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草缸中的过滤.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32253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03.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谈谈草缸中的过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谈谈草缸中的过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谈谈草缸中的过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谈谈草缸中的过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谈谈草缸中的过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谈谈草缸中的过滤.docx

《谈谈草缸中的过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草缸中的过滤.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谈谈草缸中的过滤.docx

谈谈草缸中的过滤

谈谈草缸中的过滤

水对于水草,如同空气对于人,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空气的质量极大影响人类的身体健康,水也如此。

草缸中保持优良水质的最主要设施就是过滤系统。

本文将介绍一些本人对草缸中过滤系统的看法和经验,欢迎大家讨论和指正。

一、过滤系统的作用

总的来说,过滤系统对于水草缸来说有2个作用:

物理过滤和生化过滤。

1、物理过滤

  所谓物理过滤,是指过滤系统可以将悬浮在水中的微小颗粒、漂浮在水面上的草叶和油膜、沉淀在缸底的鱼类的粪便和败叶等等收集起来,保持水质的清澈。

通过在过滤系统中搭配一些特殊的滤材,过滤系统还可以清除水中的色素,吸附水中的NH4\NO2等有害物质,这其中也有一些化学反应,但是从本质上来讲,仍然是属于物理过滤。

  物理过滤对于草缸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水中微粒是有机物与无机物的混合,其主要成分是泥沙的微粒、粪便和水草败叶腐烂后的碎屑、水藻的孢子和细菌团等等。

这些物质粘附到水草叶面上后,容易被水藻所利用,成为水藻繁殖的重要营养来源,因此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过滤系统,水藻将会变得非常难以控制。

B)水中微粒会改变水的透射率和反射率,这直接影响到照明系统的效率。

一般来说,在50厘米的水深下,清澈的水对于光的衰减率大约是2~4%,而不太清澈(能看到水中明显颗粒,但并不浑浊)的水的衰减可以达到7%~10%,不能小看这5%的差别,这相当于日光灯使用2~3个月后的光衰。

C)水中微粒会改变光谱分布,尤其是短波长光谱会被严重衰减,而这部分光谱目前被认为是影响水草生长粗壮程度的重要光谱,并且对红色水草的发色也有一定的影响~

D)漂浮在水面上的油膜和败叶会改变水的折射率和透射率,从而也会对照明系统产生影响。

严重时,油膜可以提高水面的反射率5~10倍,使得大量光线直接从反射到缸外,严重影响照明系统的效率。

E)由沉木、败叶等等导致的水色发黄,除了影响光谱外,也对观赏效果有一定影响,很多人不是太喜欢偏黄的水色。

F)草缸有时会散发淡淡的腥臭味,影响家居环境,破坏观赏者的审美情趣。

2、生化过滤

所谓生化过滤,大致相当于一种“垃圾处理”程序。

是利用各种微生物(细菌)来分解缸中的废物,转化为无害的或者对水草有益的产物。

这其中包括各种厌氧菌以及好养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硝化细菌,由于硝化细菌不仅仅存在于过滤系统中,在缸内也有很多分布,因此我们通常把缸内和过滤系统内的硝化细菌统统称为“硝化系统”。

而过滤系统中的硝化细菌,这这个硝化系统的最主要成员。

所谓硝化作用,就是将水中对生物有害的NH4-(氨)、NO2-(亚硝酸根)等转化为无害NO3-(硝酸根)。

在草缸中,由于水草本身对NH4-和NO2-也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因此实际上,草缸中的“硝化系统”中,水草也是不可忽视的成员之一。

由于过滤系统中的硝化细菌只能对溶解在水中的有害物质起作用,而大多数水草获取N元素的主要来源是根部吸收,因此,所谓的“硝化细菌和水草争夺N肥”的忧虑实际上并无必要。

而那些根系不发达,主要靠叶面吸收养分的水草,实际上也能利用NO3-获取N,因此,硝化系统在草缸中总的来说是利大于弊。

另外,一套优良的生化过滤系统,可以利用“良性细菌”充分攫取水中的营养资源,从而抑制那些“有害细菌”的生长,使得水中的菌落分配指标能够处于一个比较平衡健康的状态。

综上所述,在水草缸中,过滤系统应当是以物理过滤为主,生化过滤为辅。

两者共同充分发挥作用,可以保持水草缸中的水质和“卫生环境”始终维持在一个健康的水准上。

二、过滤系统的种类以及选择

水族中过滤系统的种类五花八门,目前比较常见的过滤方式主要有:

缸外过滤桶、上部过滤、内置过滤、底沙过滤、滴流式生化过滤、缸外底滤等等,这些过滤系统各有其优缺点,由于篇幅所限,不再一一详述。

在这里,我重点讲述缸外过滤桶,这是水草缸最为适宜的过滤方式。

所谓缸外过滤桶,就是将滤材、水泵统统集中在一个封闭的桶状容器中,通过水管与草缸中的水体连接起来,利用水泵将缸中的水吸入桶内,然后经过滤材过滤后再放回缸内。

在这个过滤过程中,被处理的水体始终是封闭的,不与空气发生接触,因此属于一种“封闭式”过滤系统。

三、过滤桶的性能优劣

对于过滤系统来说,衡量其是否有效的主要指标有2个:

单位时间内处理水体的能力和处理功能的效率。

单位时间处理水的能力,主要是看“流量”指标,显然流量越大,单位时间内流过过滤系统的水越多,处理能力越强。

处理效率,主要是看滤材分配是否合理,滤材与水的接触面是否够大(与滤材的结构以及滤材的数量有关),滤材上端生物群落是否健康。

我们平时在推荐草缸过滤系统时,都会机理推荐缸外过滤桶这种形式,这就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那就是过滤桶的水处理能力一定很强。

可是很不幸的是,这真的是“错觉”,过滤桶无论在物理过滤还是生化过滤方面,都不是最强大的。

如果要追求这两个方面,显然缸外滴流式多级过滤系统要强大的多,与之相比,过滤桶在流量、滤材数量、硝化系统工况各个方面都占据绝对的下风。

但是,有一点原因,使得我们不得不采用过滤桶这种并不完美的过滤形式,那就是-CO2。

当然,过滤桶体积小,易于清理也是我们选择它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CO2是水草生长所必须的条件之一,它是水草获取C元素的主要来源,虽然空气中也含有CO2,并且会溶入缸中,但是对于大多数茂盛的水草缸来说,这点CO2显然是不太够用的,因此我们不得不人工添加CO2。

由于CO2容易聚集在水的表面,并且极易逸出,因此水面的波动会加速CO2的散失,使得水中的CO2减少,影响水草的生长。

因此,我们必须选择水面波动影响最小的过滤系统,来保持水中CO2的浓度。

这方面,内滤和过滤桶都能满足要求,但是内滤从美观方面以及适用性、效率方面都不及过滤桶,所以,我们仍然会选择过滤桶。

了解了选择过滤桶的主要原因后,我们会发现,在某些可以不用人工添加CO2的草缸中,我们实际上并不需要过滤桶,可能一个大点的瀑布过滤就能解决问题。

四、过滤桶参数的选择

过滤桶的主要参数包括:

流量、功率、扬程、容积。

1、流量:

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过滤桶能够通过最大的水体体积,单位是L/H,即每小时可以通过多少升水。

一般来说,厂方给的这个参数是指“无滤材流量”,也就是水泵的流量,如果加上水管、滤材、阀门等诸多因素后,由于这些因素造成的“水阻”,实际流量将会大大缩小,严重时,可以降低到这个流量的50%以下。

因此,当我们看流量时,最好先打个对折再说。

对于大多数草缸来说,通常建议每小时循环2~3次即可达到要求,也就是实际流量=缸的容积*2或者3,例如一个200L水的草缸,需要流量为400~600L/H,加上水阻因素,需要配置流量为800~1200L/H的过滤桶。

2、功率,是指过滤桶内水泵的功耗,一般来说,水泵的功率越大,水流越强,扬程越高,过滤桶抗水阻的能力越强。

但是,由于除了功率外,水泵本身的工作效率以及水路的设计也会影响到上述因素,因此,我们可能并不需要太在意功率这个因素。

3、扬程。

由于水具有水压,水位越高水压越高,因此当水位高于一定程度时,水压和水泵的力量达到平衡,此时的水位就是“扬程”。

在我们的过滤系统中,并不太需要考虑扬程问题,因为封闭式过滤系统进出水的水位差别会非常小。

但是我们还是要看看扬程这个指标的,扬程越大,代表水泵的带载能力越强,克服水阻的能力强,也就能适应更多的滤材。

4、容积,这个问题很容易被忽视,实际上却是相当重要的指标。

容积越大,意味这可以装载越多的滤材,系统的过滤效率越高。

相对于滴流过滤来说,过滤桶最大的劣势在于容积,底部滴流过滤的容积轻易可以做到100L以上,而过滤桶往往只有10几L。

所以我们很多时候,需要考虑大容积的过滤桶,并且,还要想其它办法来扩展过滤桶的容积。

(后面将有介绍)

五、过滤桶滤材的选择与放置

1、滤材的选择

既然我们了解了过滤桶主要作用,那么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滤材了。

目前市面上的滤材种类很多,根据功能的划分,主要有4种:

A)物理过滤类:

细过滤棉、羊毛垫

过滤棉主要是由白色化纤(氨纶、腈纶?

一直没弄清楚)经过无纺工艺制成,纤维细密,有弹性,在市面上常常成块或者成包出售,价格低廉。

细过滤棉经过压紧后后空隙非常小,可以阻挡水中细小的颗粒。

由于过滤棉具有相当大的表面积,实际上同时也具有一定的生化过滤作用。

羊毛垫是比较高档的物理过滤材料,采用细密的羊毛为原料,经过压制工艺而成,一般厚度在3~5mm,可以平铺和叠加。

羊毛垫具有更细密的空隙,并且物理性能稳定,过滤效果更好。

过滤棉由于工艺、材料成本不同,质量和价格也不同。

总的来说,我们应该选用质地细密、颜色洁白、弹性好的产品。

质量好的过滤棉可以经过多次清洗仍能恢复原状,质量差的过滤棉使用1~2个月就会缠结收缩,失去过滤效能。

实际上,优质的过滤棉由于使用耐久,其时间单位成本上并不高。

比如JBL的过滤棉。

羊毛垫价格差异更大,总的来说,都差不太多~并且由于其质地过于细密(滤材配置不当的话容易造成阻塞),实际上在缸内的用量并不大。

B)生化过滤类:

陶瓷环、玻璃环、石英球、生化球

陶瓷环是采用陶土和沙子经高温烧结而成,一般都是做成环状,所以叫“陶瓷环”。

陶瓷环具有丰富的空隙,表面积巨大,是硝化细菌的理想的菌床。

玻璃环实际上是陶瓷环的一种,含沙量(实际上是石英)更高,烧结温度也更高,空隙更为丰富。

需要注意的是,普通陶瓷环的质量良莠不齐,很多陶瓷环的烧结温度过低,容易粉化,并且容易硬水,这对于水草缸是相当负面的作用,因此,我们应该选择质量更好的玻璃环,并且由于用量不多,实际上也增加不了多少成本。

石英球是德国依罕公司特有开发的一种生化滤材,据说其生化过滤效果更加优秀。

不过我们的草缸实际上并不需要这种滤材,稍后我会解释原因。

生化球是用塑料制成的生化过滤材料,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利于硝化细菌的附着。

基于和上面同样的理由,对于水草缸来说,我们并不需要它。

C)兼具物理和生化过滤:

生化棉、生化丝、粗过滤棉、陶瓷沙

生化棉实际上是具有一定弹性的发泡塑料,空隙适中,表面积大,兼具物理和生化过滤作用。

生化丝是一种水处理用滤材,是采用塑料纤维挤压缠绕制成的,和生化棉类似,但是耐久性更强,几乎是“永久性滤材。

粗过滤棉也是用化学纤维经过无纺工艺压制而成,其纤维比普通过滤棉要粗硬,通常是绿色的。

其空隙相对要大。

陶瓷沙也是一种过滤材料,具有丰富的表面积以及稳定的物理性能,也是属于半永久性滤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陶瓷沙具有一定类似与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因此需要考虑其对液肥的影响。

由于这些滤材都是兼顾物理和生化过滤的,因此其物理过滤效能比细过滤棉和羊毛垫要差。

D)特殊功能滤材:

活性炭、吸氨石、麦饭石、珊瑚沙、银离子陶瓷环、负离子陶瓷环、草泥丸等等

活性炭是一种吸附性滤材,主要作用是脱色和除臭,水族中使用的活性炭多数是由椰壳制成,质地细密多孔。

活性炭据说对液肥有吸收作用,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考虑液肥用量。

不过我在实践中对此并未有什么感觉~

吸氨石是一种火山岩,又叫沸石,是一种天然矿物,据称对水中的NO2和NH4有吸附作用,并且其细密多孔结构也具有一定的物理过滤作用,德国依罕经常推荐此种滤材。

麦饭石、珊瑚沙都是向水中释放矿物质的滤材,在草缸中不适用,同样还有火山岩,不再赘述。

银离子陶瓷环、负离子陶瓷环,大致是在陶瓷环中添加某种矿物或者化合物,使其缓慢释放某些物质,能够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这对于鱼来说具有一定好处,但是由于使用者不多,尚无法判断其性能的优劣以及是否有其它副作用。

草泥丸中富含大量腐殖质,会释放酸性物质降低水的PH值,并且改善菌落分布,有利于鱼虾健康。

遗憾的是,草泥丸还会释放色素,造成水色变黄。

对于需要欣赏美景的草缸来说,无法令人接受。

2、过滤桶中滤材的选择

前文提到,过滤桶的作用是物理过滤为主,生化过滤为辅,因此,在滤材的选择上需要根据这个原则进行考虑。

首先,我不反对任何实验性的尝试,其次,本文只是我个人的选择和理解,与任何商业行为无关。

我认为,过滤桶中滤材的重要程度依次排列顺序为:

细过滤棉(白棉、羊毛垫)、生化棉、活性炭吸氨石等辅助性滤材、玻璃环(优质陶瓷环)。

选择理由如下:

A)细过滤棉是目前最好的物理过滤材料,而过滤桶在草缸中的主要功能就是物理过滤,因此,无论如何,细过滤棉都应该是过滤桶中的主角。

羊毛垫与细过滤棉的差别在于价格和过于细密。

所以如果使用羊毛垫的话,应该将其放在过滤系统最后环节,只用来过滤最为细小的颗粒,避免由于阻塞造成过滤系统的效率下降。

B)生化棉兼具物理和生化过滤两种功能,可以将较为大颗的脏物预先排除,避免加重细过滤棉的负担而造成系统效率下降或者过于频繁的清洗,因此,也应该是必备材料。

比生化棉更为高档的生化丝也是一样,效果更优,只不过成本上需要考虑一下。

C)辅助性滤材具有特殊功效,需要根据很具体情况考虑使用。

其中吸氨石和活性炭是最常用的滤材。

吸氨石是兼具辅助和生化过滤功效的产品,可以作为主材使用。

D)陶瓷环在过滤桶中的效率比其在滴流过滤系统中的效率要低的多,主要是滤桶的封闭环境无法最大限度提供丰富的氧气,其丰富的表面积特点也就无从利用(即便有足够的菌床,也没有足够的氧气来维持那么多硝化细菌),并且由于其单一的生化过滤效能,对于容积本来就显不足的过滤桶来说是个极大的浪费。

在过滤桶中,陶瓷环实际上只能算是一种“结构性配件”,其主要作用是将水流均匀分散,保证下级滤材的过滤效率。

也许有人会说,生化棉也有同样的效能,但是生化棉和陶瓷环最大的差别在于,前者不能“重组”。

陶瓷环只需要晃动一下就可改变其结构,使得由于某些较大的脏物造成的局部阻塞被完全消除,而生化棉做不到。

生化球、石英球和陶瓷环一样,在过滤桶中实际上并无多大作用。

3、过滤桶中滤材的放置

过滤桶中滤材的放置绝对不是简单的堆砌和组合,必须根据各种滤材的效能和特点加以考量。

一个合理的滤材配置方式,可以使过滤桶很长时间不用清洗,并且会发挥最大的过滤效能。

首先,常见的过滤桶主要有两种水流形式,见下图:

过滤1.jpg(60.37KB)

2007-10-2916:

45

形式A:

水进入过滤桶之后由上至下经过逐级过滤,再由水泵通过插入桶底的管道将“干净的水”抽出过滤桶。

形式B:

水进入过滤桶之后先通过管道进入桶的底层,然后利用水泵的吸力向上“拔水”,逐级经过过滤后达到桶顶的出水口排出。

对于这两种过滤方式,我强烈推荐B。

这是一种最为合理的水流走向,符合“长期不清洗”的原则。

目前国内大多采用这种水流形式,代表有AT、德彩、海利等等,国外则是依罕等(这是依罕首先采用的方式)。

这种方式的好处就是,大块的污物被第一层滤材过滤后,会由于重力的影响落到桶底,桶底相对来说水流平静,这些污物会在这里逐渐被细菌分解,变成碎屑、NH4\NO2,碎屑可以被系过滤棉过滤掉,NO2/NH4则再经过硝化系统的处理,变成无害的NO3。

更大的好处是,这些所谓的“污物”在腐烂时会产生丰富的有机酸,有利于稳定水质,从而有益于刚内生物的生存。

虽然形式A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是与形式B相比其劣势是明显的,主要原因有2:

A)新水中很有丰富的氧气,不利于厌氧菌的生存,使得污物的分解效率降低。

方式A污物存在桶的上方,受到新水的冲刷,厌氧菌几乎无法生存,方式B的桶底水流相对来说是“死水”,厌氧菌活动旺盛,有利于分解;

B)大块的污物落在第一级过滤上,并且会随着水流逐渐落到细过滤棉上,极易堵塞水路,造成水流流量下降,影响过滤系统工作效率,使得使用者不得不经常清洗。

而经常清洗的结果就是严重破坏桶内的菌落分布,不利于生化过滤。

并且,方式A的清洗必须将所有滤材全部拿出,而方式B通常只需要清洗上部滤材即可。

以AT3338为例,滤材放置的顺序如下图(其它滤桶可根据结构参考):

过滤2.jpg(74.71KB)

2007-10-2916:

47

AT3338总共有3个滤材盒,从下至上的滤材设置方法如下:

A)第一层,下部铺玻璃环,上盖一层生化棉。

这一层的主要作用是:

粗过滤大块污物,并使其降落至桶底;利用陶瓷环和生化棉的各向同性,将水流均匀分散开,并减缓水流速度,使得下一级滤材能够充分接触水流。

此处可以用吸氨石代替陶瓷环,但是要将生化棉放在底层,避免吸氨石从滤材盒的缝隙中落到桶底,失去作用。

B)第二层,下部铺生化棉,上部铺细过滤棉,细过滤棉要略微压实,大约是市售过滤棉3~4层。

这一层的功能是,首先一层生化棉进一步消除水中大块颗粒,并将水流彻底分散均匀,细过滤棉过滤水中微小颗粒。

C)第三层,下部铺羊毛垫,上部摆放特殊滤材,如果不需要特殊滤材,可摆放细过滤棉、生化棉。

细过滤棉不要压紧。

次部分利用羊毛垫细密的特性最后过滤掉上级过滤遗漏的更小微粒,并且利用空间摆放特殊滤材,对水质进行处理。

如果不需要特殊滤材,则可摆放生化滤材,尽量提高生化过滤效率。

如果在此层铺细过滤棉,请一定要在细过滤棉上层再铺一层生化棉,避免细过滤棉分散后钻入水泵叶轮中,缠绕在叶轮、轴承上,导致过滤桶发生故障。

六、过滤桶性能的扩展

前面提到,过滤桶在生化和物理过滤性能方面都不能算是最优秀的,但是由于水草缸的特点,我们又不得不使用它。

因此,我们很多时候为了获得更好的过滤效果,可以采用一些技巧来扩展和加强过滤桶的性能。

扩展的方式很多,但是归结起来实际上也就是下面3种:

扩展流量、扩充容积、改良滤材,或者是这三种的组合并用。

1、扩展流量

扩展流量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采用更大流量的过滤桶和增加过滤桶,这两种方法没有什么特别的介绍,如果你觉得过滤效果不佳,并且滤材搭配也已经到位,那就换个更大的滤桶,或者再加一个滤桶吧。

后一种方式通常都被称作滤桶“并联”。

也就是增加的滤桶和原来的滤桶之间没有任何联系,仅仅是共同为一个水体服务而已。

由于UV灯、CO2扩散桶使用的普及,这些设备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草缸系统中,它们通常都是和过滤桶串接在一起的,具有相当的水阻,影响过滤桶的工作效率,因此,在采用这些设备后,过滤系统的流量还需要进一步加大。

单纯加大单个过滤桶的流量可能并不可取,过重的负担有可能极大影响过滤桶的使用寿命,因此,并联过滤是个比较合理方法,可以将这些设备分散开,分别接不同的过滤桶,以减小过滤桶的负担。

当然,增加过滤桶对过滤系统效能的提高也是显而易见的。

2、扩展容积

扩展容积实际上就是扩大过滤桶的滤材容量,使得在单位时间内水体经过的滤材面积增加,从而增加系统的过滤效率。

增加容积通常有几个办法:

前置无源过滤桶、后置无源过滤桶、过滤桶串接。

A)前置无源过滤桶,就是在过滤桶前串接一个无水泵的容器,在该容器中加入粗过滤棉和生化滤材,预先将一些大块的污物滤除。

这种过滤桶最适合前面A类型的过滤桶,可以完全避免该类型过滤桶的缺陷。

前置过滤桶可以提高生化滤材的数量,从而提高生化过滤效能。

B)后置无源过滤桶,和前置过滤桶一样,只不过是将容器串接到过滤桶的出水口。

此时过滤桶主要承担粗过滤和生化过滤功能,后置过滤桶主要承担细过滤和特殊过滤功能。

这样做的好处是,过滤桶几乎可以永远不清洗(适当清理水泵还是需要的),避免拆卸过滤桶对过滤桶寿命的影响。

C)A、B两种方法很好,可是不能解决水阻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将两个基本上相同的过滤桶串接起来,利用两个过滤桶水泵的合力来增加过滤系统的功率,从而克服由于滤材增加而造成的水阻。

过滤桶串联的另一个好处是,不会增加过滤系统的流量,避免过大的水流对水草的冲击造成不利影响。

如果两个滤桶的功率和流量相近,就不会对滤桶寿命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采用同品牌同型号的产品为好。

过滤桶串联,相对于并联,还有个好处,那就是由于滤材分配合理,使得水在细过滤之前的“预处理”更加充分,第一个滤桶和第二个滤桶直接连接的管道、第二滤桶下方的缓冲区,都有利于水中颗粒的沉淀,相对来说,同等的滤材数量下,可以获得更高的过滤效能。

串联过滤,目前在国内外应用非常普遍。

有些玩家甚至认为,滤桶只有串联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

3、改良滤材

滤材的改良理应是器材生产厂家的事情,但是了解了后过滤原理后,实际上我们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比如说滤材的复合使用,比如说特殊滤材的使用等等。

这里介绍一些稍微特殊一点的滤材(很多我都没用过,仅仅是道听途说,有待各位确认):

活性炭复合棉:

将活性炭和羊毛垫复合,一方面具有吸附作用,另一方面具有强效细过滤作用

银离子玻璃环:

据称,银离子具有一定杀菌作用,甚至对某些水藻有一定抑制作用(SORRY,没用过这玩意,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由于银离子只会和与其接触的水流发生关系,不会溶解到水中,因此据说不会对硝化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陶瓷沙:

陶瓷沙是自来水处理中的强力滤材,具有很强的吸附作用,其多孔的特质类似于活性炭,但是比活性炭更耐久。

吸氨石:

据说可以吸附水中的NO2/NH4甚至NO3,并且其多孔特性也可以作为物理、生化滤材使用,依罕在其说明书中强力推荐的滤材,价格也不高~~

火山石:

据说可酸化水质,并且不会黄水。

不过我测试过,似乎不是这么回事~~

如果将这些滤材和其它滤材混合使用,说不定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好坏就不知了,呵呵~)

七、过滤桶使用的一些小窍门

1、过滤桶与扩散桶和UV灯的串接。

CO2扩散桶和UV灯最好放置在过滤桶的出水口,这里的水质相对干净,不会有污物附着在UV灯和扩散桶上,降低对这些设备的清洗频率~此外,CO2扩散桶的出水有可能会很酸,有时候PH值可能会低于5,而据说过酸的水不利于硝化细菌的存活,为避免对过滤桶中的硝化细菌产生影响,再加上我们也不希望扩散桶变成垃圾桶,还是将扩散桶后置为好。

2、过滤桶清洗的频率。

一般来说,建缸初期由于频繁搅动底沙,水质往往比较浑浊,悬浮微粒较多,过滤系统中会存积太多的污物,尤其是细过滤棉,容易堵塞。

而建缸初期,过滤系统是否健康,会决定水质稳定的速度,包括初期水藻的控制,都和过滤系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此时清洗过滤桶的频率应该稍微频繁一些,我建议开缸第2周后(约15天)清洗一次细过滤棉。

然后,隔一个月再清洗一次,并注意桶底沉积物是否过多,如果实在过多,可以倒一些出来(不必倒干净)。

两次清洗后,过滤桶和草缸就进入到成熟期了,此后可以每3个月清理一次,以清理过滤棉为主。

当然,如果发现流量下降太多,也要及时清洗,那就靠观察了~

3、开缸时,在过滤桶中各层倒入一些粉末状硝化细菌,会使硝化系统建立更为迅速。

4、过滤桶尽量不要用药物消毒,用清水冲洗干净即可。

新桶在投入使用前,最好能装满干净的自来水泡2天,包括软管和硬管,避免桶内可能的化学物质影响草缸的生态。

5、过滤桶安装后,很多人都觉得上水比较麻烦,可以有一个很方便的方法。

先在桶内装满水,然后将入水管安装好,保证入水口在缸内水面之下。

先不要将出水口装入缸中,用嘴对出水口向内吹气,使得入水管内的气体排出,反复多次,直到入水口的空气完全排净。

此时将出水口放低,缸内的水就会根据虹吸原理从入水口向桶内流,直到将桶内空气,然后有水从出水管流出。

此时将出水管提起,安装在缸内,开泵,OK,过滤桶上水一次完成~如果桶内有积气,可以关泵30秒再打开,反复多次,积气就可以排净了。

6、清理草缸时最好先关闭过滤桶,等清理完毕后让缸内水中的微粒沉淀一段时间,水半清后再开泵,可以减少清洗的频率~

7、如果你使用除油膜器,请检查好除油膜器的工况,不要让除油膜器漏气,过滤桶长时间积气有可能造成转子轴承干磨,大大影响使用寿命~

8、滤材不可塞的太满,有时候会将桶壁撑变形,造成过滤桶漏水~

9、连接管要注意清洗,管壁的光滑程度也会影响流量。

清洗的时候可以用铜丝活铁丝先穿过管子,在一端绑好棉布或者“百洁布”块,然后从另一头将铜丝慢慢拉出,如此反复几次,即可将水管清洗干净~

10、注意过滤桶下的支撑和避震,可以减小过滤桶噪声。

终于写完了~~

此楼做完善补充用:

1、过滤桶的生化效率还是不错的,只是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