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第三卷知识点资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3517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34.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第三卷知识点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古代文学第三卷知识点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古代文学第三卷知识点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古代文学第三卷知识点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古代文学第三卷知识点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第三卷知识点资料.docx

《古代文学第三卷知识点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第三卷知识点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古代文学第三卷知识点资料.docx

古代文学第三卷知识点资料

词语解释:

稼轩体:

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一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

辛弃疾的所谓“以文为词”不再有音乐性的节奏。

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动的语气的同时,他仍然能够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

(二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并且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

易安体:

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特定的历史条件促成了“易安体”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

“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

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和白朴。

婉约体:

用含蓄蕴藉的手法,化事为情,融情于景,曲折地表达深细婉转的复杂情绪,婉转缠绵,情韵兼胜。

词论家向来把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体尊为婉约体之鼻祖,宋初的晏殊、欧阳修、柳永在题材和表现手法上,均因对婉约体有所开拓发展而成为婉约体的中坚。

柳永之后,婉约体代表词人是秦观和李清照。

周邦彦可谓婉约体的集大成者。

婉约派:

为中国宋词流派。

婉约,即婉转含蓄。

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结构深细缜密,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有一种柔婉之美。

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有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宋代最著名的女词人等。

苏门四学士:

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和张耒

1、元曲:

元代杂剧和散曲的合称。

其曲文形式与词相近,用长短句,但格律较自由,多用口语,便于直率地表达感情,“元曲”得与唐待、宋词并称,在国文学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

其中尤以剧曲(即杂剧成就更高,故通常把“元曲”作为元杂剧的同义语。

如《元曲选》实际上是元杂剧集。

同时,把剧称为“曲”,也反映出当时人们对戏剧中的曲的重视。

“元曲”均用北方流行的曲凋,故又称“北曲”。

2、杂剧:

戏曲名词。

我国戏剧史上有多种以杂剧为名的表演形式,其特点各有不同。

此处指元杂剧。

元杂剧是一种用北曲演唱的,把唱、念、科、舞有机结合起来表现完整故事的综合性的戏曲形式,它是融合了前代各种表演艺术而形成的。

元杂剧代表着元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19.香山体(白体:

香山体:

宋初诗坛上的一个诗歌流派。

以学习白居易清浅平易的诗风而得名,主要代表作家有李昉、徐铉、王禹偁等,而以王氏的成就为最高,他的代表作是《对雪》、《感流亡》、《村行》等。

20.晚唐体:

“晚唐体”诗人是指宋初模仿唐代贾岛、姚合诗风的一群诗人,由于宋人常常把贾、姚看成是晚唐诗人,所以名之为“晚唐体”。

包括:

一.专学贾岛、姚合的九僧诗;二.林逋等隐逸诗人。

21.九僧诗:

1.“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

2.①九僧作诗,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3.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③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的中间二联表现其镂句鉥字的苦心孤诣。

22.隐逸诗人:

1.“晚唐体”的另一个诗人群体是潘阆、魏野、林逋等隐逸之士,其中林逋最为有名。

2.模仿贾岛的字斟句酌,也颇有白体诗平易流畅的倾向。

林逋的名篇是《山园小梅》二首。

23.西昆体:

宋初诗坛上影响最大的诗派。

主要作家有杨亿、刘筠、钱惟演等人,宗法晚唐诗人李商隐,他们的创作一是遣词表意,务必雕琢华丽;二是采撷群书,以学力为根柢。

他们之间互相唱和,杨亿将这些唱和的诗编成《西昆酬唱集》,故称西昆体。

24.“梅欧”:

梅尧臣(1002-1060,北宋诗人,字圣俞,安徽宣城人。

与欧阳修、苏舜钦齐名,并称“梅欧”或“苏梅”。

27.二晏:

晏几道是晏殊第七子,与其父合称“二晏”。

晏几道有《小山词》传世。

晏殊有《珠玉集》传世。

28.张三影:

张先在北宋前期是创作较为丰富的词家。

他的词在内容上主要还是写男女情爱和诗酒交欢的生活情趣,在语言上比较华艳,注意雕琢字句。

他善于写“影”,如“云破月来花弄影”。

人称“张三影”。

29.诚斋体:

(一直接从自然景物吸收题材,而不是从书本文字上翻新出奇,因此在题材上,他的诗以描写自然景物的为最多,也最能体现他的诗歌的艺术特色。

是个善于变化的诗人。

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

这就是严羽《沧浪诗话》所称的“杨诚斋体”。

①“诚斋体”的特点之一,是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

②第二,是丰富新颖的想象。

③第三,是自然活泼的语言。

30.江西诗派:

北宋后期在黄庭坚诗风影响下形成的诗歌流派,主要作家有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等人,写诗宗法杜甫,主张“无一字无来处”而又讲究创新,“点铁成金”、“夺胎换骨”,崇尚新奇硬峭的诗风,因黄为江西人,故称江西诗派。

31.中兴四大诗人:

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和尤袤号称“中兴四大诗人”。

当时杨、陆的声名尤著。

尤袤流传下的作品很少,成就也不高;杨、范虽比不上陆游,但都能摆脱江西诗派的牢笼,思想、艺术各有特色,不愧为南宋杰出的诗人。

32.永嘉四灵:

永嘉四灵指当时生长于浙江永嘉的四个诗人:

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字灵秀;翁卷,字灵舒。

他们或是布衣,或作过小官。

他们对于南宋中叶以后政治上的低气压好象并无反感,反而乐得清闲。

他们的创作倾向是“泊然安贫贱,心夷语自秀”(赵师秀《吴徐玑》,他们选择了晚唐诗人贾岛、姚合的道路,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

专工近体,尤其是五律。

赵师秀《薛氏瓜庐》、翁卷《乡村四月》。

33.江湖诗派:

江湖诗人的得名是因南宋中叶后杭州书商陈起陆续刻了许多同时诗人的

集子、合称为《江湖集》而来的。

所谓江湖诗人,大都是一些落第的文士,由于功名上不得意,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来维持生活。

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近于所谓“狷者”,如姜夔;一类是近于所谓“狂者”,如戴复古、刘克庄。

3、简述散曲的体裁特点。

散曲与词相比,其特点是:

(1、句式长短更为参差不齐,更自由活泼;(2、可以增加衬字,既保持曲词的腔格,又增加了语言生动性,更为淋漓酣畅;(3、用韵较密,一韵到底,平仄可以通押,更显活泼流畅,顺口动听。

(4、诗词力避字句重复,尤忌重韵,而散曲却以此见长。

(5、散曲直露明快,更具民间特色。

9、《窦娥冤》有何艺术成就?

《窦娥冤》在艺术上也是很成功的,整个戏中规中矩,是元代杂剧艺术的典范性作品。

(1全剧戏剧矛盾尖锐集中,冲突始终围绕着主人公窦娥展开,重点在表现窦娥的“冤”。

全剧层次分明,不枝不蔓,过场戏十分简洁,非急需交代的问题一概予以省略,如关于窦娥结婚及婚后情况,剧本都省略不写,甚至连窦娥的丈夫叫什么名字,剧作都有没有提到。

除用楔子交待窦娥童年身世外,帷幕启处见冲突,第一折即展开张驴儿逼婚情节,第二折写冤狱的形成,第三折高潮。

(2剧作的语言也是很感人的,几乎看不到雕琢的痕迹,许多说白就象生活本身那样口语化,那样自然流畅。

唱辞虽然经过较多的加工提炼,却真切生动,不事藻绘,通俗生动,充分表现了关汉卿作为元曲本色派语言大师的本色,真已做到写景如在目前,叙事如其口出,本色、自然而生动。

10、为什么说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窦娥悲剧产生的原因颇为复杂。

首先,作品写了高利贷事件:

窦娥七岁抵债当了童养媳,从此陷入孤苦境地,后又因蔡婆向赛卢医讨债引来了恶棍张驴儿父子,从此窦娥的厄运便接踵而至。

可见高利贷剥削是引发悲剧的间接原因。

接着,剧作写流氓恶棍张驴儿对窦娥的欺凌、威逼和诬陷,导致窦娥吃官司,这是酿成悲剧的直接原因。

而贪官桃杌信奉“人是贱虫,不打不招”的信条,不问曲直,对窦娥酷刑逼供并冤判了死刑。

“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造成了窦娥的冤狱。

贪官污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这是悲剧产生的决定性原因。

像张驴儿之类的恶棍在元代社会到处横行,像桃杌之类的贪官在元代也普遍存在。

据《元史》载,成宗大德七年仅七个道就有贪官18000多名,冤狱5000多起。

“覆盆不照太阳晖”,正是那个黑暗社会的写照。

关汉卿是从整个社会黑暗腐败去揭示窦娥悲剧根源的。

因此说窦娥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

11、简析窦娥的性格。

窦娥性格的主要特征是:

既有善良温顺的一面,也有刚强不屈的一面。

(1、窦娥的善良表现在:

她默默忍受命运加给她的种种灾难,甚至恪守封建妇道,准备苦度一生“早将来世修”;她尽心侍奉婆婆,处处爱护婆婆,在公堂上,她可以忍受“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的毒刑拷打,却不忍心婆婆受刑,为救婆婆而屈招罪名;甚至被押赴刑场时还顾虑着婆婆看见她披枷带锁而伤心;被冤杀死后她的鬼魂还请求父亲收养婆婆。

(2、她的刚强不屈表现在;对张驴儿的欺凌迫害进行了坚决的反抗;在公堂上,她面对贪官酷吏据理争辩;在法场上,她指天骂地发下誓愿愤怒抗争;死后鬼魂诉冤,一争到底。

(3、窦娥的反抗性格是随着戏剧冲突的发展而逐渐展现出来的。

第三折“法场”突出地表

现了窦娥性格的飞跃发展。

她原来相信天命,对官府也有过幻想,但残酷现实终于使她清醒;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呼喊,谴责天地鬼神的不公:

“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

她“一腔怨气喷如火”,进而痛斥“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临刑时发下三桩誓愿,更是对黑暗统治的抗议与挑战。

窦娥的反抗精神竟然“感天动地”,三桩誓愿奇迹般实现了。

剧作家这样描写,是理想主义的表现。

12、《西厢记》是怎样对故事题旨进行改造的?

王实甫在董解元《西厢记》的基础上,将其反封建的主题进行提炼和升华,超越了“自是才子,合配佳人”、“报德难从礼”的思想局限,使之更加突出、纯净、强烈,突出“一见衷情”“情”的地位。

并以纯正的现实主义手法,通过张生和莺莺的爱情故事,热情地歌颂了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主而进行的反抗封建礼教的斗争。

王实甫勇敢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不合理性,大胆赞扬了那些向封建势力挑战的叛逆者,并为他们安排了一个胜利的喜剧结局,从而使“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呼声震世骇俗,流芳后世。

由于作者所作出的超越前人的特殊贡献,从而使这部优秀喜剧,达到了当时同类题材的最高思想水平。

13、《西厢记》对杂剧体制的创新表现在哪里?

《西厢记》对当时的一本四折一楔子的杂剧体制,进行了大胆的革新尝试,以多本杂剧连演一个故事,长达五本二十折加五个楔子。

在每一本第四折的末尾,既有“题目正名”,标志着故事情节到了一个转折性的段落;又有很特别的[丝络娘煞尾]一曲,起着上联下启沟通前后两本的作用。

剧本也不受一入主唱到底的限制,出现几个角色分唱的形式,这在当时是一个突破性的壮举。

体制上的创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为更细腻地塑造人物性格,更完美地安排戏剧冲突,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4、分析《的西厢记》戏剧冲突。

《西厢记》是一部长篇巨制,结构宏伟,严谨,场次处理得也洗练,戏剧中冲突的孕育,发展形成和最终的解决都很自然。

情节由两条线索构成,第一条是张生、莺莺、红娘对老夫人的斗争,这是主线;第二条是张生、莺莺、红娘之间的矛盾冲突,迂回穿插在主线之中。

它们相互制约,起伏交错,推动着情节的发展。

作者运用喜剧手法处理悲剧性的冲突,把大大小小的矛盾组成一个盘根错节的艺术整体,成功地表现了事件曲折复杂的过程。

作者采用现实主义手法,不借助于神仙皇帝以及鬼魂妖怪的想象力量,这更需要高超的驾驭生活的艺术能力。

15、分析莺莺、红娘、张生的人物形象。

莺莺:

强烈追求爱情,又受封建礼教的束缚,矛盾多变;张生:

追求爱情的“志诚种”,痴、迂;红娘:

机智、正义、泼辣、善于斗争。

16、分析《西厢记》的语言艺术特点。

(1、“当行”:

语言符合戏剧特点,能和表演结合,具有丰富的动作性。

(2、鲜明的个性化:

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的不同,语言呈现不同风格。

莺莺——唱词节奏舒展,色彩华美,感情含蓄,与婉约词风相似,如“花间美人”;红娘——鲜活泼辣,语言夹杂着俗语、日常生活用语,质朴本色有生动活泼。

总之,文采与本色相渑,藻艳与白描兼具,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

由于在唱词中大量置入唐

诗宋词的意象,使人读来满口生香、意趣盎然,被誉为诗剧。

6、《西厢记》善于细腻的心理描写,试以“长亭送别”一折为例分析说明。

“长亭送别”着重描写莺莺和张生浓重的离情别恨,进一步揭露封建礼教门第观念的冷酷无情。

其情节单纯,甚至没有正面展开人物之间的戏剧冲突,它侧重于刻划人物心理情态,具有浓郁的抒情性。

(1、善于以景寓情,融情于景。

如开头[端正好]一曲,描绘暮秋萧索景象和凄凉气氛,烘托了莺莺的浓重离愁。

结尾的[—煞]和[尾]二曲,写莺莺目送张生远去,青山疏林相隔,淡烟暮蔼遮蔽,眼望茫茫的残阳古道,耳闻秋风马嘶,生动地层现了一幅“离愁渐远渐无穷”的情景。

(2、善于通过情态细节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如“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揭示了崔、张的依恋难舍;“酒席上斜签着坐地,蹙愁眉死临侵地”、“阁泪汪汪不敢垂”、“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等,揭示张生内心愁苦又无可奈何的情状,刻划得穷形尽态。

(3、更多的是让人物触景生愁,直抒胸臆。

如[叨叨令]一曲,莺莺看到车儿马儿,离愁和怨恨简直如火山喷发。

在饯别中,又借“把盏”、“劝食”让莺莺尽情地抒发她“塞满愁肠胃”的苦情。

57.简答王禹偁诗歌的内容:

一.同情民瘼,关怀国事。

二.诗人曾先后被谪于商州、滁州、黄州等地,在宦海奔波之中写了不少流连风光的景物诗。

三.他在《畬田词》五首中,还热情地歌颂了人民集体互助的艰苦而欢乐的劳动。

58.简答王禹偁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他的反映现实的作品多用为五、七言古诗,初步表现了宋诗议论化、散文化的特点。

二.他的写景抒情小诗多为近体律诗与绝句,明净洗炼,意态幽远。

三.他的学习民歌之作,朴实自然,通俗易晓,颇得民歌之风味。

59.简答什么是九僧诗。

一.“晚唐体”诗人中最恪守贾、姚门径的是“九僧”,其中惠崇的成就比较突出。

二.①九僧作诗,继承了贾岛、姚合反复推敲的苦吟精神,三.内容大多为描绘清邃幽静的山林景色和枯寂淡泊的隐逸生活,四.形式上特别重视五律,尤喜在五律的中间二联表现其镂句鉥字的苦心孤诣。

五.因此九僧诗中时有文字颇为精警的断句,但全篇的意境往往不够完整。

九僧诗的内容单调贫乏。

六.惠崇《池上鹭分赋得明字》

60.简答西昆体的诗歌内容。

《西昆体酬和集》全集70个诗题中,主要有三类题材:

一是怀古咏史。

二是咏物。

三是描写流连光景的生活内容。

此外西昆集中偶有闺情题材。

61.简答西昆体的艺术特征。

一.推崇李商隐,兼重唐彦谦。

大多师法李商隐诗的雕润密丽、音调铿锵。

二.西昆诗人学习李商隐的艺术有得有失,其得益之处为对仗工稳,用事深密,文字华美,呈现出整

饰、典丽的艺术特征,例如杨亿的《南朝》。

三.徒有其表而少气韵。

62.简答梅尧臣诗歌的内容。

一.他写了不少政治诗,反映了当时朝中新旧两派的斗争,表现出他对腐败官僚的不满和对革新派的支持。

二.有的诗表现了他对当时阶级矛盾的揭露和人民疾苦的关怀。

三.也有不少写景抒情诗。

四.还写了大量的应酬诗

五.写日常生活琐事,甚有琐碎丑陋而不避者。

63.简答苏舜钦诗的内容。

苏舜钦的创作可以遭诬削职的“进奏院事件”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一.前期的诗,多以社会政治为题材,表理出他蒿目时艰的精神,有强烈的政治性与战斗性。

二.前期的诗也反映了人民疾苦。

三.他后期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写闲居生活和山水风光,亦寓仕途坎坷、世态炎凉之感叹及对黑暗政治之讽刺。

64.简答苏舜钦诗歌的特点。

一.苏舜钦诗风格豪放,直抒胸臆,感情充沛。

写景境界阔大,飞动雄奇。

弱点是有时显得粗糙。

二.他的政治题材的诗多铺叙,少曲折,议论化散文化倾向严重三.他后期的山水景物诗也不乏情景交融、精练含蓄的佳作。

65.简答欧阳修诗歌主张:

一.重视诗歌的现实生活内容。

二.重视作者直情实感的抒发,并提出了“诗穷而后工”的诗歌理论。

三.平易。

《六一诗话》

66.简答欧阳修诗的内容。

一.抨击时弊,同情人民疾苦的诗歌。

二.描写山水风光、反映行役谪宦生涯是欧诗较多表现的内容。

三.欧诗还有一些咏史、咏物之作,其中也常有寄托,启人深思。

四.应答赠题之诗

67.简答欧阳修诗的特点。

一.风格平易自然。

二.在表现手法上,他发展了韩愈以文为诗的方法,好用赋笔,好用散文章法,好用虚词入诗,又好议论。

欧诗中的议论往往能与叙事、抒情融为一体,所以得韩诗畅尽之致而避免了其枯躁艰涩之失。

68.简答王安石诗歌思想内容

王安石的诗歌创作,可以熙宁七年(五十四岁退居江宁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一.前期写了不少抨击时政,同情民瘼,宣传改革的政治诗二.前期的咏物、咏史之作,或托物言志,或借事议论,或借古喻今,表明作者的政治观念或人生观念。

三.王安石也写了许多抒情诗,其中颇有思亲怀友的名作。

四.后期退居江宁后,写了不少写景抒情小诗,风格迥异于前期。

69.简答王安石诗歌艺术特点。

他的诗形成了以语言精炼而圆熟、意境清丽而含蓄为主要特点的风格。

一.王安石的诗对语言的锤炼十分讲究,并善于不留痕迹地化用前人的词汇和意象。

二.王安石诗常有谢灵运及中晚唐诗那种清丽的风致三.与第二点相联系的另一特点,即表现的含蓄。

73.简答黄庭坚诗歌思想内容。

一.有些诗反映了北宋中后期的民族矛盾。

二.也反映了人民的疾苦。

三.大量的是赠答之作。

74.简答黄庭坚的诗论。

一.推崇杜甫。

二.独造生新,求与人异。

三.点铁成金,脱胎换骨。

四.无一字无来历。

75.简答晏殊词的内容。

一.一方面是表现男女相思、离情别恨。

二.另一方面是描写游乐生活,抒写其流连光景的情趣。

76.简答晏殊词的艺术。

一.雍容秀雅的风格。

二.情中有思。

三.语言清丽,音调和谐。

77.简答欧阳修词的内容。

一.大多写男女情爱或相思伤别。

二.感慨遭遇与伤时叹老的词。

三.还有一些描写自然景物的词,也是对宋词题材的开拓。

78.简答欧阳修词的艺术。

一.清疏峻洁的艺术风格。

二.在题材方面有进一步的扩展,规模未大而蹊径已变,开宋词士大夫化的风气。

三.欧词用调较多,也有一些慢词,部分词里还吸收通俗生动的口语,这些也在宋词的发展中起积极作用。

79.简答柳永词的内容。

一.其中部分歌词描写了北宋城镇的富庶与都市风光。

二.描写妓女的生活、愿望以及自己与她们的缠绵感情。

三.描写羁旅行役中流落江湖的感受和离别怀人的感伤。

四.也有部分庆赏节令或称颂朝廷功德的作品

80.简答秦观词的内容。

一.早年多写爱情题材。

二.秦观后期的词主要是抒写贬谪中的心绪,情调更加凄苦。

81.简答秦观词的艺术风格

秦观的词特别注意意境的创造,融情入景,善于通过凄迷暗淡的景色烘托忧郁怅惘的伤感情绪。

词境凄婉,音律和美。

他继承了李煜、二晏和欧阳修的婉约词风,是北宋婉约词的典型。

他的词过于纤弱,气格不足。

82.简答周邦彦词的内容。

一.他的词也主要是步趋柳永,多写男女爱情、离愁别恨。

二.他在提举大晟府时,按月进献新词,也写了不少点缀升平的应制词。

三.他的一部分写景咏物之作较为清丽。

83.简答李清照词的内容。

李清照的词可以靖康之变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一.前期的词主要是写她的贵族少女、少妇的生活,是一种悠闲、风雅的情调。

二.李清照前期的生活也有寂寞与忧愁,她的一部分词表现了离情别绪以及对丈夫的相思。

三.南渡以后,李清照尝尽了国破家亡与颠沛流离的苦痛,词的内容也多写其对国事的忧思和生活流落的痛苦,爱国之情很深。

86.简答张孝祥词的艺术。

张孝祥词风格多样,有的俊发雄奇,有的沉郁悲壮,有的清丽飘逸。

其内容或抒发爱国激情、忠义之愤,或因事寄意抒写世事感慨,或描写景物借以抒怀,大抵都慷慨高歌,直抒胸臆。

他和张元干都是上承苏轼下启辛弃疾的作家。

87.简答张孝祥词的内容。

一.洋溢着战斗豪情。

二.满纸忠愤之情。

三.张孝祥的词中还有不少写景抒怀之作。

88.简答刘克庄词的内容。

一.或粗犷雄放,或激愤悲慨,多感叹中原之不能恢复。

二.也谴责当权者不以国事为重和无策平戎。

三.在请缨无路的情况下常常慨叹生哀。

89.简答怎样理解姜夔词的“清空”特点。

前人以“清空”二字概括姜词风格,并比喻为“野云孤飞,去留无迹”(张炎《词源》。

“清空”二字,含意很广,但主要是指姜夔词意境高远,实襟怀淡泊。

姜夔上承周邦彦词风,以绵邈的风神,救辛派末流的浮躁,又以瘦硬之笔矫婉约派的媚软,独扇清逸雅正之气,卓然成为南宋一大家,他在转变词风,发展词律,提高词艺等方面,都有可贵的贡献。

90.简答辛弃疾生平的大体分段。

一、起义南归时期(1-23岁。

二、辗转任职时期(24-42岁三、被贬家居和反复起用时期(43-68岁。

100.简答杨万里诗歌的艺术特点。

直接从自然景物吸收题材,而不是从书本文字上翻新出奇,因此在题材上,他的诗以描写自然景物的为最多,也最能体现他的诗歌的艺术特色。

是个善于变化的诗人。

形成了他自己的独特风格。

这就是严羽《沧浪诗话》所称的“杨诚斋体”。

①“诚斋体”的特点之一,是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

②第二,是丰富新颖的想象。

③第三,是自然活泼的语言。

101.简答范成大诗歌的特点。

一.年轻时便写了一些揭露残酷剥削、同情农民疾苦的诗。

二.他最有价值的爱国诗篇,是一一七○年使金时写的七十二首绝句。

三.范诗的另一成就是田园诗。

102.简答何谓永嘉四灵

永嘉四灵指当时生长于浙江永嘉的四个诗人:

徐照,字灵晖;徐玑,字灵渊;赵师秀,字灵秀;翁卷,字灵舒。

四灵里徐照和翁卷是布衣,徐玑和赵师秀作过小官。

他们对于南宋中叶以后政治上的低气压好象并无反感,反而乐得清闲。

他们的创作倾向是“泊然安贫贱,心夷语自秀”(赵师秀《吴徐玑》,“楚辞休要学,易得怨伤和”(翁卷《送蒋德瞻节推》。

他们选择了晚唐诗人贾岛、姚合的道路,要求以清新刻露之词写野逸清瘦之趣。

专工近体,尤其是五律。

赵师秀《薛氏瓜庐》、翁卷《乡村四月》。

这些诗从思想内容看,主要是继承了山水诗人、田园诗人的传统,它们在封建社会中小地主阶层里本来就拥有广大的读者。

在较大程度上纠正了江西诗人以学问为诗、专在书本上找材料的习气。

因此他们的成就虽极有限,有当时诗坛却得到广泛的反应。

103.简答何谓江湖诗派

所谓江湖诗人,大都是一些落第的文士,由于功名上不得意,只得流转江湖,靠献诗卖艺来维持生活。

他们的流品很杂,但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生活接触面比较狭,对政治不甚关心,只希望在文艺上有所专精,以赢得时人的赏识,近于所谓“狷者”。

我们在前节里叙述的姜夔是这类人物的代表。

一类是生活接触面比较广,对当时政治形势比较关心,爱好高谈阔论以博时名,近于所谓“狂者”。

戴复古、刘克庄就是这类人物。

江湖诗人的得名是因南宋中叶后杭州书商陈起陆续刻了许多同时诗人的集子、合称为《江湖集》而来的。

105.简答柳开、穆修等人的复古思想

柳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