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做假账五种手段揭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7730406 上传时间:2023-01-2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做假账五种手段揭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会计做假账五种手段揭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会计做假账五种手段揭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会计做假账五种手段揭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会计做假账五种手段揭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计做假账五种手段揭秘.docx

《会计做假账五种手段揭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做假账五种手段揭秘.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会计做假账五种手段揭秘.docx

会计做假账五种手段揭秘

会计做假账五种手段揭秘

据统计,2001年因违规而被证监会查处或被沪深证交所公开谴责和批评的上市公司已近100家,而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违规情况均与会计信息失真有关。

在一张张“智慧让我如此美丽”的报表面前,在垂头丧气的违规公司面前,公众感到无所适从,会计的信誉遭到了极大的挑战;三九医药、银广夏等案件的查处,更是使与会计唇亡齿寒的注册会计师审计也面临了空前的信任危机。

  最终受害者是造假者

  新一个会计年度的报表就要出笼,还有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顶风作案吗?

朱总理曾为中国会计师忠告“不做假账”,其义一针见血。

  会计信息披作用,在于能够正确地评价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和发展前景,并提供一定的预警作用,为投资者正确决策提供依据。

简单而言,就是使其使用者能够“学以致用”,通过使用会计信息,投资者达到“凡事预则立”的效果。

失实的会计报表糊弄了投资者,股价的一张一弛变动损害的是投资者的利益,而归根到底,羊毛出在羊身上,当投资者不再相信会计报表,不再相信上市公司时,选择用脚投票时,上市公司的好日子也就没有了,造假者最终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判断会计信息披有用性涉及到会计信息两个最重要的质量特征:

可靠性和相关性。

可谓可靠性,指的是会计信息是可以依赖的,能够反映客观情况,或者所反映的情况有真凭实据的。

所谓相关性,是指与决策相关,或者说当一个人作决策时,有没有会计信息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相关性要求会计信息能够满足不同使用者的需要,其最重要的两个质量标准就是预测价值和反馈价值。

  因此,判断一项会计信息是否公允、客观,不是看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而是看它是否同时达到可靠性和相关性的要求,是否有使用价值。

  虚假会计信息常有特征

  我国上市公司会计造假的目的有其特殊性,但绝大部分都是出于达到配股条件,或者免于遭到“T”或“P”处理,或者配合所谓的“庄家”美化业绩,以抬高股价等。

因此,他们往往会在年中年末时美化报表,报喜不报忧。

这些经过精心制造的虚假会计信息,常有的特征为:

  1.多计资产、少计负债,或多计所有者权益。

企业的三大报表所反映的内容是不一样的。

其中,首当其冲的是资产负债表,该表反映的是企业的财务状况。

打一个比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表示的是企业财产或负债有什么,从哪里来,“有什么”是企业的资产,而“从哪里来”则是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某些上市公司为了体现良好的财务状况,自然要多计资产,少计负债,其结果就是相应地多计所有者权益。

使得投资者误以为该公司有很大的投资价值。

  2.多计收入、收益,少计费用、成本和损失。

其次,三大报表中的另二张报表是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

这两张报表反映的是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就是说企业做了什么,是赚还是亏。

而损益表中的利润是衡量上市公司业绩的重要指标,与配股、“T”“P”的处理等紧密相关。

因此上市公司为了提高利润,就不得不在损益表项目上动脑筋。

  3.不按规定披露信息,削弱会计信息的及时性。

  4.巧妙利用会计政策,在收益好的年度多提减值准备,在收益差的年度释放“准备”,达到收益稳定的效果。

  审计程序绝非摆设

  2001年对于注册会计师行业来说,是痛苦的一年。

可以说,上有监管部门的处罚,下有黎民百姓的声讨,内有专业人士的“揭短”,外有国际性会计事务所的虎视眈眈。

2001年,有关部门共抽查了16所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32份审计报告,并对21份审计报告所涉及的上市公司进行了审计调查,检查发现有14家会计事务所出具了23份严重失实的审计报告,造成财务会计信息虚假71.43亿元,涉及41名注册会计师。

  如果不是出了安然事件,使得人们对国际事务所的职业水准也产生怀疑,国内事务所还会更加度日如年。

不过,安然事件的发生,更加引起人们的怀疑:

审计究竟在审什么?

  其实,审计程序固然有其局限性,例如审计是一种事后检查,不可能完全还原企业以往的交易,再加上审计抽样技术的限制,审计不可能起到安全差错防弊的作用,也不可能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完全保证,给使用者吃一颗定心丸。

不过,这并不就表明,上市公司审计就形同虚设。

许多会计造假案例,只要注册会计师保持职业谨慎,执行应有的审计程序,通常还是可以获得适当的证据,发现造假者的狐狸尾巴的。

  手段1 虚构交易事实

  每每到了年中年末应该公布会计报表的时候,一些寅吃卯粮的上市公司就会坐立不安,不得不纷纷各显神通,显示其粉饰报表的本领,会计作假手段层出不穷。

在2001年受查处的上市公司中,这类违规事件约占40%。

而这其中虚构交易事实,增加销售收入、其他收益,或者虚增资产最甚。

常见造假手段包括虚构销售对象、填制虚假发票和出库单和混淆会计等。

  [案例]在2001年遭受处罚的黎明股份,就是在1999年通过“一条龙”造假手段,假购销合同、假货物入库单、假出库单、假保管账、假成本核算等,主营业务利润虚增1.53亿元,利润总额虚增8679万元。

  同样,在2000年遭受证监会处罚的郑百文公司,也是采用在上市前采取虚提返利、少计费用、费用跨期入账等方法,虚增利润1908万元,并据此制作了虚假上市申报材料;上市后三年采取虚提返利、费用挂账、无依据冲减成本费用等手段,累计虚增利润14390万元。

  2001年引起股市地震的银广夏,通过伪造购销合同、伪造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伪造免税文件和伪造金融票据等手段,虚构主营业务收放,虚构巨额利润7.45亿元,其中,1999年1.78亿元;2000年5.67亿元。

银广夏案件为2001年的中国股市投下一枚重磅炸弹,而为银广夏审计的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也跟着遭殃。

反思]银广夏等上述案件的有关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程序上的最大责任在于没有采取正确的方法对重要的应收账款进行发函询证,或没有对存货进行必要的盘点。

也没有采用分析性的审计技术,来执行收入循环测试、现金及银行存款测试以及成本分析等程序。

困为,这些技术的采用往往能发现销售的漏洞。

如应收账款函证,对应收账款的客户由注册会计师直接进行询证,是查出虚假销售收入最重要的方法。

而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却将询证函交给了银广夏公司,给该公司造假留下了一个极大的空间。

同时,将销售收入、应收账款的变动与材料成本、人工费用、仓储费用等项目变动相结合来进行分析,也往往能发现其可疑之处。

如银广夏公司,销售收入成倍增加,但仓储费、运输费等却分文没有增加,按一般逻辑也能推理出该公司的造假现象。

  手段2 会计核算

  由于会计应计制和收付制的差别,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同一交易和事项的会计处理上可能给出多种可供选择的会计处理方法。

因此,对于急于粉饰报表的上市公司来说,会计政策的选择无疑是一条良策。

2001年,因会计处理遭受查处的上市公司有深中浩、北满特钢、福建福连、渤海集团、张家界等。

会计核算不合规范的常见手段有:

任意变更或者使用不恰当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等。

  不恰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

  [案例]运用不恰当的借款费用核算方法——根据不同情况,长期借款利息可以计入开办费、在建工程、财务费用等。

某些上市公司就利用借款费用的会计处理方法调节利润。

例如,金路公司在1997年年报中,以多计资本化利息、少转财务费用等手段虚增利润3415.47万元,同时,原四川德阳会计师事务所未勤勉尽责,为金路公司1997年年报出具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

2001年,中国证监会根据有关证券法规,对金路公司处以警告并罚款100万元,对相关责任人处以警告并分别罚款;对原四川德阳会计师事务所作出了没收20万元,并罚款20万元的处罚,对签字注册会计师分别作出罚款并暂停证券从业资格1年的行政处罚。

  [反思]对于这种情况,注册会计师可以依据各种负债的明细表等,复查债务利息,根据各种债务的利率和期限,复核各种债务利息会计处理是否恰当。

  不恰当的股权投资核算

  [案例]运用不恰当的股权投资核算方法——典型的公司有张家界。

1998年8月,张家界公司以2160万元从香港一公司购得张家界地区有关公路的权益。

按合同约定,该权益包括资本金和投资利息补偿,且当年应收回591万元投资回收款。

公司将这笔款全部计入其他业务利润,在扣除63万元摊销费用后,差额528万元虚增了利润。

  [反思]对于张家界的例子,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审查投资业务,查阅被审单位管理当局或董事会的会议记录或决议,查出相关的漏洞。

  不计或少提折旧

  [案例]不计提或少计提利息、折旧、减值准备——一些企业的资产投资回报率不高,又面临巨大的计提折旧、利息和减值准备的压力,就可能会采取这种方法。

  例如,2000年,会计师事务所对深中浩的财务报告提出了五点保留意见,其中涉及到公司对8065万元的呆账未及时处理和4824万元的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未予处理等等。

  又如2001年被财政部通报批评的福建福联,长期股权投资账表不符2886万元,少提法定盈余公积192万元,少提公益金96万元,少提坏账准备107万元。

  [反思]对于以上违法现象,注册会计师应当采用的审计程序有:

获得有关明细表、通过分析性程序分析有关费用的变动趋势、审查异常和重要的项目等。

  不当收入、费用确认方法

  [案例]使用不当的收入、费用确认方法——提前确认收入、推迟结转成本,或者提前确认成本费用、推迟确认收入是一些企业常用的会计报表粉饰方法。

  1995-1996年,张家界公司先后与张家界电业局、深圳金达贸易有限公司、深圳达佳贸易有限公司签订364亩土地转让合同,金额计7965.9万元,并约定土地使用证在买方付款后移交。

公司在未开具发票和收到款项,亦未转让土地使用权的情况下,将约定的以上转让金确认为1996年收入,使收入虚增7965.9万元,税前利润虚增2165万元。

1997年,公司与张家界土地房产开发公司、深圳凯莱德实业公司、湖南兆华投资公司签订了150亩土地转让协议,金额合计4295万元。

协议约定,受让方需在半年内付清全部价款,才能得到土地使用权证。

公司在未开具发票和收到款项,土地使用权亦未转移的情况下,将以上转让金确定为当年收入,使收入虚增4295万元。

  北满特钢与母公司财务核算不规范,关联交易未确认收入6620万元,未确认支出7905万元,少计其他业务收入1986万元等,致使虚增资产2399万元,虚增利润2590万元。

北满特钢因此遭到财政部批评。

  [反思]对于这几个案例,注册会计师需要采取收入循环和支出循环审计,通过截止测试等手段发现不恰当的收入、费用确认方法。

  总之,上市公司如果采用故意采用不恰当的会计政策,注册会计师应当采用多种方法获取审计证据,来预防虚假会计信息。

  手段3 掩饰交易或事实

  掩饰交易或事实的常见作假手段有对于重大事项(诉讼、委托理财、大股东占用资金、关联交易、担保事项等等)隐瞒或不及时披露。

在2001年遭处罚的上市公司中,不披露重大事项的上市公司有十几家,约占总数的15%。

  委托理财

  [案例]银鸽投资、金马股份、长春长铃、联通国脉、兰生投资、ST金帝等因未及时披露委托理财遭到批评。

2001年,我国股市的股价一泻千里,许多上市公司的委托理财都遭受巨大损失。

银鸽投资前任经营班子委托给上海慧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德邦资产控股有限公司管理的1.2亿元几乎全部购进银广夏股票,购入均价为35元,期限即将到期,两公司均表示无力还款。

公司称,虽然与两公司的委托理财协议皆规定了保底条款,但鉴于银广夏股票的实际情况,公司1.2亿元委托理财资金存在全部或大部分不能收回的巨大风险。

而当初的投资者,由于事前并没有得到这样相关信息,由此不得不品尝由此带来的苦果。

  [反思]对于委托理财这个问题,早有有识之士指出,由于中国股市的不正常表现,股市中的暴利常常掩盖了上市公司主业不兴、盈利能力不佳等问题。

特别是在2000年中国股市牛气冲天的时候,许多上市公司经营不佳的矛盾统统消失在委托理财的现象中。

但是委托理财作为一项高风险的资本运作,其风险性必须会在一定时候得到充分体现。

  大股东抽血

  [案例]对于大股东,某些上市公司可谓做到了“滴水之恩涌泉相报”。

2001年,猴王集团、三九医药、南华西、粤宏远、美尔雅、ST九州、民丰农化等上市公司因未及时披露大股东和关联方占用资金而遭受谴责和惩罚。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往往名目众多,而且金额巨大动辄上亿。

2001年2月,上市公司猴王股份第一大股东猴王集团被裁定破产。

经中国证监会调查,短短几年间,猴王集团拖欠上市公司8.9亿元,猴王股份还为集团提供担保金额为2.44亿元,两项合计11.3亿元,猴王股份的总资产才9.34亿元,这意味着猴王股份已被大股东掏空,资不抵债戴上ST帽子。

  [反思]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现象可谓积重难返,从上市公司吸取质量最好的资产——现金流,还给上市公司的又常常是不知真实价值的实物资产。

况且,货币资金是有时间价值的,但是大股东屡屡无偿占用货币资金,而返还的实物资产流动性差,还往往高估其价值。

  关联交易

  [案例]关联交易包括与母公司与子公司的资产购销、受托经营、资金往来、费用分担等。

2001年,因未披露关联交易而受处罚的上市公司有ST九州、中科健和三九医药等。

如ST粤海发通过与子公司的一笔资产交换,不仅掩盖了全部亏损,而且还获利了2000多万元。

可见上市公司的利润有很大一块是来源于关联交易所作的账面调整。

另外,一些上市公司与子公司关联交易不在合并报表中抵消,也虚增合并报表的收益。

  值得注意的是,关联交易仅仅给上市公司带来账面上的好处,而更多的是,它成为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的机遇。

例如,2001年8月,三九医药发布关联交易补充公告,披露了公司多笔金额共计达11.43亿元的巨额定期存款被大股东方面占用的详情。

公告称,根据公司与深圳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签订的定期存款协议,截至2000年底,公司累计在该公司存入定期存款11.43亿元,其中大部分存款的利率较银行同期高30%。

但事实上,由于三九企业集团持有该租赁公司50.5%的股权,并为三九医药的最终控股股东,该事项已经构成关联交易。

由于公司治理上的不健全以及公司与大股东没有真正做到“三分开”,这项关联交易的实质是造成了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对上述定期存款的占用。

  [反思]关联方交易并不一定导致会计报表粉饰,如果关联方交易确实以公允价格定价,就不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公允性。

但是,在一个并不成熟的市场经济中,公允价值又是何其难求也。

为此,关联交中的公允价值,就成了某些上市公司操纵盈余的工具。

有些上市公司的关联方利用协议定价的不确定性,使得会计利润在公司之间转移。

  总之,关联交易常常拆东墙补西墙,大股东钱不够了,问上市公司要;上市公司利润少了,问关联方要。

  诉讼事项

  [案例]2001年因诉讼事项披露不及时的这类上市公司包括ST冰熊、渤海集团等。

  渤海集团兼并的济南火柴厂欠工行贷款本金和兼并前利息合计1787万元,在“免二减三”政策未得到银行批准且与银行就此发生诉讼的情况下,渤海集团1994、1995年未计提此笔贷款利息,也未计提1996、1997、1998年的半息,导致这三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中存在虚假数据。

2001年11月,中国证监会决定,责令渤海集团公开披露上述未披露事项;对渤海集团原董事长兼总经理、原财务负责为、副总经理分别处以警告;对在相关年报、中报上签字的14名董事分别处以警告;对出具了无保留意见,在渤海集团1996、1997和1998年度审计报告上签字的,原山东临沂天成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三为处以警告。

  [反思]诉讼事项也属于上市公司的重大不确定性事项,一旦败诉,可能会遭受灭顶之灾。

  对于上市公司隐瞒交易或事实,不及时披露的做法,注册会计师需要从各方面搜集证据,从原始凭证追查到账簿、报表,以发现遗漏的内容。

例如,检查公司的原始凭证(合同、产权证明等),向银行函证公司担保情况,向律师函证公司担保和诉讼情况,从媒体得知公司诉讼状况和重大关联交易等。

  担保

  [案例]2001年,南华西、猴王、中科健、粤宏远、万家乐、中关村等上市公司被查出没有披露担保事项。

例如:

2001年6月,中关村为该公司的参股公司北京中关村通讯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向银行借款提供了25.6亿元的担保,占该公司净资产的145%。

中关村对该事项没有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又如,截至2001年6月30日,中国科健股份有限公司12个月内累计为他为贷款提供担保24笔,折合为民币63913万元,占该公司2000年经审计的净资产的300.35%。

  [反思]上市公司的担保属于重大不确定性事项,尽管它无法在报表中正式列为项目,但由于一旦承担连带担保责任,损失可能巨大。

因此要求以附注的方式在报表说明中披露。

  而作为注册会计师,其查处方法一般应先查明上市公司可能有哪些关联企业,然后,要用声明方法逐一要求他们保证没有存在不披露的或有事项等。

  手段4 虚拟资产挂账

  虚拟资产挂账主要是指一些公司对于不再对企业有利用价值的项目不予注销,例如已经没有生产能力的固定资产、三年以上的应收账款,已经超过受益期限的待摊费用、递延资产、待处理财产损失等项目,常年累月挂账以达到虚增资产。

  [案例]被称为中国证券诈骗第一案的红光实业,在上市申报材料中隐瞒固定资产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的严重事实。

其关键生产设备彩玻池炉实际上已经提完折旧,自1996年下半年就出现废品率上升的现象,但是红光实业隐瞒不报。

案件披露后,为红光公司审计的蜀都会计师事务所也被解散。

  [反思]对于实物资产虚拟挂账的现象,注册会计师可以采用账实相对、账账相对、账证相对的方式,审查实物资产的真实价值。

像红光实业这样的案子,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关注产量、销量和成本的异常现象,分析废品率上升的原因。

而对于应收账款、待摊费用、递延资产等项目,也要采用分析性程序,关注异常项目。

  手段5 盈利预测水分多

  盈利预测数是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因此,高估的盈利预测数会对投资者造成误导,损害投资者的利益。

中国证监会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公司应在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中披露盈利预测信息,预测时间从发行开始不少于一年,并对负偏差过大的上市公司制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案例]上市公司夸大盈利预测的主要方法有以下三点:

  1.运用不恰当测试基础,过分乐观估计盈利前景。

典型案例有红光实业、东方锅炉以及2001年被处罚的麦科特等。

红光实业1997年盈利预测7055万元是在1995年度5400万元基础上进行的,但是1996年的净利润是虚假的,红光公司通过虚构产品销售、虚增产品库存和违规账务处理等手段,虚报利润15700万元,1996年实际亏损10300万元,实际上1996年度亏损10300万元。

  东方锅炉为了达到股票上市的目的,伙同有关方面作假,将注册时间和成为试点企业的时间提前,还编造了股东大会决议和分红方案。

另外,为表现良好的盈利状况,公司违反国家有关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对1992年至1994年的利润进行调整,编造虚假财务报告,虚增利润1500万元,并在上市公告中作了虚假披露。

2001年被查处的麦科特,通过伪造埋头口设备融资租赁合同,虚构固定资产9074万港元;采用伪造材料和产品的购销合同、虚开进出口发票、伪造海关印章等手段,虚构收入30118万港元,虚构成本20798万港元,虚构利润9320万港元,其中1997年虚构利润4164万港元,1998年虚构利润3825万港元,1999年虚构利润1331万港元。

与麦科特虚假上市一案有关的中介机构也受到处罚。

  2.虚构未来交易。

在编制盈利预测报表时,对销售量等项目的预测,往往需要以所签订的合同为依据。

一纸虚假的销售合同,往往能够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到了上市以后,又可以以种种理由取消合同。

  3.选用不当的预测方法。

在进行盈利预测时,往往需要很多主观判断,例如销售量、销售价格、成本费用等。

局外为很难通过盈利预测报表来判断预测方法是否恰当。

因此,一些上市公司就可能随心所欲的选择预测方法。

例如,1999年上市的某上市公司有两个承诺,一是新疆“南水北调”泥衬板由它提供;二是1999年销售收入比上年接近翻一番。

据1999年中报透露,所谓水泥衬板项目由于“南水北调”工程设计使用材料变化而未能投入。

从1999年年报来看,所谓销售翻番的说法也已食言。

  [反思]1999年上市的公司中,有七成没有达到盈利预测的水平。

2000年7月17日,中国证监会在各证券媒体上刊登了一则公告,对1999年盈利预测产生重大负偏差的11家IPO公司予以通报批评。

被通报的昌九股份、桦林轮胎等11家公司的年报显示,这些上市公司1999年盈利预测负偏差超过20%。

最严重的是昌九股份,盈利预测负偏差竟高达75.37%!

而到2000年,证监会对盈利预测加强控制,不仅要求主承销商将发行为盈利预测实现情况披露,其中还包括了极为详尽的内容。

例如,主承销商要说明发行为发行完成后是否出现效益下滑的情况,盈利实现数与预测之间的差异及原因;盈利实现数未达到盈利预测80%的,应对发行为的现状及发展前景做出详细分析,对照推荐函,对发行为经营结果与推荐函出现重大差异做出详细解释。

因此,在2000年上市公司中,“腰斩”盈利预测的现象大为改观。

如今公司上市采用核准制,中介机构对于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将更加关注谨慎。

  注册会计师在审核盈利预测时,往往需要采用审计的方法,判断:

(1)盈利预测的基准是否恰当;

(2)会计资料是否真实;(3)预测方法是否恰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