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773488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28.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 全册精品.docx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作文教案全册精品

第一单元描写景物

习作目标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2.由例文的写作方法,迁移到描写景物要达到抓住特征、展开想象、按一定顺序表达的要求。

3.选择校园的景物,仔细观察,把观察到的内容按一定顺序写下来。

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4.引导学生明白“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的个性化活动”。

习作重点

抓住景物的特点、按一定的顺序写。

课前准备

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喜欢的景物,仔细观察,然后把看到的和同学交流。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积累定向观察收集素材

师:

同学们,最近,我们欣赏了美丽的洞庭湖,游览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这节课,让我们来欣赏我们另一个美丽的家,那是哪里?

生:

校园!

师:

课前,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再观察我们美丽的校园了,你是不是也把你的观察所得与同学们交流了?

(生答)新学期开始,又有许多小朋友转入我们学校,如果你是“校园小导游”你会领着他按照怎样的路线参观?

你想给他介绍哪些景物?

想好了自己列个提纲,把要介绍的景物按顺序列出来,重点要介绍的作个标记。

二、尝试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1.由“情景”过渡到习作要求,再过渡到课文《桂林山水》,回顾课文作者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运用。

2.用学过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我们的校园哪儿最美”。

3.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方法指导:

(1)一处景有很多的景物组合而成,介绍时,不仅要注意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具体描述,而且要注意介绍这些景物的布局或者位置,这样别人读了才会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

(2)引导学生欣赏写景的片断(<七月的天山>的第三自然段),讨论作者是怎样把“大家认为最美的地方介绍的具体细致,从而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的,让学生明白:

只介绍景物的名字,而别人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这就是没有抓住特点。

特点就是“什么样子”的,是与其他事物不一样之处。

对于眼前一种静止的景物而言,形状、颜色、气味的不同都是特点。

如果动态的来看,随时间的变化,景物所出现的变化,也是特点。

从不同的角度看,景物所呈现出的不同,也是特点。

写景物,要把特点写的具体、细致。

4.再思考:

你要介绍学校的哪一处景物?

要介绍这一处的哪些景物?

仔细想一想,这些景物美在什么地方。

5.动笔起草,快速成文。

题目自拟,字数在300字左右。

第二课时修改评议

章法有度,情趣兼具

第一步:

回扣要求交流习作

(一)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3.修改罗索不条理的段落。

(二)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相评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

2.推荐本组优秀习作。

第二步:

佳作欣赏借鉴提高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改。

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誊抄习作,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发下习作,生自评。

2.向全班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

好词佳句,丰富独到的想象,真挚的感情---

3.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

4.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不足的地方共同提出建议。

二、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三、共赏佳作,激励写作

1.课堂上师生共赏优秀作品。

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协作信心。

2.表扬在此次作文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

3. 教师推荐有关表现师生情深的作品,生课下阅读。

 

第二单元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习作目标

1.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2.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弄清楚什么是心里话,说的心里话要真实。

3.教学生多种方式、多种体裁自由表达。

4.提高学生认识能力,发展学生语言水平。

5.进一步学习鉴赏和修改作文。

习作重点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习作要求,弄清楚什么是心里话,准备向哪些人去说心里话,说哪些心里话,说的心里话要真实。

课前准备

课前酝酿,想好准备向哪些人去说心里话,说哪些心里话。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_____习作指导

积累

一、创设情境,激发表达欲望。

师:

同学们,最近又几个同学找我谈心,说了自己的心里话。

有的说自己学习成绩提高不快,心里很着急;有的同学说爸爸、妈妈管得太严,一点自由都没有;还有的同学说平时作业太多,没有时间读课外书等等。

我很感谢这些同学,那么信任老师,把老师当知心朋友。

这说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得不够。

今天老师为大家创造一个机会,诚恳地希望同学们把藏在心中的话说出来。

如果是高兴的事,让同学和老师共享;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说出来会痛快一些,也许大家能为你解忧;有什么困难,请大家帮你出出主意解决;你们说好不好?

尝试

二、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1.明确要求,拓展表达思路。

指名朗读“习作”要求。

说说什么是“心里话”。

这段话里告诉我们从哪些方面来说心里话?

向谁说?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要求?

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师生之间的对话,互相启发,拓展思路。

2.小组合作,生生互动。

1)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互相评议。

教师巡视,倾听,并发现“典型”。

2)也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伙伴,互相交流。

3.模拟情境,典型示范。

(1)由老师扮演妈妈(爸爸)的角色,一学生向妈妈(爸爸)诉说自己的心里话。

(2)对照本次习作的要求,学生评议。

4.教师小结、点评,并强调习作中的注意问题。

(1)要明确心里话是向谁说的。

(2)心里话的内容要真实。

(3)习作时刻自由选择第一人称“我”,也可以用第二人称“你、您”。

体裁上可以用书信、日记或其他。

三、放胆试写,自主修改。

1.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2.学生作文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

第二课时

评改

(一)回扣要求,交流习作。

1.小组内相互朗读习作,相互点评。

2.学生自由选择伙伴,互相朗读评议。

3.互相推荐学生中写的好的范文,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断,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后交流。

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二)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1.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由学生评选出)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2.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

(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自己组合小组交流修改)

附范文:

第三单元大自然的启示

习作目标

1、通过《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走进自然,观察动植物,寻求发现,或搜集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或有关发明创造事迹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2、通过交流活动,选好材料和角度,写自己最想写的。

既可写活动中的发现,又可写活动的经过或心得。

3、按一定顺序表达,确定先写什么,再写什么,重点写什么。

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习作重点

把观察的重点对象,按一定的顺序写出来。

课前准备

课前搜集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或有关发明创造事迹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然后和同学交流。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定向观察收集素材

师:

同学们,最近,我们学习了一组有关大自然的一组文章。

课下老师已经让同学们进行搜集到有关大自然给人启示的资料,或有关发明创造事迹或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启示的资料。

师:

这节课我们来交流这些资料。

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你想给小组同学介绍哪些资料?

重点介绍什么?

重点要介绍的作个标记。

二、合作交流拓展思路

1.由交流过渡到习作要求,再过渡到课文《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回顾课文作者写作方法。

2.用学过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资料中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

3.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方法指导:

(1)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道》《大自然的启示》。

(2)引导学生在头脑中静静回想一下自己的发现或活动的过程与心得

(3)再思考:

你在介绍时,要先说什么在说什么,(确定表达的顺序),介绍的重点是什么,使学生对习作内容有一个初步的构思和安排。

4.动笔起草,快速成文。

题目自拟,字数在300字左右。

第二课时修改评议

章法有度,情趣兼具

第一步:

回扣要求交流习作

(一)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3.修改罗索不条理的段落。

(二)引导学生先回扣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根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相评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

2.推荐本组优秀习作。

第二步:

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改。

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誊抄习作,引导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发下习作,生自评。

2. 向全班展示自己在本次习作中的优点:

好词佳句,丰富独到的想象,真挚的感情---

3.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

4. 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不足的地方共同提出建议。

二、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 指出共同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三、共赏佳作,激励写作

1.课堂上师生共赏优秀作品。

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协作信心。

2.表扬在此次作文中表现突出者,习作进步者,想象新颖者,感情真挚者。

3. 教师推荐有关表现师生情深的作品,生课下阅读。

第三单元

习作目的

1.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交流学习收获。

2.进一步激发认识自然、探究自然的兴趣。

3.用简练的语言说出自己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可以谈谈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哪些启发,想发明什么?

习作重点

如何做到“把经过写具体”

课前准备

1.老师制作课件或准备教学挂图。

2.学生准备写作素材。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走进了大自然,了解了大自然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知道了只有遵循大自然的规律,才能保持生态平衡。

自然界中的许多生物,他们具有许多特殊的功能,给人类许多启发,帮我们人类解决了许多问题。

同学们,你们搜集了大量自然界给人类启示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充分展示一下,深入的认识一下这位可敬的老师——大自然!

二、小组交流

1.说说自己搜集的是哪方面的资料,是怎样给人类以启示的,解决了什么问题。

或者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发明创造的事例,也可以谈谈自己从动植物身上得到了那些启发,想发明什么?

2.小组为单位发言,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建议。

三、全班汇报

四、师引导写作

1.明确习作内容和要求。

内容:

a写自己的发现。

b写活动的经过或心得。

2.指导写自己的发现。

3.指导写活动经

五、列好提纲,自由撰写

第二课时修改评议

一、回扣要求交流习作

(一)引导学生回扣习作要求,据习作要求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3.修改条理不清楚的片段

(二)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

2.推荐小组优秀习作。

二、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佳作欣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改。

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让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下发习作,学生认真读老师的评语。

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自信心。

二、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提出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3.表扬习作优异者

4.师推荐有关作品,生课下阅读。

第四单元

习作目的

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看图能力,细心观察,从中提取本次作文的核心信息。

2.当堂完成情景描写练习。

3.结合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利用文本提供的资源,激起学生对和平的关注和向往。

习作重点

在叙事时,如何做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1.老师制作课件或准备教学挂图。

2.学生准备写作素材。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定向观察收集资料

一、激情导入

 1.师:

同学们还记得这些人物吗?

(演示课件)

有战争年代时苏联的小夜莺、中国的小雨来、朝鲜战场中的黄继光,还有一位中国的小朋友,他以自己的亲身感受给联合国秘书长写了一封语重心长的信。

他们生活的年代不同,经历也不同,但在他们身上有一个很重要的相同点,同学们在学习时发现了吗?

2.学生交流

二、指导看图写文

1.回顾中国的历史,侵略者的铁蹄曾使这片神州大地蒙羞。

世人震惊的南京大屠杀,使得多少中国百姓骨肉分离,流离失所。

一位外国记者用相机记录下了一幕幕令人心酸的情景。

(出示图片,从各个角度演示图片)

2.看到这张照片,第一眼看到了什么?

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1)小男孩的衣着

生:

我最先注意到的是孩子的衣着,他肯定是没有亲人的关心了,衣服都破了,光着两条腿,太可怜了。

师:

就是这样的衣着。

(板书:

衣着)不仅如此,这个孩子刚刚经历了一场灾难,炸弹就在他的身边爆炸,此时已经分不清身上哪里是泥哪里是血。

(2)小男孩的动作

生:

我先注意到的是孩子的小手,他大概是太害怕了,这么大的一个地方只有他一个人,他的两只手因为害怕都紧紧地攥在一起了。

师:

多么无助的孩子,这位同学关注到了孩子的动作。

(板书:

动作)

(3)小男孩的神情

生:

最先吸引我的是孩子的神情,他的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恐惧,我想刚才发生的事情太可怕了,他张着嘴正在拼命地哭喊着。

师:

说得多好呀!

(板书:

神情)想想这可怜的孩子大声哭喊着,他会哭喊些什么呢?

师:

他的妈妈在哪儿?

他的家又在哪儿呢?

有同学对这张照片有了解吗?

师出示:

1937年“八一三”事件之后,8月28日正午,日军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炸死了正在车站等车的市民200多人,伤者不计其数。

一个浑身是血的小孩,坐在被轰炸过的铁轨上号啕大哭。

一位供职于美国报系的中国摄影记者赶到现场,在已经成为废墟的站台上拍摄下了这个幼小的幸存者。

看来这张照片中的唯一人物牵动了我们每个人的心。

(4)周围的环境

这里原来是上海火车站,应该是非常热闹的地方,可现在到处是残垣断壁,到处是瓦砾,我想远处肯定还有爆炸声,小孩的父母可能就在这场爆炸中死了,而且他可能就亲眼看到了这一切,眼看着亲人死去,是多么痛苦呀。

几分钟前有可能还是相依为命的一家人,几分钟后却失去了亲人,这是何等的痛苦,是这场残酷的战争让无数天真的孩子成了可怜的孤儿。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哪?

(5)师简介照片的时代背景

(6)展开合情合理的想象,结合实际围绕画面表现中心。

三、写话传情

1.布置习作

看到这张照片,除了对儿童的同情之外,你们还有什么想法?

和平是我们所向往的,和平也是人们获得幸福、快乐的根本。

今天我们由一张照片说起,谈了很多,说了很多,就请你利用下节课的时间把我们刚才聊的也记录下来,完成一篇习作。

2.理清结构。

3.确定题目。

4.生自由书写,师巡回指导

第二课时修改评议

一、回扣要求交流习作

(一)引导学生回扣习作要求,据习作要求自己修改,修改步骤:

1.修改错别字。

2.修改不通顺的句子。

3.修改条理不清楚的片段

(二)据习作要求同学间互评互改,发现习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小组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欣赏佳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小组内交流修改习作。

2.推荐小组优秀习作。

二、佳作欣赏借鉴提高

全班内交流推荐优秀习作,通过佳作欣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习作的乐趣,同时引导学生从佳作中受到启发,找出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

1.大屏幕展示佳作,师生共评改。

2.引导学生课下继续修改作品。

3.让学生谈修改习作的收获体会,让学生把兴趣保持下去。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肯定长处,培养自信

1.下发习作,学生认真读老师的评语。

2.生宣读作品,师生共赏,教师予以鼓励和肯定,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自信心。

二、教师总结点评

1.小结本次习作得失。

2.提出存在的问题,集体评议,下次习作注意

3.表扬习作优异者

4.师推荐有关作品,生课下阅读。

第五单元

习作目标:

1.继续深化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激发对生命的思考和热爱。

2.在口语交际和习作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的表达能力。

3.发现并总结体会句子含义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4.积累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5.理解成语故事,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习作准备:

1.整理本组课文收集的相关资料。

2.搜集关于生命的名言警句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在口语交际课上,同学们畅谈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老师认为大家的发言都很有见地。

把你们所谈的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写下来就一定会成为一篇篇佳作。

下面就请大家根据同学们的发言,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写下来吧。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1.学生默读提示,画出要求。

2.投影出示习作要求:

A内容具体

B写出真实感受

C题名自定

三、试写初稿,反复修改

1.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2.好文章是写出来的!

请同学完成初稿后,自己认真进行修改。

3.小组内互读互改,提出修改建议。

4.按照小组提出的建议,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

四、朗读佳作,共同赏评

1.每小组推荐一至两名同学,分别朗读各自的习作,可以是全文,也可以使片断。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2.请部分学生介绍自己习作中的成功之处。

五、誉写作文,制作墙报。

1.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直到满意后再抄写在作文本上。

2.整理习作和资料,办一期以“热爱生命”为专题的板报。

范文:

第六单元

教学目标  

1.能表达清楚、思路清晰、内容详实地介绍乡村生活或景物

2.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3.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

4.能背诵6句和乡村景物、生活有关的诗句。

5.充分准备展示资料,大胆展示。

教学重难点

1.能将自己的收获写成文,内容表达清楚,能运用积累的优美词句。

2.学会写拟人句,体会拟人句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作文的要求。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把自己最想写的内容写下来,可以写自己的经历、听到的、看到的或想到的,可以是景物、人或事,也可以是感受或体会。

二、小组交流自己想写的内容,并请组员提意见。

三、小组推选组员在全班同学面前讲。

四、同学评价,主要针对写作要求和语言积累来讲。

第二课时

学生习作:

一、学生写作。

二、教师个别指导。

三、同桌互相交流。

四、推荐代表交流。

五、师生共同评议。

六、独立进行修改。

记一次植树活动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小草奋力钻出土壤,树枝悄悄抽出嫩芽……在这万物复苏的季节里,妈妈带我去农场种树了。

一下车,我们就领了小树苗,又拿了大铁锹,走到一大片梨树边上。

我们首先找到一块空地,先让小树苗躺下来休息。

然后,我就拿起铁锹干了起来。

铁锹很高很沉,开始的时候,我拿着它直打晃。

后来,几经磨合,我总算能让它听话了。

可是,虽然土很软,我却每次只能铲下很少的一点儿。

妈妈看见后边演示边告诉我:

“让锹头往下伸,用脚踩在铁锹头的边上使劲儿往下踩。

再往上翘就会铲起来很多土。

”我按照妈妈教的方法,还真是不错,一下一下的快了很多。

过了一会儿,我挖的坑有些模样了,再抬起头来看妈妈挖的坑,还没我挖的深呢。

我就得意地说:

“妈妈,咱们比赛吧!

看谁先挖好!

”妈妈笑了笑说:

“好!

孩子。

树坑宽60-70厘米,深一米左右就够了。

”我头也不抬的边挖边说:

“知道了。

”就加紧挖了起来。

我想,我一定要给小树苗建造一个安全的家,让它很舒服、很快乐地成长。

又经过一段时间无言的劳动,我和妈妈都把树坑挖好了。

于是,我们开始协作了。

当我们让小树苗在它的新家里站好之后,就一个人扶着树苗,一个人填土,很快就把小树苗栽好了。

看着刚栽好的小梨树,我开心地笑了!

我希望小树和我一起快乐成长!

这次植树活动结束了。

当我依依不舍的离开农场时,农场的孙伯伯说:

“希望你们常回来看看。

”我想“我一定会常回来看这个小伙伴的。

”因为它孕育着希望,还叫我懂得只有播洒汗水,才能收获甜美……

孩子的话:

写这篇作文的时候,我写了一个很长的开头,介绍了农场情况。

可是,老师说,如果开头写得太多,就容易使文章头重脚轻,而且和中心联系不紧密的内容要略写。

她还强调,写文章也要懂得放弃,有时候放弃会更美……所以,我只好忍痛把那一段删除了。

家长的话:

要想体味丰收的喜悦,先要懂得载种的辛苦。

种树收获果实如此,练笔收获能力也如此……相信我的宝贝能理解。

老师的话:

本文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描述了一次植树活动。

记叙文六要素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得清楚明白。

文章运用“一下车”、“首先”、“然后”、“开始的时候”、“后来”……等词使得行文井井有条、流畅自然。

另外,简洁的开头结尾使得全文紧紧围绕植树活动展开,使得文章紧凑精炼。

写活动是典型的记叙文,所以首要问题是确定记叙文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然后就是考虑如何把事情的经过叙述得具体生动。

教会学生应用一些表示时间或事情发展顺序的连接词,条理自然清楚了;引导学生回顾当时的所想、所言、所为,把这些描绘清楚,文章也就具体生动了。

第七单元

习作目的:

1.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要求写一个自己尊敬佩服的人,尊敬佩服的原因要通过一两件事写清楚,题目自己定,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

2.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筛选素材的能力。

3.通过具体事例,来展现所写人物的的可敬之处。

习作重点

通过具体的事例把自己所写的人的精神风貌表现出来。

课前准备:

观察所要写的人,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习作指导

定向观察收集素材

(一)谈话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个大千世界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你的亲人、老师、同学,有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你认为谁最值得尊敬、佩服,为什么让你敬佩?

这次,咱们比一比,看看那个同学心目中佩服的人最了不起,他的事迹是不是也能让其他同学们都佩服呢

(二)出示写作要求,审题

1.读写作要求。

2.审题,确定写作对象。

师:

这篇作文单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