌绪的《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生动地写出了一位妙龄少妇的思夫心情。

黄莺在古诗中是可爱之物,声音清脆动听。

可这位女子却听得心烦火起,竟要将它赶走,岂不令人奇怪?

原来是因为这只黄莺鸟光顾自己没完没了地鸣唱,只懂得卖弄自己清脆的喉咙,而全不理会屋里的女子正在午睡之中,并且还正做着好梦,梦中她来到辽西,正同远征中的丈夫相会呢!

这只黄莺鸟真是太不知趣了竟然吵醒了女主人公,惊破了她日夜以求的美梦,将她从与丈夫相聚的甜蜜的美梦中拉回到孤身独处的严酷现实里,岂不要恼杀了她吗?

所以,她要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沈佺期《杂诗》中写出了一个征妇的怨辞: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这首诗,写闺中少妇和久戍未归的丈夫的两地相思之情。

诗中不仅表达了他们的深挚恋情,而且也委婉、含蓄地讽刺了边将的无能。

诗一开头,首联叙事,交代地点、背景与事件,揭示造成家庭悲剧的原因是连年的边塞战争。

指出了少妇闺怨的原因,也寓有讽刺的深意,因为使少妇和征夫远隔两地,只能望月相思,就是由于频年不解兵,战事未能早日结束的缘故。

所以接着的三四两句,以无限哀怨的声调,通过月光的流照,抒发了两地的相思的苦情: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这里,照在闺中的应是团圆之月,于今照在边地军营之中,倒成了离别的象征。

正因为这样,五六两句才着重写了两地相思之情: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这两句是互文见义的,意思是说,少妇在闺中年年盼啊,夜夜想;良人在边地也是夜夜想啊,年年盼。

虽然关山远隔,但彼此思念的情意是一样的。

然而,要到什么时候,这两地相思才能变为一处欢聚呢?

边将无能,恐怕这相思是无望的吧。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这是丈夫同时也是妻子的渴望。

3.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

儿行千里母担忧。

丈夫在外,在家的妻子何尝不担忧、牵挂呢?

唐代王驾之妻陈玉兰的《寄夫》:

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

写的是一位女子不顾西风吹在自己身上的寒冷,却对丈夫体贴入微,问寒问暖,十分生动地写出了少妇的焦虑。

唐代自安史之乱以后,战争频繁而残酷,驻守边地的成千上万的将士在沙场英勇牺牲,使得他们的妻子独守空闺,寂寞终身。

陈陶《陇西行》用沉痛的笔墨描绘了这一情形: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闺中妻子不知征人已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还在梦境中盼他早日回来团聚。

元代姚遂的《寄征衣》: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

寄与不寄问,妾身千万难。

诗用一个女子的口吻写出了一个闺中少妇为丈夫寄寒衣时的矛盾心情。

同时,那种对丈夫的关切、体贴之情也溢出纸外。

4.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

这类诗犹以表现宫女的寂寞之情的为最突出。

古代的最高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淫欲和役使的需要,把大批的民间美貌女子掳人宫中。

这些宫女在深宫里被高墙深院锁着,一待就是一辈子;除非特殊的原因可以被放出宫,不然就只能老死于这寂寞冷清的皇宫里。

一部分宫女进宫后,连皇上的面也没见过。

她们的痛苦、怨言可以想见。

杜荀鹤在他的《春宫怨》里就描写了这样的一位宫女:

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诗的首联,寥寥十个字,生动地表现了宫女希望恃貌取宠而结果却幽闭深宫的怨愤情绪。

她正在后悔不迭啊,原以为自己长得漂亮,进宫可以获宠的,哪晓得于今竟过着这样清冷寂寞的生活,真是误人青春啊。

所以对着镜子,也无心去梳妆打扮了。

是真的怨恨自己长得漂亮吗?

不是,而是怨恨那有眼无珠,不识美丑的皇帝,这一句真是石破天惊之语!

第二联说:

既然不能以容貌取悦于君王,哪还要去修饰什么仪容呢?

而第三联,则对春天悦耳的鸟鸣、浓密的花影进行描绘,既起到了春怨的点题作用,更重要的,是把宫女的幽怨和这美好的春光进行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了宫女的寂寞和凄凉。

鸟儿是这样的欢欣,花儿是这样的盛开,而宫中美女呢,竟是如此的哀怨和忧伤,这该是怎样的不幸和不平啊!

尾联,以过去对比现在,以往日的欢乐反衬出今日的愁苦。

唐代元稹的《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

几个玄宗天宝年间进宫的老宫人,年轻时都是月貌花容,娇姿艳质,她们被禁锢在古行宫中,红颜憔悴,成日价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

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江南曲

李益

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子夜吴歌李白

长安一片月,万户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良人:

丈夫。

玉关情:

思念征人远戍之情。

蝶恋花欧阳脩

庭院深深深几许?

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玉阶怨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玉阶:

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像玉一般的台阶。

罗袜:

用丝罗做成的袜子。

却下:

放下的意思;水晶帘:

指用水晶做成的帘子。

玲珑:

晶莹剔透的样子。

春怨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忆江南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附:

宫怨诗

宫怨诗专写古代帝王宫中宫女以及失宠后起的怨情;

行宫

元稹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简析:

这是一首抒发盛衰之感的诗。

首句点明地点:

古行宫;二句暗示时间:

红花盛开之季;三句介绍人物;白头宫女;四句描绘动作:

闲坐说玄宗。

构筑了一幅完整动人的图画。

当年花容月貌,娇姿艳质,辗落入宫中,寂寞幽怨;如今青春消逝,红颜憔悴;闲坐无聊,只有谈论已往。

此情此景,好不凄绝!

宫词

朱庆余

寂寂花时闭院门,美人相并立琼轩。

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

这首宫怨诗,构思独特,新辟蹊径。

一般宫怨诗,主人公是一位孤凄的宫女。

但这首诗却写两位宫女,足见失宠者并非一人。

诗从写景开篇,以景衬情,以热衬冷。

百花盛开的阳春,应是热闹非凡,然而宫门却寂寂锁闭。

宫女赏春,本是欢欣乐事,然而久已失宠,感怀无限,心中郁闷,极愿互吐,却恐鹦鹉饶舌,竟不敢言。

怨深怨重,裸露无遗。

宫怨

(唐)司马札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

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香儿倚在门边,心里很不是滋味。

过了这个春分,又有一些调门的了。

可她总也撞不上,并不是她不够贴心,以前她主子还在的时候,她还是很得宠的。

只是现在人去楼空,不免又是冷清又是寂寞。

原来同她一道的姐妹夏莺也因为讨另外一个妃子喜欢,也喜气洋洋地归位新主子了。

于是这冷门儿便是越来越冷了。

她又怕沾上一个脾气暴的主子,又难以忍受现在的孤独。

夜半时分,她总会孤零零地倚在窗边,看星星看月亮。

可是最令她心酸的是,这天从来都想泼了墨一样,没星星,月亮也是残月。

这种时候她一般都会想起才被送进来的时候。

那个时候,她可是个冰清玉洁的小美人儿,还是选秀女时被招进宫的。

她进来时跟大多数宫女一样,都抱着一种幻想。

她以前可想被哪个阿哥相中,哪怕做个小的也好。

现在一想便庆幸当时没那个运气,要不然独守空楼又是怎样一种落莫。

还是最初的好。

她叹了一口气,手托腮帮子,眼睛泪汪汪的。

原来家是穷点儿,可一家亲亲热热,没逢过年还可以弄个半空儿玩儿玩儿。

现在又如何呢?

忽然,她站起来,依着墙一面来到了窗外的园子里。

这儿开了一朵淡黄色的花儿,叫不出名来。

香儿心中不免有了一份怜惜,觉得这花跟她一样命苦。

这花并不是不美,却也无人观赏。

香儿自知自己被幽禁在这深宫中,空自消磨青春,容色调谢而无人问津,正像那无声无息地凋零,飘入御沟随着流水二去的宫花。

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

2、学习鉴赏田园诗的方法。

教学重点:

方法把握

教学难点:

主旨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山水田园诗景与情的关系导入)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面对气象万千的自然风景、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诗人总会情动于衷,形诸于文。

诗人以景传情,独抒性灵;我们就要诵其诗,绘其景,品其情。

我们能不能诵读一下之前学过的山水田园诗呢?

二、概念:

所谓的山水诗,是以山水等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的诗歌;所谓田园诗是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大多以农村的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

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到了盛唐时代,我国山水田园诗进入了繁荣时期。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成就有三:

一是将山水与田园二者结合得更紧密了。

二是形神兼备,物我契合。

三是具有更深厚的思想内涵,寄托了高尚情操和身世之感。

盛唐诗人继承了前代山水田园诗人的成就而又有新的发展,其笔下景物不仅具化工肖物之妙,又能以清新自然的语言传田园之趣味、山水之精神,在山川风物中融入诗人的感情,即景会心,浑然天成。

(山水田园诗是指以自然界的山水景物、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为表现内容的诗歌。

三、表达的情感内容

1.表达对大自然的喜爱

王维《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山翁即山简,晋人,曾任征南将军,镇守襄阳)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表达对官场仕途的厌倦,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愤怒

陶渊明《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杂尘,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表达对归隐生活、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的喜爱、向往

《过故人庄》(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社日》(王驾)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4.出世与入世矛盾心理的折射

《江村》(杜甫)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村居》(张舜民)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

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5.对生活、人生哲理的感悟,禅意的寄托

《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A、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怀才不遇的苦闷。

B、对宁静、平和、归隐生活的向往,抒发闲适自得的心情。

C、自己遗世独立的高尚情怀和隐居生活的幽寂高雅。

D、歌颂劳动生活,以及在劳动中与农民的深情厚意。

E、反映农村生活与人民生活的贫困。

四、画面的共同特征

1.视觉角度:

开阔、优美

2.听觉角度:

宁静

3.整体感觉:

恬淡、闲适、富有生机或农村气息

五、常见的写景技巧

1.听觉角度:

动静结合例如: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以动衬静例如: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王维)

2.视觉角度:

绘形、绘声、绘色例如: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色彩映衬

例如: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运用各种修辞:

比喻、拟人、借代、化动为静、虚实结合等

4.运用炼字技巧: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5.运用描写技巧:

工笔例如《绝句》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白描例如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前堂。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1.题材特点:

自然风光、农村景物、田园生活、隐居生活

2.表现手法:

(1)写景:

衬托(动静明暗虚实点面

正侧)远近高低绘声绘色白描拟人

(2)抒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乐景写哀哀景写乐)

山水田园诗属于写景诗的范畴,这类诗歌的主要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亦即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的主观情愫,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交融。

3.思想内容:

热爱自然

向往自由厌恶官场憎恶黑暗渴望归隐闲适淡泊

悠然自得

中国山水田园诗渊源流长,诗人们以自然山水或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4.语言特点:

描写见长

质朴自然

清新洗练

5、意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

主要诗人:

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

六、鉴赏山水田园诗方法

常用术语

思想内容——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归(退)隐闲适淡泊悠然自得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白描

语言特点——清新自然质朴自然清新洗练

解题思路:

什么景——意境——情感

答案构成:

描摹图景,意境特点,手法或表达效果

1.知。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这就要求我们对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2.析物象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

所以,准确把握了山水田园形象的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的寓意,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3.看表达

描写景物的角度:

高低、远近、明暗、俯仰、绘形、绘声、绘色。

描写景物的技巧:

动静结合

(以动衬静、以声衬静、化静为动)点面结合

虚实相生(化虚为实)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拟人

4.抒情方式: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或物)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

5.明主旨:

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归隐

向往田园厌恶官场憎恶黑暗远离尘俗闲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

如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枫叶、荻花、秋三个意象不光点明了景物、时节,还通过这三个意象特有的属性渲染了送别时的环境氛围和诗人忧伤的情绪。

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象,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参见《名师伴你行》277页《古诗中常见的意象》。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山水田园诗更是如此。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

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

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

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这就要求我们对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这里牵涉到一个感情寄托的问题,分析诗歌,应认真判断感情寄托的深浅,切忌随意拨高作品的思想内涵。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山水田园诗写景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也叫点面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比兴手法的运用。

(4)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七、鉴赏示例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1、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2、尾联以渔歌入浦深回答张少府的询问,它的深远含义是什么?

(1、这首诗写对官场的失望和隐居山林之乐,表现出恬静淡泊、乐山乐水的情怀。

2、山水之乐是不可言传的,只有亲自尝试才能懂得困窘和通达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