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生平与思想教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36714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4.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的生平与思想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孟子的生平与思想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孟子的生平与思想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孟子的生平与思想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孟子的生平与思想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孟子的生平与思想教案.docx

《孟子的生平与思想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的生平与思想教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孟子的生平与思想教案.docx

孟子的生平与思想教案

课题

孟子的生平与思想

课时

第一节(总节)

教学目标

1.回忆原来学过的《孟子》选段,为学习本课程打下基础。

2.了解孟子的生平经历和《孟子》一书的概况。

重、难点

【重点】了解孟子的生平经历和《孟子》一书的概况。

【难点】了解孟子的游说经历和教育经历。

教学方法

旧知回顾—教师简介—学生了解

教学过程(知识线索及师生互动交流)

教学札记

一、导入新课

儒家学说是孔子创立的,但是到了诸子百家激烈争鸣的战国时代,将儒家学说加以继承并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的,是孟子。

有了孟子,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才在后世绽放出绚丽的光彩。

所以,孔子的学说流传后世,孟子功不可没。

齐鲁大地,是出圣人的地方,孟子的家乡距离孔子的家乡不太远。

让我们回到两千三百多年前,去了解孟子。

二、孟子的生平

孟子(约前372~约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

孟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百家争鸣高潮中儒家学派的主要代表,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经孟子而发扬光大,长期影响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

据东汉赵岐《题辞》所记。

孟子是“鲁公族孟孙之后”,盖破落后迁于邹。

有关孟子的故事中,大多只见其母,不见其父,所以多数人认为孟子早年丧父。

孟子从小立志学儒习礼,十五岁左右,他入学读书,后赴鲁游学,“受业于子思(孔子之孙)之门人”。

大约三十岁到四十岁之间,孟子在邹鲁一带收徒讲学,门生约有数百人。

孟子生活的时代,各国诸侯都在设法保存自己,扩张势力,最盛行的学术是兵家、法家和纵横家。

面对诸侯之间的非正义战争,大约四十多岁时,孟子怀着救民于水火的美好愿望,肩负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推行仁政。

他曾游说于梁(魏)、齐、宋、滕、鲁等国,但仁政理想未能实现。

孟子四十三岁时第一次出国,到了齐国临淄稷下学宫。

那时齐威王在位,孟子不甚得志,拒绝了齐威王所馈赠的兼金一百镒。

齐威王三十年,宋王偃称王,要施行仁政,孟子到了宋国。

但是宋王偃身边不贤者多,仁政难以推行。

孟子就接受馈赠七十镒而离开了。

孟子回到邹国,与邹穆公问答。

由于孟子言语率直,邹穆公停止馈赠,使孟子绝粮。

不久,鲁平公即位,打算让孟子的学生乐克正为政,孟子便到了鲁国。

但由于有人阻挠,孟子在鲁国未能得志。

滕文公嗣位后,孟子到了滕国。

滕国太小,孟子难以有所作为,就到了梁(魏)国。

这是孟子已经年近七十,梁惠王在位已经五十年,年纪也在七十上下。

梁惠王与孟子多次问答,称孟子为“叟”。

公元前319年,齐宣王继位,恢复了建于临淄城西的“稷下学宫”,一时间,汇集了上千名士,成为当时政治咨询、学术文化的交流中心和诸子百家争鸣的重要场所。

于是,孟子再次前往齐国,希望在这里能够实现他的理想。

齐宣王聘他为客卿。

在稷下学宫,孟子吸收各家所长,突破了孔子的思想局限,较全面、系统地阐明了君仁臣义、尊贤使能、以民为本、统一天下等仁政理论。

这既是孟子从事政治活动的一个重要阶段,又是其思想发展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

孟子的仁政主张曾使齐宣王受到一定鼓舞和赞赏,但齐王欲以武力称霸诸侯,与孟子产生了分歧。

由于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孟离开齐国返归故里。

回到邹国时,孟子已六十多岁,从此他不再出游,而是在家乡兴办学校,广收门徒,与万章、公孙丑等弟子答疑解难,编著《孟子》。

此书记述了他一生的主要言论、活动及其思想学说,丰富多彩,博大精深,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公元前289年冬至,孟子去世,享年84岁,葬于邹国境内(今邹城市城东北约12公里)的四基山西麓,即今孟子林。

邹国人因孟子去世十分悲痛,废除了在冬至日贺冬的习俗(“邹人因哭孟子而废贺冬之礼”)。

孟子去世后,经历代学者的推崇,逐步确立了儒学嫡系传人的地位,东汉赵岐首称孟子为“命世亚圣之大才”。

元至顺元年(1330),文宗皇帝加赠孟子为“邹国亚圣公”,这是孟子被封建朝廷尊封为“亚圣”之始。

从此,在中国历史上,“亚圣”便成为孟子的代名词。

三、《孟子》简介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是孟子晚年与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纂的。

全书共七篇,每篇分为上下,约三万五千字,一共二百六十章。

该书记录了孟子的治国思想、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和政治行动,成书大约在战国中期,属儒家经典著作。

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自从宋、元、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的内容。

《孟子》中的许多文章充满了论辩性。

孟子往往巧妙地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采用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方式,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

孟子还“长于譬喻”,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抽象的道理,使文章富于形象性,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

《孟子》中文章的另一个重要艺术特征是气势浩然。

这种风格,源于孟子人格的修养。

《孟子》发展了《论语》的语录体。

《论语》中单人语录占总条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对话体不到三分之一,而《孟子》基本上都是对话体。

《论语》的文字简约、含蓄,《孟子》却有许多长篇大论,气势磅礴,议论尖锐、机智而雄辩。

如果说《论语》是仁者的谆谆告诫,那么《孟子》就是侃侃而谈,对后世的散文写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孟子的政治思想与孔子一脉相承,并把孔子“仁”的政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

这一学说主张统治者要施仁政于民,以德服人,实行王道,反对以力服人,实行霸道;对臣民应减轻刑罚与赋税,发展农业生产:

对百姓应施行道德教化,使他们人人能“正心、诚意、修身、齐家”,从而使国家长治久安。

孟子还具有较强的民本主义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百姓的地位比国君的地位高,而是说国君在治国时,如果不照顾到老百姓的利益,就很难维持自己的统治。

在书中孟子还指出,国家存在的根本不在于“天时、地利”,而在于“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劝诫统治者要与民同忧同乐。

孟子的“仁政”学说,其哲学基础是“性善说”。

他认为人性善,把仁、义、礼、智看成是人的本性,是先天固有的,所以人就应该努力地去培养和扩展这些善的本性。

这些观点自然带有唯心主义色彩。

在认识论上,孟子在孔子“生而知之”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知良能”说,并把认识的目的归结为寻求丧失了的本心。

这就否定了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但同时孟子也重视思维的作用,他的“心之官则思,思则得知”的主张就是正确的。

孟子非常重视教育对人的影响作用;强调人的自我教育,主张修身养性,“养吾浩然之气”,以完善自我;他还教育人们为实现远大奋斗目标,要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的吃苦精神。

并提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标准。

四、课后练习

学生课后反复熟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与文后注释。

 

课题

孔子的生平与思想

课时

第二节(总节)

教学目标

1.回顾初中学过的《论语》选段,借此了解孔子的思想内涵。

2.介绍孔子思想内涵的主要方面,重点了解孔子的“仁”“礼”“中庸”。

重、难点

【重点】通过教师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孔子思想内涵的主要方面。

【难点】了解孔子“仁”“中庸”的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

回顾旧知—教师介绍—学生了解

教学过程(知识线索及师生互动交流)

教学札记

一、旧课文回顾

【学生诵读】学生集体诵读初中学过的《论语》节选:

子曰:

“由,诲女知之乎!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

子曰: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 

子曰: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曾子曰: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

二、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是很高的。

自中唐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

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在《孟子》一书中,集中地体现了孟子的政治思想、哲学思想和教育思想。

1.性善论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人类性善论。

“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居于中心环节。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告子》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尽心》上)他认为“仁、义、礼、智”是人与生俱来东西,不是从客观存在着的外部世界所取得的。

“性善论”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说法。

不过,孟子以“性善论”作为人们修养品德和行王道、施仁政的理论根据,是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的。

2.政治思想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出了“仁政”的政治主张。

“仁”、“义”是孟子思想的核心,又是他的政治经济学说的出发点。

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仁,据孟子解释,就是“人心”。

怎样才算是仁呢?

根据《孟子》一书可以概括为:

第一、亲亲。

孟子主张统治者要“与百姓同之”,“与民同乐”。

第二、用贤良。

“为天下得人者谓之仁。

”(《滕文公上》)“尊贤使能,俊杰在位。

”(《公孙丑》上)“贤者在位,能者在职;明其政刑。

”第三、尊人权。

孟子公开宣扬“民为贵”、“君为轻”的口号,提倡在一定的范围调和统治者和劳动人民的关系。

第四、同情心。

要求统治者拿“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恩办法来治民。

认为这样做便能得到百姓的拥护,从而达到“无敌于天下”。

第五、杀无道之者,也是仁,而且是最大的仁。

孟子要求对一切残民以逞的暴君污吏进行严正的谴责,力图把现实社会发展到“保民而王”的政治轨道上来。

他反对统治者对庶民的剥削,反对国与国和家与家的战争。

孟子以“仁政”为根本的出发点,创立了一套以“井田”为模式的理想经济方案。

提倡“省刑罚、薄税敛”、“不违农时”等主张。

要求封建国家在征收赋税的同时,必须注意生产,发展生产,使人民富裕起来,这样财政收入才有充足的来源。

这种思想,是应该肯定的。

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思想家,孟子还提出重农而不抑商理论,改进了传统的“重农抑商”的思想,这种经济观念在当时是进步的。

孟子的“井田制”理想,对后世确立限制土地兼并,缓和阶级矛盾的治国理论有着深远的影响及指导意义。

3.哲学思想及认识论

孟子的天道认为天是最高的有意志的,人世间的朝代更替、君王易位,以及兴衰存亡、富贵穷达,均是由天命所定。

人对于天必须百依百顺,“顺天者昌,逆天者亡”,天意是不可抗拒的。

他站在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面,否认人的思想是社会存在的反映,认为人生下来就具有与生俱来的先天的善性的萌芽。

在《孟子》中有云: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增)益其所不能……”(《告子》下)指出有许多知能必须经历困难,经过挫折、失败,不断取得教训,受到锻炼,然后才能得之。

客观世界有其自己的规律,是人所不能违反的。

孟子明确地看到,一切事物发展和变化有其自己的一定的进程。

他在书中讲了一个故事作为比喻:

宁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

“今日病矣!

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

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公孙丑》)上)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

最重要的一环在于掌握客观规律。

孟子拿夏禹治水,根据水势就下、可导而不可遏的规律,来说明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须如此。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肯定在进行教育时,必须采取因人而异的多种方法。

孔子教育方法中“因材施教”。

但是,对孔子的“因材施教”有了发展。

认为教育学生必须要有一定的标准,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孟子所倡导的学习方法和教育方法是我国古代教育学的结晶,对我们今天的学习和教育仍然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此外,孟子还非常重视修养。

在心性修养方面,孟子从“性善论”这一根本思想出发,认为实行“仁政”的最重要的动力,完全仰仗于君子大发“仁心”。

这种“良知”、“良能”,“操之所存,舍之所亡”,贵在一个“养”字。

孟子以子思的“思诚之道”为依据,提出了“尽心”、“知性”、“知天”等观点,从而形成了一套含有主观唯心主义成分的思想体系。

4.教育思想

孟子认为要“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提倡人格和道德教育。

他说: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而且,孟子认为修养是求学的基点,但又认为人善性,是无法从外在培养(教育只可起感化作用),最终都要凭自己的思考来达致。

修身方法上,主张自由发展,因势利导。

此外,孟子也十分重视学习环境,置学子于优良环境中,施以自发的教育,方能成功.孟子学说对后世的影响启发未明理学孟子提出“内圣之学”指出人的天性是善良,只要每人扩充善性,压抑物欲之性,自身反省。

这种内省的修养方法,成为后世儒家思想的主流。

程颢、程颐、陆九渊、王阳明等宋明理学家,都是继承孟子这方面的学说。

三、课后练习

学生课后反复熟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与文后注释。

 

课题

孔子的生平与思想

课时

第三节(总节)

教学目标

1.了解孔子的主要教育经历及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2.认识孔子的教育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重、难点

【重点】了解孔子的主要教育经历及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涵。

【难点】认识孔子的教育思想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方法

回顾旧知—教师介绍—学生了解

教学过程(知识线索及师生互动交流)

教学札记

一、《论语》诵读

二、孔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学说要点

心性论

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

孟子的“性善说”,主要发挥孔子“仁”的观念。

孔子中的“仁”缺乏了理论基础及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

因此,孟子要建立“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是表现于恻隐、羞恶、辞让及是非四端。

“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

这便能补充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义利之辨

(道德价值的论证)

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

人之性,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便是“善端”。

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受私欲蒙蔽。

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达到社会的公义。

目的是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养气与成德

孟子提出必须靠修养及发挥善性的功夫,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之为“尽性”。

“尽性”的修养,培养出浩然之气,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成德。

道德天

孟子认为现实世界是道德的世界,而道德根源背后的标准,便是天。

天表现于人,便是性。

人苦能有足够修养,便能知天,达致天人合一。

政治思想

民本说:

孟子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政府要保障人民的利益,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决条件。

因此,天命在于民心而不在于君主,若君主无道,人民便可推翻他;但若君主有旨,人民便应谨守岗位。

法先王:

孟子主张行仁政,必须效法先王(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的王道统治政治,这样便能把仁政施行於天下。

仁政与王道:

孟子主张施行仁政,必须先有仁心,然后方推行仁政。

孟子认为人有不忍之心,乃有不忍人之政,仁政,是统一天下者必具备的条件。

而仁政的具体表现,就是使家给人民、百姓安乐的王道,要实行王道,又要尊贤使能。

德治观念

孔子论“仁”,是自觉的道德;孟子的“仁”,则兼具教化的功能。

君主应培养出德性,这是施行仁政的条件,故主张“有德者执政”。

反对霸政孟子提倡以德服人的仁政,反对武力服人的霸政,目的在减轻民生痛苦,缓和社会矛盾,故孟子主张“王道政治”,反对霸力服人。

恢复井田制度孟子认为理想的经济制度是“井田制度”。

“井田制度”即土地为国家公有,国家授田人民耕种,但人民亦要助耕公田,当作纳税,因此,农民便有“恒产”(恒常固定的田产),国家自会安定。

形成道统观念

孟子时,更把尧、舜、禹、禺、文王、武王、周公、孔子等,视为儒家的“道统”(一脉相承的知识系统)。

从此,儒家的道统观念与儒家思想之间,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

民本思想的影响孟子的民本思想,行仁政的主张,一切以民心向背为标准。

这套革命理论,成为中国传统政治理论的创见,号然此说缺乏现代的民主精神,却成为传统治制度中,抑制君权的合理性渊源。

孟子“为民制产”的主张,更成为历代经济制度的最高理想,如隋唐的均田制。

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认为君主应以爱护人民为先,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

孟子赞同若君主无道,人民有权推翻政权。

正因此原因,《汉书》「艺文志」仅仅把《孟子》放在诸子略中,视为子书,没有得到应有的地位。

到五代十国的后蜀时,后蜀主孟昶命令人楷书十一经刻石,其中包括了《孟子》,这可能是《孟子》列入「经书」的开始。

到南宋的孝宗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并成为「十三经」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

传说明太祖朱元璋因不满孟子的民本思想,曾命人删节《孟子》中的有关内容。

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一方面严格区分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阶级地位,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并且模仿周制拟定了一套从天子到庶人的等级制度;另一方面,又把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比作父母对子女的关系,主张统治者应像父母一样关心人民的疾苦,人民应该像对待父母一样去亲近、服侍统治者。

孟子认为,这是一种最理想的政治,如果统治者实行仁政,可以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反之,如果不顾人民死活,推行虐政,将会失去民心而变成独夫民贼,被人民推翻。

仁政的具体内容很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教育以及统一天下的途径等,其中贯穿着一条民本思想的线索。

而且,这种思想是从春秋时期重民轻神的思想发展而来的。

 

三、课后练习

学生课后反复熟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与文后注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