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中微课程的现状调研与改进建议.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30779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教育中微课程的现状调研与改进建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基础教育中微课程的现状调研与改进建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基础教育中微课程的现状调研与改进建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基础教育中微课程的现状调研与改进建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基础教育中微课程的现状调研与改进建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教育中微课程的现状调研与改进建议.docx

《基础教育中微课程的现状调研与改进建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教育中微课程的现状调研与改进建议.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教育中微课程的现状调研与改进建议.docx

基础教育中微课程的现状调研与改进建议

基础教育中微课程的现状调研与改进建议

本文由《现代远距离教育》杂志授权发布作者:

刘名卓、刘名海、王煜琴摘要本研究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在微课程建设及应用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的三所学校作为研究个案,分别对他们的校长、教师进行了深度调研,进行课堂观察,并对他们的微课程作品进行了分析。

研究发现,这些学校的管理层教育理念普遍超前,对微课程的应用定位清晰,且在政策激励、微课程录制环境、培训指导、项目持续推进的举措等方面做得都比较好。

另外,教师对微课程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均持肯定态度;但也发现,各类人员对微课程概念及应用场景的理解还不够深入,作品设计与制作效果不是很理想,如缺乏微课程应用的广阔视野,没有突破传统课件应用的禁锢以及缺乏微课程设计开发的有效策略和方法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关改进建议,主要包括:

(1)加强对教师的理念引领;

(2)提供良好的微课程制作与应用环境;(3)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支持与服务;(4)培养专业型的教育信息化管理团队;(5)制定有效的共建共享机制等。

关键词:

微课程;翻转课堂;视频微课

到了21世纪的今天,“技术”自身走出了附属或辅助的“角色”,第一次走上教育改革的最前台,推动着一场更为深刻的变革,这样的变革将撼动长久以来的学校体系,将有可能颠覆学校原本的形态,从而带来教育最根本的结构性改变[1]。

从2012年开始,随着翻转课堂、可汗学院等概念的普及,微课程作为翻转课堂课前预习环节的重要媒体资源,受到了一线教师和学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人们开始反思过去“课堂实录”以及教育部和各级教育机构花费巨大人力物力开发的“国家精品课程”资源库建设的不足,微课程也迅速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2],逐步成为教育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议题,它为信息技术进课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以及信息技术对教与学方式的改变(如翻转课堂、翻转学习等)提供了契机和方式方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一、研究综述要提高微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水准,需提高对微课程的认识水平。

我们对相关领域国内外代表性著作、论文、典型案例(如可汗学院、TedED、Coursera、凤凰微课、佛山微课等)进行了广泛阅读和内容分析,尝试厘清微课程的研究关注点,全面考察微课程的概念内涵、教育价值、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以利于引领微课程健康、快速发展。

在中国知网上,以关键字“微课程”或者“微课”进行查找,共找到5784篇论文,详情如表1:

由表1可看出,我国对微课程的研究虽然只是近三、四年的事,但是每年的论文数量却是呈爆炸式增长。

进一步分析发现,这些论文遍布教育理论、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成人教育,以及医学、文学、会计、体育等十多个领域和学科,这从另一方面说明信息技术进学科与课程达到了一定程度的融合,即研究者或者从业者正在为如何在学科中很好地应用微课程进行着不断探索。

总体来说,已有的文献遵循和形成了五个维度的研究。

研究维度I:

教育变革:

在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的逻辑框架内,讨论各类新型学习方式(微型学习、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等)对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诉求。

祝智庭等认为[3],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新的媒介生态环境,媒介终端设备和媒介内容都出现了微型化的倾向,“微”已置身应用于各领域,如微营销、微广告、微电影、微小说、微系统等。

顾小清在微型移动学习的研究中,认为微型学习是指微型媒体所承载的微型学习内容,以移动通信工具作为典型的学习载体,微型学习的内容组块力求实用短小[4]。

王觅认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学习时间、空间都已从连续、固定、封闭走向灵活、开放、多元,学习呈现碎片化、泛在化[5]。

总之,泛在学习环境、多样便捷的学习媒体终端对学习方式的干预和影响要求学习资源走向微型化、多样化和便捷化。

这一研究维度的文献,为我们研究微课程的理念价值及其对教育教学变革的影响提供了一手资料。

这是一个拥有众多名号的年代——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大数据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创客时代,碎片化时代,微时代(微博、微视频、微电影、微信)等。

处在这样一个多样化的时代,学习者亟需一种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泛在学习、个性化学习的新型数字化学习资源,帮助其从容应对信息超载、知识碎片化和自我更新的严峻挑战。

而微课程正是微时代视频技术的发展和延伸,因其平民化、短小精悍、网络流媒体、符合网络时代学习者注意力模式等优势能够满足网络时代学习者、教师和资源建设者的迫切需求而成为“新宠”[6]。

研究维度II:

理论探索:

在教与学的逻辑框架内,讨论微课程的内涵、结构和特点。

胡铁生认为“微课”就是“微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反映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教与学活动的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机组合[7]。

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程是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教学目标、内容短小、能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8]。

同时他还指出“微视频”并非等同于“微课程”,其只有与学习任务单、学生的学习活动流程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完整的“微课程”,否则它只是一个供学生自主学习的材料。

焦建利教授认为,微课程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

刘名卓等认为,微课程应是一种适应现代快节奏,适合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而围绕某个教学主题精细化设计的讲座长度不长于10分钟的内容精、容量小的新型课程形态[9]。

这一研究维度的文献,为我们了解微课程的内涵、结构和特点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但其也有不足之处,大部分文献对于微课程的理解,视角不同,给出的解释也不同。

至今为止,对于微课程,国内外还没有一种大家都比较认可的界定,对于微课程与微视频、微课、微资源等概念的关系也是混淆不清。

本文中作者认为,微课程是10分钟以内,有明确教学目标、聚焦一个知识点或技能点,经过完整教学设计的数字化小课程。

微视频是微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它的主体资源。

微课程须经过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表现为微视频)、教学活动、教学评价等,而微视频则没有这种要求。

这里需指出的是,一堂课的浓缩不是微课程,课堂教学视频的切片也不是微课程。

研究维度III:

策略空间:

在教学设计的逻辑框架内,讨论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

梁乐明指出,微课程不仅仅是微视频的呈现,更是一门完整的课程,有一套完整的教学设计,包括目标、内容、活动、资源、评价等课程要素[10]。

胡铁生认为,微课程内容的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微课程资源开发一般要经过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发布实施、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保证其质量[11]。

黄建军认为,一个优秀的、完整的微课程包括简洁、美观的PPT制作、主题明确的微课程名称、有信息提供的片头、有逻辑的课程内容、有概括引导的片尾等[12]。

这一研究维度的文献,以改进微课程的设计、开发与应用为指向,但是这一范式之下的研究大都还停留在一般意义的网络课程和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经验基础上,对具体的应用情境(如不同学科、不同群体等)考虑不足,脱离现实课堂,这样下去势必再一次造成“重建设、轻应用”的问题,故尚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研究维度IV:

应用效果:

运用社会学方法,基于网络内容分析、问卷调查等,揭示微课程建设、应用的真实情况以及态势。

梁乐明等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可汗学院、TedEd、佛山微课的微课程设计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13]。

王红等对微课程的典型应用——翻转课堂的国内外典型案例进行了分析,包括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穆斯乔草原高中的雪莱翻转教学、美国高地村小学“星巴克式教室”式翻转课堂以及我国重庆聚奎中学的“三四五六”模式和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翻转教学等[14]。

这一研究维度的文献,为我们认识微课程的应用态势提供了第一手数据资料,但这一范式之下的研究大都还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上,尚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实证研究。

如何走进学科、走进课堂,还缺乏必要的应用策略与方法。

微课程教学对于习惯于传统课堂教学的教师来说还是一个新领域,由于缺乏可借鉴的原则、方法和操作样式,所以传统教师面对微课程教学时感到无所适从。

研究维度V:

实践应用:

在传播学的逻辑框架内,讨论微课程的共建共享机制。

2012年3月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数字化教育资源共建共享的有效机制尚未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并明确提出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

各级教育机构自2012以来举办微课程大赛。

2012年12月28日,华南师大与凤凰卫视联合推出“凤凰微课”,标志着微课程由中小学校、高校、职业院校等走向社会,为市民的移动学习、终身学习、泛在学习提供一种全新的优质资源和学习方式。

“十二五”期间,“三通两平台”的建设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重要工作。

这一研究范式的文献,为我们研究微课程的共建共享机制,提供了一手资料,但可以看出,目前微课程的建设还处在起步阶段,还没有形成一定的共建共享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与实践。

总体看来,微课程的研究与实践具有以下趋势:

课堂教学与在线教学相融合的趋势;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相融合的趋势。

学习范式发生了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

教师开始从关注课堂内到关注课堂外;从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从关注资源到关注应用。

微课程的研究状况如此,那么近两年微课程在基础教育中的应用情况如何呢?

一线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对其接受度和认识水平又是如何的呢?

研究者有针对性地选取了在微课程建设及应用方面颇有代表性的三所学校进行了深度调研,其一,对这三所学校的校长、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其二,进行了课堂观察;其三,对他们的微课程作品进行了分析。

调研旨在从微课程的设计、应用以及教师对微课程的认识等视角,了解微课程的建设与应用情况以及一线教师和管理者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基础教育中微课程建设与应用方面取得一定成效的先行学校进行实地调研,了解微课程建设与应用的基本情况、项目推进的策略方法、影响项目成效的因素以及一线教师和管理者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等,以此探究微课程建设与应用的有效路径,从而为其他同行提供参考与建议。

(二)研究对象研究者根据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了解,有针对性地选取了三所在微课程建设及应用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效的基础教育学校作为研究对象,详情如表2所示。

这三所学校的选取原则为:

(1)为教育信息化特色学校,并且已有基于微课程的课堂教学实践;

(2)教师有微课程制作经验;(3)学生应用微课程进行过课前预习、课中学习或者课后复习等。

基于以上三条原则以及我们的研究目标,通过多方了解,我们选取了各具特色的三所学校。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作为一种代表性的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一直致力于对生产或发展理论做出尝试,但也常常要面对各种质疑的声音。

质疑者通常认为,案例研究仅限于个案的研究,所得结论具有特殊性,不具备推广的说服力。

对于这种质疑,费孝通先生和布洛维(MichaelBurawoy)分别在研究方法上做出了很好的实践回应,比如费孝通先生的类型比较法对理论的生产与发展形成了独到的见解和实践策略[15]。

所谓类型比较法,是将个案视作基于主要相同条件所构成的某种类型的代表,通过“类型”比较可以从个别逐步接近认识更大整体[16]。

这种将个案视作类型代表的依据有两个:

一是源自生物学类比,正如解剖一个动物能揭示其所属物种的属性一样,深入剖析一例个案也能反映同类案例的特征[17];二是基于人类学的整体论,由于文化和教育机制的存在,人文世界中的“个别是整体的复制品”,所以通过个案研究可以认识其所属的整体人文世界[18]。

以此类推,某一类型也可能是更大整体的部分,几个类型在某些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构成更高层次的类型,进而可以反映更大整体的某些属性。

类型比较法的功能主要有两个,一是认识共同性,二是解释差异。

在社会科学领域,类型比较法通常也称多案例研究,是相对于单案例研究而言的。

而且,学界普遍认为,对于单案例研究法,从多个案例中推导出的结论往往被认为更具说服力,因此整个研究常常被认为更能经得起推敲而更趋于接近整体。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访谈和录像分析。

研究者分别对三所学校的校长、部分教师进行了一对一的访谈,且全程录像。

共访谈了三位校长、30位教师,即每所学校分别访谈了1位主管该项目的校长和10位教师。

这些教师除5位教师来自初中外,其余均来自高中,学科包括数学、语文、信息技术、化学、物理、地理、历史、科学、英语、日语等,且这些教师都有过制作微课程和应用微课程上课的经验。

(2)作品分析。

针对不同学科、学段、应用情境,共选取了15件视频微课作品,并针对这些作品进行了教学设计与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分析。

(一)校长观点与分析本研究主要从项目实施初衷、实施效果、组织管理经验、问题与挑战、对同行的实施建议五个方面对校长进行了深度访谈,通过现场观察以及对访谈录像的回看剖析,主要发现有:

1.项目实施初衷从访谈中得知,各所学校微课程项目实施的初衷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是学校前期信息化教学改革项目面对新型信息技术来临时的自然演化。

比如S1本来就是INTEL未来教育项目的示范基地,尤其以“电子书包”项目为成功典范,微课程项目的实施使其教育信息化步入一个新阶段,更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尤其是课程设计能力。

第二,是信息化教学良好的国际发展态势在本校的投射。

学校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立足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并促进教师或团队的专业能力成长。

第三,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继承性创新。

比如S3—直以来致力于“导学案”的研究与应用,管理层、教师和学生已对“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学习理念有了一定认识,所以当微课程来临时,他们能够很快有计划有目标地进行引进实施。

经过一个学期的准备,自2013年9月起正式在高一和初一实行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

2.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

一方面,涌现出了一批对教育满腔热情的教师,他(她)们敢于尝试,提升了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与引领作用。

另一方面,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上有了新变化,学习比以前更加积极主动。

如在S3的问卷调查中,56.6%的学生认为能够促进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22.8%的学生认为能够极大地改变学习态度;55.9%的学生认为能够一定程度地改变学习态度。

还有,积累了一批比较好的微课程作品,例如利用游戏学习日语。

除了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教师的教学资源外,还为学校、地域、甚至国家保留了宝贵的知识资产和精神财富。

3.组织管理经验主要体现在:

(1)对项目进行顶层设计,并制定系统推进的实施策略与规划,如S3提出了“二段四步十环节”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2)对教师、学生和家长要进行价值引领,沟通项目实施的意义,以达成项目实施共识,避免项目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必要的阻力;(3)动态管理要落地,校长扮演好调动资源、组织协调、评价激励等角色,可采用典型引入、榜样示范,充分利用好评价杠杆等手段。

(4)对教师在经费、时间、微课录制与应用环境等方面给予充分保障;并在微课程设计、开发与应用策略与方法等方面提供相应的培训与支持,总之让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微课程的设计与应用上,而不是纠结于基础环境的建设与技术等不擅长的领域。

4.问题与挑战三所学校均存在以下问题:

(1)仍然有一部分教师存在观念陈旧、思维惯性的问题,教学理念需要转变;

(2)在新技术面前,很多教师存在畏难情绪;(3)学生早已习惯了知识被“灌”的学习模式,所以自学和自主探究能力普遍较弱;(4)教师由于受传统“教师中心、教材中心和课堂中心”理念的影响,对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也明显不足。

5.实施建议三所学校的校长皆提出了以下建议:

第一,应对教师进行价值引领、引导他们转变教学理念;第二,应对教师提供相应的支持,如经费支持、专家指导、技术培训等,并创造宽松的环境,让教师大胆尝试等。

总起来说,校长们普遍认为,开展微课程项目的出发点在于顺应国际上信息化教学发展的良好态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我国新型的教学模式,提升传统课堂教学效率和作用;另外在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提高其教学设计能力的同时,还应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所学校的主管校长都普遍认为,实施项目最大的困难在于教学理念的转变,微课程不仅仅是一种内容表现形式,而且意味着整个学习方式的转变,所以还需要学校领导耐心开展价值引领,方式方法上可以采用项目推进的形式,关注动态管理,以评价促改革,以展示平台放大榜样作用。

(二)教师观点与分析对教师主要从对微课程的认识、微课程设计开发的策略方法、制作微课程的初衷、应用模式、制作过程中的问题与挑战、希望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持与服务等方面进行了采访。

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1.对微课程的认识和理解由于这些受访教师都有过微课程制作和应用的经验,并且部分教师也接受过相关培训,所以关于微课程他们都能给出描述性的理解,比如每位教师都提到了微课程的时长应在10分钟以内,聚焦一个知识点的观点,并且有5位教师还提到微课程除了微视频外,还要有配套的学习任务单和测试题等配套资源。

不过,总体来说他们对微课程的概念、特征等还处于浅层次的认识,主要表现在:

(1)对其概念认识不清,如说不清“微课程”与“微视频”“数字故事”等概念的区别,认为微课程就是微视频;

(2)对微课程的教学设计和应用策略还未形成成熟的独具特色的观点。

2.微课程的制作初衷和应用模式关于制作初衷,总体来说有以下几种:

(1)让学生接受完美的第一次学习;

(2)让学生带着问题到课堂上来,便于在课堂上开展合作学习;(3)节约课堂讲授时间;(4)提升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让他们通过自己思考得出最后结论;(5)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

关于应用模式,总体有以下几种:

(1)课前用:

把基础的、简单知识点做成微课程,让学生在课前自学,在课堂上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集中在解决重难点知识上;或者把实验的基本知识做成微课程,让学生在课前自学,在课堂上学生就有更多时间进行实验操作。

(2)课中用:

在课中用的最大好处,是解放教师的时间,接受能力强的同学,自己可借助于文本材料进行自学;理解能力差的,可以看微视频,而教师可以重点关注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对他们做个别指导,解决了班级授课制下个性化教育的问题。

(3)课后用:

为学生答疑解惑,将学生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问题做成微课程供他们巩固提升。

3.问题与挑战主要体现在:

(1)技术困难;

(2)对于设计(教学设计、画面设计、媒体设计等)缺乏可操作的方法、策略;(3)对于微课程的制作流程不十分清楚;(4)不知道如何使制作出来的微课程生动有趣、简单易懂;(5)缺乏学习平台的支持等。

4.应用效果所有受访教师皆认为达到了预期效果,比传统课堂教师讲授效果好很多,使得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更加深入;把课堂更多时间腾出来还给了学生并且缩短了教学时间,事实证明,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改革;并且学生学习了微课程后,有了更多自己的想法。

5.需要的支持与服务主要体现在:

(1)需要良好的软硬件制作环境;

(2)系统化的技术培训;(3)系统化的设计培训;(4)更多同伴的帮助与支持;(5)更多更好的案例供观摩学习。

6.对同行的建议主要包括:

(1)转变理念,从学生本位出发;

(2)全身心投入;(3)熟练操作常用软件;(4)增加微课程的知识性和趣味性;(5)内容要简短、精炼。

总之,虽然制作、应用过程中存在挑战,但是教师基本持肯定态度。

(三)作品分析针对不同学科、学段、应用情境,共选取了15个案例(其中8个是来自被访谈教师制作的案例),详情见表3。

其中7个是初中案例,8个是高中案例,学科涵盖数学、信息科技、科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生命科学和通识课。

1.选题相对合理86.7%(13门)的微课程都选择了一个知识点,且所有课程时间皆控制在10分钟以内。

但也有13%(2门)的微课程选题过大,一个微课程中包含多个知识点,相当于一堂课的浓缩。

2.教学设计相对合理86.7%(13门)的视频微课的教学结构完整,视频讲解一开始都有教学导入、中间是对知识的具体阐释、最后是总结等。

3.媒体设计欠佳93.3%(14门)的视频微课制作采用PPT录制,1门采用手写板边讲边录制的方式;100%的微课程皆表现为视频录制完成就意味着视频微课录制完成了,其中忽略了微课程“数字化”特性。

实际上,一般建议微课程制作善用技术手段,如放大讲解细节,实现近景、远景的切换,利用字体大小或者颜色突出重点等,以此更好地契合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增强学习兴趣和维持学习动机等。

4.对微课程应用理解的深度不够具体表现为:

第一,讲解语言过于照本宣科。

33.3%(5门)的视频微课的讲解过于照本宣科,没有考虑网上学习的特点,只是照搬课堂上教师讲授的方式,讲解语言过于枯燥。

第二,在教学目标难度梯度的设计上欠佳。

通过对作品分析和对部分教师的访谈了解到,很多教师在设计和录制微课的过程中,心里预设的应用情景基本上是面对一群“一般”知识水平的学生在进行讲解,这主要受传统课堂教学情境的影响。

实际上这与微课程的应用情景不符,现实情况是学生自己对着数字化终端设备进行自主学习,所以设计与录制微课时,预设的应用情景应该是面对一个知识水平最差的学生在进行一对一辅导,那么讲解语言最好采用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的对话语言;教学目标的设计也应体现为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兼顾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

第三,67%(10门)的开头和结尾采用了承上启下的语言,如上一节课讲了什么,这节课讲什么;今天的课讲到这儿,下一次课讲什么等。

这一问题反映了制作教师忽略了对教师来说,微课程最大的价值表现为重用性:

不但这个班级可以用,另一个班级也可以用;不但这个年级可以用,下一个年级也可以用;不但制作教师可以用,其他的教师也可以用等,但使用对象变了,学习活动的序列肯定也会改变,但若使用了承上启下的话语,势必会使微课程的重用性打折扣。

四、结论与建议总体来看,不管是校长、教师还是学生,都对微课程的应用前景持肯定与乐观态度,并且各方都在积极努力探索微课程的建设与应用规范与策略。

被调研的三所学校对教育信息化的定位都比较明确,且在学校走上信息化道路之后,能够从各自的需求和实际问题出发。

比如SI、S2在不改变原有教学习惯的前提下将教师传统的教学手段转为信息化;而S3则在前期教育信息化积累的基础上,把对未来教育的设想与课堂结合起来,通过基于微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来实现因材施教、一对一指导;并依托教学平台,实现成绩评价手段的信息化等。

当然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认识与应用上的误区,如有的人认为微课程就是一堂课的视频切片;或者微课程就是把课堂讲授的内容简单地搬到网上去;或者认为微课程只能用在课前、课后,不能用在课中等。

所以还有待各方共同努力,促进微课程生态的良性健康发展。

鉴于以上的调研分析,特提出以下改进建议:

(一)加强对教师的理念引领从校长的访谈中得知,微课程项目在应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问题,依然是部分教师存在观念陈旧、惯性思维的问题,时代变了,思想观念却没跟上。

思想认识不到位,导致使用态度不端正,所以对教师的理念引领依然任重道远,这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政策引领、学校的积极引导,以及配套的管理机制等方面共同发挥作用,让教师真正看到微课程应用为其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带来的利好趋势,改变其对待微课程及相关依托信息化进行的教学改革的态度,转变观念。

理想情况应是教师能够基于教与学的需要,积极主动地探索基于微课程的教学改革,从“要我改”变为“我要改”。

(二)提供良好的微课程制作与应用环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故应加强微课程制作与数字化应用环境的建设,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聚焦在微课程的内容与教学活动的设计上,而不是纠结于用什么样的工具开发或者使用什么样的教学平台支持教学等。

所以从学校管理层面来说,一方面最好统一购置微课程的录播软件、硬件和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微课程录播室,并培训教师使用,帮助教师跨越技术瓶颈;另一方面最好建立良好的微课程应用环境,如无线覆盖的互动多媒体教室,引导教师有效利用,在建设微课程时树立以用为始、以用为终的意识。

(三)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水产渔业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