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坛新秀考试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3753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91.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坛新秀考试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教坛新秀考试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教坛新秀考试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教坛新秀考试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教坛新秀考试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坛新秀考试资料.docx

《教坛新秀考试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坛新秀考试资料.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坛新秀考试资料.docx

教坛新秀考试资料

目   录

 

第一章 新课程目标与新课程标准1

第一节 新课程目标1

第二节 新课程标准7

第二章课程改革的几个基本理念10

第一节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10

第二节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11

第三章课改下的课堂教学17

第一节教材观的变化17

第二节师生关系的变化17

第三节学习方式的变化18

第四节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22

第四章课程结构与综合实践活动24

第一节:

课程结构24

第二节:

课程设置与课程管理26

第三节: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28

第五章课程管理与开发31

第一节 我国课程管理的历史、现实与国际参照31

第二节 三级课程管理与三类课程开发33

第三节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7

第六章 校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发展41

一、校本教研的含义41

二、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基本理念42

三、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素43

四、以校为本的基本过程45

五、校本研究的容易出现的问题46

第七章课程评价46

第一节教育评价思想的演变和发展46

第二节世界各国课程评价的特点48

第三节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评价的问题与改革的重点49

第四节发展性评价的内涵与要求51

第五节发展性学生评价52

第一章 新课程目标与新课程标准

1993年2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在教育结构方面做出了重大调整,提出“以九年义务教育为基础,大力加强基础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把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初、高级人才摆到突出的位置”。

标志着进入90年代我国教育发展的重心转移:

从20世纪80年代的优先发展高等教育转向大力加强基础教育发展。

90年代末,为了迎接新世纪国际间经济贸易、人才竞争的需要,各国都加大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力度,掀起了规模空前的全球化课程改革运动。

在这种背景下,我国针对原有课程体系的弊端,毅然启动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001年6月8日,新世纪伊始,教育部就印发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世纪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次课程改革是一次具有决定意义的变革。

第一节 新课程目标

一、新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分为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体现了时代对学生的要求和学生应具备的共同素质,具体目标进一步说明了总体目标的要求和实现总体目标的途径。

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

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的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内核。

总体目标体现了时代对每个公民的要求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目标取向。

在总的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看到基础教育对新型公民的具体要求:

1.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核心在于“品德”

《纲要》提出的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可以看出,基础教育正在把德育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加以强调。

改革基础教育,要强调对年轻一代进行公德教育,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使他们从小养成“为人民服务”的品格。

促进学生品德的发展,不只是出于国家政治需要,也是整个国际社会发展趋势使然。

当今社会,即使是发达国家,也都开始把社会意识形态的健康发展、年轻一代伦理道德的形成作为重要的任务。

例如,美国劳工部21世纪就业技能调查委员会(SCANS)曾发表题为《21世纪美国对学校的要求》的调查报告,该报告认为,美国各行各业对未来人才素质的要求包括“五大能力”(统筹能力、合作及交际能力、获取并利用信息的能力、系统运作能力、利用多种科技手段工作的能力)和“三大基础”(能力基础、思维基础、素质基础)。

2.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成为新型公民素质发展的重点

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次提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纲要》及时地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新一代公民的素质核心,这是时代发展对中国基础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国的经济发展要从以高能耗、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加工和制造业向知识密集型的产业转化,先决的条件就是劳动者的创新精神。

只有将创新精神作为公民素质的核心,中国巨大的人口负担才能转化为无穷的人才优势。

但是,以往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在创新能力方面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有明显的差距。

据《全球竞争力报告》对世界75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新能力评价,我国处于第43位,低于人口大国巴西(第33位)和印度(第38位)。

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如果缺乏创新能力,一旦进入社会生产和实践领域,将很难承担起引导技术进步、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使命。

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就是要把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学生的经验联系起来,打破学校与社会的隔离。

我国中小学教育由于长期以来受“应试倾向”的左右,只关注学生在学校当中所学的书本知识,学生把所学知识拿到实践当中进行应用的机会很少。

他们能够解决一些书本问题,但在社会和生产实践当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却相对不足。

注重“实践”的教育是一种真正意义上开放的教育。

当代社会生活要求教育提高开放水平,而教育的开放性首先就意味着教育的生活化。

20世纪初,美国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曾明确地提出: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

”这种进步主义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之间的一致性关系,即使是在今天,也仍然应该成为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

3.科学与人文素养并重

教育在重塑人类文明的同时,担负着科学和人文两个方面的任务。

在当代社会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环境下,教育要保证新一代公民能够适应文明进程的特点,就要把培养“全人”作为基本的规格要求。

正是针对这样的现状,新的培养目标强调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并重,提倡培养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并蓄、兼长的“全人”。

这里要注意,培养“全人”不应该被理解成课程目标的极端的高要求,而应该被理解为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

即使是普通的新型公民,也应该是科学和人文精神并重的“全人”。

4.环境意识的培养成为突出亮点

把环境意识的培养直接作为新型公民的素质要求之一,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和发展意义。

  现代经济的高速增长、传统工业文明已经给世界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问题,并直接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人类发展的自然性、盲目性所造成的后果大大激发了人类自身理性思考的意识。

人与环境之间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是征服、改造,还是内在统一?

社会的现有发展与未来发展是一种

什么样的关系?

无止境地追求当前的经济效率是一种文明,还是一种对文明的摧残?

1992年6月,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大会,103位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参加会议。

大会通过的《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新战略和新观念,此后,“可持续发展”观念很快引起了全人类的共鸣,并深深地影响着人类发展的理性。

对于基础教育,环境意识的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其意义远远超出教育内容的变化范围。

环境意识直接体现为环境与社会伦理的变化,体现为教育与人类生存价值的变化,体现为教育对新型公民的基本素质要求。

一个真正具有现代环境意识的人,必定能与自然以及周围的人群结成一种协调的关系。

环境意识是人的生命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5.形成终身学习的基础

传统的中小学教育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就是:

只有学校才是教育的场所,学校教育是教育的全部。

正是基于这种“一次性教育”的观念,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总是千方百计地把“尽可能多”的知识教授给学生,并以此作为自己职业的追求。

法国教育家保罗·郎格朗1965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第三届促进成人教育国际委员会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终身教育”的口号。

倡导终身教育是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方面,科学技术和人类文化的积累到20世纪50年代,已经呈现出了“爆炸”的趋势,在学校教育的有限时间里,学生事实上已经无法完全掌握一生当中需要运用的知识技能;

另一方面,当代社会中,变化性和流动性成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特征,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一个人一生当中可能会经常地变换职业,所学与所做完全“专业对口”已经变得不太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清晰地看到这样一个简单事实:

中小学教育只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阶段。

课程改革正是建立在“终身学习”、“终身教育”观念基础上。

《纲要》提出,基础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当我们真正让基础教育回归到它的“基础性”上来的时候,教育教学的行动就获得了一个崭新的方向。

6.养成和谐的个性

毫无疑问,“个性”的含义首先就在于个别性、独特性。

只有很好地保护学生的个别性、独特性,基础教育才能真正完成“促进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目标。

“个性”还意味着人的素质的多样化。

《纲要》在强调学生品德、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强调要让学生“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这就表明,和谐的个性建立在身心协调发展的基础上。

对于心理发展来说,养成和谐的个性还要求多种心理素质的共同成长。

同时,“个性”还意味着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生活的融合。

“个性”并不是“怪异”的代名词。

真正和谐的个性,只能表现为个人与自然环境、与周围的社会环境的协调一致。

从心理学角度看,判断一个人有没有形成良好的个性,就是看他与周围环境之间有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关系”。

(二)具体目标:

《纲要》确定了本次课程改革六项具体目标。

六项具体目标也就是改革行动的六项主要措施。

这六项六要措施包括:

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1.改变课程功能

课程功能是指课程在实现培养目标方面所发挥的主要作用。

课程功能是考察一个国家、地区或学校课程状况的重要指标。

课程功能如何、课程在发挥什么样的作用,直接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方式。

同时,即使我们为公民培养设定了理想的目标和规格,如果课程功能没有改变,这种理想目标也难以实现。

中小学过去的课程在教育当中实际表现出来的功能是什么?

《纲要》指出,过去的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成为课程惟一追求的目标,忽视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养成,忽视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

课程改革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使课程在“促进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积极主动的情感态度”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三个方面,均衡地发挥作用。

改变课程功能,使课程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衡地发挥作用,就是要保证课程改革“培养新型公民”这一根本目标的实现。

简言之,过去课程的主要功能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新课程的功能在于“培养人”。

要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即广大教师和教育管理者要重新认识“知识”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受传统和“应试”倾向的影响,教师心目当中的“知识情结”根深蒂固,真正把对课程功能的理解从“掌握知识”转移到“促进发展”方面,绝非易事。

  不少人可能会申辩说,“知识”难道不是“发展”的基础吗?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有两点认识:

其一,“基础是重要的,但基础本身也在变化,基础的结构要完善。

在基础的结构性分析上,仅仅简单地强调知识基础是不够的。

要考虑到能力结构的问题,考虑到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基础意义”;其二,“知识是一种基础,也是我们最容易想到的基础,但在对待知识基础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看到时代的内涵在发生变化,要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有用的基础知识。

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样的知识都‘拿来’,这样的做法不适应时代的发展”,“‘知识就是力量’但只有能够产生知识的知识才是力量。

2.调整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反映了教育者对年轻一代素质结构的理解。

过去的课程方案中,有许多不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地方,比如,“过分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

为改变这种现状,新课程明确提出,要“整体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1)均衡性的体现

第一,各门课程比例适当,

第二,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贯整体设置课程。

(2)综合性的体现

第一,注重教学与生活的联系,加强学科之间的渗透。

第二,设置综合课程。

小学一、二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三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课,三至九年级开设科学课,一至九年级设艺术课。

第三,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

目的是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选择性的体现(略)

3.精选教学内容(略)

4.改变教学方式

教学方式的改革,其核心在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主动性的发展。

改进教和学的方式对中小学来说,具有直接的操作意义,因此也就自然成了本次课程改革教师十分关注的一项目标。

《纲要》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对这一目标,我们可以作四个方面的具体理解:

(1)在师生关系的调适中,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注意培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能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发展性。

同时,教师也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体现促进性、启发性、情感性、反馈性。

(2)在“接受”与“探究”这两种不同学习方式的处理上,要针对过去单纯“接受”的现状,提倡发现式、探究式、研究式学习方式。

(3)在“书面获得”和“实践领悟”两个不同的途径中,要针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死记硬背等现象,强调实践是学习的基本途径之一,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勤于动手”。

(4)在“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方面,要改革以知识传授为主要任务的传统做法,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5.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

为改革评价和考试制度,要完成三个方面的主要任务:

第一,形成正确的评价观。

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考试只是其中的一种,而不是全部。

评价的目的是促进人的发展。

对于教学来说,过程性的评价更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有些内容可以进行书面的测试,有些内容必须通过日常观察或其他渠道进行反映。

评价的主体不只是教师,学生个人、集体、其他教师以及家长等等都应该参与到对学生的评价中来。

评价的方式可以是量化的,更多是质性化的。

学生的成长记录、成长档案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自我调控意识。

第二,建立针对不同对象的评价体系。

教育情境涉及的对象很多,除了学生之外,教师、学校、区域等都是课程评价的对象。

为此,要相应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课程实施以及区域性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第三,加快考试改革的步伐。

考试不可能取消,但过去的考试模式和招生办法中有许多亟待改进的地方。

要改变把一切考试都等同于选拔和甄别的做法,针对一般性考试以及中考、高考等选拔性考试的不同特点进行改革。

6.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建国以来,我国与苏联一样,实行的是高度中央集权的课程管理模式。

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存在着巨大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差异,存在着巨大的城乡差异。

集权制的课程管理无法顾及到不同地区中小学对课程多样化的需求。

为此,《纲要》提出,要“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三级课程管理使国家、地方和学校同时成为课程的开发、实施和管理主体。

新的课程管理体系为地方、学校甚至教师留出了较大的课程开发、实施和管理空间,如何发挥课程管理的主体性以提高课程质量,已经成为地方、学校和教师共同面临的课题。

二、新课程目标的特点

新课程的目标无论是在表述方式上,还是在内容方面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出鲜明的创新性特点。

(一)价值取向的创新(略)

(二)表述方式的创新

课程目标的表述方式主要有三种:

行为性目标(也称结果性目标)、展开性目标(也称体验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行为目标的表述方式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评价,但这种表述方式不便于用来表述学生在个性和创造性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等方面的发展。

展开性目标则从目的的内在性出发,认为课程目标是内在于课程实施过程的,不是预设的、外在的,它重点考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变化、能力形成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发挥。

表现性目标重视学生的内部感受性、自主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培养。

此次基础教育课程目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用三种表述方式来表达,即从三个方面来规范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适合于用行为目标来表述,强调的是每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过程与方法适合于用展开性目的表述,注重的是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形成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等;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适合用表现性目标表述,关注的是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健康向上的人生态度、具有科学精神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社会公民等。

(三)具体内容的创新

课程目标在内容维度上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第一,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

新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做出了要求,为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二,强调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

”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内在要求。

第三,强调综合实践活动能力的培养。

其主要目的在于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同时,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第四,强调科学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环境意识的提升。

第五,重视学生完满个性的养成。

重视学生个性发展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特征之一,培养个性完满发展的人是落实全面发展教育理论的需要,也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追求。

(四)功能的创新(略)

三、江苏省、镇江市课改目标

(一)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略)

(二)镇江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任务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指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文件为依据,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实现教育强市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目标和任务

1、主要目标(略)

2.主要任务:

(1)构建一个新型课

(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

(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

(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

(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

程管理体系。

第二节 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以课程门类的方式直接规定着本课程领域所要达到的基本培养目标,直接体现着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规定着教学实践和操作的基本要求,影响着我们每日每时的课堂生活,甚至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生存态度与生存现状。

一、新课程标准的性质及框架

(一)课程标准的性质

(1)课程标准主要是对学生经过某一学段之后的学习结果的行为描述,而不是对教学内容特别是知识点和单项技能的具体规定(如教学大纲或内容要领等)。

它的范围涉及三个领域:

认知、情感与动作技能,而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

(2)课程标准主要规定某一学段或年级所有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或在自己的最高要求。

(3)课程标准主要服务于评价,是对国家或地方的课程质量、学校教育质量、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质量进行评价的依据,因此,描述学习结果的行为动词应该是可理解的、可达到的、可评估的,而不是模糊不清的、可望不可及的。

(4)课程标准隐含着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它为教师与学生等课程实施者作为独立的主体参与教育过程,使课程具有生成性、适应性成为可能。

(5)课程标准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质量的主要标志,它统领课程的管理、评价、督导与指导,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与正统性。

(二)新课程标准的框架

课程标准的框架是指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

尽管各国的课程标准框架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同一套标准中具体课程的标准陈述格式基本上还是一致的。

考虑到我国的教育传统与理论背景以及标准本身的可传播性,同时也便于研制和使用,在国际比较与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我国的课程标准初步形成了一种尝试性的框架(如下表1-1)。

这一框架与以往的教学大纲比较,可以发现某些差异。

请参见课本P17页(表1-1)

相比以往的教学大纲,课程标准在框架上表现出更全面的特点,反映的内容更加丰富,目标定位更加明确,建议部分更加完整。

由上表可以看出,国家课程标准的表述包括以下内容:

1.前言:

说明本门课程改革的背景、课程性质和价值、课程改革与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思路。

2.课程目标:

根据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具体阐述本门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学段目标。

3.内容标准:

根据课程目标,制定选择具体内容的标准,并用规范、清晰、可理解的方式阐明掌握内容的程度。

4.实施建议:

为了便于课程标准的理解与贯彻执行,需要在课程标准中提供实施建议,主要包括教学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等。

必要的时候还要提供典型性的案例供教师参考。

5.附录:

对课程标准中出现的一些重要术语进行解释与说明,便于使用者更好地理解与实施课程标准。

二、新课程标准的陈述

课程标准的表述方式会因课程门类的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这些差异主要由课程内容的不同而引起。

总之,两大因素制约着课程标准的表述方式:

一是准确地反映出课程改革的理念、该课程的性质、目的等内容;二是有利于教师等课程标准使用者的理解与运用。

随着新课程的不断发展,课程标准的陈述方式也将不断创新。

(一)课程标准陈述的基本方式

一般说来,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包括三类:

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因此,目标的陈述也有相应的三种基本方式。

1.结果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即说明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具体明确、可观测、可量化。

这种方式指向可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领域,如“能在地图上识别不同的地形”、“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等。

表1-2提供了这类目标陈述的基本框架。

请见课本P20页表1-2 结果性目标陈述的基本框架

2.体验性目标的陈述方式

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历时性的、过程性的,这种方式指向难以将结果量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如“用不同的物体和方法制造声音,描述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