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四大区域.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774145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4.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国四大区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最新中国四大区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最新中国四大区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最新中国四大区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最新中国四大区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中国四大区域.docx

《最新中国四大区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国四大区域.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中国四大区域.docx

最新中国四大区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中国区域地理与区域差异

北方地区

1.自然条件

范用:

大兴安岭、贺兰山脉、巴颜喀拉山脉以东,秦岭、淮河以北,即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北部地区。

地形特征:

平原面积广大,其中东北平原是我国鼓大的平原,黑土为主,多沼泽,北部冻土层厚;华北平原是我国最平坦的平原,主要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而成,土层深厚;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最广、鼓厚的黄土堆积区,土质疏松,直立性强,地表植被保护差,水土流失严重,沟壑纵横,流经高原区的河流含沙量大。

太行山脉两侧地形差异明显,以东为华北平原,以西为黄土高原。

本区主要地形单元有:

东北平原(三江、松嫩、松辽)、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兴安岭山地、长白山地、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本区“名山”有:

“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中岳”嵩山(河南)、“北岳”恒山(山西)。

气候特征:

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其中大兴安岭北部为寒温带、长城以北为中温带、黄河中下游地区为暖温带,无霜期4-8个月,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400-800毫米,主要集中在7-8月,大部分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区(东北的东部及北部山地为湿润区);夏季温暖多雨(东北较短),冬季寒冷干燥(东北漫长严寒多积雪,漠河为我国的“寒极”);主要灾害性夭气:

冬季寒潮,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秋季早霜,华北地区春季干旱多沙暴、夏季多暴雨。

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南北差异大。

水量北丰南小,汛期北长南短(东北地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区有明显融雪春汛),河流含沙量北小南大,结冰期北长南短。

主要河流:

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乌苏里江,黄河(下游为“地上河”)及其支流渭河、汾河,海河,辽河,鸭绿江,图们江。

主要湖泊:

白头山天池、兴凯湖。

植被:

东北地区以针叶林为主(长白山地区为针叶-落叶阔叶混交林),黄河中下游地区为落叶阔叶林。

土壤:

东北地区黑土分布广泛,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为钙质土。

主导因素:

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大。

2.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配合较好。

东北地区冬季积雪厚,夏季日照长;黄河中下游地区秋季晴天多,华北平原地下水丰富。

②平原广阔,土层深厚。

东北地区,黑土肥沃,人均耕地多,宜农荒地多,森林资源丰富。

③黄河中下游地区农业生产历史悠久。

不利条件:

①东北地区生长期短,热量不足,受寒潮影响大;西部风沙威胁大。

②黄河中下游地区春旱、夏涝突出;水土流失和土壤盐碱化严重。

农业活动特点:

重要的农耕区,以旱作为主。

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

高原区畜牧业为主。

东北林区面积广大。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①东北平原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农业机械化、专业化程度高;黄河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最大的棉、麦产区;黄泛区为全国最大水果带。

②商品粮基地:

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黄淮海平原;棉花基地: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一小麦(东北春小麦)、玉米、高粱(东北、黄土高原)、谷子(黄土高原)大豆、甜菜、亚麻(东北);棉花、花生、烤烟(华北)

林业一用材林:

红松、落叶松(东北);经济林:

苹果、梨、柿、桃、枣、板栗(黄河中下游)

畜牧业一黄牛、马、驴、骡、绵羊、鸡。

水产业一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

海带、对虾、贝类。

3.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商品粮、甜菜、大豆、亚麻生产基地,黄河流域棉区是我国最大的棉区。

交通运输一东北地区铁路网最稠密,以沈阳和哈尔滨为中心,滨洲、滨绥、哈大、京沈、沈丹五条铁路呈“不”字型分布;黄河中下游地区铁路以北京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主要干线有:

京哈、京九、京沪、京广、京包、京通、京秦,以及石太、石德、太焦、焦柳、胶济、陇海、包兰、同蒲、大秦、神黄、焦石等。

著名海港:

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天津,黄骅港。

河港:

哈尔滨。

资源配置一①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以煤炭、石油为代表的能源资源极其丰富。

著名的矿产地:

煤矿:

抚顺、阜新、鸡西、鹤岗、开滦、大同、峰峰、阳泉、平顶山、焦作、兖州、平朔、神府。

油田:

大庆、辽河、吉林、胜利、华北、中原。

海盐:

长芦。

铁矿:

鞍山、本溪、迁安、磁山。

②松花江上游、黄河中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著名的水电站:

白山、丰满、三门峡、小浪底、青铜峡、刘家峡。

③长白山地和兴安山地森林资源丰富。

资源主要缺陷为水资源丕足,…尤其是辽中南和克津唐两大工业区一。

..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工业生产:

突出特点一工业基础好,重工业突出。

钢铁、石油、化工、电机、能源、造船、煤炭、机械、汽车、电子、纺织、制糖等工业在全国占重要地位。

重要工业城市和工业区一沈阳(东北最大工业中心、多种机械制造)、大连(造船、化工)、鞍山(钢铁)、长春(汽车)、吉林(化工)、哈尔滨(电机、制糖、麻纺)、齐齐哈尔(机械)、大庆(石油、化工)、北京(钢铁、机械、化工、汽车、电子、家电、纺织)、天津(钢铁、化工、造船、电子、纺织)、石家庄(棉纺)、唐山(钢铁、煤炭、陶瓷)、靑岛(棉纺、机械)、郑州(棉纺)、洛阳(拖拉机、棉纺)、西安(电子、棉纺、电机)、兰州(能源、化工、机械)、太原(钢铁、化工、能源)工业区:

辽中南、京津唐、陇海-兰新线工业带东段、沿海工业带北段

南方地区

1.自然条件

范围:

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一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地形特征:

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东部平原、丘陵面积广大,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地势最低的平原,河汉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江南丘陵是我国最大的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南岳”衡山、庐山、井冈山等众多名山分布其中,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有色金属矿产的集中分布区;西部以高原、盆地为主,四川盆地(西北部有成都平原)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素有“紫色盆地”和“天府之国”之称;云贵高原地表崎岖不平,是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典型的地区,山间“坝子”是当地主要的耕作区;横贯山脉和南岭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台湾玉山主峰为我国东南沿海最高峰。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主要地形区有:

长江中下游平原(江汉、洞庭湖、鄱阳湖、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平原、江南丘陵、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脉、南岭、武夷山脉、秦巴山地、台湾山脉。

气候特征:

以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积温45009-8000°C,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一月份均温在0。

C以上,冬温夏热,四季分明(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一月均温大于15°C,长夏无冬)。

年降水大于800毫米(台湾东北部火烧寮年均降水6489毫米,为我国“雨极”),主要集中在夏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短。

横断山区气候垂直变化大,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源于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

长江中下游地区(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每年6-7月间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月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

冬季寒潮和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水文特征:

水量丰富,汛期长,水位季节变化小(南部沿海河流有明显台风汛);江南丘陵、南部沿海、云贵高原、四川盆地河流落差大,水力丰;长江水系、珠江水系、京杭运河航运价值高;河流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主要湖泊:

长江流域为我国淡水湖主要分布区,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日月潭。

主要河流:

长江及其支流汉江、洞庭湖水系、鄱阳湖水系、四川盆地向心水系(岷江、雅垄江、乌江、嘉陵江);珠江及其支流西江、东江、北江;钱塘江;淮河;闽江;横断山区水系澜沧江、怒江;浊水溪。

植被: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土壤:

地带性土壤为红、黄壤和砖红壤性红壤,非地带性土壤有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和农田区的水稻土。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上导因素:

东部积温自北而南逐渐增加,西部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2.农业生产条件:

有利条件:

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

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

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汉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

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

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

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

③云贵地区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土层薄,地表水缺乏,不利于农业发展。

农业活动特点:

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

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

农耕区畜牧业为主。

淡水养殖发展很快。

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

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

①重要的商品粮、桑蚕、糖料作物、油料作物、棉花、黄麻、亚热带热带作物和淡水渔业产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誉。

②商品粮基地:

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江淮地区。

棉花基地:

江汉平原、长江三角洲。

热带经济作物基地:

海南岛、西双版纳。

糖料作物基地:

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四川。

出口农产品基地: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

淡水渔业基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

桑蚕基地:

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成都平原。

用材林基地:

横断山区、东南林区。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主要农产品:

种植业一水稻(最大产区)、小麦、棉花、油菜籽(长江流域)、甘蔗。

林业一用材林:

杉、马尾松、竹。

经济林:

茶叶、油茶、油桐、橡胶、剑麻、柑橘、香蕉、荔枝、桂圆、菠萝、蚕桑。

畜牧业一水牛、山羊、猪、鸭、鹅、鸡。

水产业一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

带鱼、大黄鱼、小黄鱼、墨鱼、贝类。

谈水养殖:

青、草、籬、舗、蟹、虾等。

3.工业发展条件:

农业基础一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江三角洲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我国商品粮基地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长江流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产地,四川盆地素有“天府之国”之美称。

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四川盆地是我国著名的桑蚕产区。

交通运输一铁路运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